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剂对细菌内毒素灭活效果的考察

合集下载

三效热原灭活剂对内毒素的清除与净洗用水的选择对效果的影响

三效热原灭活剂对内毒素的清除与净洗用水的选择对效果的影响

三效热原灭活剂对内毒素的清除与净洗用水的选择对效果的影

陈靖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01(022)002
【摘要】目的:探讨三效热原灭活剂在清除玻璃注射器内毒素时与净洗用水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常温水(A组)、非新鲜蒸馏水(B组)、新鲜流动蒸馏水(C组)作为净洗用水.结果:灭菌后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依次为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结论:新鲜流动蒸馏水组洗涤方法效果最佳.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陈靖
【作者单位】233000,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部供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7.5
【相关文献】
1.三效热原灭活剂对注射器去热原的三种方法效果观察 [J], 梁静
2.影响三效热原灭活剂有效浓度的因素分析 [J], 林丽琼;王明英;李丽华
3.三效热原灭活剂对注射用具去热原效果观察 [J], 李才香
4.对“三效热原灭活剂”除热原效果的评价 [J], 王淑梅;马玉梅;赵晓梅;郭丽丽
5.三效热原灭活剂灭活热原效果检测 [J], 赵慧莲;张秀英;黄冬梅;郑晓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内毒素灭活方法

细菌内毒素灭活方法

细菌内毒素灭活方法《细菌内毒素灭活方法》细菌内毒素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能够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为了防止和治疗细菌内毒素引起的疾病,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发展各种细菌内毒素灭活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细菌内毒素灭活方法是热处理。

由于细菌内毒素的活性部分多数是蛋白质,高温可以影响其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和失活,从而使毒性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热处理可以通过蒸煮、高温灭菌或高压灭菌等方式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温度和压力的选择要根据具体菌株和内毒素的特性进行调整,以避免对有效成分造成破坏。

化学方法也常被用于细菌内毒素的灭活。

例如,氢氧化钠、酸洗、乙醇、甲醛和过氧乙酸等化学试剂都可以在适当的浓度和条件下与细菌内毒素发生反应,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这些化学方法操作简单、效果稳定,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生物方法也常被运用于细菌内毒素的灭活过程中。

若细菌内毒素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与某些特定活性物质结合,就能迅速达到灭活的目的。

比如,某些延迟蛋白、细胞因子或其他多肽类分子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或抑制细菌内毒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降低毒性的效果。

利用天然产物或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引入细菌中,可以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细菌内毒素灭活。

此外,还有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用于细菌内毒素的灭活。

例如,超声波、紫外线辐射和高压等物理因素均能影响细菌内毒素的空间结构和活性,从而使毒性降低。

然而,这些物理方法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其在细菌内毒素灭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细菌内毒素灭活方法的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细菌种类、内毒素结构、毒性程度、操作条件和要求等。

灭活细菌内毒素是一个研究和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灭活方法被发现和应用,为人类健康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手段。

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

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1 概述 (1)2 验证目的及范围 (1)3 验证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1)4 验证依据 (2)5 验证前准备 (2)6 验证的实施 (2)7 偏差处理 (5)8 验证数据及评估 (5)9 验证报告及评审 (5)10 再验证及周期 (5)11 验证文件及归档 (5)12 附件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者量化由格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 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报告两种发放, 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 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发展实验。

公司自行制备的注射用 水需发展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本方案将采用凝胶法发展试验。

本验证方案合用于注射用水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查,通过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干扰试验及凝胶限度试验,建立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发展评 价,确保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1 验证小组由以下部门人员组成:质量部、 QC 、生产部。

3.2 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2 版 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职 责1. 负责起草验证方案的起草2. 负责本方案的培训3. 仪器仪表校验确认4. 负责验证的实施5. 负责数据的采集和整理6. 负责数据分析7. 负责完成验证报告1. 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与批准2. 负责验证现场的监视审查 1. 负责保障设备、器具的完好 2. 负责动力系统的保障组成Q C质量部生产部5.1 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发展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 1。

5.2 确认仪器仪表设施经过确认和校验,并填写确认记录。

5.3 相关文件,确认以下文件皆为现行有效版本。

序号相关文件文件编号1 DHG 型电热恒温鼓风枯燥箱操作规程 WI-1002 BSC-100-II-B2 生物安全柜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 WI-1013 W*QI-S-18SI 自动手提式灭菌器使用和维护保养规程 WI-1034 DK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 WI-1045 HWS 型恒温恒湿箱操作规程 WI-1056 JA2003N 电子天平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WI-1067 PHS-3C 型 PH 计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WI-1088 SHP-3C 型低温生化培养箱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WI-1099 YJ-875SDB 型净化操作台的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WI-11310 "培养基管理规程" WI-766.1实验材料及用具电子天平6.1.2. 电热枯燥箱6.1.3. 恒温恒湿箱6.1.4.水银温度计6.1.5. 旋涡混合器6.1.6. 鲎试剂〔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 6.1.7.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的标准品) 6.1.8.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细菌内毒素的耐热性及去除方法

细菌内毒素的耐热性及去除方法

细菌内毒素的耐热性
我们知道细菌内毒素除了具有各种生物活性外,还具很强的耐热性,一般的高压灭菌不能使其灭活,需250℃30分钟以上的干热灭菌才能使其灭活,目前我国药典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关于玻璃用具的灭菌处理为180℃2小时或250℃30分钟以上,而日本药局方第十三改正为250℃1小时以上。

其它各国药典也大都如此,据国外文献报导,当对细菌内毒素的稀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处理后进行检测,发现其内毒素活性在200℃1小时时还能检测出来。

而只有当加热到250℃1小时才能完全灭活,国内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耐热情况虽然未能考察,但可以认为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玻璃用具等的除菌最好采用250℃1小时以上的干烤处理。

细菌内毒素的除去方法
由于细菌内毒素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因此对于它的去除采用一般的灭菌方法是无法达到的,尤其是制药行业注射剂中内毒素的除去,对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意义重大,因此对于药品中内毒素去除可以使用过滤及高压灭菌方法,而对于一般水溶液,则普通采用薄膜过滤后高压法,对于实验中所用器具可使用干热或射线给予灭活,其它也可使用酸、碱破坏的方法。

对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所用实验用具的外源性内毒素除去方法,最好采用250℃2hr以上的干热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 本通则介绍的常用灭菌方法,可用于制剂、原料、辅料、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以及设备表面等物品的灭菌,从而使物品残存活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预期水平。

灭菌(sterilization)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过程。

无菌物品是指物品中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对于任何一批无菌物品而言,绝对无菌既无法保证也无法用试验来证实。

一批物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过物品中活微生物的概率来表述,即非无菌概率(Probability of a Nonsterile Unit,PNSU)或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已灭菌物品达到的非无菌概率可通过验证确定。

无菌物品的无菌保证不能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无菌检验,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中采用经过验证的灭菌工艺、严格的GMP管理和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

无菌药品的生产分为最终灭菌工艺和无菌生产工艺。

经最终灭菌工艺处理的无菌物品的非无菌概率不得高于10-6。

灭菌工艺控制涉及灭菌工艺的开发、灭菌工艺的验证和日常监控等阶段。

灭菌工艺的开发 灭菌工艺的开发应综合考虑被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方法的有效性、灭菌后物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兼顾经济性等因素。

只要物品允许,应尽可能选用最终灭菌工艺灭菌。

若物品不适合采用最终灭菌工艺,应选用无菌生产工艺达到无菌保证要求。

综合考虑灭菌工艺的灭菌能力和对灭菌物品的影响,灭菌工艺可以分为过度杀灭法、生物负载/生物指示剂法(也被称为残存概率法)和生物负载法。

对耐受的灭菌物品,通常选用过度杀灭法。

物品的无菌保证与灭菌工艺、灭菌前物品的生物负载相关。

灭菌工艺开发时,需要对物品污染的微生物种类、数目及其耐受性进行综合评估。

灭菌工艺的验证 灭菌工艺的验证是无菌保证的必要条件。

灭菌工艺经验证后,方可交付正式使用。

验证内容包括:①撰写验证方案及制定评估标准;②确认设备的设计与选型;③确认灭菌设备资料齐全、安装正确,并能正常运行;④确认灭菌设备、关键控制和记录系统能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正常运行;⑤采用被灭菌物品或模拟物品按预定灭菌程序进行重复试验,确认各关键工艺参数符合预定标准,确定经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符合规定;⑥汇总并完善各种文件和记录,撰写验证报告。

内毒素方法验证方案

内毒素方法验证方案

一、验证目的确保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四、内容1 实验材料及用具1.1电子天平1.2电热恒温干燥箱1.3试管恒温仪1.4水银温度计1.5旋涡混合器1.6鲎试剂供应商:批号:灵敏度:规格:1.7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供应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效价:1.8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供应商:批号:规格:1.9实验用具:移液管、凝集管、三角瓶、试管、试管架、洗耳球、时钟、75%酒精棉、剪刀、砂轮。

2 实验准备2.1玻璃器皿的洗涤将玻璃器皿放入铬酸洗液或其他热原灭活剂或清洗液中充分浸泡,然后取出将洗液空干,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洗液彻底洗净,再用注射用水反复冲洗三遍以上,空干后放入适宜的密闭金属容器中,然后放置入电热恒温干燥箱。

2.2除去玻璃器皿表面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玻璃器皿置电热恒温干燥箱后,将电热恒温干燥箱调至250℃,待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升至设定的温度后开始计时,干烤至少1 小时。

达到规定时间后,关断电源,待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自然降至室温。

在不打开金属容器的情况下,可在两天内使用,否则须再次干烤。

3 具体验证步骤3.1鲎试剂灵敏度复核3.1.1目的考察鲎试剂的灵敏度是否准确,并考察检验人员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及实验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3.1.2操作方法3.1.2.1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将1支细菌内毒素标准品(140EU/支)完全溶解于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中(置漩涡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其浓度为140EU/ml,用这个浓度连续稀释制备1.0EU/ml、0.5EU/ml、0.25EU/ml、0.125EU/ml (每步稀释过程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秒钟)四个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浓度。

3.1.2.2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操作取18支(0.1ml/支)待验证灵敏度的鲎试剂,加入适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复溶备用。

活性灭活实验报告

活性灭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方法对活性物质的灭活效果。

2. 分析灭活过程中活性物质活性的变化。

3. 为活性物质的储存和运输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活性物质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为了防止其活性成分受到污染或失效,通常需要进行灭活处理。

灭活方法主要有物理灭活、化学灭活和生物灭活等。

本实验主要研究物理灭活和化学灭活方法对活性物质的灭活效果。

三、实验材料1. 活性物质:某品牌抗菌剂(含量10%)2. 灭活剂:75%乙醇、紫外线消毒灯、高压蒸汽灭菌器3. 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无菌操作台四、实验方法1. 物理灭活实验(1)将100ml活性物质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 75%乙醇,充分混合。

(2)将混合溶液置于紫外消毒灯下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为30分钟。

(3)照射完成后,取5ml溶液于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2. 化学灭活实验(1)将100ml活性物质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 75%乙醇,充分混合。

(2)将混合溶液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20分钟。

(3)灭菌完成后,取5ml溶液于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3. 对照实验(1)将100ml活性物质溶液置于无菌操作台中,不做任何处理。

(2)取5ml溶液于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灭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紫外线照射和乙醇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活性物质的吸光度,表明物理灭活方法对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灭活效果。

2. 化学灭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处理后,活性物质的吸光度明显降低,表明化学灭活方法对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3. 对照实验对照组的吸光度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实验过程中未发生污染。

六、实验结论1. 物理灭活和化学灭活方法对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灭活效果。

2. 紫外线照射和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处理均可有效降低活性物质的活性。

3. 本实验为活性物质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参考依据。

隧道烘箱及干热烤箱除内毒素效果验证方法

隧道烘箱及干热烤箱除内毒素效果验证方法

隧道烘箱及干热烤箱除内毒素效果验证方法——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提供1. 概述:干热可用于能耐受较高温度,却不宜被蒸汽穿透,同时干热灭菌也是制药工业生产流程的包装材料及试验器材用于除热原的方法。

干热灭菌设备是隧道式和干热恒温箱的灭菌除热原系统。

隧道式灭菌除热原系统主要由加热器、高效过滤器、缓冲板、风阀气流调节器、风机、传送带、运行连锁控制系统、温度控制器及记录仪等7大部分组成。

干热恒温箱主要由加热器、风阀气流调节器、风机、温度控制器及隔板等5部分组成。

2. 验证目的:为了确认隧道式烘箱和干热恒温箱腔内不同位置的热分布情况,确认预定的灭菌、除热原程序能否达到预先设计要求。

特制订本验证方案,拟对该设备的除内毒素效果进行验证。

3. 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隧道式烘箱和干热恒温箱除内毒素的验证。

4. 验证内容:4.1空载热分布测试:检查灭菌腔内的热分布情况,调查灭菌腔内不同位置的偏差状况,确定可能存在的冷点。

测试程序:选择10个热电阻或热电偶作温度探头,编号后固定在输送带上的不同位置(一般10-15cm设一个温度探头)。

电偶焊接的尖端不能与输送带表面接触。

记录探头位置。

温度探头分布图见下图。

设备按实际生产运行条件操作,记录腔内温度变化。

空载热分布测试应至少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以证明热分布的重现性,若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温度分布不符合设定要求,则应调整温度调节器进风、回风及循环风档板,改善空气流动状态等。

图. 空载热分布温度探头分布图。

评价标准:设备在空载状态下热分布应均匀,腔室内各点的温度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不得超过?5?。

4.2装载热穿透试验:进行装载热穿透试验的目的是在热分布试验的基础上,确定装载中的最冷点,并确认该点在灭菌设定时间内能够获得充分的灭菌保证值。

装载确定:满载或日常工作状态下。

装载类型:按实际情况填写灭菌程序:350?×6min温度探头安装:温度探头应安装于待灭菌的物品中间部位,并使其与物品表面接触。

中国药典2019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

中国药典2019年版无菌、微生物限度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容简介

菌名
分类
芽孢
对氧需求
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无芽孢 需氧
枯草芽孢杆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
有芽孢 需氧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
无芽孢 需氧
大肠埃希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无芽孢 需氧
生孢梭菌
梭菌
有芽孢 厌氧
2019年8月
17
菌种的要求: 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 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 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2019年8月
19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 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 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 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 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吸管)至无 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制成每 lml含孢子数小于100cfu的孢子悬液。
2019年8月
15
无菌检查验证用菌株:
金黄色葡萄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 104] **拟修订为大肠埃希菌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 501]
2019年8月
35
举例说明上市抽验样品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检验量(液 体制剂)
≤1ml
每个菌10支,共60支(全取样)
1<V<5 共30(取样量为半量)
5≤V<20 建议30(取样量为2ml,建议全部过滤)
20≤V<50 建议30(取样量为5ml,建议全部过滤)

生物灭菌剂设计及效果测试详解

生物灭菌剂设计及效果测试详解

生物灭菌剂设计及效果测试详解生物灭菌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环境清洁等领域,用于杀灭病原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产品。

在设计生物灭菌剂时,需要考虑其成分、配比、灭菌机制以及效果测试。

本文将详细探讨生物灭菌剂的设计原则和效果测试方法。

一、生物灭菌剂的设计原则1. 成分选择:生物灭菌剂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

有效活性成分应具有强大的微生物灭菌活性,如酒精、过氧化氢等。

辅助成分则可以增强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配比设计:生物灭菌剂的成分配比应根据目标使用环境和目标微生物的特性进行优化。

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对不同成分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配比设计来确保灭菌效果。

3. 灭菌机制:生物灭菌剂的灭菌机制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使其可以对抗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例如,物理灭菌机制可以通过高温、辐射等方式杀灭微生物,而化学灭菌机制则可以通过氧化、蛋白质变性等方式分解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4. 环境友好性:生物灭菌剂的设计应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选择可降解的成分,或选择具有低毒性的成分。

此外,生物灭菌剂的使用和处理也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生物灭菌剂效果测试方法1. 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是评估生物灭菌剂抑制细菌生长的有效浓度。

通过在培养基上加入不同浓度的生物灭菌剂,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可以确定最小抑菌浓度。

较低的最小抑菌浓度表示生物灭菌剂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

2. 最小杀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是评估生物灭菌剂杀死细菌的有效浓度。

通过将不同浓度的生物灭菌剂与细菌接触一段时间后,用含有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并观察生长情况来确定最小杀菌浓度。

较低的最小杀菌浓度表示生物灭菌剂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

3. 环境适应性测试:生物灭菌剂需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因此需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

将生物灭菌剂暴露在不同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条件下,并观察其抑菌效果是否受影响,从而评估其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血管的生长 ,从而不断促进细胞 的发育和生长 。
4结 论
把N G F 应用于大 鼠皮瓣局部注射 ,能在一定程度上 添加s D 大 鼠皮 瓣 的微循环血 流量 。把N G F 应用于大 鼠皮瓣局部注射 ,可 以使S D 大 鼠
的皮瓣存活面积加大 。
参考 文 献 [ 1 】 晁瑞 . 树 突 细胞及 神 经干 细胞/ 前体 细胞 联合移 植修 复大 鼠脊 髓 损 伤的 实验研 究[ D ] . 重庆 : 第三 军 医大学 , 2 0 1 1 . [ 2 】 唐 聪. 急性 脊髓 损 伤 后p E R K、P C N A、G F A P 的表达 和 意义 以 及U0 1 2 6 对 其表 达 的影响 [ D 】 . 福州: 福 建 医科大学 , 2 0 1 1 . 【 3 】 何 永志 . 降 纤酶对 脊髓 损伤 后 血管 内皮生 长 因子 的表达 及细 胞 凋 亡的 影响 [ D ] . 福 州: 福 建 医科大学 , 2 0 1 1 . 【 4 ] 吴 俊. 促 红 细胞 生成 素对 大 鼠急性 脊髓 损伤 后 核 因子一 B 及炎
症 因子表 达 的影 响[ D 】 . 南京 : 南京 医科 大学, 2 0 1 1 .
相 同。 ③外源性NG F 可 以趋 化炎性细胞 的浸润 ,研究揭示 , NG F 对免 疫 系统及造血 功能有一 定程 度的推动作 用。而对炎性细 胞的浸润程度 而言 ,在 H E 染 色光 镜下观 察时 ,对 照组 没有实 验组那 么明显 。对 照 组 中 ,有两例 大 鼠都 发生了局部化脓性感 染 ,而实验 组中则一例都没 有 ,这就进一 步有力地说 明了在免疫及调 控方面 ,N G F 起着非常重要
果 将 森林 脑 炎灭活 疫 苗配制 成 1 . 2 5 ×1 0 。 mg / mL的 溶液 时进行 定量 测试 效 果满 意 。结 论 用 动态 浊度 法测 定森林 脑 炎灭活 疫 苗细 菌 内毒 素 含 量 优 于 用凝 胶 法限度 试验 测 量细 菌 内毒 素取 得效 果 。 【 关键 词 】 森林 脑 炎 灭活疫 苗;动 态浊度 法 ;细 菌 内毒 素 ;凝胶 限量 法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内毒素检查方法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内毒素检查方法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内毒素检查方法比较袁晶;孙也婷;许馨月;王琳;张立志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24(33)4
【摘要】目的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方法利用凝胶法、光度测定法[包括动态浊度(TKA)法、微量动态显色(mKCA)法]测定并比较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原液和成品中内毒素浓度。

结果3种方法测得的供试品内毒素浓度均符合规定(原液为不超过5 EU/600 SU,成品为每剂≤5 EU),且后2种方法既能用于定性检测也能用于定量检测,特别是mKCA法下鲎试剂用量更少。

结论mKCA法是检查该疫苗内毒素浓度的最适宜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鲎试剂用量少、数据完整和可追溯、人为操作误差较小的特点。

【总页数】5页(P63-67)
【作者】袁晶;孙也婷;许馨月;王琳;张立志
【作者单位】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Omicron株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原液特异性鉴别试验RT-PCR法的建立及验证
2.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残余DNA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及其相应质量标准的建立3.完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后血清抗体水平变化的回顾性分析4.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中Vero细胞残留蛋白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铝含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内毒素检查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规程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细菌内毒素检查规程
一、目 的:阐述细菌内毒素检查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细菌内毒素的检查规程。

三、责 任 者:品控部。

四、正 文:
1 简述
1.1 本规程适用于2005年版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
1.2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的目的不仅是考查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是否准确,也是考查检验人员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和实验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因此要求每个实验室在将一批新的鲎试剂用于干扰试验或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前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1.3 供试品干扰试验项用于建立新品种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及供试品的配方和工艺是否有变化,鲎试剂来源于不同或供试品阳性对照结果呈阴性时确定供试品是否存在抑制或增强作用。

1.4 检查法项为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供试品阳性对照必须同时进行,否则试验结果无效。

2 实验材料及用具
2.1 天平供试品称量用,感量为0.1mg 以下。

2.2 电热干燥箱除外源性内毒用,温度应能维护250℃以上至少一小时。

2.3 恒温水浴箱或适宜的恒温器,应能在37°±1℃保持一小时。

2.4 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精度在1℃以下。

2.5 旋涡混合器
2.6 鲎试剂,应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
2.7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NSE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WSE ),除另有规定外应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

2.8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 水)系指与灵敏度为0.03Eu/ml 或更高灵敏度的鲎试剂。

兽医生物制品学 第三章灭活剂、保护剂和免疫佐剂

兽医生物制品学  第三章灭活剂、保护剂和免疫佐剂
营养液: 营养液: • 可修复因冻干而受损的细胞,使冻干制品含有一定量水分; 可修复因冻干而受损的细胞,使冻干制品含有一定量水分; • 可促进高分子物质形成骨架,使冻干制品呈多孔的海绵状, 可促进高分子物质形成骨架,使冻干制品呈多孔的海绵状, 增加溶解度 2. 赋形剂: 赋形剂: • 防止低分子物质的碳化和氧化,保护活性物质不受加热影响 防止低分子物质的碳化和氧化, • 使冻干制品形成多孔性、疏松的海绵状物,增加溶解度 使冻干制品形成多孔性、疏松的海绵状物, 3.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 抑制冻干制品中的酶作用,增加生物活性物质在冻干后贮存 抑制冻干制品中的酶作用, 期间的稳定性,如维生素 、维生素E和硫代硫酸钠等 和硫代硫酸钠等。 期间的稳定性,如维生素C、维生素 和硫代硫酸钠等。
甲醛 醛基
2、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 、烷化剂( )
乙酰基乙烯亚胺( 乙酰基乙烯亚胺(AEI)、二乙烯亚胺 、二乙烯亚胺(BEI) 、缩水甘油醛 • 灭活机制: 灭活机制: 1. 烷化 烷化DNA分子中的鸟嘌呤或腺嘌呤等,引起单链断裂 分子中的鸟嘌呤或腺嘌呤 分子中的鸟嘌呤或腺嘌呤等 或双螺旋链交联, 因改变DNA的结构而破坏其功能 , 妨碍 的结构而破坏其功能, 或双螺旋链交联 , 因改变 的结构而破坏其功能 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的合成, 的合成 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2. 与酶系统和核蛋白起作用而干扰核酸代谢。 与酶系统和核蛋白起作用而干扰核酸代谢。 • 优点:能破坏病毒的核酸芯髓,使病毒完全丧失感染力, 优点:能破坏病毒的核酸芯髓,使病毒完全丧失感染力,而 不损害其蛋白衣壳,保留其保护性抗原。 不损害其蛋白衣壳,保留其保护性抗原。
第二节 保护剂(稳定剂) 保护剂(稳定剂)

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注意事项与 误差分析
董光宴 工程师
一、实验注意事项
二、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1
一、试验操作注意事项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P310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实验前,须用肥皂洗手,用 75 %酒精棉球消毒。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32
2) PH值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常见现象:样品阳性不成立。 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的最适宜 pH 在 6.5-8.0 ; pH ≤3 或≥ 10 时, 酶活性受到抑制。
相 对 活 力
7.0
PH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33
在使用洗耳球、移液管取样时,应注意不要将 洗耳球中的气体吹入溶液中,以防止气体中的内 毒素进入供试液。 复溶0.5ml鲎试剂时,在旋涡混合器上点击1~3 秒,促进鲎试剂的溶解。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2
由于凝集反应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反应过程 中及观察结果时应注意不要使试管受到振动, 以免使凝胶破碎产生假阴性结果。 进行干扰实验时,标准对照系列和含内毒素 的供试品溶液系列应同时进行,并使用同一支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19
2) 湿度
吸潮
灵敏度增高 挥发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20
5 实验器皿
器皿的计量管理(校正)
器皿的选择标准 器皿的正确处理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21
1) 器皿的选择标准
2014年10月24日
博康
4
二、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鲎试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4*!4*"
紫外分光 光 度 法 测 定 依 沙 卟丫 啶 溶 液 的 含量
熊承莲 (武汉市第六医院,湖北 武汉 5%!!*$)
[摘要] 目的:测定依沙卟丫啶溶液的含量。方法:用紫外分 光光度法于 $+18. 处测定并拟出回归方程。结果:方法简 便快速,平均回收率为(1# , " : * , %)6 ,与法定方法测得结果 基本一致。结论:可作为医院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 ) *+ 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鲎 试剂标示灵敏度为! , *$"(厦门鲎试剂厂,批号 11!5*!);细 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1#*),每支效价:1!!!’-(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 );三 效 热 原 灭 活 剂( 山 西 职 工 医 学 院 保 健 品 厂);消毒粉(海南生态医药总公司);强力洗消精(广州庆丰 药械厂)。 " 试验方法与结果 ",! 供试品的制备 按使用说明分别将三效灭活剂稀释 成$6 的水溶液;神消康消毒粉稀释成! , *6 的水溶液;强力 洗消精稀释成 "6 的水溶液;备用。 " , " 试管的污染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1!!! ’-·./ ) *的内 毒素! , $ ./,转动试管使内毒素均匀 分 布 于 管 壁,放 置 %! .78 备用。 ",# 内毒素破坏试验 将上述经内毒素污染的2支试管中 的+支分别加入上述制备的 % 种供试液 $./,浸泡时间按使 用说明规定的时间。其中 * 支试管做对照不加任何灭活剂, 然后将 2 支试管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 % 次,按细菌内毒 素测定法( ! 9 "),测定结果:污染的试管经灭活剂处理后细 菌内毒素含量均在! , !" ’-·./ ) *以下。 " , $ 输液瓶的检测 取经灭活剂和按规定处理后,在灌装 前大输液流水线上输液瓶,盖上涤纶薄膜和瓶塞,每瓶加入 灭菌注射用水 "! ./,振摇后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经测定 #! 余瓶,含细菌内毒素均在! , * ’-·./ ) *以下,% 种热原灭活剂 没有明显差别。 # 讨论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yyyx200108035.aspx
灭活剂对细菌内毒素灭活效果的考察源自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尹国英, 刘瑾, 张素芬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2001,21(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陈邦树 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常遇的问题[会议论文]-2002 2. 叶平.尹磊.陈放 抗细菌内毒素药物的研究[期刊论文]-兽医导刊2007(9) 3. 张淑杰 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锦州医学院学报2002,23(2) 4. 熊德琴.汪树清.XIONG De-qin.WANG Shu-qing 食品抗氧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期刊论文]-应用化工2005,34(8) 5. 李艳芳.张永明 我院制剂室大输液的质量管理[期刊论文]-广东医学2000,10(4) 6. 郑松森 目前静脉输液制剂几点改进建议[期刊论文]-中国新药杂志2005,14(6) 7. 袁兵.鲍蕾蕾.卞俊.肖靖 医院制剂室软袋大输液车间改建体会[期刊论文]-海军医学杂志2011,32(6) 8. 彭义刚.韩霞云.王永红 大输液不锈钢管道及电磁阀的蒸汽清洗灭菌[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15(6) 9. 徐智.彭宣芙.王立新.张能维.邓绍庆.周孝思 几种胆囊粘膜化学灭活剂的灭活效果评价[期刊论文]-中国普外基 础与临床杂志2004,11(2) 10. 吕月球.韦仙娇.何凤芝 玻璃注射器最佳洗涤和灭菌方法选择[期刊论文]-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3)
2*"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出品),依沙卟丫 啶 (辽宁辽源第三制药厂,批号:*11+!%!#),依沙卟丫啶溶液(本
院自制,批号:*11+*!*$),依沙 卟丫 啶注射液(本院自制,批 号:*11+*!*$)。 " 方法与结果 " ,! 依沙卟丫啶贮备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 *!"< 干燥至 恒重的依沙卟丫啶 *!! .= 置 *!! ./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精密吸取 " ./ 置 *!! ./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即得 "! !=·./ ) *的依沙卟丫啶贮备液,待用。 " ,"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依沙卟丫啶贮备液 " ./ 置 "! ./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以水作空白对照,在波长 $"! > 5*! 8. 范围内测定吸收度,得依沙 卟丫 啶溶液在 $+1,%+$, 5*! 8. 波 长 处 有 吸 收 峰,与 文 献 报 道 一 致。本 实 验 选 择 ($+1 : *)8. 为测定波长。 " ,#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贮备液*,$,%,5,",+ ./, 分别置于 "! ./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其浓度分 别为 *,$,%,5,",+ !=·./ ) *,以水为空白在($+1 : *)8. 波 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结果在 * > + !=·./ ) *浓度范围内,呈 线性关系。由浓度对相应吸收度回收,得回归方程为 " 9 ! , !!*5 ? ! , *"52 #( $ 9 ! , 1111) " ,$ 稳定性试验 依沙卟丫啶水溶液对光不稳定用 *6 硫 代硫酸钠作抗氧剂者稳定性较好[+]。由于依沙卟丫啶为乳酸 盐,硫代硫酸钠与依沙卟丫啶有配伍禁忌,二者浓度高可能发 生反应而产生沉淀。因此本实验采取硫代硫酸钠浓度为 ! , !*6 ,结果依沙卟丫啶溶液稳定性良好,见表 *。
试验证明热原灭活剂除热原效果可靠。同时我们对灭 活作用的去污力,瓶内残留氯等进行了试验,都得到了满意 结果。近年来我院生产大输液 *"! 万余瓶,用热原灭活剂法
代替重铬酸万钾方硫数酸据洗涤法,按 *11" 年中国药典二部进行全
项检查,均合 格,没 有 一 批 热 原 不 合 格,含 细 菌 内 素 素 均 在 ! , $ ’-·./ ) *以下,细菌内毒素含量小于! , !" ’-·./ ) *,达 1" 6 以上。
· "!#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A78 BCDE FAGH. I,$!!* 3J=,KC/ $*,LC , #
灭活剂对细菌内毒素灭活效果的考察
尹国英,刘瑾,张素芬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 石
家庄 !"!!#$)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考察 % 种热原灭活剂除热原效果。 方法:用 &’( ) *+ 细菌内毒素测定仪,检测用 % 种灭活剂处 理污染试管、输液瓶。结果:污染的试管经 % 种热原灭活剂 处理后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在! , !" ’-·./ ) * 以下。结论:灭 活剂破坏热原的效果是可靠的。
[关键词] 热原灭活剂;细菌内毒素;内毒素测定仪;大输液
[中图分类号]01$2 , *$ [文献标识码]3 [文章编号]*!!*4 "$*%($!!*)!#4!"!#4!*
灭菌制剂室的大输液瓶传统的洗涤方法是采用重铬酸 钾硫酸洗液法,这种方法对破坏热原的效果是可靠的。但长 期使用不但 腐 蚀 设 备,还 污 染 环 境,并 易 使 操 作 人 员 烧 伤。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新型的热原灭活剂取代了传统 的重铬酸钾硫酸洗液,这一新洗涤方法逐渐被医院灭菌制剂 室所接受。我院也进行了试用,为了保证制剂质量,我们采 用小试管模拟输液瓶被细菌内毒素污染的方法,考察了内毒 素的灭活作用,结果比较满意。 ! 仪器与试剂
[关键词] 依沙卟丫啶溶液;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01+1 , * [文献标识码]3 [文章编号]*!!*4 "$*%($!!*)!#4!"!#4!$
依沙卟丫啶溶液 为 外 用 杀 菌 防 腐 剂 外 科 创 伤,皮 肤 粘 膜 的洗涤和湿敷,用 于 引 产。 依 沙 卟丫 啶 含 量 测 定 的 方 法 文 献 报告有容量法[*],氧化还原法[$],重量法[%],光电比电法[5], 和分光光度法["]等。因干扰因素多,操作难度大,不适合用 于医院制剂含量测定,文献报告[+]依沙卟丫啶紫外光谱在 $+1 8.,%+5 8.,5*! 8. 波 长 处 有 最 大 吸 收,’* ;.6 值 分 别 为 #25,$1+ 和 *2*,为此采用紫外法测定。 ! 仪器与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