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人故事:心理学家冯特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名人故事:心理学家冯特的故事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第一部最重要的着作。

186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相关冯特最令人吃惊的一件事是,这孩子怎会长成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

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看上去完全不像个会有半点出息的人,没有动力,也缺乏那份才气,更不用说会成为科学界和高等教育界一位杰出的巨人。

事实上,他看上去直冒傻气。

冯特1832年出生于曼海姆附近的内卡劳,在德国西南部,可算是书香门弟。

他父亲是村里的路德教牧师,可他的祖辈上有大学校长、医生和学者。

在很多年里,冯特一直没有显出才气来,对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他当孩子的时候,惟一的好朋友是一个弱智男孩,而在学校里,他习惯性地走神打野,神情恍惚。

冯特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来学校看他,发现他心不在焉的样子,盛怒之下竟当着同学的面煽了他几耳光。

冯特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可这并没有改变他什么;还在13岁的时候,他在布鲁西萨尔上天主教专业学校,仍然是这么一位不长进的白日梦患者,他的老师常常公开煽他,另一位教师也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嘲笑他──而这些学生多半都是些农家子弟,他们本身也不是读书的料。

教师的惩罚也不起作用;他这年没有及格,满面无光。

接着,冯特的父母送他去海德堡的学会。

在那里,在一些他觉得趣味相投的同学中间,他慢慢控制住了自己走神的毛病,并通过了中学时代,即使一向也不过是成绩平平。

毕业时,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过,因为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也只有很少的养老金,他只得准备找一份工作,以保持住体面的生活。

他选择了医学,并报考了图宾根大学;他瞒着母亲玩耍晃荡了一年,什么也没有学到。

可当他于年
终回到家里,意识到家里几乎没有钱能够供他读完3年大学时,他发
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

他在这年秋天去海德堡大学重新学习医学,带
着满腔热情一头扎入学习,竟在3年时间内完成了学业,并在1855年
的医学全国会考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不过,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临床实践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他
对课程表中的理科课程反倒极有兴趣。

1855年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在
柏林大学花了一年时间跟随乔安?穆勒和艾弥尔˙杜布瓦˙雷蒙学习,
再于1857年被指定为海德堡大学的生理学讲师。

次年,当着名的赫尔曼?亥姆霍兹来到该校建立生理学研究院的时候,冯特申请当他的实验
室助手,并得到了这份工作。

他为亥姆霍兹所做的工作进一步集中了
他对生理心理学的兴趣。

这时,他才20出头,尚未婚娶,冯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工作狂。

除了实验室的工作外,他还讲课,编教科书挣钱,实行他自己对感官
知觉理论的研究,并开始起草这个课题的大部头,即《感官知觉理论
论文集》,这本书出版于1862年。

在该着作中,只有30岁的冯特向
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和机械论生理学家们提出了挑战,他说,心理学只
有在它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时才能成为一门科学,还说意识的确是能够
通过实验手段实行探索的。

1864年,冯特被提升到助教的位置,然后辞去了当亥姆霍兹的助
手的工作,专心实行自己的研究。

他不再有机会进入亥姆霍兹的实验室,所以他就在家里建了一座,收集并自己动手制作必需的仪器,并
实行自己的心理学实验。

他继续教授实验生理学课程,但他的课里已
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材料了。

直到30快40岁了,他才离开工作
并用充足长的时间去追一位女郎,最后与她订婚,不过,因为经济方
面的原因,他们只得推迟婚期。

亥姆霍兹1871年离开了海德堡大学。

冯特好像是他最符合逻辑的
继位人,不过,虽然该大学持续派给他很多亥姆霍兹的工作,但只给
了他一个自助教授的教职,工资只有亥姆霍兹的四分之一。

这次提升
使他和女朋友能够结婚了,不过,他比以前更加刻苦地工作,长时间
撰写他的《生理心理学原则》一书,指望这本书能够让他离开海德堡
大学。

真的做到了。

在第一部分──这本书以两个部分的形式出现,分1873和1874两年──冯特毫不含蓄地说:“本人在此奉献给公众的作品,是想要划出一门科学的界限。

”这部着作带给了他所希望要的东西,即苏黎世大学的教授教席,一年以后又在莱比锡大学得到了更好
的教职。

冯特于1875年去了莱比锡大学,想法占到了孔维特房间用于存放
物品和演示,4年之后便开始用它作为私人研究院了。

他的讲座十分吃香,个人名声和实验室的名气吸引了很多助手来到莱比锡,1883年,
大学增加了他的薪水,给他的实验室一个正规的地位,并给了他额外
的空房,让他把实验室扩建成了有7个房间的套间。

他本人花了较少的时间在实验室,而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课、
管理研究院和写作,并修改厚厚的心理学方面的着作,后来又写作了
很多相关逻辑、伦理学和哲学的着作。

他的每一天都严格规定好了,
就跟依曼纽?康德一样。

他早晨花绝大部分时间写作,然后实行一个小
时的咨询,下午访问实验室,散一会儿步,一边考虑下次讲课的内容,把课讲完,然后再去一下实验室。

他的晚上是安静的,除了音乐会以外,他避开公众生活,几乎从不旅行,不过,他和妻子经常招待高级
班的学生,而且在绝大部分星期天里让助手们来家里进餐。

在家里,冯特亲切和蔼,有些正规,但在大学里他是很教条的,
而且很书呆子气;他行动起来就像大人物,自己也认为是这样一种人。

他讲课的时候──大学里面欢迎的──他会一直等着,直到大家都坐
好了,助手们也都到齐,而且都在前排落座。

然后门会突然打开,他
一步跨进来,一袭黑袍很是学术气,根本不看左右,径直就沿着走道
奔向讲台,在讲台上摆弄一下粉笔和纸张,最后面对焦急的听众,手
扶讲台滔滔不绝。

他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激情昂扬,根本不看自己的
讲稿,虽然他在文章里总是艰涩沉闷而且语义不明,但讲课时,他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