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依据。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指标,从城市环境到社会福利等各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具备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及其解释:1.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衡量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指标,常见的污染物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等。
较低的AQI值表示较好的空气质量。
2.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指数:考察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交通密度、水电供应可靠性等。
更好的基础设施会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3. 绿化覆盖率指数:衡量城市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高则意味着城市的生态环境较好,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空间。
4. 教育资源指数:评估城市的教育资源是否丰富,包括学校数量、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
更好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5. 医疗健康指数:考察城市的医疗设施和健康水平,包括医院数量、医疗资源配备和健康数据等。
更好的医疗健康指数意味着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6. 社会安全指数:评估城市的治安状况和社会稳定性,包括犯罪率、社会秩序等。
较低的社会安全指数表示城市更安全,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平和的生活环境。
7. 经济发展指数: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包括GDP增长率、失业率等。
较高的经济发展指数意味着城市具有更好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8. 社会福利指数:评估城市的社会福利状况,包括社保制度完善程度、社会福利资源覆盖范围等。
更好的社会福利指数可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实际评价体系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政府部门了解城市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建设和改善,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解释宜居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健康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健康指数评价指标体系1.构建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有明确的科学定义与计算方法,可以明确地定量监测或者定性评价来计算。
(2)时效性原则:指标应该能够按年度获取,来定期地反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的进展程度。
(3)决策相关原则:指标应该能够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某一个方面的进展和状况关联,明确该指标的好坏与健康领域的关系,最好直接与政府制定政策相关联。
(4)易于获取原则:指标应该能够比较容易获取,或者通过容易获取的指标计算得到。
尽量选取纳入政府监测范围的指标,或者获取成本较低的指标。
(5)简明性原则:指标应该简单明了,显而易见。
(6)敏感性原则:指标变化能明显反映该指标指示的要素是变好还是变坏,要有较好的区分度。
2.健康指数评价维度健康指数评价维度紧扣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战略目标部分。
根据纲要战略要求,全面检测战略实施情况,本研究在总健康指数下设置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六个评价维度,刻画各地综合健康水平。
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分类指标层和具体指标层。
目标层为综合指数,刻画一个地区整体综合健康状况。
分类指标层分为上述六个指标,监测各地区在各个维度上的健康状况。
具体指标层为选取的描述各个维度的可测量的指标,在考虑测量合理性的同时尽量选取公开数据,使得指数在保证理论价值的基础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从多层次、全方位、多视角考察评估了健康状况,检测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而给出全面系统的科学成果。
3.具体指标选择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否客观和准确,主要依赖于各个评价指标的信息是否准确和全面,因此,选取什么指标以及选取多少指标来刻画被评价事物,是多指标综合评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有定量和定性两大类。
定量方法是从数据出发,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取一部分“代表性”指标,具体方法有逐步判别分析法、极小广义方差法、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法、极大不相关法、选取典型指标法。
中国城市健康指数测评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中国城市健康指数测评报告打造“健康中国”,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重要战略。
2015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打造健康中国的目标。
我们认为,创建“健康城市”,是打造良好的“软”“硬”健康环境,缓解和消除“城市病”,实现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健康中国”的基础工作。
为推动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实现“健康中国”,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城市研究所课题组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中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2013年度测评结果》,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称健康城市指数),当时,《中国经济时报》等各大主流媒体曾予以报道,并引起广泛关注。
2015年1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66号),明确提出“探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还提出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建设效果评价,研究推广健康城市建设的有效模式。
”2015年3月23日,在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全国爱卫办表示,从今年起,我国全面开展国家健康城市建设,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
自2013年公布研究成果以来,课题组广泛征求意见,国家有关部委、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提出了有益的改进建议。
我们完善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健康条件、健康社会等4个维度,对全国29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综合测评,并按不同城市类型形成了城市健康测评结果,具体如下:(1)排在前10位的副省级城市分别是:深圳市、杭州市、大连市、厦门市、武汉市、青岛市、广州市、成都市、宁波市、沈阳市;(2)排在前10位的省会城市(不含副省级省会城市)分别为:昆明市、长沙市、合肥市、福州市、南宁市、海口市、贵阳市、乌鲁木齐市、银川市、南昌市;(3)排在前10位的地市级城市(不含地级省会城市)分别是:黄山市、潍坊市、景德镇市、宣城市、嘉兴市、伊春市、抚州市、威海市、宜春市、珠海市。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2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分为基础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
基础指标包括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和健康政策五大类,共39项,其中环境指标7条,社会指标11条,服务指标8条,人群指标10条,政策指标3条。
具体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见附表。
一、基础指标
健康城市建设基础指标一览表
二、特色指标
健康城市建设要求每个城市按照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群健康状况等实际情况看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的活动。
在基础指标的基础上,设置特色指标,鼓励各城市根据自身特色开展相关项目。
附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解释
附表健康城市指标体系解释。
爱国卫生运动起源和发展

爱国卫生运动起源和发展作者:来源:《党的生活·青海》2020年第06期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开展群众的卫生运动,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曾一度被提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
1933年,毛泽东同志在《长冈乡调查》一文中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力量。
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把开展全地区卫生运动列为施政纲领。
1949年至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间,为了改变不卫生状况和传染病严重流行的现实,全国普遍开展了群众性卫生运动。
1952年2月29日,美国飞机共14批148架次侵入我国安东、抚顺等地,播撒带有病毒、细菌的昆虫,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
3月14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当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社论,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1957年9月20日,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爱国卫生运动的任务和目的是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1958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是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从除“四害”做起,普及卫生常识,破除迷信,消灭各种疾病和它们的根源,提高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取得了重大成就。
十年动乱期间,爱国卫生运动遭遇了挫折。
动乱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78年4月决定重新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下发了《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一场深刻革命。
1978年至1995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爱国卫生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标准

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标准城市体检一般作为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预防与管理的关键手段,包括了一系列的体检项目以及指标。
体检指标体系标准是指对城市居民体检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系统化,旨在提高体检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科学的健康保障。
1.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评价人体器官功能的关键参数,通过对大量的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机能状况、代谢水平、内分泌调节和营养状况等等。
生化指标一般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生化指标两类。
血液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肝功能等等,而尿液生化指标则包括尿酸、尿蛋白、尿胆原等等。
2.免疫指标免疫指标是体检中主要检测人体免疫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其检测结果既可以预测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还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免疫指标一般包括血清总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类风湿因子等等。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城市体检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对各个脏器进行无创性、可靠性、直观性的检查,以提高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和治疗效果。
超声检查主要包括心脏超声、肝脏超声、肾脏超声、乳腺超声等等。
4.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在城市体检中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查手段,其可以用于检测身体各部位的肿瘤、骨骼、关节等等,以及确定有无肺结核等疾病。
X射线检查主要包括普通胸透、腰椎X线等等。
5.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心电活动和心功能的检查方法,其通过记录心脏产生的电信号来确定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正常与否。
心电图检查可以在城市体检中用来预测心脏的患病风险、检测心脏疾病等等。
6.眼科检查眼科检查主要用于检测眼部疾病和视觉状况,其中包括了各种眼科检查方法,如视力检查、眼镜验光、眼底检查等等。
眼科检查可以在城市体检中帮助发现各种眼部疾病、提供保护视力的检测及预防措施。
总的来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标准是结合人体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进行预防、治疗和保健的重要手段。
该体系标准应当包含血液生化、免疫、超声检查、X射线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眼科检查等多个方面,将各种检测项目合理组合,建立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才可为居民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健康服务,实现城市健康与人民健康的长足发展。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一、城市健康服务指标1.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评估城市覆盖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程度,包括居民体检率、健康档案建立率等。
2.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床位数、医生和护士人数等,以及医院设备和技术水平。
3.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控制水平,包括医疗事故率、住院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4.健康教育宣传指数:评估城市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和效果,包括健康教育活动覆盖率、公共健康宣传介质覆盖率等指标。
5.健康保障水平:评估城市的基本医疗保障、医保覆盖率、特殊人群健康保障等指标。
二、环境健康指标1.空气质量:评估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包括PM2.5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等指标。
2.水质和水环境:评估城市供水水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包括饮用水安全、水源地保护等指标。
3.噪音环境:评估城市噪音污染的情况,包括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等指标。
4.废物处理和垃圾分类:评估城市废物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的落实情况,包括废物处理厂数量、垃圾分类覆盖率等指标。
5.生活环境质量:评估城市的居住环境、公共场所环境、社区环境等指标。
三、健康生活方式指标1.健康饮食指数:评估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包括膳食结构合理性、膳食多样性等指标。
2.运动健康指数:评估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包括运动频率、运动时长等指标。
3.吸烟控制:评估城市吸烟控制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无烟公共场所比例、吸烟宣传覆盖率等指标。
4.饮酒控制:评估城市饮酒控制政策的执行情况,包括酒驾比例、酒精依赖治疗情况等指标。
四、健康社区建设指标1.社区健康服务覆盖率:评估社区健康服务的提供情况,包括健康管理覆盖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等指标。
2.社区公共设施:评估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配套情况,包括社区医疗机构数量、健身场所数量等指标。
3.社区健康促进:评估社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情况,包括健康讲座、健康体检等指标。
全国城市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

—应对困难和挫折能力 —接受新事物能力
.
研究结果
24
2. 现场调查后指标筛选
(1)变异系数法 (2)项目分析 (3)与总分的相关系数 (4)克朗巴赫系数 (5)因子分析 (6)反应度分析 (7)经验法
.
研究结果
25
指标筛选方法及筛选原则
研究结果
筛选方法
筛选原则
变异系数法
考虑删除变异系数小于25%的条目
t
412.01
P
0.000
410.82 0.000
428.78 0.000
3.68 0.001
4.21 0.000
.
32
研究结果
四、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1. 调查对象的量表得分
量表总分 72.59±12.42分
生理维度 38.67±7.07分
心理维度 24.30±4.75分
社会适应维度 63±1.78分
项目分析
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条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则考虑删除
相关系数法 克朗巴赫系数 因子分析 反应度分析 经验法
考虑删除与总分相关系数小于0.6的条目
如果删除该条目后,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在0.97及 以上,考虑删除
考虑删除对总体变异贡献率小的因素
各条目的 5个选项中被选率低于10%的选项数如果大 于等于2,则考虑删除
调查内容 自测健康 状态焦虑 抑郁 血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分组
较差组 较好组 焦虑组 正常组 抑郁组 正常组 异常 正常 异常 正常
量表得分
70.31±12.33 74.67±12.14 66.89±11.83 77.89±10.46 67.83±12.13 78.09±10.30 70.87±6.21 73.91±5.74 71.39±4.57 73.91±5.74
2023年城市健康检测指标体系

2023年城市健康检测指标体系简介本文档旨在建立一个适用于2023年的城市健康检测指标体系。
通过监测和评估城市的健康状况,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以下是2023年城市健康检测的指标体系:1. 环境健康指标- 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如PM2.5、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
- 水质安全:监测城市供水系统中的水质状况,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性。
- 噪音污染:衡量城市中的噪音水平,包括交通噪音、工厂噪音等。
2. 社会健康指标- 健康服务:评估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包括医院数量、医生比例和医疗资源分配情况。
- 教育水平:考察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机会,包括学校数量、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
- 社会支持:评价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和社会救助。
3. 生活方式健康指标- 运动惯:调查城市居民的运动频率和种类,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 饮食惯:研究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情况,提倡均衡和健康的饮食。
- 心理健康:关注城市居民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相关支持和咨询。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得到准确的城市健康检测指标数据,我们将采取以下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收集现有数据:整合城市环保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的数据,包括监测报告、统计年鉴等。
- 进行调查研究:开展问卷调查、采访和观察,以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需求。
- 数据分析与评估:利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估,得出具体的指标数值和健康状况评价。
结论通过建立2023年城市健康检测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和优化。
这将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率,并达到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第一部分:基础设施1.健康领域基础设施:包括医院、诊所、护理院等健康机构的数量、分布和覆盖范围。
2.环境基础设施:评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供水、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设施的可用性和覆盖范围。
3.交通基础设施:评估城市的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包括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道等,以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安全地出行。
第二部分:卫生保健1.医疗资源:评估城市的医疗资源,包括医院数量、床位数、医生和护士人数,以及医保系统的完备性和覆盖范围。
2.健康服务:评估城市的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健康检查、疫苗接种、慢性病管理等服务的可用性和质量。
3.健康教育:评估城市的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健康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和资源的可用性,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三部分:环境健康1.空气质量:评估城市的空气质量,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浓度,以及城市中空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
2.水质与卫生:评估城市的水源质量和供水安全,包括供水管网的状况、水质检测结果和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3.垃圾处理与废物管理:评估城市的垃圾处理和废物管理情况,包括垃圾分类和回收、废水处理、有害废物处理等,以确保城市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第四部分:社区健康1.社区支持与参与:评估城市的社区健康活动和支持机制,包括社区卫生站、健康促进团体等,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事务的参与程度。
2.健康饮食与运动:评估城市的健康饮食和运动环境,包括健康食品供应和推广、公共运动场所等,以促进居民的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
第五部分:疾病预防与控制1.传染病控制:评估城市对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包括传染病监测、疫苗接种、传染病爆发应急响应等。
2.慢性病管理:评估城市对慢性病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包括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筛查和管理等,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危险因素控制:评估城市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干预措施,包括吸烟控制、酒精和毒品滥用预防、交通安全等措施,以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居民的影响。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版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版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评价城市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
其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基础设施类指标1.卫生基础设施:包括医疗设施、医院床位数量、卫生防护设施等。
2.健康公共设施:包括健身场所、公共卫生设施和场所、健康教育设施等。
3.环境卫生设施:包括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排污设施等。
二、健康服务类指标1.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机构覆盖率、基本医疗服务人员数量、药店密度等。
2.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管理人员数量、健康档案覆盖率、慢病管理覆盖率等。
3.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疫苗接种率、预防接种点覆盖率、流行病监测和预警系统覆盖率等。
三、健康行为类指标1.健康饮食行为:包括膳食结构合理性、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等。
2.健康运动行为:包括体育锻炼频率、运动强度和时长等。
3.健康生活习惯:包括吸烟和饮酒行为、不良饮食习惯、睡眠质量等。
四、健康素质类指标1.健康自觉与知识: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身健康风险的认知等。
2.心理健康水平:包括抑郁和焦虑水平、幸福感等。
3.个体健康指标:包括体质指数、血压和血脂等。
五、健康环境类指标1.空气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PM2.5和臭氧浓度等。
2.水环境质量:包括生活水源安全和水质指标等。
3.噪声和辐射:包括环境噪音水平和电磁辐射指标等。
六、健康社区类指标1.居民健康素养:包括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素养等。
2.社区医疗服务:包括社区医疗机构覆盖率、家庭医生签约率等。
3.社区卫生服务:包括社区卫生站覆盖率、健康宣传覆盖范围等。
以上仅是针对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指标,这些指标综合考虑了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城市的健康环境,是评价城市健康水平的主要依据。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帮助城市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健康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和生活环境。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是衡量一个城市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的建立,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展开讨论,分析其内容和意义,以期为城市卫生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疾病控制等。
其中,环境卫生是评估城市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的清洁情况。
饮用水卫生则是评估城市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标准,要求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此外,空气质量、垃圾处理和疾病控制也是评估城市卫生水平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城市卫生水平的提升。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可以推动城市各项卫生工作的全面提高,为居民提供更加清洁、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卫生水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是保障居民健康权益。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的建立,可以有效监督城市卫生工作的开展,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加大对城市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城市卫生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清洁、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希望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评估标准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推动我国城市卫生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全国爱卫办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制定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指标体系架构见表1,指标解释见表2。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
表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3
※注释:将根据“健康细胞”建设进展情况适时纳入评价。
3
表2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解释
10
10
10
10
10
10
※注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计算方法
30-70岁四类慢病过早死亡率可通过30-70岁间四类慢病合并的年龄别(5岁组)死亡率来推算,这也是国际通用的测算方法。
30-70岁四类慢病无条件概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对于每个5岁组,死于四类慢病的概率,计算公式为:(其中,)。
10
10。
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下的健康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建构

“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下的健康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建构一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由来已久,对于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有不同程度和效应的影响。
其中,传染病(如霍乱、黄热病等)和公共服务设施、住房通风采光等相关,建成环境的密度和风场等影响着疾病的传播。
而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被认为是城市的“新疫情”。
全世界每年大概有38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数量的63%。
体能活动缺乏所导致的年均死亡人数是320万人。
同时,日益增加的心理疾病与建成环境的相关性包括住房条件、空间拥挤度、噪音、光和空气污染等;促进社会交往的城市空间有利于疏解心理压力。
[1]患病风险具有个体差异,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能最好地解释疾病发病率;疾病的成因在于个体基础和生活方式与外部要素之间的互动。
[2]背景性建成环境(Contextual Built Environment)、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风险因素,与人体生物因素和生活方式相结合,最终影响个体的健康结果。
因此,对建成环境进行健康干预和调控,有助于在较大人群范围内降低疾病风险。
[3]城市已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日常生活的重要环境,成为非常重要的促进公共健康的空间载体。
预计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100亿人,其中75%将居住在城市。
因此,城市规划被认为是解决人类不良健康状况的综合治理方案的重要部分。
[4]在中国,相比于农村地区,城市提供了更好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医疗保健设施和服务,也是健康管理的关键。
[5]世界卫生组织于1984年提出了健康城市的理念,并推进了健康城市计划。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公室于1997年启动了健康城市规划倡议,作为健康城市运动的健康议程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相结合的一部分。
[6]第一阶段编制了关于健康城市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健康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的世界卫生组织城市规划指南》;第二阶段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规划行动小组。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的通知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的
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全爱卫发[2018]3号
【发布部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8.03.28
【实施日期】2018.03.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的通知
(全爱卫发〔20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部署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取得实效,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的要求,全国爱卫会组织制定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 1。
健康城市 健康生活

PM2.5是指 PM2.5是指 大气中直径 大气中直径 小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 2.5微米的颗 粒物,也称 粒物,也称 为可入肺颗 为可入肺颗 粒物。这个 粒物。这个 值越高,就 值越高,就 代表空气污 代表空气污 染越严重。 染越严重。
什么是健康城市? 什么是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 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 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 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 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 相支持的城市” 相支持的城市”。
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美洲健康城市在西太地区健康城市在西太地区健康城市的健康城市的12项评价标准项评价标准人群健康城市基础建设环境质量家居与生活环境社区作用及行动生活
典型 瑜伽、 运动 拉伸准 备活动
谢谢!
健康城市在美洲 健康城市在美洲
健康城市在西太地区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启动健康 城市项目,地处西太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 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入了这一运动的 行列。到2008年,该运动已集合了220个成员城市。 健康城市在中国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城市建 设工作。2010年9月18日在唐山召开的第三了届中国健康教 育与健康促进大会上,与会城市达成了《推进健康城市建 《 唐山共识》 设——唐山共识》。 唐山共识
健康城市运动在世界
健康城市在欧洲
欧洲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先锋 先锋。截止到2009年6月,约有90个城 先锋 市已通过或正在接受健康城市网络的认证;此外,欧洲成立了 30个国家健康城市网络,涵盖了1400多个城市(城镇)。 加拿大是健康城市的诞生地 诞生地,1986年加拿大多伦多启动了 诞生地 “健康城市运动”。 率先开展了“健康社区 健康社区”的活动,加拿 健康社区 大的健康社区活动已经覆盖了全国各主要城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政策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政策解读佚名【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学杂志》【年(卷),期】2018(39)4【摘要】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科学、规范开展,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的要求。
【总页数】1页(P94-94)【关键词】健康城市建设;卫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委员会;解读;爱国卫生工作;健康规划;评价体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26.2【相关文献】1.国家稳定农资价格政策出台/国家奖励农民少生/中国建制镇和集镇达4.2万个/"两栖"农民收入高/寿光探索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国涉农收费检查退还农民近2亿元/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治疗性乙肝疫苗/技术打工待遇高/半年帮农民工讨回欠薪271亿元/我国人口结构面临六大问题/兴国农村兴起"孝心"旅游/深圳将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民城市/高唐股份制农业农民成最大赢家/"缺陷农机"被召回/流动人口子女心理比城市孩子健康/外出务工者异地就医可报销/南昌:使用低毒药种菜有补贴/北京首创农村养老保险"普惠制" [J],2.健康城市的中国方略: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发布 [J], 郑新颖;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健康城市评价体系等情况 [J], 无4.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政策解读 [J], 无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2021年1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J], 于学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全国爱卫办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制定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
指标体系架构见表1,指标解释见表2。
《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
表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3
※注释:将根据“健康细胞”建设进展情况适时纳入评价。
3
表2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解释
10
10
10
10
10
10
※注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计算方法
30-70岁四类慢病过早死亡率可通过30-70岁间四类慢病合并的年龄别(5岁组)死亡率来推算,这也是国际通用的测算方法。
30-70岁四类慢病无条件概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对于每个5岁组,死于四类慢病的概率,计算公式为:(其中,)。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