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韧性能控制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理及超高强钢开发
一、概述金属材料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其强韧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属材料强韧化机理及超高强钢的研究也越发深入。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强韧化的概念和机理入手,探讨目前超高强钢的开发及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金属材料强韧化的概念及机理1. 强韧化的概念强韧化是指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材料能够保持其在应力下的强度和韧性。
强韧化材料具有抗拉伸、抗弯曲和抗扭转等性能较强的特点。
强韧化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使用安全系数,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2. 强韧化的机理强韧化的机理包括晶界强化、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等。
晶界强化是指通过控制晶界的特性来增强材料的强韧性;位错强化是通过引入位错来增强材料的韧性;析出强化是指通过固溶体中析出出特定的固溶体来增强材料的性能。
三、超高强钢的开发及应用1. 超高强钢的研究历程超高强钢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超高强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冷成型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桥梁和建筑等领域。
2. 超高强钢的应用情况目前,超高强钢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燃油利用率。
超高强钢还被应用于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未来发展方向展望1.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
未来,随着3D打印、激光焊接等新技术的应用,超高强钢的研究和生产将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
2. 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未来,人们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对于高温、高压等复杂工况下的材料需求也将逐渐增加,超高强钢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成为重点。
3. 国际合作与交流未来,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入,超高强钢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更加国际化。
通过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推动超高强钢的发展。
蜘蛛网的原理运用生活
蜘蛛网的原理运用生活蜘蛛网是一种由蜘蛛产生的特殊结构,用于捕捉猎物和搭建自己的住所。
蜘蛛网的运用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首先,蜘蛛网的粘性能力使得它能够捕捉到飞行昆虫。
蜘蛛网的丝线表面涂覆有一层特殊的黏性物质,当昆虫接触到网上的丝线时,它们会被粘住,无法逃脱。
这个原理在生活中可以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的昆虫控制。
例如,在室内,人们可以使用粘虫板来捕捉室内的苍蝇、蚊子等害虫。
粘虫板的表面涂覆有一层黏性物质,这样当虫子接触到粘虫板时就会被粘住,从而实现了虫子的控制。
同样地,在农田中,人们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以保护庄稼的安全。
其次,蜘蛛网的强韧性使得它能够承受外部的应力和压力。
蜘蛛丝的拉伸强度很高,远远超过了钢丝。
这个特性在生活中可以应用于材料工程领域。
例如,人们可以研发出类似蜘蛛丝的高强度材料,用于制造更坚固和耐用的产品。
蜘蛛丝的强度和韧性也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
一些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将蜘蛛丝用于制造人工器官和骨骼支架等医疗器械,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此外,蜘蛛网的结构可以启发建筑设计领域。
蜘蛛网的丝线交织成一种类似于网格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
类似的网格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可以用于支撑大跨度的屋顶或是悬吊式桥梁等工程。
这种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材料的用量,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另外,蜘蛛网的构造也可以在纺织品领域得到应用。
蜘蛛网的丝线细而轻盈,但又非常坚固,这种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纺织原材料。
某些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模仿蜘蛛丝的生产过程,以开发出类似的纺织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被用于制作轻巧、柔软、坚韧的服装和纺织品,同时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和耐用性。
此外,蜘蛛网的特殊结构还可以在光学和电子器件中应用。
蜘蛛网中的丝线可以通过调整其间距和角度来改变光的折射和反射,从而产生出特殊的光学效果。
类似的原理可以用于制造光学器件,如反光镜和光纤通信设备等。
此外,蜘蛛网的结构也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器件中的微型电路,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与性能探索
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与性能探索硅氧烷基功能材料是一类广泛运用于科技领域的材料。
其独特的红外光谱特征和优异的性能属性使得它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及相关的性能研究。
一、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该类材料成分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来获取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
FT-IR仪器能够将样品中的各种化学键振动信息转化为红外光谱信号,从而实现对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成分鉴定及分析。
同时,通过红外光谱仪的数据处理和谱图解析,可以获取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官能团信息、化学键的强度和相对位置等重要性质。
二、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红外光谱特征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红外光谱图谱通常呈现出一系列特征峰,这些峰对应着不同的化学键振动。
以硅氧烷基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在红外光谱图谱中往往表现出下述特征:1. Si-O键振动峰: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主要结构单元为硅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化学键。
因此,红外光谱图谱中常可观察到Si-O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峰,这些峰往往位于500-1300 cm-1的频率范围内。
2. Si-C键振动峰:由于硅氧烷基材料中往往含有C-Si键,因此红外光谱图谱中还可能出现Si-C键的伸缩振动峰。
这些峰往往位于600-900 cm-1的频率范围内。
3. 功能团振动峰:硅氧烷基材料中常含有多种功能团,例如氨基(-NH2)、羟基(-OH)、甲基(-CH3)等。
这些功能团通常在红外光谱图谱中表现出特征性的振动峰,用于确认材料中的官能团类型及含量。
三、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的性能探索1. 强韧性能:硅氧烷基功能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能。
研究者通过控制硅氧烷基材料中硅键的含量和长度,调节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2. 高温稳定性:硅氧烷基功能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热处理工艺对金属铝合金材料强度和韧性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金属铝合金材料强度和韧性的调控金属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热处理工艺是调控金属铝合金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进行控制,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织状态,从而调节其力学性能,尤其是强度和韧性。
首先,热处理工艺对金属铝合金材料的强度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适当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铝合金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体结构,进而影响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
例如,固溶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强化热处理工艺,它通过将铝合金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溶解在铝基体中,然后迅速冷却,形成固溶态。
固溶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的强度,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其次,热处理工艺对金属铝合金材料的韧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韧性是材料抵抗外力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是金属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成分分布,来调节材料的韧性。
例如,时效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提高铝合金材料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它通过在固溶处理后,将材料再次加热至低于固溶温度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冷却。
时效处理可以使材料中的溶质元素析出,形成固溶体和析出相共存的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和耐久性。
总而言之,热处理工艺是调控金属铝合金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它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织状态,调节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铝合金材料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在工业生产和工程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和掌握热处理工艺对铝合金材料性能的调控规律,对提高材料的工程性能和推动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对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调整的方法,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对于金属铝合金材料来说,热处理工艺的调控对于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热处理工艺中,固溶处理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固溶处理是将合金材料加热至固相区,使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溶解在基体中,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轧钢工培训试题集
轧钢工复习试题(三)一、填空题1、所谓控制轧制就是适当控制钢的化学成分,加热温度,变形温度,变形条件及_冷却速度_等工艺参数,从而大幅度提高热轧钢材综合性能的一种轧制方法。
2、精整包括轧后的钢材冷却,_热处理,矫直,酸洗,清理,分级,涂色,包装一直到交成品库为止的全部操作过程。
3、回火按温度分为低温回火,高温回火,中温回火。
4、回火的目的之一是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钢在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
5、成品生产过程中分为粗轧阶段和精轧阶段两个阶段。
6、断面尺寸呈周期性变化的钢材称为周期断面钢材。
7、咬入角由压下量决定。
8、轧制后轧件长度的增加量叫延伸量。
9、在变形区靠近轧辊的出口处金属的纵向流动速度大于轧辊在该处的线速度这种现象叫前滑。
10、在金属加热冷却及变形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包括热应力,组织应力,和残余应力。
11、热量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12、钢材加热的目的是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便于轧制,同时在钢的加热过程中,可以消除铸锭带来的某些组织缺陷和应力。
13、加热时钢表面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生成氧化铁皮称为一次氧化铁皮,在轧制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脱落,热的金属表面与水和空气接触还会生成新的氧化铁皮称为二次氧化铁皮。
14、通常热轧轧辊辊身直径的选择主要考虑咬入角及轧辊强度。
15、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
16、金属材料强度指标包括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17、造成轧辊磨损不均的原因主要是:轧件断面温度不均,工作辊面的硬度不同,压下量不均,操作不当。
18、轧件在轧制前后的宽度差叫宽展量。
19、轧制压力是轧件变形时金属作用在轧辊上的压力。
20、采用低温轧制时,轧件的变形抗力增大,要求轧钢机械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电机能提供足够的动力。
21、提高轧制温度可以降低轧件的屈服应力,使变形功降低。
22、钢的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
23、轧钢方法按轧制温度的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
211007659_韧性的概念谱系、治理意涵及时代启示
第25卷第2期天津行政学院学报V 0I .25,N 0.22023年3月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M a r .2023D O I :10.16326/j.c n k i .1008-7168.2023.02.001 收稿日期:2022-09-0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暴力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议题研究 (19Y J C 8400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社会转型中的极端暴力事件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20B S H 074)㊂ 作者简介:周锦章(1980-),男,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㊂韧性的概念谱系㊁治理意涵及时代启示周锦章(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摘 要:韧性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目标,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㊂从概念谱系上看,韧性包含如下三个维度:积极应对外部干扰㊁灵活适应不确定性或意外㊁推进社会结构的持续整合㊂作为复杂世界中的一种思维㊁行动和政策模式,韧性的非线性动态㊁适应性与自我反思以及社会网络意涵,使其在广泛的治理议程中具有非比寻常的潜力㊂在韧性理论的启示下,韧性中国建设应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于完善合作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通过批判性反思,将治理资源与治理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从适应性出发灵敏选择治理工具的构型㊂关键词:韧性;非线性动态;治理;社会合作中图分类号:D 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23)03-0003-11韧性(r e s i l i e n c e )又被译作 复原力 或 抗逆力 ,从广义上讲,它指的是从危机㊁冲击和灾害中恢复或者说是应对风险和压力的能力㊂这一概念适用于生态系统㊁国家㊁制度㊁社会㊁城市㊁社区与个人㊂过去十年来,随着中国全面现代化征程向纵深迈进,国际和国内形势不仅日益复杂,而且均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确定性㊁不稳定性甚至风险扑面而来, 黑天鹅事件 和 灰犀牛事件 竞相上演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早在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便首次提到 韧性 一词: 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㊁能不能爬坡过坎㊂风险确实有,但没那么可怕㊂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㊂我们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㊁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㊂ [1]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类危机㊁风险和挑战,习近平在国际国内的不同场合中屡次将韧性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主要特点㊂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至今,在习近平的讲话㊁活动或与外国政要的通话中, 韧性 概念出现多达68次,内容涉及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与国际关系㊂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在全国上下一片 愁云惨淡 之际,习近平掷地有声地指出: 首先要坚定信心,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㊂我多次讲,中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㊂ [2]这一切无不表明,韧性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全国人民回应时代变局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立身之本,更是其矢志不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现代化强国㊁实现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使命自觉㊂不宁唯是,韧性概念亦是当前国际社会发展㊁气候变化适应和人道主义援助讨论的核心,其不仅成为各国治理的指导原则,也是关键的政治范畴之一㊂韧性现在是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发展援助议程的最高优先事项,是应对网络冲突㊁恐怖主义等国际安全问题的关键,对减少灾害风险㊁预防冲突㊁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社会㊁经济和体制发展至关重要㊂然而,作为热门词汇之一,韧性的真正含义无法与它的亲和力相提并论㊂在许多政策和学术领域中,针对韧性的方法存在多样性,这意味着,尽管韧性似乎无处不在,但这个概念的运作方式以及它的用途并不总是一目了然㊂即使是倡导韧性必要性的一线实务工作者,似乎也未必清楚在危机㊁风险和挑战期间和之后应该如何促进与培育韧性㊂总之,它是一个多维且充满争议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中大相径庭㊂本文旨在为韧性思维的兴起带来一些分析上的清晰性,但它不是对政策文件㊁学术研究或大众媒体中韧性理论的不同用法的探究,也不是该术语的概念史㊂我们将通过探讨治理问题来寻求分析的清晰性㊂虽然作为一个概念,韧性的历史赋予了它一定的含义,但本文关注的是它对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以及生态等议题之回应的意义㊂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是一部 当下的历史 ,它试图从分析的角度探讨韧性回应时代变局的作用,以及韧性思维的兴起如何使我们能够反思并转变治理认知㊂换言之,如果从教育到环境再到解决冲突和减贫等各个领域的治理都认为韧性是答案,那么这对我们向世界提出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理解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有什么启示呢为了梳理韧性思维的理论发展脉络,本文不会狭隘地局限于某种经验政策实践,而是针对性地考察面对危机㊁风险或挑战时具体的应对方案㊂一、韧性的概念谱系关于韧性的概念莫衷一是,几乎不存在共识㊂这种缺乏共识的现象反映了我们难以接受知识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性对我们如何重新思考世界和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影响㊂尽管它在各种话语中无处不在,但它似乎有着多种含义㊂它是关于从灾难或危机中做出反应( 反弹 )吗?这是一个危机让我们变得更强大㊁更灵活㊁对新机会更开放的过程吗?它是关于我们如何预防性地㊁主动地采取行动,将危机或问题的影响降至最低吗?韧性与事件㊁危机或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主体是如何理解韧性的?它的对象是否强壮㊁独立,能够经受住最艰难的考验吗?主体是否被视为灵活㊁适应力强㊁具有自我导向性和自我成长性,抑或消极㊁被动㊁自律地适应外部变化和指令?我们如何理解韧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理论视域㊂(一)处变不惊:积极应对外部干扰韧性概念起源于心理健康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传统,即探究为何某些人比其他人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重大干扰㊂这一理论进路始于个体韧性研究,尤其是关于青少年发展的研究,随后扩展到城市和社区层面,特别是灾害管理和灾后重建领域㊂韧性概念在心理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然后逐渐演变出特质论和过程论两种不同的思路㊂特质论关注的是在面对压力或创伤的生活事件或环境时,个体避免和应对病理结果㊁保持健康的结果和复原的能力㊂学者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图解释那些使儿童克服困境并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不可思议的因素上[3]㊂这种对韧性的关注尝试挖掘所谓的 个人特质 ,即使个体能够克服困难㊁在风险或逆境背景下积极适应的相关因素或预测因素㊂这一理论假设人类存在一个个人幸福的 设定值 水平,然后他们拥有某种机制,使自己能够适应变化,并从诸如失去近亲㊁离婚或严重疾病等个人灾难中恢复到这个设定值㊂康明斯认为这涉及社会和神经机制的结合,并把这个过程称为内稳态[4]㊂除了将这些想法应用于儿童发展或个人丧亲的研究之外,特质论还探究人们在创伤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事件之后保持乐观坚韧的原因㊂过程论视角则指出,韧性来源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如家庭方面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㊂该流派的心理学家断言:韧性与其说是一种个人特质,不如说是一种过程[5](p p.17-37)㊂这一理论进路区别于韧性研究中的积极调整或简单的能力概念(即研究韧性是如何产生的),它着重考察发生积极调整的环境和过程,由此韧性被定义为 在逆境中积极应对的动态过程 [6]㊂与个体韧性的关注点不同,城市或社区韧性概念聚焦于系统(而不是它的组成部分)及其动力㊂作为一种特质,城市或社区韧性是指 社区承受逆境并从逆境中复原的持续能力 [7]或者是吸收干扰㊁经历变化和保持相同的基本功能㊁结构㊁同一性和反馈的能力[8]㊂更具体地说,它是社会单元(如城市㊁社区或组织)减轻风险㊁在灾害发生时控制其影响㊁以社会破坏最小化的方式开展恢复活动的能力㊂有的学者认为城市或社区韧性具有四种特性:一是稳健性,指的是承受压力并持续有效运行的能力;二是冗余性,即要素和系统在功能需求方面的可替代性;三是资源性,指的是发现问题㊁确定优先次序和调动资源应对威胁和破坏的能力;四是快速性,即及时满足优先事项和完成目标,从而限制损失和防止未来受到干扰的能力[9]㊂与之相对,诺里斯等人则将韧性定义为在系统受到干扰后,将应对能力(具有动态属性的资源) 与功能和适应的积极轨迹 联系起来的过程[10]㊂根据他们的理论,韧性来自应对能力(经济发展㊁社会资本㊁信息和交流㊁社区能力),并导致以健康为特征的适应(一种结果)㊂上述积极应对重大干扰的研究因其缺乏明确性和研究者之间缺乏共识而受到了严厉的批评[11](p p.17-83)㊂很多研究对韧性的定义是模糊的,这使得我们很难评估研究者是将韧性定义为一种结果,还是一种有影响力的质量或过程㊂还有一些质疑聚焦于韧性的测量,个人所面临的风险的可比性质,以及逆境和韧性之间的关系[12](p p.129-160)㊂总体而言,韧性是一个多维概念,需要依据不同的制度㊁文化或情境予以解决㊂此外,在面对某些不利处境时具有某种韧性(如有能力克服某种类型的风险),并不意味着其拥有足够的韧性来克服生活中其他的负面经历㊂事实上,人们普遍认为,没有一个人㊁社区或城市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㊂(二)因势利导:灵活适应不确定性或意外20世纪70年代,作为自然系统和生态管理的新思维方式的韧性概念应运而生㊂与传统试图将自然界解释为稳定的系统不同,为了应对生态系统中不断变化的模式和意外情况,如风暴㊁干旱㊁人口过剩或不足,甚至整个物种的灭绝,郝灵引入了韧性的概念,指代 系统吸收干扰并仍保持其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 [13]㊂郝灵认为韧性是一种涌现系统属性,是主体自组织过程及其互动的结果㊂它分为工程韧性和生态韧性㊂工程韧性与 某物或某人在受到冲击或干扰后恢复到 正常 状态的能力 有关㊂这种类型的韧性被认为是系统稳定性的表征[13]㊂稳定性是指 系统在受到暂时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 [13]㊂恢复的速度越快,系统就越稳定㊂郝灵和他的追随者们主要对系统能够容忍的干扰的大小感兴趣㊂ 尽管恢复的时间很重要,但韧性与恢复的速度无关,更重要的是恢复的能力㊂ [14](p.37)在试图控制和设计系统以使其稳定运行的过程中,工程师们已经从事了复杂的优化过程㊂然而,根据沃克等人的说法,对一个有效的最优状态结果的驱动会使整个系统更容易受到冲击和干扰[14](p.9),因此,传统的系统工程实践试图预测和抵制中断,但可能容易受到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㊂另一种选择是通过利用诸如多样性㊁效率㊁适应性和凝聚力等基本特性来设计具有固有 韧性 的系统[15]㊂这就是所谓的生态韧性㊂生态韧性指的是 衡量改变或破坏的结果,需要将由一组相互加强的过程和结构维护的系统转换为具有不同的过程和结构的系统 [16]㊂这一定义假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着时间不断变化㊂回到稳定状态变得无关紧要,因为生态学家认为在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复杂系统中不存在稳定状态,不存在系统可以返回的平衡状态㊂有韧性的系统依靠(有限的)波动而繁荣:重点不在于达到或维持某个终点或终点条件,而在于 维持参赛的状态 [17]㊂可见,生态韧性强调改进生态系统的管理过程,使其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应付不确定性和意外,并建立其适应变化的能力㊂这种类型的适应性管理包括诸如持续和密切监视㊁迭代学习㊁通过实践学习和实验等策略㊂总之,生态系统管理力主采取 对控制和预测概念的批判性观点 [18](p.8)㊂这种解释更加强调生态系统承受和吸收冲击的能力,以维持相同的关系和功能㊂它可以与稳健性的概念相提并论,稳健性被理解为系统在面对外源性冲击和干扰时保持自身性能稳定的能力㊂然而,通过强调不断变化的平衡以及对干扰的适应,生态韧性挑战了将韧性视为回归稳定状态的工程学观点,重点关注系统如何自我重组,以及不稳定性是否会成为这一过程的催化剂㊂郝灵的视角奠定了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新范式,把韧性理解为对干扰的反应能力㊁自我组织的能力以及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㊂2000年前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许多研究在借鉴生态韧性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是耦合㊁相互依赖和共同进化的,由此引申出社会韧性的概念㊂面对各种纷繁芜杂的不确定性,社会韧性意味着有的放矢地应对㊁适应和塑造变化,以及学会在不确定性和意外中生活,即通过个人行动应对相对较小的意外事件,通过现有制度环境下的协调反应来应对中等规模的意外,通过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㊁改革或更新应对前所未有的新意外[19](p p.63-65)㊂尽管如此,对社会-生态韧性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㊂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制度和激励措施,以维持和增强抗风险能力,仍是未知的㊂寻找韧性的操作指标的研究很少受到关注,而且对于如何使这一概念可操作,甚至如何定义这一概念,学界似乎也没有达成共识㊂事实上,大多数探索韧性相关概念的研究都将其作为一个隐喻或理论构造㊂(三)齐心协力:持续整合与离散联结进入21世纪以后,韧性概念开始成为世界各国的安全战略之一㊂英国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谈到了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不断变化的风险性质,要求对外交政策和安全目标进行冷静的重新评估㊂该报告强调韧性在世界的风云变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个安全和有活力的英国 保护人民㊁经济㊁基础设施㊁领土和生活方式免受所有重大风险的威胁 既要对面临现实威胁(如恐怖主义和网络攻击)的人们提供直接保护,又要在面对紧急情况和犯罪时具有韧性,还要对不太可能出现的威胁(如另一个国家的军事攻击)具有威慑能力[20]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新考虑各种伙伴关系和联盟关系,并让这些关系自上而下渗透,即从全球战略渗透到公民保护领域㊂特别是,最近的英国国家安全战略呼吁,在关键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所有者或运营商㊁企业㊁地方当局和社区以及最终的个人之间,公共㊁私人和公民社会行动者结成联盟,在这些地方,改变人们的行为是降低风险的最佳方式㊂推行这一方法的一份重要文件是‘社区韧性国家战略框架“,该文件大力强调自治,强调使个人和地方团体学会自力更生[21]㊂因此,政府被认为是一种支持性的能力,而不是一个直接的行动者㊂它宣传各种指导原则,邀请个人㊁社区和从业者参与建构社区韧性,解释预期的结果,促进与相关伙伴的对话,分享良好做法,寻求意见㊁想法,支持进一步发展这项工作㊂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则提倡一种 整体的社区方式,将我们社会的所有要素 个人㊁地方社区㊁私营和非营利部门㊁宗教组织以及各级政府 集合起来,以确保美国在逆境中保持韧性 [22](p.8)㊂由此可见,动员各种力量形成社会行动网络是韧性的核心理念㊂人们认识到,仅仅投资于更好的基础设施㊁物理防御或保护机制是不够的,特别是在面对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威胁时更是如此㊂因此,韧性意味着采取一种更加务实的方法,关注不同社会组成要素的特殊技能㊁知识和资源㊂这在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之后尤其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重要㊂韧性旨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响应国家号召,提高认识和自我组织能力,在复杂㊁动态环境中协调行动㊂它可以被建模为行动网络,通过支持系统决策的一系列分析活动促进输入和输出信息的交换㊂信息流是多途径的,但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整合分析和协调行动获得效率,并实现整个系统明确的目标㊂该系统通过确定主要信息来源㊁分析和解释输入数据的主要过程以及报告关于危险临界阈值的最新状态来运作㊂总之,从国家安全角度看,韧性战略不仅涉及实际的基层干预,也是关于合作和协调的方法㊂它强调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协作,基于试错的政策实验以及基于特定环境和网络的增量决策㊂这一假设对政策制定过程表现出非常粗略的理解,因此存在着政治幼稚的风险㊂社会科学研究表明,改革过程很难启动和维持,政策改革很少像预期的那样奏效,参与过程对权力不对称和精英俘获非常敏感,而集体决策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否决者㊁政策联盟和议程设置动态决定的[23]㊂从各方面考虑,政治比韧性思维所认识到的更加错综复杂㊂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可能会对韧性有更准确的理解㊂二、韧性的治理意涵韧性为迷茫的世界带来希望㊂它不再是使世界更加明确和稳定的工具,而是在不确定性中为我们导航,否则,不确定性将压倒我们㊂ 对混乱的恐惧,再加上我们能够克服混乱的希望,让我们拥抱韧性,把它作为驾驭世界的一种手段㊂韧性之所以能抓住人们的想象力,正是因为它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带来了希望㊂ [24](p.2)因此,韧性与其说是一个最终目标,不如说是复杂世界中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模式,它在更广泛的治理议程方面具有非比寻常的潜力㊂它使我们在研究多级治理系统时考虑变化和稳定㊁适应和设计㊁等级和自组织等基本问题㊂此外,除了评估公共治理时使用的效率㊁问责和公平性等传统基准之外,在治理方面,韧性视角还将考虑人与环境的互动㊁不良适应导致的脆弱性和作为评估特定治理体系之组成部分的创新能力等问题㊂总之,韧性的治理意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非线性动态,二是适应性与自我反思,三是社会网络㊂(一)非线性动态如前所述,韧性通过对非线性(意想不到的结果)的关注,扮演了从现代主义主体中心视角(强势主体)到系统动力学关系本体论(具有关联㊁嵌入主体)的过渡角色㊂韧性在其经典的主体内部属性框架中,如冷静㊁刚毅和耐心,被用来强调社会互动的非线性结果㊂有毅力的主体不会向极端的环境屈服㊂社会结果不一定是由结构决定的㊂韧性是对自然或社会经济结构的因果力量的确定性理解的挑战㊂因果或输入与输出之间没有直接的㊁还原论的或机械的关系㊂主体性作为一个概念,即使在其有限的 古典 意义上,也已经表明了主体权变在构建非线性世界中的重要性㊂韧性思维似乎表明,非线性动态变迁可以被视作治理议程,我们可以将韧性的积极内涵看作是产生积极结果的非线性动态变迁过程㊂现代世界瞬息万变,当变化发生得太快时,治理体系就没有时间处理信息㊁访问资源㊁适应变化并在另一个变化发生之前找到解决方案㊂面对这些变化,人们往往会改变对情境和行为的看法,这增加了预测结果的难度㊂例如,新冠疫情最初被认为是一个医学问题,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它在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复杂性逐渐浮出水面,提出了同样需要解决的附带的社会和经济问题㊂在复杂的情境或系统中,我们很难预测变化和治理的方向㊂当不可预知的变化发生时,所有治理主体都会犹豫,希望回到过去熟悉的状态,即使这种状态亦不尽如人意㊂然而,由于变化的不可逆转性,他们不可能完全回到原来的状态,这就产生了转型的必要性,即从非线性和非周期性的角度考虑变化,协助人们适应这些变化,并过渡到新的稳定状态 变化不超过治理体系适应能力的状态㊂在变化达到临界点后,治理体系很难通过维持现状(僵化)来应对变化,为了不陷入可能导致混乱的不稳定状态,必须当机立断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地激活与新信息或资源连接的过程,建构新的治理秩序㊂可见,韧性视角倾向于将世界理解为一组复杂的交叉涌现过程,所有主客体都嵌入其中㊂关于自然或人类主体,没有任何 自然 的东西㊂在一个复杂的时代,治理必须对这样一个事实敏感:我们不再生活在自由主义和现代主义确定性的线性或二元世界中㊂我们与世界的分离,正如个人与社会的分离㊁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分离㊁人类与自然的分离㊂这种后古典主义的理解不仅将韧性视为一个独立主体或主体的内在能力或属性,还将其视为现代世界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中产生的一种支配精神或关系属性,视为主体和客体(或主客体关系)都嵌入其中的集合㊂从这个意义上讲,韧性总是与关系和情境相关的,威胁或危险与积极结果一样,都是这种关系所固有的㊂因此,韧性不是一个适应外部世界的独立主体,而是对不同集合或关系集合(具有不同程度的暂时性)的偶然结果的自反管理㊂当代治理议程是根据非线性动态关系这一概念框架进行话语建构的,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韧性思维的兴起在重塑治理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它意味着一套与众不同的治理策略和流程㊂与围绕特定目标(比如现代社会对知识㊁安全㊁发展或民主的渴望)进行治理不同,韧性拒绝将目标和方向强加给世界的伎俩,而是寻求在世界本身的变化㊁实践和交流互动中找到具体路径㊂韧性思维寻求获取和利用生活的 真实 力量并将其工具化,而不是傲慢地忽视现代世界变动不居的现实,或者在动荡和不确定的世界面前认为治理是不可能的㊂韧性的非线性动态变迁意涵使治理能够通过干预来实现,这些干预越来越多地寻求引导涌现适应性过程,而不是将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手段和目的强加于他们㊂开放的交流和沟通体系在这里至关重要,因为治理本质上是一个由各种能力和非线性互动组成的系统,只有考虑构成整体韧性的各部分的互动才能对其充分理解㊂只有充分洞悉韧性包含的诸如非线性㊁聚合㊁涌现行为㊁反馈循环和基于环境的反应等概念,治理才有可能通权达变,不仅洞悉微观层面的互动,而且从环境及其与其他系统的交互中自我学习㊂(二)适应性与自我反思从前述韧性的概念谱系可以看出,韧性与变化息息相关㊂面对巨变,如下三种适应性路径可以增强韧性:一是成功地对抗和抵抗外部冲击,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二是成功地适应涉及调整㊁协商和妥协的新情况;三是创造性地应对新挑战和新机遇,显示出创新和在逆境中蓬勃发展的趋势㊂为了让治理反映复杂的涌现秩序的现实,最好考虑到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㊂治理不能通过强加政策指令来实现目标,因为最好的策略无法提前知道,只能以与非线性动态变迁本身和平共处的方式通过局部适应进行演变㊂即使是危机,有时也可以被看作是转机,因为它们鼓励人们改变态度,并迫使我们提高学习力㊁适应新情况㊁应对新问题㊂韧性思维将治理的关注焦点从事必躬亲转向相机而动的社会适应能力㊂在此基础上,韧性与可持续性治理的概念契合㊂例如,多边环境协定之所以能将人类福祉与可持续性联系在一起,部分是由于韧性理念的推动,由于人类对更好或更具适应性的资源治理的关注[25](p p.33-52)㊂适应性治理以社会和制度学习为基础,同时在制定政策时也强调来自环境的反馈㊂我们对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解更加强调持续的变化和干扰㊂可见,问题不再是稳健性或吸收干扰的能力,而是适应性㊂要想理解韧性的治理意识,关键就在于以观察互动适应为切入点将非线性动态理解为有序而不是无序的生成系统㊂韧性思维不是抵制变化或回归过去,而是通过适应社会自身的内在节奏,激活社会自身的能动性,鼓励权力和责任的多样化,以及促进更有能力的个人的成长,来发现更具前瞻性的治理方法㊂在此基础上的治理实践需要对一个问题及其备选方案如何处理㊁定义㊁推广㊁实现和评估进行通盘思考,同时在治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吸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㊂它不是一种管理或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而是一种新的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提高T12钢强韧性并获得板条马氏体优化方案
提高T12钢强韧性并获得板条马氏体优化方案quanmuyi(材料成型 07-2)摘要常规T12钢热处理为直接淬火回火工艺,获得组织硬度高韧性差,本实验采用等温淬火工艺获得下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织具有高韧性和高强度,采用低温淬火工艺过程简单获得大量板条马氏体是材料强韧性能提高关键词T12钢强韧性板条马氏体1引言既有高强度又有高韧性、耐疲劳又能经受多次冲击的位错型板条马氏体形态的利用,已大大超出了低碳钢的范畴,改变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在中碳及高碳钢已获得以板条马氏体为主的淬火组织,显著改善中碳钢及高碳钢的强韧性,这种控制淬火组织一形态的方法已经成为中、高碳钢强韧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高碳钢,为减少因塑性、韧性低而产生的折断报废,应设法保存较多的未溶渗碳体以降低奥氏体含碳量,从而生成较多甚至全部板条马氏体,如低温、快速、短时奥氏体化淬火。
本实验利用这些原理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参数优化和方案优化。
2实验材料、实验设备用1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用NM T-3型显微硬度计和洛氏硬度硬度计测定试样表面硬度,用透射电镜和N EOPHT型卧式显微镜拍照金相组织。
加热用SG-5-10电阻炉将试样放入钢管内,填木碳保护。
等温淬火用自制外热式盐炉,盐浴成分为55%KNO3+45%N aNO2,用UJ-37电位差计、水银温度计和调压器联合控制等温温度。
误差控制在±3℃内。
3原理:1高碳钢要获得优异的强韧性,其组织应具备下列特点:1)球化组织中的碳化物要均匀、细小、圆整,因此淬火后的剩余碳化物也应均匀、细小、圆整。
2)马氏体针要均匀、细致,板条马氏体的份额要高。
为此,应细化奥氏体晶粒,先形成适量下贝氏体,以细化后形成马氏体的伸展空间。
碳化物颗粒应均、细小以及微区化学成分不均匀等,都可细化马氏体。
有时同时能增加板条马氏体的份额。
2高碳钢获得板条马氏体的途径:马氏体的形态与奥氏体的含碳量有关。
奥氏体的含碳量低于0.5%时,淬火后基本上是板条马氏体组织;含碳量高于1.0%时,淬火后基本上是片状马氏休组织;含碳量为0.5%-1.0%时,淬火后是板条马氏体组织与片状马氏体组织的混合组织,而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板条马氏体组织减少。
钢铁的控轧控冷工艺(TMCP)介绍
4.控制轧制的效应
(1)使钢材的强度和低温韧性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控制轧制对细化晶粒有明显的作用,按常规轧制工艺, 铁素体晶粒最好的情况为7~8级,晶粒直径>20m,而 按控制轧制工艺,铁素体晶粒可达12级,其直径可为 5m。仅从这方面就可使钢材的强韧性能得到明显的改 善。
(2)可以充分发挥微量合金元素的作用
5.控制冷却的介绍
➢ 控制冷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冷却速率下材料冷 却不均而发生较大残余应力、甚至翘曲的问题。 例如,作为控制冷却的极限结果,直接淬火的作 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其潜在的能力一直 未得到发挥,原因在于直接淬火条件下冷却均匀 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板形控制一直因扰 着人们。
5.控制冷却的介绍
对于控制冷却,有两个通俗说法:
(1)水是最廉价的合金元素 (可以用水替代合金元素来改变钢材的性能)
控制冷却的理念可以归纳为“水是最廉价的合金元素” 这样一句话。
(2)中国的多数(中板)轧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轧机 (目前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好水的作用) -川崎水岛:12000 m3/h,迪林根:14000 m3/h -宝钢2050:14000 m3/h,1580: 13000 m3/h
钢铁的控轧控冷 工艺介绍
知识求索人
目录
1. 何为控轧控冷工艺? 2. 控轧控冷工艺的优势和应用 3. 控制轧制的类型 4. 控制轧制的效应 5. 控制冷却介绍
1.何为控轧控冷工艺?
➢ 控轧控冷工艺,又称TMCP(Thermo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热机械控制工艺),是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技术结合起来的工艺,该工艺能够进一步提高钢材的强 韧性和获得合理的综合性能,并能够降低合金元素含量 和碳含量,节约贵重的合金元素,降低生产成本。TMCP 是20世纪钢铁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钢的强韧性
钢的强韧性能
金属的强韧性能包括强度(屈服强度σs和抗拉强度σb)、塑性(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和韧性(脆性转变温度Tc和冲击功Ak),它们之间是互相牵连又是相互矛盾的,很难使其中的某一项性能单独地发生变化。
结构钢材的发展方向是要获得高强韧性的材料,因此,控制钢材的强韧化是钢材生产中重要的一环。
钢材强韧化机制主要包括有变形强化、晶界强化、析出强化、亚晶强化、相变强化和织构强化几种。
不同的强韧化机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手段加以实现。
变形强化: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可以导致金属的力学、物理及化学性能改变,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σs、σb、硬度都将增加,塑性指标下降,电阻增加,抗腐蚀性和导热性下降。
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这种综合现象称为变形强化。
变形强化现象可以用位错理论来解释。
晶体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障碍物等作为变形初期的位错源,增殖出更多的位错,位错边缠结边移动(见位错缠结)。
然而,由于析出相、晶界等障碍物的作用,位错运动逐渐被阻止。
在同一滑移面上依次移动过来的位错在障碍物前停止,并塞积起来(见位错塞积)。
塞积位错不能运动,其反作用应力同时抑制住位错源的活动。
位错从析出物之间通过时,即使能通过,在析出物的周围也要留下位错环,它与析出物间隔变小具有相同的效果,使得通过越来越困难,即需要更大的应力才能通过。
不仅如此,位错的互相交截(见位错交截)、互相反应(见位错反应),造成割阶、空位,形成更多的妨碍位错运动的因素。
随着变形的进行,位错运动更加困难,位错密度增加,位错源的活动
也受到抑制,需要更大的应力才能继续变形,这就形成了变形强化。
控轧与控冷知识点
控制轧制:是指在热轧过程中通加热制度,变形制度,温度制度的合理控制,使钢材具有优异综合理学性能的轧制新工艺。
控制冷却:是指控制轧后钢材的冷却速度达到改善组织和性能的目的。
金属强化:通过合金化,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等手段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
微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0.1%的钢。
变形抗力:在一定条件下塑性变形单位体积上抵抗变形的能力。
韧性:材料在断裂前在塑性变形和裂纹扩展时吸收能量的能力。
IF钢:又称无间隙原子钢,由于C,N含量低,在加入一定量TI,Nb使钢背固定成碳化物,氮化物或者碳氮化物,从而使钢无间隙存在。
不锈钢:在腐蚀介质中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的钢。
双相钢:由马氏体或奥氏体基本两相组织构成的钢一般由分散岛状马氏体或贝氏体为强化相。
在线常化:在热轧无缝管钢生产中在轧管延伸工序后将钢管按常化处理要求冷却到某一温度后再进行加热炉生产然后进行减轻轧制按照一定冷却速度冷却至常温的过程。
非调质钢:在热轧状态或正火状态或锻造后空冷状态下具有与调质热处理态相当的综合力学性能的中碳低合金结构钢。
不进行调质以省略工序铁素体轧制:轧件进入精轧前,必需完成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使精轧过程完全在铁素体温度范围内进行。
控制冷却的工艺特点:1节约能耗,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2可以降低奥氏体的转变温度,细化室温组织3可以降低碳含量,从而改善材料的焊接性能、韧性、冷成形性能4道次间控冷可以减少待温时间,提高产量影响材料强韧性的因素:化学成分;气体夹杂物;晶粒尺寸;沉淀析出;形变;相变组织等的影响。
其中气体夹杂物对韧性有害,晶粒越小,材料韧性越好。
提高材料强韧性的措施:细化晶粒冶炼产用真空搅拌减少有害成分控轧四种强化机制再结晶控制轧制的特点:采用控制轧制工艺时,为了防止原始奥氏体晶粒过分长大,一般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和开轧温度。
由于开轧温度高,变形后的奥氏体晶粒会发生再结晶丽细化,如在这个阶段停止变第八节控制轧糊技术形,轧件即随温度下降而产生相变。
增强心理韧性
增强心理韧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拥有一颗强健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增强心理韧性。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几种增强心理韧性的方法。
一、摆脱负面思维心理韧性的增强需要从思维上入手。
我们可能经常陷入负面思维的漩涡中,对过去和未来充满担忧和焦虑。
这会使我们对现实中的问题无法做好应对,甚至失去自信。
因此,摆脱负面思维是增强心理韧性的重要一步。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能够提高我们的心理弹性,使我们更容易适应各种状况。
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情绪低落和放弃。
二、培养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拥有清晰的目标和意愿。
在困难面前,自我意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
通过自我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更有效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三、寻求支持寻求支持是增强心理韧性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我们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我们需要和其他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忧虑和压力,这有助于减轻我们的负担。
与此同时,寻求支持还能够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和思维方式。
当我们向其他人展示个人问题时,其他人的的观点和建议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解决思路和答案。
四、保养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关联的。
良好的身体状态能够使我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
因此,保养身体健康是增强心理韧性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健康生活习惯来增强心理韧性,例如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平衡饮食等等。
五、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我们必须面对压力和挑战,这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和挑战。
例如,我们可以深呼吸缓解紧张、寻找一些放松的活动来舒缓心情等等。
六、培养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力是增强心理韧性的一个关键要素。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使我们更具自信和效率。
我们可以通过营造一个清晰的目标,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动和情感。
以更强韧性,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
2021年 第1期 冷加工 10新年寄语以更强韧性,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世界变局,全球市场萎缩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节奏。
产业链、供应链在疫情之下受到了威胁,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山高找寻发展机遇,在过去的一年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技术创新是山高的优势能力之一,即使在艰难的2020年,山高集团也没有停止产品研发的脚步,没有削减任何研发费用。
2020年山高推出了全新的双面旋风刀片,具有先进的粗加工槽型,可以帮助用户减少甚至省略修整工序,同时功耗更低,大大节省了单刃成本。
Jetstream Tooling (JETI )刀杆扩展系列能在加工钢件、不锈钢和超合金材料时,让所有车削应用获得更长的刀具寿命和更好的切屑控制。
优势产品在客户端获得了积极反馈,MDT 槽刀产品销量增长20.8%,三面刃铣刀增长27.5%。
中国依靠自身对疫情的有效防控率先复工复产,各个行业也比预期中恢复得更快。
山高2020年在国内主要航空企业的销售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除了提供针对航空行业研发特色产品,助力国内多家航空发动机企业实施生产效率的改进,为客户鉴别生产浪费、量化改进潜力,更重要的是,山高专家制定解决方案,与用户一起有效实施改进,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2020年即使在国内外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山高也竭尽全力保证货物按时交付客户,快速响应协调新的国际物流线路,在特殊时期展现了山高在供应链方面的强大危机应变能力。
同时,山高致力于为客户带来更加全面的数字化服务,随时随地满足客户需求。
在过去一年,山高推出了多功能Seco Assistant 手机应用程序,客户可以快速搜索产品,使用加工计算器,或是通过对比现有刀具找到更佳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扫描产品包装盒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快速获取产品信息。
疫情期间,我山高刀具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Jean-François Martins (马丁)2021年 第1期 冷加工 11新年寄语直面挑战,协同突破,勇往直前时光荏苒,波澜起伏的2020年在我们攻坚克难、携手前行中落下了帷幕,2021年又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胶原蛋白生物学功能与应用
胶原蛋白生物学功能与应用(1)细胞-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作为细胞生长的依附与支架,能诱导上皮细胞等的增殖分化和移植,起支撑器官和保护肌体的重要机能。
胶原基材料与宿主细胞及组织之间良好的相互作用,成为细胞与组织正常生理功能的一部分。
胶原蛋白与其他成分以特定的形式排列结合形成细胞外间质的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对细胞起到锚定和支持作用,并为细胞的增殖生长提供适当的微环境。
在生理或病理机制的调控下,胶原蛋白有机地参与细胞迁移和代谢,从而使细胞更准确地发挥其功能。
胶原在医学上的应用包括: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烧伤的修复、整形、皮肤及神经生长以及血管瓣膜手术等等。
有研究表明注射合成胶原结合肽的凝胶不仅可以在体内还可以在体外增强成骨作用;试验证明,通过I型胶原处理后的ADAMTS-1可提高成骨细胞的三维生长。
实验证明将可吸收胶原海绵与人类基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体结合,可促进鼠坐骨神经的再生。
如可以将这一成果应用到人类,将会是坐骨神经痛病患者的福音。
(2)止血、创伤愈合机能天然的胶原聚集体是良好的止血剂,血小板首先粘附在胶原表面诱导血小板释放,随后血小板开始聚集并产生最终止血栓。
胶原使血小板凝聚的能力似乎来源于游离的氨基,尤其是赖氨酸侧链氨基,因此,封闭胶原侧链羧基,不会造成凝聚能力的明显下降,不过会减弱胶原促使血浆结块的作用。
胶原的天然结构尤其是足够发达的四级结构,是胶原具有凝聚能力的基础。
用胶原制备的凝血材料,比如胶原/壳聚糖复合膜的止血性能比明胶等一般材料好得多。
试验证明利用BioGHK与胶原基质结合的方法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创伤愈合非常有效。
作为止血剂使用的胶原,可以是粉状、扁状及海绵状等多种物理形态。
与胶原类止血材料相竞争的有纤维素、明胶和纤维衍生物,后者优势是价格较低,但是胶原的止血效果更好。
试验证明以胶原为基础制成的吻合器对股动脉穿刺术后伤口的愈合效率高而且并发症低。
(3)保健作用胶原含有其它蛋白质所没有的羟基赖氨酸,因而营养十分丰富。
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一、名词解释:1、控制轧制:在热轧过程中通过对金属的加热制度、变形制度、温度制度的合理控制,使热塑性变形与固态相变结合,以获得细小晶粒组织,使钢材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2、控制冷却:控制轧后钢材的冷却速度、冷却温度,可采用不同的冷却路径对钢材组织及性能进行调控。
3、形变诱导相变:由于热轧变形的作用,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Ar3上升,促进了奥氏体向铁索体的转变。
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后造成变形带的产生和畸变能的增加,从而影响Ar3温度。
4、形变诱导析出:在变形过程中,由于产生大量位错和畸变能增加,使微量元素析出速度增大。
两相区轧制后的组织中既有由变形未再结晶奥氏体转变的等轴细小铁素体晶粒,还有被变形的细长的铁素体晶粒。
同时在低温区变形促进了含铌、钒、钛等微量合金化钢中碳化物的析出。
5、再结晶临界变形量:在一定的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下,发生动态再结晶所必需的最低变形量。
6、二次冷却:相变开始温度到相变结束温度范围内的冷却控制。
二、填空:1、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储存能,影响其因素可以分为:一类是工艺条件,主要有变形量、变形温度、变形速度。
另一类是材料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冶金状态。
2、控制冷却主要控制轧后钢材冷却过程的(冷却温度)、(冷却速度)等工艺条件,达到改善钢材组织和性能的目的。
3、固溶体的类型有(间隙式固溶)和(置换式固溶),形成(间隙式)固溶体的溶质元素固溶强化作用更大。
4、根据热轧过程中变形奥氏体的组织状态和相变机制不同,将控制轧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奥氏体再结晶型控制轧制、奥氏体未再结晶型控制轧制、在A+F两相区控制轧制。
5、以珠光体为主的中高碳钢,为达到珠光体团直径减小,则要细化奥氏体晶粒,必须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型控制轧制。
6、控制轧制是在热轧过程中通过对金属的(加热制度)、(变形制度)、(温度制度)的合理控制,使热塑性变形与固态相变结合使钢材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原则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议题,对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组织来说,保护网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一个有效的网络安全方案,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方案设计的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网络安全。
I. 九大网络安全设计原则1. 完整性原则完整性是指确保数据没有被篡改、损坏或未经授权地访问。
网络安全方案的设计应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保护措施,如使用强大的访问控制策略、数据加密和数据备份等。
2. 可用性原则可用性是指网络系统和服务的持续可用性和及时响应性。
网络安全方案应该确保系统和服务能够在正常条件下稳定地运行,减少故障和中断的可能性,以确保用户可以随时访问所需的资源。
3. 机密性原则机密性意味着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和阅读相关数据和信息。
网络安全方案应采用合适的加密技术来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同时限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其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4. 认证和授权原则认证和授权是确保用户身份合法、并给予其相应权限的关键环节。
网络安全方案应该包括可靠的身份认证机制,例如使用密码、多因素认证和生物识别等方式,同时确保授权策略适当地限制用户的权限。
5. 强韧性原则强韧性是系统在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并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弹性和容错能力,保证系统能够快速恢复,并限制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6. 可追溯性原则可追溯性是指对网络安全事件和操作的跟踪和记录能力。
网络安全方案应该包括日志记录和事件追踪机制,以便能够对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审计,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
7.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网络安全方案设计的核心原则,旨在通过综合应用安全技术和策略,保护网络系统和数据免受威胁。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安全措施,包括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等。
8. 合规性原则合规性是确保网络安全方案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降低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对于有皮的动物,它们的皮具有什么功能?
对于有皮的动物,它们的皮具有什么功能?一、保护作用动物的皮肤作为最外层的保护层,对于外界的刺激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首先,皮肤的厚度和强韧性能够防止物体的直接伤害。
比如,犀牛、河马等动物拥有厚重的皮肤,可以有效抵御外界动物的攻击。
其次,皮肤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保护层,使得皮肤免受寒冷、高温、湿度和紫外线等不良环境的侵害。
另外,一些动物的皮肤具有防水功能,如水獭的皮肤上有着特殊的油脂分泌腺,能够防止水的渗透。
二、调节体温动物的皮肤能够帮助它们调节体温。
首先,一些动物的皮肤能够自主收缩或扩张,以调节皮肤表面积,从而控制散热和保温。
例如,蛇类可以通过调整体表的鳞片间距来调节散热和保温效果。
其次,一些动物的皮肤中含有特殊的色素细胞,能够吸收或反射阳光,控制体温。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沙漠动物的皮肤都呈现出较浅的颜色,以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
三、感知环境动物的皮肤除了有保护和调温的作用,还承担了感知环境的重要功能。
许多动物的皮肤上分布着丰富的感受器,如触摸感受器、热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等。
这些感受器能够帮助动物感知外界的温度、湿度和触碰等信息,为它们提供必要的生存依据。
例如,猎豹的皮肤上分布着丰富的触摸感受器,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感知猎物的位置和行动。
四、交流与伪装动物的皮肤还起到了一定的交流和伪装的作用。
有些动物的皮肤上有着独特的斑纹、花纹和颜色,能够用来吸引异性、威慑敌对动物或进行伪装。
例如,斑马的黑白条纹能够迷惑掠食动物的视觉,让它们在无独特目标的背景中更难以察觉到斑马的存在。
而一些动物的皮肤颜色甚至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实现更好的伪装效果。
例如,变色龙的皮肤可以根据周围的颜色环境而变色,使它们不易被探测到。
总结:有皮的动物的皮肤不仅具有保护、调温、感知环境、交流和伪装等多种功能,还能帮助它们适应各种复杂的生存环境。
这一切都得益于动物皮肤内部的复杂结构和特殊化学组成。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动物的皮肤,为它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plc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
plc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摘要: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核心设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PLC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生产线控制到环境监控,以及面临的安全性、复杂性和故障诊断等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PLC;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近年来PLC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着重分析其在生产线控制、机械设备控制和环境监控系统中的作用,并深入探讨PLC在面临的安全性、复杂性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挑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工业自动化与控制领域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1.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定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预先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控制输出信号。
PLC 通常由中央处理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编程设备等组成,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编程,实现自动化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
PLC具有高可靠性、强韧性、易于维护和灵活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的逻辑控制、运动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等领域,是工业自动化的关键设备之一。
PLC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也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优化生产过程并提高整体效益。
2.PLC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2.1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PLC应用生产线控制是PLC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生产线通常由多个工作站和装置组成,为了达到高效率的生产和安全的操作,需要对生产线进行精细的控制。
PLC可以通过控制整个生产线,自动化执行多种操作,并能够监控设备的状态和异常情况。
PLC在生产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包括:生产计划调度、产品检测、输出自动控制、故障监测和提示等。
有机功能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优化
有机功能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优化近年来,有机功能材料的广泛应用为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些领域中,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有机功能材料的强度与韧性直接影响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优化材料的这些性能是研究者们日夜努力的目标。
在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优化中,设计合适的分子结构是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精心设计有机功能材料的分子结构,可以调控其力学性能。
例如,通过合理选择含有不同功能基团的化学结构单元,并控制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的均质结构,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此外,通过引入适当的交联结构,可以增强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抗撞性能。
另外,纳米材料的应用也为有机功能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尺寸效应的特点,这使得它们在材料加工、改性和增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通过将纳米颗粒引入有机功能材料中,可以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抗剪切和抗冲击能力。
此外,纳米纤维、纳米管和纳米片等纳米结构也可以用来加强材料的结构,提高其韧性和耐磨性。
因此,纳米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有机功能材料强度与韧性的优化。
另一个影响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因素是界面特性。
有机功能材料通常由多个组分组成,其中存在着不同组分之间的界面。
界面的特性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行为。
因此,在材料强度与韧性的优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界面的调控。
通过改变界面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可以调控界面的黏结强度和力学响应。
此外,介观尺度上的界面工程也可以用来增加材料的强韧性。
通过在界面层引入纳米纤维或金属薄层等材料,可以提高界面的抗剪切性能和损伤容忍度。
最后,在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优化过程中,材料制备工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可以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
一些先进的工艺方法,如束缚法、溶液共混和纺丝等,可以实现有机功能材料的高效制备和结构调控。
此外,材料加工工艺也可以用来优化材料的强韧性。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顽强地坚持下去,而另外一些人则很容易放弃或者失去信心。
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个人的职业、事业以及心理健康。
那么这种差异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呢?1. 外因因素的影响首先,外因因素对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外因因素包括环境、教育、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特质。
例如,一个从小就在困难环境中长大的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更有韧性;而一个在温室环境下长大的人,可能会缺乏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2. 基因因素的影响其次,基因也是影响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一些基因的表达有直接关系,这些基因可以影响人的决策、情绪、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一些基因与情绪调节有关,这些基因的表达量高的人一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情绪和压力。
3. 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最后,学习和训练也是影响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学习,人们可以增强自身的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例如,通过文化体育锻炼,人们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通过培养完善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能力,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虽然基因和外部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形变强化
金属的变形主要是通过原有位错的运动和许多附加 位错的产生(例如,Frank-Read源的作用)而进行。 虽然对形变强化还没有充分的了解,但其基本特征 是给定的位错在运动中受其邻近位错所造成的“障 碍物”所阻碍。
在多晶体材料中,位错间的相互干扰特别显著,这 是由于几何学上的要求,在每一个晶粒中至少要有 五个滑移系同时开动,晶粒才能任意地改变形状, 每个晶粒的晶界仍保持连续性。
当在合金组织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分散的 异相粒子时,对位错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可使其强度有很大的提高。这种由第二 相分散质点造成的强化过程统称为分散 强化(或弥散强化)。
位错跨过障碍的运动方式
位错切过第二相质点
位错绕过第二相质点
4.2 强韧性能控制
控制轧制的概念 强韧性的概念 影响强韧性能的主要因素 轧制工艺参数控制
4.2.1 控制轧制的概念
控制轧制是指从轧前的加热到最后轧制 道次结束为止的整个轧制过程实现最佳 控制,以使钢材获得预期良好性能的轧 制方法。
控制轧制由 三个阶段组 成的模型图 和各阶段的 组织变化
控制轧制的三个阶段
奥氏体g再结晶区轧制 奥氏体g未再结晶区轧制 (g+a)两相区轧制
奥氏体g再结晶区轧制≥950 ℃
不同的晶粒由于其取向不同,也不是同 时发生塑性变形的。滑移首先是在取向 有利的晶粒内出现。
造成变形有很大的不均匀性
多晶体变形的竹节现象
晶粒变形的整体性
多晶体的强度一般要比单晶体为高
晶界的存在,使得滑移难以从一个晶粒直接 传播到有取向差异的另一个晶粒上,为了使 邻近的晶粒也发生滑移,就必须要加大外力。
晶界对滑移的阻碍作用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显 得比较突出:
一是当金属的摩擦阻力比较小,如在充分退 火的很纯的金属中,由于在金属组织中的位 错密度较小,杂质原子的钉扎作用也不大, 就比较容易看到晶粒细化对强度的改善;
二是当晶粒尺寸足够小,使Hall-Petch关系 式中晶粒细化对强度的升高的作用迅速增大 的时候。
Au和Ag在整个 成分范围内形 成连续固溶体。 Au 和 Ag 形 成 固 溶体后,其强 度要比纯金属 时为高,并其 最大值在曲线 的中点部分。
在一般的稀固溶体中,流变(屈服)应力随 溶质浓度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ss0 kcm
式中s为合金的流变应力,s0为纯金属的流变
应力,c为溶质的原子浓度,k和m均为常数。 合金元素的硬化能力较弱时m=1,硬化能力强 时m=1/2。
多晶体晶粒的变形必须 要满足连续性的条件。 当一个晶粒的形状发生 变化时必须要有邻近晶 粒的协同动作。
多晶体晶粒越细小,相对来说晶界所占 的体积要越大,金属强度也相应提高。 即金属的强度是与晶粒大小有关的。
所以“细化晶粒”一直为材料界研究者 所追求,比如日本、韩国的“超级钢” 计划,我国的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等。
行g晶粒细化处理,从这种意义上说,是控制轧制的
准备阶段。 通常的热轧工序在这个再结晶区轧制终了。
奥氏体g未再结晶区轧制
(950℃~Ar3)
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点阵的合金,不论在单 晶体中还是在多晶体中,都允许许多滑移系 开动。相互作用的位错成为其它位错运动的 障碍,使其它位错依次塞积,从而增加了继 续变形所需的切应力,导致强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1.3 固溶强化
一般,固溶体的强度总是要高于其基本 金属的强度。
在多数合金系中固溶度是有限的。一般 来说,固溶度越有限,单位浓度的溶质 原子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也越大,从而对 屈服强度的提高也越大。
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主要研 究内容即为普碳钢生产高级别汽车板用钢。
晶粒1由于外加切应力的作用,其位错源开动,发出 大量位错。当这些位错滑移到晶界附近时塞积,引起应力 集中,使得在晶粒2或晶粒3中距离约为r的位错源也开动。
晶粒尺寸不同的铝的拉伸曲线
晶界强化是一种能够同时提高强度而不 损失韧性的有效的强化手段。晶界强化 的本质在于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 是属于源硬化一类的。
固溶强化的机理
位错钉扎机制。位错被可运动的溶质原子钉 扎而造成强化。这种钉扎主要是在合金开始 屈服时起作用;
摩擦机制。运动的位错受到相对不动的溶质 原子所引起的内应力场的阻碍,而增加了位 错运动的阻力;
结构机制。溶质原子通过影响合金中的位错 结构,而间接地影响使位错运动所需应力的 大小。
4.1.4 分散强化
晶界,它是另一种类型的障碍物,使位错产生塞积。
大变形铜单晶
不锈钢
小变形铜单晶
冷加工变形后金属的电镜组织
铜的层错能高,大变形后形成亚晶; 而不锈钢的低,位错分布仍均匀
密排六方点阵的单晶体:变形时仅是其主滑 移系起作用,作用的位错限制在一组单一的 平行平面上,而最终它们将在自由表面移出 晶体。这样,位错密度及其相互干扰的范围 就比较小,因而应变硬化也小。
4.1.1 晶界强化
多晶体晶界的特征
在多晶体金属内存在有大量的晶界 在晶界上原子排列的正常结构遭到破
坏,存在有大量的晶格缺陷 在晶界及其附近的区域通常偏聚着比
平均浓度高得多的异类原子,在某些 情况下晶界上还含有第二相或夹杂物。
在多晶体中由于有晶界存在,其变形是 不均匀的,晶界处不易产生塑性变形, 而晶粒内部则容易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
Theory of metal plastic deformation
第五讲 Lesson Five
强韧性能控制
第四章 钢材的性能控制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金属的强化机制 强韧性能控制 冲压性能控制 电磁性能控制 热强性能控制
4.1 金属的强化机制
晶界强化 形变强化 固溶强化 分散强化
在高温轧制后急速进行再结晶。在这个阶段把由于 加热发生粗化的初期晶粒(200-500μm)通过反复轧 制——再结晶进行细化,这是再结晶区轧制的主要 目的,~950℃以上的温度范围属于这个区域。
然而,通过再结晶区的轧制不能使再结晶g晶粒直径
得到无限地减小,并存在其决定于化学成分和初期 晶粒直径的极限值。再结晶区轧制是通过再结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