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新城E1区工程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地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质量目标及施工总流程图------------------------ 2 第四章施工部署------------------------------------- 5 第五章施工准备------------------------------------- 5 第六章土方施工------------------------------------- 8第七章施工技术要点--------------------------------- 8第八章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8 第九章安全管理------------------------------------- 9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 9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馨怡家园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南临龙平路,东临一环路。
工程规模:本工程共有9幢高层住宅楼,地下室一层,沿街商铺三层。
总建筑面积为185544.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5671.9 m2,地下建筑面积29873 m2,E1区±0.000=519.60m。
根据怡和新城E区方格网以及现场察看,场地自然标高落差很大。
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及现场的地容地貌,本工程挖土量大约有200000 m3。
2、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有关设计施工图纸
(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02)
(4)总承包合同
第二章地质情况
1、地质条件
根据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质构造单一,无不良地质作用,为稳定场地。
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场地内基坑开挖及其影响范围内土层分布如下:
ml):褐、黑褐、灰褐色,稍湿,松散。
成分以建筑垃圾(1-1)杂填土(Q
4
及生活垃圾为主。
ml):棕红、紫红、棕褐、褐、黄褐、灰褐色,稍湿,松(1-2)素填土(Q
4
散。
成分以粘土、粉质粘土为主,主要为平整场地时形成,为新近回填土。
pd):棕褐、褐、黑褐、灰褐色,稍湿~湿,松散。
成分以(1-3)耕土(Q
4
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含较多植物根系。
h):褐灰、灰色,湿、流塑,含有机质,稍有腥味。
该层主要(2)淤泥(Q
4
分布于藕塘及E3区北西侧凹地、E4区低凹地带处。
al+pl):褐灰、灰白、黄褐、紫褐色,可塑。
含少量铁锰(3-1)粉质粘土(Q
4
质氧化物及氧化铁,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为中等。
al+pl):褐灰、灰白、黄褐色、紫褐色,软塑。
含少量铁(3-2)粉质粘土(Q
4
锰质氧化物及氧化铁,切面稍有光泽,摇振反应为弱,干强度中等,韧性为中等。
al+pl):黄褐色、灰褐色,硬塑。
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3-3)粉质粘土(Q
4
氧化铁,切面稍有光泽,摇振反应为弱,干强度中等,韧性为中等。
al+pl):黄褐色、褐黄、棕红色,硬塑。
含氧化铁和少量铁(4-1)粘土(Q
3
锰质结核,偶见钙质结核,裂隙较为发育,具网纹状结构,充填有条带状灰白色
粘土,切面光滑,摇振无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土质结构致密。
al+pl):黄褐色、褐黄、棕红色,可塑。
含氧化铁和少量铁(4-2)粘土(Q
3
锰质结核,偶见钙质结核,裂隙较为发育,具网纹状结构,充填有条带状灰白色
粘土,切面光滑,摇振无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土质结构致密。
al+pl):白黄色、棕黄色、黄褐色、灰褐色,硬塑。
含(5-1)粉质粘土(Q
3
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切面稍有光滑,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
结构致密。
al+pl):黄褐色、白黄色、棕黄色,可塑。
含少量铁锰(5-2)粉质粘土(Q
3
质氧化物,切面稍有光滑,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结构致密。
al+pl):白黄色、棕黄色、黄褐色、灰褐色,软塑。
含(5-3)粉质粘土(Q
3
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切面稍光滑,摇振反应缓慢,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
结构差。
al+pl):灰褐色、灰黄色、紫褐色,稍密,稍湿,摇振反应迅(6)粉土(Q
3
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较低,韧性较低,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
al+pl):灰色、灰白色;稍密;稍湿~饱和,系长石、云母细片、(7)粉砂(Q
3
岩屑及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混少量粘粒。
(8)泥岩(K
):紫红~棕红色,泥质结构,致密,厚层状构造,分布连续,2g
含少量石膏、钙芒硝和灰绿色物质。
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泥岩、强风
化泥岩和中等风化泥岩3个亚层:
(8-1)全风化泥岩:紫红~棕红色,矿物成分已全部改变并已风化成土状,
含较多的灰黄色物质,具可塑性。
(8-2)强风化泥岩:紫红~棕红色,含较多粘土质矿物,少量石膏、钙芒硝和灰绿色物质,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即碎,浸水迅速软化。
局部夹有砂岩。
(8-3)中等风化泥岩:紫红~棕红色,厚层状构造,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面矿物风化成土状,岩芯呈短柱状,敲击声脆,用手难以折断。
岩石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15.10m。
2、地下水状况
根据钻探揭示,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耕土、粘性土层的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农田灌溉水渗透补给,水位埋深差异较大,分布不连续,无统一的自由水面。
本次勘察为平水期,在场地部分钻孔中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为0.30~4.50m,标高为510.57~515.07m。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风化带内,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及发育特征等因素的控制。
3、场地的回填土必须经过碾压、夯实至设计标高后,经检测其压实性指标应达到设计要求,填料应选用非膨胀土。
第三章质量目标及施工总流程图
1、质量目标
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特点,在施工技术、质量措施、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做到有明确的目标,有严密的组织管理,有完善的制度,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在工期、质量、安全等和项目指标均达到一流水平。
2、施工总流程图
第四章施工部署
1、土方开挖总体施工安排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筏板式基础,人工清底的预留厚度为200mm。
土方开挖,从标高变化上还是不算复杂,但从整体平面上分析还是比较复杂的。
本工程结合地上施工总体部署,基坑开挖从北部向南部挖,从低标高往高标高处开挖,考虑现场的交通道路的便利性,在龙平路和一环路各设置一个出土口,合理安排基坑的施工顺序是本次基础土方开挖的重点。
2、施工流程和施工顺序
由于E1区是怡和新城E区中的其中一块,有两面分别与E2、E4相邻且距离很近,故本基坑开挖顺序,应先从与E2、E4相邻处开始挖起,分别向龙平路和一环路两出口出土,基坑按照1:0.5进行二级放坡,开挖平面与放坡详见附图。
3、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4、土方工程施工部署安排
由于现场场地标高比较复杂,工期比较紧,尽快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面是土方工程的关键之所在。
要保证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土方开挖施工,必须有序施工,为了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防止塌方等不利现象的发生,我们采用土方开挖与护坡施工交替进行的办法。
具体流程如下:
开挖线放样→第一步土方开挖→第一步修坡→开挖下一步土方→下一步修坡→直至基坑底。
(1)采用4台反铲挖土机、15辆土方车分2个组分别进行。
采用大挖挖土,小挖进行修坡。
(2)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先北后南的方向,并预留好汽车坡道。
(3)边坡及坑底应留200mm人工清底,以减少雨水和太阳暴晒对土层的扰动。
(4)开挖过程中应时时测量挖深,通过放坡系数计算该挖深处的下边缘位置,并由测量人员撒出白灰线进行控制。
(5)如果到达坑底后发现基底土层与地勘资料不一致应立即通知业主、监理、设计以及地勘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6)坡道处土方收尾采用长臂挖土机进行挖土,装车运走。
(7)基坑至基底以上200mm(人工清土层)。
(8)因在施工时运土车辆需从基坑下面往上面运土,因此土方施工时需预留坡道,并且根据土方进度动态进行留设。
(9)为保证达到土方文明施工要求,避免土方运输车辆泥土污染市政道路,因此在现场出入口边设置专用沉淀池,现场道路作地面硬化处理。
5、卸土场及土方外运
根据本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E1区土方大部分要外运,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生活区、办公区及制作区域的回填。
因本工程工期较紧,为确保现场运输流畅,不影响后续工程的施工,边挖边即时的将土方运出,现场不临时堆放土方。
第五章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提前画好外围控制线,并随时跟踪挖土标高加强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2)技术部门应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出明确交底,画出集水坑等位置局部详图,确保位置准确。
(3)施工前土方组长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心中有数。
(4)了解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与性能。
(5)做好施工场地的通平工作。
(6)根据提供的地下管线(燃气管线、下水道、地下电缆等)分布情况,查明现场具体分布位置及埋藏深度。
(7)按照施工图及基坑周边控制轴线准确测出基坑外包线,并将基坑周边控制轴线引测到场地周边适当部位,妥善保护。
(8)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接通场地施工、生活用电、用水;钢材、水泥、砂石及时到位,及时进行相关检验。
(9)根据提供的下水道(场内排水出口)及时做好场地内部排水系统。
2、组织机构
(1)土方开挖领导小组:
组长:阮申泉
副组长:邹守昌
成员:陈百炎、阮张泉、钟茂成、钟建国、王天一
(2)组员职责
阮申泉:全面负责挖土现场管理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邹守昌:全面负责挖土方案落实交底。
陈百炎:全面负责挖土过程中标高和轴线测量及管理。
阮张泉:全面负责挖土安全管理及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钟茂成、钟建国:全面负责挖土质量管理。
王天一:全面负责挖土资料管理。
注:检查、监督内容为挖土方案的落实情况、技术交底是否到位。
整个基坑开挖由项目管理部统一组织管理。
施工各种工艺可交叉施工,保证在计划工期完成,必须通过平衡协调及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3、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第六章土方施工
1、施工方法及工期:
采用大开挖的方法并根据施工安排和现场情况,组织好土方开挖、坡道留置和出土路线等工序,弃土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再确定。
板底以上土方量约200000m3,计划1个月完成(不含雨天),平均每天出土量约6500m3。
2、技术措施
(1)事先根据坐标撒出基础边线,根据放坡比例撒出基坑开挖下口线、上口线。
(2)放坡: 按照1:0.5进行二级放坡。
挖土整体思路是先挖除±0.000以下3m左右深的土方(按照1:0.5放坡),预留1.5m宽的缓坡平台,再按1:0.5放坡挖至垫层底标高上200mm处,接着撒灰线开挖落深部位。
(3)底板垫层外预留1m宽操作面,操作面内挖排水沟,转角或高低差处不大于50m挖一积水井。
(4)积水井采用砖砌,尺寸为500*500*500。
排水沟与垫层一起浇筑混凝土,成形后尺寸为300宽、200深。
(5)为确保雨天排水,在整个基坑四角处各设置一个1000*1000*1000的深积水井。
(6)至基底时预留200mm,人工紧随进行清槽,将清除的土方送至返铲半径之内带弃。
(7)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准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5设置一个竹桩为标高控制点,纵横组成标高控制网,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为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
(8)设置竹桩之前,人工进行第一次扦土,扦土时由测量员用水平仪控制标高,扦土厚度为10-15cm,在竹桩放置之后进行第二次扦土,扦土厚度及标高以竹桩控制,扦土完成后,基底标高达到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误差不得大于1cm。
(9)人工扦土应使用铁锹作为扦土工具,扦土时采用平铲法,防止超铲。
在第二次扦土时,可采用退步扦土,尽量避免人员在已完成的土面上走动、操作。
(10)在挖到基础加深部位土方时,必须经现场有关管理人员正确确定加深位置后,方准许利用机械适当少量加深挖掘,否则必须全部采用人工挖掘和修理,以确保加深部位的地基坚实可靠。
(11)采用边开挖、边清土、边验槽并立即浇注垫层的快节奏施工法,清理三分之一时就要进行验槽和浇注垫层工作,避免基土长期暴露和遇雨浸泡。
(12)如遇薄弱土层或不慎超挖之处采用级配砂石填。
(13)如遇雨泡槽,须清除表面泥浆铺撒碎石找平,人流集中处铺设木板通道,防止踩成橡皮土。
(14)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滑动,裂痕,流沙等现象,暂停施工,必要时,将人员与机械撤至安全的地方,通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措施。
第七章施工技术要点
1.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优化施工方案,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生的技术问题。
2.加强施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3.合理调度现场挖土运输机械设备,精心安全施工程序,适时调配挖土人力,并保证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
4.将水准标高引测到开挖出来的基坑内并做好标记,施工人员根据此标高,控制好挖土面尺寸标高,严禁超挖现象,机械开挖标高达到离高度200㎜时,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杜绝二次技术处理,尽量做到施工一次成活。
5.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放坡,在开挖同时必须随时注意观察土体情况,做好护坡工作。
6.施工中放线、标高控制、标高复核等工作必须与监理人员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协商处理。
7.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工作必须到位,严禁基坑内有积水出现。
8.开挖、堆放时应严格控制土的高度,基坑边坡四周严禁堆放物品。
9.挖机及运输机械在停止作业时,不得停放在基坑边坡附近,应安排专门的停放点。
10.施工中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必须向上级部门汇报,经研究讨论后制定解决方案,严禁擅自行动,野蛮操作。
第八章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土方开挖工程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为做到有备无患,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应急措施:
现场常驻抢险用的施工班组,设置专业安全员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随时听候调遣,抢险机械和车辆以工程施工用机械车辆为主,昼夜安排操作人员值班,保证紧急情况及时出动。
第九章安全管理
1、在土方施工阶段,边坡的防塌是难点,除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良好的施工质量外,还应派专人进行基坑监测,出现不良现象及时处理防止发生坍塌事故。
2、边坡开挖工程中,要时刻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在雨后要仔细观察土壤情况, 如发现有裂缝、鼓包、滑动等现象,要及时排除险情后方可施工。
3、基坑周边1m范围内严禁堆放重物。
4、基坑周边搭设防护栏(单排),1.2M高,刷黄黑相间警告色。
5、现场应保证足够照明,现场电气设备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采用三相五线制。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操作证上岗证,严禁无证上岗。
7、施工前应查明现场地下障碍物,在有地下电缆、管线处做出明显标志,严禁在电缆1m范围内进行作业。
8、当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需进入机械回转半径内时,必须停止机械回转,机上、机下人员应密切配合。
9、反铲作业时,挖机履带应距工作面边缘至少保持1-1.5m安全距离。
10、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进行回转、行走等动作。
11、装车时,铲斗不得碰撞汽车。
12、施工现场配备大型的照明设备以供夜间挖土施工使用。
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
1、文明施工目标:创文明工地。
2、文明施工责任制
为了全面落实创建文明工地的要求,本工程实行文明施工责任制,项目管理部经理为本工程的文明工地责任人,具体措施管理范围落实到个人。
3、文明施工措施
3.1在出大门口外,设置清洗池,马路上铺设湿草垫,用于扫清轮胎上外带土块。
3.2每天收车后,派专人清扫马路,并适量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3.3所有施工人员应保持现场卫生,生产及生活垃圾均装入运土车中带走。
3.4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到计划用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3.5运输散装材料时,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
3.6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音施工机械,对可能产生较大噪音的设备,设置防噪棚,减少噪音污染。
3.7 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道路畅通,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
3.8机械设备完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做到专人管理。
施工材料堆放整齐。
3.9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
3.10加强土方施工管理,尽量缩短地下室的工期,能更多的利用挖出的余土。
3.11大门车辆出入口设置砼道路,并设污水沉淀池。
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除出场的车辆上的污泥,清扫受污染的马路,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
3.12 项目部、施工队设文明施工负责人,每周召开一次关于文明施工的例会,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文明施工措施落实情况,组织班组开展“创文明班组竞赛”活动,经常征求业主和监理对文明施工的批评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切实搞好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