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山火(高三地理专题)
高中地理【微专题】:森林火灾 练习题
![高中地理【微专题】:森林火灾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35aca8dd36a32d72758116.png)
微专题:森林火灾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山地众多,森林广布,灌木种类繁多。
“查帕拉尔群落”是加利福尼亚山地的灌木群落,其叶子里面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蜡。
每年秋冬季节,加州盛行“圣安娜风”,风力强劲,直达太平洋沿岸。
2018年11月,美国加州发生特大山火,造成的保险赔偿约130亿美元。
为防范火灾,在20世纪初,美国森林服务部门制定“火情抑制”政策,即在发现森林火情后,必须于当天上午10时前扑灭。
但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
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
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图为“圣安娜风”示意图。
(1)简要描述“圣安娜风”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圣安娜风”对此次特大山火的影响。
(3)说明美国林业部门采用“受控火烧”措施的主要原因。
(1)秋冬季节,陆地降温速度快且地势高,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冷高压驱使空气向沿海推进形成圣安娜风。
(2)圣安娜风来自内陆荒漠地带,翻越山脉,气流下沉,空气干燥,导致地表有大量枯死树木,形成较多的易燃物。
经过峡谷,风速强劲,加速火情蔓延,不利于火情控制。
(3)当地易燃灌木较多,原有的火情抑制政策积累易燃林木,为大规模火灾发生埋下隐患。
受控火烧政策能积累易燃树种、减少枯枝落叶的数量;并能有效杀灭土壤和枯枝落叶中的害虫,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耐火植物生长和林木自然更新。
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上森林火灾频发地区,2018年秋以来先后多处遭受山火肆虐,造成重大损失。
其中洛杉矶附近尤其严重。
材料二“圣塔安娜风”是秋冬季节出现在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从荒漠地带吹来的“圣塔安娜风”经过山区、进入城区后会变得更加干燥(如图甲)。
它来自美国内陆大盆地荒漠地带,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
材料三 2016年7月,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中建设首座超级电池工厂(如图乙),占地约1300万平方米。
微专题山火(高三地理专题)
![微专题山火(高三地理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599403c77da26924c5b05e.png)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总结 山火的发生条件
1.重要条件:火险天气(气温,湿度,风) ——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2.物质条件:可燃物(植被的干燥度和油性含量)
3.主导因素:火源(人为或雷电等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城市发展
2021届高三微专题复习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山火相关问题
加州山火(2020.9) 澳大利亚大火(2019.7) 凉山州森林大火(2020.3)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加州山火
自2015年以来,美国加利福尼 亚州山火频发。其中伤亡最多的 是2017年加州山火,导致23人死 亡、180人受伤、数百人失踪。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火灾过后,一些烧焦的树干上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专家称, 桉树在大火过后迅速复苏,由于生命力非常顽强,为了获得更多的 生存空间,大量吸取土壤水分和养分,直至土地彻底失去肥力,会 导致土地沙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桉树体内富含油脂,为火灾埋 下隐患。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带来的影响? (地区性,全球性)
自然: 释放热量, 碳氧化物——加剧温室效应; 产生烟尘——污染大气环境; 烧毁森林——森林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文: 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森林火灾
![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森林火灾](https://img.taocdn.com/s3/m/7d9bd2d9bb68a98270fefa3e.png)
2021届高三地理热点专题训练:森林火灾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20年2月,持续燃烧了5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终于熄灭了,它所产生的浓烟飘过1.1万公里,抵达智利沿海。
每次火灾过后,率先吐枝发芽呈现生机的是桉树,它根系深,生长迅速,由此逐渐取代其它树种而成为优势树种。
同时由于其遮挡阳光,会导致矮小的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1~3题。
1. 澳大利亚的火灾分为两类,以发生地的地形命名为山地火和平原火,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①地为平原火,7月多发B.②地为平原火,7月多发C.③地为山地火,救援难度低D.④地为山地火,火灾危害较小2. 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这对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B.保持水土能力增强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变得更加贫瘠3. 飘至智利上空的浓烟会造成①大气逆辐射减弱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③该国洪灾频发④低纬度较高纬度降温更明显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018年11月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比尤特县天堂镇发生山火。
此次山火成为加州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火灾。
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认识到部分野火具有生态效益,因此,他们采用“受控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
所谓“受控火烧”是专业人员点燃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
下图为美国西部近些年来山火分布图。
据此完成4~6题。
4. 近年来美国西部山火有所增加的原因是A. 气候异常,局地空气干暖加剧B. 沿岸洋流的增温作用变强C. 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D. 火险瞭望台位置设置欠妥5. “受控火烧”不能A. 杀害林区害虫B. 增加林区土壤肥力C. 改善空气质量D. 减少易燃枯枝落叶量6. 实施“受控火烧”时应该具备的气象条件是①气温较低②空气湿度小③光照不足④无风或微风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019年下半年以来,巴西亚马逊雨林区、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山区等多地森林大火肆虐,造成了严重环境灾难。
2022高考地理专题二十八 森林火灾(含答案解析)
![2022高考地理专题二十八 森林火灾(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d1efcc0b4c2e3f562763cd.png)
①天然火源: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泥炭自燃、雷击火等。
②人为火源:烧荒、烧灰积肥等生产性火源,和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等非生产性火源。
4、地形因素
①坡向。一般来说,北半球北坡林中空气、土壤湿度比南坡要大,植物体内含水量也高,不易发生火灾;南坡反之。
②坡度。坡度大,降水径流量大,林中较干燥,所以坡度大的山坡易发生火灾;坡度小反之。
下图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
A. 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 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 火灾发生区为热带沙漠气候D. 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11. 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
5、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失去保护层,土壤侵蚀加剧,土壤厚度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6、生物-----森林覆盖率降低,动物被烧死,生物多样性减少;
7、生态-----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稳定性降低;
8、大气------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加重;
9、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减少;
10.灾害-------旱涝、滑坡、泥石流;
③日变化。在一天内,太阳辐射热的强度不一,中午气温高,相对湿度小,风大,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多;早晚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风小,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少。
三、森林火灾的不利影响
1、人员伤亡;
2、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3、气候-----局地气候恶化,变干,降水减少,温差增大;
4、水文-----水污染;蒸发(蒸腾)、下渗减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
4. 图一所示区域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是( )
高考地理时政热点 从澳洲山火看森林火灾(共62张PPT)
![高考地理时政热点 从澳洲山火看森林火灾(共6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8d0c6e3968011ca200911d.png)
亚马逊雨林火灾
近日,亚马孙雨林在全球社交网站上火了,因为这片被誉 为“地球之肺”的雨林真的“着火了”。据巴西卫星数据 显示,目前从太空可以看到的大火正在以每分钟三个足球 场 的速度烧毁亚马逊雨林。 专家指出,潮湿的亚马孙雨林起火大都是由人为造成。为 占用更多土地用于放牧或耕种,人们砍伐雨林,并通过燃 烧树干、树枝、树叶等清理现场,而燃烧留下的草木灰烬 能成为滋养土地的养料。
高考地理时政热点四:
从澳洲山火看森林火灾
据《卫报》报道,新南威尔士州已经有165万公顷土地遭 遇山火,600多所房屋被摧毁,至少6人因山火遇难。在昆 士兰州,有18万公顷显示,自9月份引发大火以来,悉 尼大学生态学家估算:近600万公顷林地被烧毁,近5亿动 物(鸟类、爬行、哺乳)葬身火海,1500处房屋毁于一旦 ,23人死亡,无数人流离失所。 2019年11月初到12月底,火势非但没有消退,反而越烧越 严重。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澳大利亚近年来越来越热,尤其是 今年,温度一度飙升至40℃。再加上内陆缺水,而作为主 要植被的桉树又极其易燃。高温炙烤+干旱燥热+易燃物, 便酿成了这场不同往年的山火。
除了四川凉山木里县的森林大火,在近期短短的3天时间 里,我国还有3起森林火灾发生。3月29日,山西省长治市 沁源县发生森林大火;3月30日,北京市密云区发生山火 ;3月3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发生森林大火。
森林火灾在考题中主要考查森林火灾成因、时空分布特点、 危害、防御措施、影响森林火灾的风的种类、正确的灭火 方法、监测预防森林火灾的信息技术。森林火灾成因表面 上考查考查成因,其实质主要考查气候的成因,干燥少雨 的气候是森林火灾多发的自然原因。
地理热点专题:森林火灾
![地理热点专题:森林火灾](https://img.taocdn.com/s3/m/73b3b0a719e8b8f67c1cb984.png)
地理热点专题:森林火灾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亚马孙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少。
2019年8月15日至22日,下图中甲区域火灾发生的数量和面积都比8月15日前大幅度增加,且从公路线向两侧扩散。
据此完成1~3题。
1. 一年中多数月份,亚马孙雨林火灾发生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潮湿B.植被常绿C.河网密布D.雷雨天气少2. 与2019年8月15日以前相比,导致8月15日至22日图中甲区域火灾发生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可能是()A.节日燃放烟花B.从事农事活动C.雷电天气多发D.气候异常干旱3. 该地区森林大火对生态环境短期内的影响表现为()A.土壤肥力下降B.河流径流量减小C.降水明显增加D.物种多样性减少【答案】1. A 2. B 3. D【解析】1. 根据图中地理位置信息判断,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不易发生火灾,A选项正确。
2. 材料显示8月15—22日火灾发生的数量和面积较之前大幅度增加,并从公路线向两侧扩散,结合该区域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基本特征可知,火灾应随时间变化具有随机分布特点,自然原因导致火灾在该时段增多的可能性小,因此排除气候诱因,考虑人类活动干扰。
亚马孙地区农业生产以迁移农业为主,为提高土壤肥力,耕种前期需要烧荒,而公路为人类进行各类活动的重要通道,从公路向两侧人类活动强度逐渐递减,B选项最合理。
3. 森林大火可将植被储存的部分养分归还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排除A。
火灾发生后植被减少,植被削减径流能力下降,河流径流量在丰水期增加,排除B。
亚马孙雨林面积广阔,火灾会对局地温度造成影响,但不会使降水明显增加,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C错误,D正确。
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4~6题。
4. 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A. 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 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 火灾发生区为热带沙漠气候D. 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5. 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A. 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 降水较少,气温在20 ℃以上C. 降水较少,气温较低D. 风力较大,气温在28 ℃左右6. 某月,达尔文市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事件发生的月份及珀斯市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为A. 1月西北B. 7月东北C. 1月西南D. 7月东南【答案】4. D 5. B 6. A【解析】4. 读左图可知,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小,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火灾发生区为除了热带沙漠气候还有其他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等,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三轮冲刺】高考地理热门话题:森林火灾
![【三轮冲刺】高考地理热门话题:森林火灾](https://img.taocdn.com/s3/m/0fa2b6566c175f0e7cd13773.png)
【三轮冲刺】2020年高考地理热门话题: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这一次,我们将从地理视角,以实例分析森林火灾的成因、影响。
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澳大利亚丛林大火(Bush fires in Australia)是澳大利亚炎热干燥季节频繁发生的野外火灾。
有大面积的土地每年都会被破坏,并且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澳官方宣布,自2019年7月澳进入林火季以来,高温天气和干旱是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新州和维州所在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到塔斯马尼亚、西澳州和北领地区,几乎每个州都有林火在燃烧。
那么,澳大利亚频发的丛林大火是如何引起的?又是否都是负面影响?澳大利亚丛林大火的起因和影响澳大利亚常见的自然火灾分为两种:丘陵/山火和平原/草原火。
据澳大利亚科学院( 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澳大利亚约一半的丛林大火(bushfire,又译山火)由雷击引发,雷击可以产生引发丛林大火的最初火花。
在炎热、干燥和多风的天气里,火极可能被点燃,并持续燃烧。
其他原因与人类有关,比如意外点火、纵火、将香烟扔出车窗等。
据新州规划、工业和环境部(NSW Environment,Energy and Science)数据,新州38%的丛林大火由雷电引起,18%是有人故意纵火或其他可疑行为导致。
严重森林火灾季节的先决条件是高温、低湿度和强风,同时伴随着长时间的低降雨量。
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由于夏季和秋季草地和森林变干燥,易发生丛林大火。
而在澳大利亚北部,丛林大火高峰期则发生在旱季,通常是在整个冬天和春天。
与桉树众多有关系吗?桉树的树叶和树皮含有丰富的油,并且它们极易脱落,这些都使得桉树极易燃烧。
而且桉树不怕大火,有着一系列机制从大火中恢复。
森林火灾形成的原因 高中地理
![森林火灾形成的原因 高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688e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9.png)
森林火灾形成的原因高中地理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或者草原地区,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引起的一种大面积的火灾。
森林火灾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类和动植物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森林火灾的形成原因。
一、自然因素1. 高温天气:夏季常见的高温干旱,会导致森林内部的植被枯萎和干燥,一旦遭遇烟花爆竹、放火、电闪雷鸣等外界因素的引燃,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2. 雷击: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山区和草原地区,经常会发生由雷击引起的火灾。
这是因为雷击能够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解成氮氧化物和臭氧,形成高度活性的自由基,这些物质很容易引燃大面积火灾。
3. 火山爆发:在火山爆发过程中,火山喷发的岩浆会燃烧周围的树木和草地,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人为原因1. 烟花爆竹:在国庆、春节等庆祝活动中,人们经常会放烟花爆竹,一旦不慎引燃周边的植被,就很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2. 烧荒:为了追求更肥沃的土地,有些农民会在野外进行烧荒,一旦火势失去控制,就会形成大面积的火灾。
3. 焚烧垃圾:一些地方使用拱桥处理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垃圾的焚烧会引发大量火灾。
4. 烧林开荒:在野外劈荒时,有些人会烧掉周边的树木和草地,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开垦土地。
但是一旦火势失控,就会引发灾难性的火灾。
三、地质因素1. 坡度:如果地势陡峭,坡度较大,就有可能发生滚石、泥石流等现象,其中的火源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2. 地震:在地震过程中,破坏的树木和建筑物都极易被点燃,从而形成森林火灾。
四、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同样会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起到关键的作用。
1. 干旱:缺水是导致沙漠化、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温干旱的天气会使森林内部的植物失去水分,变得干燥易燃,一旦遭遇火源,就会产生大面积火灾。
2. 湿度:降雨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温度,并维持较高的湿度,帮助维持森林内部的水源和湿度,从而减少火灾的发生。
综上所述,森林火灾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都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导因。
高三地理专题——森林火灾(优质课件)
![高三地理专题——森林火灾(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981990aeaad1f346933fcc.png)
考查热点
森林火灾在考题中主要考查森林火灾成因、时空分布特点、 危害、防御措施、影响森林火灾的风的种类、正确的灭火方 法、监测预防森林火灾的信息技术。 森林火灾成因表面上考查考查成因,其实质主要考查气候的 成因,干燥少雨的气候是森林火灾多发的自然原因。
(1)烧毁林木
危害
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 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 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 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 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例如, 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 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 不可能的。
危害
(3)危害野生动物 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 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 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 灭绝或处于濒危。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 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自地球出现森林以来,森林火灾就伴随发生。全世界每年 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 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 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 的5~8‰。1987年5月黑龙江大兴安岭还发生特大森林 火灾,过火面积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占70%。
(2)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危害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 源。如长白山林区的人参、灵芝、刺五加等是珍贵药材。我国 南方的漆树可加工制成漆;桉树提炼出的桉油是制造香皂、香 精的最佳原料等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 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 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 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
山林火灾(热点类灾害专题)(共50张PPT)
![山林火灾(热点类灾害专题)(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7c4260b9f3f90f77c61b37.png)
森林火灾形成有三个必要条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秋季易引发山火
整个加州基本都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炎热干燥 的夏季过后,水汽非常少,秋季气温下降后, 地上多枯枝落叶,陆地降温速度快再加上地势 高气温低,当地靠近内陆的山地盛行下沉气流, 形成高压,冷高压驱使空气向沿海推进,易形 成“圣安娜风”。来自内陆荒漠地带的圣安娜 风,翻越山脉后类似于“焚风效应”,气流下 沉,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地表大量树木枯死, 形成较多的易燃物。而圣安娜风经过峡谷,风 速强劲,加速火情蔓延。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明显的 季节特征
往往发生在干季。不同区域森 林火灾多发的时节不同,比如 我国南方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冬、 春季,北方多发生在春、秋季。 因为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 温快,春季相对干旱降水少 (虽有季节性积雪,但融化较 快),植被体内含 水量较少, 且春季多大风。
春季是我国森林火灾多发期
山林火灾 Forest Fire
本专题高考地理命题思路是以森林火 灾为载体、以森林火灾的原因和灭火 防灾为突破口,以森林火灾反思人地 关系为统领,展现地理的科学价值和 人文价值。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和综 合题均有可能出现,主要形式仍然会 以森林火灾为背景,以区域地图和文 字材料等信息呈现解题要素,用综合 思维反思我们目前的人地关系,只有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才能 实现人地协调!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问题。
圣安娜风特指秋冬季扫过美国
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
高三地理微专题 山火烧塘
![高三地理微专题 山火烧塘](https://img.taocdn.com/s3/m/348b9aa6a0116c175f0e4879.png)
1)该地夏季炎热干燥,(2分)(2分)2分)的圣安娜风,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升温(背风坡;(2分),助长了火势。
(2分)4点得8分。
) 2)枯枝落叶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耐火植物对养(2分)(2分) (2分)3)无风或弱风;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
(答对2点得4分。
)4)环境保护者, 理由: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大气污染;减少森林资源。
(任答2点得4分。
) 举例参考附近居民、政府官员或消防人员等:“受控的火烧”行为若意外失控)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材料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天堂镇以环境优美、宜居安逸而闻名,被视为养老者的天堂。
据2018年11月18日新闻报道,加利福尼亚州多地发生森林火灾,大风导致山火完全失控,天堂镇火势已蔓延过隔离带和公路,从森林烧到住宅区,被毁建筑中有大量老年人公寓。
材料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拥有丰富多样的植物,以含植物油较高的灌木为主,并且这里拥有一种特殊植物——桂叶漆树。
桂叶漆树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是95—115撮氏度。
在自然界,要达到这样高的温度,只能等野火。
材料三 图4和图5分别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分布图和天堂镇的气候资料图。
/m(1)分析天堂镇被视为养老者的天堂的原因。
(6分)(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山火失控的自然原因。
(8分)(3)推测大火对当地植物的有利影响。
(8分)36.(1)全年气候温暖宜人,阳光充足;(2分)背靠山脉,植被丰富,自然环境优美,适合老年人户外休闲;(2分)镇上老年人公寓数量多,基础设施完备,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2分)(2)大风导致已燃的树枝树叶大面积飘散,山火越过隔离带和公路烧到住宅区,且大风导致消防直升机无法工作;(2分)晴天多降水少,气候干燥;(2分)植被以灌木为主,灌木油性大易燃烧;(2分)山火分散,起火点多。
(2分)(3)使当地特殊的植物获得特定的发芽条件;(2分)烧掉多年的枯枝落叶,生成草木灰,制造了肥料;(2分)烧死病菌、害虫,控制病害、虫害;(2分)烧掉密集的灌木、草丛,减少遮挡,保证新生植物获取光照。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森林山火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森林山火](https://img.taocdn.com/s3/m/da5e1430fe4733687e21aac4.png)
知识回顾:
变式训练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 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 (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 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 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 图示意过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其危 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创设假设性自然灾 害情境,引导学生综合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 与特征,帮助学生理解针对性预防、自救、 互救措施的重要性
人地协调观
内 对人地关系持正确 运用综合观点认识地理 运用空间—区域观点 在考察实验调查等地
价值观
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 理实践活动的意志品
澳大利亚东南部(下图阴影部分)是丛林火灾(指在草地、 灌木或森林地区的不受控制的火灾)多发的地区。2015年1月16 日发生在阿德莱德附近的一场丛林大火,烧毁了41.8万公顷森林, 2400栋房子。下图为该日澳大利亚附近海平面等压线图。
控制性燃烧是在野外人为的点燃较小的火,燃烧枯枝落叶和 植被,但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控制性燃烧被认为能有效 预防和抑制丛林火灾的发生,减轻丛林火灾造成的损失。研究表 明,在澳大利亚、美国西海岸等丛林火灾多发地区,控制性燃烧 还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的不同方式强 度分析地理事象发生 区域
活动方案,独立思
度和后果,尊重自 发展和演化
考选择适当地理工
然规律
具
分析评价现实人地 综合分析地方或区域 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 实施活动方案,体
关系问题,理解协 要素影响区域特征及 发利用决策
高三地理森林火灾知识点
![高三地理森林火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2dd5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d.png)
高三地理森林火灾知识点介绍:森林火灾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火灾类型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了解和掌握森林火灾的知识点,对于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三地理课程中关于森林火灾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话题。
1. 林火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雷击、火山爆发等天气现象,以及干旱、高温等气候因素;人为因素包括烟民乱丢烟蒂、无控制地点用火、砍伐森林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2. 森林火灾的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火灾危害的认识。
(2)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火灾。
(3)加强火源控制,禁止无控制地点用火。
(4)加强火灾扑救队伍建设,提升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生态修复与重建,恢复受灾地区的生态系统。
3. 森林火灾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森林火灾对经济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经济上,森林火灾会导致木材资源的损失,给林业产业和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火灾会破坏土地资源,污染空气和水源,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给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4. 森林火灾的全球影响及国际合作森林火灾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森林火灾导致碳排放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问题。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森林火灾的挑战。
5. 森林火灾的个人责任及行动作为地理学科的学习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森林火灾防控中的个人责任。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对森林火灾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关注度。
同时,我们要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不随意扔烟蒂,不在无控制地点用火。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采取行动,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
总结:通过对高三地理森林火灾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个人责任等多个方面。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森林火灾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森林火灾](https://img.taocdn.com/s3/m/4ba60f87a58da0116c1749e3.png)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森林火灾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森林火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因森林火灾损失巨大。
下图为2018年该州森林火灾次数逐月累计图。
读图,完成1~3题。
1. 2018年该州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 导致该州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天气B.地形C.植被D.人类活动3. 为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A.加强森林火灾监测B.消除林下枯枝落叶C.加强森林资源利用D.迁出林区居住人口2019年4月以来,我国多地发生森林火灾,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呈现火势大、灭火难的特点.计划烧除是指在经营和保护森林中,通过控制火强度,在规定范围内,烧除林区内积累的可燃物,达到预防森林火灾、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等多目的的科学用火。
据此完成4~6题4. 导致我国近年来森林火灾呈现火势大特点的人为原因是A. 枯枝落叶分解产生易燃气体,加剧火势B. 林区植被以松、柏类为主C. 生活用能源从薪柴向其他能源转变D. 山区生态环境向好,枯枝落叶积累多5. 计划烧除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的是A. 不利于促进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转化B. 可以防治病虫害,促进森林更新成长C. 在较短时期内,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D. 可直接提高森林叶子的光合效率6. 关于计划烧除的实施正确的是A. 计划烧除可以由农户自发联户联防开展实施,不需要向政府申请备案B. 计划烧除宜在林下凋落物干燥时期进行C. 北方地区选择春季进行计划烧除最为适合D. 应把握烧除的关键时期,在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植物含水率等适宜的季节进行近几个月以来,巨大的火海一直在澳大利亚建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指出,烟雾改变了天空的颜色,并严重影响了新西兰,在那里,烟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并使山顶积雪明显变黑。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森林火灾的形成条件 教学设计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森林火灾的形成条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1226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2.png)
森林火灾的形成条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森林火灾的形成条件。
(重点)2、学会对森林火灾的防范。
(难点)三、教学过程1、导入(情景导入法)师:同学们,森林火灾在我国许多地方每年都有发生,从一九年凉山木里火灾到今年8月重庆森林火灾,每场火灾的发生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那到底森林火灾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以重庆山火为例,复习一个热点问题——森林火灾的形成条件,帮助同学们更加清楚的认识森林火灾。
2、新课讲授师:同学们,我们在电视中、书上或其他地方可能都看见过森林火灾,那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以往经验和知识储备,阅读材料1、材料2,讨论思考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呢?生:(交头接耳,互相讨论)枯枝落叶多、干旱、温度高、有香油精……师:同学们说的不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今年8月,重庆遭受了6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连晴高温天气,说明森林火灾的发生需要适宜的天气条件。
以及持续高温导致山林内的植被大量干枯,桉树在高温下分泌的香油精,这些易燃物。
再加上森林自燃、村民野外不规范的用火——烧野蜂包和电线断裂起火等,所带来的火源,从而引发了今年8月重庆的森林火灾。
师:同学们,从前面的材料中我们大致得出了森林火灾产生的条件,归纳总结起来就是以下几点:首先适宜的天气条件,包括气温高,气温高会加剧植被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其变得干枯;降水少,降水少植被体内的水分得不到补充,并且导致空气湿度低,地表也得不到浸润,从而变得干燥;风力大,风力大进一步加剧植被体内水分的蒸发,并且有可能导致林内枯枝落叶发生摩擦起火。
当气温高、降水少、风力大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物质将变得极其干燥,稍微一动或摩擦一下,就可能燃烧起来。
其次,较多的易燃物,森林火灾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易燃物,比如1、深厚的枯枝落叶层,枯枝落叶本身极易燃烧,并且其腐烂过程中可能释放易燃性气体——甲烷,也就是我们家里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四川凉山州森林大火
2019年3月底,凉山州木里县发 生森林火灾,着火点为海拔3800 米的一棵云南松,为雷击火。在 扑救过程中,有31名消防官兵遇 难。
2020年3月底,凉山州西昌市再 次发生森林火灾,火势向城区蔓 延,情况十分危急。在扑救中有 19名消防人员遇难。
2020年9月4日晚,加州塞拉利 昂国家森林发生大火,火势迅速 扩大。截至2020年9月10日,加州 的过火面积已超过12500平方公里, 打破了历史纪录。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加州2018年林火次数逐月累计图
加州位置图
加州2018年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0°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高控制, 高温少雨
) 寒流影响,偏干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美国加州秋冬季山火同样多发的原因?
美国加州的夏季一直是山火的高发季节,而近年来秋冬季山火也 频频发生。去年11月8日加州山火,猛烈燃烧了半个月之久,是历史 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火灾,破坏面积超过6万公顷,造成近19000栋民 宅和其他建筑毁损,几乎把小镇天堂镇烧成焦土。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美国加州秋冬季山火同样多发的原因?
②气流受山脉阻 挡,形成下沉气 流(焚风)
①冬季内陆高压, 形成向西向南的辐散 气流。
③焚风使气候干热, 并助推火势扩散蔓 延
美国西部地形图
美国西部地形剖面图 加州起火点和烟雾扩散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四川省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干热河谷广布,树种以云南松为主。2019年3月30日发生森林火灾, 起火点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区域。31日,火场晴间多云,风 力5-6级,风向不定。下图示意木里县地形和气候资料。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木里县春季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 (2)简述此次木里县火灾扑救困难的原因。
2021届高三微专题复习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山火相关问题
加州山火(2020.9) 澳大利亚大火(2019.7) 凉山州森林大火(2020.3)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加州山火
自2015年以来,美国加利福尼 亚州山火频发。其中伤亡最多的 是2017年加州山火,导致23人死 亡、180人受伤、数百人失踪。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小火不发,大火爆发
加州的经济一直在美国经济版图 中非常坚挺。现代化的进程为加 州带了繁荣的娱乐业(好莱坞) 和高科技产业(硅谷),也加速 了人口的膨胀。人们会自发扑灭 出现在社区周边的小型山火,这 样一来,会让原本通过小型火消 灭掉的干燥有机物产生堆积,进 而引发大型火灾。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
自2019年7月以来,一场燃烧 210天左右,长达七个月的大火终 于扑灭。大火烧毁了800多万公顷 的土地,森林遭到极大破坏,30 亿只动物死亡。
通过NASA卫星数据对澳大利亚 大火绘制的3D可视化图看到,昔日 自然资源富饶的天堂,顷刻间满目 疮痍。
为什么灾前预防:加强防火减灾资金投入;建立 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政府监督,建立问责机制;加强 专职消防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安全隐 患排除工作;加快研发先进的灭火应 急装备;加强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 民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发生概率。
灾后恢复: 受灾居民安置,以及家园重建工作,加强生态恢复工作。
·先湿后干,天然燃料
雨季使森林复苏,植物疯长。旱季使植被干 枯败落,使其变成最好的燃料,只需要一个火 星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人祸加持,损失惨重
山火,又称为野火(Wild Fire), 听上去给人一种充满自然野性的 感觉。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大 量野火的源头来自人为点火。 根据统计,美国有90%的野火都 来自进山人员丢弃的烟头、宿营 地未能熄灭的篝火等人类活动残 留。说是野火,实际上和人脱不 了干系。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思考: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带来的影响? (地区性,全球性)
自然: 释放热量, 碳氧化物——加剧温室效应; 产生烟尘——污染大气环境; 烧毁森林——森林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文: 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总结 山火的发生条件
1.重要条件:火险天气(气温,湿度,风) ——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
2.物质条件:可燃物(植被的干燥度和油性含量)
3.主导因素:火源(人为或雷电等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城市发展
微 专 题 山 火 (高三 地理专 题)
为什么 “ 野火烧不尽 ” ?
火灾过后,一些烧焦的树干上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专家称, 桉树在大火过后迅速复苏,由于生命力非常顽强,为了获得更多的 生存空间,大量吸取土壤水分和养分,直至土地彻底失去肥力,会 导致土地沙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桉树体内富含油脂,为火灾埋 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