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设计大师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锷对话原研哉:
re-design为生活重新定义
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
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
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朱锷对话原研哉:re-design为生活重新定义
日常生活的陌生化
朱锷:我曾听你说过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整十年中,你满脑子里都装着“RE-DESIGN”这一概念。围绕这个概念,你进行了几次尝试,召开“新通心粉设计展览”大会和制作与“米文化”这一概念相适应的米袋设计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尝试项目。
原研哉:“RE- DESIGN”这个词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重新设计”,就是重新面对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事物,从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现代设计的真谛,给日常生活用品赋予新的生命是我真正感兴趣的课题。对我来说,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 “RE-DESIGN”这个词,也包含了把社会中人们共有的、熟知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意义。也就是说,在“日用品”这个题目的设定中,不去追求那些奇异的事物,而是从人们所“共有”的物品中来提取价值,用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设计”这一概念。
设计和纯艺术
朱锷:日常生活中,房子、椅子、澡盆,甚至牙刷等等,这些东西是组成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基本物品,它们各由一定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间的组关系就是所谓“现代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原研哉:通过对这些日常基本生活用品的合理创造,人其实在探求自身精神状态的调和,设计就是人通过对物质的创造来解释生活和生存的意义及愿望的过程。朱锷:而另一方面,纯艺术常被人称为是为了发现人类新精神而进行的创作。原研哉:设计和纯艺术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也是我经常会想到的问题,把设计和纯艺术硬性结合或者分开,都没有意义,在这里我不想给它们下定义,我只想把设计这一概念通过“RE-DESIGN”这种方法来整理,来把握,并体会设计和纯艺术之间的差异。
朱锷:纯艺术是个体意识,是非常个性化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只有艺术家本人才可能准确地把握。纯艺术表现,可以有很多解释的方法。
原研哉: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我们把纯艺术表现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来看待、欣赏、评论、展览或者编辑成书,那就已经不是艺术家的工作,而是第三者在和纯艺术打交道了。朱锷:而与之相对,设计的动机基本上不是想表现自我意识,设计的本质是发现人们所共有的问题,然后将其解决的过程。因为设计探求的是共性和普遍性,所以无论是谁,都可以很好地理解设计,能够站在和设计师同样的角度来思考和理解问题,并且诞生出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从而产生共鸣,这就是设计的特有魅力。
“RE-DESIGN”展
朱锷:现在,我们来具体说说“RE-DESIGN”展。
原研哉:作为造纸商社“竹尾纸业”百年纪念展览会的一部分,2000年4月在东京同时进行了两个展览,一个是“纸与设计”展览,关注优质纸张和印刷技术相结合的发展历史。另一个展览就是以展望设计未来为主题的“RE-DESIGN—日常生活中的21世纪”展。“RE-DESIGN”展具体来说,就是邀请建筑、平面设计、广告、照明、时装、摄影、纯艺术等领域的三十二位有着明确主张和独特眼光的日本设计师,向他们征集关于日常生活中日用品的再设计方案。我们给每个设计师都分配了“RE-DESIGN”课题内容,所有的提案都被做成了
模型,与原来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对每个设计师的具体设计要求都是我亲自设定的。 “RE-DESIGN”是对现有物品进行再设计,而不是改良现有的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反复磨炼形成的,所以无论多么优秀的设计师,要在短时间内有所超越都很困难。所有提交的设计方案都有明确的个性表现,和既有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在概念上有很明显的差异。可以说 “RE-DESIGN”展是一次在这些差异之中发现“设计”本质的展览会。
世界巡回“RE-DESIGN”展览
朱锷: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设计所包围,地板、电视、CD机、书籍、啤酒瓶、照明用具、浴衣、杯垫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经过设计的。能够把这些日常熟知的东西陌生化,再捕捉到新鲜感进行再设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原研哉:我曾经想象,21世纪会产生出很多原来没有的东西,很多东西都会被革新。这样的想法也许放在20世纪更为合适。在新时代日常所熟知的一切将会变得陌生。
朱锷:就像不知何时手机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主角一样,在我们所熟知的日常之中,未来在慢慢地展露出它的模样,等我们回过神来,我们已经身处未来之中。
原研哉:新事物像海浪一样从海的远处向岸边涌来的印象已经是属于过去了。
朱锷:技术的革新给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原研哉:新的技术虽然会给生活带来新的可能,但这完全是环境,而不是创造本身。
朱锷:在由技术带来的新环境中,人类的智慧就在于意识到并且实现自己的想法。
原研哉: “RE-DESIGN”展在日本的四大城市展出之后,被推荐给了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在一个城市展出的时候又往往会受到其他地方的邀请,所以今后数年都会在世界做巡回展出。巡回展出从格拉斯哥开始,经过哥本哈根到香港、多伦多、汉城、米兰、柏林、墨尔本、上海、北京,最后一站在纽约。在已经展出的地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各国的媒体都对展览做了很多热心的报道。结果,展览的主旨更加地明了,进而造成了更大的冲击。展览在格拉斯哥创下了两万人参加的记录,有八所中小学专门组织了研讨会,做了课题研究。在多伦多的展览展期延长了两个月。
朱锷:在今天,我们需要寻求公平的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对相互思想的尊重,包括在各个方面我们要面对的感觉方式。
原研哉:在“RE-DESIGN”的巡回展中,我清楚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关于车票
朱锷:据我所知,到现在为止,你设计的作品中最小的要算是日本国营铁路[JR]的车票了,就是人们向自动售票机投入硬币,一按按钮就会自动跳出的那种。有没有人对此感到惊奇:那上面不就是印了诸如“至有乐街140日元区间”的一些枯燥的小文字吗?
原研哉:事实上,我设计的是车票上的纹底,就是文字下面的花纹。
朱锷:那设计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