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年鉴)(2007)
5. Techn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rol A. Chapelle
Email: carolc@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TESL和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语言学的交互作用。
)
文章:
科技与二语习得
摘要:光碟、网页和网络交流软件等电脑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新颖多样的互动任务选择。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体验带来了巨大变化。
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到目标语。
因此,任何解释如何通过接触目的语促进语言习得的方法,都值得研究者们重新考虑。
鉴于所有的理论都与语言输入或语言环境有关,所以科技也应纳入考虑范围。
本文研究了信息,交流科技和二语习得的内在联系。
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以科技为基础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拓展研究者设计的学习任务的特点,为二语学习者提供语言学习环境;其次指出研究任务在收集反应语言学习者表现和认知过程数据发挥的作用;最后概要讲述了二语习得教学和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缩写为SLA)
计算机科技(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缩写为CALL)
计算机辅助二语学习研究(Computer-assisted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缩写为CASLR)
人机互动交流(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
电脑媒介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缩写为CMC)
综述:
文章第一部分讨论了电脑辅助二语研究再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二、三部分分别讨论了SLA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研究的关系。
第四部分指出了CALL研究的发展方向,结论部分重申了CALL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第一部分中,Chapelle首先介绍了计算机辅助二语学习研究(CASLR)任务。
CASLR任务要求学习者通过电脑程序,用目标语进行人机互动交流,或者以利用网络实现以电脑为媒介的语言交际(CMC),包括非同步、非实时的(asynchronous)电子邮件(E-mail)交流,同步、实时的(synchronous)进行的网上聊天室或OICQ实时交流(synchronous real-time communication),实现与他人交流。
一方面,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利用这些研究任务来操控语言环境,验证二语习得假设。
Doughty(1991)验证了阅读情境中,精心挑选不同的材料输入对关系从句习得的影响。
CASLR任务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数据来源。
对实验参与者的挑
选,语言学习环境的操控,个体差异的评估,以及结果的检测都可以在这些研究任务中完成,都有助于为理论提供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可以从CASLR任务中收集能够体现学习者的学习表现的数据,进而对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策略进行推测。
网络交际任务中收集的数据可以用来展示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中使用了何种语言策略和交际策略,或者用来揭示学习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部分讨论了SLA和CALL教学的关系,指出CALL的研究和实践都运用SLA中的概念推动自身的研究和发展。
如Doughty(1987)指出,教学设计者在设计和选择软件或者课堂活动时,需要理论基础帮助他们做出决定。
而研究者们需要通过CALL获取能帮助他们评估学习的视角。
Pica(1997)认为CALL清楚地阐明了从认知和社会视角展开的对SLA的理论和研究与语言教学的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介绍了SLA和CALL研究的关系,指出认知交互理论和SLA中社会文化理论可以对先前CA LL的研究进行解读,同时为以人际互动和计算机媒介交流为基础的CALL互动活动的研究设计指明方向。
本文用两个表格呈现了近年来人机互动和计算机媒介交流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仔细分析。
CALL能够针对语音、听力、词汇、阅读、写作等语言技能提供练习任务,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多媒体、网络等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以意义为中心的交际流动的机会,使学习者在进行讨论、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等的过程中使用目标语与其他学习者、教师或本族语者进行交际,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进行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
,。
但有研究发现,除非CALL能够提供充分的交流、合作机会,它将不会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有效。
第四部分指出SLA和CALL研究的发展方向:一是拓展二语习得理论和研究;二是增加对学习研究评价的有效性;三是整合SLA和CALL设计和评价。
Mark Warshauher and Douglas Grimes. (2007). Audience, authorship and artifact: the emergent se miotics of Web 2.0.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7, 1-23.
《浏览者,发表人和虚拟性:Web2.0里突生的符号》
第二代网络已拓展了网络交流的新途径。
如今,数以百万计的人通过博客互动,wiki合作,玩多人网络游戏,发表博客和视频,通过社会网络网站建立社会关系,并通过反馈和排名机制评论上述所有形式的交流方式。
本文分析了被称为Web2.0的突生交流符号,重点放在语言使用和传播的三个关键因素:浏览者,发表人和虚拟性。
借鉴最近的理论和实证工作,本文思考了在研究和教学中这三个领域变革的重大意义。
—由黄亚萍,唐英整理
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Volume 29 Number 3 September 2008
ISSN 0142-6001
Research articles:
从动态系统角度阐释词汇习得:从生态到形态关系
Eton Churchill
Kanagawa University
【摘要】这篇文章响应了当今学术届呼吁研究词汇知识类型以及词汇习得过程的这一要求。
作者用了三个月时间,对自己(一位成年男性)学习一个二语(日语)词汇(采血)知识的微观发展过程做了详细的日记记录研究。
与以往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所不同的是,这一研究假设用动态观点解释语言及其发展。
研究中所采用的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是基于Hutchins的“协调”理念,并以Gibson的“功能可供性”为辅。
这一研究最终得出的发现表明:习得过程并非线性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功能可供性”制约,并在经过许多稳定状态后达到协调范围。
这一研究表明习得过程更像一个动态系统。
关于英语二语学习者口语流利度与可理解性发展的历时性研究
Tracy M. Derwing, Muray J. Munro,Ron I. Thoms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and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摘要】这一研究是一项基于多种方法的历时性比较研究。
研究比较的是来自两个不同国家的成年移民的口语流利程度。
这两组受试者分别为来自中国官话以及斯拉夫语背景的16名成年人士。
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且都在学校学习英语入门知识。
语言样本的采集以及每周英语使用量估计历时两年之久,在数据采集的最后阶段,研究者们还进行了采访。
数据收集后,由33名英语本土语者来对受试者在为期22个月的三个时间点的口语流利度和可理解性进行评定。
研究者们主要是根据受试者在他们英语课堂之外的英语接触量来检查受试者的进步情况。
最后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组受试者在实验开始阶段口语水平相当,但斯拉夫语者在口语流利度和可理解性上却有虽小但非常有意义的进步,而中国人却在两年内没有取得任何显著进步。
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差异可能一部分要归咎于英语课堂外接触英语的程度。
因为两组受试者由于雇佣关系以及家庭责任等原因没有大量接触课堂外英语,所以都会因为欠缺流利口语指导而其英语水平低下。
这一研究所得的发现是基于“意愿交流”理论框架来解释的。
另外基于这一研究,研究者们还讨论了语言课堂教学应该如何改进,并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研究者们认为如果学习者不能与他的同事,邻居或其他可能对话者进行会话,课堂教学则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给予帮助:A. 闲谈技巧;B.关于一些时下关注话题的背景知识C.动机方面。
2)激发学生学习二语;3)二语教学应提供包括能提高口语流利度的各个方面的任务的有目标性教学。
如何在成人对外英语教学课堂上结合语法
Simon Borg, Anne Burns
University of Leeds, UK;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Australia
【摘要】本文以来自18个不同国家的176名英语教师为对象,探讨了语法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受试教师们表达了对于广义上语法教学的理解,以及语法—技能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教师们坚决反对孤立的语法教学,高度提倡语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本研究还讨论了在评估语法教学的指导性实际是否有效的过程中,教师们是如何不断获取实证来源并把语法—技能的结合概念化。
本文最主要的两个结论就是来源于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
教师们对这种结合的诠释可以分为两个大方向:时间化与语境化。
教师们评价语法教学实践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显示了该实践相当具有可操作性及借鉴意义,且不仅适用于二语习得理论。
鉴于目前对于广义上的第二语言语法教学及语法—技能教学还没有形成足够成熟的理论,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些教师们所给出的所谓“例证”可能并未得到直接的佐证。
第二语言习得对话分析中学习行为追踪方法论的探讨
Numa Marke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方法论。
首先,总结了当前研究领域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对话分析所涉及的五个问题,并通过对连续几天和几个月以来的课堂对话的实证分析,展示了纵向的学习行为如何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对话分析。
学习行为追踪包括两个部分:学习对象追踪以及学习过程追踪。
前者追踪参与者在单一的谈话及随后的言语事件中对于潜在学习对象的调动;后者通过分析参与者在过程中出现的语法来解释他们是如何使自己不断熟悉学习对象,以借其来完成当前及后期反复的语言学习行为的资源。
本文最后对于学习行为追踪在方法论方面的利弊作了一个综述。
对英国三所大学讲座中隐喻使用情况的探讨
Graham Low, Jeannette Littlemore, Almut Koester
University of York,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摘要】近年来有两种相悖的观点:一方面,英国大学讲座中出现的隐喻已经到了可能使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困惑的程度;另一方面,英国演讲者能相当有条理地使用隐喻,尤其能使用相关联的“隐喻群”来组织讲座内容以及暗含演讲者的思想观点。
以上两种说法都可能对学术英语教师有所启示。
然而,它们都源于狭义上的学习理念。
至今几乎没有什么研究旨在从更广义的角度来探讨隐喻在讲座中出现的时机及其表现方式。
本文通过一个小范围内的研究例证,提出从广义上分析讲座中隐喻使用的一个有效方法。
本研究在语料库数据调查基础上,使用Pragglejaz Group所发展的隐喻定位过程,探讨了在英国三所大学讲座中隐喻的出现率及其应用。
主要结论显示,隐喻虽然在三场讲座中由始至终都被重复使用,但是这些隐
喻并不深刻,一般都比较短,前后脱节,应用的范围仅限于解决局部问题,而并非着眼于整体的目的。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学术英语教学的意义。
面临同样的困境?——隐喻变动调节组织变化中的个人声音
Einav Argaman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隐喻变动”的概念,认为隐喻变动可能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将主体置于特定的组织变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来说,隐喻变动使主体一方面能迎合组织的向心力,另一方面用能表达出一种离心力,发出与组织的官方言论分歧的声音,让个性得有展示的空间。
本文以教育中组织形式变化的背景环境为例证来进行实证研究。
Forum:
语言创造力与诗歌功能:对于Swann 与Maybin文章的回应
H.G.Widdowson
University of Vienna
【摘要】《应用语言学》最近的特刊里刊登了一些关于“语言创造力”的颇具激发性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语言创造力”的重新关注引发了不少有趣的问题。
据特刊编辑们所说,这些文章关注的并非一般语用意义上的创造力,而是更加具体的诗歌意义上的创造力。
他们援引Jakobson的“诗歌功能”来定义他们所谓的“诗歌创造力”。
(即:对于信息本身的关注),把Jakobson的“诗歌功能”理念与他们提出的“诗歌创造力”等同起来。
这篇评论的作者就是针对于此提出了他的不同见解。
在本评论作者看来,这一形式主义的定义极具误导性,在谈论语言创造力时,我们必须考虑Jakobson对于语言活动的阐释里所提到的其它因素(如说话人,听话人,语境等等),并且尤其关键的是要考虑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联系,以及这种相互联系反过来带来的一些在Searle 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Grice的合作原则里都讨论过,并直接对语言创造力是如何实现的理解产生影响的一般性语用问题。
本篇评论作者认为只关注于信息形式并不能形成显著的诗歌意义上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关于信息形式与其它言语行为条件如何相互作用的功能,必须用一般的语用术语来解释。
再谈词频估计:对于Alderson 文章的回应
Iain Mcgee
Taibah University, Saudi Arabia
【摘要】这篇评论的焦点是Alderson 于2007年发表的一篇讨论主观词频计算是否可能成为语料数据可靠的替代的文章。
Alderson在他的那篇文章中,批判了以往那些提出语料数据与主观估计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研究,并且争辩说他自己的研究并未能很好的证明主观估计能够代替基于语料数据的客观词频计算。
而本篇评论作者质疑Alderson的这一论断,从Alderson对先前研究的批判和他的研究方法着手进行评论,
得出结论认为Alderson的这一论断从这两方面来说是站不住脚的。
评论的最后作者还对一些SFE研究中包含的重大问题(如:记忆中的频率编码,特征以及心理词库的作用)进行了评论。
Review:(书评)
1. 书名:Language Policy,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Asian Contexts, 2007
作者:A.Tsui 与J. Tollefson
评论者:Annabelle Mooney,Roehampton University, UK.
2. 书名:Languages and Nations: The Dravidrian Proof in Colonial Madras, 2006
作者:T.R.Trautmann
出版社: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评论者:John E. Josph,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3. 书名: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 Corpus-Based Analysis,Continuum, 2008
作者:Luke Prodronou
评论者:Alan Maley, 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4. 书名:Acquiring a non-native phonology. Linguisitic Constraints and Social Barriers, Continuum, 20
06
作者:Jett G.. Hansen
评论者:Ellen Simon,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 由刘玉芳,袁石红整理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VOL.30 NO.1 MARCH 2008
Content
Articles:
1. Forms of Evidence and Gramma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Acquisition of Adjective Position in L2 Frenc h/ Bruce Anderson
2. Syntactic Priming and ESL Question Development / kim McDonough and Alison
3.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Vietnamese Tones: A Study of American Learners/ Hanh thi Nguye n and Marlys A.Macken
4. Reception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Sizes of L2 Learners/ Stuart Webb
Book review:
1. Fishman, J.A.(2006). Do not leave your language alone: The hidden status agendas within corpus planning
in language policy.(YouJin kim)
2. O’ Sullivan, B.(2006). Issues in testing business English: The revision of the 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c
ertificates.(Hyeong-Jong Lee)
3. Lleó, C.(Ed.).(2006). Interfaces in multilingualism. (Amy Thompson)
4. Rōmer, U.(2005).Progressive, pattern, pedagogy: A corpus-driven approach to English progressive forms, fu
nctions, contexts and didactics.(Nicole Tracy-Ventura)
5. Long, M. (2007). Problems in SLA(Thomas Scovel)
6. Basturkmen, H.(2006)Ideas and option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hristine B. Feak)
7. Caldas, S. J. (2006). Raising bilingual-biliterate children in monolingual cultures. (Kendall A. King)
8. Ducate, L.,& Arnold, N. (Eds.). (2006). Calling on CALL: 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new directions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Chum Lai)
9. Kucer, S. B., & Silva, C. (2006). Teaching the dimension of literacy. (Mary M. Juzwik)
10. Hansen, J. G. (2006). Acquiring a non-native phonology Linguistic constraints and social barriers. (Debra
M. Hardison)
11. Slabakova, R., Montrul, S.A., & Prévost, P. (Eds.) (2006). Inquiries in linguistic development: In honor of
Lydia White.(Donna Lardiere)
12. Creese, A. (2006). Teacher collaboration and talk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 (Jasone Cenoz)
13. Sanz, C. (Ed.). Mind and contex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essica Williams)
14. August, D., & Shanhan, T. (Eds.). (2006).Developing literacy in second-language learners: Report of the
National Literacy Panel in Language-Minority Children and Youth.(Juliet Tembe)
15. Miller, K. S., & Thompson, P. (Eds.). (2002). Unity and diversity in language use. (H. Douglas Adamso
n)
16. Barnes, J. D. (2006). Early trilingualism:A focus on questions.(Llorenc Comajoan)
Book notices:
1. Cruz-Ferreira, M. & Abraham, S. A. (2006). The language of language: Core concepts in linguistic analysi
s (2nd ed.).(Amy Thompson)
2. Klee, C. A., & T. L. (Eds.). (2006). Selected proceedings of the 7th Conference on the Acquisition of Span
ish and Portuguese as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Marthe Russel)
3. Littlemore, J., & Low, G. (2006). Figurative thinking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Claire Kramsch)
4. Dodd, B. (Ed.). (2000). Working with German corpora.(Senta Goertler)
5. Mesthrie, R. (2006). English in language shift: The history structure and sociolinguistics of South African I
ndian English.(Robert D. Vassen)
6. Alred, G., Byran, M., & Fleming, M. (Eds.). (2006). Educ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 Concept and c
omparisons.(Timothy Reaga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volume 23, number 1 2007
Contents
In memoriam: Craig Chaudron 5
Articles:
Processing wh-dependencies in a second language: a cross-modal primi ng study
Claudia Felser and Leah Roberts 9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Italian accusative and dative clitics
Maurizio Santoro 37
The Aspect Hypothesis, the comparative fallacy and the validity of ob ligatory context analysis: a reply to Lardiere, 2003
Yasuhiro Shirai 51
Lexical and statistical eviden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phonemes
Rachel Hayes-Harb 65
Review article:
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 why it is interesting to generative linguists Yan-kit Ingrid Leung 95
SAGE Publications
怎样研究语境?
以下是对Young (2008)第三章的学习体会
第三章研究语境
第一部分:对话和语境
任何对话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并是由说话人带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来进行的。
因此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目的(why),方式(how)这五个方面就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也是我们研究语境所要回答的五个问题。
任何对话都离不开其特定的语境,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话和语境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那究竟什么是对话和语境呢?Good & Duranti(1992)认为对话即焦点事件,而语境则为该焦点事件产生的环境领域,并把对话和语境这一整体定义为交际中的对话。
(Talk-in-interaction)
第二部分两种研究语境的方法
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了两种研究语境的方法,一种是民族志方法(Ethnomethodological approach),另一种是俄罗斯语言学家Bakhtin发明的一种方法(Bakhtin’ s approach)。
民族志这一方法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话分析,即Conversation Analysis (CA)。
在CA方法中,语境有两层意义:一是在交流的某一特定的时间人们的行为;二是紧临着这一特定时间点之前的语境,即刚刚所说的话。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语境研究,主要回答了who跟how这两个问题。
Who这个问题主要是指会话参与者的特点,比如年龄,性别以及社会地位。
而how这个问题要求研究者弄清楚会话参与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活动,比如采访,学术论坛,或是聚会。
CA提出以后,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批评。
有批评者认为CA的主要弊端在于它没有在进行社会交际分析之前考虑who和how这两个问题。
而有另一批评者Cicourel(1992)认为这一方法的缺陷在于和这种方法进行的对话分析过分地依赖于分析者和对话参与者共同拥有的文化背景知识。
他认为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境是包括超越当时的瞬时情形的信息的(extrasituational information)。
而CA分析法是却只是狭义上的语境,因此是极端经验主义的一种方法。
当它在处理分析者熟识的交际时,会不自觉地用到许多隐性的背景知识而在处理一些需要特定的专业背景的语境时就会显得比较无力了。
Bakhtin的方法是建立在他对句子(sentence)和话语(utterance)的区分上的。
Morson和Emerson(1 990)在对这种方法的评价中说到:“句子可是重复的……但每一句话语由于其特性却都是不可重复的。
”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论出句子之所以可以重复,是因为它没有语境。
而话语正是因为有语境的缘故就变得不可重复,即使我们偶尔会说同样内容的话,但随着时间、空间和其它因素的转移,每次话语都会不尽相同。
Bakhtin的方法主要从who,how&why,when&where,以及what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首先从who这一角度出发,我们知道任何话语都是由说话人针对特定的听话人说出或者写下的。
但交际中话语所传达的意思,既不完全是说话人最初想表达的,也不完全是听话人所理解的,更不完全是词典上所注解的,而是处于它们之间的某个折中的位置。
从how&why这个角度出发,Bakhtin引入了对话类型(speech genre)这一概念。
关于genre这个概念的定义,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例子。
我们学习外语的人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尽管我们之前也掌握很多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但真正到了某个特定的对话场景的时候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说什么好。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于这一门语言在某一特定场合的实际使用特点并不了解。
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致明白Bakhtin
所说的genre的意思了,它是指在某一特定交际场景的说话棋式。
Genre对于人们的交流作用很大,因为它规定了人们对于某一特定情况下说话内容和方式都接受的模式,这样就同时减轻了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负担。
这样的模式在同一个社区内都是普遍被认可的。
就像中国人见面习惯用“你吃了吗?”来打招呼,而英国人喜欢用谈论天气来寒暄。
而这两种语言的各自的听话人都知道这就是一种表达友好,维护关系的方式,而不会按其字面意思来理解。
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Genre要解决的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问题。
然而这一点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往往被忽视。
由于缺乏真实地对话环境,很多优秀的英语学习者也只是机械地背诵课本中的对话练习,而脱离了对具体场景的思考。
所以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话说一个托福高分学子去海外留学,某天驾车外出不幸遇车祸摔下山崖,后有人报警,搜救队员赶到现场,站在高速公路朝下大喊:“how are yo u?”,结果那位高分学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一句纯正的英语“Fine, thank you, and you?”搜救队员听到这话,先是一愣,估计是感叹这人真强,那么高摔下去居然一点事没有,然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完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仔细想,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笑过之后,我们在为这位高分学子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应该要看到抛开genre的语言学习是注定失败的。
在Bakhtin看来,genre不仅仅一套固定的语法结构和单词组合,更是体现着某一社会价值观念,不仅包括在某一特定场合说话的得体性,还包括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说话方式,也是一种理解话语的办法。
从when & where的角度来看,对话进行的时空座标会对对话的理解和计算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时间座标对于话语理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
“Though the sex to which I belong is considered weak…you will nevertheless find me a rock the b ends to no wind”
看完上面这段语录,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它上下文语境,但通过我们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样的话语不大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会说的,因为里面直接讲到了把女性认为是弱势的性别,与当今普遍
的价值观念不符。
而事实上这番话就是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对法国大使所说的。
知道了这一时间座标之后,就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说话人要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
还想列举一些我们中国的口号标语,比如,看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们就会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大跃进时期人们的炽热情怀,看到“要致富,少生孩子,多养猪”的口号,就想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政策刚刚实行时人们的建设热情;而看到“光缆无铜,偷也无用”我们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普及后的新现象。
这所有的标语,都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只有在其特定的那个时代背景下才能得到最完整的诠释。
而话语发生的空间座标对于其理解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是先看一个例子
A: what can I do for you, madam?
B: two kilos of apples, please.
看到这个简短的对话截取,我们很快就作出判断,这是在一家商店发生的对话,因此对于头脑中对于在商店买东西这场景的genre就会被调用出来,以帮助对接下来的对话的理解。
同样也举几个中国的标示语例子。
比如传遍大江南北的“来也匆匆,去也冲冲”只有出现在公共厕所里才能很容易被理解,而“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的提示出现在高速公路或者路旁的餐馆会更加有效果。
这些都体现出空间座标对于话语理解的重要性。
从what的角度来说,Bakhtin认为这一问题超越了单一语言系统的范围。
Bakhtin观察发现:有的语言,比如日语,俄语,除了有一种正式官方形式外,还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的形式。
而对这些形式的选择使用就会对说话人的身份和其在某一社区的关系建立产生影响。
而方言就是普遍存在一种可以体现说话人地区身份的一种语言形式。
在中国近代,出现了文言文和白话文并存斗争的一个时期,表达同样一个意思,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都要表达某人跟其父亲很相像这一意思,一般劳动人民,或者小孩子会说“好像”或者“特别像”之类的话,但如果是学者或者是恪守旧制的人或许就会说“何其相似乃尔”,这体现了说话人的年龄和学识特征;同样是去肉店买东西,一般人可能会说“来个猪腰子。
”但当医生的或许就会说“买一个猪肾”,这就体现了说话人的职业特征。
综观这两种研究语境的方法,我个人认为民族志方法比较单一,局限,对语境的挖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它受到了比较多的批评,相对来说Bakhtin的方法就要全面、广泛一些,值得我们在今后研究语境时好好利用和借鉴。
赵倩
分析互动和语境的四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