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兽医学总结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老师说,把这些题目搞定,七八十分没问题)

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部分。

二、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三、阴阳属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1、阴阳属性的划分:阴阳既然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代表了事物两种相反的属性。一般认为,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概括起来,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均属于阳,凡是向下的、静止的、有形的、寒冷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弱的均属于阴。

2、阴阳的相互关系: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四、五行属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五行属性的划分:??????

2、五行的相互关系: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悔、五行制化、母病及子、子病伴母。

五、五脏、六腑的功能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地方,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2、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3、五脏的功能:

心:心主脉;心藏神;心开窍于舌;心主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肝:肝藏血;肝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脾: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脾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肺主一身之表;外和毛皮;肺开窍于鼻;

肺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肾:肾藏精;肾主命门之火;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4、六腑的功能: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脾胃的运化。

胃:受纳和腐熟水谷,称为“胃气”

小肠: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即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水谷,继续进行消化吸收以分别清浊。

大肠:传化糟粕,即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水谷残渣或浊物,经过吸收其中的多余水液,最后燥

化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

三焦: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三焦总的功能是总司机体的气化,疏通水道,是水谷出入的通道。

5、五脏之间的关系:(重点在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

心与肺: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心主血,肺主气,二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

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而气只有灌注于血液中,靠血的运载才能到达全身。)

心与脾:心主血脉,藏神;脾主运化,统血。

心与肝:主要表现在心主血、肝藏血和心藏神、肝主疏泄两个方面。

心与肾:心位于上焦,其性属火、属阳;肾位于下焦,其性属水、属阴;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滋养、相互制约的关系。

肺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的代谢两个方面。

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升降方面。

肺与肾: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保持正常呼吸两个方面。

肝与脾:主要是疏泄和运化关系。

肝与肾:主要表现在肾精和肝血相互滋生方面。

脾与肾:主要是先天和后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肾主藏精,二

者相互滋生,相互促进。

六、气和血及津液以及气与血的相互关系。

1、气、血、津液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动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气是不断运动的、及其细微的物质;

气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气的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6)营养作用

3、血是循环于脉中的红色液体;

血的生理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血藏神

4、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而稀——津,浊而稠——液)

5、气与血的相互关系:(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4)血以载气

七、病因和六淫的致病特征和病理过程。

1、病因,即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兽医称之为“病源”或“邪气”。

根据病因的来源、性质及致病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外感、内伤和其他致病因素三大类。

2、六淫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反常气候。它们原本是四季气候变化的六种表现,称为六气。

六淫致病,具有下列共同特点:(1)外感性 (2)季节性(3)兼挟性 (4)转化性

3、六淫致病特征:(掌握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风是春季的主风,但一年四季皆有。因风邪多从皮毛侵犯机体而致病,其他邪气也常依附于外风入侵机体,外风成为邪气致病的先导,是六淫中的首要致病因素,故有“风为

百病之始”

(2)寒邪:寒为冬季主风,但四季皆有。寒邪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由外感受,多由气温降低,保暖不够,淋雨涉水,汗出当风,以及采食冰冷的饲草饲料,或或饮凉水太过所致。内寒是机体衰退,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病症。

(3)暑邪:暑为夏季的主气,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4)湿邪:湿为长夏的主气,但一年四季都有。湿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等外在湿邪侵入机体所致;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骤而成。

(5)燥邪:燥是秋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皆有。燥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多由久晴不雨,气候干燥,周围环境缺乏水分所致。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以致机体阴津亏虚所致。

(6)火邪:火、热、温三者,均为阳盛所生,其性相同,但又同中有异。一是程度上有所差异,即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二是热与温,多由外感受,而火即可由外感受,又可内生。

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

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①寒性阴冷,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易致疼痛③寒性收引暑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①暑性炎热,易致发热②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易损伤阳气②湿行重浊,其性趋下③

湿性粘滞,缠绵难退。

燥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①燥性干燥,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①火为热极,其性炎上②易生风动血③易伤津液④易只疮痈。

八、病理的几种表现形式。

1、邪正消长2、升降失常 3、阴阳失调

九、切诊的方法、内容及不同家畜切诊的部位。

1、中兽医学诊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

2、(1)切诊的概念:是依靠手指的感觉,进行切、按、触、叩,从而获得有关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2)切诊的方法: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压畜体浅表的动脉。

3、牛、骆驼切尾动脉,猪、羊切股内动脉,犬猫切股内动脉或前肢内侧的正中动脉。

十、八纲的具体内容,如何辨别寒、热证。

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2、寒热是辩证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症与热症是概括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的两种证候。寒热症辩证要点:辩寒热一般应综合动物口渴与二便情况,四肢、耳鼻冷热,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加以辨别。口渴贪饮为热,不饮水或吸喜饮温水为寒;尿液短赤、粪便燥结或便脓血为热,尿液清长、粪便稀薄为寒;四肢、鼻耳不温或冰冷为寒,四肢、鼻耳温热为热;舌质红、苔黄燥为热,舌质青白、苔白滑为寒;脉数滑为热,脉沉迟为寒等。

十一、脏腑辩证的具体内容,辩证根据。(内容太多,书上86页)

1、心与小肠辩证:心火亢盛、心火上炎、痰火扰心

2、肾与膀胱辩证:

。。。。。。。。。。。。

十二、八法的具体内容。(八法,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