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籍数据入库操作手册(上)

合集下载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操作手册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操作手册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1、重要内容1.宗地宗地是指地盘权属界线关闭的地块或者空间.2. 宗地代码宗地代码是指按必定的规矩付与宗地的独一和可识此外标识码.3. 街坊街坊是指城市中由街道包抄的建筑用地根本构造单元.4. 地籍区地籍区是指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处事处或城市社区为基本联合显著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固区域.5. 地籍子区地籍子区是指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为基本联合显著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固区域.经由过程安排和安插,周全启用全国同一的宗地新代码,联合农村集体地盘确权登记发证,积极稳妥推动原有宗地代码向同一代码的转换.划分地籍区和地籍子区.转换宗地同一代码.启用宗地同一代码.完成代码并轨.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要实用于地籍治理及其他领土行政治理工作,着眼于树立以宗地同一代码为焦点的电子文件治理工作模式.1.3.2联合近况和将来成长原则充分应用地盘应用近况.地盘应用计划和城乡计划等图件材料,使规定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不但基于近况,并且充分斟酌将来城乡成长须要.1.3.3稳固性优先原则所规定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应相对稳固,是以尽可能选择相对稳固的线性地物作为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界线,如道路.河道.街巷等天然分界线,优先包管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稳固性.地籍区和地籍子区规定后,其数目和界线尽量保持稳固,除县级行政区域调剂外,原则上不随所依靠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更而调剂.1.3.4保持宗地完全性原则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划分应最大限度地包管宗地的完全性,对于线状散布的宗地(如高速公路.铁路等)应尽可能保持这些宗地的完全,尽量削减同一权力主体因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造成工资朋分的状态.根据《宗地代码编制规矩(试行)》中代码格局和地籍变动规矩,划分的地籍子区应保持适度大小,特别要留意一个地籍子区不要划分过大,地籍子区内宗地数目不要过多,便于往后地籍治理工作.因为城市和集镇地点地都是宗地密集地区,是以应特别留意城市和集镇地点地籍子区的划分,在保持地籍子区稳固的前提下,掌握地籍子区内的宗地数目在一个合理规模.为最大限度地削减现有城镇地籍成果的修正,便于树立原城镇地籍查询拜访成果中地籍号与新编制的宗地代码的对应关系,利于地籍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宗地代码的安稳过渡,宜尽量保持原城镇地籍数据库中街道和街坊的完全性,保持街道和街坊完全地位于新规定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内.1.3.7以街道处事处.乡(镇)和行政村为基本在确保地籍区稳固性原则下,宜保持一个街道和一个乡(镇)完全地位于一个地籍区内.以行政村为基本,在保持规定的地籍子区稳固性原则下,宜保持一个行政村完全地位于一个地籍子区内.规定的地籍区要全笼罩全部县级行政辖区,地籍子区完全地笼罩地籍区,包管无缝.不重.不漏.1..1); 2); 3)4) ;5)地类图斑图;6)线状地物图.2.第二次地盘查询拜访城镇地籍查询拜访的图件成果(1:500比例尺).1)城镇地籍查询拜访街道街坊划分图;2)城镇地籍查询拜访宗地权属界线图;3)城镇地籍查询拜访地类图.3.农村集体地盘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图件成果:农村地盘权属界线图.4.经济开辟区等具有相对自力行政管辖功效区域界线图.5.省地形图.6.铁路.高速公路等近期计划的显著线性地物质料.7.有关乡(镇).行政村.街道.国有农场等行官场线勘测及调剂成果.1.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的工作底图原则上采取1980西安坐标系,将基本底图数据同一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数据.2.行政区界线以最新年度地盘应用近况变动查询拜访时3.形成的成果为基本,联合调剂情形及勘测成果肯定.4.相干界线的拔取起首采取高精度成果.5.线状地物的起源应从以下数据中提取:1)地类图斑中提取公路用地.水渠.河道.列入水库目次的水库等;2)省地形图中提取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级公平.县级公路.城区骨干道.乡(镇)级道路.重要村级道路.河道.水库等; 3)各项计划中提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近期计划的显著线性地物;4)乡(镇).行政村调剂及行官场线勘测成果.1.5.3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地籍区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处事处为基本,联合骨干道路.河沟等显著线性地物进行划分.地籍区界线仅作为地盘登记的工作界线,不作为划分行政区以及权属界线的根据.国有地盘应用权.集体地盘所有权.集体地盘应用权宗地应同一划分地籍区.地籍区划分原则上应保存乡(镇).街道处事处行政区的完全性,乡(镇)界线原则上以第二次地盘查询拜访的乡(镇)界线为准.如第二次全领地盘查询拜访成果界线有误的,以现实乡(镇)界线为准.地籍区可联合最新的地形图.影像图.联合道路.河道等显著的线状地物.已发证宗地等进行恰当调剂.1.5.3.2地籍区划分方法地籍区划分具体方法和步调如下:第一步:在ARCMAP中将年度地盘应用数据库中提取乡(镇)界线.从城镇地籍数据库中提取街道界线,加载最新年度遥感监测DOM.第二步:检讨街道界线与乡(镇)界线关系,是否所暗示的规模有重叠.假如规模重叠,以街道界线作为初步规定的地籍区界线,删除重叠区域的乡(镇)界线,保持街道完全地位于新规定的地籍区内,以最大限度地削减现有城镇地籍成果材料修正工作,便于树立城镇地籍查询拜访成果中地籍号与新编制的宗地代码的对应关系,利于地籍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实现宗地代码的安稳过渡.第三步:在县级行政辖区内,提取经由检讨(调剂)的乡(镇).街道地点区域规模界线,初步肯定为地籍区的规模.第四步:根据地形地貌及计划材料,剖析初步肯定的鸿沟的稳固性,其剖析重点:a)所肯定的界线在可预感的时光里是否会被转变.b)所肯定的界线地位在可预感的时光里是否消失地形地貌产生重要转变的可能.c)所肯定的界线是否跨越同一宗地.d)所肯定的界线是否消失锯齿状朋分同一权属单位地盘.e)所肯定的界线是否可以或许包管线状地物的相对完全.第五步:根据逐条界线的剖析情形,联合地形地貌及计划材料,基于地籍区界线相对稳固性原则,调剂地籍区界线或从新规定地籍区.第六步:推算.猜测规定的各地籍区规模内地盘所有权宗地和地盘应用权宗地的数目及其散布状态,如肯定宗地的稀少区.稠密区.面积等.对规定的地籍区规模过大.猜测的宗地数目过多或过少的,则调剂地籍区界线,使规定的地籍区大小适中,便于治理.如斯反复进行第四.第五.第六步.1.在县(市.区)行政辖区内,划分地籍区应无缝连接.不重.不漏.2.联合典范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应遵守稳固优先的原则.3.地籍区划分后,地籍区的数目和地籍区的界线尽量保持稳固,原则上不随所依靠行政区界线变更而调剂.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为基本,联合显著线性地物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假如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的面积规模过大或者行政村.居委会的宗地数目过多,不便利日常地籍治理工作,则可以联合社区.村小组界线将一个居委会.行政村划分为多个地籍子区.城镇建成区内,原则上沿用原街坊界线.如因跨越镇(办)界线,或原街坊规模过大或过小的,可根据地籍区界线.参照居委会管辖规模.社区规模.道路.水渠等线状地物为界,从新进行调剂划分.建成区外,农村区域的地籍子区划分原则上以行政村界线为基本,尽量保持集体经济组织权属规模的完全性.1.5.3.5地籍子区划分方法地籍子区划分具体方法和步调如下:第一步:在ARCMAP中将年度地盘应用数据库中提取行政村界线.从城镇地籍数据库中提取街坊界线.初步规定的地籍区界线,加载最新年度遥感监测DOM.第二步:检讨街坊界线与行政村界线关系.是否所暗示的规模有重叠.假如规模重叠,以街坊界线作为初步规定的地籍子区界线,删除重叠区域的行政村界线,保持一个地籍街坊完全地位于新规定的一个地籍子区内,以最大限度地削减现有城镇地籍成果的修正,便于树立城镇地籍查询拜访成果中地籍号与新编制的宗地代码的对应关系,利于地籍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实现宗地代码的安稳过渡.第三步:在一个地籍区内,以行政村.街坊地点区域初步肯定为地籍子区的规模.第四步:根据地形地貌及计划材料,剖析初步肯定的鸿沟的稳固性,其剖析重点:a)所肯定的界线在可预感的时光里是否会被转变.b)所肯定的界线地位在可预感的时光里是否消失地形地貌产生重要转变的可能.c)所肯定的界线是否跨越同一宗地.d)所肯定的界线是否消失锯齿状朋分同一权属单位地盘.e)所肯定的界线是否可以或许包管线状地物的相对完全.第五步:根据逐条界线的剖析情形,联合地形地貌及计划材料,基于地籍子区界线相对稳固性原则,调剂地籍子区界线或从新规定地籍子区.第六步:猜测规定的各地籍子区规模内地盘所有权宗地和地盘应用权宗地的数目及其散布状态规模,如肯定宗地的稀少区.稠密区.面积等.对规定的地籍子区规模过大.猜测的宗地数目过多或过少的,则调剂地籍子区界线,使规定的地籍子区大小适中,便于治理.地籍区划准时对宗地数目和散布等的推算和猜测可以相对粗略,地籍子区因为受宗地代码格局规矩的束缚,其测算应更为精致.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地籍子区的测算,应采取不合的测算模子进行极限值的上限测算,以不超出三分之一限值为最大掌握规模.第七步:重要线状地物(如铁路.高速公路.河道等)宗地的预划.在划分好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内,对重要线状地物预划分宗地,检讨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合理性,防止同一线状散布的权属单位应用(所有)的地盘因为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而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形成宗地数过多.如斯反复进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步.1.在地籍区内,划分的地籍子区应无缝连接.不重.不漏,划分时要测算地籍子区内宗地数目,不克不及超标.2.地籍子区划分时在保持稳固原则下,可不打破行政村和街坊界线,掌控尽量包涵和少细分的原则.3.在城区规模内,假如行政村和街坊界线不明白的,应直接根据城区规模内的典范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4.在城区规模内,假如第二次地盘查询拜访时开展的城镇地籍查询拜访已经完成大比例尺地籍街坊的划分,在检讨街坊划分合理后,应将地籍街坊直接转为地籍子区.5.在城郊联合部,假如消失管辖界线或者显著线性地物,将行政村朋分为城区规模和农村规模的,应根据管辖界线或者显著线性地物将行政村划分为多个地籍子区,以区分城区规模和农村规模.6.与线性地物结应时,在某一比例尺的底图上,假如底图上(1:1万或1:500)是单线地物,则与其重合,假如底图上依靠双线地物,则选择地籍子区界线依靠于双线地物稳固的一侧,以保持线性地物的完全性.7.依靠的界线和线性地物是指:各级行官场线.道路.水系.山脊线.山谷线.地形变换线等.对除道路以外的其它线性地物根据其等级.宽度.可辨认程度等影响稳固性的身分,肯定其优先采取的次序.8.选择道路作为地籍子区界线依靠物时,根据道路等级,可以按照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级公路.县级公路.城区骨干道.乡(镇)级道路.重要村级道路的次序拔取.9.地籍子区规定后,地籍子区的数目和地籍子区的鸿沟尽量保持稳固,原则上不随所依靠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更而调剂.10.初步规定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在建数据库时,应根据权属查询拜访成果和高精度勘测成果进行准肯定量划分,碰到破权属界线形成零星宗地的,须进行微调以保持宗地完全性.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分离用3位阿拉伯数字暗示,不必定按照次序编码,但地籍区之间不得有重码;在同一地籍区规模内,各地籍子区之间也不得有重码.1 .城镇规模内已按编制街道.街坊号的区域.斟酌到这部分区域大部分在日常发证工作中已经编码,为削减城区宗地转换后改码的工作量,同时保持宗地代码的延续性,地籍区.地籍子区代码尽量沿用原已编制好的3位街道.街坊代码.2.未全体或尚未编制街道街坊号的区域.地籍区代码可选择两种方法:一是以统计部分编制的街道处事处.乡(镇)的3位数行政代码为地籍区代码;二是按3位天然次序号,从001开端,按照从西至东.从上至下的次序进行编码.3.线状地物宗地的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跨地籍区的铁路.公路.河道等线状地物宗地,可以按照个中一条权属界线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界线,并分段编码.也可以将其设置为特别地籍区.地籍子区,不在图上标注地籍区.地籍子区规模.例如以某县所有跨地籍区的铁路.公路.河道等近况地物宗地,可以设定为一个地籍区.地籍区编码为999,地籍子区编码分离为001.002等.4.跨县级行政区‘飞地’宗地的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与编码.原则上以权属管辖规模界线为准,即按照‘飞入地’的权属单位单独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5.特别区域宗地地籍区的划分与编码.对于没有自力的行政代码的高新区.开辟区等行政治理区域,可以采取相邻行政区的行政代码,其地籍区编号同一在相邻行政区内进行编制,防止地籍区代码消失反复的情形.为便于对高新区.开辟区内的地盘面积.用处等信息进行统计,可采纳设置特定码段的方法,进行地籍区编码.为防止地籍区.地籍子区交叉反复或有裂缝,县(区.市)内部.相邻县(区.市)之间应进行无裂缝无交叉接边,并汇交至市局进行汇总,确保地籍区.地籍子区不重不漏.相邻县(区.市)有争议的,两边参照第二次地盘查询拜访行官场线,联合现实情形,协商审定无交叉无裂缝的地籍区.地籍子区界线,该界线仅作为地盘登记工作界线,不作为行政.权属界线根据.按照县市省方法,逐级进行存案.存案材料包含存案图件.存案表和划分文字解释,请求同时存案纸质与电子数据成果.。

Mapgis下地籍数据编码、入库与数据链接详解资料

Mapgis下地籍数据编码、入库与数据链接详解资料

Mapgis下地籍数据编码、入库与数据链接详解MAPGIS数据库主要包括图形库管理、属性库管理以及影像库管理三部分。

MAPGIS的数据库管理是通过空间和属性两个管理系统来实现的。

实验要求通过对景洪农村地籍数据入库过程就图形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和属性库管理子系统的内容进行运用。

一、实验目的及总体思路要求学生掌握属性库结构的编辑方法、属性的编辑方法以及MAPGIS文件的属性连接及外挂数据库(商用数据库)的编辑方法。

要求掌握使用MAPGIS图形数据库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本实验,先把景洪农村地籍数据(CASS数据)转换为MAPGIS数据,同时导出其属性,然后在MAPGIS的属性库管理和图形库管理中进行入库管理。

整个入库管理工作在MAPGIS 平台下进行操作,借助系统提供的地图库管理、属性管理、报表编辑等子系统完成相应的查询任务。

二、内容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中专业属性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方法,了解属性库记录和图形元素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熟悉系统的建库、管理数据库、图幅拼接及对数据库进行检索的功能和用法。

对于景洪农村地籍数据,为方便入库,按村民小组作为入库处理单元进行,整个入库步骤按下列框图2-1实施:图2-1入库步骤三、操作步骤1、分宗图的生成景洪农村地籍数据入库过程,按村民小组作为入库处理单元进行,每个村民小组中很多家的宗地,我们以每一家的宗地为一个图幅,就要生成每家的宗地图。

分宗图的生成是在CASS6.1平台下进行的,打开村民小组地籍总图,在地籍下拉菜单中选择地籍参数设置,按下图2-2所示进行设置:图2-2 地籍参数设置设置好地籍参数后,同样在地籍下拉菜单中选择宗地图框生成,按下图2-3所示进行操作:选择批量处理图2-3绘制密宗地图框当选择批量处理后,就会出现“宗地图参数设置”对话框,生成宗地的对应宗地参数按下图2-4设置:图2-4宗地参数设置2、DXF文件生成在AutoCAD中打开上面所生成的宗地图,删除图框内容,只保留宗地信息。

农村宅基地GIS数据处理流程

农村宅基地GIS数据处理流程

目录1 空间数据入库 (2)1.1 CAD数据提取所需图层 (2)1.2 CAD空间数据入库 (11)2 空间数据拓扑检查 (16)3 属性数据挂接 (20)3.1 给房屋赋予房号作为唯一标识码 (20)3.2 给宗地赋予宗地号 (22)3.3 输出CAD示意图 (23)3.4 属性表格的整理 (27)3.5 属性表格的挂接 (31)3.6 成果整理 (33)1 空间数据入库1.1 CAD数据提取所需图层我们需要提取宗地、房屋和宗地注记三个层。

(1)查看当前图层的坐标,看是否是标准形式,即X坐标前有带号41,若无,需要平移。

(2)打开CAD图层管理器,在“JZD”层前面的小图标上双击,将该层设为当前图层。

(3)将当前图层外的其他图层全部关闭此时已将宗地图层单独显示出来了,下面全部选中宗地图层中的所有图形,复制,然后新建空白CAD文档,将所有图形原坐标粘贴。

(4)保存宗地数据(5)房屋层提取方法与宗地层一样,只不过是针对“JMD”层进行操作,提取出来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6)这样提取出来的图形包括很多院墙等多余的部分,下面需要将其中的房屋提取出来。

方法是通过“快速选择”,选择闭合线,然后复制,再新建粘贴。

注:为防止在复制时将其他要素也复制进去,最好在图层列表中将JMD以外的所有图层全部冻结。

图为复制错误。

粘贴后效果。

下面继续使用“快速选择”,将面积小于3的图形筛选出来,删除。

(7)保存房屋层(8)提取宗地注记打开“保安宗地”,使用“快速选择”工具,筛选文字对正方式为“中下”,然后复制,并新建、粘贴、保存。

1.2 CAD空间数据入库(1)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新建数据集,数据集的空间参考选择“Xian_1980_3_Degree_GK_Zone_41”(2)在ArcGIS中加载刚才处理好的宗地。

注意都是加载多边形层。

确定。

(3)导入数据库。

在图层列表中右键,导出数据,然后选择刚才建好的数据库的路径。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入库方法解析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入库方法解析
关键词:土地确权;数据入库;数据整理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9)11-159-02
Analysis on the Method of Collective Land Confirmation Data Arrangement and Storage in Rural Areas
2019 年第 11 期
信息与电脑 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数据库技术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入库方法解析
安明慧 (黑龙江省地质测绘地理信息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是土地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完 成数据搜集和整理工作,并进行相关检查和后续入库发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整理入库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 影响农户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给农村土地的流转带来问题。笔者以实践工作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地籍数据库管理现状, 从准备工作、数据收集整理及数据库建设等多方面,探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整理入库方法,总结农村集体土地确 权数据库构建成果。通过数据库系统集中管理集体土地确权数据,提高地籍管理实效。
数据正由各地政府分别负责搜集,由中央整合并组建数据库, 图 1 所示。
并根据这些数据继续核查,核查无误后进入入库发证阶段。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国正不断努力,并尝 试通过地籍数据实现全社会服务改革。
1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整理入库方法探究
入库 前期 准备 工作
地籍编号 空间数据 非空间数据
2019 年第 11 期
为了有效满足后期使用需求,要确保数据库系统内容非 通常需要完整程度较高的数据,如果部分数据不完整,就需

国图农房入库流程

国图农房入库流程

农房建库流程一、以管理员身份运行软件二、新建工程三、基础数据地籍子区导入并同步生成单位信息四、专题数据导入五、地形入库CASS生成交换文件导入后打开XZJMD和MZJMD图层六、数据及属性处理1、先执行1、2、3,然后进行4,第4步修改宗地与宗地之间拓扑错误。

界址点、界址线报错即宗地有错误,需修改宗地,修改完重新生成界址点、界址线,直至拓扑检查无错。

2、更新界址线属性后,检查界址线位置,独宗的(ZDZHDM NOT LIKE ‘*/*’),除了界址线类别为两点连线7时,界址线位置为中2,其余的界址线位置均为外(3)。

5-6,第5步主要是给阳台赋计算方式与隶属宗地,第6步生成自然幢会产生错误,错误日志一定要看,没有生成自然幢的需要一个个排查。

确保都生成。

产生该类错误的原因如下:1)阳台与房屋主体没有完全共边。

修改房屋主体或阳台图形共边2)阳台计算方式涉及的层数大于房屋主体层数。

修改层数3)该部分阳台紧邻其它阳台,未与房屋主体搭边。

修改自然幢处理办法:①自然幢房屋编号赋值:房屋编号等于自然幢号②进行房屋主体属性赋值:③进行阳台隶属房屋赋值:④在GIS中打开“房屋主体”“阳台”层,将隶属于阳台的房屋主体图层的房屋编号填入未生成自然幢的阳台的隶属房屋这个字段即可。

修改好阳台属性,以及与房屋主体的拓扑后,重新生成自然幢,确保所有阳台都生成自然幢。

七、属性赋值1、自动属性赋值2、宗地图层权属单位代码、座落单位代码赋值:取地籍号的前12位3、先执行房屋面积计算,再执行宗地面积计算,然后不动产单元编号。

4、权利设定方式:统一赋值为2(地表)5、宗地层的BDCDYHZT赋值,纯地无房屋的填1,有房屋的填0,可根据宗地的建筑总面积字段判断6、创建图幅八、属性完善1、根据外业表格(基本信息、家庭成员各合并为一张表),更新宗地层的通讯地址、座落地址、本宗签字人、批准面积、批准用途等。

Arcmap打开工程文件,右击宗地属性——>连接若选出来的宗地数正好与总数相同,说明地籍号一致,若不一致,查找出不一致的宗地,与外业确认哪个编号是正确的。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北京苍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01 用户自定义 (3)1.1系统设置 (3)1.2个人信息 (5)2 查看图形 (6)3 地籍调查 (7)3.1手动录入调查表 (8)3.2导入调查表 (11)4 业务登记 (12)4.1受理 (13)4.2初审 (17)4.3审核 (18)4.4公告 (19)4.5审批 (20)4.6登记注册 (21)4.7缮证 (25)4.8发证,归档,图形更新 (26)4.9结束 (27)5 业务审批 (28)5.1收件箱 (28)5.2发件箱 (28)5.3经办箱 (29)6 业务管理 (30)6.1业务委托代理 (30)6.2业务信息管理 (31)7 便捷登记 (32)7.1国有土地使用权 (33)7.2集体土地所有权 (39)7.3集体土地使用权 (40)7.4土地权利他项 (40)7.5查封 (40)8 住宅分割登记 (40)8.1楼盘信息表 (40)8.2原证注销处理 (43)9 导出指标 (44)10 证卡查询 (45)10.1登记卡查询 (45)10.2归户卡查询 (46)10.3证书查询 (48)11 统计分析 (49)11.1 土地登记数量统计 (50)11.2土地登记面积数量统计 (51)11.3土地登记面积统计 (51)11.4土地登记情况统计 (52)11.5土地登记发证面积情况统计 (52)11.6土地登记发证数量统计 (53)11.7土地利用情况统计 (53)11.8土地权利类型统计 (54)11.9土地使用权类型统计 (54)11.10商品房发证统计 (54)12 系统管理 (55)12.1登录日志 (55)12.2签章注册 (56)12.3用户管理 (57)12.4删除记录 (59)业务登记和数据上报系统包括10个部分:查看图形、地籍调查、业务登记、业务审批、业务管理、便捷登记、住宅分割登记、导出指标、证卡查询、统计分析、系统管理。

国图村庄地籍系统中农村宅基地数据入库的方法

国图村庄地籍系统中农村宅基地数据入库的方法

国图村庄地籍系统中农村宅基地数据入库的方法茹利【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项目的外业测量与调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数据入库工作,本文以丹东东港市黑沟镇土门子村为研究对象,阐述ArcGis9.3平台下利用国图村庄地籍建库系统V4.3进行农村宅基地外业测量与调查数据入库的流程与方法。

【期刊名称】《电子世界》【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2页(P134-135)【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数据入库;国图村庄地籍建库系统【作者】茹利【作者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目前我省乃至全国的农村宅基地外业调查与测量工作已接近尾声,大部分地区已经陆续开展内业宅基地数据入库工作。

相对于外业界址点测量而言,内业数据入库的程序较为繁琐,本文将以丹东东港市黑沟镇土门子村为例,阐述在ArcGis9.3平台下利用国图村庄地籍建库系统V4.3进行农村宅基地外业测量与调查数据入库的流程与方法,并探讨在工作过程中对产生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数据源要求国图地籍系统对外业测量与调查的数据有着严格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格式要求:矢量数据采用国家规定的VCT数据格式或采用符合《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 2007的Personal Geodatabase数据格式。

(2)数据质量要求:数据质量必须符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3)属性要求:严格遵守《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 2007的规定。

城镇地籍基本图形要素有:宗地(土地用途、批准用途、权属性质等)、界址点(界址点类别、性质等)、界址线(界址线性质、类型、位置、分类代码等)、地类图斑(地类编码、权属性质等)、行政区(街坊面)(行政区代码等)、房屋(房屋结构、房屋层数等)等。

2.2 入库流程概述国图地籍系统数据入库作业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1)由外业作业单位进行调查、采集各种地籍、地形数据;(2)作业单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查,使图形数据正确、属性信息完整正确,不要存在复合要素等错误图形;(3)初始化数据库、创建图层。

农村地籍数据入库操作手册(上)

农村地籍数据入库操作手册(上)

国图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入库操作流程二○一六年四月目录1概述 (3)2数据源要求 (3)3数据库创建 (4)3.1新建A CCESS文件 (4)3。

2初始化数据库 (5)3.3连接数据库 (7)3。

4参数设置及图层创建 (8)3.4.1单位信息设置 (9)3.4。

2运行参数设置 (12)3.4。

3创建图层 (16)4数据入库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外部数据入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shape格式数据入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1。

2导入常用格式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2界址点及界址线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3调查表处理 (25)1 概述村庄地籍数据入库,即将宅基地确权调查的矢量数据和权属信息等通过各种工具完成入库,并在数据入库子系统中进行属性处理,最终完成村庄宅基地数据库建设的过程。

在国图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可按以下流程完成数据建库: 第一步,由外业作业单位进行调查、采集各种宅基地矢量及权属数据;第二步,作业单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查,使图形数据正确、属性信息完整正确(至少关键属性要采集到),不要存在复合要素等错误图形;第三步,初始化数据库、创建图层;第四步,数据入库,对图形属性进行处理,获取所属区域、填写分类代码等;第五步,进行各种报表、图件输出;第六步,登记发证。

农村土地承包权属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手册

农村土地承包权属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手册

新智绘农村土地承包数据采集系统用户说明书目录1 前言 (1)1.1 编写目的 (1)1.2 阅读对象 (1)1.3 背景 (1)2 系统功能使用指南 (1)2.1进入界面 (1)2.2加载数据源 (2)2.3行政区管理 (3)2.4承包数据收集 (6)2.5发包数据收集 (11)2.6输出摸底表 (12)2.7导入数据 (13)2.8导出数据 (17)2.9分库 (18)2.10合库 (19)2.11统计分析 (20)2.12系统设置 (21)新智绘农村土地承包数据采集系统用户说明书11 前言1.1 编写目的了解新智绘农村土地承包数据采集系统的用途、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1.2 阅读对象本手册的读者对象为:使用本系统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

1.3 背景软件名称:新智绘农村土地承包数据采集系统项目开发者:浙江省测绘大队用户:农村土地承包权属采集操作使用人员2 系统功能使用指南本系统用于采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中的权属资料。

农村土地承包数据采集系统以行政区划为索引,实现录入、查询、查看土地承包权属信息等功能,土地承包权属信息包括发包方信息、承包方信息、承包方家庭成员信息、承包地块信息、承包合同信息、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信息。

本系统支持的数据源是ESRI 的Personal Geodatabase ,文件后缀名为.MDB ,数据结构的设计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93—2014》。

本系统的功能包括新建数据库、加载数据源、行政区管理、承包数据收集、发包数据收集、导出数据、导入数据、分库、合库、输出摸底表、统计分析、系统设置等。

2.1进入界面下图是进入系统的首页,状态栏显示未连接数据源,若要继续使用功能,需要先加载新智绘农村土地承包数据采集系统用户说明书2数据源。

2.2加载数据源点击“加载数据源”按钮,弹出对话框,选择.mdb 后缀的数据源,点击确定,即可连接上该数据源,同时进入行政区管理界面,行政区划树状图显示在当前页面。

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建库操作流程分析

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建库操作流程分析

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建库操作流程分析作者:周洪华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摘要]村庄地籍是反映农村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料。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宗地”为核心实体,实现地籍信息的输入、存储、检索、处理、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以及成果输出的信息系统。

本文以辽阳县村庄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为例,介绍数据建库的操作流程,以实现村庄地籍管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村庄地籍地籍管理操作流程中图分类号: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0. 引言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籍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土地数据信息、土地质量信息、法律信息和其他辅助信息为基本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

是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宗地”为核心实体,实现地籍信息的输入、存储、检索、处理、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以及成果输出的信息系统。

建立村庄地籍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地籍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无论是1:10000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1:500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还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村庄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对于外业数据采集、地籍调查,人们往往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但是在数据入库时普遍感到繁琐而且困惑。

也就是说不知从哪儿下手,即使经过培训还是有些茫然。

本文以辽阳县村庄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为例,介绍数据建库的操作流程,以期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1.(辽阳县211021)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库操作流程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启动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结合GIS技术,在各种GIS平台上建立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出的基于ArcGIS的新一代地籍系列产品。

适用于农村地籍调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基础地理等的数据建库、更新与管理。

1.1 新建.MDB文件打开南京(GTIS)系统工具集,在数据处理工具下点击“数据建库流程工具(村庄)”,然后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

城镇地籍建库系统cass数据的入库流程

城镇地籍建库系统cass数据的入库流程

目录1入库准备 (1)1.1 数据准备 (1)1.1.1矢量数据准备 (1)1.1.2属性数据准备 (2)1.2 软件安装 (3)2数据入库 (3)3标准库编辑 (10)3.1 境界与政区 (10)3.1.1行政区 (10)3.1.2行政区界线 (12)3.2 土地权属要素 (12)3.2.1宗地 (12)3.2.2界址点 (21)3.2.3界址线 (24)3.2.4JZXInfo (24)3.2.5其它 (25)3.3 居民地 (25)3.3.1房屋获取隶属宗地 (25)3.3.2房屋编号 (26)3.3.3房屋结构与层数 (27)3.3.4房屋属性更新 (33)3.4 土地利用要素 (33)3.5 标识码与要素代码的获取 (34)4标准库检查 (34)5标准库入调查库 (35)5.1 创建调查库 (35)5.2 标准库入库 (36)6调查库编辑 (38)6.1 定位基础 (38)6.2 境界与政区 (39)6.3 土地权属要素 (39)6.4 注记 (40)6.5 附件库 (41)6.5.1创建附件库 (41)6.5.2导入扫描资料 (42)7查询统计与制图输出 (46)7.1 查询统计 (46)7.2 制图输出 (46)8数据入库 (47)8.1 临时地形库入地形库 (47)8.2 调查库入库 (47)9结语 (49)1入库准备1.1数据准备在此文档中,所涉及的入库流程主要是针对南方CASS软件(二调版除外)生产的矢量数据而编写的。

数据准备包含入库前矢量数据的准备及需要挂接的属性表的整理1.1.1矢量数据准备➢在利用南方CASS软件生产数据时,应尽可能按照软件自身的生产规则生产数据。

生产界址线时,需将界址线的信息(界址线类型、界址线位置、界址线性质、宗地号)、界址点的信息(界址点类型、界标类型)等一一录入,这可为以后建库时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确保界址点没有缺漏,各个对象属性都录入完成后,在CASS软件中选择菜单下“输出宗地属性”命令,输出宗地属性表图1.1.1-1输出的属性表为mdb格式,包含了三个表图1.1.1-2数据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其中主要包括面封闭、面拓扑及代码图层的检查和处理;➢入库前地类图斑需制作完好,应将其间的拓扑关系处理准确,此外地类图斑的属性也应根据需求一并赋值,如地类编码、权属性质等。

材料之三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记录发证数据入库实务

材料之三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记录发证数据入库实务

湖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记录发证技术培训数据入库流程前言本工程数据入库流程大体包括“数据转换〞、“数据入库〞、“数据检查〞、“数据保护〞和“数据功效输出〞五局部,不同入库软件之间可能存在局部细微不同。

本次培训以天穹集体土地入库软件为例,对利用权和所有权数据入库流程别离进展讲解。

全然环境配置1、系统需要安装arcgis9二、Office2003〔必需要有Access和Excel〕和CAD2004或更高版本。

二、将和cad_cvs文件拷贝至CAD安装途径下。

3、启动CAD,在命令行输入apploa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点击“内容〞按钮,将添加至启动组一、利用权数据入库1 数据转换〔1〕进入平台单击图标,启动系统。

系统启动后选择进入平台,直接登岸系统。

〔2〕创建空数据库创建一个空的数据库,利用【利用权调查】——【数据库工具】——【标准MDB 数据库创建】功能。

数据库类型选择版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MDB〕,然后选择数据库途径和名字和对应坐标系统等,点击创建数据库,完成后会弹出数据库创建成功对话框,点击确信那么空的数据库就创建好了。

如以下图。

〔3〕连接空库退出平台,从头掀开程序,而且连接方才新成立的空数据库再次进入平台。

〔4〕数据转换选择【利用权调查】——【DWG数据转换】输出的SHP格式即为完全符合数据库标准的数据,可直接利用程序将其掀开进展入库。

2 数据入库连接建好的天穹数据库,在【系统设置】——【通用字典设置】依照需要修改宗地的入库模式,入库模式选择直接入库(0为拓扑入库模式;1为直接入库模式)。

把转换后的数据〔连同行政区数据〕全数加载到平台中,点击“保留〞进展入库。

3 数据检查处置〔1〕数据预处置【利用权调查】——【数据预处置】功能,包括图形规格化处置和田坎系数整理。

图形规格化处置:由于某些厂家生成的数据所写的格式和关于图形的描述与咱们有所不同,在完成数据入库后需要对面状图形中带岛的要素进展规格化处置,以保证面积正确。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测量及数据库建设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测量及数据库建设

农村集体⼟地所有权地籍测量及数据库建设2019-10-09摘要:按照国⼟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地确权登记发证⼯作的通知》要求,县级农村集体⼟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作逐步展开。

关键词:农村集体⼟地所有权;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中图分类号:P25⽂献标识码:A1概述按照国⼟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地确权登记发证⼯作的通知》要求,保定市唐县于2012年底把农村集体⼟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

在唐县范围内,利⽤第⼆次⼟地调查农村⼟地调查成果及以往确权登记发证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按照2011年度⼟地利⽤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结合已有历年⼟地变更调查成果、征地等资料,逐宗实地调查核实集体⼟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建⽴地籍档案及数据库。

2⾃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然地理概况唐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保定市辖区的西部,地理位置:北纬38°37′~39°09′,东经114°27′~115°03′之间。

唐县位于北京西南部,交通便利,境内有京昆⾼速、保⾩⾼速、京赞线、保涞线等公路和京⼴铁路与界外连接。

唐县地处太⾏⼭脉西部、北部地区为⼭区、丘陵,南部有少许平原。

2.2已有资料利⽤情况2.2.1地籍调查资料(1)各种集体⼟地⼟地权属来源资料;近年来集体⼟地征收、征⽤资料成果。

(2)河北省第⼆次全国⼟地调查完成成果资料;数据库资料。

(3)第⼆次全国⼟地各县之间接边数据资料。

(4)2011年农村⼟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2.2.2平⾯控制资料本次调查利⽤卫星定位连续运⾏基准站数据,连接河北省CORS系统,由河北省地理信息局进⾏GPS数据后处理,数据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

2.2.3 底图资料⼯作底图使⽤由河北省国⼟资源厅下发2010年8⽉的1:2000航摄影像图,坐标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

3作业依据(1)TD/T 1014-2007 《第⼆次全国⼟地调查技术规程》;(2)TD/T 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3)GB/T 21010-2007《⼟地利⽤现状分类》;(4)GB/T 2260-2007 《中华⼈民共和国⾏政区划代码》;(5)CJJ73-2010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6)GB/T13989 《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7)《⼟地利⽤数据库标准》;4技术路线4.1数学基础根据规范要求,采⽤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3°分带,⾼斯正形投影,投影⾯为参考椭球⾯。

农村村庄地籍调查实施及数据建库-最新文档

农村村庄地籍调查实施及数据建库-最新文档

农村村庄地籍调查实施及数据建库1、总则1.1、目的维护土地的社会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的地籍管理制度。

1.2、村庄地籍调查的内容村庄地籍调查的范围是全部集体所有的村庄建设用地,包括农民宅基地和村庄内的其它企事业单位用地。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地籍勘丈(细部测量)。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门牌号、权属、界线、数量、居住人口(指农村调查)及其用途等满足土地登记需要的基本情况。

1.3、调查单元调查的单位是一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称之为共用宗。

对只有一个法人代表的特大宗地,如果宗地内用途明显不同,并且不同用途的面积较大,利用类别界线明显(且有线状地物),可利用其类别界线划分为若干宗地。

1.4、地籍编号A、地籍编号以行政区(县)、镇(街)、村坊、宗地四级编号。

即:以XX-XXX-XXXX-XXXX13位形式表示。

B、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以“弓”字形顺序编号。

村坊号以农调权属中的红色大号,即村坊(国有)号(市局)为准,宗地号外业调查时暂以该村坊号下1号起流水编排为预编地籍号,内业入库时以该街坊号下的最大号往下自动编排为正式地籍号。

C、界址点号应按街坊统一流水编号。

D、通过居民点的道路、河沟、鱼塘及其他土地,不作编号。

1.5、地籍勘丈(细部测量)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以图解法为主,与解析法、部分解析法相结合。

土地利现状调查补充详查电子图中,权属调查宗地的建筑物图上有标绘时,采用图解法;权属调查宗地的建筑物图上无标绘且全部址点容易施测时,采用解析法;部分界址点难以施测时,采用部分解析法。

1.6、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基本地籍图采用土地利用现状1:500做为外业工作底图。

1.7、实施单位开始农村村庄初始地籍调查的镇(街),要成立以分管土地人员协助农村村庄地籍调查,并负责协调,处理地籍调查,登记中的相关问题。

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及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用户手册-20191031

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及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用户手册-20191031

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及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操作手册北京数慧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9月目录1工作目的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2软件说明 (1)3运行环境说明 (2)3.1硬件环境 (2)3.2软件环境 (2)4软件安装与卸载 (2)4.1软件安装顺序及问题 (2)4.2软件安装 (3)4.3软件卸载 (6)5软件功能介绍 (9)6软件工作流程说明 (26)6.1项目信息制作流程 (27)6.1.1选择默认行政区 (27)6.1.2新建项目库、导入工作底图 (28)6.1.3选择项目类型 (39)6.1.4填写/修改表单数据 (43)6.1.5标绘项目区范围 (45)6.1.6标绘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57)6.1.7其他方式确定项目区范围与高标准农田范围 (57)6.1.8制作/修改拐点坐标 (60)6.1.9审核检查确认成果 (61)6.1.10查看质检结果 (63)6.1.11统一汇交数据成果 (65)6.2其他功能 (70)6.2.1统计分析 (70)6.2.2空间分析 (71)6.2.3系统设置 (75)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要求,为顺利开展“十二五”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评估工作,依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有关规定,与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化监管系统相关技术要求及各有关部门业务管理充分衔接,特制定本指南。

1 工作目的1.1编制目的本手册面向对象为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及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的使用者,通过此操作手册的学习,能够详细了解软件的功能,迅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方便用户快速上手软件操作,实现高标准农田项目上图工作。

1.2编制依据主要依据如下标准文件和规范性文件。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土地基本术语》(GB/T 19231-200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1016-2003)《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 号)《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7〕115号)《“十二五”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评估工作通知代拟稿》及附件2 软件说明通过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及数据质量检查软件,使用者能够实现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建、数据导入、指标的填写与修改、图形标绘提取、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包输出等功能。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入库技术培训.pptx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入库技术培训.pptx

7入库数据转换
7.1原基础数据的转换 主要转换图层为地类图斑、零星地物、线状地物、基本农田图 斑、基本农田图块、行政区、行政界线、注记、其它注记、界 址点、符号等图层。
7.2外业成果数据的转换 主要转换图层为小组界、飞地界、争议界、小组名、争议名、飞
地名、界址点、界址点号、宗地号、界址线编号等图层。
湖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数据入库技术培训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2012.2


前言
1.总体技术流程
2.资料准备
所有权部分
使用权部分
3.已有资料准备 4.外业资料接收 5.外业资料的检查 6.外业成果数据预处理 7.入库数据转换 8.数据入库
3.已有资料准备 4.外业资料接收 5.外业资料的检查 6.外业成果数据预处理 7.入库数据转换 8.数据入库
6外业成果数据预处理
(1)按村级以上行政界线、小组界、飞地界、争议界、零星权 属、小组名、争议名、飞地名、界址点、界址点号、宗地号、零 星权属块编号、拐点、界址线编号分层放置数据。
(2)没有村级行政界线调整应删去村级以上行政界线;有村级 行政界线调整应删去没变化村级行政界线部分。
(3)以村为单位制作一个行政区名称和行政区代码对应的表格 格式为二次土地调查的权属代码表格式。
使用权部分
3已有资料准备
(1)用于制作工作底图的影像资料; (2)国土资源部验收通过的2011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 (3)2011年度土地变更后全省的省、市、县、乡镇行政界线及村
权属界线; (4)已有的权属调查资料; (5)二调数据整饰好的、、、等整饰性文件。
4外业资料接收
(1)外调工作底图的资料(纸质); (2)所有权格式成果数据或符合建库要求其他格式数据; (3)权属界线认定书签字表、附图及文字说明(纸质)。 (4)权属界线认定书签字表、附图及文字说明扫描件,并按“地籍号@相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图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入库操作流程二○一六年四月目录1................................................................ 概述22........................................................... 数据源要求33........................................................... 数据库创建33.1..................................................... 新建A CCESS文件43.2....................................................... 初始化数据库53.3......................................................... 连接数据库73.4.................................................. 参数设置及图层创建83.4.1................................................... 单位信息设置93.4.2................................................... 运行参数设置113.4.3....................................................... 创建图层151概述村庄地籍数据入库,即将宅基地确权调查的矢量数据和权属信息等通过各种工具完成入库,并在数据入库子系统中进行属性处理,最终完成村庄宅基地数据库建设的过程。

在国图村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可按以下流程完成数据建库:第一步,由外业作业单位进行调查、采集各种宅基地矢量及权属数据;第二步,作业单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查,使图形数据正确、属性信息完整正确(至少关键属性要采集到),不要存在复合要素等错误图形;第三步,初始化数据库、创建图层;第四步,数据入库,对图形属性进行处理,获取所属区域、填写分类代码等;第五步,进行各种报表、图件输出;第六步,登记发证。

2数据源要求格式要求:村庄地籍数据库建设标准参照“二调”《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标准》和《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标准》,最终要形成Personal Geodatabase数据库。

属性要求:严格遵守《国图村庄地籍数据库建设规范(地籍部分)》的要求。

村庄地籍基本图形要素及属性要求:宗地【土地用途、批准用途、权属性质等】、界址点【界址点类别、性质等】、界址线【界址线性质、类型、位置、分类代码等】、地类图斑【地类编码、权属性质等】、行政区(村坊面)【行政区代码等】、地籍区【地籍区代码等】、地籍子区【地籍子区代码等】、房屋【房屋结构、房屋层数等】等。

3数据库创建国图村庄地籍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建库向导,用此工具可完成数据库创建、系统参数设置、图层创建等工作。

在“系统工具集”中,点击“数据处理工具”下的“数据入库流程工具(村庄)”及弹出如下向导工具。

图入库向导3.1新建Access文件单击“新建MSAccess文件”功能键,在任意选择路径下新建一个空的Access 数据库。

图新建本地Access数据库3.2初始化数据库单击“初始化数据库”功能键,选择“初始化本地数据库”,点击下一步按钮,选择3.1操作中新建的空的Acess数据库,根据系统所给的提示顺序完成数据库初始化。

图初始化本地数据库3.3连接数据库点击“设置数据库连接”功能键,设定各类连接参数。

图行政代码图数据库连接在“启动选项”下,根据所连接的数据设置对应地区的行政代码。

(这里的行政区代码根据具体建库行政区填写,例如辽阳县 211021)在“数据库连接参数”选项卡下选择“本地数据源”选项,选择本地数据源和图件成果库(*.MDB)。

所有连接参数设置成功后,点击“确定”完成数据库连接。

3.4参数设置及图层创建参数设置及图层模板创建在系统管理子系统中进行操作,进入系统管理子系统,(初始密码为0);图系统管理子系统登陆3.4.1单位信息设置3.4.1.1操作单位信息表在“数据工具”选项卡下进行单位信息相关设置。

图设置单位信息单位信息包括两部分内容需要设置,单位级别信息和单位信息。

选择对应表名,点击“确定”,即可对对应表进行浏览和设置。

图设置内容选择1、单位级别信息表设置单位级别信息表是为规范单位信息所做的相关定义,包括单位级别代码、单位级别名称和代码长度。

针对市、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街坊)等各类单位级别指定相应的级别代码并规定各级代码的长度取值。

单位级别代码最高级为“0”,系统默认“区县”为“0”级,依次往下,乡镇为“1”,村街坊为“2”等等。

各级的代码长度则根据国家及地方规定进行设置,如:国家规定的行政代码到区县一级共有6位,前4位为市代码,第5、6位为区县代码,在单位信息表中“0”级“县”的代码长度即为6,“1”级“乡镇”的代码长度为3,依次往下设置。

图单位级别信息注:在设置单位级别名称时,需注意各级别需分别对应包括“区县”、“乡镇”、“村”等字眼,比如:“村级别”的单位级别名称必须包括“村”这个字眼。

否则,在自动属性赋值、计算面积、刷新统计面积等需要选择单位级别的地方,可能会出现单位级别为空的情况。

另外,修改单位级别信息后,之前设置的建库单位级别及目录树显示级别可能会被修改,需重新设置。

使用“权属管理运维子系统”界面上方的新增、编辑、删除等功能按钮可对这表的内容进行各项编辑。

图编辑单位信息2、单位信息设置单位信息表按照单位级别信息表定义进行设置,如上图,0级代码长度为6,则在单位信息表中设置县级6位代码、名称,并填写单位级别为0;乡镇在单位级别信息表中设置为1级3位代码,在单位信息表设置乡镇代码为6+3共9位,级别为1;依次类推,村街坊代码为6+3+3共12位,级别为2;等等。

同样,单位信息表内容的设置也可使用系统上方的各种工具进行编辑。

注意:当单位信息与单位级别信息设置完成后,根据单位信息表0级单位代码来检查上一步“连接参数”中的“行政代码”设置是否正确。

单位信息0级为区县级,即6位代码,则“行政代码”填为6位代码。

例如:0级代码为211021,则“连接参数”中的“行政代码”填写为“211021”。

如果开始时设置的“行政代码”填写正确,则继续下一步操作;否则,需要重新设置连接参数并重新进入权属管理运维子系统,然后继续下面操作。

3.4.1.2接收单位信息表该功能用于接收汇交目录下的权属单位代码表到系统中,处理为系统的单位信息表。

选择“接收单位信息表”功能,如下界面:图接收单位代码表选择汇交目录下的权属单位代码表,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将汇交目录下的权属单位代码表成功转换为系统中的单位信息表。

3.4.2运行参数设置初始建库时,只要设置以下几个方面既可。

3.4.2.1常规包括建库单位、目录树显示和地类体系三项参数设置。

分别用来设置图层创建的单位级别、目录树显示的最小级别,以及数据库中数据使用的地类体系和统计输出报表时所使用的地类体系。

注:该处的建库单位选择“区县”,即一个区或县有一个数据库,调查时可根据乡镇或村进行调查,最终将乡镇或村的数据导入到县级总库中。

图常规设置3.4.2.2数据基础设置数据库的空间参考信息,包括坐标系设置(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和中央经线的设置。

中央经线输入格式为:度分秒,如120.0345,表示120度3分45秒。

图数学基础参数设置3.4.2.3比例尺在此可进行比例尺信息的管理维护,用以增加、删除或修改数据比例尺信息。

建议用户仅保留当前数据库数据涉及的比例尺的记录。

注:根据区域实际调查情况选择比例尺,是否存在线物和零星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

图:比例尺设置3.4.2.4计量单位对数据库中涉及的面积、长度、坐标等计量单位的精度进行设置,限制各自的小数位位数以符合数据标准。

图计量单位设置3.4.3创建图层在完成数据库初始化及相关的“运行参数”设置之后,即可对当前数据库创建数据图层。

(这里创建的图层仅仅是空的数据层,其中不包含任何图形数据,为后面的数据导入做准备)第一步,选择图层:在右侧上方一栏内选择需要创建的要素层(在左侧的方框中打钩),点击任意一个要素层,在其下方一栏内显示的是该要素层内包含的字段信息。

可点击“全选”,创建所有图层。

第二步,选择创建要素的比例尺(根据所需选择):图:创建图层第三步,设置参数:创建要素层之前,还需要设置当前数据库的相关参数。

包括投影坐标系、中央子午线、最大最小X、Y值。

操作方法,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参数设置(P)”,在如下图所示页面中进行选择。

图参数设置“导入”按钮的作用:如果已有具有空间参考的数据(SHP或GDB格式),可通过“导入”工具导入该数据的空间参考。

点击该按钮后选择要导入空间参考的本地数据库(或shp),任选该数据库中一个要素集,确定即可。

图本地数据库空间参考获取第四步,创建图层: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创建”功能(或者在“创建图层”菜单下选择),在需要创建要素图层的行政区前打钩,点击“确定”按钮,开始创建图层(这里同样还可以对参数进行设置或修改)。

图选择图层单位3.4.3.1接收地籍区、地籍子区该功能用于接收,应对国家宗地统一编码工作而划定的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将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的图形、编号、名称等属性接收到DJQ及DJZQ图层中,并根据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生成单位信息表。

点击“单位信息设置”。

选择接收地籍区、地籍子区,如下界面:图接收地籍区、地籍子区工具支持,MDB或SHP两种类型的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导入,添加时,MDB 以文件形式进行添加。

而shp则需要添加文件夹。

点击菜单“图形工具”——“宗地生成界址点”和“宗地生成界址线”,直接生成宗地的界址点和界址线(也可以单独对选中的宗地进行生成界址点和界址线)。

此操作需确保界址点、界址线层打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