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技术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技术处理
摘要:后浇带的设置是防止和减少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是设计时有足够的重视,而在施工时却处理不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给结构留下隐患,影响防水效果。现结合工程施工实例,对后浇带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提高其防水性能。
关键词:地下室;后浇带;渗漏;防水构造;超前止水;施工缝
在工程实践中,后浇带的设置往往是设计时有足够的重视,而在施工时却处理不好,这样,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给结构留下隐患,影响防水效果。现结合某地下室工程施工实例,对后浇带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面积为10.860万m2,地下一层,地上18层。地处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4.7 m(相当于2.5 m),地下室平面复杂,面积大,设计者为了满足建筑功能需要没有设计变形缝。根据以往的监理经验,认为必须认真对待后浇带防水问题。经过与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协商后,建议地下室后浇带采用刚柔节点来提高其防水性能。该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后,整个后浇带经过2年多的实地观察,没有发现渗漏现象,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地下室常见渗漏水原因分析
2.1 地下室常见渗漏水现象
地下室底板、墙体渗漏水,尤其是地下室变形缝处、后浇带处渗漏水概率更大。
2.2 原因分析
地下室渗漏水原因较多,主要有:
2.2.1 设计因素
地下室结构及节点设计不合理,在结构薄弱处,容易产生变形裂缝;设计防水设防能力不足,防水方案选择不当;防水细部节点没有针对性。
2.2.2 材料因素
防水材料选择不当,性能不符合要求;防水的配套材料性能不符合要求。
2.2.3 施工因素
混凝土性能差,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控制不严,振捣不实;施工缝、后浇带、穿墙螺栓部位构造留设不当;防水附加层施工质量差,基层处理、节点处理不到位;地基处理不好,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开裂和防水层破坏;板、墙开洞埋管部位处理不当;尤其施工缝、后浇带、穿墙螺栓等部位构造留设施工处理不当等。
3 本工程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构造技术处理
3.1 后浇带施工缝形式的确定
为提高后浇带施工缝防水性能,本工程将施工缝做成企口缝的构造形式,同时在施工缝部位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以提高施工缝处的防水性能。
3.2 底板后浇带的防水构造
浇灌地下室底板垫层时,在后浇带平面位置对应的垫层部位先设置一个梯形沟槽,再浇灌构造的超前止水构造。
3.3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以及底板与外墙连接交接部位的防水构造
浇灌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结构时,在后浇带位置对应的外墙外侧先设置图2构造的超前止水构造,同时,为了让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中的超前止水构造互相贯通而保证其整体防水效果,还按照图1中的剖面示意进行连接处理。
4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
4.1 超前止水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超前止水构造中间设变形缝,变形缝中间设置橡胶止水带,超前止水构造混凝土面层做凹槽与底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增加粘结力,提高超前止水构造与之间底板后浇带处的防水能力。
4.4.1 超前止水构造混凝土施工方法
采取底板超前止水构造混凝土(C25以上)与垫层混凝土同时并连续浇筑,采取外墙超前止水构造与后浇带的两侧外墙混凝土结构同时并连续浇筑(使用与外墙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技术处理,避免在该部位出现冷施工,保证超前止水构造与垫层共同作用,并在超前止水构造中间的变形缝中间设置橡胶止水带,起到后浇带施工缝防水作用的第一道防线。
4.4.2 预埋超前止水构造变形缝中的橡胶止水带
底板超前止水构造混凝土浇灌之前,在超前止水构造变形缝中埋置橡胶止水带,采用螺栓和连接钢筋固定在超前止水构造混凝土板带的主筋上,这样,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绕施工中橡胶止水带位移的问题。同时,将橡胶止水带两个翼缘略向上方向翘起安装固定。如此,可避免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橡胶止水带下部产生潴留空气而形成混凝土结构中的空洞,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橡胶止水带处的防水性能。
4.4.3 变形缝内模板安装方法
在安装橡胶止水带前,针对不能在浇灌混凝土以后拆卸变形缝内模板材料的部位(底板超前止水构造橡胶止水带的下部、外墙超前止水构造橡胶止水带的里面),采用泡沫板两侧捆绑薄胶合板的方式解决其模板问题。
4.2 后浇带施工缝模板安装技术措施
采用三网组合作为后浇带施工缝的模板,即在临后浇带施工缝两侧设置一层钢丝网,第二层采用钢板网加强,最外层采用钢筋网形成骨架抵抗浇灌混凝土的侧压力,此方式可在不切断后浇带部位钢筋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既保证了结构的连续性,又简化了该部位施工缝的许多繁琐工序。
4.2.1 选择合适的钢丝网
本工程采用40目的钢丝网(钢丝网目数=1inch长度范围内的孔眼数量,目数=25,4 mm/0,625 mm=40目),能较过效阻止大量的混凝土渗透到需要预先留置的后浇带范围内,少量的水泥浆渗漏既不会影响后浇带侧面的混凝土质量,还能利用水泥浆包裹钢丝网、钢板网和钢筋网,使其在后浇带放置期间不会过快锈蚀。
4.2.2 选择合适的钢板网
本工程后浇带部位钢筋采用不断开的方式安装,钢筋网为一次性安装在结构内,选择菱形孔眼短对角线在50 mm以内的钢板网设置在钢丝网和钢筋网之间,对钢丝网起加强作用(由于第一层40目的钢丝网丝杆厚度很小,极易损坏),避免第一层钢丝网在承担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时产生破损。
4.2.3 钢筋网安装连接做法
钢筋网与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钢筋网采用焊接连接,起着抵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同时,还能使钢板网和钢丝网在浇灌过程中适当地从钢筋网孔眼中略微向后浇带部位鼓出来一部分,这样形成略微粗糙的施工缝混凝土面,使后浇带处新旧混凝土之间结合更加紧密牢靠,简化了施工缝混凝土面凿毛的工序。
5 后浇带留缝处的临时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