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基因突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变产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
产生的原因: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在同一基因位点 上可能出现多种等位基因形式。
复等位基因的特点
它们规定同一单位性状的多种差异的遗传; 在二倍体生物中,同一个体只能存在复等位基因的
两个成员,故复等位基因只存在于群体中;
复等位基因的每个成员之间存在对性关系。
微突变对形态或生理特征的影响虽小,但也非常重要。因
为生物特别是畜禽许多有益的经济性状,一般都受微效基
因控制和影响,在育种中应重视对微突变的研究和选择。
8.2.5 外显率与表现度
外显率:在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一群个体中,表现该
基因所决定性状的个体所占的比率称为外显率。
表现度:在具有特定基因而又表现其所决定性状的
8.4.2 真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
8.4.3 植物突变的检测出
8.4.4 基因突变的生化鉴定
8.4.5 一基因一酶学说的形成
8.4.1 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
影印培养法 基本培养基
诱变处理→完全培养基培养 青霉素法(P283)
影印
补充培养基
因为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但只有处于
性细胞→(突变)→突变配子→后代出现突变型个体; 体细胞→(突变)→突变体细胞→组织器官变异。 体细胞突变→嵌合体;对芽变进行选择→新种 性细胞的突变频率比体细胞高——性母细胞与性细胞对 环境因素更为敏感。 (等位)基因突变常常是独立发生的——某一基因位点发 生突变并不影响其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同时发生突 变的概率非常小(突变率的平方)。 突变时期不同,其表现也不相同
利用直感现象(胚乳直感)
连续自交
玉米籽粒胚乳:非甜(Su)→甜(su) P 若Su→su 甜粒亲本(susu)♀×♂非甜粒亲本(SuSu)
生殖中的细菌对青霉素敏感,处于休止状态的细菌对其不敏
感。野生型菌株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会生长,因而 被杀死;突变型细菌则处于休止状态,从而被保留下来。
影印培养法(Lederberg,1952)
8.4.2 真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
影印培养法 菌丝过滤法 (P284)
8.4.3 植物突变的检测出
不同群体中发生同一基因突变的频率相近。
基因突变的可逆性
基因突变发生的方向是可逆的。 正向突变(forward mutation):第一次偏离正常的突变 称为正向突变。(野生型变为突变型) 反向突变(reverse mutation):与正突变逆向的突变称 为反向突变。(突变型变为野生型) 通常认为,野生型基因是正常而有功能的基因;而 最初基因突变往往是野生型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或发生 功能改变,表现为隐性基因。所以反向突变又称为回复 突变(back mutation)
无效突变——完全丧失功能的突变。
渗漏突变——功能的失活不完全,仍保留了一些功能, 但在杂合状态下不能产生足够多的野生型表型,这类突 变称为渗漏突变。
获得功能的突变——产生了某种新基因
P270
8.2.2 基因突变的频率及时期
基因突变的频率(mutation rate)——突变率
突变体占观察个体总数的比率 ,或一定数目的配子中,
8.3.3 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突变的有利性 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况下, 基因突变可能是有利的。
对生存有利的突变:如抗逆性,抗药性、植物矮 秆突变、果蝇残翅突变、鸡的卷羽等。 对人类有利的突变:如雄鼠不育突变;作物成熟 子粒不落突变。
8.3.3 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不能表现。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表现
若突变发生在配子细胞中
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特点
①显性突变在第一代就表现,而隐性突变在第二代才表现。 ②显性突变在第二代能纯合,但不能检出;隐性突变在第 二代能纯合,且能检出。
③显性突变的突变纯合体在第三代可望检出。
显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得慢,相对地,隐性突变表现 得晚,但纯合得快。
中性突变(neutral mutation)——指突变型的性
状变异对生物个体生活力与繁殖力没有明显的影 响,在自然条件下不具有选择差异的基因突变。
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主 要依据生物在竞争条件下生活力与繁殖力的差异。 在特定环境下,生活力与繁殖力相对较高的类型 (各种突变型)被保存下来;反之则被淘汰。没有 生活力与繁殖力差异的类型则是随机地保留下来, 因此某些性状在生物群体内,多种突变型与突变 基因共同存在。
不同生物基因突变时期与性状表现
生物 类型 突变时期 显性突变 隐性突变 (或下位性突变)
高 等 生 物
性细胞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变性状, 突变当代表现突变性状。 其自交后代才可能表现突变 性状。 突变当代表现为嵌合体,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变性状, 镶嵌范围取决于突变发 往往不能被发现、保留。 生的早晚。
8.3.4 基因突变的平行性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较近似而发生
相似的基因突变的现象称为基因突变的平行性。
如:小麦有早熟、晚熟的变异类型,属于禾本 科的其它物种如大麦、黑麦、燕麦、水稻、玉米、 冰草等同样存在这些变异类型。在籽粒的若干性状 方面,这些物种也具有相似的变异类型。
根据这一特性,当了解到一个物种或属内具有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
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能产生具有正常功能且 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体植物,在自花 授粉或相同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受精的现象。 这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避免自交有 害性,促进杂交有利性。 如烟草属,实验发现S基因在花柱中发生作 用的时间较晚,在蕾期进行授粉使其自交是可 能的。
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
哪些突变类型,即可预见近缘的其它物种或属也同
样存在相似的变异类型。
8.3.5 基因突变的独立性
某一基因座上的某一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不
影响其它等位基因的现象称为基因突变的独立性。
如:一对显性基因AA中的一个A→a,另一个A基
因仍保持显性而不受影响。
8.4 基因突变的检出
8.4.1 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
个体中,对该性状所表现的程度称为表现度。
8.3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8.3.1 基因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8.3.2 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8.3.3 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8.3.4 基因突变的平行性
8.3.5 基因突变的独立性
8.3.1 基因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重演性: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 重复发生,这种现象称为重演性。 同一基因突变在不同的个体上均可能发生;
按致死作用发生的阶段分
– 配子致死:花粉死亡、精子或卵子死亡 – 合子致死:受精后合子不能发育,导致胚胎致死或幼体致死
按照个体发育中致死作用的时相分
– 单相致死:只在某一时期致死 – 多相致死:致死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 无相致死:致死作用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时期
基因突变的其它表现
失去功能的突变
非 甜 粒 黄 胚 乳 饱 满 粒
Wx
非 糯 性
1,503,744
0
0
人类中某些遗传病的基因突变频率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血友病 色盲 鱼鳞病 28x10-6 25x10-6 27x10-6 28x10-6 11x10-6
肌肉退化症
小眼球症
43x10-6
5x10-6
基因突变的时期
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8.2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8.2.1 突变类型及其表型特性
8.2.2 基因突变的频率及时期
8.2.3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8.2.4 大突变与微突变 8.2.5 外显率与表现度
8.2.1 突变体的表型特性
突变体(mutant) :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 胞或生物个体称为突变体。 基因突变的表现 形态突变——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导致形 状、大小、色泽等的改变,这类突变在外观上可以看 到,又称为可见突变。 生化突变——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 个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 致死突变—突变主要影响其生活力,导致个体死亡。
突变配子所占的比例,称为突变率。 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频率非常低,高等生物为 10-5~10-8,细菌中为10-4~10-10。在一定条件下,各种 生物、各种基因其自发突变率是相对稳定的,但不同生
物、不同基因的突变率有很大差异 ;诱发突变率因诱
发因素和诱发物种的不同而变化很大。
如:玉米籽粒7个基因的自然突变率如下表
基因 R 控制的性状 子 粒 色 抑制色素的形 成 紫 色 测定配子 数 554,786 观察到的突变体 数 273 每百万个配 子中平均突 变率 492.0
I
Pr Su Y Sh
265,391
647,102 1,678,736 1,745,280 2,469,285
28
7 4 4 3
106.0
11.0 2.4 2.2 1.2
通常用u表示正突变频率、v表示反突变频率,则:
A===========a
反向突变v 正向突变u
正向突变与反向突变的频率
正向突变与反向突变发生的频率一般都不相同,
一般正突变率(u)总是高于反向突变率(v)。
原因在于:
①正常野生型基因内部存在许多可突变部位,其
中任一部位改变均会导致其功能改变;
致死突变的类型及其表现
按表现程度分
– 全致死:纯合体全部死亡或至少90%死亡 – 亚致死:纯合体死亡率达50~90% – 半致死:纯合体死亡率在10~50%之间 – 弱致死:表现类正常,纯合体死亡率在10%以下
按环境条件对致死效应的影响分
– 条件致死:例如温度敏感突变型在较低温度下不出现致死效应在较 高温度下出现致死效应 – 非条件致死:在已知任何条件下都有致死效应
②一旦突变发生,要回复正常野生型功能,只能
由原来发生突变的部位恢复原状,这是很困难的。
8.3.2 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突变的多方向性:指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即基因内
部多个突变部位分别改变后会产生多种等位基因形式。 a1 例如:
A a A a2 a3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由同一基因位点经多方向
Chapter8 基因突变
本章要求 8.1 突变的概念 8.2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8.3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8.4 基因突变的检出
8.5 基因突变的诱发
复习思考题
8.1 突变的概念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结构变异
突变
染色体数目变异
点突变——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座位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的改 变,又称为点突变,突变的结果是使一个基因突 变为它的等位基因之一。 自发突变:指自然情况下产生的基因突变。 诱发突变:指人们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因素处理生物而发生 的突变,又称为人工诱变。
若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又如何?
8.2.4 大突变与微突变
大突变:指控制性状的主效基因的突变。
这类突变引起的性状变异很明显,易识别。控制质量性状的
基因突变大都属于大突变,如角的有无、羽毛颜色、腿的
长短、花色等。
微突变:指控制性状的微效基因的突变。
这类突变的表型效应微小,较难察觉,要鉴定它的遗传效应, 常需借助统计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分析。控制数量性状的基 因突变大都属于微突变。
长与发育往往是有害的。
生物的野生型基因都是正常有功能的,生物 细胞内现有的基因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并且基因间达到某种相对平衡与协调状态。 因此,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基因原有功能丧 失、基因间及相关代谢的协调关系被破坏、生物 个体性状变异、个体发育异常、生存竞争与生殖
能力下降甚至死亡(致死突变)。
体细胞
低 一等 倍生 体物 ( )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8.2.3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概念
显性突变(dominant mutation):指由隐性基因 突变为显性基因的突变,如a→A。突变当代就能表
现突变性状。
隐性突变(recessive mutation):指由显性基因 突变成隐性基因的突变(A→a)。隐性突变在当代
人类ABO血型系统
人类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 i决定。 其中IA,IB对i均为显性;IA,IB间为共显性。 3种基因两两组合可能形成6种基因型、4种红细胞表面 抗原反应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用IO表示I)
8.3.3 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突变的有害性: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