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认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认知研究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遗余力地宣传、倡导和推行终身教育思想的同时,在最近30年的教
育改革的进程中,各国普遍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种自觉追求的目标,“学习型社会”已
经成为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日本1990年颁布《终身学习振兴法》;韩
国1995年在汉城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新教育构想”十大课题(金永三);美国1976年通过《终身学习法》;中国1988年《面向二十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六部分提出未来构建
终身学习体系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美国学者哈维·郭特(1961年)建立了“成人认知发展阶段论”,为了解教师在认知、道德、情意等层面的发展提
供了依据和基础。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就明确了教师的地位。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
更凸显了英语的重要地位,英语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国际领域,诸如媒体、教育、旅游、安
全和交流(Cristal,2003; Sifakis 7 & Sougari, 2005),并且还影响到了“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citizenship, and n ationhood” (Chouliaraki & Faircloough, 1991)等等,也就是说“The demand for English is articulated not only by partisan Anglo-Americans but also by leaders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Robert Phillipson, 2000)。李岚清副总理(2002年)也曾经指出“民族地区的外语(英语)教学要搞好”。在某种程度上说,英语教育在建设一个国家中起着重大作用,而提高英语教育水平又取决于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而
要了解教学必须首先了解教师认知(Woods,1996)。对于教师认知,曾有人如此定义:
Teacher cognition refers to the cognitive process and structures which influence, and are influenced by, what teachers have, include beliefs, knowledge, principles, and attitudes, as well as the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teachers have before or after
teaching(2005-11-30).
教师认知对于了解教师发展占有重要地位,Woods (1996) 也曾说了解教师认知是了解教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吴宗杰(2005)也说“Teacher change, including their knowledge and bel iefs, is never unconditioned.”(p.38),而Mullock and Barbara(2003)认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就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优缺点,有较好的学科知识,拥有好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在国外,很多学者对于教师认知做了大量的研究(Schumann, 1987; Woods, 1996; Tsui, 2003),
但缺少对中国中学英语教师实证而系统的认知研究,尤其缺少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认知研究。因此,探索教师认知并探索出哪些方法及途径有利于教师的专
业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100个样本的系统调查分析,具体研究如下两个问题:
(1)边疆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认知是什么?
(2)他们教学知识的来源有哪些不同?
二、研究方法
1. 抽样
本研究抽取了云南省德宏州21所中学的100名中学英语教师作为调查样本,其中高中教师
48人,初中教师52人(学历、职称和性别等情况见表1至表5)。发出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94份。本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根据刘清华、范良火和吴一安的教师认知发展理论制成问
卷调查表,采用了“非常赞成(5分)”到“不赞成(0分)”的等级形式;问卷和访谈主要围绕
教学知识来源的问题进行。表中“高中教师”为德宏州所有被调查的高中英语教师,“初中教师”为所有被调查的初中英语教师。
.
2. 数据资料分析
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目的是探索并了解英语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认知和教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主要于2008年4月至9月进行,部分于2009年10月进行。为了解边疆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认知情况,本研究设计问题31个,问题的设置主要以新课程和德宏州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为背景。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有效问卷94份。问卷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受试者的背景进行了解,题型是选择题,包括5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对受试者对于教师认知方面的了解,题型是选择、填空和简答,共设20个问题;第三部分是对受试者专业发展方面的了解,了解他们的专业知识来源,题型是简答题,有6个问题。本课题组成员在全州6 所完中(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芒市中学、陇川一中、梁河一中、瑞丽一中、畹町中学)和16 所初级中学(德宏州民族初级中学、潞西市民族中学、潞西市城郊中学、梁河县平山中学、盈江县昔马华侨中学、瑞丽市姐相中学、潞西市五岔路中学、盈江县新城中学、潞西市中山中学、陇川护国中学、潞西市江东中学、瑞丽市弄岛中学、潞西市法帕中学、陇川县景罕中学、梁河县勐养中学、遮放民族中学)进行问卷调查。
1. 专业知识的来源
.
从上表可以得到两个主要结果,第一个是每种源泉都是教师教学知识的来源,但是不同的教师可能得益于不同的源泉;第二个结果是自身教学经验的反思,对所有教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如Prodromou(1991)所说“There is no formula for good teach ing, very different people make good teachers for very different reasons. My own experience of observing teachers at work for many years suggests that both introverts and extroverts, soft-spoken and out-spoken people, theatrical and non-theatrical types can all hold the attention of a class and make learning enjoyable and effective.” (p89)对于“作为学生时的经验”这一源泉,对教师的教学知识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多数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效仿自己老师的一些做法,正如Kennedy (1990)所说“Teachers acquire seemingly indelible imprints from their own experiences as students and these imprints are tremen这一点在调查表第6个问题中(“在下列策略中,哪些是你作为学生时经历过的?”)也得到充分的验证,有86%的教师选择了“复习旧课”和“抽查作业”,而只有12%的教师选择了“小组讨论”。对于“职前培训”,多数教师都给予肯定答复(有87人),只有7人选择没有贡献,这一点和问题第7、8、9基本吻合。对于“看电影和上网”这一资源,很多老师都持肯定答复,正如Baboon在问卷中写到:我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影片,也喜欢看教育频道的节目,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和学生的相处之道,课堂导入的一些技巧,受益匪浅。Kathy也这样写到:我喜欢上网,我喜欢收听VOA和BBC的节目,这都有助于提高我的听力和扩大词汇量。但也有16人,约17%选择没有贡献。笔者电话采访了几位教师,有的答复是没有电脑,有的答复是工作很忙,几乎没有时间看教育教学方面的影片或上网,即使上网也不看教学方面的。这一点和第13和14个问题所反映的一致。有56人选择“教学负担过重”是影响自己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78%的教师每周的课都在16~20节,部分教师(36%)每周课时在25节左右。很多地方的英语教师都是如此。Hiep (2001)也曾说“Constantly, the teacher of English works like a
‘teaching machine’. It is not uncommon to find a teacher who teaches five hours in the morning, five hours in the afternoon, and two more in the evening. Many teachers even give private classes on Sunday.” (p.32 )对于“自身教学经验反思”,所有教师都给予肯定答复,表明所有教师都注意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成败得失,分析问题,找到方法,这是教师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正如Richards and Lockhart (2000)所说“...when critical reflection is seen as an ongoing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