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技术
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4cb5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4.png)
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配电网是一种全新的配电网形式,它把电能传输和分配、调度和控制、自动化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层次清晰、系统可靠、运行安全、经济高效的电力系统。
智能配电网以智能硬件和智能控制器作为依托,将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等,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形成自动监控、自动控制、自动调度的网络体系。
(1)电力计量技术。
通过电力计量,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的状态及安全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故障,以及系统的不平衡状态,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智能调度技术。
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根据系统的实时需求,来进行智能化的调度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负荷的平衡,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率。
(3)智能运行保护技术。
智能配电网采用智能运行保护技术,实现系统实时自动监测,发现系统的运行状态异常,并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电力系统的损坏。
(4)无线通信技术。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将系统的控制信息迅速的传递到相应的点,从而提高系统的操作效率,保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c058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7.png)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
数字智能配电网作为传统配电网向智能化转型的代表,其技术含量和复杂度都远高于传统配电网。
在数字智能配电网中,通信传输技术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保证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系统信息的及时、安全、可靠传输,而且还支撑了数不胜数的重要功能。
首先,通信传输技术为数字智能配电网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持。
数字智能配电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用电行为以及同城能源互联互通等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些数据需要在通信网络上的传输才能实现数字信息化进程,而且传输速度和性能也是决定其智能化程度、综合控制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通信传输技术保障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有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微电网、电动汽车等新业态,众多设备连接的复杂性很高,需要通过通信传输技术来实现设备间的及时交互。
通信传输技术可以对此类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识别并响应故障,从而保障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最后,通信传输技术提升了数字智能配电网的智慧化服务水平。
数字智能配电网中,用户用电行为及用电质量数据需要实时传输,方便智能化系统对用户需求进行动态预测、自适应控制,而通信传输技术则实现了其中数据及时采集和传输的功能。
此外,通信传输技术的不断创新还支持数字智能配电网的代理交易、能源交易等业态的拓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细致、个性化
的服务。
可以说,通信传输技术是数字智能配电网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
未来数字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将进一步依赖于通信传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得数字智能配电网逐步向着更加安全、智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配网智能化简介
![配网智能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191ea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4.png)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实现配网智能化的重 要手段,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技术,可以对配网运行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实现故障诊断、负荷预测等 智能化功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算法优化 、模型可解释性和数据隐私保护,能 够提高配网智能化决策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可以为配网智能化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配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 效率。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安全性,能够 满足配网智能化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需求。
03
配网智能化的应用场景
智能故障定位与隔离
总结词
通过智能化技术,快速准确地定位和隔离配电网中的故障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配网智能化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能够快速检测到故障发生的位置,并自动进行隔离,防 止故障扩大影响其他区域。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提供相应的故障处理建议,帮助运维人 员快速处理问题。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稳 定性,降低维护成本。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实现配网智能化的关键环 节,通过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可 以将配网设备与主站系统连接起来, 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控制。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化、低延 时和安全性,能够满足配网智能化对 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通过先进的预测技术和优化算法,配 网将实现对各类能源的精准调度和优 化配置。同时,配网还将积极探索与 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新兴领域的 融合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 稳定性。
综上所述,配网智能化将在未来实现 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广泛 的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以及更优化的 能源结构与调度模式。这些发展将有 助于提高配网的运营效率、可靠性和 灵活性,为构建高效、安全、清洁的 现代能源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智能配电系统方案
![智能配电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f64d3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d.png)
智能配电系统方案第一点:智能配电系统概述智能配电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电力管理系统,它通过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控制和优化,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高效、可靠和智能的管理。
智能配电系统主要由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等多个部分组成。
在智能配电系统中,配电自动化设备起到了核心作用。
这些设备包括智能开关、故障检测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等,它们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对电网进行自动控制。
通过这些设备的配合,智能配电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自动故障隔离、自动重合闸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信网络是智能配电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配电自动化设备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同时也将控制指令从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传输到配电自动化设备。
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智能配电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是智能配电系统的智慧大脑。
它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以及对电网运行参数的优化调整。
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智能配电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的智能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第二点:智能配电系统的应用智能配电系统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为电力行业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智能配电系统能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智能配电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电网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实现故障的快速隔离和恢复,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其次,智能配电系统能够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智能配电系统能够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优化调整,实现电网运行参数的最佳匹配,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最后,智能配电系统能够提高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智能配电系统能够为电力行业提供准确、及时的运行数据和分析结果,帮助电力行业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提高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研究
![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4c288cec3a87c24028c44e.png)
个 完整 而又不 可替代 的独立专业 。随着 电信技术 的
飞速 发展 , 电信 网络结构 日益复杂 ,信息技术 的发展
【 黄济青 . 2 】 通信电源的技 术动 态 [. 信 快报 , 0,8 . 『电 】 2 1( ) 0
[ 王鸿麟 , 占荣 . 3 】 景 通信基础 电源 【 . M】陕西: 西安 电子科技
数 字化控 制、低 电流谐波处理技术 ( 绿色 电源) 的方向
研 发拓展和不断探索 ,并利用各种相关技术制造 出合
( 责任 编辑 : 书 柏) 王
2 1 3 o 中 新拭 0 2 田高 术 0 3
5 0 0 m ,通信通 道时间延长应 该小于 10 s 0 ~7 0 s 0 m ,通 讯信息带宽大约6 K M 4 ~1 。 1 .高级 配 电 自动化 通 信 需 求 : 为满 足 配 电网 F U T 和T U T 、D U T 设备 的监控测量信 息、 自愈控 制信息
压 电力线载 波 。智 能配 电通信 网覆盖A O D 中高级配 电
自动化 、网络保护 和分 布式能源接入的业务节 点,覆
盖A I M 中智能 电表和 负荷控 制管理 的业务节 点,覆盖
元件 ,不需要考虑 电力系统的稳 定性,因而其动作时
间 比高 压输 电网线路 保护 的动 作时 间长 ,一 般应 为
分时 电价 以及智 能家 电控制等信息 ,调度用 电功率与
状态 等信息 ,假 设需要配 电4 0 台 区,2 万户智 能 0个 O 电表 ,每个 电表设定每分钟 3 0 0 字节信 息量 ,则各智
能电表 先通过R 4 5 S 8 电缆 、载波 、Y F 等方式汇 聚到 / i i 台 区集 中 点 ,后 通过 配 电网传送 ,其通信 的每一个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技术内容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技术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54e0fd6998fcc22bcd10dad.png)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技术内容
SDG集现代电力新技术于一体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配电数据通信网络
这是一个覆盖配电网中所有节点(控制中心、变电站、分段开关、用户端口等) 的IP 通信网采用光纤、无线与载波等组网技术支持各种配电终端与系统上网。
它将彻底解决配电网的通信瓶颈问题给配电网保护、监控与自动化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影响一次系统技术的发展。
2. 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
如光学或电子互感器、架空线路与电缆温度测量、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电能质量测量等技术。
3. 先进的保护控制技术
包括广域保护、自适应保护、配电系统快速模拟仿真、网络重构等技术。
4. 高级配电自动化
目前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包括配电运行自动化(安全监控和数据采集、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馈线自动化) 、配电管理自动化(配电地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检修管理等) 以及用户自动化这3 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属于SDG技术的范畴。
为与目前大家熟知的配电自动化区分美国电科院提出了高级配电自动化(Advanced Dist ribution Automation ,ADA) 的概念。
ADA 是传统配电自动化(DA) 的发展也可认为是SDG 中的配电自动化。
ADA 的新内容主要支持DER 的即插即用它采用IP 技术强调系统接口、数据模型与通信服务的标准化与开放性。
为使SDG 技术概念更有针对性笔者建议ADA 仅包括配电运行自动化与配。
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432a8184868762caaed541.png)
点 . 配用 电通信 网建设 与 维护具有 借鉴 意 义 。 对
j 关键 词管理
中图 分 类 号 : TN9 5.5 TN9 5. 1 8 3; 1 5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5 6 ( 01 0 - 0 5 0 1 0 -7 41 2 2) 3 0 7 - 5
护 , O U设备 选 择接 人不 同的 O T 由 N L 。少 数线 路
为 多 电 源 T接 网架 , 不 能 形 成 2条 “ 拉手 ” 在 手 通
状组 网, 采用 双 P N E O U为 信息 采 集终 端 , O l N 并 预 留光 功率 裕 量 。 期规 划 时每个 OL 初 T的 P N 口 O
且建 成 具 有 冗余 、 用 、 备 自愈 、 成 本 、 盖 广 、 低 覆 可
靠性 高 的城市 配用 电通 信 网络 。
1 E ON 组 网技 术 P
EO P N是新 型 的 光纤 接 入 网 技术 ,采 用 点 到
多点 结构 , 以太 网上 提供 多种 业务 。 物理 层采 在 在 用 P N技 术 , 线 路终 端 ( pi lLn emia, O 光 O t a ie T r n l c
1 E ON“ 拉 手 ” 构 . 2 P 手 结
“ 手拉 手 ”结 构 适 用 于一 次 线 路 网架 结 构 为 “ 拉手 ” 手 型的结 构 , 可根 据线 路 环 网箱 、 开关 站分 布 , 用 双 链 型通 信 网络 , 成 “ 拉 手 ” 护 , 采 形 手 保 线 路 两端 分 别 在 2个 变 电站 的 O T设 备 上终 结 , L 采 用 双 P N 口的 O U作 为信 息 采集 终 端 ,主干线 O N 采 用 “ 拉手 ” 护方 式 , 支线 采用 链形 组 网 。 手 保 分 典 型 E O “ 拉手 ” P N手 结构 示 意如 图 1 示 。 所
电气工程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
![电气工程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3c6ba5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7.png)
电气工程中的智能配电网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智能配电网技术越来越成为电气工程的热点话题。
那么什么是智能配电网?它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如何在电气工程中实现智能配电网技术?本文将更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智能配电网技术。
一、智能配电网的概念智能配电网(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简称 IDN),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数据分析和控制技术等手段,对配电变电站、高压开关柜、中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等分布式电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远程控制和优化调配,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二、智能配电网的特点和优势智能配电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1. 可靠性高智能配电网采用分布式控制和智能优化调配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和恢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安全性高智能配电网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负载和电压变化,对系统的过载、短路、接地等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3. 经济性高智能配电网通过合理的负载分配和优化调配,可以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电力损耗和浪费,从而降低了能源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4. 环保性高智能配电网通过减少能源损耗和浪费,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为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智能配电网技术实现方案要实现智能配电网技术,需要综合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具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的基础和核心,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实时、远程的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快速发现故障和处理。
2. 智能分析系统智能分析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的智能化处理和决策系统,它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对电力系统的负载、能耗、安全等方面进行智能分析和优化调控,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55cc1e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4.png)
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与挑战在当今社会,电力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能源,其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配电网应运而生,成为了电力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配电网通过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监控、管理和优化,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可靠的电力服务。
然而,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一、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一)高级量测体系(AMI)高级量测体系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智能电表、通信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等。
智能电表能够实时测量用户的用电量、功率因数等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电力公司提供用户用电行为的详细洞察,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负荷预测、需求响应管理和电费计量。
(二)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在配电网中的接入比例不断增加。
为了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接入和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策略和保护装置。
例如,通过逆变器将分布式能源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实现与电网的同步接入;采用智能控制策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和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情况,实时调整分布式能源的输出功率,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智能变电站技术智能变电站是智能配电网的关键节点,它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保护。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能够实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如温度、压力、绝缘性能等,并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
同时,智能变电站还具备灵活的拓扑结构和控制功能,能够实现电网的快速重构和自愈控制,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四)电力通信技术可靠、高速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基础。
目前,电力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等。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适用于骨干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如 5G 通信技术,具有部署灵活、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终端设备的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则利用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无需额外铺设通信线路,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
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
![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https://img.taocdn.com/s3/m/8e88a2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5.png)
电力系统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对配电网设备、电力负荷和电力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精确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先进的电力系统。
一、智能配电网的概念与特点智能配电网是配电网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信息化:智能配电网通过传感器、智能装置等手段获取大量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实时传输给配电调度中心,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监测。
2. 自动化:智能配电网采用自动化技术,通过智能装置、自动开关等设备,实现对配电网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状态的自动调节。
3. 智能化:智能配电网通过利用先进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负荷预测、故障诊断、优化调度等方面进行智能化处理,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4. 可靠性:智能配电网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故障,并快速恢复供电,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
5. 灵活性:智能配电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负荷需求和电力资源状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度和优化配置。
二、智能配电网的应用与优势智能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带来了许多优势。
1. 实时监测: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的监测,能够帮助电力公司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问题。
2. 故障诊断:智能配电网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诊断,能够及时判断故障的类型、位置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负荷管理:智能配电网能够对电力负荷进行智能管理,通过对负荷需求的预测和优化调度,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均衡和节能减排。
4. 能源管理:智能配电网可以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管理和优化利用,包括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调度。
5. 用户参与:智能配电网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实现用户参与能源管理和电力市场的运营,提高电力系统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21f0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b.png)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构建,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一大趋势。
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应用。
一、智能电网概述智能电网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网进行监控、管理和调度,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
智能电网包括智能输配电网、智能电力设备和终端设备。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经济高效。
二、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在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数据采集与传输电力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是智能电网运行的基础,通信网络在其中扮演着传输和接收数据的重要角色。
通过电力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包括电力设备状态、负荷情况、设备运行参数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2. 远程监控与调度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还承担着远程监控和调度的任务,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通过通信网络,电力系统的运行人员可以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掌握电网运行情况,做出相应的调度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智能配电与自动化控制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还应用于智能配电和自动化控制,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调度。
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开关、调节和故障处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力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通信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速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数据的高速采集和传输,提高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响应能力。
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电力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决策支持,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议
![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12f3d47e45c3b3567ec8b4b.png)
・ 7 3・
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 电通 信 网建议
马 良仁
f 国 网 黑龙 江省 电力 有 限 公 司黑 河供 电公 司 , 黑龙 江 黑 河 1 6 4 3 0  ̄
摘 要: 智能配 用电网是一个 集合 了电力技 术、 控制技 术 以及信 息技术的新领域 , 在 这个新研 究领域 中 , 通信 网络 以及 电力配用 网络 的 建 设是 值 得 深入 研 究 的 重点 。 本 文 现针 对 新 一代 智 能 配 用 电通 信 网络 的构 建 问题 进 行 分 析 , 从 配 用 电 通信 网络 的 结 构构 造 入 手 , 对 配 用电通信 网络 的构建 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 得 出结论供 同行参考借鉴 。 关键词: 新一代 ; 智能配用 电; 通信 网; 构建建议 新—代智能配电通信网络建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 涉及到电力 、 控制 和信 息等多方面内容。配用电通信网络的构建不能只单纯的依靠局域网 的叠加, 或者照搬现有的组网方式 , 还要从其他角度来考虑, 结合先进的 通信网络构建理念来实施建设。 就我国而言, 国内关于智能配用电通信网 络的建设主要采用工业通信总线简单叠加组 网模式 ,当然也有部分地区 选择睫用电信大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构建,这两种构建方式基本上都能达 到网络构建 目 标, 满足构建要求。但美中不足的是 , 随着信 息 化技术的不 断发展 ,智能电网信 息 化浪潮将带来海量的信 息化技术与信 息化终端设 备,使得传统的以工业通信总线叠加技术构建的通信网络将受到大力冲 击, 进而出现通信网络无法满足伉 电 传输保障的需求 , 给通信网络平台的
发展制造 难题 。
电 n 用 电 勘 化 懵 信 息 下 莱 镛
远 程
骨 网 ( I l 0 k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007a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2.png)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出现,为配电网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基本概念智能配电网技术是基于先进的通信、信息、自动化和控制技术,将传统的配电网升级为智能化的配电系统。
它包括智能电能计量、智能开关设备、智能保护装置、智能监控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与定位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通过建立智能配电网,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全面监测、远程控制、故障自愈和智能化管理,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1.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布局和扩展,实现配电系统的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用电负荷情况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配电设备和线路布置,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2.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故障隐患,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通过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和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规划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3. 故障快速定位与自愈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和自动隔离,减少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智能保护装置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配电系统对故障的快速响应能力和自愈能力,减少故障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4. 高效节能与经济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用电负荷的精细化管理和调度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
在配电网规划中,可以通过智能电能计量和用电负荷预测等手段,合理规划配电系统的负荷分布和调度策略,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经济运行水平。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
![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e2abe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c.png)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未来,智能配 电网将更加注重与各类技术的融合创新,如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 现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运行。同时,智能配电网将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的 运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智能配电网还将大力推 动绿色发展,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助力实现碳中和 目标。
智能配电网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配电网络系统。 相较于传统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具有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等优势,能够更 好地满足用户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同时,智能配电网还可以实现对于分布式 能源、储能系统的有机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智能家居和智 慧城市是两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在智能家居领域,分布式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 于家庭用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家居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在智慧城市领域, 分布式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照明、交通信号控制等领域,提高城市的智能 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1)电流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网的电流情况,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电压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网的电压情况,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
(3)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设备的温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 (4)环境传感器:用于监测配电网所在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发挥着信息传递和交互的关键作用。在智能配电网中, 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
(1)有线通信:利用光纤、双绞线等有线介质进行通信,具有传输速率快、 稳定性高的优点。
(2)无线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包括Zigbee、LoRa、NB-IoT等低功 耗广域网(LPWAN)技术。
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应用
![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269f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6.png)
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应用智能配用电技术是指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感知和通信技术,对配用电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智能配用电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配用电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提升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下面将对智能配用电技术及其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智能配用电技术在配用电设备监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对配用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及时修复和替换故障设备,减少停电时间和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通过运用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可以对配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荷大小、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配用电设备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智能配用电技术在配用电系统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智能通信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用电设备的遥控遥测和遥信功能,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对远程设备进行操作和监控,实现对配用电设备的远程管理、运行参数的掌握。
此外,智能配用电技术还可以实现对配用电系统的优化调度和分布式能源的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
智能配用电技术在能源利用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智能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负荷的消耗和供电的能源调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可以利用智能配用电技术对电能进行精确计量和计费,实现电能的节约和合理使用。
在配电网络运行方面,智能配用电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对电网负荷和失配情况的预测和调整。
通过智能配用电系统的协同控制和运行调度,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络运行的优化和调整,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智能配用电技术对供电安全和可靠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系统的智能控制和故障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供电故障,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智能配用电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智能保护和自动恢复,在供电中断时实现电网的快速恢复,减少停电时间和对用户的不良影响。
适于智能配用电通信的OPS—WDM—PON技术
![适于智能配用电通信的OPS—WDM—PON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bf352d4b35eefdc8d33373.png)
等拓 扑结 构 。
O S WD P N 在 用 电 采 集 系 统 中 的应 用 P — M— O
如 图 1 示 所
随着 终端 对接 入 网容量 、速 度及 灵活 性需 求
的不 断 增 长 , P O S技 术 也 被 逐渐 应 用 到 宽带 接 入
技 术 中f 。而异 步 O S技术 不仅 能够进 一步 提高 P
适 于智 能 配用 电通 信 的 OP — D P S W M— ON技 术
赵 俊 , 立 国 李 海 英 , 小 菡 许 , 孙
(. 京 南 瑞 继 保 电气 有 限公 司 , 苏 南 京 2 10 ;. 南 大 学 电子 科 学 与 工 程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9 ) 1 南 江 1 16 2东 江 10 6
突发业 务实 时 、 活 的随机 接入 . 高系统 的可扩 灵 提
展性 。根据智 能 配 电 、用 电项 目系统 通信 的数据 量 、 信带宽 及可 靠性 需求 , 通 可保 证 在需要 的时 问 内完成 大量用 户 的数据 采集 和用 电管 理 智 能配 电 、用 电通 信 网 中用 户业 务具 有 随机 突发特 性 , 业务量 具有 统计 上 的 自相似性 。 其 文章 基于 自相似 流量 分布分 析 了系统 冲突解决 机 制 的 丢包率 及 时延 特性 。
摘 要 : 出适 于智 能配 用电通信 的无 源光 网络 架构 。 于异 步光分组交换 及波分复用技 术 。 提 基 构建 树形及 环形拓 扑结构 , 可提 高 系统可扩展性及 对实时 突发业务 的随机接入 能力 基 于空分光交
换矩 阵和光纤延时线 , 实现 上行信号 的冲突解决 , 可减 小分组等待 时延 . 高冲 突解 决机制 的灵 提
关于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分析及应用
![关于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分析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6483bc30508763230121209.png)
该系统为保障 网络传输宽带 的性能 以及抗干扰能力 , 采用了正交频 分复用 、多人多 出以及 自适应调制编码在 内的多项先进技术 。
1 . 3电 力线 载 波通 信 技 术 ( P L C)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即 P L C技术。该技术将电力线缆作为高效的 传输介质 , 采用载波方式进行语音 以及数据信号的传输 ,不仅具有较高 的可靠性 ,而且不必专 门架设通信线路 ,集功能性 、经济性于一身。 当前 ,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 电压等级在 3 5 k v在内及 以上 的高压输 电线路 中, 主要 发挥调度电话 、 运动以及继电保护等功能。 对 于中低压 输电线 而言 , 该技术能够提供相关数据传输通道 , 服务 于配电 自动化 系统以及 远方集 中 自动抄表系统。当前 , 该技术通常采用 的传输 频 带为 4 0 - - 5 0 0 k H z , 一般能达到数 十 k b i t / S 的传输速率 。 电力 线载波信道不仅复杂 , 而且多变 。 采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的 过程 中 , 要 重点研 究并解决 以下问题 : 1 ) 接 收端相对低 的信噪 比问题 ; 2 ) 信道的时频变化问问题 ; 3 ) 电磁兼容要求 限制信号发射功率 的问题 。 4 . 结语 在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 领域 ,除了 P O N技术 、Wi M A X技术 、P L C 技术之外 , 还有 O F D M技术 以及 M I M O技术值得深人研究。至于智能 配电通信 网组 网方式也还需要不断补充和完 善。
活性 ,也 有 扩 展 性 。 3 . 2配 网 自动化 覆 盖 区 域 外
P O N 系统 以广播 的方式实现 O L T 到多个 O N U 的数 据传输 。由 I E E E 8 0 2 . 3 a h 协议 给出的规则可知 ,每个数据帧 的帧头都包含着注册时 分配 的特定 O N U逻辑链路标识 , 其作用在于将某数据帧提供给 O N U中 指定 的那 一个 。当然有些数据帧可以面向多个 O N U ,可利用分多址技 术予 以实现。
2024智能配电网技术课件
![2024智能配电网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4b39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b.png)
•智能配电网概述•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设计•智能配电网运行与维护管理目录•智能配电网安全防护策略•智能配电网未来发展趋势展望01智能配电网概述定义与发展趋势定义发展趋势智能配电网特点与优势特点智能配电网具有自愈能力强、互动性好、兼容性强、优化资源配置等特点,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感知、可靠控制和高效管理。
优势相比传统配电网,智能配电网能够降低线损和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应用领域市场需求02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高精度测量实时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030201先进传感与测量技术高速通信网络技术高速数据传输可靠通信协议网络安全防护自动化控制与保护技术自动化控制01智能保护02自愈能力03分布式能源接入与管理分布式能源接入能源管理优化微电网技术03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设计规划设计原则及目标原则目标关键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设备选型配置方案根据设备性能、技术经济比较和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关键设备,构建坚强智能电网。
典型应用场景分析农村配电网城市配电网解决供电半径长、负荷分散、网架结构薄弱等问题,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工业园区配电网经济效益评估及优化建议经济效益评估优化建议04智能配电网运行与维护管理1 2 3在线监测技术故障诊断算法专家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预防性维护策略制定设备状态评估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和历史维护记录,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维护优先级。
维护计划制定结合设备状态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项目、周期、人员等。
预防性试验与检修定期开展预防性试验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缺陷,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故障应急处理流程梳理故障定位与隔离应急电源投入故障抢修与恢复运维人员培训及考核标准培训内容设置培训方式选择考核标准制定05智能配电网安全防护策略信息安全威胁识别与评估网络安全防护方案设计确保方案能够满足智能配电网的实际需求,并具定期对方案进行测试和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存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技术应用123采用匿名化、去标识化等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技术
1 引言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方向,它包括发、输、变、配、用和调度等各环节,应用新型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实现信息的智能交流。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的业务应用系统也逐步发展和完善,对电力通信网传输带宽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配用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骨干通信网的向下延伸。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具备较高的带宽和传输速率,以保障海量数据通信的双向、及时、安全、可靠传输,而无论采用何种通信技术,均有其优点和缺点。
因此,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并不适合用单一的通信技术组网。
此外,配用电网络是电网系统中规模最小、数量最多的末梢网络,但它是一个多节点、多分支、多交叉的复杂结构,这样的一个点数繁多、分布无规律的复杂网络特征,使得现有的配用电通信网大多为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分散建设,缺乏统一的网络规划。
技术体制和建设标准各地相差甚大,电力通信基础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智能配用电网组网技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2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定义及其网络模型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是电力骨干通信网的向下延伸,是骨干网的接入层网络,向下覆盖到智能配电网各级站点、用户智能电表及室内通信终端、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分布式能源站点等相关设备,设备数目繁多,种类多样,且基本都处于中低压运营环境下。
由于设备有各自的用途,承担的功能和业务种类繁多,对通信质量和通信方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是一个适用于不止一种通信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通信网络,并且每一种技术都根据其技术特点有其相应承担的业务和适用场景。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复杂的通信网络。
3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
目前,配用电通信网承载的主要业务是配电自动化业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业务和智能用电业务,从业务角度,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分为骨干通信网络和接入层通信网络,其中骨干通信网络实现配电主站到配电子站间的通信,对应了图2中的电力通信光纤骨干网;接入层通信网络主要实现配电子站到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对应于图2中的配电通信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网络分为远程通信网络和本地通信网络。
其中远程通信网络实现用电主站和集中器之间的通信,对应于图2中的电力骨干光纤通信网和配电通信网。
本地通信网络实现集中器和采集器及表计之间的通信,对应于图2中的用户接入网。
智能用电业务则依靠智能电表和各个家庭智能用电终端之间的通信来实现。
对应于图2中的用户室内网。
4 特殊应用场景与组网技术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组网技术的特点,本文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分析相对应的技术。
4.1 epon适用场景组网分析
智能电网骨干通信网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采用光纤通信,因此采用光缆来铺设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具有先天优势,epon技术的高带宽、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将使其在经济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成为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接入的首选技术。
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中,可统一采用光纤和epon技术来建设智能配用电网络,特别是在新建小区中,不需要重新布线,一次性敷设就可完成,采用epon技术更加符合智能配用电网络的业务和用户对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越来越高标准的需求,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为实现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做更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