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3节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
1.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3.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4.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5.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基础·初探]
一、海岸的基本类型
1.海岸的定义
(1)海岸:海洋水体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海洋水体与陆地水体的交界线,称为水边线。
(2)海岸线:平均高潮位的水边线,由于平均高潮位相对稳定,因此,海岸线是基本稳定的。全世界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总长度约44万千米。
2.海岸的类型
(1)基岩海岸:海岸陡峭,多岛屿、礁石。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湾。
(2)砂质海岸:主要由砂和砾石组成,砂岸缓坡水清,适宜建设海水浴场。
(3)淤泥质海岸:主要由粘土和粉砂组成,海岸平缓。
(4)生物海岸:分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1.淤泥质海岸是否适合建设海港?
【提示】海港是船舶进出和客货集散的场所,要有船舶进出港口的航行条件、船舶的停泊场所(港阔水深、利于避风)和客货集散的陆域条件,而淤泥质海岸发育在坡度较小的河口或平原地区,海岸线平直,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不适合建设港口。
二、海岸带及其利用
1.海岸带的范围
(1)通常意义上的海岸带范围:指海水向陆地冲击的最上界和海浪向海岸传播时开始作用于海底的最大深度处之间的狭长地带。根据海水潮位变化,海岸带上部周期性出露和淹没的部分称为潮滩。
(2)我国习惯上的海岸带范围:从海岸线算起,向陆域延伸10千米、向海域延至10~15米等深线。
2.海岸带的利用方式
(1)海洋捕捞:人类开发海洋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以开发大陆架渔场为主。
(2)海水养殖:目前人类获取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手段。
(3)港口建设:海岸带拥有丰富的港口和航道资源,港口建设是我国海岸带开发的重点之一。
(4)沿海工业建设:除了传统产业外,海洋石油及石油化工、海洋生物工程、海洋信息服务等高新产业部门发展迅速。
(5)海洋旅游业:海洋旅游业开发的范围有海滨、海岛和海域。
(6)围海造陆:人类开发海岸带的又一项重要活动。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已从浅海索取了大量土地。
2.荷兰、日本围海造陆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荷兰和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发展空间不足,围海造陆是获取土地的最好手段。
三、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海岸线变迁
(1)全球气候变冷:水体从海洋转移到陆地,以冰川等形式储存起来,使海平面降低,海岸线后退。
(2)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雪线升高,水体注入海洋,全球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前进。
2.当前海平面升高及其危害
(1)海平面上升速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海面每年平均上升1~1.5毫米。“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认为全球海面每年平均上升1~2毫米。
(2)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大量土地,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沿海低地将成为重灾区。
②海平面上升使台风、暴雨、风暴潮发生频率提高,强度增加,使海岸侵蚀加剧,并威胁到海堤、护岸工程及海滩旅游的安全。③海平面上升使海水通过河流和地下含水层入侵陆地,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咸化,以及土壤盐碱化等。
3.人类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
(1)加固和提高海岸防护堤坝的设计标准。
(2)有计划地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
(3)尽量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以减缓气候变暖的势头。199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京都议定书》,旨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从人类自身来看,遏制海平面上升的最根本措施是什么?
【提示】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效应加强,全球气温升高。因此,从人类自身来看,遏制海平面上升的最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和开发利用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由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使得海平面上升,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尽管不同研究人员的结果可能不同,近百年来海平面上升却是不容置疑
的事实。自20世纪末以来,海平面上升约10厘米或稍多。据预测,到21世纪末,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50厘米甚至更多。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带来惊人的严重影响。
2.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环境的危害
主要表现为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加剧海岸侵蚀、引起洪水灾害、淹没城镇、咸水入侵等。由于世界人口、工业、经济等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据推测,今后海平面上升1米,全世界受灾人口将达10亿,其中3亿~4亿人将无家可归。一些国家,尤其是一些岛国,将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受灾土地总面积可达5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1/3可耕地将受影响。据预测,我国海平面上升100厘米,长江三角洲海拔2米以下的1 500平方千米低洼地将受到严重影响或淹没。
海平面上升将使滨海湿地和沼泽受严重影响,据研究认为湿地能承受20厘米/百年的海平面上升,如果上升过快,将使湿地面积大大减少。而湿地是许多鱼类、鸟类和稀有动物的主要生活环境。海平面上升还可使珊瑚面临危险,珊瑚礁岛屿面积会大大减小甚至消失。海平面上升还将通过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进一步使土地盐碱化,沿海地区淡水匮乏。
教材30页活动
沿海地区一般具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海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等有利的条件,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还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海外侨胞的鼎力相助。
海岸带及海岸带开发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解析】根据海岸线的弯曲程度可知:
【答案】(1)西岸: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岬湾。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平直。(2)自上而下依次为: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滨海旅游气温高、晴天多、地形平坦海岸带综合开发
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
重庆晚报2008年11月11日报道,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的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说:“我们不想离开马尔代夫,但我们也不想沦为‘气候难民’,在临时帐篷里住上几十年。”
(1)导致马尔代夫居民成为“气候难民”的直接原因是( )
A.海洋污染
B.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