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https://img.taocdn.com/s3/m/b3a8a6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9.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针对大班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选取了“可爱的家乡—宝鸡”为教学主题,通过课堂中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宝鸡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一、设计思路1. 整体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让孩子们领略宝鸡美景,了解宝鸡历史文化以及陕西省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事迹,体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2.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宝鸡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玩游戏、听故事、制作手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和感受快乐的情感。
3. 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有关宝鸡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亲眼观察、感受宝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色。
2)讲解:为孩子们讲解宝鸡的概况、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的相关知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3)活动1:制作宝鸡地图,让孩子们动手排列宝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著名景点等,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
4)活动2:听故事,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听宝鸡传说故事,了解传统文化。
5)活动3:制作泥塑,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制作宝鸡著名景点的泥塑,如法门寺、太白山等。
6)活动4:举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画画比赛、识别闻名风俗比赛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7)总结:课程结束时,让孩子们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所学知识,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反思1. 导入部分:在课前展示宝鸡的视频和图片,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特别是对于宝鸡的美景和传统特色感到非常好奇和喜欢,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2. 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很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动手实践、通过体验来加深对宝鸡文化的了解。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https://img.taocdn.com/s3/m/08a3149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4.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宝鸡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对家乡的认知更加深入。
2.学习实地采集自然材料并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通过拼音学习,提高学生认识拼音的能力,掌握音形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宝鸡的相关图片、视频、书籍等资料。
2.实地采集的自然材料。
3.拼音卡片和相应的字卡片。
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出发,探寻宝鸡1.老师简单介绍宝鸡的基本概况,让学生对宝鸡有一个初步认知。
2.老师与学生一起外出,走一走宝鸡的街道,看一看宝鸡的建筑、风景等,让学生感受宝鸡的特色。
3.带着采集工具,让学生采集一些宝鸡周围的自然材料,例如树叶、鲜花、松果等。
4.回到教室,让学生将采集来的自然材料进行分类归纳,并通过手工活动进行创作。
第二课时:认识宝鸡的文化1.老师带着学生欣赏一些神秘而又神奇的中国宝鸡传统文化,例如秦嬴政、关中之美、宝鸡石窟等。
2.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对宝鸡的文化有一个初步认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讨论宝鸡的文化特色,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
第三课时:学习拼音1.让学生认识26个字母,并教授拼音规则。
2.通过音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逐步认识拼音的音形基本规律。
3.让学生动手制作拼音卡片和字卡片,并进行拼音游戏。
3. 教学反思1.本教案充分体现了大班幼儿的活动性和感知经验,全方位地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风俗等。
2.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实物、图画、人物及其他更为生动的形式和谐而统一地展示教学主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挥自主创作的机会,因此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家乡的文化和特色。
4.教材的编撰比较简明和明了,在教学中更加容易实施和操作。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其思想品德、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要求融入教学之中。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ab94449b0029bd64783e2c7a.png)
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
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
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
中班的孩子看见老师带来的紫砂泥,非常好奇:“老师,这是什么?”当他们知道紫砂泥能做茶壶,并且宜兴的茶壶远近闻名是,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妈妈到网上拉有关的资料,做成图片、邮票带到幼儿园来,还一个劲地往墙上贴:“这是提梁壶,这是方圆壶------”说的头头是道。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f3b0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f.png)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家乡景物的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保护家乡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家乡的自然景物:山脉、河流、动植物等。
3. 家乡的人文景观:建筑风格、历史遗迹、名人故事等。
4. 家乡的特色产业:农作物、手工艺品等。
5. 保护家乡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家乡的景物,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
2. 讲解法:向幼儿介绍家乡的基本情况和文化传统。
3. 互动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法:带领幼儿参与保护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乡的景物、建筑、名人等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宣传片或纪录片。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4. 环境保护工具:垃圾袋、清洁剂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发幼儿对家乡的兴趣。
2. 基本情况介绍:向幼儿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3. 观察家乡景物: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家乡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
4.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5. 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参与保护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捡拾垃圾、清洁家园等。
6. 总结: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保护家乡环境意识。
7.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了解家人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分析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https://img.taocdn.com/s3/m/ba10d2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9.png)
可爱的家乡—宝鸡引言本教案以宝鸡为主题,旨在通过学生对家乡宝鸡的了解和探索,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爱护自己的家乡。
通过教学反思与总结,我们能够进一步完善这个教案,使之更加适合大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宝鸡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 2. 通过观察和实地考察,了解宝鸡的特色建筑和风景名胜,并能进行简单的描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4.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宝鸡的介绍–宝鸡的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宝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名人;–宝鸡的主要经济特色和产业发展。
2.宝鸡的特色建筑–文峰塔:介绍文峰塔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泾阳古城墙:介绍泾阳古城墙的历史和保护措施;–大唐芙蓉园:介绍大唐芙蓉园的建筑特色和游览项目。
3.宝鸡的风景名胜–泾河:介绍泾河的地理位置、水域保护和文化意义;–太白山:介绍太白山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金丝峡:介绍金丝峡的地质奇观和旅游项目。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2.分组安排学生,每组4-5人。
步骤一:宝鸡的介绍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宝鸡的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宝鸡的基本情况;2.教师介绍宝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名人,引发学生对宝鸡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3.教师简要介绍宝鸡的主要经济特色和产业发展,并引导学生思考宝鸡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步骤二:宝鸡的特色建筑1.教师以文峰塔为例,向学生讲解文峰塔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展示相关图片;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峰塔的了解和感受;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泾阳古城墙和大唐芙蓉园,并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讨论。
步骤三:宝鸡的风景名胜1.教师介绍泾河的地理位置、水域保护和文化意义,并与学生讨论泾河对宝鸡的重要性;2.教师以太白山和金丝峡为例,向学生讲解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旅游项目,并展示相关图片;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太白山和金丝峡的了解和感受。
可爱的家乡教学实践(3篇)
![可爱的家乡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64fd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b.png)
第1篇一、引言家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它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亲情和友情,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可爱的家乡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介绍这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收获。
二、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远离家乡,生活在陌生的城市。
他们对家乡的了解仅限于父母的讲述和照片,缺乏亲身体验。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家乡情怀。
三、活动内容1.家乡地理知识讲解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位地理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地理知识。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孩子们对家乡有了初步的认识。
2.家乡历史故事分享接下来,我们邀请了当地的历史老师为孩子们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包括古代的战争、著名的历史人物、传统节日等。
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
3.家乡民俗体验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我们组织了民俗体验活动。
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家乡的特色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等;品尝了家乡的特色美食,如饺子、粽子等;观看了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等。
4.家乡美景摄影我们鼓励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与家长一起走进家乡的美景,用镜头记录下家乡的美丽瞬间。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照片带到学校,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家乡特产介绍我们邀请了当地农民为孩子们介绍家乡的特产,如水果、蔬菜、工艺品等。
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特产,还学会了如何推销家乡的特产。
四、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我们严格按照活动方案进行。
在讲解、分享、体验等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在摄影和特产介绍环节,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3.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总结大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b5b6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a.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家乡》,详细内容为《美丽的家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家乡的名称,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2. 能够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家乡的美,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感受家乡的美丽,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家乡的美。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家乡风光图片、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让他们说说自己眼中的家乡。
2. 讲解(10分钟)(1)教师结合图片,详细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2)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相关知识。
3. 实践(10分钟)(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
(2)教师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有关家乡的手工作品。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乡》2. 板书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色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乡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发挥想象,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关注家乡的环境保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结合课堂内容,开展“我心中的家乡”主题活动,让幼儿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4ae6f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d.png)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我们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带着“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家乡的可爱呢?”这样的问题去朗读,目的是想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表达出来。
我认为:如果我们教师再抓住“可爱的”体会一下,使学生明白“可爱”的真正含义,把“可爱”表达得更充分些,就更完美了。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乡》一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儿时的家乡是那么美丽可爱,而他回忆少年往事时却满怀惆怅的心情。
文章饱含深情,展示了作者对家乡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
这样的文章,不仅应该在第二学段指导学生诵读,第三学段更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同时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的美好,并体会到作者当年离开家乡时的矛盾心情,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充分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家乡的可爱,使学生对家乡产生浓厚的感情。
1、朗读中积累词语,理解句子。
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布置学生用摘录卡片的方法来收集描写家乡可爱的词语。
上课时可以请一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来,大声地朗读本课的这些词语。
其余的学生则用心听,看谁最快记住。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性也高。
另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把平时的一些形容可爱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在第二天早晨背给同学们听,比一比,看谁的本子里记得多。
结果,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由于他们掌握得比较扎实,所以背得也比较流利。
这一环节让学生积累的同时,还丰富了词汇量。
2、理解体会课文内容。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布置学生自由地去阅读课文。
一是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引起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反复的阅读中,学生就把课文读熟了,这时我才引导学生抓住每一部分主要内容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理解。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查字典、问老师或者和同学讨论。
经过讨论后,答案基本清晰。
3、感情朗读课文。
感情朗读课文是这堂课的重点,这次是配乐范读。
因为平时训练过,所以没有出现大问题。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离开家乡时的矛盾心情。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e508f325f0e7cd184253662.png)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位置、名胜、四季等,激发孩子们对家乡对家乡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家乡湖南省及湖南省的“邻居”入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家乡的位置,接着让孩子以小导游的身份,给远道而来的游客介绍家乡美景,再跟着出示一系列家乡名胜的美丽图片,给孩子们以视觉上的冲击,使孩子们在感叹美景的同时自不过然地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整堂课给了我很多的惊喜,比如在说家乡的四季时,因为是孩子们亲自经历的活动,所以大家说起来饶有兴趣,个个都说得妙趣横生。
在说家乡的人也美时,孩子们说出了助人为乐的人、清洁工、不乱砍树木的人、警察叔叔、老师、勤劳的人、不伤害动物的人、医生、善良的人都很美等各种答案,让我惊喜之余,禁不住感叹孩子们不但爱美,而且非常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说到怎样让家乡永远美下去的环节时,孩子们更是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一系列让家乡美的好办法:植树造林、保护小动物、不乱砍树木、不随地吐痰、不燃放烟花爆竹、拒绝一次性物品、珍惜水资源等等,使我听后不禁想:孩子们保护环境保护家乡的意识这样强,我们的家乡在他们的建设和保护下,肯定会一直美下去,甚至比今天还要美。
实行到“颂家乡”环节时,孩子们虽然是第一次接触阿苗千千的歌曲《苗家恋歌》,但在我的持续鼓励之下,他们也能大胆地跟着唱起来,我觉得他们真的是被家乡的美所感染了,忍不住想要大声歌唱家乡的美,即使唱得不着调,但我认为孩子们想要歌颂家乡的情感是真挚感人的。
在“画家乡”的环节,因为欣赏了家乡的美景,又说了家乡的四季活动,这样孩子们在画家乡时就有了大量的素材,我看到同学们有的画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子,有的画了路边的小草野花,还有的画了奇形怪状的山峰......真是五花八门。
最后的小结环节,我告诉学生“家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而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热爱家乡升华到到热爱祖国,并带领他们一起大声表达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当我看到孩子们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时,我的内心既感动又震撼,觉得这堂课不但是教育了孩子们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也让身为人民教师的我更加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同时让我深刻理解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孩子传承祖国文化弘扬中华精神的神圣使命。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75d5c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4.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含反思!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
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
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9d4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6.png)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特色和美丽。
2.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如山水、花草、动物等。
2. 家乡的特色文化:如民俗、传统手工艺、美食等。
3. 家乡的人物:如历史名人、英雄人物、身边的好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
难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家乡的自然风光、特色文化、人物等。
2. 视频:家乡的自然风光、特色文化等。
3. 手工材料:如彩纸、画笔、剪刀等。
4. 食物:家乡的特色美食。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3. 实践活动: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材料,制作关于家乡的手工作品。
4. 品尝家乡美食:让幼儿品尝家乡的特色美食,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5. 总结: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感受,引导幼儿珍惜家乡的美好。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家乡的特色和文化,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手工作品制作中的创意和技巧表现。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乡特色美食品尝和向家长介绍家乡过程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家乡特色文化体验活动,如民间游戏、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2. 带领幼儿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加深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3. 开展家乡环境保护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参与家乡的了解和表达。
2.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指导。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61f81fc8d376eeafaa3133.png)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社会活动本学期《可爱家乡》主题中的一节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阿荣旗,他们在这里长大感到很自豪,为此我深深被幼儿的行为所感动。
下面就此活动谈谈感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注重学生语言发展的完整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情况,结合主题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对本旗风貌的观察和知识经验积累,在活动一开始利用图片及多媒体课件把景物生动、形象体现给学生,学生看到家乡美景和自己与老师一起参观景物的留影在大屏幕上播放都兴奋不已,充分调动学习、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带着“你看到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去过了吗?你喜欢什么?等问题实行想象和探究,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宽松、自由的观察空间,并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积极踊跃与同伴、老师交流,大胆自我表现,注重学生语言发展的完整性。
在学生描述自己的见闻时,我针对学生了解文化知识这个重点和难点实行铺设,让学生自主萌发爱家乡的情感,也能大胆说出家乡的景物内容,使他们更深层地了解家乡文化的风貌。
二、师生互动,更深入主题,体验成功的乐趣为了使活动主题更深入,我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学得轻松、学的快乐,他们兴趣浓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也更深了解可爱家乡文化气息,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三、发挥区域活动的有效作用,让语言目标渗透到各领域中去新《纲要》语言领域目标指出:语言水平实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学生语言领域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学生语言发展与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整个活动我以这个目标为指导核心,以区域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时以语言目标为至高点使语言领域、社会领域、艺术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培养。
在活动中,学生能根据老师提供得多样式的材料实行动手探索创作。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https://img.taocdn.com/s3/m/113c4e2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e.png)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宝鸡》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
•认识宝鸡市,了解其地理位置和特点;
•了解宝鸡的文化和历史;
•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家乡归属感。
2. 教学过程
2.1 导入
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家乡的特点,同时出示图片展示不同的城市特征。
2.2 观看视频
展示介绍宝鸡市的视频,让孩子们感受和了解宝鸡市的地理、人文和历史。
2.3 我们来旅游
让孩子们穿过“长城”,到达宝鸡市,认识宝鸡市的特点和风景,同时让孩子们
互相理解、传递信息。
2.4 文化课堂
通过图片展示和文字介绍,让孩子们认识宝鸡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孩子们感
受到家乡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2.5 小小导游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表达对家乡
的热爱。
3. 教学反思
1.通过视频展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宝鸡市的各个方面,让
孩子们在间接的知识输出中增强对家乡的认知和了解。
2.在小小导游的环节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调动孩子们积极性,
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教育方式采取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增加学生理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体会
本节课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
家乡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整节课注重孩子们知识的输出,让孩子们在自我发掘的过程中快乐学习和体验,为建设美好家园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181d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8.png)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2. 家乡的文化习俗3. 家乡的变化与发展4. 家乡的自然景观5. 家乡的人民生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深刻体会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讲解法:教师对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幼儿了解家乡。
3. 互动讨论法: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4. 动手操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等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家乡的图片、视频、地图、文化习俗实物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以一首家乡的民歌或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兴趣。
2.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展示家乡的地图,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位置,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
3. 家乡的文化习俗: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美食、建筑等文化习俗,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4. 家乡的变化与发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进步。
5. 家乡的人民生活:介绍家乡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幼儿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
6. 互动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7. 动手操作: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等动手操作活动,表达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8.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强调家乡的特点和变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cab9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0.png)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文化、风俗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环境2. 家乡的文化特色3. 家乡的风俗习惯4. 家乡的人物故事5. 家乡的自然景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地理、文化、风俗等知识。
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 创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家乡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风俗习惯、人物故事、自然景观等。
2. 绘画、手工制作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课件:家乡的介绍、互动环节等。
4. 教学场地:教室、绘画区、手工制作区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家乡的认识。
2. 家乡的地理环境: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特点。
3. 家乡的文化特色:教师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4. 家乡的风俗习惯:教师讲解家乡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
5. 家乡的人物故事:教师讲述家乡的著名人物及其事迹,让幼儿学习家乡的优秀品质。
6. 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幼儿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
7. 互动环节:教师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增强对家乡的了解。
8.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宝鸡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宝鸡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bce20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b.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宝鸡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幼儿完成从婴幼儿到幼儿的过渡期。
此时幼儿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烈,身体协调性提高,语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因此,为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为幼儿设计了一次以“可爱的家乡—宝鸡”为主题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宝鸡的地理位置、人文风景和历史文化,掌握简单地理与历史概念。
2.增长幼儿的知识面,扩大幼儿的生活经验。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宝鸡的描绘,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绘画创作能力。
4.强化幼儿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安排1.主题导入本次活动主题为“可爱的家乡—宝鸡”,在导入环节,我们将播放宝鸡市的宣传片,通过形象生动地影像和语音对宝鸡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宝鸡地理与人文特色介绍我们将在此环节对宝鸡的人文风景和地理位置进行详细介绍,向幼儿介绍一下宝鸡的位置、地形地貌、习俗风情、明星景点等,让幼儿感受到宝鸡的独特美和人情味。
3. 绘画创作环节这个环节幼儿需要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他们对家乡的爱和对宝鸡的认识。
为了方便幼儿表达,我们将分为三类任务,让幼儿根据能力和兴趣自己选择。
任务1:“家乡的美景”: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家门口最美丽的地方。
任务2:“宝鸡的名胜”:让幼儿描绘宝鸡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或风景区,如法门寺、太白山、金丝峡等。
任务3:“宝鸡特色美食”:让幼儿画出宝鸡的特色小吃,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丰富多彩和独特。
4. 小组讨论环节在完成绘画任务后,我们将把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互相交流,倾听家乡的声音。
5. 教师指导与反馈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家乡和宝鸡的认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扩展思维,增加知识,教师还可以给予幼儿准确的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绘画和表达,同时,教师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9f1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9.png)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幼儿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河流、山川、湖泊、动植物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古建筑、历史遗迹、传统手工艺等。
3. 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活动、节日庆典、饮食习惯等。
4. 家乡的物产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物产资源。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物产资源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家乡的特色民俗活动、节日庆典等视频。
3. 材料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家乡特色。
2. 主题分享: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物产资源,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丰富多样的特色。
3.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家乡特色,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创作,可以是一幅画、一个手工艺品等。
4. 展示环节: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6. 作业环节: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特色,并与家人一起制作家乡特色美食或手工艺品。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家乡特色美食品尝活动,让幼儿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
2. 开展家乡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
3. 安排家乡文化参观活动,如古建筑、历史遗迹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家乡特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展示环节的分享,评价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四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54c37fe518964bcf847cec.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一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合理的利用钱二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实录:有用的植物三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爱我家四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一在第8周我们大班开展了《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让我感到很震惊:社会活动——平湖风光。
原本我以为这个活动肯定会让很多的孩子感兴趣,课前也在家园共育中提到让家长带孩子去看看家乡风光,同时准备了很多平湖风光的照片、图片、明信片,并将这些东西展示在黑板上。
谁知让我大失所望,“你们知道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地方吗?”当我以期待的眼神等待着孩子的回答时,出乎我的意料,有个孩子指着“莫氏庄园”说成“皇宫”,指着“嘉兴发电厂”说成“工厂”,指着“工业区”说成“水厂”,指着“乍浦港口”说成“工厂”,“吴一峰纪念馆”“李叔同纪念馆”一点都不知道,就连关帝庙商城也花了好多时间也才认出来。
本来我以为这个活动很有趣,结果想不到孩子对家乡的风光知之甚少,这让我感到悲哀,尽管我对这些图片一一作了介绍,并把景点的名字告诉大家,但效果却不好,甚至有孩子说:“这些名字这么难,我记不住。
”虽然这个活动很失败,但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个活动,孩子可能对家乡的风光根本不会去关注。
在活动的最后,我对孩子们说:“这么多的图片你们可能一下子记不住,我把图片贴到后面墙上,有空的时候可以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一下不认识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从一个孩子的知识和见识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培养方式,有一点值得庆幸,班里还有几个孩子能认识一些家乡的风光,从这几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家长的用心,细心,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局限于念几首儿歌、教几个数字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增长知识和见识。
我们的平湖很美丽,看着黑板上的照片我从来没有觉得平湖是这样的美丽,也难怪孩子会错认成其他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8周我们大班开展了《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其中有一个
活动让我感到很震惊:社会活动——平湖风光。
原本我以为这个活动
肯定会让很多的孩子感兴趣,课前也在家园共育中提到让家长带孩子
去看看家乡风光,同时准备了很多平湖风光的照片、图片、明信片,
并将这些东西展示在黑板上。
谁知让我大失所望,“你们知道这些图
片都是什么地方吗?”当我以期待的眼神等待着孩子的回答时,出乎
我的意料,有个孩子指着“莫氏庄园”说成“皇宫”,指着“嘉兴发
电厂”说成“工厂”,指着“工业区”说成“水厂”,指着“乍浦港口”说成“工厂”,“吴一峰纪念馆”“李叔同纪念馆”一点都不知道,就连关帝庙商城也花了好多时间也才认出来。
本来我以为这个活动很有趣,结果想不到孩子对家乡的风光知之
甚少,这让我感到悲哀,尽管我对这些图片一一作了介绍,并把景点
的名字告诉大家,但效果却不好,甚至有孩子说:“这些名字这么难,我记不住。
”
虽然这个活动很失败,但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个活动,孩子可能对
家乡的风光根本不会去关注。
在活动的最后,我对孩子们说:“这么
多的图片你们可能一下子记不住,我把图片贴到后面墙上,有空的时
候可以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一下不认识的地方。
”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习不
仅是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从一个
孩子的知识和见识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培养方式,有一点值得庆幸,班里还有几个孩子能认识一些家乡的风光,从这几个孩子身上我
看到了家长的用心,细心,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局限于念几首儿歌、教几个数字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增长知识和见识。
我们的平湖很美丽,看着黑板上的照片我从来没有觉得平湖是这样的美丽,也难怪孩子会错认成其他的城市。
孩子们的家长,请你们带孩子多去看一看平湖这个美丽的家乡,让孩子更爱我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