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根尖囊肿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6例根尖囊肿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根尖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根尖囊肿患者126例,采用根管充填治疗术,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复发等情况。
结果:126例根尖囊肿患者治愈率为76.98%(97例),总有效率达92.06%(116例)。
结论:根管充填治疗术可作为根尖囊肿的首选治疗
根尖囊腫是由根尖肉芽或根尖脓肿发展而来[1]。
根尖囊肿的治疗方法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临床多采用手术摘除治疗,创伤大,且通常需切除患牙根尖甚至拔除患牙,不易为患者接受。
采用根管治疗术保守治疗,创伤小,感染机会少,易为患者接受[2]。
笔者采用根管治疗1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本科门诊根尖囊肿患者126例,其中,男76例,女50例,年龄为16~68岁,平均33岁;上前牙81例,下前牙29例,上后牙10例,下后牙6例。
病原牙有深龉或充填体,死髓牙、畸形牙。
X线照片显示根尖周围有圆形或椭圆形透射区,周围有连续致密的阻射白线,若囊肿继发感染或增大,周围白线不清楚。
1.2 治疗方法
对囊肿波及的所有患牙进行常规根管预备,用20号扩大针超出根尖孔,刺入囊腔使囊液流出,尽量打通根尖孔,并用3% H2O2溶液、甲硝唑液交替冲洗根管。
根管内渗出较多时用碘伏棉签擦拭并口服抗生素。
根管干燥无不适行根管充填。
根管充填完成前用20号根尖锉尽量将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输入囊腔,随后用侧压法(牙胶加碘仿糊剂)永久充填根管。
术后1、3 、6 、12、18、24个月追踪复查,检查临床体征并摄X线片观察囊肿大小变化。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无自觉症状,牙齿无松动,患牙咀嚼功能恢复良好,X线片显示囊肿消失。
好转: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牙齿不松动,X线片显示囊肿缩小。
失败:临床症状存在,牙齿有松动甚至脱落,X线片显示囊肿无变化或增大[3]。
2 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97例(76.98%),好转19例(15.08%),失败10例(7,94%),总有效率达92.06%。
失败10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均达到好转以上的效果。
3 讨论
3.1 选择恰当适应证
根尖囊肿是根尖部的炎症肉芽组织(内含有发育期间遗留的牙周上皮),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增殖为上皮团块或上皮条索。
上皮细胞发生退行性变,甚至坏死、液化形成囊腔,逐渐扩大形成囊肿[4]。
囊肿壁上皮组织在囊肿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消除内壁上皮组织是治疗根尖囊肿的关键。
因此促进囊肿愈合首先应消除炎症刺激,即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术,通过根管扩通引流,达到囊肿减压的目的,消除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使根管干燥然后再行根管充填,封闭根尖孔,消除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根尖周的刺激;此外氢氧化钙碘伏糊剂适当超填的化学刺激,可以破坏囊壁完整性,有消除炎症上皮的作用,促进根尖周组织代谢,从而促进根尖囊肿组织愈合[3],防止囊肿复发。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只要选择恰当的治疗适应证,根尖囊肿大部分可以通过根管充填治疗得到治愈。
3.2 促进根尖囊肿痊愈的因素
①严密充填根管:消除细菌及代射产物对根尖周组织的损伤性刺激,促进根尖周组织愈合;②糊剂适量超充:促进根尖周组织代谢;③切开引流,消除根尖周组织的张力。
本组10例患者失败的主要原因为:①根尖孔全部未能打通;②根管充填不严密;③病变范围太大;④患者选择不当所致。
该10例患者在单纯的根管治疗失败后配合外科手术,患牙得以保留,显示较大的根尖囊肿通过单纯根管治疗难以获得满意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在根尖囊肿的治疗中,根管充填治疗术可作为根尖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要选择恰当的适应证,打通根尖孔和消除内壁上皮组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根管充填质量亦影响治疗效果。
对于病变范围大的根尖囊肿采用根管充填治疗时辅助根尖病变区手术处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5],可提高根尖囊肿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1-132.
[2]王晓仪.现代根管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
[3]石红秀,张细星.碘伏糊剂根管充填后的根管内吸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6(4):257-259.
[4]郑麟喜.口腔医学的科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23.
[5]孙铁航.尖周外科的概况[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12(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