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简介及时间 中日平型关战斗的介绍
抗日战争三大著名战役有哪些
抗日战争三大著名战役有哪些抗日战争三大著名战役分别是什么1、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2、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3、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就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平型关大捷
•
5
平型关大捷记录照片
5
平型关大捷记录照片
6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 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 会上,毛泽东在讲演中再次肯定了平型关大 捷:“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 员。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 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以前,没 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 输了敌人一着。抗日以后,政治动员也非常之 不普遍,更不说深入。人民的大多数,是从敌 人的炮火和飞机炸弹那里听到消息的。这也是 一种动员,但这是敌人替我们做的,不是我们 自己做的。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至今 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动员了全国的老百 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开始全面侵 华。在短短20余天内,侵华日军便占领了天津、北平,并• 以此为基地大举向华北进攻,妄图占领华北,进而快速吞 掉整个中国。日军兵分三路,分别沿津浦、平汉、平绥铁 路进军。其中,东条英机率关东军“蒙疆兵团”由阳高、 天镇南下,
4
平型关大捷作战经过
7
平型关大捷总结
(3)平型关战斗对日军的痛击,既 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 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 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 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 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 再不敢贸然深入,为中国方面部署 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就有 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 (4)八路军以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 的简陋装备,用甚至当时民间武装 都看不起的武器,主动迎战日军的 主力师团,并且首战大捷,突出地 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因此极大 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
中美国际班
4组
平型关大捷
战斗背景
全局背景
战前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但在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之后,仍未能阻挡日军进攻的铁蹄;7月29 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为速 战速决,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之 内投降。在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开始紧密携手、共同抵御外敌。
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中的战斗之一
Hale Waihona Puke 01 战斗背景03 战前准备 05 双方交战
目录
02 战斗序列 04 战斗部署 06 交战结果
07 英雄事迹
09 战斗影响
目录
08 历史评价 010 后世纪念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 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 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平型关大捷(油画) 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 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 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八路军)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 国民革命军军服。 9月(八路军)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此时,侵华 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 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 省。22日,日军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并派战车、飞机助战,受到第二 战区守军第七十三师、独立第八旅、第八十四师的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使日军连续三 天的进攻并无进展。在东跑池指挥作战的三浦敏事,急电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派兵增援。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 线,阎锡山命傅作义率两个旅增援,并致电朱德(总司令)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 于此,八路军115师根据中共 中央的指示,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1]是指在抗战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队,歼其1000余人的战斗,这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
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同时通过此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1战前形势2部署计划9月中旬,一一五师到达五台山、繁峙、灵丘等晋东北地区及冀西阜平地区。
林彪根据当前态势,拟发了给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作战电报,报告了当前形势下一一五师的行动计划。
说在广灵失守、灵丘附近有敌人的情况下,原定一一五师经灵丘到涞源的计划已不能执行。
现拟将三四三旅及师直集中大营、准备待敌侧攻大营东的平型关友军阵地时,我相机袭击敌人的左侧后,歼敌一部,以扩大战果。
三四四旅应经忻县、定襄在河边村下车,经五台、恒山以南向沫源前进,到徕源后再依当时情况向敌人侧后活动。
毛泽东收到林彪电报后,于1937年9月16日回电,指出日军某军自天镇向广灵、关东军自蔚县急进。
晋阎拟集中14个团与敌决战,希望我一一五师参加作战。
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
林彪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敌情和地形,于1937年9月17日致电毛泽东,提出一一五师当前应以全师兵力打运动战的行动原则。
林彪说:“我目前采取的行动原则是在敌人目前进攻的情况下,我先头旅以作战灭敌为主要任务。
”关于一一五师行动方针,不只三四三旅应在现地域协同友军作战,师直及三四四旅亦应以同样任务而靠近三四三旅,暂不应以做群众工作为中心任务而进驻阜平。
毛泽东认为林彪的主张也有道理,就根据华北战局的发展,在接到林彪电报的当天,发出改变八路军战略部署的长电,征求前方各将领的意见。
[2]1937年9月19日,彭德怀和彭雪枫面见阎锡山。
阎锡山要求八路军和晋绥军高桂滋部共同防守平型关。
在日军未到沙河前,即在灵丘、平型关、大营镇之线对日军进行抵抗;在日军进至沙河后,集中24个团的兵力与敌决战。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作者:暂无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5年第6期文/施纪平型关大捷(也叫平型关伏击战)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
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同时通过此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战前形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攻入中国内地,扬言“三月解决中国事变”。
为成功吸引中国军队主力,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考虑到平型关是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地,兵力薄弱,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扼守着灵丘至大营的公路,是进攻雁门关的必经之路。
9月16日,日军第5师团第9旅团主力由蔚县南下,占领涞源。
阎锡山制定了将日军放进平型关内加以围歼的决战计划,诱敌至沙河以西,从恒山、五台山两面钳击,把日军歼灭在滹沱河上游的盆地里。
同时,阎锡山要求八路军先头部队迅速挺进晋东北,协同其坚守长城防线。
9月中旬,115师到达五台山、繁峙、灵丘等晋东北地区及冀西阜平地区。
115师师长林彪给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发去作战电报,报告了115师的行动计划。
毛泽东收到林彪电报后,于9月16日回电,指出日军某军自天镇向广灵、关东军自蔚县急进。
晋阎锡山拟集中14个团与敌决战,希望我115师参加作战。
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
战役进程1937年9月1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决定,将处于平汉路主攻右翼的第5师团除留一部在山西北部外,主力参加保定作战。
因为日军发现中国军队在山西境内的长城线上布防,决定以一部兵力进至大营镇附近,以保证主力转移。
20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以两个大队的兵力南下,占领灵丘县城,逼近平型关。
21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三浦敏事率两个大队从灵丘出发,以大营为目标,沿灵丘到平型关的公路追击后撤的晋绥军第73师。
22日晨将其一部击溃,进到平型关守军的阵地前,另一部日军也加入了平型关方面的战斗。
历史上的平型关战役大捷到底歼灭了多少日军?
历史上的平型关战役⼤捷到底歼灭了多少⽇军?1937年9⽉25⽇,⼋路军第115师在⼭西东北部内长城平型关地区设伏,⼀举消灭⽇军第五师团⼀部,史称平型关⼤捷,名扬中外,极⼤振奋了全国⼈民的抗战⼠⽓。
第五师团是⽇军⽼牌部队,机械化程度⾼,装备精良,官兵训练有素,被冠之以“钢军”的称号。
抗战爆发后,第五师团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下,打南⼝,占⼴灵,克涞源,下灵丘,⼀路势如破⽵,直逼平型关⼝。
中国第⼆战区组织了10万⼤军,从南北两翼向平型关集结,准备迎头歼击板垣师团,打个歼灭战。
为配合国军在正⾯作战,根据⼋路军总部命令,第115师进⾄平型关东南地区,利⽤关前公路和⼭地有利地形设伏,预备消灭由此经过的⽇军,并向平型关⼝发展攻击。
9⽉25⽇上午本来是要配合国军向平型关东跑池⼀线的⽇军主⼒出击,不料突然有两路相向⽽⾏的⽇军进⼊了第115师的伏击圈,结果⼀下⼦就打出了平型关⼤捷。
关于这场战⽃,在半个多世纪中⼀直有个争议不断的问题,就是究竟歼灭了多少⽇军。
根据通常的史书描述,平型关战⽃中歼灭⽇军第五师团1000余⼈,⽽且没有抓到⼀个俘虏。
⾄于这些⽇军所属的单位,有说正规部队,有说辎重部队,长期概念⽐较模糊。
考察⽇军⽅⾯的史料,记载就⽐较清晰了。
进⼊第115师伏击圈的是两⽀部队,其中⼀⽀是⾪属于第五师团的辎重队,有100多匹马和70多辆⼤车,约200余⼈随⾏;另⼀⽀是师团汽车队,有80余辆卡车和⼀辆⼩汽车,约300余⼈随⾏。
战⽃打起来后,平型关前的⽇军闻讯派出将近⼀个⼤队兵⼒前来⽀援,也与第115师发⽣战⽃。
同样根据⽇军史料,这次战⽃中辎重队和汽车队的总伤亡是219⼈,其中阵亡166⼈,负伤53⼈。
另外前来⽀援的⽇军⼀个⼤队伤亡约80⼈。
加在⼀起,⽇军在这次战⽃中总伤亡约300⼈左右。
同时损失马车77辆、汽车75辆、步机枪100余⽀(挺)、步兵炮1门和百余匹马,以及⼀批弹药、粮⾷、⼤⾐等物资。
考察⼀次战⽃的战果和损失,通常的研究⽅法是遵循⾃情⾃报原则。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胜利平型关大捷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胜利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艰苦卓越的斗争。
抗日战争中的一系列战役成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其中,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在战争中迎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中国取得反击日军的契机提供了重要的战役经验。
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3年9月25日至10月7日期间,是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一场重要会战。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军队以坚韧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成功击退了日本侵略者并取得了重要的战略胜利。
平型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北部,是连接太原和张家口的交通要道。
日本侵略军希望通过控制平型关以进一步渗透进中国内地。
为了抵御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以民众的热情支持和共同努力为基础,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并通过地形优势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场胜利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计划,为中国军队士气的提升和国民战争的持续进行奠定了基础。
其次,平型关大捷充分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潜力和顽强意志,为日本侵略者敲响了警钟,阻止了他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行动。
最后,这场战役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为日本占领区域的抗日浪潮提供了重要动力。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壮举,也是中国军队坚持游击战争思想的典范。
在战役中,中国军队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和灵活机动的优势,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术,有效地出击日军并迅速撤退,使日军难以形成有效的包围和围歼。
平型关大捷的成功背后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许多英勇无畏的将士。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仰仗着指挥员的英明决策和士兵的英勇顽强,用生命和鲜血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平型关大捷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坚定抗战信念和战胜日本侵略者的象征。
总结起来,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它展现了中国军队的不屈与勇敢,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战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
平型关大捷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战略意义,更在于其象征意义,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和意志,推动了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进程。
平行关简介
平行关简介
平行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对日军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第21旅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为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日军先后投入了30万兵力,并动用了300多架飞机和几十艘军舰,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内投降。
为救国存亡,国共两党开始紧密合作。
1937年8月红军先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第十八集团军,后进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负责的晋东北第二战区序列配合其作战。
9月24日,八路军115师前往平型关冉庄一带隐蔽集结。
9月25日拂晓,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后续部队缓慢进入乔沟峡谷公路,早上7时许,待日军全部进入115师的伏击圈后,两侧山岗上伏击的115师步枪和机枪突然一齐开火,手榴弹、迫击炮同时倾泻而下,日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打的节节败退。
但不久日军开始反击,与115师抢夺老爷庙以北的高地,115师师长林彪发现日军企图后命令686团团长李天佑以一个营的兵力抢占老爷庙。
李天佑接令后随即令副团长杨勇率领686团3营出动攻占老爷庙,2营随后跟进。
经双方激烈的战斗,115师最终占领了老爷庙制高点,并依靠占地优势对日军进行猛攻,战至下午1。
“平型关大捷”标志着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新进程
“平型关大捷”标志着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新进程平型关大捷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新进程的标志。
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抗日战争的新阶段,打响了中华民族抵御侵略的第一枪,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3年5月26日,是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在北京平原上的一次决战。
日本军队此时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和河北的大片土地,向中国内地不断扩张,威胁到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而中国军队早已准备好了,顶住日军的压力,开始了顽强的抵抗。
在平型关这场战役中,中国红军主力约6万人,奋勇抗击约3万日军,大规模使用拖拉机、汽车、火车等装甲运输工具,组成机动编队,实施闪击战术,并且对日军进行武器、炮火等等多维作战。
在平型关这场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英勇形象,在弱势情况下的去抵抗,重楼铜墙的抗击打的是日军所憧憬的经营,展现出中国人民无畏的精神和勇士的气概。
在经历了长期的内外交战和困难时期后,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这场必然艰苦的斗争,终于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战斗结束后,中国军队胜利了。
这个胜利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它标志着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完整的彰显,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抵抗战争中的大无畏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主义精神。
其次,它也标志着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精神将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奋发图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向世界证明了一个真理,即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精神博大的民族。
无论在哪个时候哪个季节,中华民族都愿意奋斗,都能够取得胜利,都值得尊重和赞美。
因此,平型关大捷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见证。
在今天,我们回溯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是为了使中华民族永保爱国主义的热情和炽烈精神,不断繁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文化。
我们要继续展现出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无私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而不断奋斗!。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场重要的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25日至10月7日,地点位于北京西南的平型关附近。
该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战略上地理布局十分重要的一场激烈交战,最终中国军队成功地抵御住日军的进攻,守住了平型关阵地,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重要胜利。
当时,日本军队已经发动了广大规模的进攻,先后占领了大连、沈阳等中国东北地区,向南方进军。
而平型关位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通道上,控制了通向北方的要道,双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进攻平型关,旨在扩大对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控制范围,尽早结束抗日战争。
而中国军队则视平型关为抵抗日军进攻的重要地点,决心为保卫家园而奋力抗战。
平型关大捷发生时,中国军队凭借地理优势,在平型关设立了合理的防御工事,由中国军队兵力配之以空中支援,组成一定的防御体系。
同时,中国军队注重研究日军的作战特点与战术,根据不同战场情况灵活应对,封锁、潜伏、伏击等手段相继展开,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双方在平型关地区激烈交战了十几天,中国军队以坚决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最终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的结果是中国军队的胜利。
中国军队在平型关这个关键地点,成功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中国的领土。
这场胜利对于中国的抗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军队士气和民众的抗日热情。
同时,平型关大捷也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军队的抗战决心和实力,增加了国际对中国的支持力度。
此后,中国军民加强了对日军的抵抗,为最终的抗日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而言,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场战役证明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实力和坚定的抗战决心,提升了中国军民的信心和士气。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埋下了胜利的种子,为最终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壮举,永远铭记那些为保卫家园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
“平型关大捷”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
“平型关大捷”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平型关大捷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它发生于民国八年(1919年)八月,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
该战斗发生在山西省宁武县的一个小镇平型关,两边总兵力超过6万人。
中国八路军的刘伯承、邓小平等著名将领,在该战斗中指挥了20,000多名士兵,击败了日本侵略军的10万大军,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决心,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的战斗典范。
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一直在侵占中国广大领土和海域,残害中华民族。
当时,日本在中国北方的民族地区是主要抢占领土和殖民化的地区,在这一战役中,他们想要夺取山西的石油资源,进而垄断中国北方的能源。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主权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中国军队迎战日军,就在平型关这个小镇上爆发了这一轰轰烈烈的战役。
这场战斗是非常惨烈的。
由于日军在装备和战斗技术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加上没有充足的军事装备和弹药,中国军队在交火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决心。
八路军的将领们充分利用地形和兵力,以短兵相接,采取“一冲即阵死,再走原路回”的战术,瞬间消灭了日军的反击。
在八日的战斗中,中国军队共进行了七次冲锋,日本侵略军被消灭了约六千多人,而中国军队的损失也非常惨重,伤亡达到了8000多人,但是最终中国军队取得了完胜。
这场战斗影响很大,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是对民族自尊心的极大鼓舞。
此外,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各个战役和战斗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得日本侵略军意识到中国军队的实力和民族情感,似乎摆脱中国的掌控并不容易,‘平型关大捷’则是中日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斗争,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段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型关大捷仍被认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笔遗产。
其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对于现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特征的激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毫无疑问,平型关大捷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和世界的军事史尤其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上。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
该战役发生在1937
年9月25日至27日,是国共两党军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首次合作,展现了中国人
民团结抗战的决心和力量。
平型关是位于山西太原市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地势险要,是连接太原至张家口
的交通要道。
日本侵略军为了迅速占领山西,进而南下平原,将中国国民党第八路军二二八师的主力围困在平型关。
国共两党军队在此时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抵御日军入侵。
在平型关大捷中,国民党军队派出精锐部队抵御日军进攻,而红军也积极参战,共同与日寇周旋。
战斗中,中国军队在地利、人和、时机等方面占有优势,成功抵挡了日军的进攻,并最终歼灭了数倍于自己的敌军。
此次战斗显示了中国军民在困难时刻团结一致、浴血奋战的精神。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不仅振奋了抗日民众士气,也加深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此次战役的成功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国共双方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此次合作也为后来的抗战合作奠定了基础。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中国全面抗战的开
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场战役也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发了全国人民投入到长期的抗日战争中。
总的来说,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展现了国共两党
合作的力量,也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和意志。
这场战役的胜利意义深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今天,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的结果和意义
(二)意义 3.进一步统一了党内的战略思想 战后,115师师长林彪在《平型关战斗的经 验》中写道:我军在目前兵力与技术条件下, 基本上应以在敌后袭击其后路为主,断敌后路 是我们阻敌前进争取持久的最好方法战’的战略方针。思想的统一,为日后 共产党领导的各支部队深入发动群众,建立敌 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一)出击
战斗前,115师的部队在冉 庄集结。24日傍晚,林彪和聂 荣臻下达了各旅、 团出击的命 令:第343旅于24时出发进入 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第344 旅随后跟进。 25日拂晓前,第685、第 686和第687团全部进入预伏阵 地。
平型关大捷战斗过程
(二)交战
25日清晨7时,平型 关大捷的主战场—乔沟伏 击战打响。 为夺取制高点敌人 企图抢占公路两侧制高 点——老爷庙,敌我双方 展开了殊死较量。 27日白天,坂恒师团 21旅被全歼。
9月 八路军组建第 十八集团军 进入 晋东北阎锡山负责 的第二战区
平型关大捷背景
(三)战斗部署
‚作战方针‛为: ‚本军以利用山地歼 灭敌人之目的,以主 力配置于天镇、阳高、 广灵、灵丘、平型关 各地区,以一部控制 大同、浑源、应县附 近,以策应各方面之 战斗,相机转移攻 势。‛
平型关大捷战斗过程
28日,敌东条纵队突破恒山、雁门关茹越口,严重威胁我主战场侧后。 30日,阎锡山召开前线将领会议,决定全线撤退。 10月2日夜,全线开始撤退,平型关战役结束
平型关大捷的结果和意义
(一)伤亡
平型关大捷的结果和意义
(二)意义 1.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 研究会上,毛泽东在讲演中再次肯定了平型关 大捷。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 战士气,对敌后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非常直 接的支持作用。
平型关大捷有关资料
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或称平型关战斗,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民国26年)中的一段小插曲,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历时一个月(从当年9月3日制定作战计划到10月2日全线撤退),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中国方面投入兵力11个军共计十余万,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属中等规模战役。
战役意义平型关战役是中国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平型关战役消灭日军1000多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不是大仗,但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
第一,抗战以来,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但没有获得很好的战绩。
其时,南线的淞沪会战一直处在胶着状态,中国军队伤亡严重。
保定、石家庄等大城市和平汉、津浦路北段的大片土地迅速沦陷,阎锡山的晋军也是连续丧师失地。
平型关战斗干净利索地消灭千馀日军,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
因此,国民党政府称:“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之空前胜利。
”它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闯的日军沉重的打击,尤其因为打击的是日军的王牌师团,因此这个打击就对日军特别沉重,也就特别有意义。
而它更重大的意义,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正如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续范亭所指出的:平型关战役的特别意义,“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中国人民的士气。
”第二,平型关战役对日军的痛击,既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再不敢贸然深入,为中国方面部署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就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
第三,八路军以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的简陋装备,用甚至当时民间武装都看不起的武器,主动迎战日军的主力师团,并且首战大捷,突出地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第四,平型关战役增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抗日战争规律的认识。
平型关战斗(1937年)
平型关战斗(1937年)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
1937年8月日军占领平津后,在华北以平津地区为出发地,向中国军队发起新的进攻。
沿平绥线西进的日军于9月13日占领大同,接着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突破晋北防线,进逼太原。
平型关正面由阎锡山的晋绥军防守,八路军一一五师担任敌后侧击任务。
八路军一一五师开抵平型关以西之大营镇待机,准备迎击进犯平型关之敌。
9月22日,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23日,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命令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侧击日军。
当日,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令独立团、骑兵营向灵丘、涞源方向活动,扰乱敌之后方,牵制和打击增援之敌,并率主力于当日夜进至平型关以东之冉庄、东长城村地区。
24日,一一五师决定在平型关东北关沟至东河南镇道路两侧高地,采取一翼伏击的战术手段,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之日军;并于当晚冒雨进入伏击阵地。
25日晨7时许,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和大批轻重车辆全部进入伏击圈。
八路军居高临下,突然开火,并乘敌混乱之际发起猛攻,迅速将敌分割,分段围歼。
日军虽顽抗,但无法挽回其败局,一部被歼,一部向东跑池方向逃跑,至13时许战斗胜利结束。
当日黄昏,一一五师一部向东跑池日军展开攻击,由于晋绥军未按计划出击,致使该敌由团城口突围。
是役,共歼灭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一千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品,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平型关大捷”是二战时期中日战争的一个重要标志
“平型关大捷”是二战时期中日战争的一个重要标志平型关大捷是二战时期中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加强了中国军队的信心,也揭示出日本军队的弱点。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胜利,也是二战时期牵动世界局势的一个重要事件。
平型关大捷是在1933年5月25日到6月7日之间发生的,这场战役是中国军队与日本陆军的一次战争。
据历史记录,日军在战役开始时,拥有大约8,000名士兵,而中国军队则只有700名士兵。
然而,这个数字并没有阻挡中国军队的勇气和决心。
在平型关大捷的初期,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景卫国,通过精密的计划和策略,成功地将日本军队从岗哨中引开,并乘机突袭其岗哨。
这种突袭让日本军队措手不及,从而为接下来的进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中国军队在全面发动进攻时,采用了一系列仔细编排的攻击方式,比如突袭、爆炸和引爆军火库。
这种进攻方式非常有效,日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许多人员和军火设施受到了空前的破坏。
在平型关大捷的最后阶段,中国军队不仅夺回了控制部分铁路的控制权,还成功地抵挡住了日军对其攻击的一系列进攻。
这种成功被归因于中国军队的纪律性、荣誉感和团结精神,这些特质让他们战斗到底,并保持最高的约束性准确性。
战争结束后,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它不仅表明了中国军队在技术上的进步,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军队在道德和精神上的支持与获赞。
这场战胜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刻板印象,而且还加强了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信心。
总之,平型关大捷是二战时期中日战争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军队的勇气、决心和纪律性、荣誉感及团结精神的支持下,平型关大捷成为表现了中国军队在世界上的实力和价值,进一步揭露了日本军队的弱点。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军队正变得强大,信心也更加充足,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愈发显著地展示其实力。
了解平型关战役的时间
了解平型关战役的时间平型关战役是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历时一个月,是一次中等规模战役,那么你知道平型关战役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平型关战役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了解平型关战役的时间平型关战役时间是1937年的9月3日到10月2日,历时一个月,这是抗日战争中太原会战里的一战,属于中等规模的战役,最后这场战役中国胜利告终,史称平型关大捷。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宣称要三个月完成征服中国的计划,气焰非常嚣张。
这时候,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国共合作一起抵御外敌。
1937年初秋,南口的前线部队拼命阻击日军,另一边日军的东条纵队开始猛攻张家口。
当时负责驻守张几口的是第二十九军的刘汝明,但是他却不战而退,阎锡山的61军反攻没有成功,张家口失守。
张家口失守也就意味着南口危在旦夕,日军紧接着就准备进军第二战区阎锡山负责经营的山西。
9月上旬,日军的东条纵队与伪蒙古军沿着平绥线冲破李服膺的防线,部队直接开进了阳高城,随后日军就占领了大同。
不断攻破我军防线的日军野心渐渐大起来,日军想包抄雁门关后路,夹击太原。
这时候阎锡山不得不开始部署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的而作战计划和战略是利用山底的地形歼灭日军,主力部队在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等地,以一部来控制大同附近,随后策应个方便的战斗。
平型关战役的过程分为平型关正面战场、雁门关北侧战场和决战地带,几个战场相互配合,打出了我军的实力,大大挫伤了日军,最终取得战役的胜利。
了解平型关战役的纪念馆平型关战役纪念馆位于山西省灵丘县白崖台乡,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的二层建筑,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在1969年由北京军区进行修建。
在将军工场上高高地台阶顶端露出10尊铜塑像上半身。
他们一字排开,个个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这片大地,他们都是在平型关战役中抗战的英雄。
走进展厅,我们看到的是一面浮雕墙。
五位八路军战士们高高举着手里的大刀,口中似乎喊着什么,这是与敌人展开了格斗战的场景,体现了中国的士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平型关大捷简介及时间中日平型关战斗的介绍
导语: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5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
中国第2战区制定了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心集合重兵歼灭来犯之敌,并请求八路军配合侧击日军。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八路军军威,八路军115师成功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
1937年9月上旬,根据作战计划,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附近。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
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23日,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
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
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
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
第115师抓住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