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曹华东徐文洪

来源:《创新科技》2013年第07期

[摘要]分析、阐述了河南省科技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与金融结合;科技融资;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

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河南省科技金融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1科技投入、科技融资有了一定的提高

近几年来,保监会河南监管局、证监会河南监管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快全省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加大在科技领域的投融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全省省级以上各类投融资机构累计组织实施投融资项目近400项,投融资总额230亿元,其中,五大省级政府投融资公司完成30多亿元,保监会河南监管局科技保险140亿元,金融机构科技贷款60多亿元。

全省科技投入总量逐年提高。据河南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全社会R&D经费由2010年的211.3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99亿元,年均增长20.73%;R&D经费占GDP 比重由2010年的0.87%提高到2012年的1%,提高0.13个百分点(见表1)。2011年,河南全省财政科技拨款56.59亿元,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1.33%。

1.2出台了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

河南省及时出台了《河南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河南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豫发改高技[2008]298号)、《河南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豫政办[2012]156号)、《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

1.3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签订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河南省分别与中国银行河南分行、中国民生银行郑州分行、浦发银行郑州分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签订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几家金融机构计划在5年内给予河南科技型企业总额1 000多亿元的授信支持。

1.4资本市场有了较快发展

近年来,河南资本市场发展较快。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共有境内挂牌上市公司66家(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有10家、11家、3家企业在A股首发上市),居全国第13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4,首发融资450.64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达4 027.69亿元。

1.5设立了一批创新创投专项资(基)金

省里分别设立了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河南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一系列支持引导科技创新、创业的专项资金或基金。

1.6组建成立了一批创业投资机构

成立了一批由政府引导的创业投资公司,如河南华夏海纳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南高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使河南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风险投资资本总量有了一定的增加。

1.7启动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

自2009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总额已达近6亿元。2012年,河南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重点推广省。

2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河南省科技投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仍较薄弱,科技金融工作整体上进展较慢,科技和金融结合不够紧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

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还远未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年度完成科技创新投融资总额还不及发达省市的三分之一,与周边省相比差距较大。河南省目前有79.1%的中小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短缺,资金链紧张,86%的企业承认融资存在困难。目前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准入门槛过高。由于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较长、风险较大,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高、融资成本高、项目审批时间长等融资瓶颈。银行机构支持对象只限于有产品、有订单、有市场、有现金流的科技企业,处于初创期、尚未产业化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在银行难以获得满足。

2.2科技投融资的规模不大,发展较慢

银行科技贷款规模较小难度大。河南省筹集的科技活动经费中科技贷款逐年增加,但科技贷款的比重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在河南省筹集的科技活动经费中金融机构贷款占比由2000年的10.11%下降到2008年的3.57%(见表2)。

2.3财政科技投入不足,政府专项资金短缺,科技金融的财政支持方式有待完善

面对科技投资的高风险性,仅靠市场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只有建立全方位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才能弥补市场缺陷。河南省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相当有限的。河南省地方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1.54%下降到2011年的1.33%(见表3),全国1980—2009年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年平均拨款率为4.54%,2011年全国地方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2.03%。河南省支持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不足。

2.4科技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2》统计数据,2011年河南省有创投机构8家,管理资金规模大多在2亿元以下,投资强度1 235.11万元/项,个人出资占30.6%。而同为中部省份的湖北、安徽、湖南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较快。2011年湖北创业风险投资机构48家,排名全国第六;安徽创投机构数达46家,比2010年增加18家。湖北(264.9亿元)。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335家,管理资金达1079.2亿元。河南省的创投机构数量、规模与周边和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

2.5资本市场发育滞后

河南省有境内挂牌上市公司66家,首发融资450.64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4 027.69亿元。但资本市场发育滞后。河南省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全国的2.65%,累计筹集资金不足全国的2%,而河南省GDP总量占全国的5.7%。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整体上在全国处于中下游位置,股票市场人均融资额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2012年全国证券化率为44.36%,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