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1.《风筝》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
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
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
年读2021者/2/7 的欢迎和喜爱。
6
1、标出下列红色字的读音,再读一读。
什么(shén)什物 (shí) 堕落(duò) 下坠(zhuì)
模范(mó) 模样(mú) 宽恕 (shù) 发怒 (nù)
•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 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 在什么社会吗?
• (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021/2/7
11
精讲点拨
• (二)思考,尝试回答:
•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
1、标出下列红色字的读音,再读一读。
什么
什物
堕落
下坠
模范
模样
宽恕
嫌恶(shén)凶恶 (shí) 诀别(duò)
2、将(对mó应)的词义(用m线ú连)起来。 (shù)
丫杈(: wù)
(è)瘦弱,不好(看jué)
发怒 决定(zhuì)
(nù) (jué)
憔悴:
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嫌恶:
惊慌
惊惶:
厌恶
•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 不同?
• (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 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 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 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第一课时)
2021/2/7
13
• 合作探究 质疑、讨论、答疑
• (一)1—2段(第一组问题)
嫌恶(wù) 凶恶 (è) 诀别 (jué) 决定(jué)
2、将对应的词义用线连起来。
丫杈:
瘦弱,不好看
尝试练习
憔悴:
即桠杈,形容树枝歧出
嫌恶:
惊慌
惊惶:
厌恶
瑟缩:
宽容饶恕
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伶仃:
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
孤独,没有依靠
虐杀:
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
2021/2/7
7
•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 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 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
“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 漾了?
风 筝
鲁迅
2021/2/7
1
学习目标:
•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 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 疑难问题。
•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 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 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021/2/7
2
• 三、引导自学
• (一)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4
• (二)自主朗读课文 • 1.朗读要求: • ①读准字音; • ②停顿恰当; • ③读出感情; • ④读出重音。
2021/2/7
5
背景知识: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
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 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 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是社会的抗 争。
•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
•( )
•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 ④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

•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 在什么社会吗?
•(

•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

2021/2/7
10
•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 • (不是) •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线索) • ④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 (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
瑟缩:
宽容饶恕
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伶仃:
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
孤独,没有依靠
虐杀:
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
202•
è 凶恶
• 恶 ě 恶心

wù 嫌恶
• 什 shí什物

shén什么


mó 劳模
•模

mú 模样
2021/2/7
9
•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 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
2021/2/7
3
2021/2/7
鲁迅(1881年9月25—19 36年10月 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 落封建家 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 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 原在 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 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 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 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 《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 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 21 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 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
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
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 了”。)
2021/2/7
14
•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质疑、讨论、答疑
• (一)1—2段(第一组问题)
•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

•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 神的虐杀”?
•(

•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 有何不同?
•(

2021/2/7
12
• (二)思考,尝试回答: •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 • (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
虐杀”?
•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 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