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教学大纲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技巧、文风培养以及写作思维的锻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在不同的写作题材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规范意识;2. 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基本功;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把握和理解;4. 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写作技巧讲解和实践- 标题的确定与构思技巧;- 写作结构和段落组织;- 句子用词及修辞手法;- 语法和标点的正确应用;- 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的写作风格。

2. 不同文体的写作实践- 议论文写作技巧与实践;- 描写文写作技巧与实践;- 记叙文写作技巧与实践;- 说明文写作技巧与实践;- 书信、邮件等应用文写作技巧与实践。

3. 写作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与思考能力的提升;-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对写作的影响;- 阅读与写作的互动关系。

四、授课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2.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写作能力;3.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指导学生的进步;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拓展,提升写作素材和思维。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核:包括写作技巧和实践的考核;3. 期末考核:综合考察学生写作能力的综合性作文;4.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六、参考教材1. 《写作技巧与实践》;2. 《写作范文大全》;3. 《写作思维与逻辑》;4. 其他相关写作教材和参考书籍。

七、课程时长- 总学时:60学时- 授课方式:面授八、教学团队- 主讲教师:XXX- 助教教师:XXX九、备注- 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能有所调整,请学生们及时关注课程相关通知。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导言:基础写作是一门重要的语言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其表达思想的清晰度和逻辑性。

本大纲旨在为基础写作教学提供一个指导框架,以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组织思维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包括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文体、观点和论证。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来促进学习。

二、课程内容1. 写作准备阶段a. 主题选择:教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写作主题,并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和发展论点。

b. 预写作活动:包括头脑风暴、概念地图和提纲等,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组织想法。

2. 写作技巧和规范a. 语法与拼写:教导学生常见的语法规则、常见错误的矫正,以及正确的拼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b. 文体与结构:介绍不同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特点和写作结构,让学生熟悉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 论证与分析能力a. 提供相关的演绎与归纳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逻辑论证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点和证据,以及评估其可靠性。

4. 合作写作a.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写作主题,广泛获取意见和想法。

b. 合作写作:在小组中进行写作任务,并分享结果,以促进学生在组织、合作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能力。

5. 写作稿件的修改a. 自我修订:教导学生通过查找和修正常见错误、改进句子结构和词汇等方式自我修订写作稿。

b. 同伴评估:引导学生对同伴的写作进行评估和提供反馈,促进集体学习和互相帮助。

三、教学方法和评估1. 教学方法:a. 讲授与演示:通过讲解和实际演示写作技巧和规范,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技能。

b. 小组活动与讨论:组织小组活动和讨论,鼓励同学们共同参与、交流和分享观点。

c. 练习与实践:提供大量的写作练习和实践,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基础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正确、清晰、有逻辑的表达能力。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授课、实践训练和反馈指导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技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2.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培养扎实的文体基础和表达能力- 学会分析问题、构建观点和进行逻辑思考- 培养写作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2 学习成果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将具备以下学习成果:- 能够撰写符合规范的各类作文- 具备较高的写作表达能力和语言修辞能力- 能够独立进行论证和逻辑思考- 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提升写作能力的能力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3.1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主题的教学内容:- 写作基础知识与规范- 文体与结构- 提纲与构思- 逻辑与论证- 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 阅读与写作训练3.2 组织安排本课程将采用理论讲授、实践训练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授相关写作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和基础知识体系。

- 实践训练:通过指定的写作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评析和批判性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4.1 教学评估本课程将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以及期末考试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4.2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

-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上半学期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

-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整个学期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第五部分:教材和参考资料5.1 教材- 主教材:《写作基础指南》- 辅助教材:《写作技巧训练》、《范文选编》5.2 参考资料- 《现代修辞学》- 《写作艺术与技巧》- 学术期刊论文和相关研究报告结语本课程将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写作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写作/ English Writing学时/学分:72学时/3.5学分(36/1.5, 36/2)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简介基础写作是英语专业必修课。

开设英语写作课程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运用水平与能力。

基础写作课程与其他英语笔头训练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他笔头训练侧重语言项目的掌握,而写作要求表达清晰完整的思想;写作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学生熟悉某些语法项目或词汇,而是提高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复习到旧的语法与词汇,而且也会接触并促进新的语法与词汇的掌握,但是这种复习与学习是以有助于表达思想为前提的。

因此,写作课不像语法课或词汇课那样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而是研究如何表达思想的课程。

基础写作课程安排的总学时为72学时,总学分为3.5学分。

每学期各36学时,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适量的实训为辅。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基础写作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阅读、语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接受英语写作课程训练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技能接续学习课程,能够为将来学习文学、语言学等高年级的课程,甚至能为将来的专业八级和研究生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建议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是根据写作课程自身规律和特点而定的,因为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技能课程,既不能上成理论课也不能变成完全意义上的实践课。

学习研究写作规律、注重写作过程体验、学习写作技巧、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是写作课程的学习重点。

教师应力求遵循以下教学原则:1.将语言能力训练与教学能力训练相结合,所有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尽可能采用目标语。

2.将教学技能训练与写作模式学习训练相结合,强调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课堂学习与自我感悟相结合,形成对写作课程的深刻理解。

3.力求所有的教学活动具有比较真实的教学任务。

《英语写作基础》教学大纲

《英语写作基础》教学大纲

《英语写作基础》教学大纲英语写作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

通过写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英语写作基础教学大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英语进行准确、流畅的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内容1. 语法和词汇在英语写作中,正确运用语法和丰富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重点讲解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和词汇搭配,帮助学生避免常见的错误。

2. 句子结构和段落组织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构建合理的句子和段落,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范文和写作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3. 写作技巧和策略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一些写作技巧和策略,如使用恰当的过渡词、使用举例、比较和对比等手段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说服力。

4. 文体和篇章结构学生应该学会不同文体和篇章结构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写一封感谢信等。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写作技巧。

2.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写作讨论和互相修改,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互助合作的能力。

3. 个性化教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需求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评估方式1. 书面作业学生可以通过书面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进步情况。

2.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评估的重要依据。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语言表达能力来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

写作教程1 徐永 邹申 课程教学大纲

写作教程1 徐永 邹申 课程教学大纲

《写作教程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写作教程1课程编号:XXXX-XXX授课学时:XX学时授课教师:徐永、邹申二、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包括对写作基本要素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以及文章结构的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撰写结构清晰、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文章。

课程内容:(1)写作基本要素:包括主题、观点、论据、语言等方面的讲解;(2)写作技巧:涉及如何开头、结尾、组织段落和篇章等方面的技巧;(3)文章结构安排:学习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特点,如议论文、记叙文等;(4)范文解析与模仿练习:通过分析优秀范文,学习其优点并模仿练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案例、范文和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与考核评估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等)占XX%,期末考试成绩占XX%;考核内容: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要素、技巧和文章结构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写作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写作教程1》,徐永、邹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实用写作教程》,XXX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安排与教学进度第1周:导论(XX学时)介绍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写作基本要素的重要性及作用。

第2周:主题与观点(XX学时)分析如何确定文章主题;讲解如何提出鲜明有力的观点。

第3周:论据与语言(XX学时)学习如何搜集和整理论据;探讨语言表达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4周:开头与结尾(XX学时)学习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析经典开头和结尾的范例。

第5周:段落组织(XX学时)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段落结构;课堂练习段落组织技巧。

第6周:记叙文结构(XX学时)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特点;学习如何安排记叙文的情节和人物。

写作课教学大纲

写作课教学大纲

写作课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份写作课教学大纲的模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写作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写作课课程类别:[具体类别]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简要介绍该课程在所属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类型的写作任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理论教学部分1. 写作基础知识- 介绍写作的基本概念、写作的过程和方法。

- 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2. 写作体裁- 讲解不同体裁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提供各类体裁的写作范例,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写作训练- 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包括短文写作、提纲撰写、初稿修改等。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二)实践教学部分1. 写作项目实践- 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写作项目,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故事创作等。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写作过程,包括调研、构思、撰写和修改。

2. 小组讨论与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彼此的作品,分享写作经验和思路。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写作基础。

2. 演示法:通过范文展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3. 实践法:提供大量的写作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创意思维。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2.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发布作业和进行师生互动。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小学教育 (语文)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授课对象为小学教育(语文)专业的本科生。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精炼概括3-5条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要求学生把握写作的客观规律,了解写作的主体与客体、载体与受体等要素,懂得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基本写作要求,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以读带写,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能够写出主旨鲜明、材料丰富、结构合理、语言通畅的常用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2、读写结合,以读带写;学练结合、以学带练;个体与群体结合,发挥群体效应,激发学习热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入难。

3、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认真的态度,实现及传授写作本领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双重任务。

四、课程进度表
理论教学进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受体意识”表现之二:向受体发出指令,施加影响
四、“受体意识”表现之三: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
第二节受体的心理特征
一、求知受益心理
二、猎奇探秘心理
三、平等对话心理
四、介入互动心理
第三节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一、媒介传播方式改变着受体与写作活动的关系
二、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与要素
第五章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
四、“写”与“思”的关系
五、写作的完整过程
第二节写作活动的特点
一、人文性
二、综合性
三、个体性
四、创造性
五、实践性
第三节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
一、“电脑写作”辨析
二、写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
第四节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
一、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积极影响
二、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负面干扰及对策
第二章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文章体式的含义
2.理解文章体式的特点、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及修辞与语体
3.掌握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文章体式
一、文章体式的含义
二、文章体式的特点
三、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表达方式
一、叙述
二、描写
三、说明
四、议论
五、抒情
第三节修辞与语体
一、修辞
二、语体
三、写作训练
第六章写作过程(上)
第八章散文15
第九章科普文10
第十章评论文
合计1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写作的含义。
2.理解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
3.掌握写作活动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写作内涵辨析
一、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
二、写作与工具的关系
三、写作与说话的关系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
总学时数92
周学时数第1学期2,第2学期4
开课学期1、2学分6
先修课程
基本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1.《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对学生的作文、作业认真批改讲评,每学期作文评改课不得少于6次,其中包括学生互评与自评。
三、课程各章建议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建议学时
第一章绪论5
第二章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6
第三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5
第四章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5
第五章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10
第六章写作过程(上)14
第七章写作过程(下)15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写作训练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选准知识点精讲细讲,使学生进入写作学理论体系,形成写作和研究的氛围。其次根据每章节的重点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实现最终目标——每人一本“精品作文集”。讲授时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授课方法,以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观察、调查。
2.理解回忆、体验。
3.掌握想象、整合。
第一节采撷、积累
一、观察
二、调查
三、阅读
第二节回忆、体验
一、回忆
二、体验
第三节想象、整合
一、想象
二、整合
第七章写作过程(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前写作”、“写作”、“后写作”
2.理解立意、选材、反馈、吸收;掌握构思、赋形、表达、修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立意、选材
一、立意
二、选材
第二节构思、赋形
一、构思
二、赋形
第三节表达、修改
一、表达
二、修改
第四节反馈、吸收
一、反馈
二、吸收
第五节“前写作”、“写作”、“后写作”
一、“三个链环”的不同内涵
二、写作活动中的“三环互动”
五、审美能力要求
第三节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
一、情感与情绪
二、责任与道义
三、素质与人格
四、经验与体验
第三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写作客体的含义。
2.理解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3.掌握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4.学习重点是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一、写作客体的含义及属性
二、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
三、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一、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二、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三、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第三节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一、“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
二、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
第四章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
2.《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写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写作理论和主体素养知识,结合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受体”、“受体意识”的含义。
2.理解“受体意识”表现,受体的心理特征。
3.掌握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4.学习重点是受体的心理特征,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
一、“受体”的含义及“受体意识”的作用
二、“受体意识”表现之一: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2.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讲前用例文引路,让学生对相关写作理论有感性认识,讲后用例文分析印证写作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理论。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强调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
4.提倡自主创作,提倡为实际工作和学习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对发表或录用文章的学生给予奖励。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写作主体。
2.理解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3.掌握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
第一节写作主体主宰着写作活动
一、写作活动的缘起
二、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宰作用
三、写作主体是写作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一、思想理论要求
二、知识结构要求
三、思维能力要求
四、表达能力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