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精选2020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考试题库298题(含答案)

2020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题库29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最擅长的诗歌体裁是A.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B.五言古诗和五言绝句C.七言古诗和无言绝句D.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答案:D2.《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是由何人撰成的A.班彪B.班固C.班昭D.班昭与马续答案:D3.”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什么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A.语言B.形式C.声律D.内容答案:C4.《庄子》一书今存篇数是A.55B.33C.7D.11答案:B5.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A.《归田赋》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D.《鹦鹉赋》答案:A6.《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是由何人撰成的A.班彪B.班固C.班昭D.班昭与马续答案:D7.被公认为“大历十才子”之冠的是A.李端B.卢纶C.钱起D.吉中孚答案:C8.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A.《子夜四时歌》B.《子夜歌》C.《华山畿》D.《西洲曲》答案:D9.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A.李白B.王维C.高适D.岑参答案:C10.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诗歌是其A.政治诗B.爱情诗C.咏史诗D.山水诗答案:B11.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A.寻求诗律的新变B.抒怀言志C.创造兴象玲珑的诗境D.复归风雅答案:D12.”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什么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A.语言B.形式C.声律D.内容答案:C13.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A.曹操B.曹植C.曹丕D.孔融答案:A14.汉代传授《诗经》的曾与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A.鲁诗B.韩诗C.齐诗D.毛诗答案:D15.《战国策》的整理者是A.贾谊B.刘歆C.班固D.刘向答案:D16.创立“二十八字史论”的晚唐诗人是A.李商隐B.姚合C.贾岛D.杜牧答案:D17.奠定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的诗人是A.颜延之B.鲍照C.谢灵运D.谢朓答案:C18.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A.曹操B.曹植C.曹丕D.王粲答案:A19.我国上古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A.稷B.契C.羿D.鲧答案:B20.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A.庖丁解牛B.买椟还珠C.揠苗助长D.狐假虎威答案:C21.李白诗里用得最多是色彩字是A.白B.金C.青D.绿答案:A22.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为A.幽婉深沉B.闲淡简远C.悲壮沉雄D.清奇僻苦答案:B23.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的诗是A.崔颢《黄鹤楼》B.崔颢《雁门胡人歌》C.杜甫《登高》D.祖咏《望蓟门》答案:A24.仲长统《倡言》的文风特点是A.喻深以浅B.喻难以易C.质朴富于论辩D.铺排长于比喻答案:C25.诗歌“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3-唐宋文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唐宋文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要求:字迹工整;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题一、基础知识填空题:(21分)1、《修竹篇序》是作的。
2、在诗歌中还残留有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痕迹的著名诗人有、。
3、盛唐边塞诗人有、、、。
4、王维的边塞诗有《》、《》、《》。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的《》诗中名句。
6、对白居易诗歌创作有明显影响的是。
7、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
8、“天若有情天亦老”是的《》中的名句。
9、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唐传奇有《》、《》、《》、《》、《》。
10、《阳春集》的作者是。
11、最早从理论上反对宋初浮靡文风的是、。
12、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写出后,当时唱和的诗人有、、。
13、宋代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作家是。
14、北宋时在诗、文、词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有、。
15、北宋后期著名词人有、、。
16、张孝祥的词学苏东坡,其《》词俨然是一篇小型的《赤壁赋》。
17、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指、、、。
18、南宋时江湖派代表性诗人是、。
19、萧观音是的一位女诗人。
二、名词解释(16分)1、初唐四杰;2、新乐府运动;3、一祖三宗;4、辛派词人;三、简答题(28分)1.高适与岑参诗歌的异同。
2.何谓花间词派。
3.欧阳修提倡的诗文革新运动胜利的原因。
4.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45分)1、分析杜甫《春望》。
2、唐诗繁荣的原因。
3、柳永对词的贡献。
4、分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填空题:1、陈子昂。
2、王维;孟浩然。
3、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4、《从军行》、《老将行》、《使至塞上》。
5、王之涣;《登鹳雀楼》。
6、儒家思想。
7、韩愈;柳宗元。
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9、《任氏传》、《霍小玉传》、《柳毅传》、《李娃传》、《莺莺传》。
10、冯延已。
11、柳开、穆修。
12、欧阳修;梅尧臣;刘敞。
13、柳永。
14、欧阳修;苏轼。
15、秦观;贺铸;周邦彦。
16、《念奴娇过洞庭》。
元代文学史填空100题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

1.在元代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把国民分为【】【】【】【】四个等级3.在元代,记载了很多当时的杂剧艺人的著作是夏庭芝的【】4.描写到元代剧场情形的三区作品是杜仁杰的【】5.元代的戏剧,有【】和【】两种类型,两个剧本都包括【】、【】、【】。
6.元杂剧包括【】和【】两种7.元杂剧包括【】和【】两种体裁,因为两者都是【】的,故统称为曲8.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和【】两种9.杂剧角色可分【】、【】、【】三类,末分为【】和【】。
旦分为【】、【】和【】。
全剧主唱的人只能是或【】,由此可将剧本分为【】或【】。
南戏剧本由若干【】组成,角色分为【】五类。
10.杂剧的曲调主要来源与【】、【】和【】。
南戏的曲调主要来源于【】和【】。
11.宋代说话呈现出【】和【】的特点,说话有【】【】【】【】四大家。
12.【】是如今仅见的元刻小说话本。
13.宋元小说话本文本大体由【】【】【】几个部分组成14.《碾玉观音》题材上是【】15.宋元小说话本表现出【】【】【】等特点16.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讲史只是一种概称,【】才是讲史的全貌17.现存的宋元讲史话本仅有【】和【】两部作品18.今存的宋元说经话本只有【】的【】19.北方的诸宫调多以【】和【】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20.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作者是【】,它的本事源于唐【】的【】21.关汉卿,号【】,【】人,至元、大德年间,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一生创作杂剧【】,今存【】22.关汉卿历史题材的杂剧有【】和【】23.窦娥在临死前发的三桩奇愿是【】【】【】24.《窦娥冤》的全名是【】,与汉代流传的【】故事颇为相似25.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是名副其实的【】26.王国维称赞【】的戏剧语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27.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杂剧作品是【】的【】28.关汉卿作品及主人公《救风尘》【】【】《金线池》【】【】《玉镜台》【】【】《谢天香》【】【】《哭存孝》【】【】29.在元代剧坛中【】写出了具有惊世骇俗思想的【】表现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30.【】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31.王实甫,名【】,《录鬼簿》把他列为【】,共创作杂剧【】,完整保留下来的有【】【】【】32.王实甫的《西厢记》共有【本】【折】,在西厢记中由【】【】【】主唱,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惯例。
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刲羊,无血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2.《诗经·七月》是( )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A.处女遇盗B.郢书燕读C.刻舟求剑D.狡兔三窟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7.晁错主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A.《论贵粟疏》B.《论积贮疏》C.《至言》D.《政事疏》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A.《高唐赋》B.《吊屈原赋》C.《柳赋》D.《赋篇》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13.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 C.拟古诗 D.悼亡诗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C2、C3、C4、B5、D6、C7、A8、A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16.琨诗歌的风格是(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A.咏史诗B.游仙诗C.玄言诗D.田园诗18.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A.田园诗人B.玄言诗人C.边塞诗人D.山水诗人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A.益的边塞诗B.岑参的边塞诗C.高适的边塞诗D.翰的边塞诗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高的宫廷诗人是( )A.早有诗名的师道、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21.贺诗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是( )A.咏仙讽鬼之作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D.气势高扬之作2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是( )A.白居易的《长恨歌》B.商隐的《无题》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23.词之起源的传统说法是( )A.词起源于诗B.词起源于“曲子词”C.词起源于民间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A.颢B.高适C.岑参D.白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26.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 A.讲究声律辞藻B.抒写慷慨情杯C.诗情画意结合D.声律风骨兼备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 ) 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B.《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D.《游仙窟》、《枕中记》、《虬髯客传》28.最能体现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是( )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B.声律调谐,辞采华美C.评说古今,抒发感慨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29.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 )A.碑志B.书信C.序文D.杂著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是( )A.贾岛的作品B.合的作品C.孟郊的作品D.许浑的作品16、B 17、B 18、D 19、C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B 27、D28、B 29、A 30、B三、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国语》(1)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D )A.《山海经》B.《乐府诗集》C.《楚辞》D.《诗经》2. 《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C )A. 先秦B. 秦代C. 汉代D. 南北朝3. 《诗经》全书共有( D )。
A. 100篇B. 105篇C. 300篇D. 305篇4. 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C )。
A. 孟子B. 荀子C. 司马迁D. 班固5. 《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C )。
A. 地域B. 社会作用C. 音乐D. 内容6. 《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D )。
A. 国风B. 小雅C. 大雅D. 颂7. “风、雅、颂”是《诗经》的( A )。
A. 分类B. 表现手法C. 思想内容D. 特征8. 汉代“四家诗”指( B )。
A. 齐鲁郑毛B. 齐鲁韩毛C. 齐郑韩毛D. 齐鲁韩郑9.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D )。
A. 齐诗B. 鲁诗C. 韩诗D. 毛诗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 )。
A. 四言B. 五言C. 杂言D. 七言11. 《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C )。
A. 《召南·摽有梅》B. 《郑风·褰裳》C. 《周南·关睢》D. 《邶风·静女》12. 《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D )。
A. 《邶风·静女》B. 《周南·关睢》C. 《陈风·月出》D. 《秦风· 蒹葭》13. 《七月》是一首( B )。
A. 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B. 农事诗C. 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D. 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14. 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C )。
A. 毛苌B. 毛亨C. 郑玄D. 班固15. 《论语》是一部( D )。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题与答案集锦(唐宋)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第一,他们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且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第二,在诗歌内容方面,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使诗歌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严肃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第三,在诗歌的感情基调上,他们的诗歌变得更加充实,或在诗歌中渲泄抑郁不平的牢骚,或写追求功名的热望,都具有一种昂扬、壮大、浓烈的情感!第四,初唐四杰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也有贡献。
王、杨擅长五律,五言律诗由他们初步定型。
卢、骆以七言歌行见长,歌行体诗在他们手中获得改善与发展。
杜审言与沈宋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为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1、五律:沈、宋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2、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峤)、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
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主张:1、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有“兴寄”。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3、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意义1、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2、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曹雪芹2. 唐代诗人李白的字是______。
答案:太白3.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
答案:诸葛亮4.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______。
答案:及时雨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诗歌总集。
答案:现实主义6. 韩愈是______代的文学家。
答案:唐代7.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代的______。
答案:笔记小说8.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答案:孔尚任9.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由一块______化成。
答案:仙石10.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______的作品。
答案:屈原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A. 《琵琶行》B. 《长恨歌》C. 《夜泊牛渚怀古》D. 《乌衣巷》答案:B2.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3.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哪个时期的逸事?()A. 魏晋南北朝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是元曲?()A. 《西厢记》B. 《桃花扇》C. 《长生殿》D. 《牡丹亭》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唐代李贺创作的?()A. 《马诗二十三首》B. 《长恨歌》C. 《夜泊牛渚怀古》D. 《乌衣巷》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
答案:《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性格多情而叛逆,对封建礼教持批判态度;林黛玉是贾宝玉的知己,才情出众,性格敏感而善良;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端庄稳重,善于处理家庭事务;王熙凤则是贾府中的女管家,聪明能干,手腕强硬。
2. 简述唐代诗歌的发展特点。
答案:唐代诗歌的发展特点有:一是诗歌创作的繁荣,诗人众多,作品丰富;二是诗歌形式多样,如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三是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咏史抒情的,也有山水田园的;四是诗歌风格各异,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 宗教说B. 游戏说C. 模仿说D. 宣泄说2. 《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 南、风、雅B. 风、雅、颂C. 雅、颂、南D. 颂、南、风3. 《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A. 哲学散文集B. 历史散文集C. 文学散文集D. 艺术散文集4. 《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 先秦B. 西周C. 春秋D. 战国5. 《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A. 重言B. 卮言C. 寓言D. 杂言6. 《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A. 四言体B. 五言体C. 七言体D. 杂言体7. 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A. 流畅谐偶B. 铺陈排比C. 质实无华D. 诙谐反讽8.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A.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 发于天籁,本乎人情C.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 凭空模拟,文法极奇9. 《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A. 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 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10. 《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A. 编年史B. 纪传体通史C. 断代史D. 国别史11. 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A. 骚体赋的终结B. 抒情小赋的开端C. 骈赋的开端D. 大赋文体的形成12. 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 西汉中期B. 西汉末期C. 东汉前期D. 东汉末期13. 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A.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古代文学3习题库

古代文学3习题库中国古代文学3 习题库大历诗风一、简答题1.大历诗歌的特征“大历十才子”的诗内容比较单一,多是借自然山水表现个人内心的感受,山水诗中的荒败景色、凄凉意境,则是时代的投影和他们心境的外化,呈现出“气骨顿衰”的趋势,多追求冷寂闲谈,低回感伤的情调。
2.韦应物的诗歌风貌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较多,也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
韦应物以冲和淡泊、宁静幽远的意境,锤炼精工的语言,首创大历诗风。
3.李益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二、名词解释1.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中唐大历时期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等十位诗人的合称,首见于姚合《极玄集》李端小传。
钱起、卢纶成就最高。
诗歌内容以酬赠送别、感伤身世、隐逸思归为主。
风格特征是“省净清约”。
韩孟诗派与刘柳等诗人一、简答题1.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2.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手法,又对汉魏六朝乐府、萧梁艳体诗、鲍照、李白诗多所汲取,搜奇猎艳,惨淡经营,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创造出虚幻荒诞、幽峭冷艳的艺术境界。
(1)在意境上:擅用虚幻奇怪的想象,改造神话传说,将仙境、现实、冥界糅合交织在一起,以心造的幻境,表现现实的思想感情。
(2)构思上:以主观的想象思维为建构线索,其想象时空交错,物象频换,境界屡移。
章句之间,忽起忽接,若断若续,起伏跌宕,变幻莫测。
(3)修辞上:他苦心为诗,力求石破天惊的艺术效果。
大量运用通感手法比喻、借代,务求新奇。
(4)遣词造语上:力求奇峭,多用鬼、泣、死、血、梦、冷、啼、病等词语,并著以冷艳的色彩。
3.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刘禹锡的诗大多简洁明快,风情俊爽,贯穿着一股豪迈刚劲之气,被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柳宗元诗大多写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内容多抒发其个人离乡去国的悲愤抑郁,他将悲愤抑郁愤懑寄意于山水,创造出峻洁、澄澈的境界。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清代文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1.梅村体正确答案: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创作的把李商隐诗色泽浓丽的特色,元白长篇叙事诗善于铺排、流丽婉转的风格和“初唐四杰”抒情歌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的以人物命运为中心,注重情节,腾挪跳跃,挟以沧桑浮沉之感,极尽俯仰变幻之能事的诗作被称作“梅村体”。
《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2.神韵说正确答案:清代诗人王十稹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出。
“神”是指表现恰到好处的诗昧,“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淡清的境界。
合起来讲,所谓“神韵”,就是要使诗歌所表现的对象具有一种远境美。
艺术上,“神韵说”要求诗人将情感进行艺术加工,如秋雨之萧瑟、春梦之无痕,诗人不仅要将此情感秋雨化、春梦化,而且要进一步落到“萧瑟”和“无痕”上,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3.格调说正确答案:清代诗人沈德潜为匡正王士稹”神韵说”的弊病而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
沈氏认为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原本性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要讲求蕴籍,他推尊唐诗,偏袒七子派,尤重诗歌声音的美。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简答题4.方苞对古文理论的贡献。
正确答案:在古文理论上,方苞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艺术莫难于古文”的观点。
(2)提出“义法”说。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5.《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正确答案:(1)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
(2)揭露科举考试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鄙。
(3)揭露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
涉及知识点:清代文学6.《红楼梦》思想内容的三个层次。
正确答案:《红楼梦》的中心线索是宝黛爱情,围绕宝黛爱情写及贾氏这一富贵之家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写及大观园这一独特的理想世界走向幻灭的过程。
因而,小说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情的世界,即贾宝玉与红楼女子的情感世界;二是礼的世界,即封建家庭的价值体系和规则秩序;三是理的世界,即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思考。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3(元代文学到明清文学)

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一、解释:1、勾栏2、对棚3、末本4、旦本二、填空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
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和两种类型。
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
3、剧本包括、、三个部分。
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三类,全剧只能由或一人主唱。
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脚色分为、、、、等类,在剧中歌唱。
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具有强烈的性。
4、杂剧的曲调由民间歌曲、的乐曲和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的民间音乐与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传统衍繁,彼此;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5、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剧作多以故事、故事、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的感受。
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地区,既流行,也演出;剧作更重视的描写和的宣泄。
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句中可以增加。
作家纯以曲体,与毫无联系。
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化的状态。
散曲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的方式加以、。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之美,与每以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
三、简答1、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2、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3、散曲为什么大盛于元代?为什么又会在元代走向衰微?4、王国维认为元曲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王国维的看法是否可取?5、吴伟业说元杂剧“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这“显而畅”的含义是什么?四、论述1、简析元代社会对元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3、怎样认识元代的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4、谈谈你对元代文坛审美情趣变化的看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3-元明清文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古代文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元明清部分)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答题时间:110分钟试题一、填空(15分)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他们的文学主张是。
2、被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文人是。
3、明代历史传奇戏以“三记”为代表,“三记”分别是、。
4、高儒用、、、。
四句话概括《三国演义》的创作是极其精当的。
5、李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
6、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又叫,共篇。
7、“红学”史上第一个用近代文艺思想批评《红楼梦》的是,其论著是。
8、“以传记体叙小说之事”,是评价结构特色的精当之语。
9、清初诗坛盟主是,开宗唐诗风的诗人是,有“清代第一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10、代表清初词坛三种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词人是、、。
11、清代剧坛,首先是以李玉为代表的名振一时;继之,享誉剧坛的是“”,乾隆以后,古典戏剧衰落,被正统士大夫称之为“”的地方戏兴起。
12、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专门致力于戏剧创作的作家是,他的戏剧代表作是。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著作也出自他手,收入之中。
二、单项选择(20分)(1)《清平山堂话本》(2)《三言》(3)《京本通俗小说》(4)《熊龙峰刊小说四种》2、“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这是对谁一生性格命运的概括?(1)郑板桥(2)唐伯虎(3)邓伯翊(4)徐渭3、明末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一位作者是:(1)《虎丘记》的作者(2)《楚游日记》的作者(3)《西湖七月半》的作者(4)《答茅鹿门知县》的作者4、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作家是:(1)徐渭(2)康海(3)王九思(4)汤显祖5、下列《聊斋志异》人物形象中被科举折磨得精神扭曲变态的一个是:(1)王子安(2)王子服(3)孙子楚(4)余杭生6、下列人物形象中,在科学功名利诱下,曲纯朴的农家子弟,变成无行文人的一个是:(1)范进(2)万雪斋(3)匡超人(4)权勿用7、既继承了《浣纱记》的现实主义手法,又吸收了《牡丹亭》的浪漫主义手法的一部戏剧是:(1)《风筝误》(2)《长生殿》(3)《雷峰塔》(4)《桃花扇》8、作者自云“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一部戏剧是:(1)《桃花扇》(2)《长生殿》(3)《雷峰塔》(4)《秣陵春》9、清初,学《史记》笔法,以人物传记见长,当时推为散文第一的作家是:(1)魏禧(2)顾炎武(3)候方域(4)施润章10、乾隆年间,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1)翁方纲(2)衰子才(3)蒋心余(4)赵瓯北三、多项选择1、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是:(1)反对复古摹拟(2)追求空灵隽永的意境(3)抒写“童心”(4)文学是发展变化的,反对厚古薄今(5)强调抒写性灵2、下列人物形象出自《还魂记》的是:(1)柳梦梅(2)陈最良(3)杜宝(4)杜十娘(5)春梅3、下列名句出自清代戏剧作品的是:(1)“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教总由情至。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_

16.太康诗人潘岳最著名的诗作是( )
A.《七哀诗》
B.《秋胡行》
C.《悼亡诗》
D.《扶风歌》
答案:C
17.左思诗风的特点是( )
A.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B.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C.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D.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答案:D
1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
A.曹操
B.阮籍
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
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
D.从表达入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
答案:A
15.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
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E.具有空静之美
答案: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诗经》中的弃妇诗
答案:《诗经》中的弃妇诗:
(1)是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咏唱。(1分)
(2)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卑下及命运不幸。(1分)
(3)代表作为《氓》或《谷风》。(1分)
2.西曲
答案:(1)西曲是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民歌。(1分)
A.西周以前
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西周初至春秋末
D.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B
4.《诗经·\u22823X雅·\u29983X民》是( )
A.史诗
B.情爱诗
C.农事诗
D.社会政治诗
答案:A
5.《天问》的诗歌句式主要是( )
A.七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关于完整初民恶搞动物而歌唱的记述就是()a.贲例如,皤例如,白马翰例如b.士l羊,无血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2.《诗经七月》就是()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3.《春秋》的编撰体例就是()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的风格特色就是()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5.以下寓言出自于《战国策》的就是()a.处女遇盗b.郢书燕读c.刻舟求剑d.狡兔三窟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就是()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a.《论贵粟疏》b.《论积贮疏》c.《至言》d.《陈政事疏》8.导致《汉书》、《史记》文学创作思想和特色相同的主要原因就是()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c.作者具备“赞歌世”和“刺世”的相同主张d.作者对历史著作“史事”标准的重新认识相同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a.《高唐诗赋》b.《吊屈原诗赋》c.《柳赋》d.《赋篇》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型b.由小赋向京都诗赋转型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型d.由大赋向骚体诗赋转型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就是()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低的诗体就是()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15.西晋诗风的特点就是()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c2、c3、c4、b5、d6、c7、a8、a9、d10、c11、c12、b13、b14、a15、d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b.英雄失路,万绪伤感c.坎土简选题壁,卓著迷你游戏d.平静自然,韵味爽口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a.咏史诗b.游仙诗c.玄言诗d.田园诗18.谢灵运就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存有成就的()a.田园诗人b.玄言诗人c.边塞诗人d.山水诗人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备气质沉雄,颇多感叹风格的就是()a.李益的边塞诗b.岑参的边塞诗c.高适的边塞诗d.陶翰的边塞诗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低的宫廷诗人就是()a.早有诗名的杨师道、李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21.李贺诗中最具备特色的作品就是()a.咏仙讽鬼之作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d.气势高扬之作22.“曾经沧海容易为水”的原文就是()a.白居易的《长恨歌》b.李商隐的《无题》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23.词之起源的传统观点就是()a.词起源于诗b.词起源于“曲子词”c.词起源于民间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列高官且封侯者就是()a.崔颢b.元稹c.岑参d.李白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26.盛唐诗风构成的标志就是()a.讲究声律辞藻b.抒发无私情杯c.诗情画意融合d.声律风骨兼具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b.《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d.《游仙窟》、《枕中记》、《虬髯客传》28.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就是()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b.声律谐波,辞采华美c.评点古今,抒写感叹d.屈埃泰之情,豪侠之气29.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a.碑志b.书信c.序文d.杂著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就是()a.贾岛的作品b.姚合的作品c.孟郊的作品d.许浑的作品16、b17、b18、d19、c20、c21、a22、c23、a24、b25、b26、b27、d28、b29、a30、b三、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国语》(1)就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习题(自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题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题1. 《诗经》2. “六义”3. 《春秋》4. “春秋三传”5.《论语》6.楚辞7.散体大赋8.抒情小赋9.汉乐府10.《史记》11.《古诗十九首》12.《孔雀东南飞》13.建安风骨14.新体诗15.骈文16.志怪小说17.游仙诗18.玄言诗19.吴歌20.西曲21.宫体诗22.初唐四杰23.上宫体24.王孟25.高岑26.新乐府运动27.唐传奇28.花间派29.温韦30.西昆体31.诗文革新运动32.江西诗派33.诚斋体34.苏辛词派35.稼轩体36.辛派词人37.永嘉四灵38.江湖派39.诸宫调40.元杂剧41.散曲42.元曲四大家43.元诗四家44.铁崖体45.话本46.南戏47.平话48.荆、刘、拜、杀49.台阁体50.前七子51.后七子52.唐宋派53.公安三衰54.竟陵派55.明代传奇56.吴江派57.玉茗堂四梦58.小品59.四大奇书60.章回小说61.神韵说62.格调说63.肌理说64.性灵说65.浙西词派66.常州词派67.桐城派68.阳湖派69.南洪北孔70.诗界革命71.南社72.谴责小说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1. 《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
它在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2. “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3.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4. 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梁传》)。
5. 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门人编订而成的,是专门记录孔子与时人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期末考试以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期末考试样题以及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这句话见于《礼记或四书》的《大学》篇。
2,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4,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5,“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鹧鸪天》词的开头两句。
6,《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的作者是周邦彦。
7,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8,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词源》。
9,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应该“协律”“可歌”。
10,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11,“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
”这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寄晁元忠十首》其五诗中的名句。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关于诗歌用典的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13,北宋诗人俞紫芝《宿蒋山栖霞寺》云:“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14,《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
15,《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宋末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
16,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说话”有“四家”分工。
其中影响最大的两家是小说和讲史。
17,杜仁杰的[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套曲描写了金元时期勾栏中上演院本和杂剧的情形。
18,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和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为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代表作有《》。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和。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和。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阮籍的代表作是《》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
”四、简答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容。
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
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6、简述王粲、桢诗歌的艺术成就。
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
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五、论述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两晋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赴洛道中作》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二、解释:1、太康诗风2、咏史诗3、玄言诗4、兰亭诗5、潘陆6、游仙诗三、填空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
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追求的进步。
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十二首和被召入留恋家乡之情的《》二首。
潘岳的代表作是《》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八首,其容主要是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
它开创了咏史诗借的新路。
4、琨的代表作是,郭璞的代表作是十四首。
兰亭诗的容,表现出山水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
四、简答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有影响。
五、论述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容。
第三章陶渊明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二、解释:1、田园诗2、魏晋诗风3、《五柳先生传》4、《桃花源记》三、填空1、陶渊明,又名,字,号,(今九南)人。
谥号为。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首,赋、文、赞、述等篇。
其诗可分为五类:、、、、。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和《》。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天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
其代表作有《》其二(白日沦西阿)、《》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四、简答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容。
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
五、论述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一、默写:《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二、解释:1、“吴歌”2、“西曲”3、《西洲曲》4、《木兰诗》5、《敕勒歌》6、“梁鼓角横吹曲”三、填空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其中326首,142首,18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和居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今江陵)、(今江陵县附近)、(今襄樊市)、(今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中游和两岸,以江陵为中心。
产生的时代以、、、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丝”双关“”;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余首。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四、简答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容上的特点是什么?3、北朝民歌在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五、论述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容。
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3、讲析《西洲曲》。
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容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一、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二、解释:1、山水诗2、元嘉三大家三、填空1、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登池上楼》)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文学的传统。
四、简答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容。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
五、论述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二、解释:1、二谢2、永明体3、宫体诗三、填空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体诗。
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梁诗人和诗人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或“”,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谢朓因做过太守,所以又称,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白所激赏,题为(灞涘望长安)。
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夕殿下珠帘)和(绿草蔓如丝)等。
四、简答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容和特色。
五、论述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一、背诵默写:《渡》、《寄王琳》二、解释:1、《拟咏怀》2、温邢3、邢卫4、《哀江南赋》三、填空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的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27首。
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和。
四、简答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五、论述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容与表现。
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
二、解释:1、骈文2、诗体赋3、《别赋》4、《水经注》5、《伽蓝记》三、填空1、魏晋散文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
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甚具异彩,有之风。
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王粲的《》、陶渊明的《》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和各种人的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