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计算热负荷.
采暖工程: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

采暖工程: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建筑物的热负荷民用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一. 房间热负荷的组成: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b.加热由门、孔洞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c.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空气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Qj=Kf(tn-tw)aQj---通过供暖房间某一面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WK---该面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该面维护结构的散热面积,m2tn--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w--室外采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是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计算,考虑各项附加后的耗热量Q1=Qj(1+βch+βf+ βli+ βm)(1+ βf.g)(1+ βj)βch–朝向修正;βf–风力修正;βli–两面外墙修正;βm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f.g–房高附加修正;βj –间歇附加修正;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V=∑( l L m)l---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mL---每米门窗缝隙的基准渗风量,m3/h·mm---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外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可按照建筑的形式查表计算工业厂房及辅助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1.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a. 室内空气温度的确定1)工作地带的设计温度 tg2)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 n当车间高度≤4m时,tn=tg;当车间高度>4m时,对地面 tn=tg,对外墙、外窗和外门 tn=(tn+td)/2;对屋顶tn=td=tg+Δt(H-2)Δt = 0.3~1.5℃/m (温度梯度)b .当 tn分别按照地面、外墙及屋顶取不同值时,房高附加修正率βf .g=0 ,两面外墙修正βli =0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m =02.厂房的门窗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3.厂房的大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a.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大门,附加率为200~500%;b.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外门,按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G=A +(a +Nνw ) FG--冲入的冷风量,kg/s; N—常数,0.15~0.25a, A—系数,查表 ;V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 /sF--车间上部可能开启的排气窗或排气孔的面积,m2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体积估算Q N =a q N.VV (t n .p- t w)Q f=a q f. V V (tn .p- t w. f)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面积估算(方案设计)Q N= q N.S S建筑物的冷负荷一. 房间得热量的组成:a.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b.通过外窗进入的辐射热量c.人体散热量d.照明散热量e.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热源的散热量f.食物或物料散热量g.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h.渗透空气带入室内得热量二.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三.空调房间的湿负荷房间湿负荷的组成:a.人体的散湿量b.空气渗入带入的湿量c.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d.潮湿的表面、液面的散湿量e.食品及其他物料的散湿量f.其他设备的散湿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a.对流形式的得热量立即变成室内冷负荷b.太阳辐射得热量经过围护结构吸热-放热后,有时间的延迟和数量上的衰减所以计算这部分得热量时,应该逐时计算(这与计算热负荷时不同)热负荷计算---稳定传热冷负荷计算---不稳定传热1.围护结构的冷负荷a.外墙、屋面的传热冷负荷计算Qτ=K F ∆tτ-ξ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点钟∆tτ-ξ—作用时刻下,冷负荷的计算温差℃例: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时房间的热负荷时,应取时刻τ=16,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时,16时外墙内表面。
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负荷计算方法热负荷计算是热能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确定建筑的热能系统投资和设计的依据。
热负荷计算,也称为热量平衡计算,是指确定热量平衡条件下,在某一空间内、某一时间段内,建筑外界与室内各热源及负荷之间的能量平衡情况,以及影响该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二、热负荷计算的用途1.负荷计算主要用于热环境设计,如:室外环境对室内环境对入射热量的影响,空气供应量和制冷量的计算,采暖量、采暖器热量及配管长度的确定,室外热源的引入等。
2.负荷计算还可以用于热工分析,如:室内排风量的计算,室内温度的计算,建筑物的热传导的计算,热隔离材料的选择和热网的设计等。
3.负荷计算也可以用于热能利用设计,如:温度控制和温度曲线的计算,节能设施的设计,能量重组、节能与再利用等。
三、热负荷计算的主要方法1.验法:此法根据某一位置的若干年的最高温、最低温的历史数据,以及近几年采暖负荷的调查,测定出某地区建筑物的年总负荷,然后满足日温曲线的计算要求。
2.一环境理论:此法是基于均一环境理论,根据建筑物的朝向,计算出建筑物在各个方向上的受热系数,然后根据地理位置经纬度,以及气候、天气、温度和太阳辐射等室外条件,结合计算出的热量平衡,最终计算出某一位置的日内热负荷和日外热负荷。
3.规程:此法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热利用规程,通过按照规定的参数计算出建筑物内部热负荷,最终得出内部热量损耗及外界热负荷。
四、热负荷计算的一般步骤1.定空间的热量平衡状态首先要确定建筑空间的热量平衡状态,即空间内在某一时间段充分能量平衡时,室内和室外各热源之间的能量平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如温度、太阳辐射、热放射、热对流、比热容等。
2.集数据根据确定的热量平衡状态,收集建筑物室内外环境因素以及各种热源的数据,包括室外温度、太阳辐射、室内温度等,以便对热负荷情况进行精确的计算。
3.定模型根据收集的数据,调整室内外环境因素,并建立热负荷计算模型,经过各种热源条件下的探讨,最终以能满足热量平衡要求的结果,作为热负荷计算的基础指标。
空气温升热负荷计算公式

空气温升热负荷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涉及到能源消耗和环境控制的领域,空气温升热负荷计算公式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家伙。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啥是空气温升热负荷。
简单说,就是要让一定体积的空气温度升高所需要的热量。
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你想让房间里暖和起来,得知道得给房间提供多少热量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温度,这时候就要用到这个公式啦。
空气温升热负荷的计算公式是:Q = mcΔT 。
这里的 Q 表示热负荷,单位是焦耳(J);m 是空气质量,单位是千克(kg);c 是空气的比热容,大约是 1000 焦耳/(千克·摄氏度);ΔT 则是温度的变化量,单位是摄氏度(℃)。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
他家新装修了房子,装了一套很高级的空调系统。
可是冬天的时候,那房间就是不暖和。
朋友就很纳闷,明明买的是大功率的空调,咋就不给力呢?我就跟他说,可能是没有算好空气温升热负荷。
我们一起量了房间的尺寸,估算了房间里的空气体积,然后根据空气的密度算出了空气质量。
再根据他想要房间从 10℃升到 20℃,算出了温度的变化量。
把这些数字代入公式里一算,发现他买的空调功率根本就不够!这事儿让我朋友恍然大悟,他赶紧换了个功率更大的空调,这下冬天可就舒服多了。
其实,这个公式在很多地方都能派上用场。
比如说工厂的车间,要保证生产环境的温度适宜;还有大型商场,得让顾客在舒适的温度下购物;甚至是养殖场,也要控制好禽畜生活的环境温度。
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这个公式的时候,总是会通过各种实际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
比如说计算教室里的热负荷,让我们想象在寒冷的冬天,怎样才能让同学们都能暖暖和和地学习。
再比如说,夏天的时候,一些冷藏库需要保持低温,这时候也得用类似的原理去计算保持低温所需要排出的热量。
在建筑设计中,这个公式更是至关重要。
建筑师们得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计算出建筑物在不同季节所需要的供暖或者制冷的能量,从而合理地设计供暖和制冷系统,以达到节能和舒适的双重目标。
热负荷计算方法

风量后,再计算其耗热。
4. 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 Q3(W)
请参考《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P314 。
5. 单层厂房的大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
Q3(W)
每班开启时间等于或者小于 15min 的大门,采用附加率法确定其大门冲入冷风耗热
附加在大门的基本耗热量上,附加率为 200% ~ 500%
每班开启时间大于 15min 的大门,按下面经验公式确定其大门开启冲入冷风量
V 的计算方法:
V = ∑(l ·L ·n )
(3.1.1)
式中:
l— 房间某朝向上的可开启门、窗缝隙的长度, m ;
L— 每米门窗缝隙的渗风量, m3/(m ? h) ;
n — 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考虑热压与风压的联合作用, 且室外风速随高度递增时的计算方法 (暖通与空调设
计规范规定之方法) : V = l1 ·L0 ·pow(m, b) 式中:
式中:
Qj — 该围护物的基本耗热量, W ;
βch — 朝向修正;
βf — 风力修正;
βlang — 两面外墙修正;
βm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
βfg —房高修正;
βjian —间歇附加。
3. 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Q2(W)
Q2 = 0.28 ·Cp ·V ·ρw·(tn - tw)
式中:
F—车间上部可能开启的排风窗或排气孔的面积,
m2
多层厂房大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可按民用多层建筑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
条
件是车间内无机械通风造成的余压(或正或负) ,无天窗,无大量余热。
3
G
( kg/s ): G=A+(a+N · vw) ·F 式中:
供暖热负荷计算

供暖热负荷计算供暖热负荷计算是针对建筑物或空间的供暖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能够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室内舒适温度的要求。
热负荷计算是通过对建筑物或空间内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计算出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
下面将从热负荷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热负荷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热负荷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建筑物或空间所需要的热量。
室内温度、外部气温、建筑物的结构、材料、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建筑物的热负荷。
因此,热负荷计算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定合适的供暖系统容量。
热负荷计算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即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通过经验公式和因数来进行计算,例如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外墙材料、窗户的数量和尺寸等来估计热负荷。
而现代方法则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热负荷计算,更加科学和精确。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参数,如墙体材料、窗户型号、保温层厚度等进行热负荷计算。
影响热负荷计算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列举几点主要的因素:1.窗户和墙体的传热系数:窗户和墙体是建筑物外部与室内的分界面,传热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热负荷计算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传热系数越小,热负荷越小。
2.外部气温和室内温度:外部气温和室内温度是热负荷计算的两个基本参数。
当外部气温较低,室内温度要求较高时,热负荷就会增加。
3.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建筑物的保温性能是指建筑物对外界热传导的抵抗能力。
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越好,热负荷就越小。
4.室内人员和设备的热量释放:人员和设备的热量释放是热负荷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员和设备产生的热量会增加热负荷。
5.通风换气量:通风换气量也会影响热负荷。
通风换气量越大,热负荷也会相应增加。
综上所述,供暖热负荷计算是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室内外温度、建筑物结构、面积、保温性能、人员和设备热量释放以及通风换气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准确计算出供暖系统所需的热量。
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进行选择,以满足实际需求。
热负荷计算的方法

热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热负荷特征,采用合理的方法和计算手段,计算出热负荷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的过程。
热负荷计算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础,热负荷的大小和分布对热工系统的设计有重要影响。
热负荷计算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具体的计算方法取决于热负荷特征,如需要计算的空间、温度、湿度、热负荷和计算时间等。
根据热负荷特征,热负荷计算可以分为室内热负荷计算、室外热负荷计算和热桥计算三大类。
室内热负荷计算是指根据室内空调需求,采用热能平衡原理,计算室内的热负荷的总量和分布情况的过程。
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一维传热计算法,二维传热计算法,多层结构热负荷计算法,热损失和热汇计算法等。
室外热负荷计算是指根据室外建筑物的热负荷特征和环境条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计算手段,计算出室外建筑物的热负荷的总量和分布情况的过程。
具体的计算方法有:太阳辐射及周边热源热负荷计算法,空气换气热负荷计算法,温度梯度热负荷计算法等。
热桥计算是指根据室内外环境条件和建筑物的热桥特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热桥计算是指在确定热桥之前,通过对建筑物外表面与室内环境的温度进行计算,来确定热桥的位置。
计算热桥的步骤如下:
1、计算物理热桥:首先,通过计算建筑物外表面与室内环境的温度,以及建筑结构之间的热传导,来确定物理热桥的位置。
2、计算空气热桥:其次,通过计算建筑物外表面与室内环境的湿度、温度,以及建筑结构之间的热传导和湿度传导,来确定空气热桥的位置。
3、计算汽蒸汽热桥:最后,通过计算室内温度、湿度、汽蒸汽率,以及建筑物外表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热传导和湿度传导,来确定汽蒸汽热桥的位置。
热负荷和流量的换算公式

热负荷和流量的换算公式1.热负荷的定义与计算公式热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给某个系统或物体的热能量。
它可以用来评估空调、供暖系统、冷却设备等的制冷或供热能力。
热负荷的计算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差、物体的热容量、传递热量的介质等。
热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热负荷=热质量×每单位质量热量×系统能效-热质量:指热能的总量,可以用热质量流量来表示,单位是焦耳/秒(J/s)或者千瓦(k W)。
-每单位质量热量:指单位质量的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
单位是焦耳/千克(J/k g)或者千卡/千克(k ca l/k g)。
-系统能效:是指系统所用的能源转化成热能的效率。
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者理论计算得到。
2.流量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截面的物质的数量,是流体力学中常用的概念。
对于热负荷的计算,流量用来表示通过系统传递的热质量的数量。
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流量=传递热量/每单位质量热量-传递热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系统传递的热量。
单位是焦耳/秒(J/s)或者千瓦(k W)。
3.热负荷和流量的换算关系热负荷与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热负荷和流量的换算公式:热负荷=流量×每单位质量热量×系统能效该公式可以用来在已知流量的情况下计算对应的热负荷,或者在已知热负荷的情况下计算所需的流量。
4.举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热负荷和流量的换算关系,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假设某空调系统的流量为1000kg/s,每单位质量热量为1000J/k g,系统能效为0.8。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换算公式来计算对应的热负荷:热负荷=1000kg/s×1000J/kg×0.8=800000J/s=800k W因此,该空调系统的热负荷为800k W。
5.总结热负荷和流量是评估热能传递能力的重要指标。
热负荷和流量的换算公式为热负荷=流量×每单位质量热量×系统能效。
热功率、热负荷、热焓量计算方法

热功率、热负荷、热焓量计算方法热功率、热负荷、热焓量一、热功率定义及单位。
1、热功率是加热设备根据事物加热的时间和能量消耗的多少设计确定物理量,计算单位是KW,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所释放的能量。
常用的英制单位为马力(正HP)2、热负荷是加热设备在标准状况下所消耗能源全部转化的能量,计算单位是千焦耳(KJ),更常用的单位是千卡(Kcal)国外的设备常用英制BTU作单位。
3、热焓量,是指热力传递的函数。
通常用来计算气体(蒸汽)可以释放热能数值,可以用千焦(KJ ),千卡(Kcal )做单位。
我们最常接触能的包含蒸汽的焓值。
二、各种热功率单位表示方法的意义。
1、千瓦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1千瓦=1000焦耳/秒1000J/S2、马力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马力: =746 焦耳/秒1HP=746J/S3、千焦能量单位。
1KJ=1KNM (千*牛顿*米)4、千卡能量单位。
1Kcal=每kg标准状况水开靠1C能量5、BTU 英制能量单位1BTU=778.169*bf • ft(磅力•英尺6、除常用的KW , HP, KJ , Kcal , BTU之外,表示热功的单位还有W, J , cal,和Mw , Mj , Mcal,也就是瓦,焦耳,卡和兆瓦,兆卡。
他们是KW的千分之一和千倍。
三、需要分析的问题。
功率是单位时间作的功,它本身不是能量,只能说明单位时间内可以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焦耳、千卡、BTU是能量大小值,与时间无关。
功率是表示设备的强度,力量。
而能量是表示消耗能源的数值。
10KW的设备1 小时释放的能量与5KW 2小时释放的能量相同的。
功率不等于热功能量。
KW与KJ,Kcal之间没有可以换算的可能。
1、热量之间的换算, 1KJ=0.238846Kcal四、换算1kcal=4.1868KJ 1KJ=0.948BTU1BTU=1.05506KJ 1Kcal=3.967BTU1BTU=0.252074Kcal2、功率与热能的比例关系常用千瓦时作单位(电度)1 千瓦时=1KWH=3600KJ1KJ=859.846Kcal 1KWH=859.846Kcal1Kcal=0.001163KWh 1KWh=3412.14BTU1BTU=0.252074Kcal五、如何计算设备的功率,能耗,热负荷,设备的功率是用千瓦表示的。
热负荷计算公式

热负荷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热负荷的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热负荷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为了维持室内或设备的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
准确计算热负荷对于合理设计供暖、空调、制冷等系统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
热负荷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度差、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特性、室内人员数量、设备的散热量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常见的热负荷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围护结构包括墙壁、屋顶、窗户、门等,它们的传热会导致热量的散失或增加。
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1 = K × F ×(tn tw)其中,Q1 表示围护结构的传热热负荷(W);K 表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m²·℃);F 表示围护结构的面积(m²);tn 表示室内计算温度(℃);tw 表示室外计算温度(℃)。
传热系数 K 取决于围护结构的材料和构造,不同的材料和构造具有不同的传热性能。
例如,砖墙的传热系数比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大,意味着热量更容易通过砖墙散失。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分别计算不同朝向的墙壁、屋顶、窗户和门的传热热负荷,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的围护结构传热热负荷。
二、冷风渗透引起的热负荷在建筑物中,由于门窗的缝隙等原因,室外的冷空气会渗入室内,从而带走热量。
冷风渗透引起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2 =028 × cp × ρ × L × (tn tw)其中,Q2 表示冷风渗透热负荷(W);cp 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约为 101 kJ/(kg·℃);ρ 表示室外空气的密度(kg/m³);L 表示渗透冷空气量(m³/h)。
渗透冷空气量 L 的计算比较复杂,通常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门窗的密封性等因素,采用经验公式或查表的方法来确定。
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

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数据中心的热负荷计算是设计和运营数据中心的重要步骤之一。
正确的热负荷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确保数据中心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负荷计算的重要性数据中心是大规模计算机设备集中存放的场所,高密度的设备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恰当的热负荷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从而配备合适的散热设备,优化散热系统的效率。
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降低能源消耗。
二、热负荷计算的方法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
1. 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调整的热负荷计算方法。
通过对过往数据中心运行情况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中心的热负荷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规模较小、设备类型单一的数据中心。
但是由于依赖于经验和历史数据,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心可能会存在误差。
2.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一种基于热力学原理和计算机仿真的热负荷计算方法。
通过建立数据中心的热力学模型,结合数据中心的设备布局、功耗信息等参数,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数据中心的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过程,得到热负荷的准确计算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适用于规模较大、复杂设备类型的数据中心。
但是需要专业知识和软件支持。
三、热负荷计算的步骤进行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数据中心的相关信息,包括数据中心的布局、设备类型和功耗、环境条件等。
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2. 计算设备功耗根据数据中心的设备类型和规模,计算每个设备的功耗。
设备的功耗通常可以从设备的技术参数或者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中得到。
3. 计算散热功耗根据设备的功耗和工作状态,计算数据中心的散热功耗。
散热功耗包括设备直接散发的热量和空调系统消耗的能量。
4. 估算散热能力根据数据中心的设计和散热设备的技术参数,估算数据中心的散热能力。
005-体积法-采暖热负荷的估算办法

供暖热负荷估算-体积热指标法1
空气源热泵或其他作为冷热源时,选取采暖制冷指标时,采用24h持续供暖制冷的指标,不考虑间歇折合。
在进行运行测算时,考虑空气源热泵或其他冷热源,考虑10-15小时的全负荷运行时段,要考虑间歇。
体积热指标法一般是指在室内外温差为1℃的情况下,每立方米建筑物所对应的采暖热负荷。
体积热指标公式:Qn=a×Rn×V×(tn-tw)。
采暖热负荷W=修正系数×体积热指标W/m³×建筑的外围体积m3×(室内空气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注1:a修正系数,参考下表:
一般取0.5w/(m3*k)。
体积热指标法2。
供热计算

六、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一)城市热负荷计算1.计算法①采暖热负荷计算Q=q·A·10-3(6-11)式中,Q为采暖热负荷(MW),q为采暖热指标(W/m2,取60~67W/m2),A为采暖建筑面积(m2)。
②通风热负荷计算Q T=KQn (6-12)式中,Q T为通风热负荷(MW),K为加热系数(一般取0.3~0.5),Qn为采暖热负荷(MW)。
③生活热水热负荷计算Qw=Kq w F (6-13)式中,Qw为生活热水热负荷(W),K为小时变化系数,q w为平均热水热负荷指标(W/m2),F为总用地面积(m2)。
当住宅无热水供应、仅向公建供应热水时,q w取2.5~3W/m2;当住宅供应洗浴用热水时,q w取15~20W/m2。
④空调冷负荷计算Qc=βq c A10-3 (6-14) 式中,Qc为空调冷负荷(MW),β为修正系数,q c为冷负荷指标(一般为70~90W/m2),A为建筑面积(m2)。
对不同建筑而言,β的值不同,详见表6-6。
表6-50 城市建筑冷负荷指标注:当建筑面积<5000m2时,取上限;建筑面积>10000m2时,取下限。
⑤生产工艺热负荷计算对规划的工厂可采用设计热负荷资料或根据相同企业的实际热负荷资料进行估算。
该项热负荷通常应由工艺设计人员提供。
⑥供热总负荷计算将上述各类负荷的计算结果相加,进行适当的校核处理后即得供热总负荷,但总负荷中的采暖、通风热负荷与空调冷负荷实际上是同一类负荷,在相加时应取两者中较大的一个进行计算。
2.概算指标法对民用热负荷,亦可采用综合热指标进行概算。
①民用建筑供热面积热指标概算值详见表6-51。
表6-51 城市民用建筑供暖面积热指标概算值注:1.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离户面积小,可采用表中较小的数值;反之,则采用表中较大的数值。
2.上表推荐值中,已包括了热网损失在内(约6%)。
②对居住小区而言,包括住宅与公建在内,其采暖热指标建议取值为60~67W/m2。
供暖平均热负荷计算公式

供暖平均热负荷计算公式供暖平均热负荷是指在供暖季节内单位面积的建筑物所需的热量,通常以瓦特/平方米(W/m²)或千瓦特/平方米(kW/m²)表示。
计算供暖平均热负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建筑物所需要的供暖能力,从而合理选择供暖设备、调整供暖系统和节约能源。
供暖平均热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热负荷 = 外墙面积× 外墙传热系数 + 内墙面积× 内墙传热系数 + 屋顶面积× 屋顶传热系数 + 地板面积× 地板传热系数 + 窗户面积× 窗户传热系数 + 人员热负荷 + 设备热负荷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一项的计算方法。
1. 外墙面积外墙面积包括建筑物四周的外墙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房间外墙的长和宽。
外墙面积一般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2. 外墙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是指外墙的热传导能力,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
不同材料的外墙传热系数不同,常见的材料如砖墙、混凝土墙等都有相应的传热系数。
3. 内墙面积内墙面积包括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的内墙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房间内墙的长和宽。
内墙面积一般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4. 内墙传热系数内墙传热系数是指内墙的热传导能力,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
不同材料的内墙传热系数不同,常见的材料如砖墙、木质墙等都有相应的传热系数。
5. 屋顶面积屋顶面积是指建筑物顶部的覆盖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屋顶的长和宽。
屋顶面积一般以平方米(m²)为单位。
6. 屋顶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是指屋顶的热传导能力,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
不同材料的屋顶传热系数不同,常见的材料如瓦片、金属屋面等都有相应的传热系数。
7. 地板面积地板面积是指建筑物地面的面积,计算时需要考虑地板的长和宽。
供热计算

六、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一)城市热负荷计算1.计算法①采暖热负荷计算Q=q·A·10-3(6-11)式中,Q为采暖热负荷(MW),q为采暖热指标(W/m2,取60~67W/m2),A为采暖建筑面积(m2)。
②通风热负荷计算Q T=KQn (6-12)式中,Q T为通风热负荷(MW),K为加热系数(一般取0.3~0.5),Qn为采暖热负荷(MW)。
③生活热水热负荷计算Qw=Kq w F (6-13)式中,Qw为生活热水热负荷(W),K为小时变化系数,q w为平均热水热负荷指标(W/m2),F为总用地面积(m2)。
当住宅无热水供应、仅向公建供应热水时,q w取2.5~3W/m2;当住宅供应洗浴用热水时,q w取15~20W/m2。
④空调冷负荷计算Qc=βq c A10-3 (6-14) 式中,Qc为空调冷负荷(MW),β为修正系数,q c为冷负荷指标(一般为70~90W/m2),A为建筑面积(m2)。
对不同建筑而言,β的值不同,详见表6-6。
表6-50 城市建筑冷负荷指标建筑类型旅馆住宅办公楼商店体育馆影剧院医院冷负荷指标βq c 1.0q c 1.0q c 1.2q c0.5q c 1.5q c 1.2~1.6q c0.8~1.0q c 注:当建筑面积<5000m2时,取上限;建筑面积>10000m2时,取下限。
⑤生产工艺热负荷计算对规划的工厂可采用设计热负荷资料或根据相同企业的实际热负荷资料进行估算。
该项热负荷通常应由工艺设计人员提供。
⑥供热总负荷计算将上述各类负荷的计算结果相加,进行适当的校核处理后即得供热总负荷,但总负荷中的采暖、通风热负荷与空调冷负荷实际上是同一类负荷,在相加时应取两者中较大的一个进行计算。
2.概算指标法对民用热负荷,亦可采用综合热指标进行概算。
①民用建筑供热面积热指标概算值详见表6-51。
表6-51 城市民用建筑供暖面积热指标概算值建筑物类型单位面积热指标(W/m2)建筑物类型单位面积热指标(W/m2)住宅58~64商店64~87办公楼、学校58~87单层住宅81~105医院、幼儿园64~81食堂餐厅116~140旅馆58~70影剧院93~116图书馆47~76大礼堂、体育馆116~163注:1.总建筑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离户面积小,可采用表中较小的数值;反之,则采用表中较大的数值。
热负荷的计算

则kw s KJ r q Q m 931/9314.223436001500==⨯==热 归纳:(3)潜热法(仅用于热交换中发生相变化),如冷凝或蒸发。
热热热r q Q Q m ==' 冷冷冷r q Q Q m =='热r 、冷r :热、冷流体的汽化潜热,J/kg把例2和例3加起来与例1比较结果?说明:例2和例3就是例1题得分解,在缺少焓值时,亦可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
过渡:前面我们讨论的是忽略热损失时热负荷的计算,如果考虑热损失,那么热负荷如何计算?学生计算例2和例3的和kwQ Q Q 8.10358.10493121=+=+=热有点出入,但近似相等。
通过比较加深对显热法和潜热法的应用场合发现问题 探求新知二、考虑热损失,热负荷的计算(10分钟)4-17(a )冷流体走管内, 热流体走管外(多媒体展示)看图分析, 小组交流小组学生回答: 如图所示,热损失在热流体这边 分析:Q 损并没有通过传热面,通过传热面的热量只是冷流体得到的热量,那么损热冷Q Q Q Q -=='通过图形分析,进一步加深理解热损失没有通过传热面热流体走管内,冷流体走管外结论:计算热负荷'Q时,抓住管内流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进行计算。
如图所示,热损失在冷流体这边分析:Q损是热流体把热量传给冷流体后损失的,那么损冷热QQQQ+=='通过让学生看图分析,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思考加深理解(10分钟)例:某换热器中用pa5102.1⨯的饱和水蒸气加热苯,苯的流量为hm/53,从20℃加热到70℃。
其换热情况如图4-17(a)所示。
若设备的热损失估计为冷Q的8%,试求热负荷及蒸汽用量。
(多媒体展示解题步骤)解:(1)依题意可知热负荷的计算,依冷QQ=’,根据苯的平均温度45℃,查知:C苯=1.756KJ/(kg2·k),密度为879kg/m3kwttCqQQm5.107)2070(756.187936005)(12'=-⨯⨯⨯=-==苯苯冷(2)蒸汽用量的计算,查kpa2102.1⨯饱和水蒸气的冷凝潜热kgKJr/8.2246=气,依题意知损热冷QQQQ-=='小组讨论分析:已知量,要求量,分析热负荷等于冷流体吸收的热量及热流体放出的热量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尝试计算,与给出的解题过程比较通过对例题分析讨论使学生达到初步掌握知识应用的目的。
热负荷计算3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计算出锅炉房的 最大计算热负 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 据。
一、计算热负荷 Qmax K0 K1Q1 K2Q2 K3Q3 K4Q4 Q5
要点:
1、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是选择锅炉容量的主要依据,即锅炉房的设计容量 至少等于最大计算热负荷,但不能超出太多,以免造成浪费或使锅炉长期处于低 负荷运行而降低热效率。 2、根据原始资料来确定各热用户的同时使用系数,如果没有资料,建议采取 如下值: K1————. 采暖取1.0 K2——通风取0.9-1.0 K3——生产取0.7~1.0 K4——生活取0.5,如果生产与生活完全错开,则取0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Q pj 4 D4 8
要点:
1、对有季节性负荷的锅炉房,其平均热负荷应按采暖期和非 采暖期分别计算。
2、平均热负荷表明热负荷的均衡性。设备选择时应考虑这因 素,如变负荷对设备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实例:最大计算热负荷19t/h,采暖期平均热负荷13t/h,非采 暖期平均热负荷5t/h。 方案:
或者,Qn Qpj1 N 16 Qpj 2 N 8
其中,Q pi 2 Qmax 5 t pj tn tw
全年耗煤量计算按照
Qn Bq Qdw 1 2
1 2
Qdw
锅炉热效率,取0.55~0.6
室外管网输送效率,取0.85~0.9 标准煤发热量,取29308 KJ/Kg
20 6、6、6、2
10、10
10、6、6
4、4、4、4、4
热负荷的三种计算方法

热负荷的三种计算方法
热负荷是指建筑物或设备需要的热量,通常用于设计和选择空调、供暖和通风设备等。
以下是常见的三种热负荷计算方法:
1. 经验法:这种方法基于经验公式,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墙体材料、玻璃面积等因素来估算热负荷。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建筑物,但可能不够准确。
2. 精细法:这种方法使用数学模型,根据建筑物的材料、尺寸、方向、气象数据等详细信息来计算热量流动和传递。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专业软件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3. 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实际测量建筑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热负荷来计算。
这种方法需要在建筑物内安装传感器和记录仪等设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
如何快速计算热负荷.

摘要如何快速、准确的算得年采暖热负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对北京地区年采暖热负荷的计算作了较详细介绍,适合供暖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P><P>一、问题的提出<BR>要计算年采暖热负荷,可利用做热负荷延续时间图时的基础资料《采暖热负荷延续表》。
该延续表按某一地区采暖季的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他有关参数逐一进行填写计算,最后进行合计。
此种方法资料现成,形象直观,结果较准确,且可得出每一温度段的热负荷值,但计算比较繁琐。
<BR>另外尚有计算年采暖热负荷的其他公式,计算比较简便,但没有像以上年采暖热负荷表那样明确和直观。
<BR>本文结合北京市采暖实际情况,将几种公式算法进行了推导简化。
另外,特别是据年采暖热负荷表中的计算法则,自行推导出计算年采暖热负荷的公式,从而使年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结果更为快捷。
<BR>二、有关资料介绍<BR>要计算年采暖热负荷,以下一些资料必须预先收集或了解。
<BR>two—室外采暖最低计算温度。
北京市two =-9℃;<BR>twp—室外平均采暖计算温度。
北京市twp=-1.6℃<BR>tn—室内温度(℃)<BR>F——所需供热面积(m2);<BR>q——供热热指标(W/m2)。
<BR>《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见下表1所示。
<BR>在制作“采暖年热负荷延续表”时,还有以下几个参数:<BR>ψn—相对温度段内的温度相对比(下标n指相应的温度段);<BR>由ψn=(tn-tw)/(tn-two)得到。
<BR>Qψ—相对温度段内的最大采暖单位热负荷,GJ/h;<BR>通过Qψ=Qmax×ψn计算得到;<BR>式中:<BR>Qmax—最大采暖热负荷,GJ/h;<BR>Qh—相对温度段的总采暖热负荷,GJ/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如何快速、准确的算得年采暖热负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对北京地区年采暖热负荷的计算作了较详细介绍,适合供暖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P><P>
一、问题的提出<BR>
要计算年采暖热负荷,可利用做热负荷延续时间图时的基础资料《采暖热负荷延续表》。
该延续表按某一地区采暖季的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他有关参数逐一进行填写计算,最后进行合计。
此种方法资料现成,形象直观,结果较准确,且可得出每一温度段的热负荷值,但计算比较繁琐。
<BR>
另外尚有计算年采暖热负荷的其他公式,计算比较简便,但没有像以上年采暖热负荷表那样明确和直观。
<BR>
本文结合北京市采暖实际情况,将几种公式算法进行了推导简化。
另外,特别是据年采暖热负荷表中的计算法则,自行推导出计算年采暖热负荷的公式,从而使年采暖热负荷的计算结果更为快捷。
<BR>
二、有关资料介绍<BR>
要计算年采暖热负荷,以下一些资料必须预先收集或了解。
<BR>
two—室外采暖最低计算温度。
北京市two =-9℃;<BR>
twp—室外平均采暖计算温度。
北京市twp=-1.6℃<BR>
tn—室内温度(℃)<BR>
F——所需供热面积(m2);<BR>
q——供热热指标(W/m2)。
<BR>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见下表1所示。
<BR>
在制作“采暖年热负荷延续表”时,还有以下几个参数:<BR>
ψn—相对温度段内的温度相对比(下标n指相应的温度段);<BR>
由ψn=(tn-tw)/(tn-two)得到。
<BR>
Qψ—相对温度段内的最大采暖单位热负荷,GJ/h;<BR>
通过Qψ=Qmax×ψn计算得到;<BR>
式中:<BR>
Qmax—最大采暖热负荷,GJ/h;<BR>
Qh—相对温度段的总采暖热负荷,GJ/h。
<BR>
表2详细收集了北京市采暖期的tw、Hn、ΣHn等有关资料(可从历年来的气象资料中查得)。
并列出ψn的计算公式及其具体计算,以供参考使用。
<BR>
此外,附表1结合实例较详尽的介绍了采暖年热负荷延续表的具体制作及使用。
<BR> 三、采暖年热负荷延续表的实例与制作<BR>
从附表1中可以看出,对北京市一般工程来说前几列完全一样,故本表为制作不同室内温度情况下的采暖年热负荷及制作其他城市采暖年热负荷延续表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模式。
<BR>
结合以上的介绍,以下仅举一个实例,以加深对年热负荷延续表具体计算及其制作过程的认识。
<BR>
例1:北京市某小区供暖面积F=210×104m2,热指标q=45W/m2,求室内温度为tn=18℃时的年热负荷延续表。
<BR>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小时最大热负荷为:<BR>
Qmax=F×q=210×104×45=9.45×104(kW) 或=340.2GJ/h;<BR>
有了小时最大热负荷值Qmax,年热负荷延续表内各温度段的最大采暖热负荷(QΨ)及各温度段总耗热量(Qh)则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即可:<BR>
QΨ=Qmax×ψn,如tw<-8至-9℃时,QΨ=340.2×0.96=326.59(GJ/h);<BR>
而Qh=QΨ×Hn,如tw<-8至-9℃时,Qh=82×326.59=26781(GJ/h);<BR>
本实例设置的采暖热负荷延续表其前面几列与表2完全相同,后面几列按以上公式计算即可。
<BR>
将Qh列的各栏全部相加,得出∑Qh=747986(GJ/a),即为年采暖热负荷之值。
本例完成后的年热负荷延续表见附表1所示(该表最后两行说明见本文后面所述)。
<BR>
四、采暖年热负荷量的计算公式<BR>
目前计算年采暖热负荷尚有以下一些公式:<BR>
1.“简易法”(据哈尔滨建工学院提出)<BR>
Q=24Qmax[n-β0(n-5)/(1+b)] (GJ/a)<BR>
式中:Qmax——最大采暖小时热负荷量(GJ/h);<BR>
n——采暖天数(天)<BR>
β0——系数,β0=(tn-tw0)/(tn-tw0) 北京市tn=18℃时,β0=0.519。
<BR>
b——修正系数b=(5-utp)/(utp-tw0)北京市b=0.909。
<BR>
则Q=24Qmax[129-0.519×(129-5)/(1+0.909)]=2286.91Qmax;<BR>
取Q=2287Qmax。
<BR>
例2:与例1条件相同,用“简易法”求年采暖热负荷量。
<BR>
解:年采暖热负荷量Q=2287×Qmax=2287×340.2=778037(GJ/a);<BR>
取:Q=7.78×105(GJ/a)。
<BR>
2.“设计规范计算式”(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BR>
采暖全年耗热量<BR>
Qah=0.0864NQh(ti-ta)/(ti-tO.h) <BR>
式中:Qah——采暖全年耗热量(GJ/a),<BR>
N——采暖期天数<BR>
Qh——采暖设计热负荷(kW),即前述Qmax;<BR>
ti、ta、tO.h——分别为采暖室内、平均室外、采暖室外计算温度(℃)<BR>
在北京市,采暖天数N=129天,室内温度ti=18℃,室外采暖最低计算温度为tO.h=-9℃,室外采暖平均计算温度为ta=-1.6℃时,上式为:<BR>
Qah=0.0864NQh(ti-ta)/(ti-tO.h)=8.1Qmax (GJ/a)。
<BR>
为统一起见,将Qmax的单位由kW变为GJ/h输入,通过变换,可得:<BR>
Q=2250Qmax(GJ/a)<BR>
例3:与例1条件相同,用“设计规范计算式”求年采暖热负荷量。
<BR>
解:Q=2250×Qmax=2250×340.2=765450 (GJ/a);<BR>
取:Q=7.65×105(GJ/a)<BR>
3.“热负荷延续表法”(据以上热负荷延续表推导)<BR>
以上由热负荷延续表算得年采暖热负荷显然显得十分繁琐,但在一般情况下,北京市的采暖年热负荷量的计算,可从热负荷延续表中推导得出:<BR>
∵Qh=QψHn 而Qψ=Qmaxψn ∴Qh=QmaxψnHn<BR> 而全年的采暖热负荷:Q=∑(QmaxHnψn)<BR>
对北京市则有:<BR>
Q=Qmax∑(Hnψn)=2199.235Qmax<BR> 取:Q=2200Qmax(GJ/a)<BR>
上式即为从采暖热负荷表推导得出的年采暖热负荷的直接计算式。
<BR>
例4:与例1条件相同,用热负荷延续表法,求年采暖热负荷量。
<BR>
解:由上Q=2200Qmax=2200×340.2=748440(GJ/a)<BR>
取:Q=7.48×105(GJ/a)<BR>
为方便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将以上几个公式统一单位、进行整理,作出用公式快速计算年采暖热负荷计算公式一览表,如下表3所示。
<BR>
由表3易见,由热负荷延续表推导得出的年采暖热负荷量的直接计算式,其算得的数值最小。
</P><P>
为提高工作效率,在此附上用Excel编制的北京地区采暖热负荷延续表(见附表1),其编制原理见前所述。
在编制完成该表后,只要在其末尾的黑色粗框单元格内输入供热面积F(m2)、热指标q(W/m2)、室内温度tn(℃)及采暖室外最低计算温度two(℃)后回车,即刻便可填满该表原空白单元格及得到年采暖热负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