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华西村:共同富裕的典范
华西村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全国农村发展的前列,创造了令人惊羡的发展奇迹,几十年红旗不倒,享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30年改革开放,华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50多项全国第一。
——村级经济实力雄厚。2008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亿多元,村级可用财力达20多亿元,总资产超过160亿元。村级集体经济独树一帜,形成了相当于一个县乃至一个市的经济实力。
——村民生活富足安康。华西村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赶上发达国家农民的水平,人均年收入达1万美元,家家都是富裕户,不是百万就是千万,户户住上小别墅,空调、电脑、汽车、健身房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
——村风民俗淳朴清新。华西全村文明户和五好家庭创建达标率达100%,家庭和睦,长幼有序,邻里相亲。已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刑事犯罪案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呈现出一派和谐宜居的胜景。
——村容村貌整洁优美。今天的华西,“北田园、南工厂、中间是天堂”,生产生活布局合理。河道清澈见底,绿树掩映村庄,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的幸福乐园。
——村务管理民主公开。在华西,财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一以贯之,干部任用、财务收支经由村民讨论决定,干部有能力,班子有凝聚力,老百姓有合力。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与时俱进谋发展
“说来说去,还要把经济搞上去”,这是华西人对改革开放30年最为质朴的总结。历经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和新世纪统筹发展,华西逐步将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落后村庄发展成为工农商并举的现代乡村都市。
创造发展机遇,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在全国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时,华西从人均仅4分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集体统一经营为主,同时大力兴办乡镇工业,于1988年实现了年产值过亿元的目标。1994年,华西大力度整合全村钢铁、毛纺、旅游等企业资源,组建了华西集团。五年后,华西村A股股票在深圳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进入新世纪,华西又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走上独特的“三外”之路,即人才在国外、市场在国外、融资在国外。他们还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先后将八大公司、60家企业生产的1000多个品种、1万多个规格的产品,注册到“华西村”牌和“仁宝”牌商标的麾下。目前,“华西村”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坚持以工哺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行“联产承包”时,华西实行“集体承包”,由30名种田能手包种

全村500多亩粮田。90年代工业实力壮大后,实施以工支农、以工哺农,引导农业向高效化转型。进入新世纪,推动农业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投资2500万元,建起“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不断提高农副业的附加值。
利用名村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涉足现代物流业,参股江苏银行,开设投资担保公司、典当行,涉足建筑装潢、房地产经营等领域,现在,全村已初步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将共同富裕化为生动实践
“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这是华西人对幸福标准的界定。改革开放以来,华西一直坚持在壮大村级经济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带动更多地区和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壮大集体经济,富足村民生活。依托不断做大的集体经济蛋糕,华西有三条稳定渠道确保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按劳分配,工资多劳多得;按需分配,各项福利待遇人人平等,每人每年可得到3000元;按股分红,年终奖分配实行“二八开”,20%现金分配,80%转成个人股份,参加企业分红。随着集体财富增加,村民的福利水涨船高,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上世纪70年代始,就实行村民子女免费入学制,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全由集体承担,出国留学的学生还可获10万元资助。女50岁、男55岁的村民,每年可享受1.2万—1.6万元不等的保养金。村里还设立“敬老奖”,年龄越大,奖励越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华西已提前实现。
放大华西效应,先富带动后富。从2001年开始,周边20个薄弱村相继并入华西。现在的华西,已有13个行政村,村域面积由当初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从1500多人增加到3.5万人。针对这一状况,华西创造性地实施了“一分五统”管理新体制,“一分”即村与企业分开,村归村,企归企;“五统”即经济统一管理、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庄建设统一规划、干部统一使用。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适应了农村资源集中配置的要求,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周边富”之后,华西人又把目光盯在了“全国富”上。通过派干部、带资金、带项目等方式,先后在宁夏、黑龙江建设两个“省外华西村”,帮助陕西勉县、山西大寨、江西吉安等地发展经济、培养人才,带动当地农民走上致富路。此外,还从上世纪90年代始,大力开展智力扶贫,花费2000多万元培训

1万多名中西部地区干部,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作出了贡献。为进一步放大华西效应,把华西经验变成全国农村的共同财富,2006年他们又有新动作,计划用5年时间,免费为全国培训5万名村级党组织书记。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建设和谐文明的农民精神家园
“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这是华西人对富裕内涵的深刻理解。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同时,华西人始终不忘追求精神文化的富有。
培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华西精神。老书记吴仁宝说:“经济搞上去,主要靠两句话,‘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多年来,华西坚持推动经济发展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现在,全村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有6人,高级职称的有55人,出国深造的有20多人,拥有大中专文凭的超过3000人。在实践中,华西坚持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既倡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又弘扬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华西大放异彩,让时代脚步在华西留下深深的印迹。30年来,由发展实践凝结而成的“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就是华西人精神风貌的生动注解。
华西村合理村庄布局,加强环境整治,实施美化绿化。富裕起来的华西人,科学发展的意识日益增强,自觉坚持“环保优先”,加快建设环保村、生态村。
“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这是华西党员干部几十年不变的庄严承诺。正是依靠这个与民同甘共苦的领导集体,华西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附案例来源: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题调研组:《新农村建设的一面光辉旗帜——华西村改革开放30年调查》,《群众》2009年第6期。)

案例评析:
本案例介绍了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实事求是,践行科学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的事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为我们展示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
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时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

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这一新的理论概括,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即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视角看,华西村的实践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工作的首位。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说,华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发展经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
第二,重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华西村许多文体娱乐设施,开展各种形式的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活动,为全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第三,始终坚持把人民共同富裕当作奋斗的目标。“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华西人对幸福标准的界定就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改革开放以来,华西一直坚持在壮大村级经济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带动更多地区和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第三,建设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集体。
充分发挥领头人的榜样作用和品牌效应;着力建设有权威、过得硬的领导班子;探索创新村民自治的管理制度。从“一分五统”的管理体制,到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财务公开;从实行“一村两制”但不允许“一家两制”,到企业“四制”(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督制、“工代”议事制)、员工“三制”(首位高工资、末位淘汰制、违章辞退制)和对党员干部实行的定期测评等项制度,都使华西村的政治文明建设,从体制机制上经受住了历史、群众和实践的检验。

相关链接:
1、冯治著:《永葆先进:吴仁宝与华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光明日报出版2005年版。
2、彭维锋,孙海燕著:《华西铁律:成就“天下第一村”的二十五条“金科玉律”》,鹭江出版社,2007年版。
3、何建明著:《精彩吴仁宝》,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编:《思变与冒险:中国五个典型乡村的变与不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思考题:
1、“没有

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与时俱进谋发展”,华西村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请问:华西村的经济发展道路具有哪些特色?
2、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为我们展示了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华西村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能够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
3、结合华西村的案例,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