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说课稿大全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7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说课稿
17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两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书写生字;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能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话。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下面我来谈谈设
计理念:
1.以读为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好文章要三读,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要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2.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理解重点内容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集合1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集合1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文本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学生一读就能懂。在开学的时候,我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自学,大部分孩子对故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当我得知自己要上这篇课文时,心中是担心而害怕的。但后来针对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我经过仔细斟酌,还是确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重组教材,挖掘和创造课文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通过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3、通过朗读感悟和想象体验,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说教学设计及教学感悟。
1、着眼课文空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
这是本堂课我最感到自豪的一点,因为能够独立的处理教材是一个教师水平的体现,任教四年来,虽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但直至近来才真正理会“教材不过是模本”,“教材要为我所用”的含义,尝试着对教材通过不同形式的挖掘和处理,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反复地研读,发现文本本身有七个自然段,将近靠五百多个字,对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如果不进行取舍显然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我肯定无法进行任何有效地语言训练。考虑到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进行大胆地取舍,选择几个重点段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训练。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选用了符合我教学目标的第一、二、五、六,四个自然段着重展开教学。同时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还在反复地比较中,确定了几处比较有效的课文空白点,促进学生的想象,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如: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小鸟会与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鸟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稿第【1】篇〗
【说教学目标】
1、能运用读图、换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雾”“淘气”“岸”“躲”“消失”等词的意思。
2.借助课题,利用文中表示地点的词句有序表达雾的行踪,体会雾的活泼与淘气。
3.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细读语段,照样子说清事情,进一步感受雾神奇可爱的淘气形象。
【说教学重难点】
借助课题,能利用文中表示地点的词句有序表达雾的行踪;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细读语段,照样子说话,进一步感受雾的淘气和神奇。
【设计理念】
童话之美,在于语言和形象,由文本传出,驻足心间。本课教学基于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以“淘气”为线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展开说学习过程,与小雾孩共同历经的心里路程,品语词之美,悟形象之趣。
【预设过程】
(一)、板块一:识“淘气”,感知“雾”的样子
1.看图识雾:
(1)写“雾”。
(2)看图激趣:这是山里的云雾,这是城市里的大雾。在我们眼里雾是白白的.,浓浓的,但是有一位作家他说雾是什么呢?
2.初知形象。
引出故事: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指名读,这位作家说雾是什么?
理解“淘气”:怎样的孩子是淘气的孩子?
3.揭题。
(二)、板块二:知“淘气”,练说“雾”的行踪
这个淘气的雾孩子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先来看看读书要求。
1.自由读文,提出要求:
2.读一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3.想一想:雾在哪里?用“——”画出句子。
4.反馈导学:雾在哪里?(出示句子)
(1)雾先来到哪里呢?(板画大海)
(2)再来到哪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说课稿1
教材说明: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描写“景物”为专题,通过几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及情感上的教育。《初冬》是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早晨的美丽的景色。课文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课文的写作在整体上是按时间的顺序,每一部分内容又都有空间顺序,文章层次非常清楚,是引导学生了解冬天景物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极好的载体。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初冬早晨大雾弥漫的景色,我们的北方孩子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景,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对初冬个性化的感受,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引导他们认识初冬美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教材处理:
1、以读为本,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入情的诵读中,不仅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情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2、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团队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好词句学文。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在赏析好词句时,注重对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3、背诵课文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一开始我们采用判断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背诵,我们预设学生试背有困难,这对我们随机对教材进行这样处理,教师一边板画,学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上语文教案说课稿大全
1 小蝌蚪找妈妈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袋”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理解乌龟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三、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展示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套)
1《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说教材:
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六幅图,与六段话中相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的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第二幅画的是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阿姨。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找到了青蛙妈妈。后两幅讲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跳上荷叶,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的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认真观察图画,并通过朗读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说学生:
学生对这课的内容是十分感兴趣的,但真正很清楚青蛙成长过程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充分感知课
文,利用课件吸引学生。同时,本课篇幅较长,又是第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所以,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是让后进生朗读好课文,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说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用一则谜底是青蛙的谜语导入,再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头饰,让生形象感知两者的差异;然后请生提问,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们。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二)朗读看图,整体感知。
1、让学生准备读文:先说说遇到不会认的字怎么办,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这样可以避免生因畏难而不读。
2、范读课文(可由师范读,也可由在自由读中表现出的读得很好的孩子来范读。)学生再读,标出自然段和生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全册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特别是中间四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不仅读来有滋有味,它整齐对仗的句式,更是孩子们进行模仿说话写话极好的训练点。
1、秋天是美丽的、可爱的、喜悦的,为了孩子们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尽兴地、愉悦地学习课文,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⑴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文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浓郁的秋色,针对气候特点,可以一边学文一边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颂秋天,真正达成情感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同步发展的目的。
⑵适量的从课外引进一些学生喜爱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儿歌和散文,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
⑶与音乐老师商量是否能与此同时教一些赞美秋天的歌曲,让孩子们多维的感受秋天美丽与喜悦。
2、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⑵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写一写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
⑸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秋天。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7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7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一篇精读课文。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根据课标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制成飞船形状的字卡、词卡。
二、说教法和学法: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这一“例子”,训练学生识字写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运用语言,甚至在说话中创造语言,体现了工具性的特点;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想学、乐学。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怀。在教学中采用精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说出所见的画面,从读课题中说出自己的发现,提出疑问,用不同形式的读——小组说——模拟宇航员介绍,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5篇
【导语】⼩学语⽂的说课和随着⼩学语⽂说课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学语⽂说课的理论,打破了传统教学论中的那些教学阶段说和环节说,填补了⼩学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空⽩,丰富了⼩学语⽂教学理论的内容,使⼩学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开拓出了⼀个新的空间,其意义是⼗分⼴泛和深远的。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上册语⽂说课稿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上册语⽂说课稿
⼀、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是苏教版⼆年级上册第⼗三课,本⽂讲的是1928年发⽣在井冈⼭关于朱德挑粮的⼀个故事。全⽂没有⼀句对话,但通过⼈物的⾏动和⼼理,让我们看到了⼀个以⾝作则,与战⼠同⽢共苦的⾰命领袖。
⼆、说⽬标、重难点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起挑粮的⽣动事迹,体会⾰命领袖以⾝作则,与群众同⽢共苦的⾼尚品质,培养热爱⾰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内容,感悟⾰命领袖以⾝作则,与战⼠们同⽢共苦的⾼贵品德。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歌曲,意在创设情境,激发学⽣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出⽰朱德挑粮画⾯,让学⽣说说看到的朱德,培养学⽣的语⾔表达能⼒,并从说中感悟挑粮的多、沉、重,体会朱德挑粮的艰⾟。
3、观看动画⽚并结合语⾔训练,教师创设这样⼀个情境,把学⽣置⾝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得学⽣把⾃⼰当作是故事中的⼀员来参与。参与其中的艰⾟,参与其中的⼼理过程,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且也可以让学⽣能够更加的感同⾝受,激发学⽣对⾰命领导⼈的尊敬与热爱。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一、说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
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
2.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三、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说课稿大全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说课稿大全
1 小蝌蚪找妈妈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袋”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理解乌龟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三、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展示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四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四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篇1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么过冬的事情。课文有8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2~7自然段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情。这部分有5个自然段都是写他们的对话,介绍了他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第8自然段写他们约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见。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2、了解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过冬不同方式,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3、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词。学会生字“物、刮”。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一:体会冬天的寒冷和朋友间友谊深厚,为引出对话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1至2自然段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9小动物过冬。出示三个动物图片,师述: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他们常常------(生接着说)
2、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会干什么?心情怎样?
3、课文中的三个好朋友遇到一起更是好得没话说,青蛙时天生的歌唱家,小燕子、小蜜蜂呢酷爱跳舞,它们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出示第一段,齐读。请使用站内搜索引擎查找本课全部资料。本站()地址是: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古诗两首》《敕勒歌》人教(部编版)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举例:通过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形象地记忆生字词,如用图片展示梅花的形态,帮助学生理解“梅花”一词。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解读诗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记忆和理解、诗句含义的把握以及古诗意境的体会。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故事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百度文库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中的生字词和诗句含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朗读和背诵的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诗句含义的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和哲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解读。
举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句的含义,如让学生讨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凌寒”一词,表达了梅花什么样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3纸船和风筝说课稿第1篇】
一、说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
课文紧扣“纸船和风筝”,层层推进故事的发展,先是松鼠和小熊因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因一点小事而吵架,最后又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和好如初。
由于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因此根据单元主题和本课特点,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故事,了解主要内容:通过师生互动,掌握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及“飘”、“漂”的区分。
能力目标:通过品读故事,师生共同进入情景,与故事中的角色同喜同悲,感受友谊的珍贵、失而复得的喜悦。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引导学生珍惜朋友间的友情。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段,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幸福——悲伤——喜悦,并且让学生随人物的喜而喜,随人物的悲而悲。
二、说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中,课文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课本)
之一,是师生赖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篇课文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课文——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认知信息的传递,也发生着情感的交流。
本着这个理念,教学本课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从情感的线索确定教学内容;
二是在表达情感的有关词句段上着力。
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有效落实三维目标。以上的思考决定了我这次说课的主题——注重情感,着力语言。
第课《狐假虎威》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说课稿
第课《狐假虎威》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八课,主要讲述了一只狐狸假扮成一只老虎来吓唬其他的动物。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虚伪行为的危害性,理解诚实待人的重要性。
本课涉及的教材知识点有:
1.短文阅读和理解;
2.简单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说话时要真实、正直。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虚伪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性;
2.通过故事理解诚实待人的重要性;
3.发现、学习、应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4.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合作和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拟人手法和比喻,进行语文表达;
2.理解文本,了解虚伪行为的危害;
3.以真诚的态度待人处世。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2.如何使学生自觉理解诚实待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播放一个小视频,开头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让学生预测下文故事情节。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类是否存在任何虚伪行为?虚伪行为是否会对我们和他人产生影响?
2. 理解故事情节(20分钟)
老师通过讲解故事,鼓励学生思考:狐狸假扮老虎,这种行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扮老虎会对其他动物产生什么影响?最后,接下来这些动物应该如何相处?
3. 探讨虚伪行为的危害(20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虚伪行为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教材内容,提供一些问题,例如:
•虚伪行为对面临困难的朋友有什么影响?
•虚伪行为可能会导致哪些负面的反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例子可以说明虚伪行为的危害?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三篇
《葡萄沟》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1课,属于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但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水平和思维水平,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能与水平:理解并会写本课份、坡、客等8个字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准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族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板书设计
针对低年级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图片的形式, 再
现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 起到
了以图引趣、以趣学文的作用。
六、总结
大千世界, 无所不有。大自然无穷的奥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 去发现。《小
蝌蚪找妈妈》 一课语句浅显易懂, 趣味性强。 我运用了相应的电教媒体化抽象为
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文中始终不点明 “我”就是水, 而是
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
利弊。
【说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 以学生为
性,提高学生学习知ຫໍສະໝຸດ Baidu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时,我用谜语引出蝌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
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整体感知是学好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 我让学生看课件听范读课文, 学生通 过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范读, 身临其境后, 就能轻而易举地初步感知了 课文内容。 (三)识字教学。 我采用儿童的语言, 运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 注重培养识字 兴趣和培养好的识字习惯,循循渐进,教会学生学习多种识字方法,掌握规律, 主动识字。 (四)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因为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所以在学这段课文前,我用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先让孩子们观察图上有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再结合朗读课文, 边读边用笔画出 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词(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在孩子 们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把这段课文读好,读出小蝌蚪快活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先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再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读,边读 边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的话。 (2)这幅图上的小蝌蚪和前幅图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对比图) (3)思考:小蝌蚪怎么想起要找妈妈? (4)分角色表演 “迎上去 ”,通过亲身演绎,使得孩子们在情境中亲身去感 受,就很容易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比苍白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5)指导朗读。 重点读好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 的语气)多种形式读(分角色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鲤鱼阿姨的话,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1)出示图,先观察图,小蝌蚪遇到了谁?再找到相应的段落自由读,画 出小蝌蚪和乌龟说的话。 (2)观察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对比图) (3)表演 “追上去 ”。 (4)指导朗读好本段, (重点读好对话) (5)分角色朗读 4、学习后面几段 (1)出示课件(总结前两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观察图,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小蝌
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建了 “多向互动、合作探究 ”的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让学生
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 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 展示个
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理解乌龟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三、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
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时, 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 并能在教师创设的
情境中体验、 感受, 达到情感的共鸣, 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
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
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 “温和 ”说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
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
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力求采用自主、 合作地学习方
式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中, 相互启发, 拓展思路,
分享学习之乐。 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
态,变 “被动地学 ”为“主动地学 ”。
【说目标】
1. 学会 14 个生字,会认 9 个生字。
蚪又看到了谁?用笔画出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画出青蛙妈妈对小蝌蚪说
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跟着妈妈去干什么了?
5、总结全文 再次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这个知识点再一次强化。
6、实践拓展
你还知道关于青蛙的哪些知识,交流。
7、课件出示课堂作业(填空)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孩子记忆。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 “塘、脑、袋 ”等 14 个生字,会写 “两、就 ”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
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
一、说教材
1 小蝌蚪找妈妈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 不
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 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
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 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 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
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的同时,实现知识与能力、创新与实
践的巧妙融合,达到寓德育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说教材】
2.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 “我”的叙述
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 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 会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