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期末复习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期末复习

绪论1.森林培育的概念: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展的综合培育活动。

•是一种生产过程: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展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植物性有机物、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通过树木和森林的存在,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是一项建立事业:用科学手段营造或更新森林并加以抚育、保护的一项建立性事业。

2.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3.特点: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实践性强;4.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立工程;--环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立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立工程。

5.森林覆盖率:中国21.63%6.在贯彻可持续开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立中,林业具有首要的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根底地位;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的特殊地位。

7.中国可持续开展林业战略核心生态建立—确立以生态建立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开展道路生态平安—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平安体系生态文明—建立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8.中国可持续开展林业战略的五大转变:–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立为主的转变–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第一章人工林概述1.人工造林:在无林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土地上造林。

2.人工更新:在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造林。

3.低产林改造:对某些低价值林分采用造林的方法进展改造。

4.人工林营造的目的:为了维持、改进和扩大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并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目的〕。

根据林种不同,其造林目的各有侧重。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森林立地:是按影响森林形成和生长发育的环境的异同所区分的有林地和宜林地地段。

2、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3、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

4、立地类型: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5、森林立地类型: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

6、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2]。

通俗讲就是把树栽植到最适宜其生长的地方。

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天文、植被等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确定适宜的造林地[3]。

7、播种育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育苗或实生苗。

8、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是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复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木材的一种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9、择伐:是森林主伐方式之一,是在预定的森林面积上定期地、重复地、有选择性地采伐成熟林的树木和树群。

10、渐伐:是指为了在老林的(上方或侧方)庇护下而形成新林,在近乎单层的成熟林中进行的任何更新法。

具体是指成熟林伐区内2-4次逐渐地伐除全部林木。

11、皆伐:将伐区上的林木一次全部伐除或几乎全部伐除的主伐方式。

二、填空题1.用材林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

2.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其中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显著(不大),对直径生长的作用是很明显,密度越大胸径越小。

3.通常把林木个体发育分为四个时期。

(一)幼年期(二)青年期(三)壮年期,(四)老年期。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森林培育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分殖造林:又叫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 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2、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称为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3、改树适地:在地和树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能够相适。

4、混交比例: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例.5、相对生长速率(RG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

6、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7、种植点配置: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式。

8、造林整地: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9、人工林:人工起源的林分,相对于天然林而言。

10、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的森林称为混交林。

11、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12、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指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能获得的高产水平13、立地条件: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14、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15、初植密度:即造林密度,造林时单位林地面积上的种植株数或丛数。

16、林种:就是森林的种类。

根据我国颁布的《森林法》的规定,森林按用其功能(经营目的和人工林所发挥的效益)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5大类。

17、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18、丰年:通常指结实多的年份。

19、歉年:结实少甚至不结实的年份。

20、生理后熟:生理成熟在形态成熟之后的现象。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第一章森林立地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立地条件:是指在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森林立地因子概述: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文)、森林植被因子(类型、组成、覆盖度及其生长状况)和人为活动因子(最大干扰因子也是最重要的因子)。

物理环境因子:气候:温度、降水;地形: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型、小地形等;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土壤腐殖质、土壤酸碱、土壤侵蚀度、各土壤层次的石砾含量、土壤含盐量、成土母岩和母质的种类等;水文:地下水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及其盐分组成。

森林立地分类原则:科学性、实用性(例:中山阳坡厚土层红壤立地条件类型)造林地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四旁地:路旁、水旁、村旁和宅旁植树的造林地种类。

四旁植树:是指在路旁、水旁、村旁、宅旁进行成行或零星植树。

采伐迹地:森林采伐后腾出的林地。

火烧迹地:森林被火烧后留下来的林地。

第二章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森林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其中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称为商品林,而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称为公益林。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林分。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分。

经济林: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林产品为主要目的。

薪炭林:以生产木材燃烧(薪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和生产繁殖材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业区划的系统和命名:一级区(地区)8个,二级区(林区)50个,三级区(省级区)168个。

树种选择的原则: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各林种对树种的要求:1、用材林的树种选择:速生、优质、丰产2、经济林的树种选择:早实、优质、速生、丰产3、防护林树种的选择: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落叶丰富4、薪炭林及能源林地树种选择: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丰产5、特种用途林树种选择:母树林(通直、扭曲度小)、风景林(弯曲、花果枝要异样)、环保林(抗污染)。

森林培育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森林培育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森林培育期末考试复习材料森林培育名词解释:(参考)1、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3、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包括土壤、气候、生物因素。

4、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5、立地质量评价:就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评判和预测。

6、立地指数: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

7、立地类型:把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组合成的单位成为立地类型。

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是指以森林为对象,对其生长的环境进行宏观区划和微观分类的分类方式。

8、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9、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10、郁闭度: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11、疏密度:现实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与标准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之比。

12、人工林:凡由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叫人工林。

13、林种:根据造林的目的及人工林的效益不同划分成不同的种类。

14、林分组成:指该林分中树种组成的成分及其所占比例,通常指某一树种株数占全林分株数的百分比。

15、造林规划:是在相应的或者上一级的林业区划指导下,根据本地区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造林工作进行粗线条的安排。

16、长远观念:正确处理近期—中期—长远之间的的利益关系,正确对待森林培育和发展林业的长期性与近期利益。

17、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地域之间、行业之间、森林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之间的关系。

18、资源观念:认识到资源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只有保护和扩大资源,才能取得森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

森林培育课程复习提纲〔答案〕《森林培育学》课程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局部。

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但凡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环境。

发芽率: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种子平安含水量: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含水率。

林分密度:是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森林主伐: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局部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的过程。

适地适树:使培育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到达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或到达培育目标。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

纯林:把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林: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morphological maturity):当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时,称为形态成熟。

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做为确定采种期的标志。

生理后熟:还有少数树种,如银杏的种实,虽然在形态上已呈现出成熟的特征,但种胚还未发育完全,只有采收后经过层积处理,种胚才逐渐伸长至正常的大小而具有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修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用材林(timber forest):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森林。

经济林(economic forest):以生产除木材之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薪炭林(fuel forest):以生产木材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南林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重点大全.doc

南林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重点大全.doc

一.名词解释1•适地适树:把树木栽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原则在园林树木选择上的具体化。

也就是使树种生态习性与园林栽植地的生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使树木生长健壮从而充分发挥其功能。

2.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3.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发育过程屮由于枝条内部营养状况、激素供应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造成了它们大小、饱满程度以及其他特性的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4.光的补偿点:光合作用所产牛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的量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5.断根缩坨:对移植较难成活或规格较人的树木,在移植前2・3年,于树木的四周一定范围内预先挖掘、切断根系,预留丄球,回填原土,促牛须根,养护待植。

一般每年只预留土球周长的1 /3〜1/2,这一过程称为断根缩坨。

二填空1.树木的干性和层性2.树木的物候期:园林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冇过程屮,随着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胜利上产生与Z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如萌芽、抽枝、开花、结实、落叶、休眠等,称为年生长发育周期,简称年周期。

园林树木物候变化的3个特点:顺序性、重叠性、演变性。

3.园林树木的排水方法:明沟排水、喑道排水、地而排水。

4.树木的修枝方法:截、疏、放、伤、变。

三选择1.马尾松是没有向心更新的树种2丄要的吸收跟集屮在20-30cm的土层屮3.垂柳既耐旱又耐湿的植物4.银杏是单轴分枝5.同一树上同时出现开花、落叶、萌芽为重叠性6.休眠期进行修剪的方式为冬剪7•大叶黄杨叩能抗SO2,又能抗CL2四.判断五.简答1 •在极端的温度条件下,对树木造成伤害,应该采用什么保护措施?答:1.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种植抗寒力强的树种、晶种和粘木,在小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种植边缘树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越冬防寒的工作量,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条件,预防和减轻冻害。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 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森林培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培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工林结构包括、。

2、苗木栽植方法可分为:、带土苗栽植、。

3、林地除草方法包括人工除草、、、和火烧除草。

4、透光抚育的主要方法有:、、。

5.混交图式内容包括:造林地立地条件、、混交类型、、混交比例、株行距六个方面。

6.林生长发育阶段:幼苗期、、、、、、七个阶段。

7.造林分、。

二、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伴生树种的作用的是:()A、辅佐作用;B、改土作用;C、化感作用;D、护土作用2. 下列不属于造林方法的是:()A、植苗造林;B、更新造林;C、播种造林; D分殖造林3.块状整地主要适用于:()A 、缓坡地; B、无风蚀平原; C、山区、平原; D、林中空地4.对杂木林,灌木杂草丛等的荒山、荒地及已恢复的老采伐地进行清理,应采用的方法是:()A、堆积清理;B、割除清理;C、火烧清理;D、化学清理5. 在造林整地中化学清理的优点是:()A、提高地温,增加灰分,消除病虫害。

清除彻底省工;B、省工、彻底、安全;C、防止水土疏失;D、可以由抽生新条形成混交林或次生林6.播种造林又称:()A、飞播;B、条播;C、撒播;D、直播造林7. 将具一定年龄的苗木栽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属于:()A、植树造林;B、播种造林;C、插条造林;D、分殖造林8. 苗木栽植方法:()A、三埋二踩; B三踩二埋一提苗; C 三踩二埋; D 三埋二踩一提苗9. 播种造林的适用立地条件为:()A、干旱地区; B土壤湿润,各种自然灾害较轻,边远地区;C、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D杂草丛生、易发生冻拔的地区;10.下列不属于山东省速生丰产树种的是:()A、落叶松、黑松; B 、赤松、油松; C、梧桐、银杏; D、杨树、麻栎11.播种造林又称:()A、飞播;B、条播;C、撒播;D、直播造林12. 将具一定年龄的苗木栽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属于:()A、植树造林;B、播种造林;C、插条造林;D、分殖造林13. 苗木栽植方法:()A、三埋二踩; B三踩二埋一提苗; C 三踩二埋; D 三埋二踩一提苗14. 播种造林的适用立地条件为:()A、干旱地区; B土壤湿润,各种自然灾害较轻,边远地区;C、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D杂草丛生、易发生冻拔的地区;15.下列不属于山东省速生丰产树种的是:()A、落叶松、黑松; B 、赤松、油松; C、梧桐、银杏; D、杨树、麻栎16.“3-2-1”抚育指()A、连续进行6年共3次;B、连续进行3年共6次;C、连续进行3年共3次;D、连续进行5年共5次17.种间关系是一种( )关系A、生态;B、物理;C、生理;D、生物18.某些树种速生不丰产:()A、如泡桐和刺槐;B、如泡桐和杨树;C、如桦木和刺槐;D、如松树和刺槐19.油松×麻栎属于()A、阳阳混交型;B、阴阳混交型;C、阴阴混交型;D、混合混交型20.松类,橡栎类,紫穗槐,枫杨等适合()。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名词解释(8个小题,每个3分,共24分)1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

2立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

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

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

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

3分殖造林: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4插条造林:插条造林是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作插穗,直接插值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5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6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

7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8混交比例: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

9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

10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数量。

11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

12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13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1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是林木分化的基础。

15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信息性为基础。

1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17造林整地: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森林培育学复习

森林培育学复习

森林培育学复习1、立地指数: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

也称上层高。

2、立地条件:在造林地上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总和。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是可以通用的。

3、生物学特性:指树种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生理生化特性。

主要包括树种的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等4、生态学特性: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由于历史的长期适应性形成各个树种特有的生态学特性5、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6、林分密度: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7、顶端优势:在林木生长过程中,主茎生长很快,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

8、先端优势:指主茎顶芽不抑制侧枝生长,而是所有枝条的顶芽抑制本枝条下部芽生长的现象。

9、树种组成: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

10、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纯林。

11、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12、次生林:指在原始林经过采伐、开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破坏后,经过天然更新,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群落。

由于次生林是天然林,因而又称为天然次生林。

13、人工林:是采用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术措施营造培育而成的森林。

14、自然稀疏现象:随林木密度加大,部分林木因营养空间过小而枯竭死亡,林分株数减少的现象。

15、乔林:以种子或植苗方法形成的森林称乔林。

16、矮林:以无性更新方法(即营养繁殖)形成的森林称矮林。

17、林班:是调查统计和施工管理的单位,其面积一般控制在100~400hm2,林班界一般以山脊、沟谷、河流等明显的地形地物进行区划调绘,必要时也可以用等距直线网格区划的办法。

18、小班:是造林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单位,宜林地按立地类型,有林地按林分类型,结合自然界线在现场区划界线的调绘,要求同一小班的地类、立地条件(类型)一致,因而可以使用同一个造林设计,组织一次施工来完成造林任务。

南京林业大学森培复习资料

南京林业大学森培复习资料

南京林业大学森培复习资料第一篇:南京林业大学森培复习资料第二十二章工程造林造林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以下特点造林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同时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这个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1)生物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2)经营措施系统,包括技术措施和经营政策。

(3)社会经济系统,包括相关的法令、体制以及社会需求和管理系统等。

二、工程造林的意义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极不适应,主要表现为:①不能从数量和质量上提供木材的需求;②森林分布极不均匀,其中东北和西南的森林面积全国森林面积近50%,蓄积量占全国森林蓄积总量的75% ③森林质量下降,至在许多地方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④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三、工程造林的主要内容工程造林项目的选择与确立(立项)①项目选择要与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相结合。

②项目选择要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相合。

③项目选择要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工程造林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从自然条件、技术、经济、财务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并从法律、环境保护以及对整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各个角度,做出科学的论证和评价。

3.工程造林规划设计工程造林申报项目审批后,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规划设计。

一般可分为两部分内容:工程造林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工程造林的作业调查设计。

4.工程造林的管理工程造林管理包括工程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

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现场管理和目标管理等。

1)工程造林的组织管理①建立系统科学的职能规范与组织机构,健全生产责任制,配备好各类组织人员;②工程造林人员的组织培训;③造林物资的组织与供应,包括种前。

造林器具及其它设备、物资的组织与供应;④造林的劳动力组织与安排。

2)工程造林的技术管理包括造林技术管理和抚育技术管理两大部分:①造林技术管理除造林过程中各项技术环节外,还包括造林质量、造林成果的管理;②抚育的技术管理:主要有抚育时间、次数、年限、抚育措施、抚育器械的管理等。

南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

南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

南林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问答。

概念题(生态幅、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向心更新、向心枯亡、生长、发育、直接因子、间接因子、物候期、物候、树木生长年周期、生命周期、顶端优势、摘心、花芽分化、假植、定植)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离心生长:由根颈向二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叫“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根系的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向心枯亡: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下而上直至根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

生长:植物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

(量变)发育: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质变)直接因子: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和土壤等因子是树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它们直接影响着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将这些气候因子和土壤土壤因子等直接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因子称为直接因子。

间接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和坡向等地形地势因子对环境条件的影响间接影响着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将地形地势因子等间接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因子成为间接因子。

物候期:树木年周期的直观表现,可作为树木年周期划分的重要依据,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在一年之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具体动态时期,称为树木的生物气候学时期。

简称物候期。

物候:在一年中,树木都会随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而发生许多变化。

树木生长年周期:一年中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表现。

生命周期:从胚形成种子,生长,开花,结果,死亡全过程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在生长上比其它部位的芽或枝条占有优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性?A.维持生态平衡B.保护野生动物C.木材生产D.气候调节正确答案:C.木材生产。

2、以下哪一种方法不属于森林培育的方法?A.种子园B.人工林C.天然林D.城市森林正确答案:C.天然林。

3、在进行森林培育时,下列哪一项措施是错误的?A.选择合适的种源B.使用化肥和农药C.定期进行修剪和清理D.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改良正确答案:B.使用化肥和农药。

二、简答题4、简述森林培育的主要步骤。

答案:森林培育的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种源、进行种子处理、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进行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进行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修剪和清理以及必要的采伐管理等。

41、简述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

答案: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提供木材、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

同时,森林培育也是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手段之一。

货币金融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对象?A.货币制度B.金融市场C.金融机构D.宏观经济政策正确答案:D.宏观经济政策。

解释:货币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主题,而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以下哪个不是货币的定义?A.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B.货币是一种价值储存手段C.货币是一种支付手段D.货币是一种生产手段正确答案:D.生产手段。

解释:货币的定义是它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存和支付手段的功能。

生产手段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不属于货币的定义。

3、下列哪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A.美国B.中国C.英国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以上都不是。

解释: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实行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制度,历史上曾广泛实行,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4、下列哪个机构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机构?A.管理银行间市场B.制定货币政策C.管理外汇储备D.发行货币正确答案:A.管理银行间市场。

森林培育复习资料整理

森林培育复习资料整理

森林培育的主要内容及森林培育学定义: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培育活动。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森林培育学的英文写法是silviculture埋条育苗:将整根枝条埋于土中,使其生根长成幼苗的方法,一般选择一年生枝条.压条:将没有脱离母株的枝条压入土壤中或用其他湿润材料包裹,使其生根长芽.立地:对林木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环境因子总和. 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所以离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立地质量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立地条件: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总和。

伴生树种:在—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起,并能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花芽分化: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后,在成花生长调节物质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就朝着成花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在逐渐形成花的过程称之为花芽分化。

种源: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良种基地:是指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园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种子园: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采穗园: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乔林:以种子或植苗方法形成的森林矮林:以无性更新方法形成的森林次生林:次生林在原始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开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破坏后,经过天然更新,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群落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森林培育得概念: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得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与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得综合培育活动。

•就是一种生产过程:通过树木与森林利用太阳能与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得植物性有机物、工业原料与生物能源得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通过树木与森林得存在,创造并保护人类与生物生存所需环境得生产过程。

•就是一项建设事业:用科学手段营造或更新森林并加以抚育、保护得一项建设性事业。

2.目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3.特点: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实践性强;4.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与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得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5.森林覆盖率:中国21、63%6.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得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得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得特殊地位。

7、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核心生态建设—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得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安全—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得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山川秀美得生态文明社会8、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得五大转变:–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得转变–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得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得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得转变第一章人工林概述1.人工造林:在无林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得土地上造林。

2.人工更新:在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造林。

3.低产林改造: 对某些低价值林分采用造林得方法进行改造。

4.人工林营造得目得:为了维持、改进与扩大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提供木材与各种林产品,并发挥森林得多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总目得)。

根据林种不同,其造林目得各有侧重。

5.林种:指根据人工林得不同效益以及不同得造林意愿,为追求最大得有效生物产量而将森林划分成得不同种类。

6.林种划分:我国森林划分为五大类,即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与特种用途林。

7.定向培育: 指按最终用途所确定得对木材原料得要求,生产出种类、质量、规格都大致相同得木材原料,加强工业与木材原料生产之间得联系,并采用集约经营等科学管理措施以缩短营林周期,从而提供在价格上有竞争力得大批木材原料。

8.人工林产量形成得生理基础主要包括4个方面:光合速率、光合面积、生长期与老化过程。

9.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在光合特性方面得区别:①阳性树种:光补偿点及光饱与点高,生长快,开花结实早,寿命短,自然整枝强烈,要求林分透光度大。

②阴性树种:光补偿点及光饱与点低,树冠枝叶比较稠密,自然整枝弱,生长较慢,开花结实较晚,寿命长。

10.叶面积指数(LAI):单位林地面积上叶面积得总与。

➢光合产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得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产量随LAI得增大而增加,但当超过一定范围后产量则不再增加,甚至还会减少。

因为受叶片之间互相遮荫得影响,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得受光面积一定,当叶面积指数超过这个面积后,必然有部分叶片得净光合速率为负,导致光合产量下降。

➢最适得叶面积指数随树种得差异而不同(主要受光补偿点得差异影响),一般为4~6。

可以通过采用一定得造林密度,适当得树种配置以及后期得抚育措施来维持最佳得叶面积状态。

11.森林潜在生产力:就是指在一定得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够达到得最高生产力,也可称为气候生产力。

12.现实生产力:就是指现存得森林植被所具备得实际生产力,它往往低于潜在生产力。

13.提高林分经济产量得措施:①优良品种选育,提高林木自身得生理基础,同时优化林分得群体结构,改善林内得环境条件;②降低林木得呼吸消耗,包括光呼吸及暗呼吸消耗;③避免病、虫、兽为害所引起得损失;④通过树种选择及林分结构调整等保证林分内得有机物分配有利于干材得积累,以提高林分得经济系数; 通过一定得抚育措施(如适当增大林分密度等)提高干材形质(枝下高、通直度、饱满度、枝节大小等),以提高出材率。

第二章林木结实规律1.良种:具有良好得遗传品质与播种品质得种子。

优良得遗传品质取决于母树得遗传品质;优良得播种品质与母树得遗传品质及其生存环境、种子得生产与经营技术密切相关。

2.采种得最佳时期(壮年期)引种得最佳时期(青年期)3.产生林木结实周期性(大小年)现象得原因取决于树种得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条件。

①营养状况:大量结实得年份由于开花结实消耗了大量得营养物质,使当年得花芽分化少,降低来年得种子产量。

营养平衡中得C/N比理论:C/N比高,促进开花结实,反之促进营养生长。

②内源生长激素得平衡:成花激素与抑花激素得消长控制花芽分化,两者平衡时,有利于形成花芽;大年残留大量得抑花激素,不利于花芽形成。

③土壤水肥条件:土壤水肥供应状况影响树体得养分吸收与有机物质积累,从而影响开花结实。

④气候条件:集约得经营措施(疏伐、施肥、人工辅助授粉、疏花疏果等)保证林分结构合理,养分供应充足,营养与生殖生长平衡。

4.影响林木种子产量与质量得因子①内因树体条件:树木开花结实习性:树冠不同部位得差异:②外因土壤条件:气候因子:天气因子:生物因子:5.林木种子产量与质量相应得促进措施①疏伐;改善土壤得水肥条件;授粉树得配置及人工辅助授粉;树体管理;使用生长调节物质第三章林木良种基地得建立1.种源: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得原产地理区域,实际即就是指某一批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得产地及其立地条件。

2.母树林:在天然林或确知种源得优良人工林得基础上,通过留优去劣得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得林木种子而营建得采种林分。

3.种子园: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得穗条与种子培育得苗木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生产具有优良遗传品质与播种品质种子得场所。

4.采穗圃: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得枝条、接穗、根段得良种基地。

5.种子园与母树林相比得优越性:①建立母树林得意义:良种生产速度快,成本低;… 种子产量高;… 种子得遗传品质得到一定提高。

一般遗传增益3~7%。

建立种子园得目得:提高林木种子遗传品质,遗传增益15~40%;提早结实;提高种子质量;便于集约经营。

②母树林与种子园就就是通过有性过程生产改良种子得主要形式。

母树林就是为了满足近期造林用种得急需,属于林木改良得初级形式;种子园就是为解决长期用种得需要,属于林木改良得高级形式。

③因此建立种子园不仅可以达到母树林得目得,由于具有更适宜得生长条件,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种子得遗传增益,获得更高品质得种子。

6.种子园分类:①无性系种子园: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个体作材料,通过嫁接或扦插建立得种子园。

因多数成年针叶树得枝条扦插不易成活,目前我国建立得针叶树种子园多数就是用嫁接苗。

②实生种子园:用实生苗建立。

对于尚不能用无性繁殖得材料,嫁接后期有不亲与得树种,以及开花结实较早得树种,可建立实生种子园、第四章种实采集与贮藏1.种子成熟:指受精后得合子发育成具有种胚必备得胚根、胚芽、胚轴与子叶得过程。

2.生理成熟:种子内部营养物质得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种子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得阶段。

➢特点:---种子含水量较高,酶活性强,呼吸强度大,有些内含物还处于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松软,保护能力差;…---种子不耐贮藏,易丧失发芽能力。

3.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得正常大小与颜色,种皮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较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状态时,称为形态成熟。

简而言之,即种子外部形态,如颜色、软硬度、就是否开裂等表现出成熟得状态。

➢特点:---种子内部生理生化反应基本结束,营养积累停止,内含物由易溶状态转化为难溶状态;---种子含水量降低,酶活性降低,呼吸弱,抗性增强,耐贮藏。

4.生理后熟:自然界中仅有部分植物种子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得时间几乎一致,大多数树木种子先完成生理成熟,然后完成形态成熟,因此,生产上通常以形态成熟作为采种依据。

有部分树种,当种子形态成熟后,种胚仍需经过一段时间得继续发育,才能具备发芽能力,如银杏、七叶树、冬青、水曲柳等,这类种子得生理成熟就是在形态成熟之后,通常称为生理后熟。

有后熟现象得林木种子一般需经过催芽处理后才能进行播种。

5.种实调制:种子调制就是采种后对果实与种子进行脱粒、净种与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得总称。

目得就是获得适合于贮藏或播种用得种子。

6.净种:去掉混在种子中得杂物,如鳞片、果柄、枝叶、土块、异类种子等,为种子运输、贮藏创造良好条件。

7.种子寿命:种子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得期限。

一批种子得发芽率从收获后降低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得时间,即为该批种子得平均寿命,也称半活期。

8.种子临界水分含量:当种子中得结合水达到饱与程度并开始出现游离水得时候,种子中得酶由钝化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这个转折点得种子水分含量称为临界水分含量。

当种子处于临界水分含量以下时,耐贮性较高。

9.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不能忍受过分得干燥,一般当种子含水量低于3% 时,容易导致种子内部生理结构变形,膜受到伤害,组织变性,从而使种子失活。

贮藏时,有利于种子维持生命力所必须得最低含水量称为安全含水率。

树种不同,种子贮藏得适宜含水量不同。

10.平衡含水量: 种子在一定得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吸湿作用与解湿作用处于平衡时得含水率。

11.种子脱落方式与采种期及采种方式间得相互关系:---形态成熟后,果实开裂快得,应在未开裂前进行采种,如杨、柳等;---形态成熟后,果实虽不马上开裂但种粒小,一经脱落则不易采集,也应在脱落前采集如杉木、桉树等; ---形态成熟后挂在树上长期不开裂,不会散落者,可以延迟采种期,如槐、女贞、樟、楠等;---成熟后立即脱落得大粒种子,可在脱落后立即由地面上收集,如壳斗科得种实。

12.影响种子贮藏寿命得因子:①内因种皮结构;内含物性质;成熟度与损伤程度;含水量。

②外因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13.种子贮藏方法及应用条件:干藏法安全含水率低得种子与湿藏法安全含水率高得种子➢干藏法:适合干藏得种子安全含水率在3~14%。

➢湿藏法:适合湿藏得种子安全含水量较高,一般在20%以上。

第五章林木种子品质检验1.种子批:产地得立地条件、母树年龄及采种期相同;加工调制与贮藏方法相同;种子经过充分混合,使组成种批得各成分均匀一致地随机分布;种子重量不超过规定限额;在同一个种源范围内采集得某一树种或品种; 2.初次样品:从种批得一个抽样点上取出得每一次样品。

3.混合样品:从一个种批中抽取得全部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得样品,供抽取送检样品用。

它就是供检验种子质量各项指标与测定含水量用得种子样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