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1.不能精确控制分类的类别数。 2.当地物光谱响应是不重合的正态分布时是可行的,并且
容易实现,但若特征分布出现交叠,则使用这种方法将
产生较大的分类错误。 3.该分类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速度快。
24
1)将图像中每个像元看作一类,
作为分类的初始值
2)计算各类均值间的相关系数矩 阵R 3)从已分类别中选取最邻近的两 类进行合并
16
遥感图像分类的重要依据是遥感图像的特征变量。 多光谱遥感图像各个波段的像素值是最基本的原始特征
变量。经过加、减、乘、除运算以及一些变化处理,如
K-L变换、比值变换等,可以生成一系列新的特征变量。
原始遥感图像的特征彼此之间往往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不加选择地利用这些特征变量分类不但会增加多余的运
产生噪声的原因有原始影像本身的噪声,在地类 交界处的像元中包括有多种类别,其混合的幅射 量造成错分类,以及其它原因等。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分类是正确的,但某种类别 零星分布于地面,占的面积很小,我们对大面积 的类型感兴趣,因此希望用综合的方法使它从图 面上消失。
37
多数平滑:平滑时中心像元值取周围占多数的类别。
ˆ K N nii ni. n.i
i 1 i 1 r r
N 2 ni. n.i
i 1
r
nii:对应第 i 行第 i 列的数;
ni. :第 i 行的和; n.i :第 i 列的和;
罗艳云 2013.12.11
1
【作 者】韦玉春、汤国安编著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 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出版项】 北京市:科学出版 社,2007 参考内容:第九章 遥感图像分 类 P208-257
2
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原理
2 、分类方法
3 、工作流程 4 、非监督分类 5 、监督分类 6 、分类后处理
32
33
1.
根据应用目的和区域,有选择的决定分类类别, 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类别;
2. 3.
可以控制训练样本的选择;
可以通过检查训练样本来决定训练样本是否被 精确分类,从而避免分类中的严重错误,分类 精度高; 避免了非监督分类中对光谱集群的重新归类;
4. 5.
分类速度快。
34
1. 2.
主观性; 由于图象中间类别的光谱差异,使得训练样本 没有很好的代表性;
2 、分类方法
3 、工作流程 4 、非监督分类 5 、监督分类 6 、分类后处理
7 、分类精度分析
8、 遥感专题制图
11
图像预处理 选择分类方法 特征选择和提取 选择合适的分类参数进行分类 分类后处理 成果输出
12
1. 根据图像分类目的选取特定区域的遥感影像,考虑空间分
辨率、光谱分辨率、成像时间、图像质量等。
◦ 图像上的每一个像素可以同时被分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的 分类方法 ◦ 这时每个像素除了被分类外,还同时允许它在不同的两个 或多个类中具有类隶属概率(class membership probability)或部分隶属值(partial membership value)。
10
ຫໍສະໝຸດ Baidu
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原理
包括K-均值分类、最大相似性分类等。
◦ 模糊数学方法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
主要是模糊分类。
9
根据一个像素被分到一个类还是多个类,可将遥感 图像分类方法分为硬分类和软分类。 硬分类(hard classification)
◦ 图像上的一个像素只能被分到一个类的分类方法。
软分类(soft classification)
3. 4.
训练样本的获取和评估花费较多人力时间; 只能识别训练中定义的类别。
35
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原理
2 、分类方法
3 、工作流程 4 、非监督分类 5 、监督分类 6 、分类后处理
7 、分类精度分析
8、 遥感专题制图
36
用光谱信息对影像逐个像元地分类,在结果的分 类地图上会出现“噪声”。
21
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原理
2 、分类方法
3 、工作流程 4 、非监督分类 5 、监督分类 6 、分类后处理
7 、分类精度分析
8、 遥感专题制图
22
指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验知识, 而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即 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的分类。
其分类的结果只是对不同类别达到了区分,但并 不能确定类别的属性;其类别的属性是通过分类 结束后目视判读或实地调查确定的。
4)重复步骤2-3,直到合并的新
类之间符合分类的要求为止( 各类间的相关系数小于阀值或
是距离大于阀值)
25
动态聚类就是在开始 时先建立一批初始中 心,而让待分类的各 个像元依据某些判决 准则向初始中心凝聚 然后再逐步修改调整 中心,重新分类 并根据各类离散性统 计量和两类间可分离 性的统计量再进行合 并和分裂 此后再修改调整中心, 这样不断继续下去, 直到分类比较合理为 止。
6
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原理
2 、分类方法
3 、工作流程 4 、非监督分类 5 、监督分类 6 、分类后处理
7 、分类精度分析
8、 遥感专题制图
7
根据是否需要分类人员事先提供已知类别及其训练 样本,对分类器进行训练和监督,可将遥感图像分
类方法划分为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26
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原理
2 、分类方法
3 、工作流程 4 、非监督分类 5 、监督分类 6 、分类后处理
7 、分类精度分析
8、 遥感专题制图
27
需要事先确定训练场地和选择训练样本,训练样本需要具 有一定的代表性
考虑到各种地物光谱辐射的复杂性和干扰因素的多样性,
需要多考虑一些样本
算,反而会影响分类的准确性。因此,往往需要从原始 图像n个特征中通过处理选择k个特征(n>k)来进行分类。
17
1,2,3三个波段之间相关显著,系数都在0.9以上
而近红外波段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信息质量高
18
根据特征与分类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类方
法。 一般来说,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不需要先验知识, 当光谱与地物类别对应较好时比较适用。 如果地物类别之间光谱差异很小或比较复杂时,监
在某一地区建立起来的判别式只能适用于同一地区或地学 条件相似的地区
28
(1)确定感兴趣的类别数。
首先确定要对哪些地物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建 立这些地物的先验知识。 根据感兴趣地物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特征变换,
(2)特征变换和特征选择
变换之后的特征影像和原始影像共同进行特征选 择,以选出既能满足分类需要,又尽可能少参与 分类的特征影像,加快分类速度,提高分类精度。
◦ 事先已经知道类别的部分信息(即类别的先验知识),对未 知类别的样本进行分类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 事先没有类别的先验知识,对未知类别的样本进行分类的 方法。
8
根据分类使用的统计数学方法可以分为随机统计方 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分类。
◦ 随机统计方法以随机数学理论为基础
调查点个数;
2) 产品精度(producer accuracy):各类地貌中正确分 类的调查点占模型分类到对应地貌类型的比例;
3) 用户评价精度(user accuracy):各类地貌正确分类 的调查点占地面实际调查点中对应地貌类型的比例;
42
4) Kappa分析,精确评价实际调查地貌类型和模型 预测地貌类型的关系,能整体反映误差矩阵的评价 结果。
6. 对遥感图像中各像素进行分类。
7. 分类精度检查。
8. 对判别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检验。
13
1) 确定工作范围
◦ 可以通过图像裁剪和图像掩膜方法将工作范围的图像提取
出来。
2) 多源图像的几何配准
◦ 对某一特定地区来说,有时可能没有数字图像;或者需
要使用卫星照片或底片扫描得到数字图像。这时,不同 波段图像可能错行或错列和行列数都不同,需要在分类 或其他处理之前进行图像之间的几何配准。
2. 根据研究区域,收集与分析地面参考信息与有关数据。 3. 根据分类要求和影像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图像分类方法和
算法。制定分类系统,确定分类类别。
4. 找出代表这些类别的统计特征 5. 测定总体特征,在监督分类中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
地进行采样。在非监督分类中,可用聚类等方法对特征相 似的像素进行归类,测定其特征。
5) 几何精纠正
◦ 如果分类结果要用于专业制图或较准确的空间定位,那么在分类前
必须作几何纠正。几何纠正通常以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为标准来进
行,其中用得较多的是1:5万的地形图。
6) 多图像融合
◦ 为了使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也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性质,需要
进行图像融合。 ◦ 融合方法或类型有多种:空间域融合、光谱域融合、比例尺—空间 融合等。
◦ 同类地物在相同的条件下(光照、地形等)应该具有相同或
相似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特征。不同类的地物之间具有
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将图像中的所有像素按其性质分为 若干个类别(class)的过程,称为图像的分类。
遥感图像分类以每个像素的光谱数据为基础进行。
假设遥感图像有K个波段,则(i,j)位置的像素在每个波段上的灰度值 可以构成表示为X=(x1,x2,…,xk)T,包含X的K维空间称为特征空间, 这样K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便可以用K维特征空间中的一系列点来表 示。 在遥感图像分类问题中,常把图像中的某一类地物称为模式,而把属 于该类中的像素称为样本,X=(x1,x2,…,xk)T可以称为样本的观测值。
38
平滑前后举例
39
遥感图像分类
1、 基本原理
2 、分类方法
3 、工作流程 4 、非监督分类 5 、监督分类 6 、分类后处理
7 、分类精度分析
8、 遥感专题制图
40
总体精度 Kappa系数 混淆矩阵(像元数)
混淆矩阵(百分比)
发生器精度 用户精度
41
1) 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用矩阵对角线上的数 值,即分类正确的调查点个数之和除以所有用于分类的
督分类方法比较好。
19
由于分类过程是按像素逐个进行的,分类结果图像 中成片的地物类别分布区往往会出现零星的异类像 素,其中许多是不合理的。因此,要根据分类的要 求进行分类后处理工作。
20
对于达到精度要求的分类图像,根据需要和用途, 设置投影、比例尺、图例等制作专题图,或将数据 转换为向量格式,供其他系统使用。
5
多光谱图上的每个像素可用特征空间中的一个点表示出 来。通常情况下,同一类地物的光谱特性比较接近,因
此在特征空间中的点聚集在一起,多类地物在特征空间
中形成多个点簇。
设曲线的表达式为fAB(X) A,B两类之间的判别界限: fAB(X)=0 遥感图像分类算法的核心就是确定判别函 判别准则: 数fAB(X) 和相应的判别准则。 如果当fAB(X)>0时X∈A;当 fAB(X)<0时X∈B 判别函数: fAB(X)
7 、分类精度分析
8、 遥感专题制图
3
在遥感应用中,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判读来识别各 种地物是主要的工作目的之一。
分类的目的是从图像中识别实际地物,进而提取地
物信息。
遥感图像分类的对象是原始遥感图像及各种变换之
后的图像,采用决策理论或统计方法对变量特征空 间进行划分来达到分类的目的。
4
图像的分类
14
3) 噪声处理
◦ 尽可能选用质量好的图像。但有时免不了用到有噪声的图
像,分类前要对它进行校正。噪声多半由传感器引起。
◦ 可以用图像平滑、傅里叶变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4) 辐射校正
◦ 辐射校正包括辐射定标、太阳高度角辐射校正、地形引起 的辐射变化校正、大气校正等。 ◦ 其中最难的是大气校正。
15
29
(3)选择训练样区
训练样区的选择要注意准确性、代表性和统计性三个问 题。
准确性就是要确保选择的样区与实际地物的一致性。 代表性一方面指所选择区为某一地物的代表,另一方面还要
考虑到地物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类
地物光谱特性的波动情况。 统计性是指选择的训练样区内必须有足够多的像元,以保证
由此计算出的类别参数符合统计规律。实际应用中,每一类
别的样本数都在102数量级左右。
30
植
被
老城区 耕地 水 新城区
选择样本区域
31
(4)确定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
一旦训练样区被选定后,相应地物类别的光谱特征便可以 用训练区中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
(5)根据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对非训练样区的图 像区域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