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7c94b3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1.png)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
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李清照的文章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在其中,她清晰地展示了女性意识的开发脉络,彰显出自己的思想深度。
作为南宋的一位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运用其独特的文学语言表达出她对婚姻、家庭、爱情以及女性地位的理解。
通过对婚姻、家庭等女性地位和角色的表达,李清照深刻地感受到了她自己的无奈,甚至坚持不懈地反抗了当时主流的思想,抒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勇于向周遭的世俗僵化的传统发起抗争。
她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约束女性发展的种种拘束的非议和不安,表达了长期以来在她们社会里植根的种种社会压迫和不公。
李清照更正确地认识了家庭教育机制,改正了此前家庭教育机制中忽视女性价值地位的缺陷,强调了女孩子自省、审美和才艺综合发展的思想,把family education从“主要冠以男”的一种单一方式转化为“亲子关系均称赞”的一种多元的方式。
总之,李清照的词曲既展现了清代女性的智慧,又表现出运用自己的冷静沉思来反抗不公正的女性意识,帮助她们发现生活真谛,了解生活的真实性,从而放眼未来,将手中的古典诗词提升为一种无比美丽且极具潜力的文学形式,表现女性公平正义的意识。
宋代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表达特点
![宋代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表达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ecec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1.png)
宋代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表达特点
简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其深情绵思、细腻感人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她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意识,展现出独特的表达特点。
本文将从李清照亲身经历、文学风格以及主题选择等方面探讨她的女性意识与表达特点。
李清照亲身经历对女性意识的影响
李清照生活在一个传统礼教严谨的社会环境中,她亲身经历了许多家庭和婚姻问题,这些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女性权益的限制和剥夺。
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妇女地位、婚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展现出对自由和独立追求的渴望。
文学风格展示女性细腻情感
李清照以其绝妙的笔触和细腻入微的描写,将自己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投射到词作中。
她的作品常常表达出女性特有的情感,包括对爱情的渴望、对别离的惋惜以及对家庭琐事的关注等。
通过细腻情感的展示,李清照成功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
女性主题在作品中的选择
李清照善于从自身女性角度出发,选择了许多与女性相关的主题进行创作。
比如她描写了妇女在家庭中被剥夺权益和束缚自由;她表达了对丈夫走上不归路
而心碎欲绝的痛苦;她描绘了女子秋思,寄托了离愁别绪。
这些选题展现出了
李清照对妇女命运和内心世界深入思考和关注。
总结
宋代李清照是一位具有鲜明女性意识和独特表达特点的词人。
她通过个人经历、文学风格以及主题选择等方式,展示出自己深邃感人的情感世界并呼唤着妇女
解放与平等。
其作品凝聚着千百年来无数读者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和赞誉,也成
为了后世女性创作的重要参照。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女词人的文学力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女词人的文学力](https://img.taocdn.com/s3/m/97da02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9.png)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女词人的文学力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女词人的文学力李清照,北宋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词人之一。
她以才情出众、词艺精湛而闻名,她的作品充满了女性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爱情、婚姻和自我身份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将从李清照的作品入手,探讨她的女性意识以及如何通过词语抒发情感,展示了一位女词人独特的文学力。
一、女性意识的形成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时期,封建礼教依然盛行,女性身份受到明确的限制。
然而,她并没有局限于传统角色的束缚,而是敢于表达自我。
她的作品中常常反映出对婚姻和自由的思考,展现了她独立思考的女性意识。
在《如梦令》中,李清照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一句表达了女性对自由和逍遥的向往。
她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梦想和情感的自由。
这种个人追求的意识,在封建社会中是非常罕见的,而李清照却毫不犹豫地将其写入词中,表达了她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思考和质疑。
二、情感表达的艺术李清照的作品充满了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深度表达,她通过词语的运用,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读者共鸣。
她的词作表现了她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一段描述了女主角与情人分离后的寂寞与思念。
“浓睡不消残酒”暗示着女主角一夜未眠,她用酒来麻痹自己无法忘却的情感。
随后,她询问夜晚守卷帘的人,希望能获得一些安慰与回应。
然而,人生如海棠花般依旧,令她感叹时光匆匆。
通过这一段描写,李清照巧妙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反复与绵延,展示了一位女性的柔情与坚强。
三、情感与身份的交融李清照的作品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还涵盖了对自我身份的探索。
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身份认同与束缚。
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一句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压抑。
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身份是较为低下的,她们缺乏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与自由追求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与自由追求](https://img.taocdn.com/s3/m/2e110a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1.png)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与自由追求1. 引言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在宋代以其感人至深的词作而闻名于世。
她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更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对自由追求的探索和思考。
2. 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2.1 对身份限制的反思李清照在其词中频繁表达对女性身份局限的反思。
她通过描绘自身处境、剖析社会束缚等手法,表达出对传统婚姻观念和家庭责任压力的质疑与反抗。
示例引用:"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如梦令》)2.2 对传统婚姻观念的挑战李清照创作了许多关于异地相思、别离之苦等内容,这些作品反映了她对以父母意愿为首要考量的传统婚姻观念持怀疑态度,并倡导自由恋爱和个人选择的权利。
示例引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声声慢》)3. 李清照词作中的自由追求3.1 爱情与自由的挣扎李清照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于爱情和自由之间的冲突与挣扎。
她通过描写强烈的情感交织和内心斗争,传递了她对于爱情自由以及个体意志追求的珍视和坚持。
示例引用:"萧萧几叶风兼雨,楚腰纤捷藏寒玉。
为有源头活水来,何畏浮云遮望路。
"(《醉花阴·薄雪残阳伴晚晴》)3.2 追求艺术与灵性的自由除了对爱情的思考,李清照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演绎以及灵性追求等方面的向往和探索。
她积极通过诗词创作寻找内心自我,并将其抬举到对社会现实约束之外。
示例引用:"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如梦令》)4. 结论李清照的词作中充满了对女性意识和自由追求的探索与思考,她勇敢地挑战了传统婚姻观念和身份束缚,并将个体的爱情和自由价值推向高度。
她通过深邃而抒情的文字,为后人描绘了一幅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寻求自我实现及追逐个人意义的图景。
注:以上文本是经过编写生成的示例内容,可能与事实或原创性存在出入,请以真实资料为准。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所表达的女性独立意识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所表达的女性独立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584d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e.png)
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所表达的女性独立意识引言宋代词人李清照 (1084-1155)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性词人之一,她在其词作中表达了一种独立而坚毅的女性意识。
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女性,李清照面临着诸多限制和压力,但她通过自身的聪慧才智和坚定的信仰,展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和权力的独立精神。
本文将探讨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所表达的女性独立意识,并分析她对女性地位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独立的内心世界自主思考与价值观李清照的词作中透露出她独立思考和坚守个人价值观的特点。
她在《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表明她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
同时,她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写道:“燕子高飞时,袁安高楼空…”这句词描绘了她在感情生活中的独立态度,她并不甘于被从头到尾地追随男性,而是坚持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在她的词作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她对传统思想和规范的质疑。
例如,在《一剪梅·舍短取长》中,她写道:“鹅毛细雪飞,尽道离亭树,更无一个消息。
”这句词表达了她对定婚制度的反思,她并不愿意被束缚在传统的婚姻观念中,而是渴望自由的婚姻和平等的地位。
女性的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词作中展示了女性特有的情感表达,这也是她独立意识的一部分。
她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女性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她写道:“记得小松初长势,梦想还家闻楚声。
”这句词传递了她对归家和怀念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她对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渴望。
李清照的词作中常用自身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来表达女性的情感和独立意识。
例如,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她写道:“燕子高飞时,袁安高楼空。
”这个意象化的描写展示了她在感情中的坚持和独立精神,她不愿在爱情中受制于他人,而是追求自我独立和自由。
对女性地位的思考男女平等的理念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表达了对男女平等的追求和思考。
浅析李清照酒词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李清照酒词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2d967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a.png)
浅析李清照酒词中的女性意识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其词作在文学和艺术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以酒词为代表的一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清照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本文将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来浅析李清照酒词中的女性形象和情感。
一、李清照酒词中的女性形象1. 内心充满情感李清照的酒词写作中,女性的形象总是充满着内心的情感。
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如梦令》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令人怜惜的美丽女子,背负着柔弱的情感和无奈的命运。
尽管这首词没有明确的表达出女性的身份,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内心和情感,是与她与生俱来的性别关系息息相关的。
2. 活泼自由的形象另外,李清照的酒词中也出现了一种活泼自由的女性形象。
例如,“少年心事当拿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别有容颜在水中,笑指曲沼共如愁。
”这首《蝶恋花》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是一位在清凉的夜晚玩水的少女,无拘无束,充满着青春活力。
这种形象,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很难见到,它展现了女性自由、与众不同的一面。
3. 细腻温柔的形象最后,李清照的酒词中也存在一种细腻温柔的女性形象。
例如,“抱琴来,紫衣蝶袖,青髻如刀剪。
月华如水照红妆,也学轻罗小扇拈。
淡铺香径,斜阳里,清泪共谁潸。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点绛唇》中的女性形象,优美、细腻,充满了温柔和柔情。
她手持丝琴,身穿紫色的长袍,发髻如刀剪,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股弱女子的优美和婉约。
二、李清照酒词中的女性情感1. 女性的自觉意识李清照在她的酒词中,不仅展现出各种有别于传统的女性形象,而且还具备较高的自觉和自我意识。
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观察和表达情感,表现出女性在情感和思考方面的独特性。
例如,“恨别鸟惊心,狂到悔,撩乱胡儿民。
翠叶中秋月,何人不起敬。
”这首《如梦令》中的女性,在感情上表现出自我主张和决断的意识,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感受,树立了自己的意志和态度。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女性主义意识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女性主义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05503b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c.png)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女性主义意识1. 引言1.1 概述宋代词人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的词作以其纤细而深沉的情感、优美而质朴的语言风格,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然而,李清照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体现了她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关注与呼唤,展现了她独立自主、坚持追求真我和关心社会状况等女性主义意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李清照的生平与作品概述,探讨其背景和家庭情况以及文学成就和影响力。
其次,通过分析李清照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包括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批判与反思、表达自我意愿与情感追求权利、强调女性自主性和自立能力等方面。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李清照对女性命运的关怀与呼唤,包括对女性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关切与揭示、呼吁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和社会地位的责任感和行动意识、揭示婚姻、家庭和社会对于女性心灵困扰的思考与警示等内容。
最后,文章将在结论部分总结李清照的女性主义意识,并引申对现代女性主义的启示和借鉴,敦促社会关注和尊重女性权益及价值的必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文学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她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
通过深入研究李清照词中关于婚姻、自我追求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认识宋代时期李清照以及当时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处的境遇。
此外,本文也希望为现代社会探索性别平等、关爱女性权益,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2. 李清照的生平与作品概述:2.1 李清照的背景和家庭情况: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知县李九思,祖父是寿昌县令李惺。
她在一个受到良好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2.2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李清照以其深情的笔触、婉约而富有内涵的词作闻名于世。
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她在豪放派与婉约派之间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其细腻感人、真情实感的作品与传统男性文人相提并论。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研究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4bd1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f.png)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研究李清照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以描写自己内心世界、表达女性情感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女性意识。
对李清照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自我意识与自我表达:李清照的词作中多以自我为中心,她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体验生动地表达出来,展示出她敏感、聪慧、独立的个性特点。
她直面内心的痛苦、忧愁和迷茫,同时又展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己的自信,以此诠释了她作为女性的独特视角。
2.对爱情与婚姻的思考:李清照的词作中常常探讨爱情与婚姻问题。
她在词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写出了对婚姻的理性思考和痛苦经历。
她对婚姻与自由、情欲与责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传达了她对于女性地位和女性命运的反思。
3.对社会地位与束缚的反抗:在李清照所处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受到了家族、社会和婚姻等多重束缚。
李清照对此有着明确的认知,她在自己的词作中体现出了对这种不公平和束缚的反抗。
她力求表达女性独特的精神追求和自由意志,展示了女性在封建制度下仍然保持独立思考和自主性的能力。
4.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李清照在词中也关注了女性的命运和压迫。
她通过描绘女性的悲苦遭遇、命运多舛等形象,表达了对女性境遇的同情与关怀。
她关注和批判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对待,呼吁社会对女性给予尊重和平等的对待。
总体来说,李清照的词作展示了她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的女性的追求和倡导。
她通过自己的创作诠释了女性的独特视角和对于自己命运的思考,对后世女性意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她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南宋时期女性的地位与命运,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现代女性地位和权益的进步。
自-论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自-论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093d11fab069dc51220157.png)
论李清照词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张江龙)【内容提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在士大夫大力提倡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她并没有被驯服。
她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大胆干预闺房以外的事情。
她的词作率真自然地表现自我,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在男权社会里发出了最铿锵的鸣响。
她一生艰难曲折,命运多舛。
其词作为女性精神世界的剖白作了最好的诠释。
【关键词】率真精神世界女性意识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并且工诗词,擅文赋,通音律,善书画,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
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长廊中也是罕见的。
在她的词作中,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即女性情感世界,她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气质,.揭示了女性生活中温婉、多情和爽逸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
填补了我国文学史上反映女性精神世界的空白。
一、融情于景、率真自然地表现女性的自我精神世界ﻫ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修养的家庭,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散文家,其母王氏也“善属文”。
良好的教育,优越的环境,加之以李清照天资聪慧,极富文学禀赋;又酷爱读书,博闻强记,形成了词人深厚的文学修养。
其父母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非常开明,所以她从小养成开朗的性格,其天才也得以发挥。
王灼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脆,逼近前辈”。
(1)1、率真自然的表现自我我们可见的易安词中,她少女时代所作的词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意虽浅,却可见李清照少年才力,以及她未出嫁前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用笔为自己作了一幅特殊格调的“肖像”。
却以传神之笔略加点染,塑造了一个纯洁活泼、开朗多情的少女形象。
论李清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论李清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ad629333687e21ae45a9b2.png)
论李清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女性在整个社会中所占据的部分越来越大,女性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进步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李清照在当时就打破了封建的观念,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诗词选集和诗词文化。
无论从历史借鉴的角度还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李清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李清照作品中女性意识综述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少女、初为人妇、丈夫去世和背井离乡四个阶段。
在李清照作词初期,仅是少女的李清照就在诗词上展现了很深的造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一首《如梦令》清晰地表达了这一点。
用上述各种情景的描写来给下文“绿肥红瘦”做了铺垫。
而在李清照和赵明诚初婚时,赵明诚常常把守边疆,李清照的词风渐渐变为了思夫、忧愁,充分表达了李清照对爱情的渴望和敢于表达爱情的勇气。
而在丈夫去世时,恰值“靖康之变”,李清照的词充满了对宋王朝的讽刺和对大无畏精神的向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展现了李清照渴望为国家出力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这种女性意识可以称之为担当。
而在李清照生命末期,词风大都转向了重夺国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这是她对国家、生活所带来困倦的发泄,从而将她豪迈的一面再次展现了出来。
二、李清照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李清照的词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是婉约,一个是豪迈,从而对应了两种意识形态。
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在并不相同,也无法按照现在的情况照搬上去,只能按照当时的情况来分析。
李清照成长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了别的女性很少接受的东西,如文化和才能,并且将这项才能发展下去。
这得益于李清照的家庭因素和个人的性格原因。
到后来,在国家逃亡和丈夫去世的双重打击下,李清照的词风也由婉约转向了豪迈,而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也随即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与传统习惯和社会环境做斗争,而是为国家考虑,把女性意識深处的担当、坚强和责任充分展现了出来。
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念分析
![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2b2a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0.png)
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念分析引言部分的内容:概述:李清照,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之一,以其深情厚意的词作闻名于世。
她在其创作中,通过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社会现实,展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婚姻观念。
本文将对李清照的词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念的变化与发展。
文章结构:本文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首先,在引言中我们会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说明文章结构;然后,我们将详细分析李清照的女性意识表现及婚姻观念转变;接着,我们将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剖析社会对李清照女性意识和婚姻观念产生的影响;随后,我们将探究李清照作品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及婚姻生活,并探讨传统文化对此产生的影响;最后,在结论中总结出李清照词中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念的主要特点,并探讨这些特点对当代社会带来的启示。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李清照词作的分析,深入探究她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和婚姻观念。
同时,通过分析李清照生活背景及当时社会状况,探讨社会因素对其女性意识和婚姻观念的影响。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分析揭示出诗人李清照不同阶段内在思想感情变化,并得出对当代社会的一些启示。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念分析2.1 女性意识的表现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在其作品中展现了独特而鲜明的女性意识。
首先,李清照对自身女性身份的认同感较强。
在她的词作中,经常能够感受到她对于自己女性身份与心理特点的深切体悟和呈现。
其次,李清照对于爱情和家庭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投入。
她以细腻、真挚而又富有内涵的笔墨表达了作为一个女性所面临的困惑、欢乐、离愁别绪等各种情感体验。
2.2 婚姻观念的转变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具有相对保守的婚姻观念。
然而,她却敢于挑战传统婚姻模式,并提出一种新颖的、追求个人幸福与自由的婚姻观念。
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对于婚姻的不同态度,不再局限于封建婚姻中的束缚和劣势地位。
她更注重婚姻中的亲情和爱情,并以理性和平等的角度来思考婚姻关系。
李清照的词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李清照的词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3421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a.png)
李清照的词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概述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以其才情与卓越的艺术成就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词作。
然而,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体现出她对于婚姻、家庭、自我价值等问题的独特认知和深刻思考。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意识表达的方式、主题以及其对当时社会地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女性意识表达方式1.情感表达:李清照通过充满感情和细腻的笔触,抒发出女性内心世界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她用自己真实而深刻的感受来描绘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展现了女性对感情生活的关注与追求。
2.对自我身份认知: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思考。
她以妻子、母亲和女性的身份自居,但同时也表达出对于自身独立性和个体意识的追求,展示了对于女性作为个体的关注。
女性意识主题1.婚姻观念:李清照的词作中常涉及到婚姻观念。
她对于传统婚姻所带来的束缚和困惑有着独特的认知,通过她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她拒绝被桎梏,追求自由与真爱的愿望。
2.家庭伦理:李清照词作中也经常探讨家庭伦理和家庭生活。
她用细腻而深情的笔触描述了夫妻间温馨、亲情、相守等情感,表达出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家庭幸福与平衡的向往。
影响与启示李清照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文学家,在当时社会地位较低并受制于传统观念之下。
然而,她通过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女性意识表达方式,塑造了自己独立、拒绝被定义的形象,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宋代词的内涵和形式,也对后世女性意识觉醒有着重要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可以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找到对于女性思考和追求自由的共鸣。
她所展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和价值观念让我们反思传统观念对于女性地位和权益的制约,同时也鼓励我们在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意志时不退缩。
结论通过对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意识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她以真挚情感和独特视角表达了对婚姻、家庭和自我认知等问题的思考。
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体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f0c60e650e52ea551898c4.png)
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摘要:在男权文化语境中,李清照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通过自我形象的鲜活展示、夫妻情爱的坦荡抒写、女性生存困境的紧张思虑,把切实的生命体验升华成为一种生命的审美,超越了男权话语体系中女性只能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赏者的命运,由表现被物化的对象转化为表现血肉丰满、内心丰富、具有主体自我意识的大写的人。
这是古代文学视阈中女性地位的重大转变。
关键词:李清照;词;主体生命;女性意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是一个被男权文化挤压、遮蔽的弱势群体,并不具有言说主体的地位和价值。
文学史上许多描写女子的诗词作品往往由男性代言,女性群体自身本应具备的种种内在主体意识和真实的性别特征已被历史文化语境有意忽略了。
在男性话语占据统治地位的宋代文坛,尽管也有一批女性零零散散地写着诗词,但都零落散乱难成气候。
只有李清照,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把切实的生命体验升华成为一种生命的审美,从而发出了超越时代的强劲声音。
一、自我形象的鲜活展示在男权文化氛围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只是作为“性”的类别出现,以满足男性的心理寄托和情感表达需要。
李清照与男性作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她的笔下呈现的,是极具个性色彩和人格魅力的“这一个”女性。
她的词作往往以自我及自我世界为主体,通过大胆坦率地描画自我形象、袒露自我情感心理轨迹来完成对外部世界的观照与对生命价值的体验。
在她的笔下,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生命境遇的女性形象都毫无疑问地处于作品的中心。
她的“这一个”女性的自我抒写,呈现出如下特质:首先是饱满灵动的生命活力。
生长于文化信息充足、学术氛围浓厚的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她成年以前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全面的‘人’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女人’的教育”。
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相对优越的自身条件,使她的心理、情感能够较少受阻碍地健全发展,并且能够在一种比较宽松的言说语境中保持较为自由的思想状态。
这种相对健全和谐的状态,在其早期词作中有着充分展现。
北宋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
![北宋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54757e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9.png)
北宋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引言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女性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女性意识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李清照词作中反映出的女性意识和情感表达,并通过具体例子来阐述。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在北宋时期,儒家思想对于女性有着明确的规范,认为女子应该贤良持家、顺从忍让。
然而,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展现了非传统、进取和自我主张的女性意识。
反叛传统李清照敢于违背封建礼教,她不仅婚后继续文学创作,也坚持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她在《如梦令》这首词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呈红袖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展示了她对自我守护和关心个人幸福的意识。
进取求知李清照对于自身修养和知识的追求是耳目一新的。
她深受唐代女作家詹陈氏影响,不仅广泛阅读经典著作,还独立思考并融入到她的词作中。
例如,在《如梦令》这首词中,她运用了“花落人亡”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李清照的情感表达李清照以其细腻而真实的情感表达闻名于世。
她在作品中深切地描绘了爱情、别离和对人生苦难的感受。
爱情之苦李清照以深情而细密地描写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
例如,在《如梦令》这首词中,她借花落人亡之景来抒发爱情不能长久保存之感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别离之恋李清照常以离愁别绪为题材,展示出对离别之苦的切肤之痛。
她在《如梦令》中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对与亲人、爱人的离别之痛,以及情感上的默契与相通。
对人生苦难的思考李清照的词作也反映出她对人生苦难的思考。
例如,在《如梦令》这首词中,她以花开花落的变化来暗示生命的无常和转瞬即逝。
结论李清照是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之一,她在词作中展现了非传统而强大的女性意识和深情细腻的情感表达。
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
注:以上内容完全基于个人观点,没有使用其他来源进行复制或粘贴。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爱情观与女性意识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爱情观与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95b5e0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1.png)
南宋词人李清照的爱情观与女性意识引言李清照(1084年-1151年),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以细腻婉约、深情浪漫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重点探讨李清照的爱情观与女性意识,并分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后世影响。
李清照的爱情观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爱情观。
她对于爱情的理解与描写常常充满睿智和感伤之情。
1. 物我合一的思想李清照认为,爱情是一种使人们心灵交融、身心合一的感受。
她通过描写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表现出了对于爱情追求完美和渴望精神融合的渴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 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李清照对于爱情有着独特的执着和坚持,她在词中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捉摸不定的心境。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 爱情与离别之痛李清照的词作中经常描写离别之痛,反映了她对于爱情无限留恋和伤感的体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清照的女性意识李清照在南宋时期是一位拥有卓越才华和自主意识的女性代表。
她在作品中展现出了关于女性地位、婚姻制度等问题上的洞察力和辩证思考。
1. 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思考李清照对传统女性角色进行了深入思考,并通过自己丰富而个性化的创作,打破了传统固有观念对女性角色的定义。
“脉脉孔雀东南飞,回眸一笑百媚生。
”2. 对婚姻制度的批判李清照在她的作品中对于婚姻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强调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自主权利和尊重。
“君莫舞阳台,我歌月徘徊。
”3. 自立与自主意识李清照通过自身文化修养和才华展示了女性追求自立与自主意识的价值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清照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后世影响李清照作为南宋时期的女词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后世文学中留下了深远影响。
1. 对女性地位提升的影响李清照通过她个人的努力和才华展现了女性的无限潜力,对后来女性地位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与情感抒发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与情感抒发](https://img.taocdn.com/s3/m/a8650a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5.png)
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与情感抒发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是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她的词作流传至今,不仅在情感抒发和艺术表达方面具有独特魅力,同时也展现了当时女性独立思考和自我意识觉醒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她对情感的真实表达。
1. 李清照的非凡才华与背景首先,为了更好地理解李清照词中体现的女性意识和情感抒发,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她本人。
李清照生于一个文化昌盛、相对富裕、重视教育的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拥有过目不忘、才思敏捷的天赋。
这种背景使得她在文学创作中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2. 女性意识在李清照词中的体现作为一个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渗透了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思考。
她经历过嫁作他人妻、守寡等种种困境,这让她对女性的处境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一些词作中,她表达了对束缚和压抑的不满与反叛,试图通过情感抒发来获得一种自我解放与自我肯定。
同时,她也呼吁女性应该拥有自主权利和意识,在家庭、社会和爱情中都能够追求真实的幸福。
3. 情感抒发与真实展示李清照的词作以其极其真实而深入人心的情感抒发而闻名。
她用简洁明快却又含蓄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内心世界的起伏和衷肠之事,通过对爱情、离别、孤独等主题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她身临其中的情景之中。
尽管时代背景不同,但是每一个当代读者都能够从李清照词中找到共鸣,因为爱与离别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李清照以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完美地传递给读者。
4. 李清照词主题与现代价值最后,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词中女性意识与情感抒发的主题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社会背景变化,女性地位提高,但是女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在追求个人价值与幸福之间徘徊。
通过阅读李清照的词作,我们能够汲取思考与启示,为现代女性赋予勇气和智慧,并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女性问题。
综上所述,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意识与情感抒发不仅是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觉醒与自由有一定程度的关注。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548068c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0.png)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坛著名女性作家,其词号为“易安体”。
词集名为《漱玉词》,存词约六十余首。
清照词描绘了一个温婉娇媚,清秀多情的女性世界。
生活闲适的前期,词作热情明朗天真;国破家亡、流浪生活后期,词风缠绵凄苦伤感。
清照作了大量咏花词,用自己的笔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女性眼中的百花王国。
花是她少女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她少妇情肠,深情相思的寄托,花是她晚年孤苦,历尽创伤心灵的外化,花更是她女性意识和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
本文试以李清照的咏花词为线索,追寻“花”意象背后蕴涵的女性意识。
一、清照咏花词举隅百花中被清照采集于笔的往往是格高韵远如红梅、黄菊、雨荷者,清新淡雅。
例如:咏梅有“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
”(《玉楼春》)“莫根香消玉减,须倍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玉楼春》)“夜来沉醉缺妆迟。
”(《诉衷情》)“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
”《清平乐》咏菊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天》)“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多丽》)咏梨花有“秋千苍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怨王孙》)“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咏桂有:“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天》)。
咏荷有“兴尽晚回舟,深入藕花深处”(《如梦令》),还有:“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花。
”(《蝶恋花》)“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饶艳态,妒风笑胃,长殒东君。
”(《庆清朝慢》)“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天》)上例可管窥清照咏花词之一斑。
二、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相对男性意识而言。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3665b12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6.png)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女性意识与情感表达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独立而坚定的女性意识,同时也体现了她深情而真挚的情感表达。
在她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于女性地位的思考、对于婚姻与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于生活的痛苦与无奈。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李清照的作品表现了她对于女性地位的思考。
在宋代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束缚在家庭和婚姻之中。
然而,李清照却通过她的作品表达了对这种束缚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意愿。
例如,在《如梦令》中,她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她以自己误入莲花深处的比喻,暗喻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顿和束缚。
通过这样的意象描写,李清照让读者感受到了她对于以爱情婚姻为束缚的不满情绪。
其次,李清照的作品展现了她对于爱情的追求与表达。
她的词作以表达内心深情为主题,倾诉了她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在《如梦令》中,她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她用雨疏风骤的情景描绘了她在爱情中的纠葛和心思缠绕,通过描写眷恋和无奈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她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于爱情的痴迷。
最后,李清照的作品折射了她对于生活的痛苦和无奈。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于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于命运无奈的感叹。
例如,在《一剪梅》中,她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她以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景象表达了她对于痛苦和寂寞的感受,通过自己的个人经历,反映出她对于人生苦难和无常的深入思考。
总之,李清照作为宋代词人,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她的女性意识,还表达了她深情而真挚的情感。
她通过对于女性地位的思考、对于爱情的追求与表达,以及对于生活的痛苦与无奈的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了她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
她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的价值,更是对于现代女性的启示和鼓舞。
无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长河中,她都是不可忽视的文学巨匠。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特征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f5cadd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b.png)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特征
李清照词是宋代妇女文学的代表作,具有极为独特的文风、优雅的美感及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被誉为“宋词祖师”。
其诗歌中的女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李清照词体现出女性强烈的感情,把极其柔弱、脆弱的女性情感凝缩成沉郁的气氛,幻化为一片汪洋大海,倾泻柔情。
其次,词中总是充满诗人浅薄而又故事穿插的慨叹,是诗人彼此间的情感博弈,让读者体会到女性情思在深夜岁月里唤醒萌燃的浪漫。
最后,李清照的词中皆有一些炎夏、寂寞的情节,栩栩如生,读来有女性的爱怜与情思,总是令人
折服、感动。
总之,李清照的词中洋溢着女性情思,让人感受到她的辛酸与柔情,这也是李清照词闻名流传的原因之一。
结合封建文化中女性受制的原因,隐约暗示了她所受到的压迫与抗争,
正是这份深沉的情思不断激励着她创作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藏般的词作。
李 清照的词中如何体现女性视角
![李 清照的词中如何体现女性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8b65c50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8.png)
李清照的词中如何体现女性视角李清照,这位在词坛独树一帜的女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
她的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体现尤为显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女性内心世界。
李清照的词作常常围绕着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展开。
在那个封建礼教束缚的时代,女性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但李清照却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并将其融入到词作之中。
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绘了她与友人游玩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女性在闲暇时光中的自由与快乐。
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是简单的游玩经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女性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享受。
女性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更为细腻和含蓄,李清照的词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她的爱情词,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
眉头刚刚舒展,心头却又涌起,这种细腻的情感波动,只有女性视角才能如此精准地捕捉和传达。
她不像男性词人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运用,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李清照还在词中展现了女性对于自身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反映了她在经历生活的波折和变故后的痛苦与无奈。
她不仅仅是在抒发个人的情感,更是在借词表达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无法自主掌控命运的悲哀。
这种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洞察,使她的词作具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此外,李清照的词作也体现了女性对于美的独特追求。
她善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 一道 靓 丽 的 风 景 。 对 于 李 清 照 的 艺 术 风 格 和 卓 越 成 就 , 宋 子 文 集 ・ 和 奏 S - 》 的 礼 教 思 想 , 学 疯 狂 地 对 人 民 进 行 封 有 延 L ) 理 以来 评 论 家 已成 共 识 。其 实 , 清 照 的 价 值 不 仅 在 其 所 取 得 的 建 道 德 思 想 的禁 锢 , 杀 人 类 正 常 的 感 情 需 求 。妇 女 在 这 种 封 李 扼
文 学成 就 , 李 清 照 置 于 整 个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史 中 审 视 发 现 , 把 作 建 纲 常 和 理 学 思 想 的禁 锢 下 , 男 子 遭 受 更 多 的 思 想 压 抑 和 情 比 为 一 个 女性 词人 , 还 具 有 极 强 的 女 性 意 识 , 该 说 正 是 这 种 感 摧 残 。李 清 照 处 于这 样 的 时 代 环 境 里 , 于 大 胆 地 描 写 女 性 她 应 敢
摘 要 : 以传 统儒 家 文 化 为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的 男 权 文 化 中 , 在 宋代 女 词 人 李 清 照 却 有 着 极 强 的 女 性 意 识 , 的词 以鲜 明 的 女 性 笔 她 触 抒 写 女 性坦 率 纯 真 的 心 灵 , 然 自成 一 家 。本 文 认 为 李 清 照 词 的 女 性 意 识 表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 欣 赏 自我 形 象 , 求 人 格 精 神 ; 卓 ① 追 ② 青春 的觉 醒 , 胆 热 烈地 追 求 爱 情 ; 突破 传 统 观 念 , 力 张 扬个 性 。 大 ③ 极 关 键 词 : 清 照 词 女 性 意 识 李
鲜 明 的女 性 意识 使 李 清照 的 词 “ 徒 俯 视 中 国 , 欲 压 倒 须 眉 ” 内 心 情 怀 , 唱青 春 和 爱 情 的美 好 。在 这 些 词 中 我 们 可 以 感 受 不 直 歌
① , 得 世 人 的 高度 赞 誉 。 为此 , 文 拟 从 以下 三 个 方 面具 体 阐 到 她那 颗 跳 动 着 的 对 生 活 、 情 、 命 执 著 的 心 灵 。如 《 溪 沙 赢 本 爱 生 浣 述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 。
传 的性 质 , 而 对 自我 形 象 的 描 写 是 其 重 要 内 容 , “ 面 芙 蓉 己 的孤 独 之 感 。下 片则 直 抒 对 出 门在 外 的丈 夫 刻 骨 铭 心 的 思 念 因 如 绣
一
笑开”《 ( 浣溪 沙 ・闺情 》 ,素 约 小 腰 身 ”《 淘 沙 》等 , 过 , 心 情 ,此 情 无 计 可 消 除 , 下 眉 头 , 上 心 头 ” 大 胆 地 表 现 了 自 )“ (浪 ) 不 “ 才 却 ,
在 中 国 历 史 上 李 清 照 是 一 个 奇 迹 , 以 一 部 《 玉 词 》 身 颐提 出“ 死 事 极 小 , 节 事 极 大 ” 《 程 全 书 ・遗 书 二 十 二 》 她 漱 跻 饿 失 (二 )
于 群 星 璀 璨 的 宋 代 词 坛 , 为 以男 性 为 主 的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史 上 的封建道德 , 了南宋朱熹则进一步提 出“ 成 到 存天理 , 灭人欲” 《 ( 朱
更 多 的时 候 这 种 自我 形 象 是 通 过 咏花 委婉 含 蓄地 展示 出来 的 。 己 对 丈 夫 的 那 种 真 挚 执 著 、 细腻 愁 苦 的爱 情 心 理 。 如 《 清 朝 慢 》 “ 华 淡 直 , 约 俱 见 天 真 。待 得 群 花 过 后 , 庆 :容 宁绰 李 清 照 在 词 中 毫 不 隐 讳 地 描 写 了 自 己高 尚 纯 洁 的 感 情 , 自
受 这 种 文 化 的 影 响 , 清 照 在 词 中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把 自 己 比喻 成 设 想 和情 人 幽会 的情 景 “ 波 才 动 被 人 猜 ” 而 且 还 敢 于 主 动 幽 李 眼 ,
花 , 自 己既 具 备 了花 的特 性 , 时 又 有 别 于 花 的 特 性 , 这 种 会 情 人 “ 移 花 影 约 重 来 ” 使 同 在 月 。词 中 的 少 女 对 爱 情 非 常 地 纯 情 , 完
论 李 清 照 词 的 - l 意 识 / i - c,
苏 文 娟
( 山西运 城 市 卫 生 学校 山西 运城
中 图分 类 号 :19 1 o 文 献 标 识 码 : A
040 ) 4 0 0
文 章 编 号 :08 2 X 2 1)7 0 7 2 10 —9 5 (0 10 —02 —0
描 写 中 显示 出 对 自我 性 别 的 认 可 , 自我 形 象 约束 。 又 如《 剪 梅 》 红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 一 ( ,
李 清 照 的 词 在某 种 程 度 上 就 是 她 心 路 历 程 的 记 录 , 有 自 词 上 片 主要 是 通 过描 绘秋 光秋 意 , 切 细 腻 , 折 委 婉 地抒 写 自 带 真 曲
・
闺情 》 ( :绣幕芙 蓉 一笑 开) 斜 偎 宝鸭衬 香腮 , , 眼波 才动 被人
1 欣 赏 自我 形 象 。 求 人 格 精 神 追
猜 。一 面风 情 深 有 韵 , 笺 娇 恨 寄 幽 怀 , 移 花 影 约 重 来 。词 传 半 月 中 国传 统 文 化 向 来 认 为 女 人 似 花 , 人 是 被 欣 赏 的 对 象 , 神 地 描 绘 了 少 女 娇 柔 神 态 和 渴望 爱 情 的 心 理 , 不 但 敢 于 大 胆 女 她
一
番 风 露 晓 妆 新 。娇 娆 态 , 风 笑 月 , 妒 长 东 君 。② 通 过 对 菊 花 然 大 方 地 流 露 了她 的 爱 情 意 识 和 心 理 , 把 自 己 心 灵 深 处 的 情 ” 她
显 的 颜 色 、 态 和 品 质 的 赞 美 , 现 了词 人 对 自 我 超 群 绝 伦 的芳 感 波 澜 以最 形 象 最 恰 当的 方 式 映 现 出 来 , 示 了 柔 情 似 水 的 李 形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