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现状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现状分析

作者:张帅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要:面对近些年来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社会各界都已经广泛关注,我们应该正视问题,积极解决,让大学生们正确的进行心理求助,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让学生们健康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求助现状分析心理健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我们实际调查,现在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其中不乏自闭、焦虑、抑郁等。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青少年时期,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大学阶段是心理问题出现较多并且自己缺乏独立解决能力的阶段,如果不在这个阶段及时解决,对人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

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积极解决,但有的大学生却置之不理,回避求助,最终导致了难以挽回的后果。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大多数都会选择逃避,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求帮助和解决。所以提高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是现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心理求助概况

1.心理求助的概念。心理求助指的是个体对其自身有良好认知,并且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寻求外界的帮助,以此来解决自身心理困扰、促进自我心理成长的行为。夏勉认为,心理求助是指客观上存在的心理困扰者以解决问题或痛苦为目的向个人之外的力量寻求帮助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当碰到心理问题的时候,积极主动的去寻求帮助,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

2.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点。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大学生日益增多,他们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这时,他们首先会选择向朋友倾诉,其次才是母亲、同学、恋人,但选择心理医生的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更喜欢选择与自身较为亲密的人倾诉。

对于喜欢言辞的人来说他们喜欢倾诉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并不喜欢说话,他们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自己解决,比如疯狂购物,听音乐缓解,参加文体活动等。

性别不同的大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处理方式也有一定的不同,相比于男生,女生更倾向于求助,男生则更加喜欢自己解决问题;不同出身的大学生对待心理求助的理解也不同,相比于农村大学生,城市大学生对心理求助行为则表现的比较积极。

3.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现状。据民调显示,我国在心理咨询的问题上,有66.8%的受访者坦言找不到方便、快捷心理咨询,有53.8%的受访者表示有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生有偏见。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我们的心理咨询行业起步晚,进步慢,目前还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但在青年人群和知识分子中已经开始逐步被认可,总的来说,心理辅导行业在我国仍算是新生事物,所有新兴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曲折中发展前进。

目前各高校都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咨询老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如若出现离心力问题,理应积极的去寻求专业的老师帮助。但是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一般出现心理问题之后,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仅仅占5%不到。

《中国青年报》2005年8月3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选择向朋友倾诉的占79.8%,其次是母亲45.5%、同学38.6%、恋人

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而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无非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非专业方式即向朋友、家人倾诉,另一种是专业方式即心理咨询。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都普遍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在碰到心理难题时,大学生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处理,自己解决不了才会进行求助,几乎没有人在刚碰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要求求助。

二、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心理求助行為研究的必要性。健康的心理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甚至是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想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正确的进行心理求助,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更好的投入学习、生活。在紧张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当中,只有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早早摆脱依赖,增强自理自立能力,积极融入新的校园生活,才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的类型,可是话说回来,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尽早的通过心理求助进行解决,心理问题解决的越早,大学生活也就过的越健康。

2.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国家政策不完善导致心理行业不规范。首先,我国重视心理行业发展的时间晚,而且心理行业的职业规范化程度不够,没有正规的管理机构和扶植政策,民间的咨询机构门可罗雀;其次,大家一些守旧思想影响人们的观念,人们不认为在生活学习中出现心理问题是正常现象,大家都普遍有排斥心理求助和心理咨询,而且对心理医生十分不信任,怀疑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治疗效果,只重视躯体疾病,不重视心理问题,因为饱受这种思想禁锢,心理求助才不会被人们认可,才导致心理行业举步维艰,如过这样恶性循环,长期以往,国人的心理问题将会愈加严重。

中外文化的不同,导致对待心理健康的看法不尽相同。国人在处理心理问题的时候,总是先力求自己解决,不行才会求助别人,并且在寻求外界帮助的时候,也总是倾向于求助朋友、

亲人,这些自身碍于“脸面”“隐私”等问题是阻碍进行求助的重要原因。总体来说心理咨询体系是建立在西方注重个人主义的基础上的,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利益,而东方文化相比来说更偏重于集体文化。比如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不仅仅考虑到影响自己的个人前途和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地位,还会顾及到班级的荣誉,父母脸面等,这往往也是影响大学生回避心理求助一大因素。

我国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心理问题凸显。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存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长期缺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也不会去主动关注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一旦遇到心理问题就会用传统的健康观念去对待,不断的改变外在环境或者选择适应这种情况来承受一切外在压力,这样无异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慢慢的演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根据人口变量学因素,我们了解到女生相对男生来说,更倾向于心理求助。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心理求租是因为女性天生比男性更容易敏感,产生抑郁等问题,女生比男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更积极,比男生学习更加勤奋、努力,所以在受挫之后更容易产生厌恶、嫉妒等心理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女生天生就比较脆弱,一旦失恋受到的打击肯定要比男生大的多。许多研究都证明,男生进行心理求助的情况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相比女生更加独立、非情绪化。

各高校没有将心理学的宣传落到实处。各大高校对心理学的宣传不够重视,即使有的高校积极宣传,但是实际效果与理想还是差距很大。经不完全统计,在所调查的5所高校里,近70%的大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有正规心理咨询室和负责心理咨询的老师,几乎80%的学生不晓得心理咨询室的地址和电话。

学校负责咨询的老师很多不是专职做咨询的。高校的心理咨询师除了担任咨询师外,一般都兼职辅导员或者代课老师,在我国这种情况十分普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相对等的,这难免影响学生心理求助的需求,老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就代表着权威,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不会有所保留,师生之间并不能够坦诚的交流。有调查显示,有90.1%的学生认可咨询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这就说明学生已经认可了这种不平等关系,所以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很少在学校机构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

三、对提高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建议

阻碍大学生进行心理求助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已经证实的,但有的却还是处在研究阶段。总体来说,现在的人们还是很渴求进行心理求助的,但碍于种种原因,才导致心理求助不被认可,为了避免“马加爵事件”、江西女大学生“割喉案”、复旦“投毒案”等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我将给出以下建议:

1.加强国家政策扶持。鉴于我国心理学起步晚,发展慢的特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扶持心理学行业的发展,规范心理学的发展,加强心理机构管理机制,完善心理咨询师资质证书的评级标准,以确保咨询师团队的高专业素养和高职业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