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搅拌桩插H型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基坑围护的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第四章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第五章主要机械设备
第六章材料供应计划
第七章施工工艺流程、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八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九章工程进度及工期保证措施
第十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第十三章应急措施方案
第十四章基坑监测方案
第十五章附件(近三年工程业绩表、人员相关证件)
第二分册基坑围护的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为确保XXXXXXXXXXXX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优质高速文明安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该方案。
编制本工程基坑围护的施工主要依据如下: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程》(GB50194-93)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2)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基坑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XXXXXXXXX基坑围护工程,工程地点位于XXXXXXXX,基坑面积约为XXXXXXX,围护外圈周长约XXXXX m,±相当于绝对标高XXXXX m,现场地自然地坪绝对标高XXXXX m,开挖深度为XXXXX m。
二、周边环境
1)场地北侧围护内界距离红线最近XXXX m,红线外为XXXXX路;
2)场地西侧围护内界距离红线最近XXXXX m,红线外为XXXX路;
3)场地东侧围护内界距离红线最近XXXXX m,红线外为XXXX路;
4)场地南区围护内界距离红线最近XXXXX m,红线外为XXXX路;
注:具体结合管线情况
三、工程地质情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四、基坑围护设计形式
基坑围护需要设计采取双轴搅拌桩内插H型钢支护形式的围护措施以控制变形,减小对周边道路及构筑物的影响。
第三章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一、施工组织机构图
以上管理组织按ISO9001标准组织施工管理,全面履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智能,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项目经理部设立各职能部门,该机构属于直线职能式机构,其特点是充分调动企业各职能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管理才能,职责到位,同时各部门人员可以互相协调,共同制约,而机组生产部门除服从各职能部门人员的管理外,最终须听从项目经理的总指挥,从而避免多头领导造成混乱的局面。项目经理领导下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处理项目各项业务的正常工作及与上级机关业主和监理的联系工作,各生产班组则主要负责完成现场的具体施工,各机构定人、定岗、定责,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其中的人员必须明确其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严格控制其工作范围内的工程实施过程,利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处理发生的问题,及时找到最合理的办法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二、施工人员组织及岗位职责
为高效、安全、优质地完成项目施工,除了合理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投入必要的施工装备和人员外,本工程拟采用责任目标管理,亦即把工程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使参加施工的管理层人员人人有职责、个个有目标、事事有人管、层层受控制,在施工管理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层的管理权限,并与个人收入挂钩,做到权利相结合(详见施工人员组织计划及管理职责表表一)。
施工人员组织计划表(表一)
第四章施工现场总体布置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现场条件,依据统筹兼顾、合理、经济的原则,对
施工区域内的临时道路、电、水、泥浆系统、成孔成桩作业顺序、办公设施及安全保卫作总体布置。
一、总体布置
根据总包进度施工顺序,围护施工阶段安排2台SJB-Ⅱ型搅拌桩机进行搅拌桩围护体施工,布设原材料堆场、加工制作场、半成品和成品堆场;此外,另配备1台MIL-2000液压振动锤进行H型钢插入施工。
二、生活区及施工区安排
办公生活区域和施工区域分开布设。围护桩施工阶段利用集装箱等临时活动住房,将临时活动板房先安置在基坑不影响施工的位置,具体调整按总包要求安放。
三、临时道路
现场铺设施工通道,贯通整个施工区域,能满足材料运输车、泵车、砼搅拌车等施工车辆的场内作业要求。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器具一览表
1、根据工程量、工期要求和同类地区施工经验,计划投入在下设备: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二、主要辅助设备一览表
主要测量、质检仪器设备
第六章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材料供应计划如下:
1、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相关规范、标准及省建设工程质监站规定的要求。
2、材料数量根据设计图工程量调整。
第七章施工工艺流程、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及临时设施
进场后,迅速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人员设备迅速到位,协调各方关系,完善规章制度,搭设临时设施,技术交底、测量定位及试验等准备工作。“四通一平”由总包方提前落实。
1、生产与生活等临时设施
全部临时设施分两大类,一类是生活性的,包括住房、办公室、会议室等,租用总包方活动班房或采用临时性集装箱;二类是生产性的,主要包括设备用房、试验室等,原则上尽量压缩非生产性临时设施,精简机构,减少层次,所有临时设施根据工程进度及实际需要先后建造。
2、场地平整(一平)
为保证正常施工,所有工作场地及生活用地均进行平整,并在场地内挖纵横向排水沟。
3、施工用电(电通)
施工用电主要从当地电网接入,施工区域有供电接口,沿施工区域布置电缆线路及场内照明线路。
4、施工用水(水通)
施工用水采用3PNL泥浆泵自来水作施工用水,在施工场地内开挖临时排水沟,场地雨水排至场内泥浆池。
5、临时便道(路通)
施工厂区铺设施工干道,根据施工区域平面测量铺设施工便道,整平压实,并在便道两侧挖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