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已颁布实施,这是我国进入21 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从其战略主题来看,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主题不仅成为基础教育的改革走向,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导向。
因而,尽管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本单元,但仍然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根本指针,其目标定位为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1] 。
按照纲要要求,近年来,高校加大了素质教育改革力度,增加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模块,以美术欣赏和美术技能训练为重心,不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共美术教育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转换思路,加大改革力度,以促进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职能与取向公共美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具有自身特殊的任务与职能。
教育部2002 年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
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2] 2006 年3月,教育部又下发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要求高校要开设《美术鉴赏》、《书法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以及《外国美术简史》、《民间艺术赏析》等任意性选修课,并指出,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3] 。
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职能应主要体现为:1. 提升审美素养。
审美是对美的辨识与评价,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格调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的审美表现。
特别是受到就业压力以及利益导向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物化的观念较为浓厚。
公共美术教育可以借助艺术作品的深厚文化意蕴,使大学生在获得基本的美术素养与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高雅的艺术品位与艺术修养,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2. 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不断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要有一种超越的意识,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能够打破原有框框限制,从而追求新知,探索新的规律和方法。
公共美术课程通过艺术赏析,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新颖的构思,促进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成为学生创新性活动的重要成分。
《学会生存》明确提出:“在创新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
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世界的两条道路。
”
[4] 3. 养成良好道德情操。
公共美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功能绝对不能忽视,其宗旨还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在艺术作品学习与感悟基础上,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人和事,并在实际行动中渗透高尚的思想,展示美的行为。
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可以高尚社会人民的人格。
”[5] 蔡元培先生之所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正因为其特别重视美育对于人之德行的培养、心灵的纯正平衡、人格的全面完善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一样,都具有工具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价值取向。
工具主义带有功利的目标开展美术教育,学习实用的美术技能,希望通过美术教育后能够从事素描与创作,提升作品的分析能力。
如,通过电影赏析课程学习后,学生能够对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借用审美视角对其音响、色彩及空间构图等进行分析。
同时,还包括通过课程学习获取相应的学分。
人文主义则从大学生素质教育出发,通过公共美术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能够从平凡社会与生活事件中,探寻生活的真实意义,进而超越美术教育中的技能培养目标,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美的感受与体现能力。
这是公共艺术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也是增设及推行公共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问题与成因
从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动交流较少。
在主体间性理论来看,主体间的认识是主体间通过有效交流利用移情的手段,间接地为别人着想,形成“我们的综合体”。
[6] 主体间互识的程度越高,教学有效性越好。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课型,公共美术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文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知识类通识学习,其重心不在于知识积累,而在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展示学生生活阅历,把学生美术教育同生活场景相结合,积极投入到艺术作品理解与体验之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采取不同于知识传承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使美术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把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畅所欲言。
然而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课堂教学带有知识传承的典型教法,过多讲授美学理论知识,并通过美术原理解读美术作品,把美好的艺术形象科学化,缺乏教师与学生的真实而自由的表达,淡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原本生动的课程形象变成难以把握的技术体系。
第二,情感共鸣缺乏。
对于非美术专业大学生而言,美术教育除了美术技能的表现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够从诸如建筑物、民间工艺、人体艺术等形式中激起作者的审美愿望,给予学生艺术享受。
由于艺术作品的主观色彩,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每个阅读者都可能结合自身的亲身经验,体悟与展示不同的心境,逐渐从一个旁观者到一个艺术作品的参与者。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结合自己的主观理解,从学理层面和经验层面进行深度解释,把学生引入一个共性
的理解之中,学生从中学到了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但缺乏自身的感情投入,使具有人文精神的艺术作品成为科学的审视对象,失去了作品本身应有的内在情感。
如,对于战争年代影视作品,其中包含着那个时期人物个性与表现形式,不能纯粹从现代色彩与摄制技术角度进行审美,而应该立足于故事本身的时代特点,发现其中的社会价值,感悟时代人物的喜怒情愁。
第三,实践活动不足。
美术作品既是美学原理的体现,更多是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是人生阅历的感悟与彰显,是自然赋予的灵性与升华,因而课堂所进行的美术理论及作品学习只是课程目标的一种手段。
相对于人的美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目标而言,课堂教学能力有限,需要把生活场景中各种艺术形象作为教育的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以及各种场景中模仿与历练的机会。
因而,城市社区、校园与个人生活空间都存在着实践活动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实践活动的范畴,不断丰富缄默性知识。
在波兰尼看来,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通过身体感官或理性直觉获得的内容,这些内容有时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就像一小块光亮的领域,周围环绕着无限的黑暗,给人们更多探索与想象的空间。
[7] 而现实教育中,除了立足于传统课堂教学空间,遵循课堂教学模式外,课外因素较小进入教师教学视野,也就无法成为教育教学的场景。
实践活动的不足影响着学生审美范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视角,不利于情感发展与创新思维的形成。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笔者以为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课程目
标偏差。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目标,艺术教
育课程设置的导向是,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但具体每一门课程需要学校根据专业性质及特点制订相应的课程目标。
在布鲁姆看来,所有的课程目标都应包括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公共美术课程也不离外,并且除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外,感情目标占据主要位置。
第二,工具主义取向。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每一门课程都有预设的价值与目标,在某种程度
上都存在着功利性一面。
不过,从学校层面来看,作为公共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期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价值观念,发展创新思维;从学生个人来说,期望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获得课程学分,提高美术创作与表达能力;从教师教学层面来说,公共美术课程的公益性与功利性发生了偏离,局限于知识层面以及课时量所发生的利益关系,课程蕴含的
人文目标难以实现。
第三,职业精神淡漠。
工具主义思想除了在学生身上体现为急功近利的技能之外,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教师自
身的经济利益,没有把课程的人文主义目标内化成教学信念,缺乏更高层次的职业伦理。
三、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人文教育取向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构建各种制度、规范与生产物质产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观念、风俗、生活方式和社会心
理,它是文化“形而上”部分的最高层次,包括了维持人类正常
生活的价值追求、伦理观念、群体意识、生命激情、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包括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反省意识、民族精神以及
政治信仰。
美术教育资源中蕴含着大量而丰富的人文精神,那些
有别于天工开物的艺术创作,其外化物质形态,内在包含着创作者生活情趣、人文情怀,甚至是人生百态的真实描绘,也可能是作者断裂式的感情创伤与生活经验。
因此,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牢固树立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结合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克服技术至上的观念。
在教学中,要善于预留学生联想与再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内心激荡,走
进艺术创作者的真实生活与情感世界,主动感受与体验艺术作品与艺术思想,提升对美好事物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激起学生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改革课堂教学,打破传统静态式知识传授模式,优化美术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创设相应的机会与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自由表达与交流的机会。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思考,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学生是否具有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能否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要有意设置教学的剧场情景,通过表演性的行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民主、宽松、和谐的情景交融氛围,引发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8] 。
同时,针对每个
教育主题,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创造与表现,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如,对于《掷铁饼者》的作品分析,让学生积极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想和不同看法,充分体会和阐释创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强化实践指向,建立全方位多元化课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贯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这些宝贵教育思想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课堂教学外,课外和校外美术教育活动是公共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重,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美术教育课堂。
善于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举办动漫设计活动、校园服装大赛、生活场景摄影展以及寝室设计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美术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特别是把艺术作品的美学感受引向社会问题的思考,推动学生把创新性思考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发挥课外场景的美术教育因素,鼓励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体验与畅想,发挥城市文化古迹、公共艺术景观、学校校园设计
的作用,把学生平时旅途游历资源结合起来,如对亲身所经验的北京奥体中心、上海世博园以及古代文化遗迹等陈述出来,供学
生之间交流与分享,激发学生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想象,培育学
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职业伦理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用文化培育人。
这在公共美术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公共美术教育仅在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中体现人文取向还远远不够,它无法自动生成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发挥好中介和主导作用。
如果教师仅把传授美术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课程所本应蕴含的人文价值就无法传递到学生身上。
因此,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加强师资建设,形成教师队伍的经常性教育与学习机制,重点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督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同时,教师的职业伦理在教育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师的责任感、敬业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要不断加强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教育,监督教师自觉
守护职业伦理,维护教师形象。
另外,情感因素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学生从公共美术教育中获得的信息与质量同师生关系密不可分,这种关系依赖于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
在公共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着良好的情感走进课堂,祛除私利情结,敢于接受学生挑战与质疑,在良好的心境中与学生沟通,积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