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分布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南北方植被差异调查报告

南北方植被差异调查报告

南北方植被差异调查报告南涝北旱:我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现洪涝灾害。

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为此党中央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以调节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矛盾,这样既可缓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决北方的水资源危机。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异的词汇还有南拳北腿、南腔北调、南柔北刚、南甜北咸等等。

总之,南北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南北双方应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亚热带

亚热带
(三)常绿硬叶林的分布和地区性特征
地中海地区硬叶植被在地中海地区占有很大的面积,并且研究得也最充分。除了利比亚和埃及沿岸外,这一 植被在整个地中海都有分布。但是,地中海地区也是人类开发较早的地区,因此它的植被也遭到了强烈的破坏, 开垦、放牧使得森林消失,土壤遭到侵蚀,使原来肥沃覆被森林的地区逐渐变成植被稀疏的石质荒漠。
亚热带丘陵山地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结合本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力发展以林为主,农林 牧副渔综合经营的商品生产。丘陵山区是森林立身之处,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丘陵山区,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 少旱涝灾害,促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具体意见如下:增加投入发展立体农业。当前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仍处于广种薄收的状态,低产田,低产园 (如桔园,茶园等),低产林(如油茶林、油桐林、杉木林等)占很大的比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光、热、水和 土地资源,而且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粗放经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文化落后,缺乏物资(如化肥、 农药、机械、能源等)投入和科学技术的引进。因此,大幅度增加对丘陵山区的物资投入,促使科技进山,是逐 步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温带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在北半球占有广大面积,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 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交互控制 下,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两种气候型在气 温上也有差异,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温显著高于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冬季月平均气温一 般在0℃以上。此外,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的雨影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 下沉而绝热增温,加之沿海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所以全年干旱少雨,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 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别。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现荒 漠景色;在干旱区外围,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观看
中国是常绿阔叶林的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类型最多,南自南岭,北抵秦岭,西至青藏高原东缘,东到东 南沿海岛屿,可分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3个植 被型,若干个植被亚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动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的哺乳动物是猴类和鹿类,著名的猴类为金丝猴、日本猴;鹿 类如白唇鹿、毛冠鹿、白尾鹿等。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的熊猫则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珍稀动物,被称为活化石。
中国的亚热带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常常有许多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分别参与两地群落组成。
常绿阔叶林在采伐迹地遭受火烧的情况下,会出现大片的禾草草丛或蕨类草丛,如果砍伐后未经火烧,则出 现不同种类植物组成的灌丛。随各地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干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草丛和灌丛将经过丛林或亚热带 针叶林与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阶段,向常绿阔叶林的方向发展。这一地区的竹林大多是人工栽培而成,如果缺乏 适当的经营管理措施,也会被常绿阔叶林所代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的大陆东部的阔叶林
01 形成因素
03 地理特点
目录
02 植被种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Subtropics often green and broad-leaved Lin2 Dai4)分布在南北纬25°~ 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 美洲的东南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是这里的主要植被,发 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地理特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终年 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由于树叶表面光泽,被蜡层,且常与光线照射方向垂直,又称照叶 林。在典型的情况下,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显著,可划分为乔木层(又可划分为 3个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地 被层3层植物,郁闭度0.9以上。层外植物虽不及热带森林那样繁茂,但也很普遍。

(小论文)亚热带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原因探究

(小论文)亚热带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原因探究

亚热带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0级基地班 周如茵10101710306)摘要:通过对(主要土壤性质)表格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亚热带地区出现了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滨海盐土、水稻土、潮土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本文从表格中数据入手,以南京下蜀黄土(黄棕壤),湖南桃园(红壤),四川大竹(紫色土)3个地方代表的3种类型的土壤为对象,探讨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土壤分布特征,比较3种不同土壤类型的成土条件、过程和理化性质,并探讨我国亚热带地区出现不同类型土壤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不同类型土壤,亚热带地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1.中国土壤分布规律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

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壤水平分布有如下的规律: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中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基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

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干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干燥度小于1,新疆的干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基本一致。

【1】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都是明显地为生物气候条件所制约。

而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由于地形、水文、成土母质条件不同以及人为耕作的突出影响,除了地带性土类外,往往还有非地带性土类分布。

如下图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其中各个地点在地图上的分布如下图、根据中国温度带分布地图(右图)可知,分布在亚热带的点有4个。

(由下图表格表示)。

类型地点发生层深度cm粘粒含量(%)有机质%pH(H2O)盐基饱和度%<0.001mm<0.01mm黄棕壤南京(下蜀黄土)A5-1510.037.3 6.0 6.086.2B25-5028.750.20.65 5.981.4C80-31.853.8- 6.089.1130红壤湖南桃园A0-68.829.7 4.67 5.5B16-3618.542.00.81 5.2C40-9025.047.00.52 5.0紫色土四川大竹A0-15 1.187.8 2.53%(全钾)B15-330.768.2 2.14%(全钾)C44-530.738.1 2.34%(全钾)水稻土上海A0-2018.9652.23 2.667.61B27-5021.9556.21 1.387.86C50-8518.9152.260.988.10本文将选取前3个地点的土壤类型进行重点分析。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低纬度,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影响,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湿润性季风活跃时,降水量可能在1300以上。

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什幺
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同时也是因为在回归线的附近,因此形成了亚热带的气候,大部分的亚热带的季风气候都会在北回归线的北部,
主要也会因为海陆热力的性质差异造成抵触沿海一带的夏季收到海陆气温的差异影响,吹东南风;而冬季受到寒风影响就会吹西北风,这样的轮流交。

高考地理考前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页

高考地理考前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页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知识梳理:中国与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对比
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为38°N)分布的纬度 位置高于我国(北界为34°N),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海洋 性,中国亚热带季风呈大陆性。原因:
1、日本属于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 与同纬度地区比较,气温较高;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上,距离亚洲 高压较近,受大陆气团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低。所以在我国分 布温带季风气候的纬度上,日本仍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3、气温年较差不同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
两 知种识气梳候 理的 :不 亚同 热亚点 带: 季热风气候带的成因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差
C.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寒气候 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平均气温27.4℃,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最热月平 4.1月份,北半球冬季,F岛吹西北风(偏北风),经过洋面的增温增湿,气温较同纬度大陆高,岛屿西侧正值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图中甲附近气温低,为山地位置。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40亚热带季风气候(3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知识梳理: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比较
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4、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 季节变化小。 (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4——9 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 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一、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定义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指在地球上处于亚热带地带的一种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出现在亚洲的东南沿海地区和东亚大陆的东部,是一种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是指年降水量丰富,相对湿度较大,夏季温暖,冬季寒冷的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球上的亚热带地带,具有明显的水汽来源和气候特点。

二、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1. 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等地;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陆地上,其中包括我国的华南地区、美国东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东部沿海地区等地。

2. 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较多,冬季雨水较少,而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湿润气候则主要表现为年降水量丰富,相对湿度较大,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3. 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冬季冷高压和夏季暖低压的交替作用形成的,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则受到洋流和季风的影响。

这两种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这里,我个人认为地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了气候的分布规律,进而影响了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形成。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等。

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规律。

我们还应该重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对于研究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更加全面地探讨这一问题,从而丰富我们对亚热带气候的认识。

总结:通过对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对于地球气候的研究和认识也更为全面和深刻。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摘要: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云南、生态环环境、植被分布On 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tegrated with ecosystem Abstract: Yunnan is in relatively low latitude, 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alternative function of southwest monsoon and west wind circulation season of Indian Ocean. Thereby it is featured with Southern-Asia traits: dry season and wet-season a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while the annual yea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small, yet the eastern part is impacted by eastern-Asia monsoon and with high mountain climate, the radiation is quite strong of the sun, also, the daily temperature range is wid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physical landscape, the heat, water as well as earth condition within Yunnan province are distinct, forming the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manifested by the indigenous vegetation.Keywords: Yunn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 境内地势高耸 呈北高南低的倾斜。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1亚热带季风气候简介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此外中国海南,台湾有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该地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2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

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

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

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

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

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方界线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

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

树木终年常绿,叶子比较大。

夏季生长速度快,冬季气温低生长速度慢,树木种类繁多,比较高大茂密。

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都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形成机制亚热带大陆东岸因地处回归线附近,故形成亚热带气候。

又地处副热带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偏角超过120度,形成了季风;又其降水受行星风带和巨大地形影响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因而形成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生态类型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壳斗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木犀科等为主,通常有1至多个优势种,其中乔木常又可分为乔木上层和亚层,林下有比较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

这种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最丰富,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毛竹林或竹木混交林等。

气候特征其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

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主要分布我国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其最突出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什么?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

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

2、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巴西中部。

典型植被是:热带草原(湿季草原一片葱绿,干季草原一片枯黄)。

3、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第五章亚热带植被

第五章亚热带植被

第二节亚热带的植被类型亚热带位于热带和温带之间,亚热带明显分为三种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西岸-----地中海气候------常绿硬叶林;内陆-------亚热带荒漠气候-----亚热带荒漠。

一、常绿阔叶林(一)环境特征1、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特点是夏季炎热而潮湿。

年均温16——18℃,年雨量1000——1500㎜,夏天降雨多,冬季降水虽少,但没有明显的干旱,空气湿度大,相对湿度75—80%,云量多。

2、红壤、黄壤(二)群落特征1.种类组成: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四个科的树种组成,是建群种。

2.外貌:①乔木高度差不多,林冠呈波浪形②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70%③乔木叶子以小型叶为主。

④常绿,无明显季相变化(3.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个基本层次。

1)乔木层:可分为三个亚层①第一亚层:以壳斗科、樟科植物为主,高度约16—20m。

②第二亚层:以樟科、山茶可、木兰科植物为主③第三亚层:与灌木层交错。

2)灌木层:以杜鹃花科、乌饭树科(乌饭树是杜鹃科一种常绿灌木,树高不足3米,花不鲜,果又小,毫无引人注目之处。

然而,临清明节前夕的“寒食节”,乌饭树叶在江淮流域一带却成了抢手货,人们争相采摘、购买,用于制作乌米饭。

乌饭树叶性平,味淡,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铁、硼、锰、锌等微量元素,具有强精补肾,壮筋骨,明目乌发,防老驻颜作用。

所含黑色素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

经常食用乌米饭,能使人青春常驻,健康长寿。

除叶子外,乌饭树的根、皮、果亦具有强精补肾、防老驻颜、明目乌发作用。

乌饭树是人类保健、美容、长寿之宝。

)、山矾科(山矾科,又称灰木科,只有一属大约250种,广泛分布在亚洲、澳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约有130余种,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地区。

本科植物都是乔木或灌木,有落叶的也有常绿的,单叶,互生;花两性,辐射对称;果实为核果或浆果。

浅谈气候条件与中国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

浅谈气候条件与中国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

浅谈气候条件与中国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摘要:植被类型的出现,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由于我国陆地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具有不同的生态地理条件,与此相应,也有不同的植被类型。

本文主要从我国的气候条件来阐述我国的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

关键词:气候类型植被类型植物群落中国陆地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气候,而中纬度气候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

影响此地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

因此我国一年中辐射能收支差额的变化较大,四季分明。

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下,有4~12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

全年可能蒸散能量在130~52.5cm之间。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

再加上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大陆面积较大,受海陆热力对比和高耸庞大地形的影响,因此我国气候更加错综复杂。

一、中国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1600--34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

4、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5、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山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

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征

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征

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征亚热带地区是指位于副热带与热带之间的地带,其气候和植被特征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这片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独特的植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首先,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

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中具有相反风向的两个季节,通常分为湿季和旱季。

在亚热带地区,冬季时,常常受到西风的影响,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导致气温偏低。

而夏季时,暖湿空气从海洋上升,形成了强大的暖湿气流,带来了高温和湿润的天气。

这种季风气候对亚热带地区的植被生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湿润的夏季,雨水充沛,为植被提供了丰富的水分资源。

这使得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能够迅速生长,并形成茂密的森林。

比如说,亚热带雨林就是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植被类型之一。

这些雨林一般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其特点是树木高大而繁茂,各种植物相互竞争着阳光和水分资源。

另一方面,在亚热带地区的干燥冬季,由于降水量的减少,植被生长受到限制。

这时,草地和灌木丛成为主要的植被类型。

与雨林相比,这些植被的高度较低,适应干燥的环境。

草地在干燥的冬季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吸引了大量的动物迁徙至此。

除了季风气候,亚热带地区还面临着其他气候挑战,比如风沙和台风。

风沙是由于强风和干旱条件下的土地侵蚀产生的。

由于土地贫瘠和植被稀疏,风沙在亚热带地区常常成为一个问题。

然而,一些特殊的植物,如沙漠植物,适应了这种恶劣环境,并在沙漠地区生长。

同时,亚热带地区也有很多独特的植物物种。

例如,亚热带地区的一些山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杜鹃花。

这些花朵绚丽多彩,引人注目。

此外,亚热带地区的竹林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竹子生长迅速,并且有强大的适应力,因此在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总而言之,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特征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季风气候赋予了这片地区独特的气候模式,促进了雨林、草地和灌木丛等植被的生长。

与此同时,亚热带地区也需要应对风沙和台风等气候挑战。

这里丰富多样的植物物种使该地区成为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生态系统。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气候都不一样,今天小编整理了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高中地理选择题蒙题口诀高中地理万能答题术语高
中地理必修一框架图
1亚热带季风气候简介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
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
绥的地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
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此外中国海南,台湾有部分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
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该地
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1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
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
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
~12℃。

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

南亚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南亚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南亚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①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特征: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美誉:世界最大药房地球“绿色之肺”作用: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地球生物多样牲。

典型地域分布: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②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

典型地域分布:南亚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湿两季(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

植被热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植被叫做热带季雨林带③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并向内陆地区延伸典型代表: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

成因: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旱植被特征:根系强大的刺状或棒状植物如怪柳,梭梭。

④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典型代表: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成因: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植被特征:稀树草原,面包树。

⑤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纬度25°-35°之间典型代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区成因: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季风发达植被特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⑥ 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典型代表: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和南部阿德莱德一带,南非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区成因: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植被特征: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副热带常绿硬叶林。

7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典型代表:西欧,北美洲西北部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征:全年温暖潮湿且降水分配均匀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8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域:北纬40°至60~65°之间典型代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或受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

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分布研究报告

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分布研究报告

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分布研究报告组长:余凯莉组员:施小龙壹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简介○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这种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过程密切相关。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准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 ~ 80 mm左右。

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

3月下旬,赣南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

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

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

本区春雨较多,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

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丰富的降水造就了多样的植物。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5º~35ºN的地带和南美的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

气候特点:主要特点是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比季风区均匀;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冬雨可占年降水总量的40%。

植被土壤: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季风气候条件下的主要植被,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纬度25º~35º间,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

气候特点: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 ℃,最冷月气温在0~15 ℃之间;年降水量在750~1 000 mm以上,夏半年降水量通常占全年的70%。

冬季亚洲大陆为高气压所控制,盛吹由陆地向海洋的西北风即冬季风,降水较少;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所控制,盛吹由海洋向陆地的东南风即夏季风,降水较多。

植被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常绿阔叶林生长,自然景观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林,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及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 ℃左右,年雨量约为300~1 000 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均温不足22 ℃,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不强且干燥少雨。

植被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褐色土。

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分布于南北纬25º~35º间的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和西岸。

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南美的格兰查科、墨西哥北部、阿根廷的潘帕和巴塔哥尼亚、澳大利亚南部。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纬度分布: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交界地带,大约在北纬20度至30度和南纬20度至30度之间。

2. 大陆和海洋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特别是位于大陆的东部。

因为大陆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容易造成季节性的温暖和寒冷气候变化。

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则主要分布在海洋上的岛屿和沿海地区,因为海洋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使得这些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

3. 气候系统的影响: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与大气环流系统相关。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到副热带高压和季风气流的影响,冬季受到来自高纬度的干冷气流的控制,夏季则受到副热带高压和热湿气流的控制。

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则主要受到赤道低压和季风气流的影响,气温相对较高,年降水量较多。

4. 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地貌也对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有影响。

山脉、高原和沿海地区的地貌对气候和降水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存在于中国的亚洲大陆季风系统中,位于中国东部平原的黄河和长江流域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地区,而青藏高原则是亚热带湿润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的来说,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经纬度、大陆和海
洋的影响,同时也与气候系统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分布研究报告
组长:余凯莉
组员:施小龙
壹关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简介

亚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东岸,它是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东部淮河以南、热带季风型以北的地带,以及南部和南部等地。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这种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过程密切相关。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的东面,高空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 ~ 50 mm 左右,2月份在60 mm ~ 80 mm左右。

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

3月下旬,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

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

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

本区春雨较多,、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

、上海、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丰富的降水造就了多样的植物。

的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典型的有,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

在世界范围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致分布在南、北纬度22°~34°(40°)
之间。

主要见于亚洲的长江流域南部、和列岛的南部,的东南沿海和西北部,的加那利群岛,的东端和,南美洲的、阿根廷、和的部分地区,东部以及等地。

其中以长江流域南部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面积也最大。

的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东南部的广阔,东临,西依青藏高原,东西约跨24个
经度,大体上包括南坡、横断山脉、和四川、、湖南、广东、、福建、、安徽南部、南部的广阔低山、丘陵、,以及东海岛屿和的北半部。

垂直分布在西部为海拔1500~2800米,至东部渐降至海拔1000~2000米以下。

由于东南和印度洋影响的差异,亚常绿阔叶林区可分为东部亚区和西部亚区;东部亚区由北到南又可分为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西部亚区由于西北倚靠青藏高原,海拔急剧上升,形成了,只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地带和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属于的,是具有热带至之间的过渡性质的。

例如的常绿阔叶林区,由于受影响,暖季降水丰富,冬季因干燥而寒冷的大陆气流移向海洋,少,无严寒,但有时出现霜雪。

东部四季较为明显;南部无冬,春夏多雨;西部干湿季明显,夏秋多雨,冬春干暖。

土壤类型在低山丘陵林下的主要是,丘陵至林下的为山地,中山海拔1400米以上的为或山地森林棕壤,都是酸性母质发育而来的土壤。

从该区往北逐渐过渡到南部的地带,往南过渡到北缘的和分布区。

典型常绿阔叶林主要由的常绿树种、、、、、、、、、、、灰木科、、、、、、、、、,以及、枫香属和红苞木属等所组成。

在丘陵和中山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内常混入一些扁平叶型的针叶树种有、、、等;在北部山地还有、、等,还有些针叶型的叶树例如、等。

亚的阔叶林中也经常混生落叶种,主要有、、、、,在亚热带山地也有一些落叶阔叶树种自渗入,如、、、、、、、、椴属、杨属的一些种。

这些针叶或落叶种,少数可在局部中小片生长,多数都零星散生,成为固有的混生成分。

中较高大的多为、,其次为、、、、、、、、等。

而低矮的则为、、等植物。

南部沟谷的常绿阔叶林下,还有黑、、以及等植物所组成的。

中蕨类的为主,次为和苔草、、等属植物,以及和或的一些。

其中特别低矮而贴地生长的草本有、等,特别高大的草本有野等。

林地的较厚,不多。

林下有些根,如和植物,如等,虽然数量不大,但反映着发育较为成熟和层丰富等生境特点。

此外,尚有、附生、寄生等存在。

由此可见,常绿阔叶林的组成十分丰富。

根据的植物区系组成、结构和生境条件特点,典型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青冈林、石栎林、林、林、木林和蚊母树林等 7个群系组。

常绿阔叶林的不少树种可提供食物资源:如树种的淀粉,樟科、、、等植物富含油脂的种子,蔷薇科、桑科、、、、、植物的肉质果实等。

有的灌木、草本的幼嫩枝、叶、花、芽等也可作食料。

加上常绿阔叶林的林冠高大、层次复杂,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隐蔽、、繁殖环境。

所以动物种类也很丰富,其中植食动物如昆虫、鸟类、以及动物的数量更多。

常绿阔叶林中除的及微生物外,真菌已知有200多种。

它们的存在,有利于残落物的腐化分解和物质循环与的正常运转,使常绿阔叶林成为湿润亚最稳定的。

我们合肥也是较为典型的一个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地区。

常绿阔叶林的植被丰富,里面的动物种类同样也丰富多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动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的哺乳动物是猴类和鹿类,著名的猴类为金丝猴、日本猴;鹿类如白唇鹿、毛冠鹿、白尾鹿等。

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的熊猫则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珍稀动物,被称为活化石。

日本产的日本小睡鼠则是东亚产的唯一睡鼠,而澳大利亚的众多有袋动物都是独特的动物类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