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同时测定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共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LC同时测定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9.024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Aconitum Alkaloids in Compound Tengwu Ointment by HPLC LI Mei-yan1,2, HE Qing-xue1,2, WANG Ai-wu1 (1.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21, China;2.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China)复方藤乌软膏是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伤科专家与药学人员遵循
中医药理论共同研制的传统中药制剂,由鸡血藤、生川乌、生草乌、自然铜等组成,具有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运动劳损、急性扭伤、挫伤、闪伤及轻度骨折引起的疼痛,临床应用30余年疗效较好。
复方藤乌软膏中的生川乌、生草乌含有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乌头类生物碱,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有效成分[1]。
我们前期对其制备工艺及皮肤安全性进行了研究[2]。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更好地控制其质量、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应用奠定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 600F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紫外检测器,Empowers色谱工作站),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CP2250型电子分析天平(奥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BSA223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600D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
公司)。
复方藤乌软膏样品(批号分别为20140508、20140711、20140829),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制剂室制备;乌头碱对照品(批号110720-200410,纯度≥98%)、新乌头碱对照品(批号0799-9403,纯度≥98.3%)、次乌头碱对照品(批号0798-9403,纯度≥98.6%)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批号RFS-B-110305,纯度≥98%)、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对照品(批号RFS-B-100713,纯度≥98%)、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批号RFS-B-110328,纯度≥98%)均购自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四氢呋喃为色谱纯,水为双蒸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25∶8),流动相B为0.1 mol/L醋酸铵溶液(每1000 mL加冰醋酸0.5 mL),梯度洗脱(0→35 min,17%→25%A;35→60 min,25%A);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 ℃;流速:1 mL/min。
理论板数按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在此色谱条件下,6种乌头类生物碱均与其他组分能达到较好分离。
色谱图见图1。
3.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4.新乌头碱;
5.次乌头碱;
6.乌头碱
图1 复方藤乌软膏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HPLC图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适量,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
入0.05%盐酸-甲醇溶液定容至刻度,制成每毫升含乌头碱0.180 mg、新乌头碱0.180 mg、次乌头碱0.180 mg、苯甲酰乌头原碱0.560 mg、苯甲酰新乌头原碱0.460 mg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0.195 mg的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量取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储备液各2.0、2、0、1.0、1.0、1.2、2.0 mL,置于同一10 mL容量瓶中,加入0.05%盐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制成每毫升含乌头碱36 ?g、新乌头碱36 ?g、次乌头碱32 ?g、苯甲酰乌头原碱56 ?g、苯甲酰新乌头原碱55.2 ?g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39 ?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复方藤乌软膏约10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氨试液3 mL,加入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30 mL,超声处理(功率100 W,频率40 kHz,温度25 ℃)30 min,过滤,残渣用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洗3次,每次10 mL,合并滤液,回收溶剂,残渣用0.05%盐酸-甲醇溶液定容至2 mL,过0.45 ?m微孔滤膜,即得。
2.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2、6、10、14、18 ?L,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峰面积。
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结果见表1。
2.5 精密度试验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测定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峰面积RSD分别为0.92%、1.27%、1.69%、1.71%、2.12%、2.24%,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取复方藤乌软膏,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0、2、4、6、8、12 h对样品进行测定,记录积分峰面积,结果供试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37%、1.56%、
1.18%、0.94%、
2.17%、1.8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基本稳定。
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复方藤乌软膏,按“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峰面积。
测得样品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75%、2.15%、1.77%、1.41%、1.35%、1.88%,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6份已知含量的复方藤乌软膏,每份约5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一定浓度的6种乌头类生物碱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2.9 含量测定
取3批复方藤乌软膏,各约10 g,精密称定,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3 讨论
复方藤乌软膏中,生川乌、生草乌所含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
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经加工炮制后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3]。
目前关于含有乌头碱的中药含量测定报道较多,但同时测定6种生物碱的方法少见。
本研究对乌头碱的提取方法、萃取溶剂和流动相的种类及梯度洗脱条件进行了反复考察和试验,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藤乌软膏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
参考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相关报道[4-5],以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样品中乌头类生物碱的3种提取方法:①氨试液碱化,用乙醚提取后再用0.05 mol/L盐酸萃取,最后用氨水调节pH到10,再用乙醚萃取的碱化酸提法;②用0.05 mol/L盐酸酸化,乙酸乙酯萃取,水层用氨试液调节pH到10,再用乙醚萃取的酸化碱提法;③氨试液碱化,用异丙醇-乙酸乙酯(1∶1)超声提取。
结果发现,法①干扰杂质最少,但提取率相对低,损失较多;法②萃取过程容易乳化,提取率也较低;法③提取率最高,先将样品碱化,使乌头类生物碱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的方法干扰少,简便易行,提取效果较好。
对碱化后的萃取溶剂分别以乙醚、异丙醇-乙酸乙酯(1∶1)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乙醚作为提取溶剂,回收较为容易、杂质较以异丙醇-乙酸乙酯(1∶1)为溶剂者少,但提取率低于后者,原因可能为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溶解范围大于乙醚,故选择异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
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