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的皮肤护理
皮肤外科手术后如何护理
![皮肤外科手术后如何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052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4.png)
皮肤外科手术后如何护理对于大多数的皮肤外科手术而言,做完手术之后的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有的直接决定伤口恢复程度和疤痕状态,实际护理工作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手术方式等情况来决定,需要医生记录患者的恢复状况,实时观察患者的伤处变化,做好术后护理。
1、如何缓解术后疼痛?一般情况下,皮肤外科手术的术后疼痛尚在人体接受范围之内,这时候需要患者遵从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将自己处在一种比较安静和舒服的氛围当中去分散自身的注意力,以便于缓解疼痛。
2、如何减轻术后水肿?术后水肿属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术后症状,患者无需过于担心,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退。
术后水肿的出现和术后静脉、淋巴管损伤、缝线过紧、包扎过紧、切口处出现感染、合并系统疾病等原因密切相关,因此医生需要定期查看患者切口处的情况,及时更换药物,检查伤口包扎情况,避免因为敷料包扎过紧而引起水肿。
3、如何预防术后感染?术后感染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期限和伤口恢复状态,而术后感染主要会表现为切口处出现红、肿、热、痛,术后感染会直接影响伤口的痊愈时间,有的还会出现明显的瘢痕,更有甚者会出现全身发热的情况。
大多数情况下,术后感染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可能跟术前皮肤的清理状况、手术过程中的环境、手术后的护理情况、患者自身免疫力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引起感染。
一旦出现术后感染,患者就应该及时就医,按照医嘱进行换药和服药,必要的时候可以食用一些抗生素去辅助治疗。
另外,患者在术后应该按时换药,让医生检查伤处情况,换药是医生检查切口愈合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患者不应自行换药,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换药,因为不规范的消毒、不恰当的包扎行为都可能导致术后水肿,增加切口处出现感染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皮肤外科手术后第一天就需要换药,之后保持每间隔1-2天的频率进行更换,直到可以拆线为止。
皮肤外科手术切口在拆线之前应当避免沾水,沾水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但是在拆线1-2天之后就可以沾水了。
45例心脏术后应用ECMO患者的皮肤护理
![45例心脏术后应用ECMO患者的皮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80f3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0.png)
45例心脏术后应用ECMO患者的皮肤护理发布时间:2023-06-01T13:26:27.0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2期作者:王超[导读]45例心脏术后应用ECMO患者的皮肤护理王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术后应用ECMO的患者的皮肤护理,以达到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皮肤完整性的目的。
方法采用护理干预及临床护理的方法减少皮肤破损的发生率。
结果 45例病人无一例发生皮肤不良事件。
结论该护理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且操作简便。
关键词:皮肤;不良事件;护理心脏术后有些患者由于心功能的问题需要在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给予使用ECMO进行心脏功能的临床辅助治疗工作。
ECMO被称作体外人工膜肺氧合器,它是患者心脏手术后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指标以及改善心脏功能的心脏外科的临床常用辅助治疗装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文所阐述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心脏病患者,为了更好的进行本次护理问题的研究工作,本文研究对象均选取其中在心脏手术后由于心脏功能辅助治疗的临床需要,并且在患者家属签署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器同意书的前提下给予应用改治疗仪器的患者,并且所有研究对象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器的过程中均为遵医嘱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并且适时给予适当的进行肢体的保护性制动。
本次研究从所有我院收入院并且满足入选条件的患者中一共选取了45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在45至59岁之间;所有选取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遵医嘱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器的过程中的平均卧床时间约为14.2±4.12天。
1.2 研究方法1.2.1 有关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器期间的护理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对于心脏手术后遵医嘱应用体外膜肺氧合器的患者,为了更好以及更加全面的保障患者的使用安全,更加有效地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做好充分全面以及专业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地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为心脏辅助治疗工作能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做出前提保障,并且同样为尽量避免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了有效地的保障。
手术后皮肤护理注意事项
![手术后皮肤护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d0455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f.png)
手术后皮肤护理注意事项手术后的皮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以下是手术后皮肤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清洁伤口手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但是在医生指导下,不要清洗伤口或者更换敷料。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多久清洗一次伤口,并告诉你使用什么样的清洁剂。
遵循医嘱是非常重要的,避免自行处理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避免接触水手术后的伤口通常需要避免接触水,尤其是在最初的几天内。
避免淋浴或者浸泡伤口,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如果需要洗头或者清洁身体其他部位,可以使用湿毛巾轻轻擦拭,但要尽量避免让水接触到伤口部位。
注意饮食手术后的皮肤护理还包括注意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
同时,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或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
避免阳光暴晒手术后的皮肤通常会比较脆弱,容易受到阳光的伤害。
因此,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避免暴晒,尤其是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之下。
如果需要外出,可以使用遮阳伞或者涂抹防晒霜来保护皮肤。
定期复诊手术后的皮肤护理还包括定期复诊。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前往医院复诊,让医生检查伤口愈合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发热、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接受治疗。
总之,手术后的皮肤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伤口的特点、个体差异以及医生的建议。
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皮肤的康复速度。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手术后皮肤护理的注意事项,祝愿您早日康复!。
植皮手术护理
![植皮手术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a25c0b844769eae009ed7c.png)
烧伤植皮手术的护理自身皮肤移植是治疗创伤、烧伤及其他因素所致皮肤缺损的常用同时移植的带蒂皮瓣或皮管的移植。
常用的植皮方法:自体皮片邮票植皮术、自体皮浆移植加异体皮覆盖术、瘢痕切除加自体皮移植术。
游离植皮游离皮片移植是将人体的皮肤由一处切下其部分厚度或全层厚度,完全与本体分离,移植到另一处,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并继续保持其活力以达到修复的目的,这种手术方法称之为游离植皮或游离皮片植术。
按移植皮片的厚度不同可分为薄层皮片(又称妨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及含真皮下血管网全复皮片植四种。
游离植皮早期生长愈合过程分为血浆营养期与血管营养期。
(一)血浆营养期:皮片移植创面后,最初24~48小时,营养全靠创面上渗出的血浆来维持。
(二)血管营养期:皮片的血管来自:①皮片和创面之间的等口径毛细血管建立起来直接关系,这种联系在手术后18小时即可见到。
②创面基底和边缘的血管的内皮细胞产生新的毛细胞管芽苞,这些芽苞借助皮和创面间的纤维素网长入皮片内。
这样表层皮片和薄的中厚皮片在术后第二日,厚的则在术后第三日就有较好的血管形成。
术后10日皮下愈合已稳定。
皮瓣(皮管)移植皮瓣移植,又称带蒂移植皮肤。
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需有一个或两个蒂部相连接,也可暂不连接,移植后再进行血管吻合。
皮瓣的血液运输和营养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应。
当皮瓣在移植处愈合后3周左右,又逐渐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时就可以切断蒂部,皮瓣移植过程也就结束了。
有时,有的皮瓣也可以不断蒂,比如象局部旋转皮瓣或推进皮瓣等。
滋养皮瓣的主要血管在皮瓣深层组织中,大型皮瓣分离时须包括深筋膜,以保护在皮下脂肪深面的血管网。
如果感到皮瓣太厚影响修复后的局部功能或外貌时,可在皮瓣转移成活3~6月后,再分次将脂肪切除(即去脂术)。
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准备:切削痂手术创面无感染,焦痂干燥,植皮创面肉芽清洁、鲜红,术前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湿敷,保持创周皮肤清洁,去皮前1日提出供皮区毛发,操作时注意勿损伤皮肤,头皮取皮者,术前1日及手术晨各剃毛发一次。
护理规范中的皮肤护理要求
![护理规范中的皮肤护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fd9f3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7.png)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目录
• 皮肤护理的基本原则 • 不同类型皮肤的护理要点 • 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方法 • 特殊情况下的皮肤护理 • 皮肤护理的注意事项
01
皮肤护理的基本原则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清洁皮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为其 清洁皮肤,以去除污垢、汗液和 死皮细胞。
高温环境下需要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以减少汗液的积聚 和皮肤的潮湿感。同时,要勤换洗衣物,保持身体的清洁 卫生。
注意防晒
高温环境下紫外线强烈,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因此,需要 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等。
寒冷环境下的皮肤护理
注意保暖
寒冷环境下容易导致皮肤冻伤和干裂。因此,要注意保暖,穿厚实的衣物和鞋子,保持身体温暖。同 时,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以免造成冻伤和皮肤干裂。
注意清洁方法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适宜的水温 进行清洁,避免过度摩擦皮肤或 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维持皮肤湿润
保持皮肤水分
通过涂抹保湿霜或润肤剂,保持皮肤 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注意保湿产品的选择
选择适合患者皮肤类型和需求的保湿 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 品。
防止皮肤刺激和损伤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物品
04
特殊情况下的皮肤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皮肤护理
1 2
3
定期翻身
长期卧床病人由于身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造成皮肤 受压,导致褥疮发生。因此,需要定期为病人翻身,一般每 2小时翻一次身,并检查皮肤状况。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长期卧床病人皮肤容易积聚汗液和污垢,容易引起皮肤感染 。因此,需要定期为病人擦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 时,要保持床单、被褥等用品的清洁干燥,避免皮肤受到刺 激。
手术患者皮肤护理要点ppt课件
![手术患者皮肤护理要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ec20665ce0508763213ec.png)
4
护理措施
• 术前了解手术的摆放体位、消毒范围及特殊要求 • 评估术中有可能影响到皮肤的危险因素
26/09/2020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7
压疮发生的外源性因素
26/09/2020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8
垂直压力造成皮肤损害的特点
与持续时间、压力强度有关
• 表皮压强达到60mmHg时,皮肤内血流降至正常的33%; • 承受69mmHg的压力持续2h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
——翻身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 ——手术病人持续压力超过4小时将不可避免压疮!
机体组织的压力耐受性:皮肤>肌肉组织
• 压力造成的损害是由深至浅的; • 长时间压迫,2天深部肌肉损害已出现,1周后才出现肉眼可见
1
手术患者的皮肤护理
手术室 展颖颖
26/09/2020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外科手术患者皮肤的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皮肤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0bd9a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d.png)
外科手术患者皮肤的护理现代人们应对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过去在一些疾病面前无能为力,现在也能够轻松应对,那些“该死的”人也活了过来。
外科手术的出现也不是偶然,其实在历史中可以找到它的影子,两河流域文明时期,古巴比伦记载已有人实施过外科手术;古代中国东汉末年的“外科圣手”华佗也精通于手术,曾进行过“刮骨疗伤”、“剖肚清肠”等外科手术。
在十五世纪时,外科学成为独立的医学学科,人们开始了系统对外科手术进行研究。
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外科手术的技术范畴不是大众了解重点,大众需要关注的是外科手术的相关护理知识,本文就外科手术患者皮肤护理展开科普,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外科手术护理意义最让外科医生痛心的不是手术没做好,而是手术成功了却因为术后感染,治疗失败!因此,无论术前、术后医生都不能放松,一定要严格预防及控制感染!对于大多数需要做手术的病人来说,都是生命中第一次经历手术,患者在经历过一场手术后,在心理上、生理上都会有所变化,为了能够保障患者术后正常的恢复,在手术后要对患者做缜密的术后护理工作,术后护理一方面能够对病人进行精心照料,监测病人在手术后身体的各方面反应,是连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桥梁。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走出手术后的困境,给予患者更多的语言鼓励,消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和负面情绪,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手术后带来的变化,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最终达到快速康复的作用。
在医院患者手术后,一般还要进行输液、吃药等环节,手术后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帮助患者,极大的方便了患者的术后生活。
二、外科手术患者皮肤护理要点1.潮湿性护理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体腔或伤口处,很容易发生冲洗液外溢的情形,外溢的冲洗液短时间难以蒸发,与患者皮肤接触会浸湿皮肤,如果停留在受压部位,会使皮肤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很容易增加压疮机率。
同时,手术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情形,也容易造成受压部位皮肤损伤。
所以在手术过程中,为了预防皮肤损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e8996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9.png)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手术后期是指从患者被送到恢复室或外科病房至患者出院或继续追踪的时期。
手术创伤导致患者防御能力下降,术后禁食、切口疼痛和应激反应等加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不仅影响创伤愈合和康复过程,而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护理的重点是防治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术后评估】(一)术中情况了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情况,手术进程及术中出血、输血和补液情况以及留置的引流管情况等,以判断手术创伤大小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身体状况1.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回到病室时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血氧。
2.切口状况了解切口部位及敷料包扎情况。
3.引流管了解所置引流管的种类、数目和引流部位,注意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导尿管引流尿液的量和色泽。
4.肢体功能了解术后肢体感知觉恢复情况和四肢活动度、皮肤的温度和色泽。
5.体液评估术后患者尿量、各种引流的丢失量、失血量及术后补液量和种类。
6.营养状态评估术后患者每日摄入营养素的种类、量和途径,了解术后体重变化。
7.术后不适及并发症了解有无切口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不适,观察和评估不适的种类和程度;评估有无术后出血、感染、切口裂开、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及危险因素。
8.辅助检查了解术后血、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气分析等结果,尤其注意尿比重、血清电解质水平、血清蛋白及血清转铁蛋白的变化。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术后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认识和看法,了解患者术后的心理感受,有无紧张、焦虑不安、恐惧、悲观、猜疑或敏感等心理反应。
进一步评估有无引起术后心理变化的原因:①手术致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改变,担忧手术对今后生活、工作及社交带来不利影响,如截肢、乳房切除或结肠造口等。
②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如切口疼痛、尿潴留或呃逆等。
③术后身体恢复缓慢及发生并发症。
④担心不良的病理检查结果、预后差或危及生命。
⑤担忧住院费用昂贵和难以维持后续治疗。
(四)判断预后了解术后患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的落实情况。
介入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介入术前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5d75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2.png)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
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介入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具体阐述。
一、介入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介入手术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手术前一日,护士根据患者腹股沟区(即大腿根部,手术穿刺部位)的毛发情况准备皮肤,确保手术部位清洁。
(2)饮食准备:术前禁食禁水4小时,如有降压药请遵医嘱常规服用。
(3)术前用药: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抗凝药物、镇静剂等。
(4)术前检查: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3. 术前指导(1)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了解手术风险。
(2)指导患者术前适应性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
(3)告知患者术前需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紧张、焦虑。
二、介入术后护理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2)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并发症。
2. 穿刺部位护理(1)术后穿刺点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处沙袋压迫4-6小时。
(2)术侧下肢保持伸直制动8小时,避免弯曲。
(3)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凝、止痛等药物。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过敏等。
4. 饮食护理(1)术后即可进食,注意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难消化的食物。
(2)多饮水,尽快排出体内的造影剂。
5.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1)出血:术后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感染: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血栓: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观察有无血栓形成。
(4)血管痉挛: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温度、颜色、感觉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 活动与休息(1)术后早期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手术室患者压疮管理制度指南
![手术室患者压疮管理制度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3f41f6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c.png)
手术室患者压疮管理制度指南一、引言压疮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因长时间受压、摩擦、潮湿、温度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手术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卧床时间多、皮肤受压部位固定等原因,易发生压疮。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手术室压疮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手术室护士、护理部人员等。
2. 小组负责制定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监督执行,评估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管理制度1. 压疮风险评估(1)术前评估: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年龄、皮肤类型、营养状况、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觉、潮湿、摩擦力、剪切力等。
(2)术中评估:术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压疮预防措施。
(3)术后评估:患者术后回病房后,由病房护士继续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2. 压疮预防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摩擦。
(2)定期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组织受压。
(3)使用减压垫、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压力。
(4)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抵抗力。
(5)对高危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
3. 压疮监测与报告(1)护士长定期检查手术室压疮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发现压疮病例,及时报告护理部,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定期统计压疮发生率,分析压疮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四、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2. 开展压疮案例分析,分享压疮预防成功经验。
3. 鼓励护士参加压疮相关学术活动,了解压疮研究动态。
五、质量控制1. 护士长定期检查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护理部对手术室压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定期对手术室压疮预防措施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June 2019
16
仰卧位时压疮的多发部位
枕骨隆突、肩胛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 尾部(23%)、足跟(11%)、外踝( 7%)
13 June 2019
17
•头枕部长时间平卧,枕后部皮肤保护,因承受整个头部重
力压迫,长时间固定不变,可引起皮肤缺血和脱发
13 June 2019
18
开颅手术对头部位置摆放有严格要求,局部皮肤受到的压 力也较为集中。
术中导尿、消毒尤其注意
13 June 2019
10
潮湿
Sulzberger 在一组自愿者身上研究发现中等 湿度会增加皮肤表面的摩擦力易产生水泡或破 溃。
手术中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体腔或伤口处, 冲洗液外溢而浸湿受压部位的皮肤,或术中患 者出汗较多,而受压部位的汗液不宜蒸发,而 致浸湿的皮肤张力降低,失去了正常的生理机 能,进一步增加了压疮形成的机率。
51
13 June 2019
52
13 June 2019
53
• 改变不良习惯和传统操作:
手术室中一些被忽略的行为对于患者皮肤的保护 也有影响。
13 June 2019
54
医生方面:有许多医生习惯将手臂或身体压 在病人膝部为支撑点,其下即为腘窝,应及 时制止纠正
13 June 2019
55
由于下肢抬高可使回心血量增加,而当下肢 突然放平时回心血量降低,对血液动力学影 响较大,尤其是心功能较差者
2、贴褥疮贴、局部涂石蜡 油。(保护、支持皮肤,提 高耐磨力和抗张力)术后 酌情保留或揭去。揭去时 方法要得当—向四周轻轻 拉起。
3、在不影响医生操作的情 况下调节手术床前后倾角 度,减轻受压部位支重力 。
4、消毒皮肤时候,
注意消毒剂勿过
多,避免渗入灼
伤皮肤,发现渗
入立即擦除。
5、尽力保持床单及垫单干燥。
3、高龄患者并伴随多种疾病的影响 肝癌射频消融术有一 部分病人是因为身体耐受差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糖尿病、 高血压),所以才选择的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所以,对 于这种病人应提高护士的警惕,术前与家属签署压疮风险 告知书并告知有可能存在的潜在皮肤问题。
谢 谢!
• 1.术前访视时,了解患者皮肤特点,年老体弱者尤应注意。询问病史, 是否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有皮肤受损高危因素的疾病。
• 2、查看病例中各种检查单、凝血功能情况等,评估有影响病人皮肤的危 险因素
• 3、根据病人及评估第二天手术情况提前和家属做好沟通,以免第二天手 术时被动的局面。
• 4、若有特殊情况应与病房护士做好沟通。(皮肤问题) • 3、术前查对时,对患者作全身状况及皮肤情况评估。
13
手术体位的摆放
• 科学地摆放患者手术体位: 肢体过度牵拉、受压,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压疮
形成,影响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病人安全。 所以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理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项护 理操作。
13 June 2019
14
手术常见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13 June 2019
15
仰卧位
29
解决方案——透明贴
13 June 2019
30
俯卧位骨关节部位
13 June 2019
31
解决方案
泡沫敷料
13 June 2019
32
侧卧位
13 June 2019
33
侧卧位压疮的多发部位
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 内外踝
13 June 2019
34
面颊
13 June 2019
35
侧卧位时耳廓的保护容易被忽略
13 June 2019
36
垫子的使用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减压保护措施
13 June 2019
37
——腰部
13 June 2019
38
——髋关节
13 June 2019
39
足跟、内外踝还需额外保护措施
13 June 2019
40
13 June 2019
41
侧卧位还需注意保护的部位
• 肩部 • 肘部 • 手腕(尤其腕骨) • 双膝内侧
13 June 2019
42
上肢外展不超过90度,防止臂丛神经过度牵拉受损
13 June 2019
43
腓骨小头的保护,当腿外展过大,膝部位置 摆放不正时,最易损伤腓总神经
总结
1、安置体位时, 动作轻、稳、准 ,避免皮肤张力 过大,避免垫单 或皮肤皱褶,避 免皮肤受到剪切 力。(体位安置好 后,可以于受压 部位上下端轻轻 抬起患者,然后 稳稳放下。)
13 June 2019
56
特殊手术:肝癌射频消融术
1、温度的改变:最高时温度达到70~100℃
用治疗巾包裹的冰水(最好是流动的冰水,而不是冰块)敷 于电极板处
2、电极板粘贴部位:最好是贴于两大腿内侧肌肉丰富的地 方,男性病人注意远离会阴部皮肤,以免烫伤生殖器官。 电刀的电极板可贴于小腿肌肉丰富处或臀部。
6、实施“术中按摩”护理。 卧定后2小时起第一次按摩,6-8小时以后每小时按
摩一次,并在皮肤护理登记本记录术中患者皮肤情况 按摩手法:
①抬起受压部位,缓解血运障碍。 ②改变支重点。 ③适度力按摩,避免摩擦。 ④评估加垫的位置及效果。 ⑤如实随时记录皮肤护理情况,含提出按摩的次数和 时间。 7、经常与清醒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时给予适当 护理和应对指导。
June 13, 2019
19
枕部:
预防压力性溃疡——泡沫敷料
13 June 2019
20
骶尾部
13 June 2019
21
泡沫敷料应用于骶尾部预防压疮:
13 June 2019
22
足跟部垫一薄垫子,避免皮肤长期受压,腘窝部垫一薄枕, 使髋、膝部适当弯曲,减轻对大血管和神经的牵拉
13 June 2019
术后评估及处理:
• 对患者做全身状况及皮肤情况评估。有压红的处理:当场按摩致恢复基 本正常。
• 有明显压迹的处理:当场按摩,并向病房交班。 • 比压迹更严重的情况或拿不准的情况的处理:当场处理同时报告护士长
或其他老同事请求指导。
13 June 2019
50
在手术室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13 June 2019
13 June 2019
12
手术中的其他皮肤问题
在临床还经常发现在病人臀裂处发生疮口, 这一部分并不受压,而发生压疮的原因:
医生在消毒吊起下肢的皮肤时,消毒液流至臀裂处 未发现,造成局部皮肤灼伤及受潮
护理人员在给卧床病人翻身时,用力牵引臀部皮肤, 造成骶尾部皮肤受到过度剪切力而引起坏死
13 June 2019
机体组织的压力耐受性:皮肤>肌肉组织
• 压力造成的损害是由深至浅的; • 长时间压迫,2天深部肌肉损害已出现,1周后才出现肉眼可见
的皮肤损害。 ——局部压红或浅表破溃处理后可能形成更大更深的创面;
13 June 2019
9
潮湿
可由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 汗等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 切力和摩擦力所伤。
23
透明贴应用于足跟:
13 June 2019
24
俯卧位
13 June 2019
25
俯卧位压疮的多发部位
耳部、颊部、肩部、乳房、男性生殖器、 髂脊、膝部、脚趾
13 June 2019
26
俯卧位头面部
13 June 2019
27
现有的护理措施
13 June 2019
28
但仍有压红产生
13 June 2019
13 June 2019
7
压疮发生的外源性因素
压力
摩擦力
压疮
剪切力
潮湿
13 June 2019
8
垂直压力造成皮肤损害的特点
与持续时间、压力强度有关
• 表皮压强达到60mmHg时,皮肤内血流降至正常的33%; • 承受69mmHg的压力持续2h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
——翻身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 ——手术病人持续压力超过4小时将不可避免压疮!
13 June 2019
11
其他影响因素
全麻病人:此时病人对压力的感知和自主缓解压力 能力丧失,加之体位的限制和医疗器械的压迫等都 促使压力对组织的损害。
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造成机体 组织末梢循环灌注不足
患儿、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特殊的皮肤生理特点 等因素都影响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
13 June 2消毒范围及特殊要求
• 评估术中有可能影响到皮肤的危险因素
13 June 2019
5
术日再次与家属沟通
• 向患者和家属告知安全防范的目的及局部皮肤保护措 施,使其理解并积极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
13 June 2019
6
术中患者常见的皮肤问题
13 June 2019
1
手术患者的皮肤护理
13 June 2019
2
手术患者皮肤保护护理方案
• 术前评估 • 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相关事项 • 病房护士与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沟通、协调 • 使用新型敷料保护重点部位 • 术中注意体位、导线、习惯动作等对皮肤的影响 • 术后监护注意重点部位的皮肤保护
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