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婚姻的经济学原理
婚姻选择的麦穗原理
婚姻选择的麦穗原理婚姻选择的麦穗原理是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于1970年提出的一个理论,主要用来解释人们在婚姻中的选择行为。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在选择配偶时会考虑到对方的特性和自身的条件,进而进行理性的选择。
麦穗原理认为,人们在婚姻选择时会尽量选择相对于自身要求来说较好的配偶。
具体来说,个体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和目标,进行评估并确定自己对于配偶的要求。
这些要求可以是经济方面的,如收入、财富或者职业地位;也可以是个性和外貌方面的,比如外貌、性格、教育背景等等。
在麦穗原理中,个体会将这些要求进行排序和加权,然后去寻找最好的匹配。
一个人的要求越高,他/她在选择配偶时所面临的选择机会就越少。
而一个人的资源越多,那么他/她在选择配偶时的选择范围就越广。
此外,麦穗原理还强调了一对一的配对选择。
也就是说,在婚姻中,一个人只选择一个合适的配偶,而不会同时选择多个人。
这是基于一个假设,即一个人在与一个配偶建立稳定关系后,其余的配偶选择会被排除掉。
婚姻选择的麦穗原理还考虑到了不确定性和博弈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多么理性的选择者也无法预见到未来会发生什么。
因此,个体在面对选择时需要权衡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收益。
麦穗原理认为,个体在婚姻选择时会努力降低风险,选择那些看似较好、较合适的配偶。
因为婚姻是一项长期的决策,个体在选择配偶时通常会考虑到自己和对方的长期利益,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总的来说,婚姻选择的麦穗原理认为,个体在选择配偶时会通过对自身要求与对方条件进行评估和比较,然后进行理性的选择。
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于配偶的价值观念、经济条件和个性特点的要求,以及在不确定性情况下的风险与利益权衡。
麦穗原理为我们解释了婚姻选择背后的理性行为和决策过程,对于理解婚姻选择的规律和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夫一妻制的经济学原理
一夫一妻制的经济学原理一夫一妻制是指一个男性只能同时与一个女性结婚,并且一直维持这个婚姻关系。
这种制度在很多文化中被视为传统的婚姻制度,并且在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以解释其存在和运作机制。
首先,一夫一妻制有助于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在一个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每个男性只能拥有一个妻子,而每个女性只能有一个丈夫。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因为每个家庭只需要维护一个婚姻关系,而不会出现多个婚姻关系导致资源的扩散和不平衡。
这种制度能够使资源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分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其次,一夫一妻制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和安定。
婚姻是家庭的基本单位,而一夫一妻制的制度安排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稳定的家庭关系。
通过限制一个男性只能拥有一个妻子,可以保证每个家庭关系的专一性和稳定性。
这种稳定的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一夫一妻制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和教育。
每个家庭只有一个父母对子女进行养育和教育,这种制度可以确保父母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他们的子女上,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父母可以更充分地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培养有资质的人才,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一夫一妻制还有助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保障。
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每个男性只与一个女性结婚,从而避免了多夫多妻制度中可能出现的男性对女性的不公平和剥削。
这种制度可以保障女性的权益和地位,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同时,一夫一妻制也有助于规范婚姻关系,减少家庭暴力和家庭纠纷的发生,保障家庭成员的生活安全和幸福感。
总之,一夫一妻制在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原理可以解释其存在和运作机制。
通过限制一个男性只能拥有一个妻子,一夫一妻制有助于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家庭的稳定和安定、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同时也有助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保障。
这种制度能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婚姻经济学——精选推荐
婚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和经济学爱好者的身份对婚姻关系包含的经济规律进行分析。
期望能给被婚姻问题困扰的城中人以启发。
大家都知道,恋爱是感情的结合,而婚姻是利益的结合。
所以对于前者的具体案例会出现违背经济学原理的现象,那进一步证明了恋爱的感性色彩会使当事双方为达到预想的产出会不计成本,这点和冷兵器时代为达到作战的目标以人海战术取得胜利极为相似。
而且促成恋爱的因素较之婚姻无疑少的多,特别是造就婚姻的核心的因素---经济因素。
正因为这种非理性成分使爱情在文学作品里显得轰轰烈烈、荡气回肠,而这点正是我等凡夫俗子在现实生活中幻想和渴望的,仿佛武侠小说里面的生活,让人神往但又遥远不可企及。
这里我们说的还是婚姻,前者后文再予点及。
婚姻在现实生活里是利益的结合,这里面包含的利益因素太多了,无法一一提及,特别是每个具体案例牵扯的利益又有不同。
我们记得前几年的民谣如下:五十年代嫁干部,六十年代嫁军人,七十年代嫁工人,八十年代大学生,九十年代有钱人。
可见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中的成员在婚姻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成为各个适龄青年争向选择的对象。
这充分证明了婚姻是利益结合的产物。
婚姻双方好象两个出资对象成立了一个合资企业,双方出资的标的并不一样,但有一点,必须使双方的出资额基本均衡。
必须指出的是婚姻并不排斥出于感情因素而走向婚姻殿堂,这样的婚姻模式只是合资的成分有区别,因为双方出资均为“无形资产”,这不好评估,也更容易转移。
这里的无形资产就是“感情”,而感情这种资产的产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容易被出资方迅速转移而不易被合资对象觉察。
这很容易给合资伙伴带来伤害,特别是合资企业的运转常常因为对方转移产权而导致合资计划破产。
如果任何一方不作出有效让步,就可能造成合资企业破产清算的地步。
根据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和传统的影响,合资企业习惯成立子公司-----繁衍后代。
这种子公司对合资企业的依赖体现在两个方面:感情与物质。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论文导读:从经济学角度看,离婚与结婚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均衡。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贝克尔认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
人们选择结婚或离婚,不仅取决于收入因素,还取决于生理、物质和心理等方面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比较。
关键词:经济学,结婚,离婚从经济学角度看,离婚与结婚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均衡。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贝克尔认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
人们选择结婚或离婚,不仅取决于收入因素,还取决于生理、物质和心理等方面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比较。
婚姻所产生的生理收益主要是获得性满足。
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
研究表明,性快感是仅次于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
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性生活安全化。
特别在艾滋病威胁人类的今天,稳定健康的性伴侣对谁都有好处。
在性满足方面,婚姻使男女双方实现了消费与被消费的有机统一。
婚姻所产生的物质收益主要是:一是生产的分工效益。
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男女,通过婚姻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婚姻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
二是生产的规模效益。
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消费的规模效益。
在家庭耐用消费品方面,婚姻的这种规模效益表现得更为明显。
住房和家具,一人生活用一套,两人一起生活也是用一套。
四是孩子所产生的物质收益。
孩子也可为家庭创造收入,来自孩子的收益主要是一种未来收益。
婚姻所产生的心理收益主要是给人以心理寄托和安全感。
一是婚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躲避生产和生活风险的有效形式。
婚姻是一种风险削减机制。
婚后,夫妇之间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抵抗各种不利的人生变故。
二是婚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情交流的平台。
夫妻间良好的日常交流,可缓解社会造成的压力。
三是孩子带来的精神快乐。
孩子既能为大人带来直接的精神愉悦;同时,大人也得到了对生命延续的寄托感;四是美好婚姻所带给人的社会形象收益。
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爱情
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爱情用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爱情一个经济学家与一个陷入情感迷雾中的女子在火车上偶遇,经济学家用经济学的眼光对女子的情感、恋爱、婚姻问题,进行了另辟蹊径的分析.他的结论令女子感悟颇深。
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她的提问逐条编号。
先是女子的自我介绍:“我今年28岁,和男朋友是同班同学,毕业与长春机电学院。
几年前我和他一起来杭州找工作,我的工作比较理想,在一家电表厂做设计,他的工作不太好,于是我鼓励他去考研。
考取后,我供了他三年,没想到现在快毕业了,他居然提出分手。
后来,我才搞清楚,他又谈了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
我真的很痛苦,几年的感情和心血付诸东流!……”一、女子道:“我想问你,为什么男人总是那么花心?”经济学家道:“用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就是说一样东西当你拥有得越多的时候,对你的作用就越小。
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第六个看见都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公理,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恋爱的角度看,你的效用比不上那个刚毕业的女孩,你激情是那第六个包子,而那个女孩却是第一个包子。
这也是许多男人为什么家有美貌如花的妻子,却在茶座酒吧去找小姐的经济学原理。
”二、女人道:“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为什么花心的女人比较少?”经济学家道:“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假定花心的男人没有花心的女人相呼应,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准确地说,应该是结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说,边际效用递减在结了婚的女人身上不起作用,结了婚的女人未必就没有喜欢更英俊更年轻更富有的男性的念头,只是一般他们不会采取‘采花’行动,这里的道理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也就是有理智或者是会‘精打细算’——编者注),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理盘算值不值。
十三个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原理
十三个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原理NO.1 1+1>2为什么说结婚是1+1>2 ?一是指1+1之后多出一个小孩,达到了人类繁衍社会目的。
二是两个人结婚之后,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比如减少一方在追求另外一方时发生的高额费用,如鲜花、衣物,而且婚后住房成本可以减半等等。
协同效应,本来指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如果重组得当,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两个人结婚之后,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如笑话所说,鱼儿上钩之后,自然就不用再喂鱼饵了。
当然,即使结婚后还会发生鱼饵费用,也属于内部关联交易了。
NO.2 1+1为什么说离婚是1+1一是没生出小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二是没有产生协同效应,导致资产重组失败。
还有可能是内部关联交易过多。
如果离婚时间较早,大抵属于信息披露不充分,因为婚前没有做好尽职调查,你以为自己买了一只蓝筹股,结果成为股东之后,发现其实是一只垃圾股,所以,一些投资高手就会在被套牢之前赶紧平仓。
如果离婚时间比较晚,大概是一方沦为了不良资产,当初看上去或许是很般配的一对,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一方成了大牛股,一方成了垃圾股,所以,最终难免被作为不良资产被剥离出去,如同陈世美抛弃秦香莲,现代社会没有了包公的狗头铡,婚姻市场的资产重组频率肯定加快了。
NO.3 纳什均衡理论一农户在杀鸡前的晚上喂鸡,不经意地说:快吃吧,这是你最后一顿!第二日,见鸡已躺倒并留遗书:爷已吃老鼠药,你们别想吃爷了,爷他妈的也不是好惹的。
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所以保密、信息安全很重要NO.4 约束条件鱼说:我时时刻刻睁开眼睛,就是为了能让你永远在我眼中!水说:我时时刻刻流淌不息,就是为了能永远把你拥抱!!锅说:都他妈的快熟了,还这么贫约束条件变了,原来的收益,一下子都变为成本。
生命如果架在锅上,成本自然也就很高了。
NO.5 机会成本找点空闲找点时间背着炸弹到银行看看警察为你准备了一副手铐狱长为你张罗一床毛毯生活的烦恼向记者说说抢劫的细节跟警察谈谈你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得放弃另一些东西。
婚姻幸福的经济学模型
男方婚前状态—x女方婚前状态—y婚后为对方的付出—m这里的状态是个很宽泛的词,可以理解为个人的马斯洛三角,包括经济条件、情感满足等等,如下图:接着他们结婚了,两个变量发生了变化:男方x →(x+y+m)/2女方y →(x+y+m)/2婚姻幸福的定义是:俩人都因这段关系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都比单身时过得更好。
即,婚后状态= (x+y+m)/2 ,它必须同时大于x 和y。
这里一点不复杂,你看几秒钟就能明白它的含义。
同时m 的数值不宜大,因为经济学不相信爱情,只相信利益。
m 意味着付出,在爱的加持下,付出无所谓。
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爱是一个更特么复杂的变量。
而经济学视角下,付出一种损耗,自然越低越好。
那什么情况下(x+y+m)/2 同时大于x 和y 会比较容易呢?我想到两种情况。
第一种:x≈y,俗称门当户对。
大家都差不多,这样只要m 是正数,平均后很容易大于原值。
所以电视剧里的爹妈棒打鸳鸯诚不欺我,门当户对很重要,而且更容易识别,毕竟日久才见人心。
第二种:一对x 和y 所匹配的m 值天然就很大,俗称互补。
比如一方经济条件非常好,就想找个颜王满足自己。
如果这种xy 组合遇上了,双方啥也不用付出,m 值贼高,高到可以弥补xy 之间的差值。
现实生活中,男人和女人的价值峰值是错开的。
女生的价值一般在年轻时就彰显出来很多,而同阶段的男生普遍还处于穷小子阶段。
这也是很多爱情故事杯具收场的源头,x 和y 的差异较大,又太年轻,还不太会调整m。
回到幸福的定义——(x+y+m)/2 同时大于x 和y,就是传说中的帕累托最优。
一对相信爱情的xy 想结合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差值可能很大,怎么调节m 以确保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获得幸福?这个调整m 的过程叫帕累托改进。
其中的诀窍,就是努力持续提供对方需要的价值,这是经营一段关系时最重要的事。
很多关系破裂都是因为价值跟不上了——身材走样、邋遢没品位、性生活不配合、不做家务、日常起居习惯冲突、不赚钱、对孩子教育不上心、不体恤对方(比如嘴甜)...对方看重你哪方面的价值,那就努力再多提供点儿,当然其它方面也别太糟糕。
大学生婚恋观从经济学学分析(实用模板)
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2. 经济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经济观念 也在发生变化。他们 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 自我实现,更加注重 独立和自主。这种经 济观念的变化也影响 了他们的婚恋观,他 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共 同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的伴侣
3
教育水平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教育水平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2. 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婚恋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 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交圈子也在不断扩大。社 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更 倾向于选择受到社会认可的伴侣
5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婚恋观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
x
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我们应该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
1. 教育背景
大学生的教育背景对其婚恋观有 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受过高 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有可能拥有开 放、包容的婚恋观,更注重精神 层面的交流和沟通。而教育水平 较低的大学生则更可能受到传统 观念的影响,更注重物质条件和 家庭背景
教育水平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2. 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 生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他 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 的提升,更加注重婚恋关系的平 等和尊重。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 也影响了他们的婚恋观,他们更 倾向于选择有共同成长和进步的 伴侣
4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1.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的婚恋观有 着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婚姻观 念强调家庭责任和家庭价值, 而现代的婚姻观念则更加强调 个人自由和平等。这种社会文 化的变化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婚 恋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共 同文化价值观的伴侣
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
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在社会经济学的视角下,爱情婚姻被视为个体之间的一种交易行为。
爱情婚姻不仅仅是感情的结合,更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合约。
本文将从婚姻市场、家庭经济学、婚姻的机会成本等方面来探讨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
一、婚姻市场婚姻市场是指一组潜在伴侣参与的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买方和卖方在市场上交易商品或服务,而在婚姻市场中,人们交易的是自己的配偶。
婚姻市场的存在使得个体可以选择并参与适合的婚姻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婚姻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婚姻的形成。
在婚姻市场中,个体会考虑多个因素来选择伴侣,如对方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在市场上的地位,进而决定其是否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二、家庭经济学家庭经济学是研究家庭行为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的学科。
在家庭经济学的框架下,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生产单位。
婚姻伙伴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家庭生产的最大效益。
在传统家庭中,丈夫通常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妻子则负责家庭事务和照顾子女。
通过合作分工,夫妻可以在家庭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采取了双职工模式,夫妻双方在经济和家务方面贡献更加均衡。
三、婚姻的机会成本婚姻的机会成本是指个体因选择某一种婚姻而放弃其他可能的婚姻机会所付出的代价。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个体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婚姻中,个体需要对不同的伴侣进行选择,并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到自己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人选择了某一位伴侣,就可能放弃了其他更好的选择。
因此,个体在婚姻市场上会考虑到伴侣的品质、家庭背景等因素,以最小化自己的机会成本。
结语从社会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爱情婚姻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合约、市场供求关系和机会成本的复杂行为。
在婚姻市场中,个体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偏好来选择伴侣,而在家庭经济学中,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生产单位,夫妻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
同时,个体在婚姻选择中也会考虑到自己的机会成本,力求达到最优的效果。
婚姻经济学分析
精选2021版课件
1
第1篇 导论-幸福及其他
精选2021版课件
2
生活的目标?
幸福最大化
婚姻、家庭、人生的目标? 效用最大化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egoism altruist
助人为乐
精选2021版课件
3
经济学与幸福 Schumpter 《经济分析史》:“经济”最早说的是“家政之术” Samulson 曾经这样给了幸福一个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幸福函数的经验估计显示,结了婚的
人报告的主观福利或幸福水平,比从
未结婚的或已离婚的、分居的和寡居
的要更高。
精选2021版课件
12
第2篇 基本分析-基于幸福的婚姻经 济学分析
精选2021版课件
13
性质1:婚姻具有准产权(Quasi-Property) 特征
(排他性:重婚及第三者的不允许;感情的专一性)
随遇型搜索、主动型搜索、中介型搜索 (随缘) (扩大备选对象) (信息集散与初始过滤)
择偶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决策(risk decision-making)
满意解
搜索过程是一种随机走动(random walking )。
婚姻具有偶遇性。
精选2021版课件
19
精选2021版课件
20
满意解与参照效应
结婚意味着行权。
决策:结婚 / 继续等待与搜寻
期权博弈
精选2021版课件
24
信息不对称
坏习惯
婚后坏习惯的习惯化
信息不对称+晕轮效应+退出成本 (不幸福婚姻)
精选2021版课件
25
信息不对称与择偶风险-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1:鲜花插在牛粪上 逆向选择2:自古红颜多薄命 逆向选择3: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婚姻
从经济学角度来解读婚姻李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摘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科学,经济学是理性的,所以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婚姻的本质,婚姻的选择和风险,目的是让人们理性地选择、维持和解除婚姻。
关键词:婚姻交易行为效用和成本从爱情走进婚姻,似乎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是婚姻到底是爱情的升华还是爱情的坟墓呢?钱老先生曾经在《围城》里写道:“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也有对婚姻的看法:“如果你结婚,你就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会后悔;无论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
”那么婚姻,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该不该走进婚姻?笔者在这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婚姻。
早在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就以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婚姻,并写进了《家庭论》一书中,也获得了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贝克尔的研究不可能是全面的,另外时代也在改变,所以对于婚姻的经济学研究是不断更新的,这也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解读婚姻提供了契机。
一、婚姻的本质在经济学看来,婚姻其实就是一份契约,是一男一女以某种利益为核心,出于自愿的原则来结为伴侣,彼此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契约。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婚姻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但是这个意义是建立在资本市场是不完自由的假设前提下的,因为在这前提下,我们不能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或金钱,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个人来分担财政上的赤字和盈余。
简单来说,婚姻的意义就是一方生病了不能工作,这时就可以依靠另一方的收入,这是共担风险;婚姻双方可以共同使用房屋,共同吃一顿饭等,这就是共享收益。
另外,婚姻也是一种交易行为,有消费需求就有交易的产生。
贝克尔说过:“上帝目光所及,均可交易”,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来源于经济基础,所以也可以用经济规律来分析。
男人和女人之间互为消费品和客户,消费来自于差异。
结婚经济学
结婚经济学按照人类的感情生活以及经济学角度来看,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同时,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
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
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她)们自己。
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私企业,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等。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
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
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婚姻交易存在着各种途径。
婚姻介绍所是专门搜寻、处理、提供婚姻产品信息的职业机构,是为降低婚姻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它靠收取信息服务费和交易场地费来维持运转。
那婚姻的成本和收益是怎么计算的呢恋爱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直接成本是寻找目标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金钱、财物。
你要与对方见面,得牺牲一些时间,还要请对方吃饭喝茶,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你还要刻意修饰一番,比如买件体面的衣服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成本。
你为了追求对方,必然要放弃做别的事情,放弃对另一个目标的追逐,这是机会成本。
从寻找目标到谈恋爱到结婚,都是成本的耗费过程。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出现了婚姻介绍所、出现了电视速配。
在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中,人们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时间多,金钱多,爱情光顾的机会也更多。
结婚给人带来的收益十分明显: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1、是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
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和两个人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人生活也是用一套。
2、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个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实现总效用的增加。
3、是起到防灾保险的作用,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的失业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结婚好处多又多,套用名人的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嫁人也要趁早。
婚姻经济学
婚姻经济学恩格斯以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两种生产理论为指导,把物质生产的发展作为婚姻家庭研究的前提,从而揭示了婚姻家庭发展的动力及其演变规律。
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本身的再生产是婚姻关系的前提,人类婚姻的历史表明,经济对于婚姻更为重要。
实质上,婚姻在今天仍然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财产占有关系的双重制约。
普那路亚群婚:指一定范围内的同辈男女共为夫妻,但禁止同胞的和旁系的同辈间的婚姻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出现剩余,就使一个部落群体有条件允许其成员把食物用作个人消费后再作别的用途。
到了液氨时代的中级阶段,就出现了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即一些部落适于放牧的地区专事畜牧业,并最终从一般部落中分离出来,成为游牧部落,其他部落则发展成了原始农业。
这种分工出现了逐步发达的畜牧业和园艺农业以及冶炼加工。
这次社会分工扩大了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来源,劳动产品有了进一步的剩余,于是在部落之间交换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个人之间交换的现象。
由于男性在生产和交换中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男子在婚姻中渐渐处于主要地位。
尽管父系氏族在大家庭范围内共同进行生产和消费,但由于个人之间有剩余产品可以交换,这样就逐步产生了财产的个人占有,为婚姻交换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婚姻关系。
由群婚到对偶婚,其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开始产生。
她是原始社会中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财产的集中和私有制的逐步形成,人们又要求进一步巩固和稳定配偶关系。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女人至少要于一个男子存在经常的经济联系,才能提供更多的消费资料以供养子女,一个男子也因此至少与一个女子进入婚姻供养圈。
对男人来说,也希望有至少一个女人处在这种经常的产品在分配关系之中,这样他也能因此获得婚姻利益。
当父权制和一夫一妻制随着私有财产的分量超过共同财产以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切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婚姻的缔结便完全以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了。
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财产占有关系成为婚姻关系的基础。
情意婚恋情感讲座:论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
情意婚恋情感讲座:论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一、为什么可以利用经济学对爱情与婚姻进行分析(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本质就是理性的权衡利弊,主要用来解决两类矛盾:1、资源稀缺,过去女多男少,相对于女人来说男人就是种稀缺资源,现在男多女少,与男人而言女人同样稀有。
2、资源分配,如何合理的分配,以前是女多男少,现在是男多女少,无论怎样分配都不可能达到一对一的黄金搭档。
先不谈中国的婚姻法,就是我们自身也不可能接受实行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只能是一夫一妻制,因为已经形成了帕累托最优,否则会打破市场均衡。
爱情也是同等的,因为我们同样无法忍受脚踏多条船。
(二)、从“非耐用品”到“耐用消费品”的转变1、现代社会的男女,无不追求浪漫的爱情,稳定的婚姻。
与此同时,婚姻似乎越来越脆弱。
关于爱情、婚姻中的种种问题,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爱情与婚姻的话题就非常有讨论价值。
2、运用经济学思维,爱情是一种“非耐用品”,婚姻不过是比较特别的“契约”。
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点而对症下药,爱情就可以转变为“耐用消费品”,可以获得最大的福祉。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经济学强调的是理性,而爱情是感性的,两者能相容吗?人们常说爱情是盲目的、感性的、而婚姻是现实的、理性的,所以后者很可能是前者的坟墓。
经济学可以帮我们跃过这座坟墓,提供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
2、隐藏在爱情背后的东西,比如说需求(欲望)、供给(爱与付出)、交换(交流)其实是更为本质的元素,而它们恰恰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当你不知缘由、狂热的爱上一个人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理性考虑——如何追求、如何维持、如何让对方快乐。
(四)、经济学的两大假设1、经济学的两大假设之一就是:人具有完全理性,人是自利的。
这种自利指的是你会想尽办法实现目标,这样的目标包括追求爱人、维持婚姻,甚至让自己的爱人更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
2、经济学的另一大假设是:完全信息,即力争掌握最大的信息,知道更多的事实。
经济学原理在爱情中的应用
经济学原理在爱情中的应用1. 引言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而经济学则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
尽管爱情和经济学似乎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在爱情中同样适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原理在爱情中的应用。
2. 工具与稀缺性原理经济学家常常使用工具和资源来解决有限的需求。
同样地,在爱情中,人们也需要运用适当的工具和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求。
爱情中的稀缺性原理指的是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在不同的人和活动之间做出选择。
在爱情中,我们经常面临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分配时间和精力等问题。
我们必须评估我们的需求和资源,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时,经济学中的工具与稀缺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策,确保我们在爱情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评估自己的需求和资源,制定合理的相互关系期望。
•我们可以运用时间管理的经济学概念,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给爱情,而不是全部投入其中。
3. 供求与平衡原理经济学中的供求与平衡原理指的是市场上产品和需求的相互影响,当供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将达到最优效果。
在爱情中,供求与平衡原理同样适用。
•在爱情中,供给指的是我们提供给伴侣的资源或感情,而需求则是我们对伴侣资源或感情的要求。
•当我们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平衡双方的供求关系时,关系将更加稳定和满足。
4. 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原理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原理指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我们需要权衡每一次行动的成本与利益。
在爱情中,我们同样需要考虑每一次行动的成本和利益。
•通过评估每一次决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采取行动,以及是否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爱情关系。
•在爱情中,我们需要权衡个人成本和利益,以及对方的成本和利益,来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5. 合理预期原理在经济学中,合理预期原理指的是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信息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在爱情中,合理预期原理同样适用。
•通过合理预期原理,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伴侣的了解,来预测未来可能的行为和决策,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爱情关系更加和谐。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人为什么要结婚?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人为什么要结婚?用经济学解析婚姻不是我的创意,是贝克尔(Becker)的发明。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写了《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书,贝克尔“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因此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贝克尔的著作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婚姻问题的各个方面,时代的变迁和国情的差异使我们有了发挥的空间。
爱情是人间最美好、最崇高的东西,千百年来被人们歌颂赞美。
经济学以人类的自私本性为假设,是研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人们如何做出理性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学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庸俗的科学”。
用庸俗的眼光来观察崇高的爱情,确实让人不习惯和难于接受,甚至使有些人极不高兴,认为是“狗眼看人低”。
但无论如何,人可以看狗,狗也可以看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事实上,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 在文学家眼里,爱情是两颗心灵碰撞的火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哲学家眼里,婚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人要结婚是必然性,跟谁结婚是偶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在社会学家眼里,婚姻是出于社会协作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在政治学家眼里,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林妹妹不会嫁给焦大;◆ 在生物学家眼里,爱情婚姻与植物受粉动物交媾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繁衍的需要。
那么,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爱情婚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一、婚姻的性质上帝从生理上安排了男女之间的需求。
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同时,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
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
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她)们自己。
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私企业,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等。
用经济学解读婚姻
婚姻中的经济学一个经济学家与一个陷入情感迷雾中的年轻女子在火车上相遇。
先是女子的自我介绍:‚我今年28岁,和男朋友是同班同学,毕业于长春机电学院。
几年前我和他一同来到杭州找工作,我的工作比较理想,在一家电表厂做设计,他的工作不太好,于是我鼓励他去考研。
考取后,我供了他三年,没想现在他快毕业了,居然提出要分手。
后来,我才搞清楚,他又谈了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
我真的很痛苦,几年的情感和心血付之东流!——‛为什么男人总是那么花心‚用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就是说一样东西你拥有越多时对你的作用就越小。
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只包子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了,第六个看见就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公理,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支柱之一。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的角度看,你的效用比不上那个网上的女孩子,你就是那第六个包子,而那个女孩却是第一个包子。
这也是许多男人为什么家有美貌如花的妻子,却要在茶座酒吧找小姐的经济学原则。
‛为什么花心的女人却比较少‚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一个花心的男人必定要找一个花心的女人。
假定花心的男人没有花心的女人相呼应,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准确地说,应该是结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说,边际效用递减用在女人身上不起作用。
结了婚的女人在内心深处未必没有喜欢更英俊更年轻更富有的男性的念头,只是一般她们不会采取‘采花’行动,这里的道理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方法来分析‛。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里盘算值不值。
假如说收益大于成本,这样才值得考虑去做;假如成本大于收益,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的!假定已婚女子有红杏出墙的打算,心中必定会做一番权衡:这样做值不值?一般来说,已婚女子一旦被发现,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对大部分男人(包括花心的男人)来说,带绿帽子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离婚是必然的选择;而离婚女子在现在的世俗眼里,名声肯定又是不好的,要想再找对象,也很难再找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还有对子女的牵挂,又使女人多了一份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婚姻的经济学原理
刘力军
古往今来,美好的婚姻一直都为所有世人津津乐道,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的广大饮食男女所向往所追求,理想的婚姻向来都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这个话题也经常成为很多文学家苦苦思索的一个社会主题。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婚姻呢?在词汇丰富的汉语世界,找到形容理想婚姻的词汇并不是一件难事,诸如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夫唱妇随等等不胜枚举。
但是这也只是描述了理想婚姻之形,并没有触及其实质。
要想获得理想的婚姻,首先必须弄清楚理想婚姻的实质。
那么,理想婚姻的实质是什么呢?
与人类社会的其他制度一样,婚姻作为一种制度,无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都具有自身固有的功能。
从社会角度看,婚姻的功能在于保持和促进社会人口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维系社会基本单位的和谐稳定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从个人角度看,婚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为这一制度中的个体提供各种效用使其获得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满足。
因此,从个人角度看,婚姻的基本功能是为婚姻中的当事人提供效用。
从总体来看,由于人们从事各种活动一般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因此,评价婚姻效果好坏和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就是婚姻给当事人带来效用水平的高低。
所以,理想婚姻的实质其实就是婚姻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要获得理想的婚姻,就需要追求婚姻效用的最大化,而要获得婚姻效用的最大化,关键是要明确婚姻效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和婚姻效用的关系。
借鉴经济学效用理论,通过构建婚姻效用函数可以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而要构建婚姻效用函数,首先需要明确影响婚姻效用水平的因素。
虽然影响婚姻效用水平的因素很多,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不外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婚姻当事人自身内在条件决定的因素,如健康状况、外貌(包括长相、身高、气质等)、性
能力、才学和受教育状况、价值观(包括行为方式和宗教信仰状况)、性格、道德品质等因素;另一类是由处于婚姻当事人自身之外的外在条件决定的因素,如财富状况、社会权力和地位、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工作和收入状况、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出一般意义上的婚姻效用函数如下:婚姻效用=f{健康状况、外貌(包括长相、身高、气质等)、性能力、才学和受教育状况、价值观(包括行为方式和宗教信仰状况)、性格、道德品质、财富状况、社会权力和地位、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工作和收入状况、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
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婚姻当事人在婚姻中所获得的效用状况,都是由上述婚姻函数中作为自变量的所有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婚姻当事人在婚姻中所获得的效用水平越高,其婚姻生活就越幸福。
事实上,现实社会中每一个正在寻找配偶或打算结婚的个体,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对所属意的对象的上述因素进行考察和评价,都在进行自己婚姻函数的运算,都在力求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婚姻效用的对象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但是,幸福的婚姻绝对不是一方片面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从商品买卖和交易角度考察,每个人选择配偶的婚姻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效用交换过程,你在婚姻中获得对方提供的效用的同时,你也在为对方带来效用,人们一般会按照等价交换的公平交易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易,在婚姻效用交换中,这一原则依然有效,大部分人在婚姻中恪守的一个原则就是:在自己的婚姻效用交换中,自己从对方处得到的效用不能低于自己提供给对方的效用,否则当事人会有一种吃亏的感觉。
当然,随着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婚姻中用自己的效用交换到对方更大的效用。
在这一交易和选择过程中,只要你足够耐心等待,细心选择合适的婚姻对象,一般你会得到互利双赢的结局。
当然,如果结婚后的效用低于保持单身的效用水平,理性的个体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单身。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影响婚姻效用水平的各项因素中,绝大部分因素既能给当事人带来物质的和生理上的满足,又能给当事人带来精神的和心理上的满足,很难界定哪一个因素只能给婚姻的当事人单纯带来某一方面的满足和效用。
在这里,将价值观、性格和道德品质区分开来是十分必要的。
价值观是否相同、性格是否匹配,将直接影响到夫妻双方婚后发生冲突的频率和数量,从而影响到婚姻的质量;而配偶道德品质状况则直接关系到婚后当事人婚姻预期目标能否实
现以及实现程度的大小,甚至关系到婚姻能否持续。
因此,配偶的道德品质作为影响婚姻效用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必须引起婚姻当事人的高度关注,甚至应该将其作为婚姻决策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避免在披上婚纱之后才发现遇人不淑、所托非人,避免在洞房花烛之后才发现误嫁中山狼、悔娶河东狮。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因素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在婚姻效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一点在婚姻效用函数上就表现为不同的人对影响婚姻效用因素的偏好不同,这就是俗话所说有人爱财、有人贪色。
这就导致不同的个体在婚姻函数的具体表述上存在很大差异,或者可以说不同的人的婚姻函数是不同的。
随着社会商业化氛围越来越浓厚,随着社会对人们性活动和性追求的约束力呈现出越来越弱化的迹象,人们对婚姻中配偶的金钱和性能力的偏好会不断强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金钱和性能力在人们的婚姻选择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寻求理想婚姻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必须要高度注意。
首先,就是由于信息不完全以及信息成本高企不下等因素,每个人不必也不能追求理论上的理想婚姻,试想一下,你不可能根据你的条件、偏好和价值取向把全世界适合于你的所有结婚对象考察一遍,金钱、精力不允许,时间也不允许。
所以你能够达到婚姻效用的次优,哪怕是次次优就已经很不错了;第二,一定要记住哲学上一个重要论断:物质是运动的。
由于每个人的内在和外在条件都不可避免地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所以每个人的漫长的婚姻期间,其效用水平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人乐极生悲,也有人否极泰来,如此种种,造成了现实社会离婚率地不断上升,也难怪连古人也发出“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慨。
所以这就需要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要综合长远考虑,不能静态地看待问题,而关键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对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所以结婚在很多情况下也意味着一种风险投资。
对于很多道德修养水平较高或者笃信某些宗教的信徒,在结婚后对结婚仪式上誓言和承诺的遵守状况,也会构成影响其婚姻效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些值得尊敬的人来说,即使配偶将来已经一无所有,健康和容颜不在,自己不遵守誓言和承诺与其分手,也意味着自己内心巨大的负担、愧疚甚至是挥之不去的犯罪感,由此带来的负面效用构成其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不离不弃是其在婚姻效用选择上最好的选择。
在不违反法律和基本的公序良俗的条件下,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婚姻效用偏好自主选择配偶,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这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无可非议的。
你有权利追求天仙配式的婚姻,别人也有权利通过婚姻步入豪门和上层社会;你可以去娶病态美的林黛玉,她也可以嫁给精力充沛的猛男为妻。
只要你能够在婚姻中获得你所追求的最大化的效用,那就是你理想的幸福婚姻。
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打着纯洁爱情的幌子对别人的婚姻选择和价值取向去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否则将会惹上酸葡萄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