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合集下载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应用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应用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应用发表时间:2016-04-27T15:29:25.8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5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杨敏[导读]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6)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

本文对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基本配置方案做出了分析讨论,对具体的功能实施提出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上,本文对目前监控系统的开发、设计、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IEC61850;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新一代引言智能电网是国际电力行业应对全球变暖、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共同选择。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

基于IEC61850标准变电站在国内已经大规模推广,变电站智能化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给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的应用实施提供了基础。

一体化监控系统配置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直接采集站内电网运行信息和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标准化接口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应用、计量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变电站全景数据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

一体化监控系统纵向贯通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横向联通变电站内各自动化设备,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1.1 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配置(配置结构如图1)图1 一体化系统结构(1)安全Ⅰ区的设备包括一体化监控系统监控主机、Ⅰ区数据通信网关机、数据服务器、操作员站、保护装置、测控装置、PMU 等;(2)安全Ⅱ区的设备包括综合应用服务器、Ⅱ区数据通信网关机、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装置、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防等。

G681_110kV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专用技术规范标准[详]

G681_110kV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专用技术规范标准[详]

G681_110kV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专用技术规范标准[详]一、总则1.1 编制目的本技术规范标准旨在为G681_110kV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满足变电站安全生产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G681_110kV变电站新建或改建工程中的视频监控系统。

其他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可参照执行。

1.3 规范依据本规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安全规程以及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现状编制而成。

二、系统设计要求2.1 设计原则(1)先进性: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2)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关键设备应采用冗余配置。

(3)安全性:确保系统及信息的安全,防止非法侵入和恶意破坏。

(4)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未来扩容和升级需求。

2.2 系统组成(1)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云台、防护罩等。

(2)传输设备:包括光端机、光纤、同轴电缆等。

(3)中心控制设备:包括视频服务器、存储设备、监控工作站等。

(4)辅助设备:包括电源、防雷、接地等。

2.3 系统功能(1)实时监控:对变电站现场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

(2)录像存储:对监控画面进行录像存储,便于事后查询。

(3)远程访问:支持远程客户端访问,实现远程监控。

(4)报警联动:与变电站其他系统(如安防、消防等)实现报警联动。

三、设备技术要求3.1 前端设备(2)云台:具备水平和垂直方向转动功能,运行平稳,响应速度快。

(3)防护罩:具备防水、防尘、防腐蚀等功能,适应户外恶劣环境。

3.2 传输设备(1)光端机: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2)光纤: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满足传输距离和带宽需求。

(3)同轴电缆:采用符合国标的高性能同轴电缆,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3.3 中心控制设备(1)视频服务器:具备高处理能力,支持多路视频信号接入和存储。

智能用电监控管理制度规范

智能用电监控管理制度规范

智能用电监控管理制度规范一、总则为了加强用电监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用电安全和供电质量,减少用电成本,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单位各类用电设备和用电场所的监控管理。

三、用电设备监控管理1. 设备采购(1)采购的用电设备应具备国家强制性认证和质量检测报告;(2)采购的用电设备应具备远程监控功能,支持数据采集、分析和报警;(3)适当选择储能、分布式能源及能量管控产品,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2. 设备安装(1)安装用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2)安装用电设备应设置远程监控装置,保证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3)安装用电设备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局线路、配电箱,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设备运行(1)用电设备运行前,应进行设备参数设置、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2)定期对用电设备开展巡检、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3)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以防止故障的再次发生;(4)运行监控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上报相关部门。

四、用电场所监控管理1. 用电场所管理(1)建立用电场所信息档案,包括场所名称、地址、面积、用途、用电信息等;(2)用电场所应根据工艺流程和用电特点进行划分,确定监控模块;(3)用电场所标明相关安全警示标识,保障用电人员安全。

2. 用电信息采集(1)用电场所应安装电能表、分布式能源及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用电数据的实时监测;(2)建立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系统,及时获取用电负荷、功率因数、电流、电压等信息。

3. 用电报警处理(1)建立用电报警系统,对用电场所的安全问题、能耗异常等进行预警和报警处理;(2)实施报警记录和分析,及时跟进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五、监控管理要求1. 数据存储(1)建立用电设备和用电场所监控数据的存储档案;(2)建立监控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智慧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规范书-2021.1.20

智慧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规范书-2021.1.20

智慧站在线监测技术规范书二〇二一年一月1总则本规范仅作为设备的最低要求,所供设备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等最新标准。

2技术规范要求2.1总体要求智慧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应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符合国情,应采用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抗干扰性强的产品。

2.2标准和规范2.2.1按有关标准、规范或准则规定的合同设备,包括卖方向其他厂商购买的所有组部件和设备,都应符合这些标准、规范或准则的要求。

2.2.2表1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技术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本技术规范。

表1设备和附件需要满足的主要标准2.3设计原则智慧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应以高度可靠的智能设备为基础,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应用功能互动化。

2.3.1智慧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2.3.2应满足站内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要求,满足输变电设备管理系统建设需要,支持系统层各子系统标准化、规范化存取访问以及和调度等其他系统进行标准化交互。

2.3.3应满足变电站集约化管理、顺序控制、状态评估等要求,支撑各级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3.4提高变电站安全生产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营运效率。

2.3.5智慧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规定。

2.4监视范围变电站所有的变压器、断路器、GIS、避雷器、容性设备等的状态信号和容性设备绝缘状态信号归入状态监测系统的监视范围。

2.5系统构成2.5.1系统结构2.5.1.1状态监测系统可以作为子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设计,也可自成独立系统,但自成系统时应能遵循DL/T 860标准实现与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交互信息。

国网智能站通用设计主要技术原则介绍

国网智能站通用设计主要技术原则介绍

主要设计原则
(4) 站控层设备配置方案 ➢ 除常规配置的主机及远动工作站外,配置1套状态监测及智能 辅助控制系统后台主机;保护子站整合于主机工作站中。(目前 站控层设计方案按照一体化监控系统方案配置)
(5)过程层组网(星型网,单网,双网) (6)组柜方案 间隔层设备按串或按间隔统筹组柜。(部分方案存在双套保 护共组一面柜情况。如何取得空间与运行安全之间的最佳平衡?)
(2011年版)
智能电网设计相关标准
设备类标准: 1、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Q/GDW 678-2011 2、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 3、《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Q/GDW424-2010 4、《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Q/GDW425-2010 5、《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Q/GDW426-2010 6、《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Q/GDW427-2010 7、《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Q/GDW428-2010 8、《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 Q/GDW429-2010 9、《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Q/GDW430-2010 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2012年版)
主要设计原则
(2) 保护跳闸方案 ➢ 采用直采直跳;
(3) 保护、测控方案 ➢ 500kV断路器宜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可采用保护、测 控独立配置方案;(目前设计方案一般采用独立保护装置) ➢ 220kV宜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目前设计方案一般采 用独立保护装置) ➢ 110kV及以下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无双测控问题, 但需考虑合理的硬件构架减少相互原则类标准: 1、《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383-2009 2、《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393-2009 3、《330-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394-2009 4、《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Q/GDW Z410-2010 5、《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Z414-2010 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 441-2010 7、《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Q/GDW 534-2010 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部分》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1 总则2 引用标准3 术语4 管理职责4.1 管理部门职责4.2 运检单位职责5 运行管理5.1 巡视管理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5.3 倒闸操作管理5.4 防误管理5.5 异常及事故处理6 设备管理6.1 设备分界6.2 验收管理6.3 缺陷管理6.4 台账管理7 智能系统管理7.1 站端自动化系统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7.3 智能辅助系统8 资料管理8.1 管理要求8.2 应具备的规程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9 培训管理9.1 管理要求9.2 培训内容及要求1 总则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合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 引用标准Q/GDW 383-2022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22《110 (66) kV~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394 《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410-2022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24-2022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5-2022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6-2022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7-2022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8-2022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29-2022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0-2022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431-202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Q/GDW 441-202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640 《110 (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11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642 《330kV 及以上330~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750-202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22]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生[2022]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科[2022]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安监[2022]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份)》国家电网生[2022]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22]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3 术语3.1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关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有关规范的研究

关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有关规范的研究

关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有关规范的研究【摘要】在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时,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十分重要,本文参考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编制智能变电站建设时的两个规范,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变电站需求、调度中心需求、生产管理系统需求以及系统的范畴、功能、框架、新型设备、结构等各个方面对其监控系统的规范进行了探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调度中心规范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网的建设已成为热门话题。

智能电网涉及到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以及调度及通信系统等各方面的环节,而变电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其水平直接决定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高度。

智能变电站建设时,新设备、新技术以及新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变电站的总体智能化水平,但也伴随着投入增加、系统过多以及信息交互困难等许多问题。

为了响应国网公司“节约环保”的建设理念,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加以规范,本文参考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编制的《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以及《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对智能变电站建设时的一体化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

1 一体化监控系统需求分析(1)变电站需求。

变电站需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系统集成需求。

由于在建设智能变电站时,会增加许多新的设备和功能,致使一些新的系统,如智能辅助系统、状态监测系统等出现,需增加变电站相关设备和总体投入。

2)信息交互需求。

监控系统的最初目的就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的监视,并进行相关操作和控制,但目前变电站内部系统过多,比如智能辅助控制系统以及状态监测系统等电网都不能实时监视,给运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高级应用需求。

高级应用功能是智能变电站的一个突出特征,体现着变电站的智能化。

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的基础是变电站的全景数据。

比如目前变电站的智能告警功能,只能局限于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和保护测控装置,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需求,应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和建设。

国网智能站通用设计主要技术原则介绍

国网智能站通用设计主要技术原则介绍
陕西院:750kV、 330kV; 浙江院:500kV; 江苏、河南院:220kV; 福建、上海院:110kV、 66kV; 山东院:补充了220kV A2-6方案。
地址:南京江宁开发区苏源大道58号-3
成果形式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750kV智能 变电站部分(2011版)》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纸质):总论、对应110(66)-750kV 6个不 同电压等级变电站设计技术导则。主要说明典设的使用方 法和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智能化方案设计原则。 第二部分(光盘):对应110(66)-750kV 6个电压等级 84个方案的技术方案部分。内容包括方案说明(本方案二 次系统配置情况及技术经济指标)及与智能化相关的各专 业增补/修改图纸。
地址:南京江宁开发区苏源大道58号-3
主要设计原则
(1)一次设备智能化 采用“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方案; 互感器可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也可采用常规互感器;推 荐常规互感器。
地址:南京江宁开发区苏源大道58号-3
主要设计原则
(2) 保护跳闸方案
采用直采直跳;
(3) 保护、测控方案
动力区
绑扎条(阻燃) 绑扎条(阻燃)
混凝土基础(示意)
地址:南京江宁开发区苏源大道58号-3
3.2 系统继电保护
(1) 主要设计原则 继电保护装置除检修压板外其余均采用软压板。 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相互闭锁、位置状态等 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传输。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型式,两个断路器的电流合并单元分别接入保护装置,电 压合并单元单独接入保护装置。 TV并列、双母线电压切换功能由合并单元实现。 采用纵联保护原理的保护装置的硬件配置及软件算法应支持一端为数字采样、 另一端为模拟采样或两端均为数字采样的配置形式。 取消母线保护柜上模拟面板,通过装置液晶面板进行查看与操作。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能。
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I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 ICD 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ED 能力描述文件) SCD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SSD 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系统规范文件) CID 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IED 实例配置文件) SCL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变电站配置语言) 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公共信息模型) SVG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可缩放矢量图形)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示语言) PMU Phasor Measurement Unit(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3.2 数据通信网关机 data communication gateway 一种通信装置。实现智能变电站与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之间的通信,为主站系统
实现智能变电站监视控制、信息查询和远程浏览等功能提供数据、模型和图形的传输 服务。
3.术语和定义
3.3 综合应用服务器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server 实现与状态监测、计量、电源、消防、安防和环境监测等设备(子系统)的信息通
信,通过综合分析和统一展示,实现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和辅助设备的运行监视与控制。
3.4 数据服务器 data server 实现智能变电站全景数据的集中存储,为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查询和访问服务。
3.5 可视化展示 visualization display 一种信息图形化显示技术。通过可视化建模和渲染技术,将数据和图形相结合,实

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介绍

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介绍

智能变电站目前制定的标准规范:智能变电站目前制定的标准规范: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地位:性技术指导文件,是总的指导性原则。

是其它智能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和体系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变电站?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传统变电站与数字化传统变电站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设备?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设备?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定义的核心术语:什么是智能组件?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GB/T14285相关要求;后台监控功能参考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子系统使用统一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访问以及和调度等其它系统进行标准化交互。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技术原则:(和《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要求,进行安全分区、通信边界安全防护,确保控制功能安全。

传统变电站与智能(数字化)变电站对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装置。

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功能的新增要求:(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为基本功能,根据需要可集成计量、保护等。

宜就地安装。

支持顺控和在线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功能的新增要求:(网络化控制等。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作流程切换主接线,投退保护软压板,急停,图形界面可视化操作。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障不造成系统问题,方便配置,工况检测报警,记录分析系统实时记录、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号保护、相量测量、故障录波等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将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综合展智能变电站的系统功能的新增要求:(判断,实现站内自动控制装置(如备自投、母线分合运行)的协调工作,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

国电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国电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国电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电网的建设和运营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由此,国电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通过集成各种监控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变电站各个环节的监控、控制和管理,提高变电站的运维水平和效率,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仪器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湿度、气压等。

2.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上层的数据处理中心,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及时性。

3.数据处理中心: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算法和模型计算得到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预警等。

这一层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查询和分析。

4.系统管理及控制层: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判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或发送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用户界面层:在PC端或移动设备上展示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控制。

三、系统功能1.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对变电站的各种设备实时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线路的电流、电压参数,变压器的温度、湿度参数等;2.故障诊断和预警:通过系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时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并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时通过界面或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给相关人员;3.智能控制和操作:对变电站的各种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如远程开关、调整和控制线路的电流和电压等;4.统计和分析报表:对变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5.安全和保护功能:通过对设备的监控和控制,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避免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四、系统优势1.实时性高: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变电站的各项数据,及时反馈变化情况,并提供预警功能。

2.可靠性强:系统具有自动诊断、故障预测等功能,能够提前预防和修复设备故障,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录波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 • 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宜按电压等级
和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每台故障录波装置或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不应跨接双重化的两个网络; • 主变宜单独配置主变故障录波装置; • 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网络方式或点对点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
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
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
MU;

双重化配置的MU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
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对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过程层网络配置原则: • 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宜按电压等级
分别组网。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 程层GOOSE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 制器。 •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 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网, 第二套保护接入B网。 •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 超过4个交换机。
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混合使用的情况。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采样同步应由保
护装置实现,支持IEC60044-8或IEC61850-9-2协议,在
工程应用时应能灵活配置。

保护装置应自动补偿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响应延迟,当
响应延时发生变化时应闭锁采自不同MU且有采样同步要
求的保护。保护装置的采样输入接口数据的采样频率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智能变电站规范

智能变电站规范

智能变电站相关标准和规范汇总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09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394-2009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11145-2014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Q/GDW 11024-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导则》Q/GDW 1808-20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Q/GDW 11024-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导则》Q/GDW 1809-20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规程》Q/GDW 1810-201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测试规范》Q/GDW 11050-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应用技术规范》Q/GDW 11051-2013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性能测试规范》Q/GDW 11052-2013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Q/GDW 11053-2013 《站域保护控制系统检验规范》Q/GDW 11054-2013 《智能变电站数字化相位核准技术规范》Q/GDW 11055-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Q/GDW 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2-2010《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技术规范》Q/GDW 426-2010《合并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8-2010《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580-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Q/GDW 640-2011《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41-2011《22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42-2011《330千伏-75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689-2012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Q/GDW 690-2011《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校验规范》及编制说明Q/GDW 691-2011《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测试规范》Q/GDW 715-2012《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技术条件》Q/GDW 750-2012《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Q/GDW 1161-2013《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175-2013《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429-2012《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Q/GDW 678-2011《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 1875-2013《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测试及验收规范》Q/GDW 1396-2012《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733-2014《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检验规范》Q/GDW 1976-2013《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技术规范》Q/GDW 11010-2013《继电保护信息规范》Q/GDW 1914-201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验收规范》Q/GDW 11361-2017 智能变电站保护设备在线监视与诊断装置技术规范Q/GDW 10131-2017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GDW 10422-2017《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技术规范》Q/GDW 10427-2017 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Q/GDW 11354-2017 调度控制远方操作技术规范Q/GDW 11661-2017 1000kV继电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1662-2017 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文件技术规范Q/GDW 11663-2017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平台与整定计算软件数据交互接口标准Q/GDW 11765-2017 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建模及编码技术规范Q/GDW 11766-2017 电力监控系统本体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GDW 11794-2017 智能变电站二次光纤回路及虚回路设计软件技术规范图黄色可以删除,有更新,涂红色的为新增的图绿色的11050、1976已经停用由10976替代。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

山西省电力公司文件晋电科信〔2012〕264号关于转发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等两项标准的通知所属各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电通中心,电网工程指挥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大同电校,送变电公司,供电承装公司:现将国家电网公司印发的《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和《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两项企业标准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1—附件:关于印发《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等两项标准的通知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2—主题词:能源变电站系统规范通知山西省电力公司办公室2012年2月22日印发—3—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科〔2012〕143号关于印发《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等两项标准的通知总部各部门、各分部,公司各单位: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规定,《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和《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等两项标准已经通过审查,现批准为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并予以印发,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1—附件:1.Q/GDW678-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及编制说明2.Q/GDW679-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二○一二年二月七日主题词:科技变电站监控系统标准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2012年2月7日印发—2—ICS29.240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678—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Fun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of smart substation2012-02-07发布2012-02-07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678—2011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2)5总则 (3)6数据采集 (3)6.1总体要求 (3)6.2电网运行数据采集 (3)6.3设备运行信息采集 (4)7运行监视 (5)7.1总体要求 (5)7.2电网运行监视 (5)7.3设备状态监视 (5)7.4可视化展示 (6)7.5远程浏览 (6)8操作与控制 (6)8.1总体要求 (6)8.2站内操作与控制 (7)8.3调度操作与控制 (8)8.4防误闭锁 (8)8.5顺序控制 (8)8.6无功优化 (8)8.7智能操作票 (9)8.8操作可视化 (9)9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 (9)9.1总体要求 (9)9.2数据辨识 (9)9.3智能告警 (10)9.4故障分析 (10)10运行管理 (10)10.1总体要求 (10)10.2源端维护 (10)10.3权限管理 (10)10.4设备管理 (11)10.5保护定值管理 (11)10.6检修管理 (11)11辅助应用 (11)IQ/GDW678—201111.1总体要求 (11)11.2电源监测 (11)11.3安全防护 (11)11.4环境监测 (12)11.5辅助控制 (12)12信息传输 (12)12.1总体要求 (12)12.2站内信息传输 (12)12.3站外信息传输 (12)附录A(规范性附录)信息命名规范 (14)附录B(规范性附录)告警信息分类规范 (16)附录C(资料性附录)智能告警简报 (18)附录D(资料性附录)故障分析报告 (19)编制说明 (21)IIQ/GDW678—2011前言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

智能变电站相关规范与标准

智能变电站相关规范与标准
站技术 仍处 于发 展 阶段 , 技 术 规 范 的相 关 技 术原 该
合变 电站 主接线 形 式 , 能 完 整 体 现与 其他 装 置联 应
系 的全部信 息 , 虚端 子 的逻 辑 连 线 可 以直 观 地反 映
则 将 随着技术 的发展与成 熟 逐步修 订 完善 。
不 同智能装 置 之 间 G OOS E联 系 的全 貌 , 保 护 专 供
[ 中图分类 号]TM7 ; 2TM7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 0—9 6 2 1 ) 0 638 (0 0 增刊 1 0 6 —3 0 10
2 0 年 5月 , 09 国家 电 网公 司提 出 了立 足 自主创 新, 以统一 规划 、 统一 建设 、 一标 准为原 则 , 统 建设 以
统 、 次设 备组 柜及 布置 、 / 二 光 电缆 选 择 、 防雷 接地 和

61 ・
箜 鲞 型 I
21年 1 00 2月
湖 北 电 力
V14 d Dc 0 o3Ad . 01 e .2
抗 干扰 、 高级 功能 等 的技术 要求进 行 了说 明。 智 能变 电站一 次 部 分 宜采 用智 能 设 备 ( 次设 一 备 和智 能组件 的 有 机 结合 体 ) 。智 能 终端 安 装 处 宜 保 留检修 压板 、 路 器 操作 回路 出 口压板 和 操 作 把 断
信等 电源一 体化 设 计 、 体 化 配 置 、 一 一体 化 监 控 , 其 运行 工况 和信息 数据 能通 过一 体化监 控单元 展示 并 转换 为标准 模型 数据 接人 自动化 系统 。
智能变 电站 智 能装置 G OOS E虚端 子设 计要 结
互 感器 设备 的设计 、 制造 和运 行经 验 , 由于智 能变 电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有关规范解读_樊陈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有关规范解读_樊陈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同时也为了满足大运行大检修需求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牵头组织编写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和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以解决当前智能变电站内部系统繁杂不同系统之间信息交互困难全站信息流不能随需求顺利流通等问题
第 36 卷 第 19 期 2012 年 10 月 10 日
随 着 智 能 电 网 的 发 展 建 设,调 度 中 心 各 项 高 级 应用功能的实现也越来越需要变电站为其提供更多 高质量、高品质 的 全 景 数 据。 在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提 出 “大运行”建设的要 求 后,调 度 中 心 对 变 电 站 的 这 种 需求就更加强烈。
当前调度中心对变电站的上送数据都会进行数 据 校 核 ,以 保 证 为 调 度 控 制 决 策 所 提 供 的 数 据 准 确 、 可靠。但这些数据 的 源 头 为 变 电 站,若 能 在 源 头 上 就能实现数据校核,则 不 仅 能 够 及 时 发 现 测 控 设 备 运 行 状 态 的 异 常 ,同 时 也 可 为 调 度 中 心 提 供 预 警 ,更 为重要的是,它还能 有 效 减 少 调 度 中 心 数 据 处 理 的 工作量。这一功能在智能变电站内部信息量大量增 长的情况下变得尤为迫切。
2)信 息 交 互 需 求 变电站内部存在的多套系统给运行管理带来了 新问题。从监控系 统 设 置 的 最 初 目 的 来 看,就 是 要 对电网运行的实时 信 息 进 行 监 视,对 相 关 设 备 进 行 操作和控制。但目 前 存 在 的 智 能 辅 助 控 制 系 统、状 态监测系统均不属 于 电 网 实 时 监 视 的 范 畴,若 变 电 站运行管理人员需 要 获 取 相 关 设 备 的 状 态 信 息,则 需 要 更 换 监 控 平 台 ,这 给 运 行 维 护 带 来 了 不 便 。 3)高 级 应 用 需 求 智能变电站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高级应用功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传统监控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变电站监控方式存在着信息孤岛、数据不共享、智 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对变电站监控 的更高要求。
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优势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内各设备信息 的集成与共享,提高监控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保障电力 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变电站定义及特点
定义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 、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 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 ,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 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 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 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告警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异常数据并发出告警信息,减少误报和漏报 情况。
故障定位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进行定位,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优化运行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现设备运行规律,提出优化运行 建议,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05
系统设计与实现
硬件设计
传感器选择
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 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

通信接口设计
设计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接口电路, 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数据采集与处理
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电路,对 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和数字化 处理。
电源与抗干扰设计
设计稳定的电源电路和抗干扰措施, 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
当前一体化监控系统在故障诊断和预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关算法和模型,提高系统的故障诊断和预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击添加文本
本标准适用于 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设备研制和工 程调试。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可参照执行。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精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GB/T 2900.15 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 GB/T 2900.50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通用术语 ✓ GB/T 2900.57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和配电 运行 ✓ GB/T 1373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 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 ✓ DL/T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5-104 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3.4 数据服务器 data server 实现智能变电站全景数据的集中存储,为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查询和访问服务。
3.5 可视化展示 visualization display
一种信息图形化显示技术。通过可视化建模和渲染技术,将数据和图形相结合,实
现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等信息图形化显示功能,为运行监视人员提供直观、
--精品--
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GOOSE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
形象和逼真的展示。
--精品--
3.术语和定义
3.6 全景数据 panoramic data 反映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态、暂态、动态数据以及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图像 等的数据的集合。 3.7 计划检修终端 scheduled maintenance terminal 配备安全文件网关的人机终端,实现调度计划、检修工作票、保护定值单等管理功 能。
3.2 数据通信网关机 data communication gateway 一种通信装置。实现智能变电站与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之间的通信,为主站系统 实现智能变电站监视控制、信息查询和远程浏览等功能提供数据、模型和图形的传输 服务。
--精品--
3.术语和定义
3.3 综合应用服务器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server 实现与状态监测、计量、电源、消防、安防和环境监测等设备(子系统)的信息通 信,通过综合分析和统一展示,实现一次设备在线监测和辅助设备的运行监视与控制。
--精品--

3.术语和定义
3.1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smart substation
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 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 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精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Q/GDW 534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 Q/GDW 616 基于 DLT860 标准的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应用规范 ✓ Q/GDW 622 电力系统简单服务接口规范 ✓ Q/GDW 623 电力系统动态消息编码规范 ✓ Q/GDW 624 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 ✓ Q/GDW 679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 5 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监安全〔2006〕34 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678-2011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功能规范
--精品--
目录
01
范围
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3
术语和定义
04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05
总则
06
数据采集
07
运行监视
08
操作与控制
09
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
10
运行管理
11
辅助应用
12
信息传输
--精品--
1.范围
本标点准击规添定加文了本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明确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 控系统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和交互方式。
IEC60870-5-101 网络访问 ✓ DL/T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5 部分传输规约第 103 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
标准
--精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 DL/T 89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 DL/T 5149 220kV~500kV 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Q/GDW 131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 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 Q/GDW 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 Q/GDW 215 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E 语言规范 ✓ Q/GDW 383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 Q/GDW 396 IEC61850 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 ✓ 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精品--
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 I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 ➢ ICD 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ED 能力描述文件) ➢ SCD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 SSD 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系统规范文件) ➢ CID 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IED 实例配置文件) ➢ SCL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变电站配置语言) ➢ 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公共信息模型) ➢ SVG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可缩放矢量图形) ➢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示语言) ➢ PMU Phasor Measurement Unit(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