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合集下载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全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全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弘扬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

第三条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教育教学秩序,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章教师基本职责第四条教师应当忠于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人格,尽职尽责,严谨治学,不偏不倚。

第五条教师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第六条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水平。

第三章课堂教学规范第七条教师在课堂上应认真备课,授课热情,授课内容真实可靠,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第八条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得歧视任何学生。

第九条课堂纪律要求严格,确保教学秩序,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章师德师风建设第十条教师要注重内在修养,培养高尚品德,自觉遏制各种不良行为。

第十一条教师要与同事团结合作,互助互勉,共同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第十二条教师要正确看待待人接物,言行举止文明规范,维护教师形象。

第五章外联服务规范第十三条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积极配合学生家庭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第十四条教师要尊重学生人生规划选择,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未来。

第十五条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规范的行为,将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第十七条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结束语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教育部门有权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

教师要时刻牢记职业道德规范,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未来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附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诚实守信,力戒浮躁。

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

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热心公益,服务大众。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言行雅正,举止文明。

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

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公德原则1、尊重宪法和法律,遵守政治纪律和社会道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政治原则。

2、遵守节约的精神,反对浪费,执行艰苦朴素的作风。

3、重视整体利益,维护公共正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认真维护和平,保护环境,勤政务学,勤俭节约,按规定实行社会责任机制,保护自然资源。

二、行为准则1、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崇尚忠厚、守信用、崇尚奉献、尊重个性等等。

2、在服务上,要以客户至上。

精益求精,艰辛奉献,不断开拓,追求卓越。

3、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遵守国家、部门和单位的规章制度,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职业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4、要宽厚待人,爱护学生,以身作则,公正待人,克服自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5、教师要尊重职业操守和行业英雄气概,秉持正直、真诚、爱岗敬业的态度,以规范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先进形象。

三、工作职责1、坚持教书育人,以教学质量把握学生的成长节奏,积极开展育人活动,传授知识,提高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认真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监管,确保教学安全一致性。

3、参与科学研究,及时发布专业知识及学术信息,推动学校科研教研工作的发展。

4、坚持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推广学校学术知识、技术服务,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增进学校的影响力。

四、增进感情1、珍惜人际关系,博采众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人文素质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2、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对待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磨合,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3、以开放、真诚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建立友好的教学氛围,发扬师道,坚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知识,促进学术氛围的良性发展,增进师生的感情。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一)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一)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遵守教育事业的伦理规范,争当规范教育教学工作者,发展学生的品格。

第二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遵纪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做到教学有序。

第二章教学实践
第三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进取。

第四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对学生要关心体贴,耐心倾听,细心引导。

第三章师德师风
第五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私利,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

第六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得因私人恩怨或其他原因对学生进行歧视。

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公正评价。

第四章职业发展
第七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

关心和尊重同行,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

第八条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关注教育教学工作的社会评价,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

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挑战,持之以恒。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九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了解教育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从事违法活动。

第十条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明了对自身和他人权利的边界,不得侵犯他人权益,要为学校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

以上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的原文。

希望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严格遵守,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人〔201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

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规范》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2.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

2.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诚实守信,力戒浮躁。

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

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热心公益,服务大众。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言行雅正,举止文明。

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

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全文(一)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全文(一)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定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

第二条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目的是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三条尊重人格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歧视、侮辱或体罚学生。

2.教师应当尊重教育者、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教育工作者的尊严。

第四条专业发展1.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2.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教学相关法律法规,恪守教育教学伦理。

第三章行为规范第五条诚信1.教师应当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得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或伪造学术成果。

2.教师应当保护学生隐私,妥善处理学生个人信息,不得泄露学生隐私。

第六条守时1.教师应当准时上课,不得迟到早退,做到时间规范管理。

2.教师应当及时批阅作业,回复学生提问,保持有效沟通。

第四章责任与担当第七条教学质量1.教师应当精心备课,讲授科学严谨,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应当关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八条师德师风1.教师应当言传身教,做良好示范,保持端正师德师风。

2.教师应当尊重学术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履行学术诚信。

第五章相关责任第九条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有权进行处理,包括通报批评、追究责任等。

2.教师应当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主动纠正错误行为,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结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育者的基本准则,只有遵循规范,尊重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3版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准则。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教师队伍。

第二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教育为使命,以师德为灵魂,以身心健康、专业素养、职业操守、教学能力为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条教师应当秉承为人师表的职责,做到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忠诚履行教育教学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尽心竭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职业操守第四条教师应当以诚信为本,维护教育教学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严谨对待师生关系,严禁利用教学工作谋取不正当私利。

第五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以学生个人的政治、经济和其他不相关因素为理由对其进行任何歧视。

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避免体罚、侮辱学生等不当行为。

第六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设置教育教学目标,倡导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章:教学能力第七条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要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八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九条教师应当定期进行教学研究,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达到以教育促进自身成长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第四章:身心健康第十条教师应当注重保持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不因工作压力过大或生活问题影响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学生的贴心人。

第十二条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教师情怀,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提高,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规范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终身,刻苦钻研。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诚实守信,力戒浮躁。

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

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热心公益,服务大众。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言行雅正,举止文明。

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

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完整word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完整word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完整word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附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二、敬业爱生。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六、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定并实施《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有的要求不严,言行不够规范,不能为人师表;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声誉。

这些问题的存在,虽不是主流,但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规范》是推动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新版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新版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新版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1. 人格品质- 大学教师应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守底线道德,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 严谨科学,尊重学术规范,不得从事学术不端行为或有悖于学术诚信的活动。

- 以诚相待,对待学生要公正、平等,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和权益。

2. 教学工作- 大学教师应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讲学求深、注重实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 依法管理教学工作,公平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3. 科研创新- 大学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提升学术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

- 严守学术规范,不得伪造、篡改科研数据,不得从事学术不端行为。

- 尊重学术成果,承担科研项目责任,提倡开放合作,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4. 师德师风- 大学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严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不得谋取私利、索贿受贿,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

5. 团队合作- 大学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团队,互相研究、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 尊重他人,互帮互助,形成和谐的协作氛围,共同推动学院的发展。

- 不得进行学术造假、抄袭等违反学术伦理的行为,保持学术诚信。

本文旨在指导和规范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规范,希望广大教师认真遵守并贯彻执行。

只有通过教师的良好师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请注意,本文所引用的内容仅供参考,不得引述无法确认的内容。

参考文献:。

199-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99-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诚实守信,力戒浮躁。

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

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热心公益,服务大众。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言行雅正,举止文明。

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

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附件: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

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

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诚实守信,力戒浮躁。

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

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

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热心公益,服务大众。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言行雅正,举止文明。

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

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