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名词解释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结构语言学:又称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三大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

共时语言学:从语言发展的一个横断面对一种语言在特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的状态进行静态研究的语言学分支。

历时语言学:又叫历时语言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分支。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它是以语音为形式、以语义为内容、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运用语言(说话)和运用语言产生的结果(所说的话);二是指在运用文字的情况下,是写和写下来的话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和义的结合时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个符号依次出现。

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语言结构的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级结构可用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

组合关系: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好像一根链条,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

处于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列之间构成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比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是符号和符号组合而成的语言的结构类型。

.聚合关系:语言系统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如果相互之间存在着(任意)一个共同特征,那么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就构成一个聚合群。

处于聚合群中的两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可以用共同特征加以命名的聚合关系。

分广义聚合关系和狭义聚合关系两种。

其中的狭义聚合是只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所形成的功能聚合关系。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因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

彼此对立的语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因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个语音使用。

互补关系的两个音不一定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到邻近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孤立语: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粘着语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

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

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土耳其语的比较典型的黏着语
.屈折语:“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

俄语是比较典型的屈折语。

复综语:又叫编插语,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

在复综语里,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

由于在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

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

洋泾浜语:又叫皮钦语。

“洋泾浜”本是上海外滩的一段,随着上海变成商埠,洋泾浜成了外商聚集之地,他们和当地平民接触,就是用支离破碎、变形走样的英语,于是“洋泾浜”就成了不纯正英语的中国名称,后泛指混合语。

皮钦语。

语音演变规律(音变规律):语言演变规律是同一语言内部语音层面演变的规律。

音变规律具有条件性(语音条件),时间性(只在某一时期中演变)、和地域性(只在某一地区演变)三大特点。

规律性和系统性是由这些特点决定的音变的结果。

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可推测一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原始面貌。

有了这个起点,整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分化、发展的过程也就能得到说明。

所以历史比较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系语言的研究,拟测出各个语族乃至整个语系的原始母语,使印欧系语言的演变过程大致得到了说明。

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语系的语言。

应用这种方法研究汉语的中古音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历史比较语言学: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

著名的瑞典籍汉学家高本汉是做这一工作而取得重要成就、在汉语史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一个学者。

历史比较语言学。

出现于18世纪末19 世纪初,中心在德国。

该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是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研究,弄清了世界上很多语言的同源关系,建立了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为语言学的发展做了很大页献。

历史比较语言学也局限,他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较,忽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 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

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结构主义语言学。

1916 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是语言是符号系统,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给语言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30年代产生了三个著名的学派: 强调语言符号功能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 强调语言符号各种关系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 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转换生成语法: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

《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诞生。

该理论强调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人类语言共时的解释,区分先天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则) 和后天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语)。

转换生成语法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为任务,认为语言有极大的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他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是语言学的两种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时间来看,语言学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索绪尔认为,共时研究是研究语言各项共存要素间的关系,要排除时间的干扰,只描写语言的静止状态,研究组成语言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研究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语言的价值等,而索绪尔认为历时研究是研究语言在时间上彼此代替的各项相联系的要素间的关系,更多的研究语言中要素的交替,粘合,类比等变化现象,历时研究是在时间流程中去研究,不牵扯到语言系统。

非音质音位:由音高、音强、音长等非音质因素构成的音位,又称为超音段音位。

常见的非音质音位有调位、重位、时位等。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在谱系分类中,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

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

有些语言,如朝鲜语、日语等,至今还没有弄清它们的亲属关系。

语言融合;又叫语言替换,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混合语;是由洋泾浜发展而来的一种有声交际工具,是一种建立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并被特定的言语社团作为母语学习使用一种语言。

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叫克里奥耳语。

社会语言学:是有社会学和语言学复合而成的。

他的基本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语言学,其基本涵义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出发,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从社会的角度解释语言变体和语言演变;二是语言社会学,其基本涵义是:从语言变体和语言演变的事实,来解释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格里姆定律;德国雅各*格里姆提出,日耳曼语辅音转移的规律中主要有三套辅音的变化。

即从原始印欧语(以希腊语、拉丁语、梵语为代表)到日曼语(以英德法为代表) 的发展阶段,有共同的词汇、共同的形态,语音变化很有规律。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阻碍。

发辅音的时候,都是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造成阻碍。

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发辅音的时候声道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克服某种阻碍才能通过口腔或鼻腔因而气流较强。

中国语言;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一共同的交际工具,常称作国家共同语或国家通用语言,我国的国家共同语是普通话。

一个国家选择哪种民族语,做国家共同语,也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

国家共同语,可以加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内部的统一和联系,对于民族和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举例说明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思维是大脑的功能。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

因而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

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相同的事物。

同一部著作或同一部电影,可以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

在国际运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都了解一场球赛的经过和结果,在紧张关头,异口同声的喝彩或表示惋惜。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依
托语言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同一条光谱,人的视觉感知是共同的,但抽象,为概念类,就有不同了。

汉语切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段,英语切成。

purple.blue.green.yellow.orange.red六段,有的语言切成五段三段,甚至两段,而且即使段数相近,各段的起讫点,也有差别,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的体现在,不同语言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

例如,同样表达我去买书的意思,英语中,就一定要表达出是买一本书还是多本书,而汉语不强制说明。

用实例说明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语言的特征有,一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是个人以外的东西,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契约而存在,二,语言是同质的,是一种符号系统,三语言符号是抽象概念,是存在于我们脑子里实在的东西,而言语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

言语的特征有,一,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二,实现个人的组合,必须是,与意志有关的发育行为。

区别有,一,语言具有社会性,而言语具有个体属性。

比如汉族人使用汉语,言语方面,阿杜的独特的声音和张靓颖的海豚音。

二语言是稳定的,相对静止的,言语是自由易变运动的。

比如汉语体系有变化,但是对汉语体系的影响不大,相对稳定。

而言语,比如我跟她之间加个字,表达就有不同。

三语言的全民性和言语的阶级性。

比如,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不但是全民创造,也是全民族共同使用的,在表达我想吃苹果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言语就存在阶级性,比如,农民的创作和知识分子的创作。

简述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及其特征: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音位和音位组合成的更大的单位,只能构成语言符号的形式,属于语言的音系层。

语素和语素组成更大单位,则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特点: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

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为什么说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无法逾越的鸿沟;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还不具备,像人类这样的语言能力。

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只有人类才有其它的动物,不管是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还是接近人类的猩猩,都是没有的。

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也就是说,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人类,能够把各种智力,结合成一体,发挥作用,而语言的运用,又反过来有力的推动这些,相互作用着的智力的发展,其他动物的各种智力是分散的,没有结合成为系统。

直立行走,和灵活的发音器官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他许多动物所不具备的。

凡是正常的人,都能从小自然而然的学会一种语言,这是人类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份遗产,是非我族类的,其他动物无法享有的。

人类的祖先在长期维持生存的劳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大脑,改造了发音器官,具备了说话的能力,而在共同劳动中又有了交流,思想的需要,于是产生了语言。

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语言研究首先和其他人文学科关系密切。

在语言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前,语言研究就是哲学、逻辑学、文学或文献学的一部分,可见语言研究的成果对于这些学科的重要性,而这些领域曾是语言学最初产生的土壤,直接影响了最初语言研究的视角。

当语言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后,这些传统的人文学科和语言学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今天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哲学、逻辑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神经生理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等自然学科中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促使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学,人类学等等。

有些学科本身就是应用学科.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如病理语言学就是把语言学成果用于分析治疗像失语症、聋哑疾病等语言障碍临床症状。

语言学在科学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关语言的-些政策法规成为国家政府规划政策的一部分,比如民族共同语的确定和规范,文字的规范,各民族语在教育中的地位等等。

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需要顺应语言自然的规律,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会为
这些政策的正确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多种民族语言,汉语方言分歧很大,在民族语文政策的制定、普通话的推广等工作中都需要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这也是语言学重要的社会需求。

举例分析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联系;通过人的直接感知和大脑的接收处理,而获得的知觉性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材料,再经过大脑进一步的概括,并经过社会的约定,与特定语音形式相联系,可切分为一个个离散的意义,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人们通过感知而接收到的具体多样的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北京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都叫房子。

当语言产生之后,人们就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从而极大的丰富了个人的心理现实。

从编码的角度看,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心理现实是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对象。

人们所能认知到的心理现实决定语言符号所要表达的对象,另一方面心理现实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语言获得的,语言符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为心理现实的大脑信息的贮存,而从解码的角度看,语言符号指称离散化了的小块心理现实。

从编码角度看,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也是相互的,是以人的感官和大脑作为中介而彼此联系的。

一方面,客观现实的存在,是人的心理现实的基础,同时客观现实,必须为人类所认知才能成为心理现实。

没有发明特定工具,无法认识紫外线。

另一方面,已得到认知的心理现实,特别是心理现实有了语言编码,又会反过来提高人的认知水平,从而又可以把更多的客观现实,转化为人类可认知的心理现实,从解码的角度看,语言符号的意义,在指称心理现实的同时,反映了人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

总之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它既与客观现实互动,也与语言符号互动。

恩格斯;(语言学角度) 恩格斯的这段话表现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即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他认为“正”和“负”、“南”和“北”、“东”和“西”等名称可颠倒、改变(即更换音义对应关系正是基于此)但是,这又牵扯到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言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点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不能任意更改,因此,语言符号(名称的改变),并不是恩格斯所说。

的那样简单,必须要形成社会约定才有效。

(哲学角度) 物质具有客观性,不随意识改变而改变,用唯物论来说。

简述语素及其结构分类: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音节方面: 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连绵语素、音译语素、拟声语素、叠音语素)、多音节语素。

(2) 构词能力: 自由、半自由、不自由语素(黏着语素)(3)组合位置: 定位语素(前定位、中定位、后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4) 替换能力: 可替换语素、不可替换语素。

(5) 所起作用: 表义语素、别义语素。

论述语言演变;外因: 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1、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 需要语言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交际的需要2、社会集团的相互接触,推动语言向前发展;3、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的影响;4、人类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语言向前发展。

内因: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1.形势与内容的矛盾推动语言的发展。

2、子系统内相关成分的矛盾;3,口语与书面语矛盾,4,方言与民族语矛盾。

乔姆斯基语言观;1,乔姆斯基语言观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可以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来描述,2,认为母语和语言能力结合,得到内在性语言,内在性语言的具体运用,即是外表,化语言。

三,语言能力和内在性语言是,看不见的,内在性语言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成熟阶段,语言能力是内在性语言的初始阶段。

四,语言能力是全人类,共同具有的没有区别,它对应普遍语法,乔姆斯基的最终研究目标是普遍语法。

乔姆斯基认为完整的具体语言知识是由普遍语法知识和后天的经验相结合得来的。

语言之间相互接触什么演变: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如麦克风,黑板,足球,沙发,因克《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