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学修养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文学修养的意义

山东省泰山现代中学夏智明 2010年7月29日 16:15

提高文学修养的意义

是由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语文是什么,它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不言而喻,语文具有文学性、文化性、人文性。正是以上的三个特点,决定了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是彰显语文学习的精神本质,二是重视语文学习的情境创设,三是突破语文学习的课堂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成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引向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人富有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一句话将语文教育的精神本质道破,但对本质的理解也需要定位和强化。

南京师大某教授说过:“现代教师角色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感’逐步转移到对学生学习的激发,引导和指导上来”。严银华老师也说:“教师素养最重要的是‘导’的能力”。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他们强调了老师作为引

路人的引导作用。但问题是,社会上一批人认为,教给学习一杯水,教师不必有一桶水,只要能“引导”学生找水,一滴水也可以。这样就给了社会一个错误信号:语文老师只需引导学生阅读、写作,至于自己那就无所谓了。于是语文便成为了盲人摸象、掩耳盗铃的课堂。

关于重视语文学习的情境的创设,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把人带向远方”。从表面上看,书、诗或学习情境创设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想说的是,情境的创设要像老黑格尔表述的那样“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那么,负载了丰富感情的书籍便是它有力的后盾。

至于突破语文学习的课堂模式,试观当今语文,它与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课本关系密切,介于它的特殊性,更多的取决于决策层。

以上,我从教育发展方向方面谈了语文教师文学性的重要性,下面我再从语文学科的两个固有特点上来看一下:

首先,文学性。举一个例子,老师在讲授郭沫若诗《女神》时,如果知识储备丰富就可以拿郭沫若后期诗作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郭沫若、了解他的诗作,想到作品与人的区别、联系,想到环境对一个人的成就、毁灭。有助于学生更加成熟而深刻的品读文学作品。

上海市教委教研员谭轶斌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一件事。在语文教师高级职称评定时,有位教师认真地问了评委一个“小问题”:《阅微草堂笔记》这本书的书名弄错了吧?“阅微”应该是“阅读”吧?谭轶斌为此而感叹:“今天不少教师

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恐怕很难找得到其他的书。”近些年来,语文教师不读书、不看报的问题常常被人提及,语文特级教师韩军也曾直言不讳地讲述了他的亲历:曾在不同场合调查数千名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读过《论语》、《史记》、“四大文学名著”的竟无一人!

语文本身就是文学与语言的结合,失去了文学性,自然不成语文。语文老师没有了文学修养,课堂也便失去了情趣。像以上材料反映的情况便与语文教育、语文课的文学性相悖了。

语文界曾有两个口号,一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什么东西都政治化,语文也吃够了这个苦头。因此,当时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老师们非常赞成。但接着又来了一句口号: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这句话,稍有水平的老师就不敢苟同了。语文和文学之间有什么严格的界限,我说不清。但我认为语文课如果没有文学性,那就不是语文课。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有什么不好呢?上学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的课也往往都是文学色彩最浓的。在我看来,这些优秀老师的课,都是文学课,处处充满了文学艺术。我认为,语文课上得有文学性才是好课。因此,我的理解是:不要把语文课和文学课划清界限,语文课和文学课是划不清界限的,好的语文课处处都充满文学性!

其次,人文性。人文,散发着人性气息。这个词可以让人联想起许多诸如情感、生活、情趣之类的词汇和领域。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充满人文色彩的语文,课堂像一篇散文——充满诗意。诗意的课堂,浮动着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

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的自由、自然流露。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就要以自己的儒雅、神韵、气质、魅力、领悟影响学生,感动学生、吸引学生。以自己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和学生进行心的交流,学的引导、理的启示。或如长河激浪,奔腾千里,或如高山之瀑,飞流直下,或淋漓尽致,绘形绘色,或鞭辟入里,妙趣横生。如果是抒情,应是欣然忘形,陶然似醉;如果是叙事,应是举手投足,皆成文章,一颦一笑,尽在不言;如果是阐述道理,则应是益人智慧,发人深省。

2000年始在全国范围使用的语文教材,打破了过去的局限,从各角度注入新鲜血液,吸纳了一定量的现代科技文章,如杨振宁的《近代科学的回顾与前瞻》;增加了大量有深刻内涵的著作,如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钱钟书《谈中国诗》。语文教师如果不博学,不读新作品,不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反思,将如何来应对呢?

语文教师加强文学修养是非常必要的,从以上对“语文学科特点”方面的论述来看,这是毫无疑问的。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3—5年内会变得一无所用,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有很多已经变成了“过去时”。如再对当下作品置若用如果我们再不关心学术和文学界发生了什么,那么我们就只能如苏霍

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语文老师每年不读五六部书,几年之后,他就不能当教师了。”

语文教师肩负着文化使命

“文化”,是一个既抽象又具象的领域,文化而概念大而模糊,范围广而无涯。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其传承和创新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文化既是历史的存在,又是现实的存在,她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命脉。当代经济发展的波涛汹涌,政治浪潮的滚滚向前,文化多元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面对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既相互依存并且冲突的态势,当代教师责无旁贷,必须对它们进行民主的文化整合。

教育传承文化,毫无疑问教师和学生是基本的载体。作为文科之首的语文,必然也担负着相对更多的传承任务。闻道在先,术有专攻,是教师之为教师的前提,只有成为好的承者才能成为好的传者。所以这里又把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摆到了桌面上。

首先,传承民族传统,语文教师需加强文学修养。

中华文化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唯一的绵延至今的古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贡献,这种贡献主要体现在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惠及世界的技术工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诸子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人文,周到入微的礼仪制度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先辈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丰富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昨天的历史,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它经由文化传统获得鲜活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