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钢2×110t电炉工程旋流沉淀池施工技术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钢2×110t电炉工程旋流沉淀池施工技术总结摘要:旋流沉淀池池壁采用地连墙加内衬复合壁结构形式,先施工地下连续墙维护体系,然后进行内衬结构施工。施工时防止渗漏是该类工程的施工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混凝土的养护严格控制。
关键词:旋流沉淀池地下连续墙维护体系渗漏
一、工程概况
天钢东移110t电炉工程位于天钢厂区南侧,水处理设施旋流沉淀池工程为电炉工程的配套设施,旋流沉淀池池壁采用地连墙加内衬复合壁结构形式。基础为圆形,内口直径为14m,顶标高为+0.3m,底标高为-22m。地连墙直径ф=16.8m,墙厚为0.9m,墙顶标高±0.000,墙底标高为-32.00m。内衬墙厚度为500mm,共设3道腰梁。内部结构包括冠梁、腰梁、底板、内衬墙、旋流体素砼、稳流板、环型水池、内筒、冲渣沟、平台板。连续墙采用c30密实性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8。腰梁采用c30早强混凝土,旋流沉淀池内衬混凝土为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s8。其它采用c30,垫层为c10。
二、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程区域内自上而下各土层为:杂填土(松散状态)、素填土(软塑状态)、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态)、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可塑状态)等,其中埋深约5.50-11.50m段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厚度为6m左右。场区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静止
水位埋深0.5~1.3m。本场地从北向南地下承压水水头埋深约
27.50-37.00m,承压水水头高度-6.4m。
三、施工方案的确定
本旋流沉淀池原设计采用沉井法施工,但考虑到旋流沉淀池位于主厂房内,且沉井法施工周期长,对周围基础影响大,需先沉到底后才能进行周边基础施工。这样工期较长,且施工安全、质量不容易控制,所以我们经讨论研究后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建议改为地下连续墙维护体系法进行旋流沉淀池施工,设计院经验算后出具了施工图纸。
四、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主要施工顺序:施工导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打井降水→拆除导墙,开挖至-2.0m,施工冠梁→开挖至第一道圈梁下0.5m,施工圈梁→第二道圈梁同第一道→施工旋喷桩水泥加固体→第三道圈梁同第一道→开挖至基底→施工旋流沉淀池底板→施工内衬和内部结构冲渣沟底→冲渣沟及连接部位施工→冲渣沟以上旋流沉淀池内衬及内部结构施工
1、地下连续墙施工
1.1、地连墙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导墙施工成槽安放接头管钢筋笼安放灌注砼
泥浆制备钢筋制作
1.2、施工方法:
1.2.1测量放线:依据图纸,放出基坑地连墙的圆心。高程按建
设单位提供的绝对高程。
1.2.2导墙施工
导墙起着控制地连墙及埋筋标高的作用,同时还起着挡土和成槽设备作业平台以及维持和稳定泥浆液面作用。导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导墙深度1.20m,厚度0.30m,导槽宽8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考虑到下钻、提钻顺利,导墙宽度比地连墙宽度增加40mm。
1.3.3 泥浆搅拌
地连墙成槽施工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泥浆的主要作用是护壁、携渣。泥浆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粘度,在槽内对槽壁有一定的静水压力,相当于液体支撑,同时泥浆能渗入土壁形成一层不透水的泥皮,从而有利于槽壁稳定。泥浆指标要求如下:比重1.05--1.20,ph值7--9,泥皮厚度1--3mm/30min。
1.3.4 成槽施工
成槽施工采用反循环双钻抱管成槽,成槽后采用修槽捣子对槽壁进行修整。喷导管采用ф273mm钢管制成,喷导管长度34.5m。在成槽过程中应加强对泥浆的控制,注入的泥浆比重宜为1.05—1.2,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槽内的泥浆液面高度不得低于导墙顶面
30cm。成槽过程中如遇泥浆严重漏失,应及时补充泥浆,以确保泥浆液面高度。
1.3.5 接头管形式及处理方法
接头管采用直径ф800mm的钢管两棵,每棵接头管分三节,每节
长12米,下放接头管时,两节接头管连接采用阴阳榫加杠穿销固定。接头管的动管和拔出时间是根据砼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首次掐管时间和砼的灌注完毕时间确定。首次动管时间一般在首次掐导管开始到砼初凝时间时进行,首次动管的高度不宜超过20cm,其后,每隔10~20分钟动管一次,上拔高度一般在10~30cm,其上拔时间应以接头管底部砼已经初凝为准,防止拔管时接头管底部砼终凝,以杜绝接头管被砼固结拔不出来。
1.3.6 钢筋加工
钢筋笼制作全部采用焊接形式,主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钢筋笼应配有足够的架立筋(蛇形筋)以确保其刚度,避免在运输和起吊过程中发生变形。钢筋笼安放入槽过程中为了避免擦伤槽壁,应徐徐下放,并保持钢筋笼竖直向下,安放过程中严禁墩钢筋笼。
1.3.7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直径250,两导管间距为2.0m。采用高流态混凝土,和易性好,混凝土坍落度:18-22c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绝对保证连续性,如遇特殊情况,间隔时间不超过1h。混凝土终灌顶面高于设计墙顶标高50cm(超灌50cm)。
2、内部土建结构施工
2.1 施工顺序:
定位测量→导墙拆除、设置降水井降水→第一步土方开挖
(-2.000)、墙顶浮浆凿除、冠梁→第二步土方开挖(-7.200)、第一道圈梁→第三步土方开挖(-13.200)、第二道圈梁→沉淀池底板
下旋喷桩施工→第四步土方开挖(-19.200)、第三道圈梁→第五步土方开挖(-22.100)、基底整平、c10砼垫层→自下而上施工旋流沉淀池
2.2 施工方法
2.2.1 测量放线
依据建设提供的相对位置图,复测旋流池的圆心。高程按建设单位提供的绝对高程点。
2.2.2 拆除导墙、设置降水井
拆除导墙的同时在基坑内设置φ500mm降水井一口,降水井深度23.0m。在旋流井四周均匀布设12口降水井,深度为30m和40m,间隔分布。井管采用无砂砼管。降水井施工完成后即开始24小时不间断降水,以保证顺利开挖基坑内土方。底板及内衬施工完成后停止降水。为保证遇雨季场地内积水不流进基坑内影响施工,场地内沿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明沟。
2.2.3 观测点设置、土方开挖
地连墙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即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开挖前设置地连墙水平位移观测点,沿地连墙中心线每60°设一个观测点,基准点设在远离基坑易保护的地点。基坑第一步开挖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挖土,第二步开挖采用两台反铲挖掘机接力挖土,第三至第五步挖土采用液压伸缩臂挖土机进行挖土。基坑开挖分五步进行,逆筑法施工冠梁及三道支撑腰梁。内衬墙施工时,向上施工高度不小于300mm(高出腰梁),施工缝处预留止水钢板(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