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视误区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
---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生聪明识字起”。

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

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往往在遇到课外读物时造成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了阅读兴趣的下降。

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即错过了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

但是,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问题一】识字教学枯燥单一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3》时的片段: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习一组有趣的汉字。

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条小船。

师:在小船的边上,有一个古文字“舟”,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一条小船。

师:古文字旁边还有一个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汉字“舟”字,谁会读?
生读汉字。

师:谁来记一记它?
学生分析生字的笔顺,然后书空。

教师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石”“燕”“川”等字。

一节课下来,学生哈欠直打,学得无精打采。

【反思及对策】遵循规律形象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得没劲、心不在焉。

长期下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将会被扼杀,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也无法提高。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我们理解任何东西,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去创造性地思考。

”如何变枯燥的识字教学为充满趣味的识字游戏,使识字教学与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呢?我们可以采用拼一拼、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等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

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先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再让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自己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然后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第二步引入新课: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出示象形字)。

让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接着(出示现代汉字)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

第三步识读字、词、儿歌。

通过刚才的画、说、猜,学生对生字的字形有了初步的印象。

为了使学生巧妙地将生字的字形与图画的内容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识记字形。

我先让学生带上拼音读一读词语(有了拼音的帮助读好词语根本不难),接着提高难度:让他们去掉拼音后再读一读生字,并且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生字宝宝戴上帽子,小朋友认识它们太容易了,可是去掉了帽子,你们怎么还会认识它们吗?有什么诀窍,能告诉老师吗?”问题一提出来,小朋友们说得可热闹了:“我只要记住小燕子的外形,就能记住这个字。

我还能编首小儿歌来记‘燕’:燕头莫忘横,心口在中央,北字两边飞,燕尾是四点。

”“我刚才画了一叶小舟,‘舟’字和小舟的样子可像啦!”……一个小小的问题巧妙地将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识字课不再是单调的看图记字课,而是一顿丰富多彩的识字大餐。

【问题二】识字教学面面俱到
【案例】曾听到某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3》时的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组词:“竹篮箩筐筷子”学习这组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箩筐”的“筐”是后鼻音。

生:“竹篮”的“竹”要读翘舌音。

生:“箩筐”的“筐”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可千万不能加点。

生:“竹”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的第二笔横不能加钩。

生:我还知道“箩筐”“竹篮”“筷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

…………
师:小朋友们说得可真好,相信你们一定能记住这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地方了!
下课前,笔者报了这几个词语给学生默写,正确率不到三分之一……
【反思及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注重识字效果
识字教学要把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教师任由学生自己分析汉字,课堂上看似热闹,然而实效却很差。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一篇课文,十来个生字,音、形、义各有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要擅长根据每个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我在教学这课时,抓住生词中音形义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先出示词语:竹篮箩筐筷子茶叶菠萝兰花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再请他们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来读准这些词语,并提出了要求:遇到难读的词语要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诉大家。

学生自己做小老师,兴趣很浓,他们不仅把每个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还把需要注意的地方说得很清楚,如:“竹、茶”是翘舌音、“筷子”要读成轻声音节、“篮、兰”两字的声母都是“l”……根据学
生的发言,结合方言中学生易混淆的读音,我把易读错的字“竹、茶”、“兰、篮”放在一起,反复认读,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读准为止。

“篮、茶、菠、萝”这四个字是生字,字形都比较简单,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利用熟字来加一加、减一减来记住生字的字形。

关键是在运用的时候,一些音形相近的字容易混淆。

如“萝”和“箩”这两个字,学生在运用时经常张冠李戴。

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字,我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比一比,这两个字不同在哪里?(“箩”是竹字头,“萝”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系?竹字头的字呢?学生通过刚才读词、看偏旁的演变,知道:草头字大多与花草植物有关,竹字头的字大多与竹子有关。

接着提问:现在你能分清这两个字了吗?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箩筐是用竹子编成的,是竹制品,因此这两个字都是竹字头;菠萝是一种水果,也就与植物有关,因此两个字都是草字头。

明白了偏旁为什么不同,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字形,学生在书写时也就不容易发生错误了。

汉字的音、形、义总有难掌握的一部分,识字教学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使识字教学目标明确,取得好的效果。

【问题三】识字教学“学”“用”分离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四册《识字1》学习“饼”时的片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欢度中秋节的啊?
生:我们一家人团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师:“饼”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打算怎么记住它?
学生分析生字的字形。

师:月饼能吃,所以“饼”是食字旁,小朋友们记住了吗?今后可不要写错了。

你能给“饼”组词吗?
生:饼干。

生:把柄。

师:“把柄”能吃吗?错了!
其余同学则哄堂大笑。

【反思及对策】联系生活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学生为什么会在组词时出错?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饼”的意思。

许多低年级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把目光只盯在了分析字形上,只要把这个字教会就行了,而其他的却没有过多考虑。

长期以往,学生对一些读音相近的字不能正确分辨,写话时便错别字连天。

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分析字形,应培养学生“生活识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同样是教学“饼”字,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示生字卡片,一个大大的“饼”字,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很多识记字形的方法,他们用“部件法”、“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了“饼”的字形。

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饼”的偏旁:“这是我们新学的一个偏旁,想知道它是由哪个字变来的
吗?”说着,在旁边写下了个“食”字,“为什么饼是‘食字旁’呢?想一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饼’字?”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我家门口有个小店,小店的门上写着‘烧饼’,我可喜欢吃那儿的烧饼了!”“我在超市里见到过‘饼干’。

”“对了,‘旺旺雪饼’上也有‘饼’字。

”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为什么‘饼’是‘食字旁’了,‘饼’一般表示的是事物,所以它是‘食字旁’!”“老师,我还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的传说呢!”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
这样的教学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在老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认识的熟字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这样,不仅既快又牢地识字,而且使新信息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丰富和加强了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促进认知水平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还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的积累,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拓宽了识字途径。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生字的字形、字义的记忆就更深刻了,书写时的错误便会大大减少。

【问题四】识字教学“识”“写”分离
【案例】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四册《识字4》时的片段:
师:用你喜爱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学生或同桌读、或自由读,读时兴趣高涨。

师:你们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规律吗?
生:“海、河、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生:“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学生识记生字的办法很多,足以看出这位教师平时在字形教学方面花费了功夫。

师:让我们一起认识我们祖国的两大河流吧!
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及黄河,教师配乐饱含深情地介绍了第一大河长江及母亲河黄河,还让学生了解了东海。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两个生字呢!教师范写生字:瞄
教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字写得非常好,可是当他把字写完时,下课铃声就响了,学生压根就没时间欣赏这优美的字,更不用说在课堂上练习写两个了。

师(看时间掐得很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来不及写我们回到教室继续写。

【反思及对策】紧扣字形关注文化讲究识写结合
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识字公开课教学,很多老师总是把写字这个环节安排为随机环节。

课堂上有时间就写几个,没有时间就课外再写。

其实,学生当堂写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光说不写或过后再写,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无法真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开学初,一次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也是执教这一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她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新词生字的音形义的教学仅仅用了二十五分钟,后面的十五分钟的时间花在了
写字、当堂巩固生字上。

尤其是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时,给每位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指导学生写“瞄”字时:她先出示“瞄”字,指导学生分析结构“‘瞄'由几部分组成,是什么结构?”学生回答:“‘瞄’由两部分组成,是左右结构。

”教师立刻在旁边板书独体字的“苗”,然后让学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立刻回答:“苗是独体字时,写在田字格的当中,当它变成瞄时,苗要写得瘦一些,要让点位置给旁边的目字旁。

”教师一边范写一边笑着说:“是啊,‘苗’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它怕占了‘目’的位置,宁愿自己挤一些。

我们今天写的左右结构的字都是这样,都要让点位置给旁边的偏旁哦!如果你是偏旁宝宝,你会对旁边的字说什么呢?”学生笑着说:“我会对它说‘谢谢你让个地方给我!’”“我们俩人在田字格中位置恰当,才能使小主人的字越写越好看。

”教师趁热打铁说:“同学们记住‘瞄’的写法了吗?那就快写一写吧!”学生欣然执笔,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写下了一个“瞄”字。

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默写生字,同桌互批,正确率高达98.3%,仅有一个学生写错。

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让位给指导学生写字,不仅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和方法,更注重结合字形字义的特点恰当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互相谦让,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课堂上,教师范写后,学生立刻写,下课前再默写,这样的教学充分遵循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规律,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同时识字教
学既教写字,又教做人,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特点。

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

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

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识字教学规律,拓宽识字教学渠道,优化识字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识字兴趣,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还识字教学以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