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及强夯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教育管理学校迁建工程(第一期)地基处理强夯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三月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重庆高职城内,紧邻210国道。
本工程一期工程建筑总面积76674平方米,其中综合教学楼20248平方米,学生宿舍23760平方米,实训综合楼一16513平方米,食堂9418平方米,办公楼6735平方米。
其中土石方回填约60万方,挖方约20万方。
本次地基处理根据强夯设计说明要求,场地回填至5米深进行一次强夯,强夯方式为点夯:第一遍采用主夯3000KN*M,单点9击,第二遍插夯(间夯)3000KN*M,单点9击,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5米。
每层主夯、插夯完成后用装载机将夯坑推平最后进行一遍满夯:1500KN*M, 9击。
每完成一次强夯后,密切注意异常现象,对夯沉量异常、夯锤反弹,地表隆起要加强监测,确定无异常现象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及强夯,强夯至最后顶层后,需平整场地,封水碾压。
主要建筑主体强夯范围内强夯完成后地面以下2米内密实度应达到94%,变形模量为120Mpa。
第二节、施工场地周围环境
项目邻210国道,高职城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现成的进场道路。
场内住户基本搬迁完毕,仅有一户“钉子户”还没搬迁,施工现场内无高压线网,学生食堂、行政办公楼、运动场区域有大面积低洼水塘及水田,需清除淤泥较多。
第三节、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大部分属原始浅丘斜坡地貌,四周为小山包,中间为农用耕地及少量鱼塘分布,地形大部较平缓,一般坡度约10~25°,局部形成陡坎。
在南侧及南东侧因融智学院施工平场,回填后形成了填方土质边坡,土质边坡高约5~7m。
场地内建筑大部分已被拆迁。
拟建场地植被发育,场内最低点高程,最高点高程,相对高差。
第四节、编制依据
1、《重庆教育管理学校迁建工程回填地基基础强夯设计说明》
2、重庆教育管理学校迁建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招标文件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6、《强夯地基技术规范CECS279-2010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
第五节、本工程的特点及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工程特点分析
(1)1、本工程具有施工“任务重、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总挖方量约为20万m3,总填方量约为110万m3,需借土回填约为90万m3,场平面积约为亩(实际方量按现场实际发生为主)。
道路组织至关重要,同时应处理好交巡警、环卫、市政等各部门关系。
道路压实度要求达到95%,土料含水量和碾压质量要严格控制。
因此,严
格执行国家市政工程标准和强制性条文,现行操作规程、技术规范、集中优势兵力,加强科学管理和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工程优质按期完成。
2、从现场考察来看,施工机械运输困难。
全是露天作业,施工受气候大、进度不易控制。
因此在施工中,将会出现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格局。
为此,我们将控制好施工进度的同时,加大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合理组织交叉作业及流水作业,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进度。
3、工程质量要求高,社会影响大。
我们力求工程技量目标完全合格,建立健全和完善质量的组织机械,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种现行标准和设计施工作业,控制好各工序及验收质量,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把质量事故消灭在施工前,以使本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要求,不留质量隐患。
4、开工及施工期间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如征用土纠纷。
第二节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结合我单位施工水平和本工程的技术特点,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应为土石方回填的选料及压实度控制。
质量控制点的实施,必须由工序控制来实现,工序控制实行三检制,对不合格的直至整改合格,否则不能转序。
2、施工难点分析
土石方和强夯、碾压交叉作业、雨季施工对工期及施工质量影
响。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临时设施的搭设
现场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生活设施(厨房、卫生间)、办公设施等。
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布置按总包单位要求执行。
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以以下原则进行择地布置:
1、避免不同施工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
2、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雨季防洪
二、施工控制点建立
场地测量控制基准点:设置在场地内和周边,为施工期间半永久性测量固定基准点,做为施工放点、放线和监测之用。
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位于场地外的坐标控制点引入场地建立,每点必须建筑固定台座(混凝土)上。
三、场地高程测量
为了解施工场地目前的实际地貌,同时也为日后计算总夯沉量及回填土方量提供基本计算参数,强夯施工前要进行场地高程测量。
测量精度:10m×10m网格;各作业区分别测量;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
四、场地平整及临时道路
根据设计要求,业主将施工场地平整至夯前高程,场区施工道路由业主按施工要求修设成可通行路面,以保证强夯机械能正常行走,确保爬行安全,车辆通畅。
五、场地排水
现场及四周设立临时排水通道,确保雨后场地无积水。
六、土方、石料供应
土方石料等材料供应,当地解决已落实。
七、机械设备进场
本施工机械主要有强夯机(含夯锤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小型打夯机、专用吊车以及运输车辆等。
强夯机械及辅助设备,必须经过解体分部运进,一部40T履带式起重机,40T以上拖车和40T载重汽车各两辆,将各部运抵现场时,汽车吊、载重汽车也随之跟进,到达施工现场,卸车后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制
为确保该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我公司拟组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
该项目部人员对场地条件、地层条件和施工条件熟悉,历经多个类似大型施工工程管理组织,具有较高的技术、组织、施工管理水准,且责任心极强。
本项目部将以先进的施工工艺、周密的施工管理、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如期完成本项工程。
本项目部将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密切配合总承包方,在指挥
部、监理、质检、设计各方的监督下,保质按期完成本项工程。
公司对该项目分为四个层次进行管理,即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部、施工作业层和后勤保障层,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执行。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一名,项目副经理各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
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面责任,并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的有效运行。
地基处理施工项目经理部定编人员计划
第三节、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
一、施工机具计划
施工机具的规格、性能、配套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拟进场的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所示。
注:以上施工机具的数量须根据施工进度和具体情况作必要调整。
二、材料计划
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合理地调配施工材料,使
得施工现场施工作料流动有序,不积压,不短缺,保证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人力、物力突击,确保有效工期全部工程的施工。
施工现场组织项目经理部配合业主及监理等进行项目管理,并按施工网络技术进行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动态控制。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分区段场地清理及平整:接通水、电管线;施工范围内清理、铺设施工便道;抓紧时间建临时生活、生产设施;测量定位及复核,组织人员机械进场等。
计划在7天内完成。
第二阶段为土方作业、强夯及碾压施工:土方、强夯及碾压基本交叉进行,安排2台强夯机施工,可在150日历天内完成本次强夯任务。
本工程按上述计划有序进行,工期按150天安排(不含施工准备及验收工期),根据我公司的实力和经验,采取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达到优、安全、高效地提前完成任务的目的。
第三章、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根据总图及甲方相关要求,同时对地形、总图等因素进行分析,对场地分为两个区进行地基处理,第一区先进行土方开挖场外弃土,待挖到设计场地标高后在进行第二区的土方开挖,土方堆放于第一区进行回填强夯。
第一节、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1)填料中的块石粒径不宜大于30cm;
(2)强夯处理后地基要求:强夯后地基回填土密实度达到94%,变形模量为120MPa。
第二节、土石方施工技术要求
一、施工测量
1、在开工前一周内现场与甲方配合,利用甲方指定水准点和外轴线完成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2、熟悉图纸,了解施工区域外构筑物及相应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范围的大小尺寸和施工要求。
3、与建设方配合,定出测量点,用小木桩标定,利用全站仪架设在水准点,得出其余相关测量定点位置。
4、用灰线连接各点,沿石灰线开挖。
二、土石方开挖措施
1、土方开挖:经现场踏勘土质基本为页岩(砂岩)与杂填土及粘土。
确定采用机械开挖和边角采用人工开挖相结合的开挖方案。
2、施工措施:土石方开挖从上到下分段依次进行,随进度挖好一条水沟,以利泄水,并不得在影响边坡开挖的范围内积水;场地的设计标高设挡水,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
(1)土石方工程施工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顺序以及回填所需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2)土石方施工中,经常测量和校核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也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3)夜间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铺填超厚。
施工场地根据需要设36V低压安全灯,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4)推土机在一直线段连续的进行推土和卸土作业。
可减少转弯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三、土石方开挖顺序
(1)土石方开工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度,便于泄水,并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2)在挖方上侧弃土时,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
弃土堆应连续
堆置,面应向外倾斜,防止由直水流入挖方场地。
(3)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推表于相信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之间设置水沟,防止地面流入挖方场地。
四、土方回填
施工工艺:选料→推平→压实→强夯→取样(试验)推平→压实→验收
a、施工前技术交底
土石方回填,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的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回填区域换填杂填土,每层回填土厚度为600mm-800mm,每层回填后用机械碾压后,才可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场区回填前应将杂草、树木主根拔除,并将地表的生活垃圾、大块石头、耕植土、腐植土、淤泥全部清除。
回填土石方材料:应对大块石破碎为30cm的石块进行碾压,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b、土方回填前的准备
1、回填料的确定
本工程回填料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2、标准击实试验
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抽样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
状的土都应包括。
3、现场碾压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碾压试验,碾压试验的目的:(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5)回填料的大块石破碎,分层碾压成土。
c:土方回填
1、土方回填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最佳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及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推土机铺土时,对边坡处要进行开蹬处理,开蹬宽度按开挖边坡系数和铺土厚度计算确定。
铺土厚度不允许超出经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
推土机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接宽度应大于10cm。
在回填铺土及碾压和夯实时其推进方向与轴线平行。
在降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并将作业面作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应晾晒或对填土面的淤泥清除,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在整个回填过程中,设置专人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所埋设的仪器和测量标志的完好。
d、质量检查
①、填筑前,首先对回填段进行地形、剖面的测量复核,并把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检。
其次对测量后的基槽进行基础面的清理,然后报工程师进行回填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②、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并密切配合工程师监督人员的工作。
③、在土方填筑过程中,根据工程师批准的土方填筑检测计划对每步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把检测资料报送工程师并报请工程师进行抽检,复检合格并经批准后进行下步土的回填。
④、在堆土料场,不定期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必须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
⑤、在工程师检查后对不合格的回填土,彻底按工程师的指示进行返工、修理和补强。
⑥、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对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第三节、强夯施工方案
Ⅰ、强夯能级分区
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地质资料的填土厚度确定场地处理厚度,划分强夯区域。
在施工阶段应根据现场实际适当调整强夯和振动碾压分区边界。
在回填土与原土交界处采用3米错台搭接方式强夯处理。
夯击能--填方厚度≤采用3000 KN·m,在宜采用强夯的区域采用;
Ⅱ、强夯施工参数
(1)点夯
夯锤采用直径为直径的铸钢锤,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强夯方式
为点夯:第一遍主夯,夯点间距10 mx10m(3000KN·m),收锤标准:同时满足单击数≥9击(试夯确定)。
(2)插夯
第二遍插夯(间夯),夯点间距10 m x10m(3000KN·m),单击9击,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5米。
(3)满夯
每层主夯、插夯完成后用装载机将夯堆推平最后进行一遍满夯:1500KN·m,夯点布置: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1/4d;击数:单击9(试夯确定)。
强夯施工前应选20×20m区域进行试夯,通过试夯对强夯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指导施工。
Ⅲ、强夯试夯区
一、试夯区选择及试夯目的
在强夯范围内不同区域各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区域(20m×20m)作为试夯区,由各方现场共同确定,采用夯锤直径D=,夯锤重300T 击能量和每点夯击数暂按设计要求执行,=过试夯验证,然后最终确定。
本次试夯区和主要目的是:检验土的加固效果:施工设备性能和考核;确定和调整正式强夯施工参数,根据试夯结果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二、试夯区检测
试夯区强夯效果检验包括现场2×2m2承载板试、动探、土工试验
检测。
夯实后地基进行承载板试验,要求主要建筑主体强夯范围内强夯完成后地面以下2米内密实度达到为94%,变形模量为120MPa。
三、确定和调整强夯施工主要参数
1、夯击能量
①单击夯击能量
②强夯最佳击数
理论上,能使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覆盖压力时的夯击能的击数为最佳击数。
可用土的有效压缩率与夯击数关系来确定强夯最佳击数。
从夯沉量—击数曲线来看,随着击数增加,曲线趋于平缓,点夯满足收锤标准,表时此时击数为强夯最佳击数。
2、夯点布置
3、夯点间距
4、加固范围
根据规范规定,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并不宜小于3m。
5、间歇时间
Ⅳ、强夯施工工艺
一、施工顺序
土方回填?平整场地?测量高程?设点定位?第一遍主夯?平整场地?
重新放点?第二遍插夯?修整场地?第三遍满夯交工面测量?检测?
验收。
二、工艺流程框图
`
三、施工步骤
1、按甲方移交的场地,场地整平;
2、布置第一遍置换夯点,用装土的红色塑料袋标出每一个夯点点位,且偏差不大于5cm;
3、夯点布置:主夯和插夯间距分别为10m×10m(如图所示);
注:——第一遍主夯;——第二遍插夯;——第三遍满夯。
4、夯机就位,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定出高度,夯锤对准夯点中心进行夯击,形成夯坑,直至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施工参数。
每台夯机派专人对每个夯点进行沉降量观测,观测仪器用S3水准仪;
5、施工过程中,定期地对夯锤吊高、击数及夯点偏差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检查记录。
收锤标准同前所述;
6、回填夯坑整平;
7、进行第二遍插夯;
8、夯坑整平满夯;
四、强夯施工要点
1、分区作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并结合勘察报告及原始地形图,进行能级分区。
2、平整场地,用推土机推平场地,使场地平整具备施工条件。
3、控制基准点和夯点测设,使用经纬仪和钢尺或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测定区域内的边界控制基准点。
使用经纬仪和钢尺布设点夯的夯点位置,夯点中心放置白灰以标明位置。
4、施工机械,使用40T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采用直径异形锤,
拉索牵引三轴式半自动脱钩器。
起重机的吊钩与脱钩器以钢索相连接。
脱钩器的吊钩可直接钩住夯锤的吊耳,用麻绳索一端连接脱钩器的脱钩把柄,另一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的销轴连接。
5、落距的确定:按设计要求,单点夯击能量设定落距,脱钩器与起重机的吊钩和脱色拉索连接好之后,在脱钩器的吊钩上,系上钢尺或测绳,提升脱钩器,至一定高度即脱钩器吊钩与地面的高度为落距与夯锤高度之和,此时可将脱钩器拉索的下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稳固部位加以牢固的连接。
6、施工机械的平面移动方向:可沿场地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开始,退行施工,起重机臂杆左右摆动范围内可覆盖4排夯点。
因此可同时推进。
(见示意图)。
不应将在进行第一遍夯点与在进行第二遍夯击的夯点混在一起,交替施工,及时回真夯坑,不至回填夯坑不及时而影响后续的强夯面夯施
工。
8、点夯施工测量:需测量每个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夯沉量: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同一夯点每击夯沉量的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相同位置高程。
9、点夯记录:应按统一标准记录,应包含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重、落距、施工时间、天数等。
五、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
1、施工技术要求
a、强夯施工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有关规定进行。
b、强夯施工的标高控制。
强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完后均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平均下沉量,取得数据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c、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控制
强夯施工时要求每遍强夯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具体时间由现场确定。
d、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
减少强夯施工对场地现有及即将施工的管线、结构造成损害的质量措施:
确定强夯范围时应离开现有建筑物或设施距离不少于20m。
可开挖隔震沟。
2、试夯竣工质量验收
竣工质量验收主要有现场效果检验和内部资料检查方面。
a、填写检验表格,与“验标”标准和设计标准进行比较,评定质量等级。
b、内业资料检查,主要查内容是否齐全,能否满足要求。
①材料出厂证明书(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表;
②工序质量检验签证及报告表;
③分项分部工程检查验收质量评定表;
④工程施工记录(包括设计图、施工图、变更设计图、变更设计通知单,监理工程师及甲方通知等);
⑤试夯报告。
3、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a、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住处化施工,及时在施工中将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并指导调整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b、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
c、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的沉降量及贯入度控制,如按沉降量控制时应彩水准仪观测,并做好记录。
d、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点错位不大于20cm,夯坑底倾斜大于30度时宜用砂土或碎石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击夯击。
e、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施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毁掉的施工夯击点标桩,应及时进行补放,以免丢
失。
f、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人专门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生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次的夯沉量。
g、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k、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l、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m、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再作处理办法。
n、夯坑应当日施工,当日推平,以防下雨泡水。
o、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多遍夯击,直至满足墩体设计要求及收锤标准。
第四章、工程质量和工期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保证措施
(1)夯锤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待处理的土层,本次施工拟采用铸钢锤;对锤底静压力有要求,锤底静压力大则一般能产生较好的处理效果。
夯锤通过自动脱钩装置,使之能自由脱钩。
在其底面对称设置若干与其顶面共通的排气孔,孔径约250mm~300mm,以减轻气垫效应和有利于提锤。
(2)强夯能级的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选定夯锤后,用测绳与钢卷尺配合,通过调整自动脱钩装置,设置落距,并严格控制,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夯击能量。
(3)当夯坑内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并及时将夯坑内积水排除。
(4)夯前、夯后必须清理并整平场地,测量夯前场地高程,地基处理完毕后,场地标高应达到设计要求。
(5)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a、开夯前应检查夯锤的落距,以确保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
b、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点放线位置的偏差应≤50mm。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