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优秀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

优秀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确定了温度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各组成硬件、系统电路设计及系统软件设计等方面。

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这一温度监控系统。

对传感器理论单片机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详细地讲述了利用热敏电阻作为热敏传感器探测环境温度的过程,以及实现热电转换的原理过程。

电路及软件设计方面,利用Protel99软件对系统的电路原理图进行了设计,并生成了电路板。

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进行温度监控。

传感器能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测量、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温漂和非线性等影响因素。

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和控制系统,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因此,不仅必须掌握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性能指标,还必须懂得传感器经过适当的接口电路调整才能满足信号的处理、显示和控制的要求,而且只有通过对传感器应用实例的原理和智能传感器实例的分析了解,才能将传感器和信息通信和信息处理结合起来,适应传感器的生产、研制、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A/D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温度;Protel99;传感器;Determine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program, including system component hardware, system circuit design and system software design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microcomputer with the sens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Paper sensor combination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SCM in detail about the use of thermistor temperature as a thermal sensor to detect the proces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process. Circuit and software design, use of software systems Protel99 circuit schematic for the design and build the circuit boards. Function of each part of the article, realize the process in detail. The core of the system for temperature monitoring.Sensors of various physical quantities can, chemical content and biomass signals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so that people can use computers for automatic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utomatic control, but they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drift and nonlinearity .Sensors are used to measure and control system, its performance directly affects the system performance. Therefore, not only to master the structure of various types of sensors, theory and performance, but also must understand the sensor interface circuit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to meet the signal processing, display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and onl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the principles of sensor and intelligence sensor instance of understanding, to the sensor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mbine to adapt to sensor produc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A / D converter module; data transfer module; temperature ; Protel99; sensor;目录前言 (1)1 绪论 (2)1.1温度监控技术的研究背景 (2)1.2温度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 (3)1.2.1国外研究现状 (3)1.2.2国内研究现状 (3)2 设计要求 (5)2.1 设计要求 (5)2.2 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 (5)3 系统硬件的设计 (6)3.1 单片机和电路设备选择 (6)3.2温度监控系统的组成框图 (10)3.3温度监控系统的结构图 (11)3.4系统硬件的电路设计 (12)4 系统软件的设计 (17)4.1硬件系统分析 (17)4.1.1 温度变换程序模块 (17)4.1.2 温度非线性转换程序模块 (17)4.1.3单片机控制流程图 (19)4.2 软件设计 (20)4.3 程序调试 (22)4.3.1硬件调试 (22)4.3.2软件调试 (22)总结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致谢 (32)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前言温度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家电、食品、汽车、材料和电力电子等行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温度监控系统作为实现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和自主知识创新的重要元素,目前在国防、航空、交通、能源、工业、通信和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传感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的是一个由单片机构成的无线温度控制系统,它利用8051单片机和DS18B20及LED等其他器件实现。

首先单片机进行温度采集,然后进行无线发送,接收端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之后实现温度显示。

本文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框图设计,protel原理图设计,程序框图设计,源程序设计,并对样机进行了联机和脱机仿真调试,文后附录了完整源程序。

关键词单片机无线发送接收温度控制LED显示定时AbstractAn applied system of wireless temperature control by microcontroller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t uses 8051 , DS18B20, LED and other components to realize. First, the microcontroller takes in the temperature , then the signal is transmitted. When the receiver receives the signal ,it decode the signal , then the temperature is displayed with the LED. The block diagram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protel , the program flowchart and the source program will b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 also debug the model machine on-line and under-line.The complete source program is in the appendix.Keywords:microcontroller;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LED display; tim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来源 (2)1.3 本章小结 (2)第2章MCS-51单片机的结构 (2)2.1 控制器 (3)2.1.1 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 (3)2.1.2 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及控制逻辑电路 (4)2.2 存储器的结构 (4)2.3 并行I/O口 (6)2.4 时钟电路与时序 (7)2.5 单片机的工作方式 (7)2.6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 (9)2.7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10)2.8 本章小结 (11)第3章电路的硬件设计 (12)3.1 温度采集电路 (12)3.2 无线发送电路 (13)3.3 传感电路 (13)3.4 无线接收电路 (14)3.4.1 接收电路总论 (14)3.4.2 无线接收电路总体设计 (15)3.4.3无线接收电路详细设计 (16)3.5 数码管显示温度电路 (16)3.6 相关控制电路设计 (18)3.7 本章小结 (18)第4章电路的软件设计 (18)4.1 软件程序内容 (18)4.2 软件流程图 (19)4.3 定时程序设计 (19)4.3.1发送接收实现的基本方法 (20)4.3.2 发送接收程序详细设计 (20)4.4 MCS-51的中断 (21)4.5 定时程序设计 (24)4.6 本章小结 (25)第5章电路仿真 (26)5.1 仿真结果 (26)5.2 仿真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6)5.3 本章小结 (26)第6章结论与展望 (27)6.1 结论 (27)6.2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27)参考文献 (29)总体电路框图 (29)总体电路protel原理图 (30)完整源程序: (30)致谢 (39)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单片机自1976年由Intel公司推出MCS-48开始,迄今已有二十多年了。

基于51单片机的WIFI无线温度测控系统毕业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WIFI无线温度测控系统毕业论文

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014 — 2015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______ project3_________ 班级:电子1201学号: 1402120119 1402120120姓名:栋凌锋指导教师:胡方强武晓光袁建华包亚萍毛钱萍2015 年 7 月目录第一部分总体设计与选型分析 (4)1.1总体设计 (4)1.1.1受控模块 (4)1.1.2测温模块 (5)1.1.3单片机系统 (5)1.1.4显示模块 (5)1.1.5控制模块 (5)1.1.6 wifi模块 (5)1.1.7上位机 (5)1.2选型分析 (5)1.2.1受控模块方案 (5)1.2.2测温模块方案 (5)1.2.3控制模块方案 (6)1.2.4显示模块方案 (6)第二部分电路硬件设计 (7)2.1受控模块 (7)2.2测温模块 (7)2.3单片机系统 (8)2.4显示模块 (9)2.5控制模块 (10)2.6 wifi模块 (11)2.7 上位机 (13)第三部分系统软件设计 (13)3.1主程序设计 (14)3.2子程序设计 (15)3.2.1 LCD1602子程序 (15)3.2.2 DS18B20子程序 (16)3.2.3 串口中断程序 (17)3.2.4 定时器中断程序 (17)3.2.5 PID子程序 (18)第四部分 PID调试 (19)4.1 PID调节器控制原理 (19)4.2 位置式PID算法 (20)4.3 PID参数整定 (20)4.3.1 整定比例带 (20)4.3.2 整定积分时间 (20)4.3.3 优化参数 (21)4.3.4 关于微分 (21)4.3.5 死区设置 (21)第五部分系统性能优化 (21)5.1反应速度优化 (21)5.2稳定性优化 (22)5.3 优化前后系统性能对比 (23)第六部分问题总结 (24)6.1 硬件问题 (24)6.1.1 MOS管开关无常工作 (24)6.1.2 电脑无法连接WIFI模块 (24)6.1.3 下位机返回数据乱码 (24)6.1.4 液晶无法显示 (24)6.2 软件问题 (24)6.2.1 上位机与下位机无常通信 (24)6.2.2 PID程序无法调用 (25)6.2.3 DS18B20测温不稳定 (25)第七部分总结 (25)参考文献 (25)附录A 仿真图 (26)附录B 受控模块实物图 (27)附录C 程序 (28)基于单片机的WIFI无线温度测控系统摘要: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因为它直接影响燃烧、化学反应、发酵、蒸馏、浓度、结晶以及空气流动等物理和化学过程。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温度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研究背景部分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传统的有线温度监控系统存在布线复杂、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而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以其布线简便、实时监测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多数存在监测范围有限、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稳定、可靠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本文将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监测范围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通过对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关键部件的选择和设计,构建一套高性能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温度监控的效率和精度,实现对多个点位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同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使监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这对于各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场合如实验室、制造业、医疗行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打下基础。

通过建立稳定、高效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还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安全。

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通过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实现对多个监测点的实时监控。

具体目的包括:1. 提高温度监控系统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使监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实时获取监测点的温度数据,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供有力支持;2. 降低监控系统的成本,利用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模块取代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减少线缆布线成本和维护成本;3. 提升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精心选型与设计,以及合理的系统实现过程,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4. 探索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并为未来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远程采集监测报警器的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远程采集监测报警器的毕业设计论文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学院:工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年级:2010级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采集监测报警器的设计学生:谢慧学号:指导教师:伍彩红职称:2014年5月8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ards (1)前言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 主要元器件介绍 (3)2.1 AT89S52单片机简介 (3)2.2 nRF24L01概述 (5)2.3 DS18B20温度传感器 (5)3 硬件系统设计 (5)3.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5)3.2 无线收发模块 (6)3.3 显示模块 (6)3.4 声光报警电路 (6)3.5 按键控制电路 (7)3.6 温度采集模块 (7)3.7 电源模块 (8)4 系统软件设计 (8)4.1 软件设计思路 (8)4.2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8)4.2.1 发送部分 (8)4.2.2 接收部分 (9)4.3 子程序设计 (10)4.3.1 温度监测模块软件 (10)4.3.2 无线发射模块软件设计 (10)4.3.3 无线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11)4.3.4 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11)5 硬件功能实现 (12)5.1 系统调试 (12)5.2 调试结果 (12)6 总结 (13)参考文献 (13)附录一 (14)附录二 (16)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采集监测报警器的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和NRF24L01组成的专用无线温测监测报警系统。

本系统以 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完成温度的采集和数据的处理,nRF24L01实现环境温度的无线传输。

单片机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单片机温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 (2)1.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 (2)第二部分设计说明 (3)1.理论分析 (3)2.设计方案(构思、分析、确定) (4)3.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5)4.单片机最小系统 (5)5.显示与报警模块设计 (9)第三部分设计成果 (11)1设计成果 (11)2作品的特点 (11)3佐证材料:单片机系统程序 (12)第四部分结束语 (23)第五部分致谢 (24)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25)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1.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温度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量,需要准确地加以控制。

除了这些部门之外,温度控制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是用途很广的一类工业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常用来保持温度恒定或者使温度按照某种规定的程序变化。

现要求能广泛工厂、民居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2.设计的思路本设计的整体思路:利用流过热敏电阻电流随温度线性变化的关系,将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即0℃时输出电压为0V显示在数码管上的数值为00.0。

当40℃时输出电压通过A/D转换器输出处理显示为40.0。

即在0~40℃的温度变化过程中,电压变化对应温度变化。

数码管上的数值就是对应于所测量的实际温度值。

测量过程中可通过独立按键,设置测量温度上下限数值(上限>下限),设置成功后,系统测量实时温度,当前温度高于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通过蜂鸣器报警。

3.调研的目的和总结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

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变量。

列如:在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的温度进行即监测控制。

然而,用常规的控制方法,潜力是有限的,难以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

采用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温度监测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的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被监测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基于单片机温度监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温度监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 (1)第二部分设计说明 (5)第三部分设计成果 (8)第四部分结束语 (10)第五部分致谢 (11)第六部分参考文献 (12)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与调研1.主要任务温度控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使用温度计来采集温度,通过人工操作加热、通风和降温设备来控制温度,这样不但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即使有些用户采用半导体二极管作温度传感器,但由于其互换性差,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在某些行业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由于工作环境温度不合理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

对工业生产可靠进行造成影响,甚至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避免这些缺点,需要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安装数字温度测量及控制设备。

所以设计一个由于采用了新型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以其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

可运行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生活,医疗,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温度测量及控制。

本文选择DS18B20作为本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选择单片机AT89S51为测控系统的核心来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

本设计是一个数字温度测量及控制系统,能测柜内的温度,并能在超限的情况下进行控制、调整,并报警。

保证环境保持在限定的温度中。

2.设计的思路、方法本设计是一个数字温度控制系统,利用流过热敏电阻电流随温度线性变化的关系。

将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能测量温度,并能在超限的情况下进行控制、调整,并报警。

在对温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是测量温度的主要载体,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将温度信息传输到放大电路,将其转换到毫伏级电压信号后,将相应的弱电压信号逐渐放大到单片机可以处理的可控范围之内,再通过A/D转换器将电压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发送到AT89S51单片机上。

经过51单片机处理,将把温度在显示电路上显示,本系统显示器为点阵字符LCD,1602液晶模块。

本系统除了显示温度以外还可以设置一个温度值,对所测温度进行监控,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温度时,开始报警并启动相应程序(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风扇开;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加热器开)。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的概念日益普及,其旨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为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变得更为重要。

本设计以单片机为基础,结合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个可实现远程监控的智能家居环境系统。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对家居环境的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

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家居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单片机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2. 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传输的数据,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

3. 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将单片机的指令传输到远程监控模块,同时接收远程监控模块的指令并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

4. 远程监控模块:远程监控模块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实现对家居环境的远程监控与控制。

四、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以及远程监控界面的设计。

1. 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指令发送等部分。

程序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家居环境中的数据,然后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

2. 远程监控界面设计:远程监控界面应具备实时显示家居环境数据、控制家居设备等功能。

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用户操作。

同时,应具备数据存储功能,以便于用户查看历史数据。

五、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根据预设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如进行温度、湿度的计算等。

2. 指令发送与接收: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指令给远程监控模块,同时接收远程监控模块的指令并执行。

3. 远程监控:用户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可实时查看家居环境数据,同时可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设计系院:信息工程学院姓名:学号:专业:通信工程年级:2008级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2012年5月摘要本文论述的远程温度控制是将无线发射与接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

基于这种技术,本系统以AT89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单元,采用Dallas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对试验现场温度数据进行远程无线测量与控制。

整个系统包括主、从两个子系统,其中主系统完成对试验现场设定温度值、设定值显示、实际值显示、失控报警和接收数据功能;子系统完成温度采集、温度控制和发送数据功能。

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用、功能齐全,通用性强,可被应用于许多工业生产领域,它可使操作人员与恶劣的工作环境分离开来,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AT89S51;温度传感器;NRF24L01;显示;报警AbstractThe long-distanc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is a technology of linking wirel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to automati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AT89S51 SCM, using Dallas single line digital thermometer DS18B20, wirel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module NRF24L01 to test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data of a experiencing place. The whol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ain system and subsystem. The main system completes the functions of initializing and displaying the temperature value, displaying actual temperature, alarming when it is out of control, and receiving. The subsystem completes the functions of receiving, and temperature collecting, controlling, and sending. The design concludes that this system using.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lots of industrial producing and controlling fields, applying this system can depart operators from execrable environment, realize producing automation, and improve corporation’s producing efficiency.Key words: AT89S51; Temperature senior; NRF24L01; Display; Warning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2)2 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 (3)2.1 设计要求 (3)2.2 系统基本方案选择和论证 (3)2.2.1 单片机芯片选择方案与论证 (3)2.2.2 温度采集模块选择方案与论证 (3)2.2.3 无线收发模块的选择方案与论证 (4)2.2.4 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与论证 (4)2.2.5 报警模块的选择方案与论证 (4)2.3 电路设计最终方案的确定 (5)3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6)3.1 系统硬件概述 (6)3.2 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 (6)3.2.1 单片机主控制模块的设计 (6)3.2.2 温度采集电路模块的设计 (7)3.2.3 无线收发电路模块的设计 (8)3.2.4 显示电路模块的设计 (10)3.2.5 报警电路模块的设计 (11)3.2.6 电路原理及说明 (12)4 系统程序的设计 (13)4.1 主程序的设计 (13)4.2 发射系统程序的设计 (16)4.3 传输程序的设计 (16)4.4 温度采集程序的设计 (17)4.5 显示程序的设计 (18)5 仿真与调试 (20)6 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附录 (26)1 绪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被控参数之一。

从食品生产到化工生产,从燃料生产到钢铁生产等等,无不涉及到对温度的控制,可见,温度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对温度控制的速度和精度也会越来越高。

近年来,温度控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控制不再局限于近距离或者直接的控制,而是需要进行远距离的控制,这就产生了远程温度控制。

远程控制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如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电等等。

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利用无线电通信,方便、灵活,而且经济。

它不需要像有线网络控制耗费巨大的通信资源,也不受网络速度的影响。

在温度控制的方法上,传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在处理具有非线形或不精确特性的被控对象时十分困难。

而温度系统为大滞后系统,较大的纯滞后可引起系统不稳定。

在温度采集方法上,通常是利用热电偶把热化为电信号,再通过AD 转换得到温度值。

这种方法速度慢,而且精度不是很高。

综合上面的考虑,本次毕业设计设计了基于无线电通信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现代工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温度控制,早期温度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厂中,例如钢铁的水溶温度,不同等级的钢铁要通过不同温度的铁水来实现,这样就可能有效的利用温度控制来掌握所需要的产品了。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酒店厂房及家庭生活中都会见到温度控制的影子,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近年来,单片机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以微机应用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蓬勃发展,单片机已经渗透到工业、农业、国防,科研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传统的温度采集的方法不仅费时,而且精度差满足不了各行业对于温度数据提高精度,设备高可靠性的需求。

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温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选择适当的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以及前端处理电路,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不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省事省力,而且大幅度提高了测量精度。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行业,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目前国内外对于温度监控的研究和应用已非常普遍,但对于无线远程温度监控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无线温度监控不仅可以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酒店厂房及家庭生活中都将会见到它的影子,无线远程温度监控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3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经过大量查阅资料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AT89S51为主控芯片,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芯片,NRF24L01作为无线接收和发射模块,采用LCD1602液晶屏进行显示。

该系统由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发射系统进行温度采集以及数据发射,接收系统作为主系统,对数据接收处理并显示出来。

该系统具有温度过限报警功能,设有4个独立按键,分别进行温度高低限定值的选择、设定,清除报警声和报警灯。

该系统具有操作方便,远距离操控,功能多样,电路简洁,成本低廉等优点,符合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经过设计和一系列的调试,测试结果基本达到了该设计预期制定的各项要求,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

2 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2.1设计要求(1)温度监测范围:室温~125℃;(2)接收系统显示温度实际值,收发距离:60米以内;(3)可以人工设定报警温度上、下限定值;(4)超过温度限定值时蜂鸣器报警和发光报警。

2.2系统基本方案选择和论证2.2.1 单片机芯片选择方案与论证方案一: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们阵列)作为系统的控制器。

FPGA 可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它将所有的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减小了体积,提高了稳定性,并可用EDA软件仿真、在线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响应速度快。

但成本高,同时由于引脚较多,电路板的布线比较复杂,加重了电路设计和实现焊接的工作。

方案二:采用8位单片机作为主要的控制芯片。

8位单片机具有价格比较便宜,并且技术比较成熟,低功耗,易于购买等优点,但是8位机程序执行速度比较慢,内部资源比16位单片机少很多。

考虑到本系统对程序运行速度的要求不高以及成本问题,最后选择用8位单片机,由于AT89S51单片机比其他8位单片机价格便宜,并且其内部具有丰富的资源,故采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本系统主控制芯片。

2.2.2 温度采集模块选择方案与论证方案一:使用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用热敏电阻与一个相应阻值电阻相串联分压,利用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采集这两个电阻变化的分压值,并进行AD转换。

此设计方案需用AD转换电路,增加了线路的复杂程度,增加硬件成本而且热敏电阻的感温特性曲线并不是严格线性的,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因此此方案不可行。

方案二:采用DS18B20。

DS18B20的数字温度输出通过1-Wire总线,又称为“一线”总线,这种独特的方式可以使多个DS18B20方便地组建成传感器网络,为整个测量系统的建立和组合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它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测数距离、分辨率等方面比其他温度传感器有了很大的进步,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DS18B20直接输出数字温度值,不需要校正,因此选择此方案。

2.2.3 无线收发模块的选择方案与论证方案一:采用TX315A-T01和TX315A-R01的无线收发模块。

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声表面波器件和数据专用ASK超外差式单片接收电路开发生产了TX315系列模块电路,其中含有RF、TF、DATA等高频、中频、数字处理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