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三农问题相关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范文——三农问题相关范文
命脉
“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论断:“土地是财富之母”。
土地作为不可或缺的最基本资源,自古以来无疑就是农业生产和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一些关系到十亿农民切身利益的“命脉”问题也日趋凸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补偿标准,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我个人认为落实以上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们应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切实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
尽可能地保护好现有的可耕地不仅关系着十亿农民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历史使命的完成。
我们应严把土地审批中的各个环节,从严控制征地规模,严格监督和查处与土地问题相关的各类权力寻租行为,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实行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公示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同时,我们应尽力使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向存量土地要空间。
首钢矿业公司彻底改造尾矿库以及河南省大力开展对“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工作,都获得了大量复耕的农田。
这些做法其意义绝不仅仅是盘活了一两块空地,这是对我们生存命脉的悉心呵护。
其次,我们应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
失地农民补偿过低不仅使地方政府征地成本过于低廉,从而加剧了耕地的不合理占用。
更主要的是,失地农民得不到合理补偿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社会的不公正、不和谐因素。
例如石家庄市北焦村、西营村农民由于失地补偿不合理,就造成部分村民生活的困难。
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补偿标准,特别是做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工作。
对于因征地问题的群众上访,各级政府应给以高度重视,该解释的解释、该处理的处理、该查处的查处,确保失地农民所应得的利益不受损失。
再有,我们应切实做好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管理和保护,使我们的命脉得以赓续繁延。
有必要的地区要继续加大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力度,加强绿化带建设有效防止土地沙化。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积极探索既能继续增产,又不破坏水土资源环境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方法,做好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土地资源质量。
土地问题是关系到十亿农民切身利益的“命脉”问题,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
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历史使命的完成。
我们应该以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重任的认识高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失地农民补偿,盘活存量土地,做好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管理和保护,使我们的命脉得以赓续繁延!(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
樊政点评:
这是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题范文。
这篇文章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文章将保护土地这一农业的命脉的各项措施论述得比较全面、准确、深入,土地问题是农业问题的命脉,保护好土地首先应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文章对保护土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的相关问题阐述得比较全面系统。
首先我们应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是我们近年来很多重要文件中反复强调的,这是党和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一,要从严处理征地规模,大力盘活存量土地,保护好耕地不仅关系到是以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要将土地审批的各个环节从严控制,严格监督查处与土地问题相关的权力寻租行为。
文章中的相关论述非常准确系统,能够按照我国目前党和政府相关政策准确论述。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考生在考场上的作答,是笔者在事后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件和有关负责人的讲话之后,根据考题缩写,所以其文章对相关问题的论述也就相当的准确了,尽管我们在考场上未必能够达到这样的准确、系统的水准,但是这篇文章的论述部分还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参照的。
这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保护耕地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第二个方面是加快对征地制度的建设,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文章非常深入地指出了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过低,不仅会使地方政府征地成本过低,从而加快了耕地不合理占用,失地农民得不到合理补偿,造成社会的不公正不和谐。
同时用题目给定材料中的石家庄北郊村、西营村两村失地补偿不合理造成部分村民生活困难的实例加以说明,这样的分析也是我们申论文章对策论述所提倡的。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值得我们一提的优点是文章的命题是命脉,这是考试题目所要求的,而这片习作没有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证为什么土地是农业生产和农民赖以生活的命脉,因为土地问题当然是三农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才能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个在社会上达不成共识的问题,也就没必要过分的论述了,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乱占土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这篇文章更应该进行阐述的,再有,文章既没有夸大土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命脉二字上过分的任意发挥,同时也强调了土地问题是关系到十亿农民切身利益的命脉问题,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历史使命的完成,同样把土地这一命脉问题上升到了相当的高度。
而没有用大量的渲染性的感情极浓的散文式的笔墨去描述命脉,命脉这个题目很容易搞成似散文非散文、似议论文非议论文的非申论文章。
这是我们读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中国农民工问题浅析
中国农民工是一个超过2亿人的庞大群体,也就是说目前全人类平均每30人中就有1名是中国农民工。
有人讲当今全球化进程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就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赢得了世界市场,这其中当然离不开2亿农民工的巨大贡献。
他们不仅在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更是缔造中国经济奇迹最主要的生力军之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求,各地区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认真解决他们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然而,由于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独有的新生事物,而我国长期以来沿袭的城乡二元化管理体系的改革相对滞后,造成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
维护好农民工权益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顺应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首先,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令国人感动的“主席、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工钱”的相关新闻事件报道,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大农民工的深切关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任务的艰巨性和迫切性。
各级劳动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切实依法解决好工资偏低且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缺乏相应培训等问题,依法做好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严格禁止使用童工等工作,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第二,认真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相应的配套服务工作,为他们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我们应积极改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的对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缺位、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上也没有得到应有体现等问题,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上学、生活居住、文化生活、春节探亲、医疗保险等问题,为他们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第三,积极探索解决不合理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农民工问题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特殊问题,我们一方面应当抓紧解决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各地应从实际出发,逐步地、有条件地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深层次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让一部分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改革和发展是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对策。
农民工问题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我们应深入认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重大意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进一步形成理解农民工、尊重农民工、善待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让亿万农民工共享阳光,与亿万农民工分担风雨。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
“土地新政”要让“失地农民”享有“长期福利”
——从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想到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焦点就是土地。
在城市化的滚滚洪流之中,如何让“失地农民”真正在城市中享有权利、得到福利是我们现实工作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土地新政”,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丰厚的收益。
这一政策能否妥善实施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必须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管理规则、服务规范,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以民主的方式确保农民能够进行自主选择。
同时推广转让合同的标准化,使租赁双方都能够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形式。
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实现多样化。
例如重庆市石堰镇麒麟村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本入股,开办股份公司;河南信阳和安徽凤阳小岗村承包经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增加农民收入;成都温江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城镇居民的身份和社会保障,等等。
确保不会因政策的不适宜而导致农民利益反受损失。
再次,必须保证不改变土地的用途。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粮食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我们必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耕地面积得到充分保障,18亿亩红线不动摇。
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丰厚的收益这一“土地新政”在我们做到政策合理、监管到位的条件下,必然使得由此政策产生的“失地农民”获得“长期福利”,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农民切实利益,使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加快。
(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