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心得体会
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心得体会《第一大案》在顺应反腐倡廉的大势之下钩沉史事,通过对新中国第一贪腐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的艺术再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电影第一大案,欢迎大家参考!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篇1看《第一大案》之前,我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我一个工薪阶层的平头小百姓,“贪腐”二字,距我十万八千里呀!可随着大银幕上革命功臣刘青山从再不吃“硌牙的窝头”开始,一步一步滑向了贪腐的深渊,再难回头。
思细恐极。
设身处地来想,如果你在那种情况下,会不会也坚守不住原则的底线?放眼各行各业的所有人,哪怕只是一个小公务员,从“吃请”一顿大鱼大肉开始,从一次违心的话语开始,可能就会慢慢偏离正确的人生航向……君不见,社会上也出现诸多新时期的“刘张案”:为了巨额利益为赝品做鉴定的文物专家,暴雨来临经不起一次洪峰的“豆腐渣”工程,甚至违背良心注射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的、送往“下一代”嘴里的食品……每一行、每一业、每个人,其实都面临着“贪腐”的考验。
如果,影片中“那一类”人是你,是你身边的他,是你的亲人和朋友,你会怎么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完《第一大案》,浮躁的心变得格外沉重。
坚硬如铁,也会在潮湿的水汽、在阴暗的雨露下变得锈迹斑斑,何况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第一大案》,为自己,为所有的人,敲响了警钟!电影第一大案观后感篇2观看了反腐倡廉电影巨制《第一大案》,被这部主旋律电影的讲述方式深深打动。
正如饰演刘青山的演员郭广平所说,《第一大案》不是一部程式化、说教式的作品,而是从故事出发,从人性上出发,去做一部真正的电影作品。
从讲述方式看,这部电影是创新的。
过去一些主旋律电影往往给人以刻板、教条的固有观感,所以在年轻观众群体中不太受欢迎,但这部《第一大案》却去除了固化的条框模式,从刘青山个人的成长角度出发,塑造了一个多面、立体的人物,让观者重新去认识他、感悟他,并从他最后的沦落结局中体会到,法理大于情理,法律高于功绩。
观《第一大案》有感
观《第一大案》有感影片《第一大案》讲述了一个为了新中国成立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没有倒下、没有牺牲的战斗英雄,却在新中国成立后,极速蜕变为贪图享乐、腐败堕落、脱离人民群众的千古罪人,最后死在了公平正义的枪口下。
在为刘青山、张子善的狼狈为奸、党性缺失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转变作风的决心与信心。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前行。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悠悠百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却融尽了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与殊勋茂绩。
潮起潮落,风云激荡,革命先辈们踏遍泥泞,辗转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那些风雨征程的岁月。
它时时激励我们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主动担当作为,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夯实忠诚之基,自觉把稳思想之舵、坚定理想信念。
对党忠诚应作为贯穿一生的原则去坚守,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
涵养干净之品,自觉锤炼党性修养、永葆革命本色。
近些年一些腐化违法的典型案例,在耳边时时敲响警钟。
只有身正心正,做人才显底气、做事才能硬气。
我们应以革命先烈为镜,以典型案例为鉴,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已,用更严尺子检视自已,勇于改正自身的不足,持之以恒锤炼党性品格,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
激发担当之力,自觉加强历练、磨砺实干本领。
做人民公仆不能是一阵子的坚持,而要成为一辈子的坚守。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正同群众想在一起;以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司法实践上,用心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昐”,让人民切实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中国第一大案展览馆观后感
新中国第一大案展览馆观后感
我有幸参观了新中国第一大案展览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观后感。
首先,展览馆的规模非常大,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案件,让人感到震撼。
从大案开始,展览馆的设计非常精致,每一个展览区都有清晰的主题和布局,使参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案件的背景和重要性。
展览馆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和模型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参观者生动地展示了案件发生时的情景和案件的进展过程,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其次,展览馆的内容非常丰富和详细,不仅有关于案件的基本信息,还有案件的背景、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各个方面的详细介绍。
通过展览馆的参观,我对这些案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展览馆还通过展示案件的相关文件和证物,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案件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最后,展览馆的导览服务非常贴心和专业。
导游们对每一个展览区的内容非常熟悉,能够为参观者提供详细的解说和解答疑惑。
他们还引导参观者通过互动展示、触摸展品等方式,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总的来说,参观新中国第一大案展览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次难忘的参观经历,使我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案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展览,我
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法治成果,为法律的公正和正义而努力。
观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有感2016
观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有感2016观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有感2016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即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是我们党在建国初期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探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下面是观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有感,快来围观吧。
观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有感一:由谈锐编剧,沈悦执导,紫微星空旗下实力派演员郑昊主演的电影《第一大案》目前正在郑州紧张拍摄中。
郑昊在剧中独挑大梁出演男一号陈怀邦,谈到此次在剧中饰演的角色时,郑昊笑称:“塑造一个在剧中左右为难的特派员,实在不容易,要把他在旧时情谊和心中正义之间选择的纠结情绪和矛盾心理展现在大家面前,我都觉得‘虐心’。
”电影《第一大案》改编自新中国成立初期惊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件。
郑昊剧中饰演的“陈怀邦”是一名反特专员,在反特行动中,挖出了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的惊天秘密,昔日为自己挡过子弹的战友“刘青山”如今成为巨贪犯,“陈怀邦”会在情谊与正义之间如何选择,备受观众期待。
郑昊塑造过众多经典的荧幕形象,曾在张艺谋执导的《我的父亲母亲》中担任男主角,饰演一位淳朴的乡村老师;在《诡先生》中和小彩旗搭档,饰演一名人格分裂的作家;在《赵氏孤儿案》中与孙淳、吴秀波合作,饰演手掌生杀大权的.晋景公。
郑昊塑造过的人物形象风格迥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工人农民,多年的磨练,也练就了他的一身好演技。
此次在《第一大案》中饰演陈怀邦时,他说:“‘陈怀邦’是一个从容内敛的人,有什么情绪不爱表露在脸上,可是毕竟这么难抉择的事儿他的心里一定是不好受的,所以在塑造他时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要仔细拿捏,我会努力诠释出他选择前的纠结矛盾与他准确做出选择后的智慧神勇。
”观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有感二:由河南省纪委、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河南郑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反腐倡廉电影巨制《第一大案》出手不凡——正在北京火热进行的2016北京青年影展上,《第一大案》一举斩获三项大奖,荣膺最佳编剧奖、最佳故事片奖和组委会推荐重点影片。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影片主要讲述了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挪用公款大案。
刘青山、张子善二人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卓越功勋,成为人民的功臣。
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了党的地方高级干部,二人最终未能抵制住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从而蜕变成罪犯。
刘青山、张子善案发人深省,深刻地表明了作为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从严从实、清正廉洁,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这样才能永葆党的生机。
观影后,我认为有三点启示,应引以为戒: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
刘、张二人的贪污腐败有诸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不严格,对刘、张二人缺乏有力监督。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实的真理。
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这一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让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遏制其滥用权力牟取私利的机会。
二、要加强政治学习,积极构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基础。
刘、张二人在解放后逐渐放弃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
刘青山就常说:“老子们拼命打下了天下,享受些又怎样?”张子善也时常以“英明领袖张专员”自居。
当前,大量腐败案件也充分表明,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出了问题。
因此,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基础,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把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当前社会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党员干部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中青年领导干部缺乏严格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党性观念和政权意识不强。
只有加强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才能促使他们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保持高尚道德情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切实做到廉洁从政、秉公用权。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新中国第一大案指的是1949年建国后的中国第一个重大刑事案件,即1949年11月4日,即将建国之际,国共内战时期著名的“五大汉奸”之一、参与叛变国民党方面的人物沈醉受审一案。
这个案子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新中国建立后重要的历史事件。
观看了相关的纪录片和读过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后,我深感该案对于新中国建立的意义深远。
这不仅仅是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更是新中国面临的第一次大考验。
这个案子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利害关系,更牵扯到国家的形象和威信。
因此,在这场审判中,各方尽出其能,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我被审判的庄重和正义所打动。
整个审判过程公正公平,法庭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偏袒。
法官们对案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搜集了大量的证据,并与被告进行了深入的讯问。
庭审期间,被告沈醉坦然回答,对他的罪行一一承认。
同时,陪审团成员也对案件进行了积极的辩论和思考。
最终,法官们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判决,充分体现了法制的力量和公正的原则。
其次,我被审判所展现出的坚定和勇气令人敬佩。
不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陪审团成员,他们都在审判中表现出对于正义的坚定追求,对于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
尽管被告是五大汉奸之一,但审判的各方都能始终保持理智和冷静,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担当。
在面对国家的利益,他们没有贪图私利,而是以公正的法律判官和公务员的身份,对案件进行了审判和辩论。
此外,我还被审判中涉及的广泛社会影响所震撼。
这个案件发生在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关乎一个人的罪与非,更涉及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尊严。
整个社会都在密切关注这起案件的审判过程和最终结果。
纪录片中呈现的宣判现场人山人海,人们趋之若鹜,希望亲眼目睹这一历史时刻。
这种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凸显了该案对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要性。
这个案子不仅仅是一次刑事审判,更是新中国国内外形象的一次重要展示。
最后,我对于审判中的人性关怀感到感动。
在审判过程中,法官和陪审团成员对于被告的心理状态和家庭背景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并在判决中予以考虑。
第一大案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感
在2017年12月23日,XXX的全体教职工会议上,我们观看了电影《第一大案》。
这部电影讲述了建国初期震惊全国的第一大案,即XXX和XXX两人由革命的功臣逐步变为人民的罪人的过程。
观影之后,我们深感触动。
古人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新中国第一大案》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自己,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我们要深刻理解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的人群,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特质。
每个人对自己的理解都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过程。
就像XXX,在他扔下窝头的那一刻,他已经表现出了对贫穷的厌恶和对财富的向往。
他的内心已经由埋头于革命向渴望新生活转变。
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就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
时刻反思,时刻总结,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已经发生改变,引起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改变的利弊如何。
所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就是君子对自我的要求,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第一大案观后感_观第一大案有感体会_作文800字_观后感_
第一大案观后感_观第一大案有感体会《第一大案》中讲述了1951年,陈怀邦挖出了昔日战斗英雄刘青山成为巨贪的惊天秘密。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第一大案,供你参考!第一大案观后感篇1《第一大案》真实再现了我党历史上反腐的典型案例“刘张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影片中,刘青山理直气壮地说:“江山是我打下来的,我吃一点、喝一点又能怎么样?”这句话引人深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精神的力量让我们面对危险、磨难时,能够勇于接受挑战,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所以刘青山在面对敌人的枪弹时,勇敢地迎了上去;当敌人把十只竹签钉进他的指头尖里,他没有退让和妥协。
然而,曾经如此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最终却被“吃一点、穿一点”销蚀瓦解。
挑战,是一种精神;适应,是一种智慧。
刘青山能够经受住生死的考验和挑战,却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一点点丧失了底线。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为什么刘青山和张子善会一步步发展到最后,其实他身边的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省长夫人就是不知不觉的成了刘青山的“贿赂”桥梁。
当然,她有时候也会有一种迷茫,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现实中,很多人肯定也会有这样的迷茫,所以这部影片对很多人都会是一种警示和警醒。
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思考,面对别人的关心、感谢,甚至是诱惑,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也许我们会像省长夫人一样,迷茫、徘徊,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那有别于动物的智慧。
因为有智慧,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有智慧,我们终将确立并守住心中的底线。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2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反腐倡廉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由中共河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河南郑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反腐倡廉电影巨制《第一大案》,今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首映礼。
第一大案观后感(通用12篇)
第一大案观后感(通用12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大案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1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加强天中站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站内全体员工廉洁自律意识,12月17日晚,天中站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廉政影片《第一大案》。
影片真实再现了刘青山、张子善由革命功臣堕落为历史罪人的蜕变过程,跌宕起伏的剧情,沉重的案例典型,让每一位党员干部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从严格治党,反对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坚定信心,对大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影片结束后,大家都感触颇深,纷纷表示,“刘张案”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但在现在仍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要以史为鉴,结合自身实际,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以追求不忘初心、廉政为民的情怀全心全意投身于各项工作当中。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212月16日,我局在四楼多功能厅组织观看廉政电影《第一大案》。
局领导,局机关全体人员,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近200人参加观看。
影片讲述了建国初期,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狼狈为奸、腐化堕落的过程。
通过案件的再现,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坚决态度和坚定信心。
影片以此警示广大党员要知敬畏、明法纪、守底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筑牢防线。
通过观看廉政影片,全体党员干部从中吸取了教训,得到了警示。
我局将以此次观影为契机,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以反面案例为警示,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严格遵守党纪条规,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坚持不忘初心,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3为强化学院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12月13日下午,纪检监察处在1号楼多媒体教室组织全院141位党员及中层以上干部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影片《第一大案》。
推荐总结-观看《第一大案》有感六篇
观看《第一大案》有感六篇【篇一】为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根据警示教育活动计划安排,市纪委组织党员干部于**5日下午集中观看了廉政教育电影《第一大案》。
电影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1951年,陈怀邦在反特行动中,挖出了地委书记刘青山的惊天秘密,昔日战斗英雄成为巨贪,陈怀邦并没有因旧时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了忠诚于党纪国法,忠诚于人民,终将其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故事。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
翻开刘青山、张子善的历史,这两位党内高级干部在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中,确实做出过突出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刘青山的“日伪曾以1500块大洋悬赏拿他”,到张子善的“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受到严刑拷打”,无不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卓越功勋。
但是,两位出生入死的革命功臣,在革命胜利面前,在新中国成立面前,不是始终不忘革命的目的,继续保持革命的气节,而是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革命意志消沉,居功自傲,贪图享受,腐化堕落,逐渐滑向了犯罪的泥潭。
刘青山、张子善之所以沦为人民的罪人,并断送自己的身家性命,追其原因,我认为:首先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本质的变化。
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俱兴。
作为天津的地委书记、行署专员,本应该对党和人民的重托、责任时刻牢记心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刚从三座大山下解放出来的劳苦大众安居乐业,使刚从残酷战争的弥漫硝烟中走出来的新中国尽快走向富强,使我们头上“东亚病夫”的不雅称号很快从头上摘掉,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很快地屹立于世界东方,他们却忘乎所以,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腐化堕落。
二是他们的政绩观发生了变异。
刘、张二人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为我党我军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进城以后,二人本不该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他们却躺在自己的功劳薄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一“我以前很少演反派。
可能因为长得比较正,又带点儒雅,但我很荣幸能出演刘青山这个角色,从战斗英雄、革命功臣到贪污犯的变化很有挑战性,如何从人性的角度去丰满角色是我最关注的,通过种种细节来展现他的自我膨胀。
”郭广平认为,这种膨胀让刘青山远离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开始吸毒、贪污、腐败,但他人性中还是有善的部分,对妻子孩子,对战友。
这样一个人物才能更让人印象深刻,才能更让人深思,进而警醒。
郭广平介绍说,剧中通过很多细节来表现刘青山思想上的这种变化,特别设置了很多小的道具,小到一个窝头。
比如,片中有一幕,刘青山说:“从此以后,再也不吃这硌牙的窝头了!”还有很多细微的感觉处理,都想从客观上去反映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物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包括刘青山和他家人的处理,是非常真实细微,打动人的。
“比如片中吃总统宴的一幕,突然大风一刮,刘青山看到外面的战士们还在风中啃着窝窝头,这个时候,他的眼神有很微妙的变化,然后筷子轻轻一放,这说明他内心有冲突。
”颇为巧合的是,郭广平的儿子在片中客串“刘青山”的儿子,戏里戏外皆是父子让人不免期待。
电影不仅是娱乐,更要有引领和榜样的作用《第一大案》里的男一号“陈怀邦”的扮演者郑昊,曾出演过《我的父亲母亲》《张思德》《中国远征军》《心术》《赵氏孤儿案》等众多热播影视剧,他不仅有着10年军旅生涯,还曾在多部军旅题材影视剧中饰演过各种军人形象。
此次扮演“反特专员”,郑昊可谓把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经验都运用到了角色中。
“刘青山是陈怀邦的救命恩人,两人是‘发小’。
面对救命恩人,陈怀邦能去抓他吗思想上肯定经过很多斗争,开始还是劝说引导为主,想感化挽救刘青山。
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刘青山没有回头,陈怀邦最后还是怀着遗憾的心情,执行了自己的职责……”郑昊颇有感慨地说,“任何时候,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功不能抵过。
电影把对正义和廉洁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献礼建党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郑昊认为《第一大案》刷新了人们对过去“喊口号”式、枯燥的主旋律影片的看法:“片子里的那一类人,如果是你,如果是他,如果是你的亲人,如果是你的朋友,那么立即告诉他,回头是岸。
最新观看教育影片第一大案个人观后感优选范文
最新观看教育影片第一大案个人观后感优选范文作为生死之交,在面对巨贪的惊天秘密面前,他虽然内心煎熬挣扎,但并没有因往昔情谊而放弃对正义的追求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观看教育影片第一大案个人观后感优选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看教育影片第一大案个人观后感优选范文【一】反腐倡廉电影巨制《第一大案》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导演沈悦、编剧谈锐及著名演员郑昊、郭广平、邢岷山等集体亮相。
实力派演员郑昊此次担纲男一号,演绎反特专员陈怀邦,作为这起新中国第一大案的关键人物,他与敌特斗智斗勇最终破获反腐大案。
而历数郑昊的各种银幕形象,生活中也一身正气的他堪称人戏合一,将正能量进行到底。
《第一大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反腐案件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了1951年,陈怀邦(郑昊饰)挖出了昔日战斗英雄刘青山(郭广平饰)成为巨贪的惊天秘密,陈怀邦并未因昔日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忠诚于党纪国法,将刘青山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故事。
作为该片主演,郑昊在演绎该片的时候也是感触颇深:兄弟情谊还是党纪国法?这个看来有些残酷的命题是片中陈怀邦面临的最大抉择,揣摩好人物内心在人性与道德层面的多层次变化,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党员形象。
谈及这次的创作,郑昊也很有感触:《第一大案》是作为献礼建党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但它刷新了人们对过去‘喊口号’式主旋律影片的看法,人物更立体了,也更人性了。
这样的电影寓教于乐,不仅适合党员来一次精神洗礼,对普通观众而言,也能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加以监督、引导。
纵观郑昊以往的银幕形象,也基本都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人物形象为观众熟悉,无论是公益电影《缘来是爱》还是获得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节影帝的《为了这片土地》,抑或早期的电影《革命到底》《张思德》《我的父亲母亲》等,无一不是善良、正直、一身正气的形象。
郑昊在接受采访时也笑谈:个人的生活经历决定了我对一切正能量、向上的、表达善良情感的影视剧都是非常钟爱的,我这个姓也决定了我的性格和信条,郑能量就是正能量,我会将正能量进行到底。
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观后感
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观后感当我听闻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一起重大腐败案件时,内心充满了震撼和思考。
腐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的顽疾,而这一起案件的曝光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深思熟虑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反思与总结,从中汲取教训,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力度。
这个腐败案件的曝光无疑震撼了全国人民,以至于让整个国家都为之震惊。
它揭露出了党员干部中的败类,揭示了当前贪污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事件中涉及的人员权力庞大,地位显赫,其背后的贪腐网络也是极其庞大和复杂的,其中的腐败手段也让人细思极恐。
通过观察这个案件的曝光和相关报道,我不禁产生一些思考。
首先,反腐斗争绝对不能止步于曝光腐败分子和整治其个案,更应该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系统性地治理涉及腐败问题的体制机制。
其次,反腐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这一大案的曝光只是反腐行动的一个开始,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这起腐败案件被曝光之后,不仅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行动,严厉追查相关责任人,更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响和参与。
这显示出人们对腐败问题越来越不容忍,越来越支持反腐行动的积极态度。
可以说,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抵制腐败的强大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更令人欣慰的是,这起腐败案件曝光之后迅速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媒体的参与和监督无疑对反腐败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媒体的曝光和报道,广大民众得以了解事件的真相,并开始对腐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同时,媒体的监督也能够防止黑幕重现,保证反腐行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营造廉洁风气非常重要。
从这个腐败案件中,我也意识到腐败问题不仅仅是一种道德问题,更是一种制度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从制度上进行改革,那么单纯的反腐行动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监督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这也需要我们加强法治意识,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高司法公正性,才能真正实现治理腐败的目标。
第一大案 观后感
《第一大案》观后感观看的廉政电影《第一大案》。
电影讲述了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一步一步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高级干部沦为了历史的罪人,最终受到了党纪国法严惩的典型案例。
这个案例之前在课本上学习过,听父辈们讲述过,看完电影以后,震撼更大,感触更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简陋的工棚里,昏黄的煤油灯下,张子善对着工友们讲: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枪林弹雨中,刘青山面对敌人的枪弹没有退缩,勇敢地迎了上去。
为了解放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出生入死,奋不顾身,甚至伤痕累累。
他们怎么会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领导干部蜕变成让人民杀之而后快的历史罪人呢?然而又怎么不会呢?!也许是从那句“从此以后,再也不吃这硌牙的窝头”开始,时髦的穿戴、豪华的小洋楼、丰盛的“总统宴”、夜光手表……他们早已忘了艰苦朴素和艰苦奋斗,大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坐享革命胜利果实,难怪曹锟的厨子不自觉的感慨“刘书记可比总统难伺候多了”。
也许是从那句“老子拼命打江山是为了什么”的疑问开始,他们早已忘了在党旗下庄重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也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想着“我的地盘听我的”“江山是我打下来的,我享受点又能怎么样?”,难怪陈怀邦提醒他“这片土地的主人只能是人民”。
也许是从那句“我不相信我的兄弟会出卖我”开始,他们早已忘了“同志”的意义,居功自傲,心存侥幸,听不进逆耳之言,认为“轮不到你监督我”“大不了功过相抵,罪不至死”,难怪特务都认为他们很快就要因为自己的罪恶而被人民所抛弃。
这所有的一切并不偶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思想防线一旦有丝毫放松,洪水猛兽就会一点一滴的侵蚀瓦解曾经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信念一旦崩塌,灭亡就在咫尺。
处决两人的枪声在全党、全国人民心中久久震荡。
这两声枪响,彰显了党反腐倡廉、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让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站稳在中华大地和百姓心中。
今天,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我们更需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有人说刘、张二人是因为社会环境原因,在当时正值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当时新旧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也是人们思想意识形态复杂、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时期!以下内容是本人为您精心整理的新中国第一反腐大案观后感,欢迎参考!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1949年12月16日中午,毛泽东主席抵达莫斯科,开始访问苏联。
由于这次出访高度保密,所以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已出访苏联。
然而,就在毛主席出访前的11月中旬,中央军委某部截获了一份发往台湾国民党保密局的密电,报告了毛主席即将访苏的情报。
蒋介石深知毛泽东此行的意义,立即命令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要不惜一切代价,暗杀毛泽东,阻止这次出访。
针对毛泽东即将出访苏联,毛人凤和下属们开始紧张地谋划。
毛人凤决心制造第二次皇姑屯事件,炸毁毛泽东的专列。
而在北京,周恩来总理强调,密报毛主席访苏的国民党潜伏电台极其危险,要尽快破案。
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命令,马上成立北京潜伏台专案组,并要求每天把侦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向他进行详细汇报。
当时掌握的全部案情资料仅有敌人密码电报的破译文和号称“0409”的特务代码。
军委某部破译“0409”可能是“郭、国、顾、巩”四个字之一。
专案组的同志马上开展全面侦查:一是命令北京市各公安分局、派出所立即从户籍上查找“郭、国、顾、巩”四姓中与本案有关的可疑人;二是成立电讯侦查组,利用电讯监听台和测向车进行搜索,查找敌台。
然而侦查工作面临很多困难,一时都没有什么线索。
杨奇清命令从台湾给特务的经费入手进行调查,于是在北京的银行开始调查来自境外的汇款,但没发现线索。
而后,侦查员又到天津查汇,在天津的银行里侦查员们发现了三笔从香港汇到北京新桥贸易公司的可疑款项,留下的签字是北京新桥贸易公司计爱琳。
调查发现,计爱琳的真名叫计采楠,是北京新桥贸易公司的股东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计采楠只是帮助特务取款的人,并不是发报的特务0409。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
第一大案心得体会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调查、审判过程后,我们最终结束了第一大案的审判。
这个案件的庞大、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让我对司法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在我想将这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证据的重要性。
在这个案件中,双方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不仅涉及到案件的关键因素,还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法规。
我们在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证据进行了分析、评估,最终确定了哪些证据是可信的、有效的。
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对于案件的审判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案件的结果。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证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这个案件中,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个案件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对不同领域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我们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个案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因此,我会继续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主动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通过参与这个案件的审理,我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案件中,我接触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法规,对于案件的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不仅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对法律的适用和判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支撑。
最后,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
在这个案件中,我也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错误和失误。
但是,我始终保持了学习的心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这个案件的审理,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修炼。
新中国第一大案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新中国第一大案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17月16日,电影《第一大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导演沈悦、编剧谈锐携演员陶玉玲、侯勇、郑昊等集体亮相。
该片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反腐案件――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的反腐倡廉电影,当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首映式上指出,影片严谨还原历史,兼备电影叙事技巧,“希望各界能支持这部质量很高的廉政警示教育电影的发行和宣传,让更多的观众受到触动和教育。
”据悉,影片诸多细节均由国家档案馆首次披露,力求还原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的历史原貌。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钢在首映式上介绍称,“这是一部比较严肃但又不缺乏故事性的反腐大戏,有革命战争的大场面,反映的是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大主题,追求的是不忘初心、廉政为民的大情怀,非常诚挚地邀请广大党员走进电影院,认真观看、用心观看这部廉政教育片,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张宏森也赞扬道,“《第一大案》怀着还原历史的严谨态度,有机融入了电影的叙述技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主题明晰、叙事流畅、人物塑造丰满,是同类题材创作中比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艺术实践。
”“演员有大小,角色无大小。
”年逾八旬的著名演员陶玉玲虽然在片中只有一场戏,但她在首映式现场的话却令人深思:“我很荣幸能出演这部电影,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也要像一部戏那样严肃对待!”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首映80天前,该片艺术总监邵钧林去世,现场全场人员面对大屏幕向邵钧林致敬。
一众主创也表达了对邵钧林的怀念之情,“《第一大案》是邵老师人生的最后一部戏,他和这部戏有缘分,和河南有缘分!”演员郭广平说,“相信这部电影的上映,能告慰邵老师的在天之灵。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2由"第一大案"谈反腐倡廉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盗用公款大案,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大案。
刘、张二人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高级干部蜕变成历史罪人的过程,深刻地表明了作为执政党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的极端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由"第一大案"谈反腐倡廉
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盗用公款大案,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大案。
刘、张二人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高级干部蜕变成历史罪人的过程,深刻地表明了作为执政党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惩办凋射、严明法纪的极端重要性。
切莫居功自傲。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过功绩。
但革命胜利执掌政权后,却认为自己征战多年,劳苦功高,该享受一下了,于是便滥用职权,骄奢挥霍,终于堕落为罪犯,让人感触颇深。
今天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更需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在诱惑面前把好自己的关,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要慎重。
此处慎重并不是指做人做事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胆开拓事业的同时,处事交友要慎重,特别是在一些金钱物质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
慎独,即在无人知晓之时,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线,不能存侥幸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节轻微而对自己有种放松心理,慎初是从剧中看,许多人交代第一次收受贿赂巨款后人情难却,越走越偏,最终走上不归之路,因此要洁身自好自觉杜源。
二要知足。
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业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个人物质待遇方面,要有知足常乐之心。
三要修身。
古人云:修身、齐字、治国、平天下,作为共产党员修身应该是第一位的,良好的本身修养是干好事业的基础。
当前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而执政党的廉洁是关乎中华名族的前途命运之大事。
党员如何在开放的社会中把好本身廉洁关至关重要。
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确对待个人廉洁问习题。
最近一名经济学家上书中央:现在中国经济开展迅速,而贫富差距乃至凋射之势趋重。
经济开展与凋射在赛跑,一但凋射增长迅速超过经济开展速度,一但国际形势突变,执政党能否以自己勤廉的形象和亲和力,率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所以作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更要防腐拒变。
修身养德,以高规范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本身在社会上的亲和力。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