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2007级新生UPI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一、测查工具简介
测查工具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该问卷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该问卷最早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1991年介绍到国内,1993年由樊富民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修订,成为当前国内高校应用广泛的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工具,被证明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UPI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时作为参考。内容包括学生个人的自然特点、家族病史、个人病史、对专业的满意度等;第二部分是问卷本身,共60个项目,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生焦虑、苦恼、压抑、人际敏感、矛盾冲突等身心症状,作为衡量不健康的尺度,其中5、20、35、50是测伪尺度,不记分,其他题目选“是”记1分,“不是”记0分,相加得到总分,得分越高说明问题越多;第三部分为辅助题,可了解被调查者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评价及主要困扰问题。该问卷简便易行,适于团体施测。
根据问卷的分析标准,可将参加调查的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即需要重点关注和教育干预的对象。其判断标准包括:总分在25或25分以上者,或者第25题(想轻生)做肯定回答者,或者辅助题中至少有两题作肯定回答者或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第二类是可能有较轻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引起关注,有条件的可联系面谈。判断标准包括:总分在20~24分者,或者8、16、26有一题作肯定回答者,或者辅助题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第三类表明心理健康,作为一次通过者,即不属于第一、二类的学生。
二、测查结果与分析
1.三类学生的分布
在1169人(实测人数)中,有 321 人(占 27.46% )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属于一类重点关注学生;另外有137人(占11.72%)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属于二类次重点关注学生;还剩711人(占60.82%)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属于三类非重点关注学生(见下表)。
表1 三类学生的分布情况
一类部题是指总分达到25分以上(含25分),即具有的阳性因子数达到了25个,或者是回答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也可以是自认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此次调查中,属一类问题的学生总人数为321人,占了整个被试学生的27.46%,而对于全国的常模来说,一类学生的比例一般为18%-21%。一类问题学生中,男生人数为92人,占被试男生的25.14%,女生人数为229人,占被试女生的28.52%。一类学生在各单位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各单位一类问题学生的分布情况
3.具有三种典型阳性因子的学生分布情况
在这56种阳性因子中,比较常见且比较典型的因子是轻生、失眠以及自卑。其中失眠因子达到了106人,占总人数的9.07%;自卑因子达到了176人,占总人数的15.06%。最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人数达到了17人,占了总人数的1.45%。希望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危机的发生。轻生因子在本次测评中的详细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具有轻生因子的学生分布情况
在UPI量表中一共有60个检测因子,其中阴性因子即良好心理因素四个,其名称及具有该因子的学生比例分别是:
(1)身体健康良好--1078(92.22%);(2)心情开朗--591(50.56%);
(3)人缘好--1006(86.06%);(4)总是朝气蓬勃--884(75.62%)。
阳性因子即不良心理因素一共有56个。各因子名称及具有该因子的学生比例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各阳性因子名称及具有该因子的学生比例
5.十大问题排行
表5 十大问题排行
三、讨论与建议
1.讨论
(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我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不容忽视,甚至令人担忧。而且,很多学生的问题是从高中带上来的,甚至在初中、小学就存在了,这给我们的心理辅导工作增加了数量和难度。也有一些问题是适应性的,对新环境熟悉之后就会缓解,但这也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帮助和指点,否则积压到大三、大四,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很多神经症都是过于压抑造成的。所以,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采取主动约请、及时帮助的办法,但工作量相当之大,最好各院系的辅导员能协助我们做一些谈话和进一步筛选的工作。
(2) 家庭环境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父母不和、离异、亲子之间交流较少……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偏差,自卑、敏感、冷漠、多疑、独立性差、悲观等等,但对这一因素我们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3) 目前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定向模糊,缺乏学习动力,自信心不足,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不会与人相处,独立性不够等等。很多学生感到活着没什么意思,时常会有一些"人生乏味,不如死了为好"的念头。这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此,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不但要有心理健康的教育,还要有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的教育;对学生不但要抓学习,也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娱乐和与人交往。
2.原因
(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大学生都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跨进校门的,他们原先想象中的大学充满诗情画意。但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很快发现生活的道路并非花团锦簇、处处洒满阳光,现实情况并非想他们所憧憬的那么美好。进入大学后,远离亲友,生活环境突变,学习中的竞争的加剧,理想的困惑,考试的焦虑,择业的迷惘以及交友的挫折等原因,加上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存在,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上感到措手不及,学习上感到不堪重负,从而出现焦躁、压抑、敌意、孤独、忧郁等心理。
(2) 自主性与依赖性共存
大学时期提倡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使大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是他们毕竟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的支持,在生活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广泛地接触社会,独立生活能力还很差,不能独立地去适应社会,开展人际交往,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思想上强烈要求独立,同时他们又感到自己实际上并未“真正独立”,从而表现为自主性与依赖性同时存在。
(3) 自豪感和自卑感并存
我国的大学教育仍然属“精英教育”的性质,在社会和大学生自我心理上,都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人生的某种成就和成功,使其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在大学是以专业学习为主,讲究知识与能力的并重,因此同学之间的差异性和差距开始显示出来,贫富差别等这些问题也是造成一些学生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个性、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建议
(1) 提高认识,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时时存在危机,而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正走上性格的独立,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与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与冲突,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