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天案》的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印象
![第一大案观后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75585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6.png)
第一大案观后印象
《第一大案》是一部法庭剧情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
的剧情,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法庭辩论故事。
整部电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演的执导:导演通过精准的镜头运用和剪辑手法,使整个
电影充满了紧张感和悬疑氛围。
观众仿佛置身于法庭,并被剧情所
牵引,一同揭开真相的迷雾。
2. 演员的演技:主演们的出色演技使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
他
们在剧中的表演让人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让观
众产生了共鸣和思考。
3. 剧情发展的紧凑:电影的剧情紧凑而且情节跌宕起伏,没有
一丝冗长和无用的场景。
每个环节都紧扣主题,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了紧张与惊喜。
4. 主题的深刻内涵:《第一大案》不仅是一部法庭剧,更是对正义和真相追求的思考。
影片通过真实的法庭情景和律师的辩护,展现了法律与道德、正义与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
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会思考社会中的法律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第一大案》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
它以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让人反思和思考。
该片在法庭题材电影中独树一帜,值得一看。
【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天案》的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天案》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282843c6bd97f192279e9b6.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天案》的观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电影《第一大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导演沈悦、编剧谈锐携演员陶玉玲、侯勇、郑昊等集体亮相。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大案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第一大案观后感篇一下午,资环中心党委组织部分在职和退休党员干部职工在索克影城观看了廉政教育电影《第一大案》,中心班子成员刘国印、刘明钦和徐连利及各部门职工等35人观看影片。
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刘青山、张子善由抗战英雄转型为人民公仆的过程中,没有经受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贪图享受,忘记了曾经的入党誓言,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发生扭曲,利用职权盗窃侵占国家资产、克扣机场建设工程款等,两人没有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却在革命建设时期沦为人民的罪人。
影片中反特专员陈怀邦面对昔日战友刘青山贪腐的事实,在兄弟情义还是党纪国法面前毅然选择了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该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严惩腐败,对贪腐零容忍的坚定决心和态度,对党员领导干部是一次深刻的警醒。
“第一大案”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在全党上下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公映,对领导干部严守党规党纪,规范权力行使,树立四个意识,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共产党员具有特殊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二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盗用公款大案,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大案。
刘、张二人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高级干部蜕变成历史罪人的过程,深刻地表明了作为执政党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的极端重要性。
切莫居功自傲。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过功绩。
但革命胜利执掌政权后,却认为自己征战多年,劳苦功高,该享受一下了,于是便滥用职权,骄奢挥霍,终于堕落为罪犯,让人感触颇深。
今天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更需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在诱惑面前把好自己的关,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观《第一大案》有感
![观《第一大案》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5b5ca1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a.png)
观《第一大案》有感影片《第一大案》讲述了一个为了新中国成立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没有倒下、没有牺牲的战斗英雄,却在新中国成立后,极速蜕变为贪图享乐、腐败堕落、脱离人民群众的千古罪人,最后死在了公平正义的枪口下。
在为刘青山、张子善的狼狈为奸、党性缺失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转变作风的决心与信心。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前行。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悠悠百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却融尽了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与殊勋茂绩。
潮起潮落,风云激荡,革命先辈们踏遍泥泞,辗转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那些风雨征程的岁月。
它时时激励我们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主动担当作为,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夯实忠诚之基,自觉把稳思想之舵、坚定理想信念。
对党忠诚应作为贯穿一生的原则去坚守,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
涵养干净之品,自觉锤炼党性修养、永葆革命本色。
近些年一些腐化违法的典型案例,在耳边时时敲响警钟。
只有身正心正,做人才显底气、做事才能硬气。
我们应以革命先烈为镜,以典型案例为鉴,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已,用更严尺子检视自已,勇于改正自身的不足,持之以恒锤炼党性品格,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
激发担当之力,自觉加强历练、磨砺实干本领。
做人民公仆不能是一阵子的坚持,而要成为一辈子的坚守。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正同群众想在一起;以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司法实践上,用心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昐”,让人民切实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8da80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9.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8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
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第一大案》观后感篇1刘青山、张子善案件的刑事判决书里记录着他们的罪行,1950年到1951年短短一年时间里,刘青山、张子善利用职权,盗用、贪污的钱款总计达171亿6272万元(旧币),相当于现今人民币171万余元。
仅凭数字,现在的人们很难真切感受到刘青山、张子善罪行的触目惊心。
我们不妨做一下换算:按当时的币制标准和市场物价指数,这些钱可买粮食近2000万斤,可买棉布800万尺,足够50多万人吃一个月并做一身衣服。
如果折合成黄金,171亿元在当时可以购买将近一吨!1951年11月29日,华北局向毛泽东、党中央报告了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的情况。
11月30日,毛泽东在为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的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
在公审大会召开之前,曾有高级干部考虑到刘、张两人在战争年代有过功劳,向毛泽东说情。
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我建议你们重读一下《资治通鉴》。
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之不国。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2电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1951年,陈怀邦(郑昊饰)在反特行动中,挖出了地委书记刘青山(郭广平饰)的惊天秘密,昔日战斗英雄成为巨贪,陈怀邦并没有因旧时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了忠诚于党纪国法,忠诚于人民,终将其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故事。
《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e61ef9af45b307e9719763.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警惕糖衣炮弹——《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次见到“糖衣炮弹”这个词是它出现在小学的一篇课文中,具体内容已经有点记不清了,但是清楚地记得文章摘自毛泽东的某篇会议讲话,大致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须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抵制各种诱惑等,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似乎还有脚注:[糖衣炮弹]用糖衣裹着的炮弹。
比喻经过巧妙伪装使人乐于接受的进攻性手段。
图片上中学后,学了英语,课外书里又第二次见到了它,那是一篇关于收集整理毛泽东曾经发明创造的精妙词语的翻译,其中就列举了“糖衣炮弹”、“纸老虎”等。
但是这两次的“会面”,对我来说还都只是停留在该词比较表面的意思上,没有深刻地理解它。
直到这周单位组织党员们观看《第一大案》这部电影后,我才更加透彻地了解这枚“炮弹”的“威力”和“危害”竟然如此之大,腐蚀速度如此之快。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面前要打败仗。
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他也曾语重心长地叮嘱中央机关同志:“我们进北京,可不是李自成进京。
”即不能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可是毛泽东的这些话不幸而言中,新中国诞生后不久,一些人就开始居功自傲,开始了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甚至认为大不了以后功过相抵,罪不至死。
影片取自真实历史事件,讲述的是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案件的两位“主角”——时任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和天津行署专员的张子善曾是穿过枪林弹雨、立下过赫赫战功并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严峻考验的“老革命”,可就是这样两位本可以名垂青史的革命功臣却在和平年代被金钱和权利蒙蔽了双眼,一步步陷在欲望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最终丢掉性命,沦为历史的罪人。
关于这一点,影片中打算暗杀刘青山的敌特分子最后都为之改变了原定计划——放弃暗杀、保存实力,因为他们敏锐地嗅到刘青山已经被各种沉重的糖衣炮弹所裹挟而即将跌入自我毁灭的深渊。
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59d45e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1.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
在2017年12月23日,XXX的全体教职工会议上,我们观看了电影《第一大案》。
这部电影讲述了建国初期震惊全国的第一大案,即XXX和XXX两人由革命的功臣逐步变为人民的罪人的过程。
观影之后,我们深感触动。
古人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新中国第一大案》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自己,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我们要深刻理解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的人群,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特质。
每个人对自己的理解都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过程。
就像XXX,在他扔下窝头的那一刻,他已经表现出了对贫穷的厌恶和对财富的向往。
他的内心已经由埋头于革命向渴望新生活转变。
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就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
时刻反思,时刻总结,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已经发生改变,引起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改变的利弊如何。
所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就是君子对自我的要求,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观看《第一大案》有感六篇
![观看《第一大案》有感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7a463a55270722192ef7a8.png)
观看《第一大案》有感六篇【篇一】为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根据警示教育活动计划安排,市纪委组织党员干部于**5日下午集中观看了廉政教育电影《第一大案》。
电影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1951年,陈怀邦在反特行动中,挖出了地委书记刘青山的惊天秘密,昔日战斗英雄成为巨贪,陈怀邦并没有因旧时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了忠诚于党纪国法,忠诚于人民,终将其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故事。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
翻开刘青山、张子善的历史,这两位党内高级干部在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确实做出过突出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刘青山的“日伪曾以1500块大洋悬赏拿他”,到张子善的“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受到严刑拷打”,无不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卓越功勋。
但是,两位出生入死的革命功臣,在革命胜利面前,在新中国成立面前,不是始终不忘革命的目的,继续保持革命的气节,而是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革命意志消沉,居功自傲,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逐渐滑向了犯罪的泥潭。
刘青山、张子善之所以沦为人民的罪人,并断送自己的身家性命,追其原因,我认为:首先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本质的变化。
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俱兴。
作为天津的地委书记、行署专员,本应该对党和人民的重托、责任时刻牢记心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刚从三座大山下解放出来的劳苦大众安居乐业,使刚从残酷战争的弥漫硝烟中走出来的新中国尽快走向富强,使我们头上“东亚病夫”的不雅称号很快从头上摘掉,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很快地屹立于世界东方,他们却忘乎所以,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腐化堕落。
二是他们的政绩观发生了变异。
刘、张二人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为我党我军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进城以后,二人本不该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他们却躺在自己的功劳薄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
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作文]
![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2db59dba1aa8114531d98f.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大案观后感作文] 电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
下面是为大家的第一大案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电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1951年,陈怀邦(郑昊饰)在反特行动中,挖出了地委书记刘青山(郭广平饰)的惊天秘密,昔日战斗英雄成为巨贪,陈怀邦并没有因旧时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了忠诚于党纪国法,忠诚于人民,终将其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故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致辞中说:“《第一大案》怀着还原 __严谨态度,有机融入了电影的叙述技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主题明晰、叙事流畅、人物塑造丰满,是同类题材创作中比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艺术实践。
希望各界能支持这部质量很高的廉政警示教育电影《第一大案》的发行和宣传,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这部影片,受到触动和教育。
”据了解,影片取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主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使影片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对 __真实还原,将历史性、现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起来,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反腐倡廉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第一大案》的上映无疑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xx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xx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
谈及影片创作初衷,导演沈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部反腐影片,引发观众内心世界的思考,警示党员干部要廉洁奉公,恪尽职守。
”反腐倡廉题材引关注三代演员倾力加盟影片的演员阵容也十分强大,从30后的表演艺术家陶玉玲到60后的侯勇、邢岷山,从70后的郭广平再到90后的年轻演员,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国家反腐工作的高度关注。
特别客串演出的陶玉玲表示:“演员有大小,角色无大小。
我很荣幸能出演这部电影,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也要像一部戏那样严肃对待。
”首映礼现场,参与活动的人员一起缅怀了刚刚过世的影片艺术总监邵钧林先生,主演郭广平说,“相信这部电影的上映,能告慰邵老师的在天之灵。
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
![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823808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f.png)
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咱先说说这剧情,那简直就是一场大戏啊!从一开始,那紧张的气氛就像一张大网,把观众牢牢地罩在里头。
故事围绕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起惊天大案展开,贪污腐败的官员们就像一群躲在暗处的老鼠,偷偷摸摸地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他们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却没想到正义的铁拳正悄悄地向他们伸来。
电影里的人物形象那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
那些贪污犯,一个个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事儿。
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而咱们的正义之士呢,那可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们不畏权贵,不惧威胁,为了追查真相,为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那是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尤其是主角们,在面对重重困难和阻力的时候,那股子坚韧不拔的劲儿,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直地刺向黑暗的心脏。
说到这儿,我得夸夸这电影的拍摄手法。
导演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通过巧妙的镜头运用和场景切换,把观众带入了那个充满悬念和危机的世界。
一会儿是紧张刺激的调查场面,一会儿又是扣人心弦的对峙情节,让人的心跳跟着剧情一路飙升。
而且啊,电影里的细节处理也特别到位,从人物的表情到环境的布置,每一个小细节都透露出导演的用心。
比如说,那些贪污犯在办公室里偷偷摸摸的小动作,还有正义之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定的眼神,这些细节都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让剧情更加生动可信。
再说说这电影给我的感受吧。
看完之后,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我为那些贪污腐败的行为感到愤怒和痛心。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家需要建设,人民需要安居乐业,可这些蛀虫却在拼命地啃食着国家的根基,这怎么能不让人愤怒呢?另一方面,我又为正义的最终胜利感到高兴和自豪。
电影告诉我们,无论罪恶多么强大,无论黑暗多么漫长,正义终究会战胜一切。
就像电影里的那些英雄们一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和责任。
这部电影啊,就像是一道麻辣鲜香的大餐,各种滋味都有。
从一开始,它就把我紧紧地吸引住了,让我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668c7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8.png)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我在参与第一大案的过程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以下是我对此案件的心得体会。
1. 重视案件准备在进行大案调查前,充分的案件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了解案件的背景、相关证据、涉案人员等重要信息。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更好地进行调查工作。
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确保我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2. 团队协作至关重要大案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合作来完成,每个成员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但又要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保持紧密联系。
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有效的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效率,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3. 细致入微在大案调查中,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案件中的每个细节,并进行详尽的调查。
无论是一个小的线索还是一个微小的疏漏,都有可能对案件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警觉,细致入微地审查每一个细节,确保不会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4. 保持冷静客观在处理大案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我们不能受到个人感情或偏见的影响,要根据事实和证据来进行判断。
只有冷静客观地处理每个环节,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保持案件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5. 不断学习改进通过参与第一大案的经历,我明白了持续学习和改进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畏缩。
相反,我们应该将这些挑战看作是自我提升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总结起来,参与第一大案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通过这个案件,我深刻理解了案件准备、团队协作、细致入微、保持冷静客观以及持续学习改进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这些体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第一大案观后感(通用12篇)
![第一大案观后感(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4b53b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4.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通用12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大案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1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加强天中站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站内全体员工廉洁自律意识,12月17日晚,天中站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廉政影片《第一大案》。
影片真实再现了刘青山、张子善由革命功臣堕落为历史罪人的蜕变过程,跌宕起伏的剧情,沉重的案例典型,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从严格治党,反对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坚定信心,对大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影片结束后,大家都感触颇深,纷纷表示,“刘张案”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但在现在仍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要以史为鉴,结合自身实际,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以追求不忘初心、廉政为民的情怀全心全意投身于各项工作当中。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212月16日,我局在四楼多功能厅组织观看廉政电影《第一大案》。
局领导,局机关全体人员,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近200人参加观看。
影片讲述了建国初期,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狼狈为奸、腐化堕落的过程。
通过案件的再现,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坚决态度和坚定信心。
影片以此警示广大党员要知敬畏、明法纪、守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筑牢防线。
通过观看廉政影片,全体党员干部从中吸取了教训,得到了警示。
我局将以此次观影为契机,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以反面案例为警示,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严格遵守党纪条规,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坚持不忘初心,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3为强化学院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12月13日下午,纪检监察处在1号楼多媒体教室组织全院141位党员及中层以上干部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影片《第一大案》。
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91a37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1.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背景介绍《第一大案》是一部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中国电影,于2021年上映。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家庭、友谊和背叛的故事,剧情紧凑且扣人心弦。
本文将围绕《第一大案》这部电影,分享我的观后感以及对其中一些核心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主题分析爱和家庭《第一大案》以家庭为背景,用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纠葛和深厚的亲情。
电影中的家庭观念与传统中国文化相契合,注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主人公面临家庭破裂的威胁,却选择了信任与真诚。
我被电影中主人公为了维护家庭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深深感动。
友谊与背叛另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是友谊与背叛。
电影中的好友关系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之间的牵绊。
主人公所面临的危机唤起了其身边朋友对他的态度的变化。
电影中描绘的友谊与背叛之间的冲突,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忠诚。
自我成长《第一大案》中的主人公在努力应对困难的同时,也逐渐变得成熟。
他经历了家庭的痛苦、友谊的背叛,但最终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找到了成长和改变自己的方式。
这个主题让我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不断改善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影片评价作为一部中国内地电影,我认为《第一大案》在制作和表现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电影中的演员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饰演的角色个性鲜明,演技过硬。
另外,电影的剧情紧凑且引人入胜,情节起伏扣人心弦,让我观影过程中一直紧张而惊叹。
导演张艺谋通过对细节的把控,再现了真实的场景,使得故事更加具有说服力和代入感。
从艺术角度来看,《第一大案》的摄影、导演和音乐也都非常出色。
每一场景的构图、色彩运用都为电影增添了各种情绪与张力。
导演张艺谋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让观众陶醉其中。
音乐的运用也非常恰到好处,为电影增添了节奏感。
思考与感悟影片中所探讨的爱和家庭、友谊与背叛以及自我成长等主题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家庭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家庭,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其次,友谊与背叛也是人们在人生旅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5938bc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d.png)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一“我以前很少演反派。
可能因为长得比较正,又带点儒雅,但我很荣幸能出演刘青山这个角色,从战斗英雄、革命功臣到贪污犯的变化很有挑战性,如何从人性的角度去丰满角色是我最关注的,通过种种细节来展现他的自我膨胀。
”郭广平认为,这种膨胀让刘青山远离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开始吸毒、贪污、腐败,但他人性中还是有善的部分,对妻子孩子,对战友。
这样一个人物才能更让人印象深刻,才能更让人深思,进而警醒。
郭广平介绍说,剧中通过很多细节来表现刘青山思想上的这种变化,特别设置了很多小的道具,小到一个窝头。
比如,片中有一幕,刘青山说:“从此以后,再也不吃这硌牙的窝头了!”还有很多细微的感觉处理,都想从客观上去反映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物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包括刘青山和他家人的处理,是非常真实细微,打动人的。
“比如片中吃总统宴的一幕,突然大风一刮,刘青山看到外面的战士们还在风中啃着窝窝头,这个时候,他的眼神有很微妙的变化,然后筷子轻轻一放,这说明他内心有冲突。
”颇为巧合的是,郭广平的儿子在片中客串“刘青山”的儿子,戏里戏外皆是父子让人不免期待。
电影不仅是娱乐,更要有引领和榜样的作用《第一大案》里的男一号“陈怀邦”的扮演者郑昊,曾出演过《我的父亲母亲》《张思德》《中国远征军》《心术》《赵氏孤儿案》等众多热播影视剧,他不仅有着10年军旅生涯,还曾在多部军旅题材影视剧中饰演过各种军人形象。
此次扮演“反特专员”,郑昊可谓把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经验都运用到了角色中。
“刘青山是陈怀邦的救命恩人,两人是‘发小’。
面对救命恩人,陈怀邦能去抓他吗思想上肯定经过很多斗争,开始还是劝说引导为主,想感化挽救刘青山。
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刘青山没有回头,陈怀邦最后还是怀着遗憾的心情,执行了自己的职责……”郑昊颇有感慨地说,“任何时候,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功不能抵过。
电影把对正义和廉洁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献礼建党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郑昊认为《第一大案》刷新了人们对过去“喊口号”式、枯燥的主旋律影片的看法:“片子里的那一类人,如果是你,如果是他,如果是你的亲人,如果是你的朋友,那么立即告诉他,回头是岸。
第一大案 观后感
![第一大案 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32e14ccf8c75fbfc77db250.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观看的廉政电影《第一大案》。
电影讲述了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一步一步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高级干部沦为了历史的罪人,最终受到了党纪国法严惩的典型案例。
这个案例之前在课本上学习过,听父辈们讲述过,看完电影以后,震撼更大,感触更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简陋的工棚里,昏黄的煤油灯下,张子善对着工友们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枪林弹雨中,刘青山面对敌人的枪弹没有退缩,勇敢地迎了上去。
为了解放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出生入死,奋不顾身,甚至伤痕累累。
他们怎么会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领导干部蜕变成让人民杀之而后快的历史罪人呢?然而又怎么不会呢?!也许是从那句“从此以后,再也不吃这硌牙的窝头”开始,时髦的穿戴、豪华的小洋楼、丰盛的“总统宴”、夜光手表……他们早已忘了艰苦朴素和艰苦奋斗,大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坐享革命胜利果实,难怪曹锟的厨子不自觉的感慨“刘书记可比总统难伺候多了”。
也许是从那句“老子拼命打江山是为了什么”的疑问开始,他们早已忘了在党旗下庄重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也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想着“我的地盘听我的”“江山是我打下来的,我享受点又能怎么样?”,难怪陈怀邦提醒他“这片土地的主人只能是人民”。
也许是从那句“我不相信我的兄弟会出卖我”开始,他们早已忘了“同志”的意义,居功自傲,心存侥幸,听不进逆耳之言,认为“轮不到你监督我”“大不了功过相抵,罪不至死”,难怪特务都认为他们很快就要因为自己的罪恶而被人民所抛弃。
这所有的一切并不偶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思想防线一旦有丝毫放松,洪水猛兽就会一点一滴的侵蚀瓦解曾经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信念一旦崩塌,灭亡就在咫尺。
处决两人的枪声在全党、全国人民心中久久震荡。
这两声枪响,彰显了党反腐倡廉、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让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站稳在中华大地和百姓心中。
今天,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我们更需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df0eb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2.png)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调查、审判过程后,我们最终结束了第一大案的审判。
这个案件的庞大、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让我对司法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在我想将这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证据的重要性。
在这个案件中,双方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不仅涉及到案件的关键因素,还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法规。
我们在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证据进行了分析、评估,最终确定了哪些证据是可信的、有效的。
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对于案件的审判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案件的结果。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证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这个案件中,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个案件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对不同领域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我们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个案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因此,我会继续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主动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通过参与这个案件的审理,我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案件中,我接触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法规,对于案件的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不仅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对法律的适用和判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支撑。
最后,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在这个案件中,我也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错误和失误。
但是,我始终保持了学习的心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这个案件的审理,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修炼。
第一大案 观后感
![第一大案 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a10b59883d049649b66581b.png)
《第一大案》观后感电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1951年,陈怀邦(郑昊饰)在反特行动中,挖出了地委书记刘青山(郭广平饰)的惊天秘密,昔日战斗英雄成为巨贪,陈怀邦并没有因旧时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了忠诚于党纪国法,忠诚于人民,终将其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故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致辞中说:“《第一大案》怀着还原历史的严谨态度,有机融入了电影的叙述技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主题明晰、叙事流畅、人物塑造丰满,是同类题材创作中比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艺术实践。
希望各界能支持这部质量很高的廉政警示教育电影《第一大案》的发行和宣传,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这部影片,受到触动和教育。
”据了解,影片取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主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使影片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将历史性、现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起来,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反腐倡廉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第一大案》的上映无疑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谈及影片创作初衷,导演沈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部反腐影片,引发观众来自内心世界的思考,警示党员干部要廉洁奉公,恪尽职守。
”反腐倡廉题材引关注三代演员倾力加盟影片的演员阵容也十分强大,从30后的表演艺术家陶玉玲到60后的侯勇、邢岷山,从70后的郭广平再到90后的年轻演员,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国家反腐工作的高度关注。
特别客串演出的陶玉玲表示:“演员有大小,角色无大小。
我很荣幸能出演这部电影,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也要像一部戏那样严肃对待。
”首映礼现场,参与活动的人员一起缅怀了刚刚过世的影片艺术总监邵钧林先生,主演郭广平说,“相信这部电影的上映,能告慰邵老师的在天之灵。
”主演郑昊认为,《第一大案》作为献礼建党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刷新了人们对过去“喊口号”式主旋律影片的看法,“电影寓教于乐,不仅适合党员来一次精神洗礼,对普通观众而言,也能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加以监督、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大案观后感】《第一天案》的观后感电影《第一大案》在北京 __举行首映,导演沈悦、编剧谈锐携演员陶玉玲、侯勇、郑昊等集体亮相。
下面是为大家的第一大案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下午,资环中心党委组织部分在职和退休党员干部职工在索克影城观看了廉政教育电影《第一大案》,中心班子成员刘国印、刘明钦和徐连利及各部门职工等35人观看影片。
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刘青山、张子善由抗战英雄转型为人民公仆的过程中,没有经受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贪图享受,忘记了曾经的入党誓言,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发生扭曲,利用职权盗窃侵占国家资产、克扣机场建设工程款等,两人没有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却在革命建设时期沦为人民的罪人。
影片中反特专员陈怀邦面对昔日战友刘青山贪腐的事实,在兄弟情义还是党纪国法面前毅然选择了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该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严惩腐败,对贪腐零容忍的坚定决心和态度,对党员领导干部是一次深刻的警醒。
“第一大案”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在全党上下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公映,对领导干部严守党规党纪,规范权力
行使,树立四个意识,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共产党员具有特殊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盗用公款大案,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大案。
刘、张二人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高级干部蜕变成历史罪人的过程,深刻地表明了作为执政党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的极端重要性。
切莫居功自傲。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过功绩。
但革命胜利执掌政权后,却认为自己征战多年,劳苦功高,该享受一下了,于是便滥用职权,骄奢挥霍,终于堕落为罪犯,让人感触颇深。
今天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更需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在诱惑面前把好自己的关,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要谨慎。
此处谨慎并非指做人做事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胆开拓事业的同时,处事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在一些金钱物质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
慎独,即在无人知晓之时,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线,不能存侥幸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节轻微而对自己有种放松心理,慎初是从剧中看,许多人交代第一次收受贿赂巨款后人情难却,越走越偏,最终走上不归之路,因此要洁身自好自觉杜源。
二要知足。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业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
个人物质待遇方面,要有知足常乐之心。
三要修身。
古人云:修身、齐字、治国、平天下,作为共产党
员修身应该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自身修养是干好事业的基础。
当前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而执政党的廉洁是关乎中华名族的
前途命运之大事。
党员如何在开放的社会中把好自身廉洁关至关重要。
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确对待个人廉洁问题。
最近一名经济学家上书中央: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而贫富差距乃至腐败之势趋重。
经济发展与腐败在赛跑,一但腐败增长迅速超过经济发展速度,一但国际形势突变,执政党能否以自己勤廉的形象和亲和力,带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所以作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更要防腐拒变。
修身养德,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自身在社会上的亲和力。
电影《第一大案》在北京 __举行首映,导演沈悦、编剧谈锐携演员陶玉玲、侯勇、郑昊等集体亮相。
该片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反腐案件――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的反腐倡廉电影,当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首映式上指出,影片
严谨还原历史,兼备电影叙事技巧,“希望各界能支持这部质量很高的廉政警示教育电影的发行和宣传,让更多的观众受到触动和教育。
”
据悉,影片诸多细节均由国家档案馆首次披露,力求还原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的历史原貌。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钢在首映式上介绍称,“这是一部比较严肃但又不缺乏故事性的反腐大戏,有革命战争的大场面,反映的是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大主题,追求的是 __、廉政为民的大情怀,非常诚挚地邀请广大党员走进电影院,
认真观看、用心观看这部廉政教育片,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张宏森也赞扬道,“《第一大案》怀着还原 __严谨态度,有机融入了电
影的叙述技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主题明晰、叙事流畅、人物塑造丰满,是同类题材创作中比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艺术实践。
”
“演员有大小,角色无大小。
”年逾八旬的著名演员陶玉玲虽
然在片中只有一场戏,但她在首映式现场的话却令人深思:“我很荣
幸能出演这部电影,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也要像一部戏那样严肃对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首映80天前,该片艺术总监邵钧林去世,现场全场人员面对大屏幕向邵钧林致敬。
一众主创也表达了对邵钧林的怀念之情,“《第一大案》是邵老师人生的最后一部戏,他和这部戏有缘分,和河南有缘分!”演员郭广平说,“相信这部电影的上映,能告慰邵老师的在天之灵。
“第一大案观后感”相关文章:
1.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
2.第一大案观后感观第一大案有感作文
3.黄克功案件观后感6篇
4.以案为镜心得体会范文3篇
5.观看人心向背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6.电影《你的名字》观后感
7.看廉政警示片观后感3篇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