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10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 0053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卖油绳”B.“喜宴”和“上门喝茶”C.“假结婚”和“卖油绳”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A.觉得有点挤脚B.觉得有点大C.觉得正合脚D.没有试鞋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含义是【】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第三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6.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A.师生关系B.兄弟关系C父子关系 D.朋友关系7.“荷花淀深”的代表作家是【】A.汪曾祺B.孙犁C.丰子恺D.阿城8.“文革”后,表达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觉醒的代表作是【】A.《随想录》B.《回看血泪相和流》C.《哭小弟》D.《干校六记》9.散文《母亲的羽衣》一文的主题是【】A.对女性婚后不幸命运的同情 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10.下列选项中,属于张洁的一组作品是【】A.《方舟》《拣麦穗》B.《白雪乌鸦》《亲亲土豆》C.《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D.《小姨多鹅》《少女小渔》11.散文《学圃记闲》记叙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的生活故事,其时代背景是【】A.抗日战争时期B.“文革”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2.下列诗人中,属于“七月诗派”的是【】A.北岛B.曾卓C.西川D.王家新13.散文《秦腔》中呈现出的秦腔艺术特点是【】A.秀而无骨B.细腻婉转C.大喊大叫D.清脆流丽14.散文《巩乃斯的马》用来与巩乃斯的马进行对比,借此表现其特性的动物【】A.牛、羊和骆驼B.牛、骆驼和驴子C.狗、骆驼和驴子D.羊、狗和牛15.散文《我与地坛》中的“我”指的是【】A.郭路生B.张承志C.高晓声D.史铁生16.散文《髻》中“髻”象征着女子的青春美丽,寄寓着母亲和姨娘的喜怒哀愁,文中“我”更喜欢的是【】A.母亲的“飽鱼头” B.姨娘的“横爱司髻”C.母亲的“风凰髻”D.姨娘的“螺丝髻”17.悼亡散文《记波外翁》中,“波外翁”乔大壮去世的原因是【】A.被杀B.重病C.自杀D.醉酒18.散文《致西绪福斯》中,作者重新解读的西绪福斯神话来自【】A.古希腊神话B.古罗马神话C.古印度神话D.古埃及神话19.诗歌《望星空》中所抒发的情感变化轨迹是【】A.由惆怅到自豪B.由豪迈到惆怅C.由惆怅到苦闷D.由痛苦到绝望20.诗歌《麦坚利堡》的语言特点是【】A.简洁明快B.含蓄隽永C.风趣幽默D.凝练沉重21.“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这些诗句表达的意蕴是【】A.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 B.迫切需要人们的赞美C.希望获得美好的爱情D.希望社会快速地发展22.诗歌《乡愁》的形式特点是【】A.诗节匀称,句式整齐B.诗节均衡对称,又有长短句变化C.句式整饬,节奏铿锵D.诗行整齐,节与节之间转韵23.诗歌《双桅船》中诗人展开抒情的视角是【】A.双桅船B.灯C.岸D.风暴24.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意象运用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A.简练B.繁多C.深邃D.直白25.诗歌《智慧之歌》中,诗句“那是遥远天边的灿烂的流星”形容的是【】A.青春的爱情B.喧腾的友谊C.迷人的理想D.宏伟的事业26.诗歌《红玉米》的开头和结尾以“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和“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寄寓的是【】A.历史文化与现代精神 B.童年记忆与现实体验C.童年记忆与未来憧憬D.未来愿景与当下现实27.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将《圣经》故事当成背景和比照的对象,由此凸显的是【】A.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 B.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C.“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D.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28.“一株镜子里的蔷薇”“华清池中/等待双手捧起的/泡沫”“一朵菊花在她嘴边/一口黑井在她眼中”,这些诗句描绘的人物形象是【】A.蓝田玉 B.马丽娅C.杨贵妃D.花木兰29.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象征B.隐喻C.对比D.夸张30.话剧《关汉卿》剧情展开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一生的经历B.关汉卿和朱帘秀的爱情纠葛C.关汉卿的抗元活动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将军族》中,“三角脸”和“小瘦丫头”五年后相逢在( )A.台北市的一个咖啡馆B.大陆的一个火车站C.一个牧场D.一个乡村的葬礼上2.小说《女房东》以独特的构思,写了一实一虚两个人物,他们是( )A.乔治和沃克太太B.老柴和沃克太太C.乔治和女邻居D.老柴和女邻居3.开篇提及水粉画《患难小友》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鲁鲁》4.《与李贺共饮》中李贺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A.狂放傲岸B.文雅沉静C.木讷厚道D.积极入世5.《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 )A.胡适沈从文B.郁达夫沈从文C.沈从文黄永玉D.沈从文张兆和6.余秋雨《夜航船》一文的主题是( )A.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实际的传统的批判B.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文人气质的赞美和弘扬C.对中国古代文人博学、散淡境界的向往D.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重义轻利、重情轻理思想的批判7.《苹果树下》一诗中,诗人用苹果来比喻( )A.勤劳B.姑娘C.思念D.爱情8.《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在参军前的职业是( )A.唱戏的B.卖灶糖的C.拖毛竹的D.弹棉花的9.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是( )A.欲抑先扬B.欲扬先抑C.辛辣的讽刺D.精细的心理描写10.下列属蓝星诗社的作家是( )A.白先勇B.余光中C.洛夫D.邵燕祥11.台静农《记波外翁》中的波外翁是作者的( )A.恩师B.朋友C.学生D.父亲12.以平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来描写表现“文革”时期夫妻离情、母女别意和女婿之死,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关系的作品是( )A.《怀念萧珊》B.《记波外翁》C.《太阳下的风景》D.《下放别记》13.下列具有散文化特点的小说是( )A.《“锻炼锻炼”》B.《邢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受戒》14.散文《庐山面目》重点记叙描写的是( )A.天桥和含鄱口B.小天池和仙人洞C.花径和五老峰D.黄龙潭和白鹿洞15.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作为题记的诗歌作品是( )A.《冬》B.《听听那冷雨》C.《草木篇》D.《将军族》16.穆旦的《冬》写作于( )A.文化大革命初期B.文化大革命高潮期C.反右运动后期D.新时期初17.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 )A.《相信未来》B.《岁月》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18.通过枚举有关和尚的民谚逐步加深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的杂文是( )A.《法门寺》B.《三个和尚》C.《和尚之喻》D.《受戒》19.塑造了一位走了三十里夜路,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的乡村少女形象的作家是( )A.张洁B.铁凝C.宗璞D.杨沫20.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A.阿成B.阿城C.王医生D.王一生21.下列属于“朦胧诗”一类的作品是( )A.《有的人》B.《慕尼黑》C.《双桅船》D.《与李贺共饮》22.《陈奂生上城》中,将陈奂生送进医院看病的是( )A.招待所服务员B.陈奂生妻子C.县委书记D.车站服务员23.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 )A.线索比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24.《游园惊梦》中,被将军看中,一夜间成了将军夫人的是( )A.朋红B.露凝香C.蓝田玉D.桂枝香25.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 )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春天,遂想起》D.《麦地》26.“……牛比较老实,一轰就走;猪不行,狡诈之极,外相极笨,走得飞快。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前试题和答案00530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前试题和答案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菉竹山房》中“姑姑”的人生悲剧原因是()A. 包办婚姻B. “姑姑”懦弱不反抗C. 姑姑恋人的死去D. 封建礼教【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下列以解放区农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是()A. 《山峡中》B. 《菉竹山房》C. 《荷花淀》D. 《小二黑结婚》【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下列作品属于自叙传式抒情小说的是()A. 《呼兰河传》B. 《月牙儿》C. 《丈夫》D. 《春桃》【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长诗《火把》的作者是()A. 何其芳B. 艾青C. .闻一多D. 郭沫若本题分数1分第5题《凤凰涅》中的凤凰是()A. 诗人的化身和民族与祖国的象征B. 进取与光明的代名词C. 悲苦激愤的形象D. 热诚和挚爱的写照【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一节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A. 冯至B. 戴望舒C. 卞之琳D. 闻一多【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李正明这一农民形象出自()A. 《南归》B. 《日出》C. 《小城三月》D. 《上海屋檐下》【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李陵碑这一人物形象出自()A. 郭沫若的《屈原》B. 田汉的《南归》C.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D. 陈白尘的《升官图》本题分数1分第9题《春末闲谈》在文体上属于()A. 杂文B. 散文诗C. 谈话记录D. 寓言故事【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下列以乡土小说创作见长的作家是()A. 庐隐B. 许地山C. 叶圣陶D. 台静农【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边城》描写的地方是()A. 成都B. 重庆C. 湘西D. 东北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屈原》中婵娟这一人物的命运结局是()A. 跳江自尽B. 投靠南后C. 误饮毒酒而死D. 被放逐【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出自()A. 《拜献》B. 《沙扬娜拉一首》C. 《再别康桥》D. 《孤岛》【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小城三月》中故事发生在()A. 新旧文化交织时期B. 封建制度占绝对统治时期C. 晚清末年D. 抗战时期【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简论市侩主义》的作者是()A. 聂绀弩B. 冯雪峰C. 宋之的D. 瞿秋白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宇宙风》杂志的创办者是()A. 郁达夫B. 林语堂C. 周作人D. 茅盾【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山峡中》景物描写的突出特点是()A. 借景物渲染田园牧歌式的情趣B. 赋予景物以象征性C. 借景物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D. 渲染阴冷怕人的气氛,烘托人物和故事【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在《桃园》中,废名用来表现主人公王阿毛心理活动的艺术手法是()A. 通感B. 象征C. 意识流D. 白描【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句诗出自()A. 《航》B. 《大堰河——我的保姆》C. 《生活是多么广阔》D. 《星星》【正确答案】 C第21题诗歌《山》收在杜运燮的集子()A. 《热带风光》B. 《诗四十首》C. 《盈盈集》D. 《星的歌》【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丁西林的《压迫》是()A. 悲剧B. 喜剧C. 历史剧D. 多幕剧【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白马湖之冬》中表现了作者()A. 对冬天的厌倦B. 对春天的期盼C. 处事泰然的达观态度D. 对白马湖的怀念【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陈二妹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主人公()A. 《春风沉醉的晚上》B. 《边城》C. 《小城三月》D. 《春蚕》【正确答案】 A第25题汪二是()的小说《拜堂》中的人物。
2018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2018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8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8年10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的全部内容。
1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卷(课程代码04729)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寡人之予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为什么“王好战” B.如何使“民加多’,C.不可以“违农时” D.必须要“谨庠序"2.下列《咬文嚼字》所提到的戏剧、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从而“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这个人物形象是A.婵娟 B.石秀 C.杨雄 D.茗烟3.下列《吃饭》语句中,作者据以生发议论,进而抨击和嘲讽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是2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B.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C.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D.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为盂尝君到薛地收债,却尽烧其券,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勇于变革 B.不甘屈居人下C.无为而治 D.注重民心向背5.《张中丞传后叙》.写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夸张 B。
201810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 0053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卖油绳”B.“喜宴”和“上门喝茶”C.“假结婚”和“卖油绳”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正确答案】B(P125)【答案解析】《喜宴》以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历史背景, 描写下乡知青参加当地一对新婚夫妇的喜宴和挖干沟又到他们家“喝茶”的两个场景,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农村现实和知青下乡后的真实处境。
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A.觉得有点挤脚B.觉得有点大C.觉得正合脚D.没有试鞋【正确答案】D(P132)【答案解析】《鞋》讲述了一位乡村少女守明定亲后给未婚夫做鞋的故事。
在未婚夫外出前,两人相见时,守明提出让男子试鞋,几次请求都被拒绝。
故选D。
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正确答案】A(P239)【答案解析】《广陵散》塑造了一个坦然面对生死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把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与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合起来,语言质朴平易,具有浓郁的知识分子特色。
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含义是【】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正确答案】A(P306)【答案解析】在马桥方言中,“宝气”本来是傻的意思,但作者通过志煌对女人的态度、对自己劳动产品归属的看法等一系列情节的叙述和描写,不仅使志煌的形象生动独特,更使“宝气”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与拓晨,揭示了“宝气”这个词语背后所隐藏的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1真题及答案

的意蕴是(
)
A.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
B.迫切需要人们的赞美
C.希望获得美好的爱情
D.希望社会快速地发展
正确答案:
A
19、诗歌《乡愁》的形式特点是(
)
A.诗节匀称,句式整齐
B.诗节均衡对称,又有长短句变化
C.句式整饬,节奏铿锵
D.诗行整齐,节与节之间转韵
正确答案:
B
20、诗歌《双桅船》中诗人展开抒情的视角是(
2018 年 10 月自考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531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
)
A.“喜宴”和“卖油绳”
B.“喜宴”和“上门喝茶”
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
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
正确答案:
A
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含义是(
)
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
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
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
正确答案:
A
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
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
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
正确答案:
C
9、下列选项中,属于张洁的一组作品是(
)
A.《方舟》《拣麦穗》
B.《白雪乌鸦》《亲亲土豆》
C.《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
D.《小姨多鹤》《少女小渔》
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夜航船》的作者是()A.史铁生B.余秋雨C.周涛D.张承志2.小说《受戒》描写的是()A.北方山村生活B.南方水乡生活C.雪域高原生活D.现代都市生活3.小说《鲁鲁》中的鲁鲁是()A.一个小女孩B.一个小男孩C.一条狗D.一只猫4.具有“藏庄严于诙谐之内,寓绚丽于朴素之中”这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是()A.《将军族》B.《刑老汉和狗的故事》C.《陈奂生上城》D.《透明的红萝卜》5.《“锻炼锻炼”》中有两个作为“自私自利”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个是“小腿疼”,另一个是()A.高秀兰B.“吃不饱”C.“小诸葛”D.张太和6.主要采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并以一个固定视角进行对比来刻画塑造人物的小说是()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春天》C.《我的第一个上级》D.《陶渊明写挽歌》7.下列作品中,重知识、重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A.《社稷坛抒情》B.《茶花赋》C.《早熟的枣子》D.《下放记别》8.《红旗谱》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人物是()A.朱老忠、严志和B.朱老巩、大贵C.严志和、江涛D.运涛、大贵9.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1A.《哦,香雪》B.《在山区收购站》C.《游园惊梦》D.《棋王》10.“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这两句话出自()A.《童年二题》 B.《怀念萧珊》C.《黄鹂——病期琐事》D.《秦腔》11.《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具有自私、嫉妒和无聊的窥视癖心理的人物是()A.高女人B.裁缝老婆C.矮丈夫D.鞋匠老婆12.文化随笔《法门寺》结尾处引用了韩愈的《论佛骨表》,表达了作者()A.对韩愈的嘲讽和批判态度B.对当代文化现状的乐观态度C.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悲观态度D.对当代文化现状的清醒认识13.《记波外翁》中有两句挽诗:“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
2018年10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2018年l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0)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项,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经济凋敝的小说是A.《春蚕》 B.《绣枕》C.《潘先生在难中》 D.《在萁香居茶馆里》2.小说《菜竹山房》中与未婚夫的灵牌成亲后孤寂一生的人物形象是A.翠姨 B.二姑姑 C.野猫子 D.阿毛3.下列各项,对小说《九十九度中》的艺术手法分析正确的是A.情节波澜起伏,富有浓厚的梦幻色彩和传奇性B.场面宏大,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目C.以场所为基点,以时间为基准,采用故事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方式来结构全文 D.采用了第一人称童年视兔叙事4.小说《断魂枪》中突出体现沙子龙性格特征的行为是A.月夜练枪 B.土地庙卖艺C.和孙老者比武 D.和王三胜比武5.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帮小芹自由恋爱最终成功的原因是A.三仙姑的支持 B.二诸葛的支持C.区政府的支持 D.村干部的支持6.小说《金锁记》中被母亲剥夺了童年快乐与爱情幸福的人物形象是A.芝寿 B.长安 C.兰馨 D.季泽7.小说《拜堂》侧重表现的是A.汪大嫂积汪二拜堂成亲过程中的喜悦感B.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之后的喜悦感C.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过程中的负罪感D.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之后的负罪感8.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女士的身份是A.“五四”时期的知识女性 B.上海卷烟厂里的女工C.支持丈夫抗战的乡村妇女 D.高门巨族中待嫁的大家闺秀9.小说《送报夫》中的“我”做送报夫的地点是A.北京 B.南京 C.东京 D.上海10.小说《骆驼祥子》中人力车夫祥子第一次买车的资金来源是A.虎妞的私房钱 B.借刘二的钱C. 自己的积蓄 D.告密所得的钱11.下列各项,对小说《寒夜》中曾树生人生轨迹描述正确的是A.抗战时期先在昆明做抄写员,后到重庆做银行主任一,B.抗战时期先在重庆银行工作,后与追求者一起去了兰州C.抗战胜利后离开丈夫,与追求者一起去了兰州。
(全新整理)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作家余光中属于【】A.蓝星诗社B.创世纪诗社C.七月派D.九叶诗派答案:A解析: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浮躁》D.《归来的歌》答案:A解析:虚拟的啤酒店主妇是艾青在《慕尼黑》中塑造的形象,故选A。
3.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A.《风云初记》B.《父亲,树林和鸟》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答案:C解析:识记内容。
4.《鲁鲁》中刻画小狗鲁鲁形象的主要手法是【】A.暗示B.比喻C.拟人D.夸张答案:C解析: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小狗与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故选C。
5.“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以此作为结尾的诗歌是【】A.骆一禾的《岁月》B.曾卓的《悬崖边的树》C.绿原的《重读〈圣经〉》D.韩东的《山民》答案:D解析:识记内容。
6.《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A.喜悦B.冷漠C.激愤D.平静答案:C解析:诗人多处采用叠句式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激愤意味,故选C。
7.台静农的《记波外翁》中波外翁的性格是【】A.孤傲嫉俗,重情义轻生死B.狂放不拘,目空一切C.唯唯诺诺,毫无主见D.随和质朴,热情开朗好动答案:A解析:作品中刻画了一个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形象,故选A。
8.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线索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答案:B解析:小说叙事写人多用白描,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形象,故选B。
9.《春天,遂想起》中,“江南”的象征含义不包括【】A.故乡记忆B.历代诗文典籍中的描述C.早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D.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诗中“江南”的象征意味不仅有对故乡的回忆,对历代诗文典籍的描述,还象征着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故选C。
2018年10月福建省自考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81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四大副刊”的是A.《学灯》 B.《京报副刊》 C.《晨报副刊》 D.《每周评论》2.将封建统治者痛斥为“四眼狗、独眼龙、烂脚阿二、缺嘴阿四”的作家是A.钱玄同 B.刘半农 C.陈独秀 D.李大钊3.《巴黎的鳞爪》的作者是A.徐志摩 B.梁绍文 C.冰心 D.孙福熙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泽泻集》的是A.《故乡的野菜》 B.《荔枝》 C.《谈酒》 D.《乌篷船》5.下列鲁迅杂文集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伪自由书》②《三闲集》③《且介亭杂文》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6.下列作家中,以细菌学科学小品为大众所熟悉,《细菌的衣食住行》的作者是A.董纯才 B.顾均正 C.高士其 D.贾祖璋7.关于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质,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生过三次争论,第二次争论发生在A.上海 B. 北平 C.南京 D.延安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昆明杂文作家群的是A.闻一多 B.谢觉哉 C.吴晗 D.钱钟书9.为中国30年代方兴未艾的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好范例”,该作品是捷克著名报告文学家基希的A.《未来的秘密》 B.《战地日记》 C.《秘密的中国》 D.《洪流》10.报告文学作品《海上的遭遇》、《诺尔曼。
2018年10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真题第一篇:2018年10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真题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注:现在的自学考试越来越严,身份证要通过仪器比对核验,考试时间为2个半小时,且交卷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0题,合计20分)1、在《新青年》的“双簧信”事件中,与钱玄同观点针锋相对的辩斥的人是()2、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派别被称为()3、在创作上经理了“问题小说”,集中关注教育题材的五四作家是()4、湖畔诗人有()5、太阳社成员有()6、1934年成立的“台湾文艺联盟”提倡()7、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8、老舍的作品()涉及中英两国的国民性对比。
9、柔石的作品()揭露典妻的陋习。
10、臧克家的第一部诗集是()11、夏衍的作品()标志30年代报告文学趋向成熟。
12、胡风强调“艺术创造的源泉”是()13、郭沫若的历史剧()14、艾青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出自作品()15、《论文学是人学》的作者是()16、《百合花》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17、改革小说的作品()18、《荒人手记》的台湾女性作家是()19、80年代,中国文坛“探索喜剧”的热潮代表作品()20、余秋雨的散文集有()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合计10分)21、野草的艺术特色()22、乡土小说的作家有()23、沈从文的创作有()24、台湾诗人发起组织的诗社有()25、朦胧诗的代表作品有()三、名词解释(共三题,合计12分)26、民众戏剧社27、“好一计鞭子”28、“四川诗群”四、简答题(共4题,合计32分)29、郁达夫自述小说的艺术风格。
30、张天翼《华威先生》的主人公形象。
31、简述“三突出”创作原则。
32、简述《红高粱》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共2题,合计26分)33、联系作品的人物刻画,分析曹禺《北京人》的艺术成就。
10月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北京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子夜》出版于哪一年?A. 1928年B. 1932年C. 1933年D. 1936年2. 翠翠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A. 《子夜》B. 《边城》C. 《神巫之爱》D. 《长河》3. 萧红最后一篇小说作品《小城三月》完成于A. 1935年B. 1938年C. 1940年D. 1940年4. 下列哪一部作品称得上是分析心理小说?A. 《金锁记》B. 《在其香居茶馆里》C. 《梅雨之夕》D. 《子夜》5. 散文《匆匆》的作者是A. 周作人B. 冰心C. 朱自清D. 俞平伯6. 以长篇小说《桥》而被周作人大为称道的小说家是A. 废名B. 俞平伯C. 沈从文D. 老舍7. 曾经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是大胆的描写,至少在中国那时的女性作家中是大胆的”的作家是A. 鲁迅B. 茅盾C. 瞿秋白D. 林语堂8. 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并收入小说集《呐喊》的鲁迅作品是A. 《故乡》B. 《孔乙己》C. 《阿Q正传》D. 《伤逝》9. 小说集《南行记》是下列哪位作家创作的?A. 柔石B. 老舍C. 萧红D. 艾芜10. 下列创作了散文集《空山灵雨》的作家是A. 废名B. 沈从文C. 萧红D. 许地山11. 《昨日之歌》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集?A. 徐志摩B. 冯至C. 闻一多D. 卞之琳12. 下列哪一位诗人是“九叶”诗派的诗人?A. 卞之琳B. 牛汉C. 郑敏D. 绿原13. 欧阳予倩《屏风后》是一出A. 独幕剧B. 三幕剧C. 四幕剧D. 五幕剧14. 诗篇《沉钟》的作者是A. 艾青B. 郑敏C. 袁可嘉D. 冯至15. 赵树理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创作于A. 1942年B. 1943年C. 1945年D. 1947年16. 元茂屯是下列哪一部小说中故事展开和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A.《林家铺子》B.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 《春桃》17. 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最初发表于A. 《小说月报》B. 《创造》季刊C. 《创造周报》D. 《现代》18.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运用了“哲理剧”形式创作的散文?A. 《乌蓬船》B. 《山中避雨》C. 《汽车》D. 《过客》19. “我们的意志如烟囱般高耸,我们的团结如皮带般坚韧,我们转动着地球,我们抚育着人类的运命!”以上诗句出自下列哪位诗人之手?A. 殷夫B. 闻一多C. 田间D. 臧克家20. 刘向高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名优之死》B. 《春桃》C. 《超人》D. 《梅雨之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8年10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8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0537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B-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 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 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策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新青年》的"双簧信”事件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模仿旧文人口吻提出了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
对其观点进行针锋相对辩斥的人凰L A .刘半农B .周作人C. 鲁迅D .胡适【答案】A【解析】五四时期,陈独秀主编了《新青年》β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的主张得到了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响应。
他们除了撰文支持文学革命,还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双簧信"。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仿照旧文人的口吻,汇集其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与言论,写成一封致《新青年》的信,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信,逐一辩斥。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一述2•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文学派别,被称为()。
A •"论语"派B. "学衡澱C •"甲寅"派D •"现代评论”派【答案】B【解析】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与守旧派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真题简单题论述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考试真题简单题论述题及答案详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
共28分)36.简析诗歌《有的人》的艺术特点。
【答案】(1)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之作为贯穿全诗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2)全诗每节内部两种人形成对照;民众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以及两种人在历史上留存的不同影响形成对比;后三节人民群众对两种人的态度又与前四节诗形成对照,构思巧妙,意味隽永。
(3)通过对比,显示作者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强化爱憎之情,阐发生活哲理,以小见大,扩大了诗的境界和容量。
【考点】《有的人》37.简析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答案】(1) 以百合花被子作为叙事线索:借被子、献被子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情节,在结构上,产生了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效果。
(2) 选材和叙事特点: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精心描绘日常生活片段,从侧面讴歌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
通过对几件平凡小事的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选材和叙事独具特色。
(以小见大)(3) 运用对比、衬托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4) 作品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考点】《百合花》38.简析《茶馆》的思想主题(1)《茶馆》全剧分三幕,分别以1899年戊戌政变的失败、袁世凯时代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的黑暗统治为背景,描写了三个时代背景下的茶馆故事。
(2)作品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 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2)作品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说明了旧时代、旧社会的必然灭亡,从而达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创作意图。
【考点】《茶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
共12分)40. 论述王一生形象的特点和意义【答案】(1)王一生是“文革”期间的下乡知识青年,外号“棋呆子”。
(2)在物质生活方面,王一生出身清贫,养成一种崇尚实际,淡泊无争的性情。
10月自考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1)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睨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I页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卖油绳” B.“喜宴”和“上门喝茶”C.“假结婚”和“卖油绳” 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 A.觉得有点挤脚 B.觉得有点大C.觉得正合脚 D.没有试鞋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涵义是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 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6.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A. 师生关系 B.兄弟关系 C.父子关系 D.朋友关系7.“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A.汪曾祺 B.孙犁 C.丰子恺 D.阿城8.“文革”后,表达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觉醒的代表作是A.《随想录》 B.《回看血泪相和流》C.《哭小弟》 D.《干校六记》9.散文《母亲的羽衣》一文的主题是A.对女性婚后不幸命运的同情 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 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10。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总分100, 做题时间150分钟)单项选择题1.《寡人之予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SSS_SINGLE_SELA为什么“王好战”B如何使“民加多”C可以“违农时”D必须要“谨庠序”分值: 1答案:B《寡人之予国也》中阐述了孟子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其中在文中的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迟的正确态度。
2.下列《咬文嚼字》所提到的戏剧、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从而“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这个人物形象是()。
SSS_SINGLE_SELA婵娟B石秀C杨雄D茗烟分值: 1答案:C“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从而“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这个人物形象是杨雄醉骂潘巧云是出现的话语。
3.下列《吃饭》语句中,作者据以生发议论,进而抨击和嘲讽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是()。
SSS_SINGLE_SEL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B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C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D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分值: 1答案:A文章中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为盂尝君到薛地收债,却尽烧其券,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SSS_SINGLE_SELA勇于变革B不甘屈居人下C无为而治D注重民心向背分值: 1答案:D文章中冯谖与盂尝君形成了对照。
冯谖到薛地收债时,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赢得民心。
5.《张中丞传后叙》。
写南霁云抽刀断指,“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答案一、简答题1、《阿Q正传》中阿Q对革命的认识(1)阿Q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雇农。
(2)阿Q的思想中有着封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有要求革命的一面。
他假想的革命的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他对革命的向往也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
2、杜运燮《山》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1)巧妙的构思,诗人将矛盾现象作为构思的基础,揭示出诗人不满足于现状、不懈追求的精神境界,带给读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2)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诗人贴切地把追求者比喻为山,再拟人化地展示山的远大追求。
(3)注重节奏而不刻意限定形式的现代主义特征。
诗歌的长短随诗意而定,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美感。
3、杜运燮《山》意蕴(1)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追求者——山的形象,它因追求而永远不满,不满自己的位置,向往天空、太阳、月亮、星群、风和流水,歌颂追求理想时代的英雄,隐含了对庸俗生活的批判。
(2)追求者又是寂寞的,追求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必须不断离开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
表达了中国诗人在艰难的现实处境中对理想的坚持。
超越自身、向终极意义追求的人生境界。
4、陈白尘的《升官图》运用的喜剧手法(1)借助剧中的梦境,大胆而合理地运用夸张、变形、重复、对比、巧合等喜剧手法,使社会现实充分滑稽化和陌生化,使梦境与现实、荒唐与真实有机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假中有真的喜剧效果。
(2)剧本使人物形象的漫画化和性格化相结合,善于通过人物的自相矛盾和群丑们的互相攻讦,让他们在自我表露、互揭隐私中撕破各种伪装,暴露其无耻卑劣的本相;同时又依照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表现他们不同的喜剧个性。
(3)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犀利泼辣、凝练精警,大量使用戏仿、反讽、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喜剧效果。
5、夏衍《包身工》人物描写的群像和个别典型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特点。
(1)一个工房包身工群像作为描写重点,生活浓缩为一天的三个场景:起床、早餐、上工,全景式地描绘出包身工的群像。
2018年自学考试现代文学史真题含参考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现代文学史真题中国现代文学史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B.贞贞C.夭夭D.香香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B.“文协”C.中国诗歌会D.九叶诗派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B.胡适C.周作人D.刘半农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B.黄遵宪C.裘廷梁D.谭嗣同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B.言情派C.游戏消遣派D.“礼拜六”派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B.《漂流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南冠草》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
A.庐隐B.凌叔华C.苏雪林D.白薇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B.《火》第三部C.《第四病室》D.《寒夜》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B.叙事长诗C.抒情散文D.写景散文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B.《离婚》C.《在酒楼上》D.《孤独者》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B.《纪念刘和珍君》C.《为了忘却的纪念》D.《铸剑》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14.被誉为“七月”派“小说重镇”的作家是(D)。
A.绿原B.鲁藜C.胡风D.路翎15.话剧最初被称作(A)A.文明新戏(“新剧”)B.爱美剧C.歌剧D.戏剧16.《金粉世家》的作者是(B)。
A.徐枕亚B.张恨水C.周瘦鹃D.包天笑17.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简答题
1、《阿Q正传》中阿Q对革命的认识
(1)阿Q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雇农。
(2)阿Q的思想中有着封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有要求革命的一面。
他假想的革命的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他对革命的向往也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
2、杜运燮《山》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
(1)巧妙的构思,诗人将矛盾现象作为构思的基础,揭示出诗人不满足于现状、不懈追求的精神境界,带给读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2)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诗人贴切地把追求者比喻为山,再拟人化地展示山的远大追求。
(3)注重节奏而不刻意限定形式的现代主义特征。
诗歌的长短随诗意而定,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美感。
3、杜运燮《山》意蕴
(1)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追求者——山的形象,它因追求而永远不满,不满自己的位置,向往天空、太阳、月亮、星群、风和流水,歌颂追求理想时代的英雄,隐含了对庸俗生活的批判。
(2)追求者又是寂寞的,追求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必须不断离开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
表达了中国诗人在艰难的现实处境中对理想的坚持。
超越自身、向终极意义追求的人生境界。
4、陈白尘的《升官图》运用的喜剧手法
(1)借助剧中的梦境,大胆而合理地运用夸张、变形、重复、对比、巧合等喜剧手法,使社会现实充分滑稽化和陌生化,使梦境与现实、荒唐与真实有机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假中有真的喜剧效果。
(2)剧本使人物形象的漫画化和性格化相结合,善于通过人物的自相矛盾和群丑们的互相攻讦,让他们在自我表露、互揭隐私中撕破各种伪装,暴露其无耻卑劣的本相;同时又依照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表现他们不同的喜剧个性。
(3)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犀利泼辣、凝练精警,大量使用戏仿、反讽、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喜剧效果。
5、夏衍《包身工》人物描写的群像和个别典型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特点。
(1)一个工房包身工群像作为描写重点,生活浓缩为一天的三个场景:起床、早餐、上工,全景式地描绘出包身工的群像。
(2)描写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这三人被殴打、侮辱的悲惨遭遇。
(3)点面结合,抓典型事例进行具体描写,使读者从整体上对包身工进行全景式的了解,揭露日本资本家及其走狗的真面目,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论述题
《金黄的稻束》分析“金黄的稻束”的意象及其含义,以及艺术手法
1、“金黄的稻束”的意象及其含义
(1)诗人通过类似联想把金黄的稻束想象成有着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的雕像,没有那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就没有丰收的金黄的稻束。
(2)表达了对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崇高敬意。
2、艺术手法
(1)诗人借景抒情,寻找抽象与物体之间的内在契合,运用象形性词汇来承受思想,从而使形象与思想达成“孪生体”,达到追求现实、象征和思想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现代诗“思想知觉化”的重要特征。
(2)全诗宁静、饱满、透明,让人联想到古希腊艺术中的“静穆”,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
不仅具有情绪感染力,更具有思维启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