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刑》文体学分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行刑》的文体学分析
摘要:乔治·奥威尔是一个经典,《行刑》是他的一篇短文。
本文从词汇层、句法层对其进行分析,探索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语言特点,由此反映出死囚的悲惨生活及殖民者的丑恶行径。
关键字:文体分析;词汇层;句法层
1921年,乔治·奥威尔加入了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服役五年。
作为一名英籍警官,他能够近距离观察审判、笞刑、监禁和绞死囚犯,这一阶段的经历让他细致地观察到了人性中残暴的一面;由此对西方的殖民主义政策产生了反思;更进一步地认识了极权主义。
在缅甸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了殖民主义罪恶的一面,并因此离开了殖民警察部队。
1931年他发表了《行刑》。
一、语法层面上的文体分析
文体学是关于“文体的研究”,运用语言学原理对文本加以分析。
狭义的文体指文学本体;广义的文体指一种语言中的各类文体。
词汇与文体紧密相连,不同的文体需要采用不同的词汇。
总的来讲,《行刑》的语言简练、形象具体而富有表现力,读起来轻松易于理解,这一语言特点可以在对该短篇的词汇层的分析中得以体现的。
词汇的总特征是:简单,多是描述性的,具体的。
这一层次的分析将聚焦于形容词和动词。
example1:
he was a hindu, a puny wisp of a man,with a shaven head and vague liquid eyes. he had a
thick,sprouting moustache,absurdly too big for his body,rather like the moustache of a comic man on the films.
此处是在描写一个即将被实施绞刑的,但具有喜剧特点的印度囚徒。
这里在形容他身材瘦小时,用“puny wisp of ”而没用“thin”,“puny wisp of ”小小的一缕夸张生动地说明了他瘦小至极,而“thin”只是一般词汇。
同样用“shaven”而不用“bald”来修饰头发。
“thick”“sprouting”均表示浓密的意思,这里重叠使用,有强调作用,使对比度更具效果。
example2:
two of them stood by with rifles and fixed bayonets,while the others handcuffed him,passed a chain through his handcuffs and fixed it to
their belts,and lashed his arms tight to his sides.
“stood”“handcuffed”“passed”“fixed”“lashed”这是狱卒要为把死囚送上绞刑架做准备的五个动词。
这五个动词看似不必要的细微刻画,显示出了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性,作者深刻地刻画了殖民者的可恶行径。
二、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对句子结构的安排是其体现文章主题和追求某种艺术效果的主要途径
如果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能注意观察文章的结构和艺术效果,就
能提高我们欣赏文章的能力。
从句法层面上讲,句子可被定义为句法上一个独立的单位。
从书写层面上讲,句子仅是一个以大写字母开头以句号结束的单位。
1.总的来讲,《行刑》的句子较短,简单句、并列句居多,复杂句较少。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节奏感,单纯的叙述风格,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单纯的叙述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简单句、并列句的运用。
2.在句子层面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句子多以松散的形式出现,且有这样的特点:with 介词短语的运用(with,like,under),ing 分词短语的运用,同位语的运用。
这几种用法通常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使我们对人或事有更多、更细的了解。
3.介词短语或名词短语单独成句。
example:
most disagreeable!
此处也是省略句。
完整形式是that is most disagreeable!此句是为了强调屠杀者对殖民地人民死于绞杀的不耐烦和抱怨。
从词汇上看,作者使用大量具体性的形容词或动词来代替笼统的词。
烘托气氛的段落更加真实。
死囚被执行绞刑的具体动词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从句法层面上看,作者大多运用了简单句和并列句,句长普遍比较短,成分清晰,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虽然如此,其信息量却很充分,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介词短语和分词短语来修饰句子的主
干成分,独具一格。
总之,《行刑》中,作者对行刑过程的描述,自我看法的陈述和价值观的醒悟,以及殖民警察的反应,都是在为抨击殖民主义和极权主义服务的,同时也是对殖民地人民反抗精神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侯伟瑞,《英语语体》[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2.王佐良,《英语文体学引论》[m],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4.wales,k,《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longman
5.leech,g.n.& short,m.h.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责编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