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颞下窝解剖及手术技术

合集下载

颞颌关节的功能解刨

颞颌关节的功能解刨
4.双板区:分上层和下层。 上层:止于鼓鳞裂,即颞后附着,由胶原纤维和粗大的弹性纤维组成;
双板区上、下层之间充满富于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是关节盘最好发的穿孔、破裂部位,也是临床上关节区疼痛的主要部位之一。此区静脉交织成网,丰富的血管供给滑膜,产生滑液。当下颌开口、前伸、向对侧运动时,此区血管扩张,填补由于髁突前移形成的空隙,该区为负压。因此在进行关节盘手术切开该区时,出血很多,当病人咬紧牙而消除该区负压时,即可止血。
翼外肌
起点:上头: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
1
下头:翼外板的外侧面
2
止点:上头: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囊
3
下头:下颌颈
4
血液供应:上颌动脉的分支
5
神经支配:翼外肌神经
6
主要作用:经牵引髁突和关节盘向前,使下颌前伸及下降,亦参与下颌侧方运动
7
口轮匝肌
位于口唇内环绕口裂的环形肌,紧密与口唇皮肤和粘膜相连,口轮匝肌至口角处与颊肌相平行
后带的组织学与前带相似。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除前、后排列外,还有呈三维交织补缀状。后带没有血管和神经,表面有滑膜覆盖。
3.后带:最厚,前、后径最宽,介于髁突横嵴和关节窝顶之间。后带的后缘位于髁突横嵴的上方。关节盘后带的后缘移位于髁突横嵴的前方即关节盘前移位,在开口运动初,可发生开口初期弹响症。
下层:止于髁突后斜面的后端,即下颌后附着,由粗大的胶原纤维和细小的弹性纤维组成,属韧带性质。
前斜面:颞下窝的延长,斜度较小,便于髁突在最大开口时,可越过关节结节的嵴顶再向前滑行。如前斜面斜度大,则可能使开口位闭口时髁突后退发生困难。 后斜面:是关节的负重区。颞下颌关节的负重区不在髁突顶部的横嵴与关节窝顶部,而在髁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所构成的一对负重区。

颞下窝手术入路

颞下窝手术入路

术前CT影像
术前CT影像
术前MRI影像
术后MRI
常见术后并发症
面瘫; 颅内积气; 尾组颅神经损伤; 颅内血肿; 脑脊液漏; 颅内感染
侧颅底手术中血管处理
颈内动脉闭塞耐受性评价:
球囊闭塞实验的指征:
颈静脉球瘤曾行手术或者放疗者; 颅底恶性肿瘤侵犯ICA者; 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累及ICA而想全切病变者。
第六步:处理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
为达到上斜坡,需要 处理上述两个结构;
下颌神经周围支、腭 帆张肌和咽鼓管软骨 段需要游离;
第七步:切除肿瘤及缝合切口
切除肿瘤类同A型手术入路 用钛板固定颧弓;
Fisch C型颞下窝手术入路
适应证:
咽鼓管周围的鳞癌及腺 样囊腺癌;
鼻咽纤维血管瘤等;
手术要点
基本同B型手术入路;
前方显露范围,进一步向前达眶外侧壁; 游离翼突外侧板附着的翼外肌; 切除翼突内外侧板; 磨开圆孔,分离上颌神经; 显露颈内动脉岩骨段及海绵窦段; 进入翼腭窝、上颌窦及鼻咽部和蝶窦。
Fisch C型颞下窝手术入路示意图
病例1
患者男,58岁。 主诉:头痛2月,外展神经瘫2周; 查体:外展神经瘫,余无异常。
颈内动脉耐受性指标
球囊闭塞实验:
阻断实验20分钟,无神经系统缺血症状; 双侧脑循环时间相差1s; 降低动脉压20mmHg,重复阻断实验结果同上。
球囊阻断、颈动脉压及脑血流量(CBF)测定:
当 CBF >40 ml/100 g/min,是安全的; CBF在20-40 ml/150 g/min,下降小于 25%; CBF在20-40 ml/100 g/min,最大下降35%,而颈
手术中切除颈动脉交感 神经,或者阻滞颈交感 神经和颈动脉窦可见少 缺血发生。

颞下入路操作技巧以及颞下入路经典文献学习

颞下入路操作技巧以及颞下入路经典文献学习

颞下入路操作技巧以及颞下入路经典文献学习经颞开颅术是一种在脑内和脑外病变切除中广泛应用的简单易行的入路。

颞下入路为显露中颅窝底、上岩斜区和与其相关的脑池提供了宽敞的手术通道。

具体来说,通过岩骨前部切除术,这一通道可到达脑干的前上方。

颞叶侧方的新皮层,具体来说,即优势侧颞中回的上后方,具有重要的功能,比如语言。

颞中回前部的具体功能仍不清楚,但可能与辨识距离、对所认识的人的脸部识别以及在阅读中理解单词的意思有关。

颞下回参与视觉处理,与复杂物体的特征有关,如球状体。

并且,也可能与脸部感知及数字认知有关。

手术适应症经颞开颅术适用于切除颞叶中后部脑实质内的肿瘤和凸面的肿瘤。

同时,这一入路通过经脑沟入路可提供达到海马内病灶的通道、通过经皮质-经脑室-经脉络膜入路可达到基底池。

但是,对侧裂的暴露有限。

颞下入路灵活多变,可暴露中颅窝底、基底池前方和斜坡的多种硬膜下和硬膜外肿瘤性病变。

通过这一入路可以暴露诸如中颅窝脑膜瘤、小型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低位的基底动脉顶端/基底动脉上方动脉瘤及上岩斜脑膜瘤(通过岩前入路)。

除此之外,这一入路可用于修复上半规管的破裂。

颞下入路可与扩大翼点入路相结合,用以暴露脚间池的复杂血管畸形以及扩展到天幕裂孔和视交叉旁区的多间隔的纤维型脑膜瘤。

术前注意事项对于需要暴露颞下后方的病例,应通过术前核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判定Labbe静脉和其引流到横窦的位置。

Labbe静脉的走形大致位于:颧弓上界连线上方1cm、外耳道开口后方2-5cm(平均2.9cm)。

应明确与小脑幕缘走形一致的动静脉结构的移位情况。

术前应计划好是否对扩展到幕上下的肿瘤采取联合入路。

如果预计脑组织张力较高,应该在切皮前使用甘露醇(1g/Kg)。

如果考虑使用脑皮层刺激用于功能定位,应该备有冷的乳酸钠林格液。

对于颞下入路,无论肿瘤的大小,为了在硬膜下或硬膜外抬起颞叶时最大程度减少对颞叶牵拉而造成的损伤,我通常会在绝大部分病人中行腰大池置管引流。

手术讲解模板:颞下窝进路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颞下窝进路手术
手术步骤:
(5)开放面神经管,从膝神经节显露面神经至茎乳孔。用微形剥离子, 自面神经管内游离面神经,将其前移位(图9.8.1.2.1-7)。 (6)开放颈内动脉管,进入颞下窝:用电钻自咽鼓管鼓室口向前磨至咽 鼓管峡部,磨去咽鼓管内壁骨质,便可显露颈内动脉。电凝咽鼓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手术步骤:
留针导过结扎线,结扎乙状窦。分离外耳道残留皮肤至鼓环,从鼓沟内分 离鼓环,切断鼓索神经,分离砧镫关节,切断张鼓膜肌,切除鼓膜及锤、 砧骨,显露鼓室腔。进一步扩大乳突腔,磨低外耳道骨壁,切除镫骨弓。 磨去鼓室壁前下部,以显露颈内动脉管(图9.8.1.2.1-6)。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颞下窝进路手 术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颞下窝进路手术
科室:神经外科 部位:头部 麻醉:全麻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概述:
Fisch对颞骨和侧颅底肿瘤设计了三种进 路术式(图9.8.1.2.1-1,9.8.1.2.1-2): ①A型颞下窝进路:主要显露术区为迷路 下区、岩骨尖部、下颌窝、颞下窝后部。 ②B型颞下窝进路:主要显露术区为岩骨 尖部、斜坡区、颈内动脉水平段、咽鼓管 区。③C型颞下窝进路:主要显露颞下窝、 翼腭窝、鞍旁、鼻咽等区域。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注意事项: 4.对颅内侵犯较广的病例,可行二期手术。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术后处理: 1.术区加压包扎,5~7d后拆除。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术后处理: 2.麻醉插管待病人完全清醒后拔除。对手 术时间较长或有脑神经麻痹的病人,插管 也可延长至24~72h。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手术资料:颞下窝进路手术

经鼻内镜翼腭窝、颞下窝蝴瘤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

经鼻内镜翼腭窝、颞下窝蝴瘤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

Nu sn n e v n i n i d s o i n o a a u g r o n g o l s e I f a m p r la d P e g p l tn s a r i g I t r e t En o c p c E d n s lS r e y f r Be i n Ne p a m i t n r t o n n h e o a n t r o a a i eFo s y

9 0・
l春医学工 2 2 月 9 第1 I 刍 程 o  ̄1 第1卷 期 1

论著 ・
( 理研 究 ) 护
经 鼻内镜徐惠清 ,蔡克文,李水颜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耳鼻咽喉一 头颈外科 ,广东 广州 5 03 ) 160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翼腭窝、颞下窝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 ,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例鼻 内 镜
i fae o a n tr g p lt ef s at me t n o c p ce d n s l u g r r er s e t ea a y e . i u sn tr e t n 6 n r tmp r l dp ey o aa i s e dwi e d s o i n o a a r e ywe er t p c v l s d W t n r i gi e v n i , a n o r h s o i n h n o
p t n s r c i e e p y h l g c lme it n p e p r t n a d v t lsg s mo i r g p s p r t n h tt fe i a i,i t c a i l ai t e ev d t s c o o ia da i r o e ai e h o o n i i ’ n t i o t e a i .T e sa e o p s x s n r r n a a n o n o o t a

颞下颌关节解剖生理结构讲课ppt课件.ppt

颞下颌关节解剖生理结构讲课ppt课件.ppt
髁突头的两侧各有突起,分别称为内极和外 极: 外极: 突向前外侧,开口运动时,在耳屏前 方触及者,较小 内极:突向后内方,较大,
在Hale Waihona Puke 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颈部 较细, 其前缘有关节翼肌窝, 为翼外肌 下头附着处,
位于颞骨鳞部下表面, 大致呈三角形, 上: 前: 后: 外: 内:
上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关节窝顶与颅中窝仅有薄层骨板相隔, 中央最薄处仅厚1.2mm, 关节窝的脓性病变可侵入颅内, 脑膜中动脉经棘孔入颅腔,向前外走行, 分为前,后两支,均有可能经过关节窝 的颅腔面,
(一)颞下颌韧带(外侧韧带)
位置: 位于关节囊的外侧,故又称外侧韧带, 实际上是关节囊外壁增厚的部分, 分部: 组成韧带的纤维均起于颞骨关节结节的外侧面, 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斜向下后,附着于髁突颈的外侧面, 深层:水平向后,附着于髁突外极和关节盘的后部 功能: 与下颌侧移(Bennett运动)以及下颌韧带位的形成均 有一定作用。 当下颌作侧方运动时,工作侧髁突并非原位旋转, 由于颞下颌韧带限制其过度向后运动,因此工作侧 髁突才代偿地朝向外侧方向移动。 正常髁突在关节窝 内从牙尖交错位还可以后退少许, 此时由于颞下颌关节韧带受到牵拉,限制下颌过度 后退。下颌的这一位置,因受韧带限制,属物理性 定位,较为精确且可重复,称之为韧带位。
四.关节囊和关节间隙
关节囊:
关节间隙: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颞区和颞下区解剖-解剖学

颞区和颞下区解剖-解剖学
颞区和颞下区
颞区
位于颧弓与颞线之间, 相当于颞窝的区域。 (一)颞筋膜
较致密,覆盖颞肌,沿
颞线附于骨膜,于颧弓上 方分为浅、深两层,分别
附于颧弓上缘内面和外面。
深层光亮坚韧,并作 为颞肌的起点。
两层之间夹有脂肪。
(二)颞肌
属于咀嚼肌,呈扇形,突 和下颌支前缘。
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使下颌头连
同关节盘向前移,即开口(唯一的张口 肌);一侧收缩,使下颌骨移向对侧。
3、翼内肌和翼外肌均由下 颌神经运动支支配。
• 咬肌、 颞肌和翼内肌收缩, 能上提下颌骨(闭口);
• 两侧翼外肌同时收缩,使下颌 骨向前(参与张口);
• 一侧翼外肌收缩,则使下颌骨 转向对侧;
• 颞肌后部肌纤维收缩,可拉下 颌骨向后。(重力)
• (1)颧神经: 在翼腭窝 分出,经眶下裂入眶,沿 眶的外侧壁分布于颧部和 颞部的皮肤。颧神经发出 小支加入泪腺神经。
• (2)上牙槽神经: 有前、 中、后三支:后支:在翼
腭窝内自上颌神经主干发
出,在上颌骨体后方入骨 质,分布于上颌窦粘膜、 磨牙和牙龈; • 中支和前支:分别在眶下
沟和眶下管内由眶下神经
• 3.颞下间隙: 位于下颌支上部深面
上界为蝶骨大翼下面。 下界为翼外肌下缘。 前界为上颌骨体的后面。 后界为颞骨的关节结节 内侧界为翼突外面。
此间隙内主要有翼外 肌、上颌动脉、下颌神经 和翼丛等。
三、血管
1.上颌动脉:
为颈外动脉终支之一
在下颌颈处由颈外动脉发
出后,经下颌颈内侧面入颞
下窝。
横行向前上,达翼外肌 下缘中部转向上,经翼外肌 的浅面或深面入翼腭窝,沿 途分支分布于鼻腔、腭部、 颊部、腭扁桃体、上颌和下 颌的牙、牙龈,以及咀嚼肌 等。

颞下窝的显微解剖与手术学意义

颞下窝的显微解剖与手术学意义

颞下窝的显微解剖与手术学意义李茗初;于春江;杜长生;王社军;封耀辉;徐档;唐红;李钟铭;王建祯【摘要】目的对颞下窝进行显微解剖并分析其手术学意义,为相关手术入路和影像学研究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和5具成人头颅干标本,在显微镜下对颞下窝及其周围的骨性结构、神经和血管进行解剖,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拍照记录,对解剖结果进行详细描述.结果颞下窝是由骨性结构包围的颅外间隙,位于中颅窝下方,并与上颌窦、翼腭窝、咽旁间隙等区域毗邻并交通;颞下窝内的主要结构包括翼内肌、翼外肌、下颌神经和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以及翼丛静脉;以上结构的位置和走行具有一定的规律.结论精细的显微解剖操作和观察有助于全面掌握颞下窝的解剖知识,从而指导相关颅底外科的显微手术.【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09(013)006【总页数】5页(P402-406)【关键词】颞下窝;解剖学;局部【作者】李茗初;于春江;杜长生;王社军;封耀辉;徐档;唐红;李钟铭;王建祯【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9;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9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9;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9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9;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9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颞下窝位于中颅窝底的下方,处于骨性结构包围之中,位置深在,解剖复杂,与中颅窝、上颌窦、翼腭窝和咽旁间隙均有密切关系。

在颅底外科中,累及颞下窝的肿瘤性病变并不少见,相关手术需要详尽的颞下窝显微解剖知识。

本文对颞下窝及其周围结构进行了细致的逐层显微解剖,并分析其手术学意义,以期为相关手术入路和影像学研究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

颞下窝手术入路

颞下窝手术入路
Fisch 颞下窝手术入路
刘海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耳前颞下窝入路解剖学
耳前颞下窝入路解剖学
耳前颞下窝入路解剖学
耳前颞下窝入路解剖学
耳后颞下窝手术入路
耳后颞下窝手术入路
耳后颞下窝手术入路
耳后颞下窝手术入路
耳后颞下窝手术入路
耳后颞下窝手术入路
Fisch 颞下窝手术类型
分三型: A型: B型: C型:
下颌神经周围支、腭 帆张肌和咽鼓管软骨 段需要游离;
第七步:切除肿瘤及缝合切口
切除肿瘤类同A型手术入路 用钛板固定颧弓;
Fisch C型颞下窝手术入路
适应证:
咽鼓管周围的鳞癌及腺 样囊腺癌;
鼻咽纤维血管瘤等;
手术要点
基本同B型手术入路;
前方显露范围,进一步向前达眶外侧壁; 游离翼突外侧板附着的翼外肌; 切除翼突内外侧板; 磨开圆孔,分离上颌神经; 显露颈内动脉岩骨段及海绵窦段; 进入翼腭窝、上颌窦及鼻咽部和蝶窦。
球囊阻断、颈动脉压及脑血流量(CBF)测定:
当 CBF >40 ml/100 g/min,是安全的; CBF在20-40 ml/150 g/min,下降小于 25%; CBF在20-40 ml/100 g/min,最大下降35%,而颈
内动脉压力大于60 mm Hg; 当CBF<20 ml/100 g/min,结扎是不安全的;
Fisch A型手术入路
适应症:
颞骨病变; C和D型颈静脉球瘤。
第一步:切口
第二步:永久性封闭外耳道
第三步:游离面神经主干
以二腹肌后腹和胸锁 乳突肌为标志;
以耳屏软骨尖和乳突 尖连线为标志;

颞下颌关节解剖及常见病

颞下颌关节解剖及常见病

2021/9/8
2
颞下颌关节疾病包括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脱位 颞下颌关节强直 颞下颌关节感染 颞下颌关节肿瘤
2021/9/8
3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 骨髁突、颞骨关节 面、二者之间的关 节盘,关节周围的 关节囊和关节韧带 组成。
2021/9/8
4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
2021/9/8
23
二、颞下颌软组织
(一)关节盘
形态结构:
➢位 于 关 节 窝 、 关 节 结 节 和 髁突之间
➢椭圆形,内外径长于前后

➢厚 度 不 均 匀 分 为 五 个 区 : 前伸部、前带、中间带、后 带和双板区
➢关节上下腔:上腔大而松
弛,为滑动关节;下腔小
而紧,为铰链关节。
2021/9/8
内极较大,突向后内方,外极较小,突向前外
侧。
开口运动在耳屏前可触及外极
2021/9/8
16
2021/9/8
17
横嵴将髁突顶分为前后两个斜面:
前斜面:颞下窝的延长,斜度较小,便于髁 突在最大开口时,可越过关节结节的嵴顶再向 前滑行。如前斜面斜度大,则可能使开口位闭 口时髁突后退发生困难。
后斜面:是关节的负重区。颞下颌关节的负 重区不在髁突顶部的横嵴与关节窝顶部,而在 髁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所构成的一 对负重区。
关节盘,髁突及颞骨关节面在滑动时始终保持接触,保 证了运动的稳定性.髁突前斜面始终与中间带紧密接触, 故关节盘在前移时相对向后转动.
2021/9/8
36
▪ 关节盘的附着
1. 颞前附着 2. 下颌前附着 3. 颞后附着 4. 下颌后附着 5. 翼外肌上头肌腱附着 6. 关节盘周缘的关节囊附着 7. 关节盘的髁突内极附着 8. 关节盘的髁突外极附着

【推荐收藏】颞下窝、翼腭窝、颞下颌关节影像解剖

【推荐收藏】颞下窝、翼腭窝、颞下颌关节影像解剖

【推荐收藏】颞下窝、翼腭窝、颞下颌关节影像解剖
翼腭窝(分离下颌骨,已切除颧弓)
颞窝的底部在内侧向颞下窝开放,在外侧向咬肌区开放
蝶骨:前/后/上面观
下颌骨:前/下/侧/内面观
(红线条包围区域为肌肉附着点)
左侧颞下颌关节:外/内侧面观
右侧颞下颌关节矢状切面髁突软骨的显微结构
外耳道水平轴位T1WI
张口(A→D)、闭口(D→A)一个完整周期中颞下颌关节
各结构位置关系的变化
咬肌和颞肌
翼腭窝
上颌神经与下颌神经
翼管神经与翼腭神经节
来源:内容节选自:《格氏解剖学:临床实践的解剖学基础》丁自海,刘树伟主译。

颞下颞下窝额下颅底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对策

颞下颞下窝额下颅底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对策

■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随机选择的成年国人尸头15例(男11例,女4例)。

二、器械:解剖用头架,照明灯,高速磨钻,常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德国产OPTON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手术器械,照相及测量器材(图l,2)㈨【手术矬微镜、’头架、、7灯及磨钻三、实验步骤:1、头位:面朝上.略后仰,头架固定。

6图2手术器械及游标卡尺2、皮肤切口:额部冠状头皮切口。

测量鼻根到外耳道的距离,并以此距离作为切口线中点到鼻根的距离,此距离成人…般不小1:15cm。

同侧切口下端经耳前下延,跨过颧弓,绕过耳垂向后,达乳突前缘,图3皮肤切口(右侧,如未注明图片均为手术位)7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达颈部。

(图3)3、头皮及软组织的解剖分离沿切口线切开头皮,于浅筋膜层锐性分离皮瓣至眶卜.缘前3cmII,J停止.并翻向前下。

于腮腺上缘和前缘仔细解剖分离耐神经各分支,观察并测量面神经各分支的走行情况。

(图4)图4面神经颅外段分支的观察(右侧)1.腮腺3颢浅静脉4.颞浅动脉5面神经额颞支中支6面神经额颞支前支7面神经颧支8面神经颊支9面神经下颌缘支13颧弓14耳颗神经16面神经额颢支后支在额部沿帽状腱膜下做钝性加锐性分离肌瓣,至眦卜缘l前2cm处停止,注意保护骨膜内的眶上jIIL管及神经。

沿切VI线切开骨膜,向前分离骨膜瓣,观察眶上切迹(孔),测量切迹(孔)间距离。

若为眶J二-/'L,N用磨钻磨开其下缘,将神经、血管自孔或裂口游离出来。

向下挂露双侧眶上缘及额鼻缝后,继续分离骨膜,将眶顶骨膜向后分离约25cm。

(图5)测量额骨膜瓣的长度。

R图5显露双侧眶上缘及额鼻缝(左侧,前面观)A额鼻缝B骨膜C眉尖D眶上血管、神经E.滑车上血管、神经F孵上孔G眼球在颞部逐层分离并观察该区各层软组织。

在耳前沿耳屏软骨向深部做锐性分离,分到耳屏软骨尖端,滑J:F屏软骨尖端继续向深层分离,找到面神经主干,测量耳屏软骨尖端剑面神经主干的距离。

沿面神经主干继续向腮腺分离,由r标本已固定,腮腺牵拉困难,故去除部分腮腺暴露面神经,观察面神经在腮腺中的分支情况。

手术讲解模板颞下窝径路手术课件

手术讲解模板颞下窝径路手术课件

14
1.0. 1.2. 14 1年上

18
手术资料:颢下窝径路手术
手术步骤:
(4)开放乳突腔及鼓室,显露面神经管 及乙状窦:乳突外切口,分离胸锁乳突肌 及骨膜,分离颞肌后下部向上牵引。放入 牵器,使显露区从外耳道至乳突导静脉。 用电钻完全开放乳突腔,磨去乙状窦骨板, 显露乙状窦、二腹肌嵴、面神经管、鼓窦 等区域。颈静脉球体瘤等病例,在乙状窦 两侧切开硬脑膜,用钝头动脉
12
手术资料:颢下窝径路手术
术前准备: 侧颅底手术在颈内动脉区操作,有可能损 伤此动脉。术前必须较详细地了解该段血 管及颅内侧支循环情况,因此,颈内动脉 造影、断压试验、眼体积描记等检查显得 十分必要。其他术前准备同前颅底手术。
13
手术资料:颢下窝径路手术
手术步骤:
1.A型颞下窝进路
14
手术资料:颢 下窝径路手术
21
手术资料:颢下窝径路手术
手术步骤:
管峡部黏膜,用骨蜡封闭管腔。磨去更多鼓骨,切断茎突及其肌肉,切开 附着于鼓骨的骨膜,即进入颞下窝。进一步磨去颈内动脉管下方骨质,使 颈内动脉显露到更前内方的位置。放入颞下窝牵开器,从乳突腔、鼓室、 到上颈及频下窝均得以显露(图9.8.1.2.1-8)。
2
图 9 4 . 1. 2. 1 4 开 放 通 内 动 触 情 , 进 入 题 下 高
手术讲解模板:颞下窝径路手术
颞下窝径路手

2
手术资料:颢下窝径路手术
颞下窝径路手术
科室:神经外科 部位:头部 麻醉:全麻
3
手术资料:颢下窝径路手术
概述:
Fisch 对颞骨和侧颅底肿瘤设计了三种进
路术式(图9 .8.1.2.1-1,9.8.1.2.1-2)

不同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比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不同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比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不同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比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蒋卫红;方兴;章华;谢志海;赵素萍;肖健云【摘要】目的应用不同的内镜手术入路解剖翼腭窝及颞下窝,比较内镜下各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为恰当选择内镜手术入路处理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提供解剖学方面的依据.方法4具8侧成人尸头标本,0 °内镜引导下分别采取上颌窦后壁入路、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鼻腔外侧壁入路、揭翻经上颌窦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各手术入路的有效显露范围.结果上颌窦后壁入路能显露翼腭窝上部和颞下窝内侧区深部;扩大上颌窦后壁入路在以上手术入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显露翼腭窝下部;鼻腔外侧壁入路再进一步显露整个上颌窦和上颌窦底壁平面以上的颞下窝内外侧区;揭翻经上颌窦入路则能更进一步显露整个颞下窝.结论不同的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显露程度各不相同,以此为基础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处理不同范围的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将有利于充分显露和有效切除病变,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和并发症.【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017)004【总页数】5页(P259-262,267)【关键词】翼腭窝/颞下窝;内镜;手术入路;解剖【作者】蒋卫红;方兴;章华;谢志海;赵素萍;肖健云【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9近年来,内镜外科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翼腭窝及颞下窝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总体疗效令人鼓舞。

有关学者为翼腭窝及颞下窝手术设计了多种内镜手术入路,也有学者单独或联合应用这些手术入路(2种手术入路)在内镜下对翼腭窝及颞下窝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解剖研究[1,2],但没有文献报道所有这些内镜手术入路对翼腭窝及颞下窝的有效显露范围有何区别。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讲解模板
颈内动脉管下方骨质,使颈 内动脉显露到更前内方的位 置。放入颞下窝牵开器,从 乳突腔、鼓室、到上颈及颞 下窝均得以显露(图 9.8.1.2.1-8)。
2.B型和C型颞下窝进路
B型和C型颞下窝进路,大部 分步骤与A型手术基本相同。
手术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
手术步骤:
②切断颧弓连于嚼肌下翻转;③切去翼外 肌和翼内肌上部;④切去髁 突,磨去中颅底更多骨质、分离颞肌前下 翻转等,使颈内动脉破裂孔等显露更充分。 由于更向前下牵引下颌骨,面神经张力较 大,往往须切断下支或全支切断面神经 (术终时再吻合)。最后术野可以向前下 显露至斜坡、鞍旁、鼻咽、翼腭裂等区
手术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
手术步骤:
切除鼓膜及锤、砧骨,显露 鼓室腔。进一步扩大乳突腔, 磨低外耳道骨壁,切除镫骨 弓。磨去鼓室壁前下部,以 显露颈内动脉管(图 9.8.1.2.1-6)。
(5)开放面神经管,从膝 神经节显露面神经至茎乳孔。 用微形剥离子,自面神经管 内游离面神经,将其前移位
手术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
手术步骤:
使显露区从外耳道至乳突导静脉。用电钻 完全开放乳突腔,磨去乙状窦骨板,显露 乙状窦、二腹肌嵴、面神经管、鼓窦等区 域。颈静脉球体瘤等病例,在乙状窦两侧 切开硬脑膜,用钝头动脉留针导过结扎线, 结扎乙状窦。分离外耳道残留皮肤至鼓环, 从鼓沟内分离鼓环,切断鼓索神经,分离 砧镫关节,切断张鼓膜肌,
手术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
手术禁忌: 2.对侧迷走神经有损害者。
手术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
手术禁忌: 3.肿瘤在颅内侵犯较广不能彻底切除者。
手术资料:颞下窝入路手术
术前准备:
侧颅底手术在颈内动脉区操作,有可能损 伤此动脉。术前必须较详细地了解该段血 管及颅内侧支循环情况,因此,颈内动脉 造影、断压试验、眼体积描记等检查显得 十分必要。其他术前准备同前颅底手术。

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研究

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研究

耳前颞下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研究分类号:单位代码:密级:学号:耳前颞下一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研究研究指导教师:王越全熬援申请学位门类级别:医堂亟±童些堂僮业专名称:豆县咽噬:达颈垒型堂研究方向:里县咽噬廑用鲤割所在学院:箍二监瘗医堂瞳年月日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王海婷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王斌全教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文中任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

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

、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丝兰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医科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山西医科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兰三年月兰日日期:指导教师签名: 丝三年?兰月』日本声明的版权归山西医科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任何个人不得擅自使用些堕墨壁奎兰主竺型蟹主童些兰堡堡塞一.目录中文摘要?..?...??刖舌??..正文耳前颞下一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研究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附图??.参考文献?.综述??.个人简介?.致谢??.些塑垦登查兰主兰型堡主皇些兰壁堡塞~一耳前颞下一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研究中文摘要目的研究耳前颞下一颞下窝手术入路能暴露的解剖结构、相互毗邻关系,为处理相应解剖部位的病变提供系统客观的解剖学资料;研究耳前颞下一颞下窝手术入路所涉及的由浅至深每一层解剖结构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该入路的适应症、优缺点及所受到的限制。

62张,颞骨解剖高清图解,收藏必备!

62张,颞骨解剖高清图解,收藏必备!

62张,颞骨解剖高清图解,收藏必备!概一、颞骨与颅的关系及毗邻述1、颞骨和颅、颅底的关系颅骨:颞骨左右成对,位于颅骨颅骨两侧中、下1/3,构成颅骨底部、侧壁。

颅底:参与构成颅中窝、颅后窝。

1、颞骨与四块颅骨相接:•上方:顶骨•前方:蝶骨、颧骨•后方:枕骨骨今中外临床表现二、颞骨的5部分1、鳞部: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

2、乳突部:位于鳞部后下方、呈锥状突起。

3、鼓部:为一扁曲U形骨片,构成外耳道前壁、下壁、及部分后壁。

4、岩部:呈横卧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于枕骨、蝶骨间。

5、茎突:附着于鼓部后下侧。

注:岩部和乳突部形态结构上连接在一起,合称为岩乳部「Petromastoid part」。

骨今中外检查三、鳞部「squamous portion」1. 概述:鳞部又称:颞鳞,形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分内外两面,上、前、下三缘。

2. 鳞部的两面三缘:2.1外面:颞骨鳞部外面光滑略外凸,构成颞窝的一部分,有颞肌附着,并有纵行的颞中动脉沟。

该沟下端之前下是颧突及其前、中、后根。

2.2内面:鳞部内面为大脑面,与颞叶相邻,有脑压迹、脑膜中动脉沟。

2.3三缘:上缘:与顶骨下缘相接。

前缘:通过蝶鳞缝,与蝶骨大翼相接。

下缘:•岩磷裂:内侧,与岩骨前缘外侧部融合而成•鼓磷裂:下界,与鼓部前上缘相连而成•颞线:与乳突部的边界3. 鳞部外面的重要结构3.1. 下颌窝和颧突3.1.1 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关节结节后侧之椭圆形深窝,由颞骨鳞部和岩部构成。

3.1.2颧突「 zygomaticprocess」:位于鳞部前下部,向前突出•前根:呈结节状,又称关节结节「articulartubercle」。

•中根:介于下颌窝与外耳门之间,又称关节后突「retroarticular process」。

•后根:后根从颧突上缘经过外耳门上方向后移行于颞线。

3.2. 颞线和乳突上嵴3.2.1 颞线「temporal line」:颧突后根从颧突上缘经过外耳门上方向后移行于弓状线。

颞下窝炎性假瘤

颞下窝炎性假瘤

鉴别
头颈部炎性假瘤最常发生在眼眶和鼻窦, 颞 下窝临床报道较少 ,病因及发病机制其病因 目前还不明确 。 本例主要与颞下窝各种恶性肿瘤鉴别; 间叶源性肿瘤: (纤维肉瘤,软骨肉 瘤,腺癌,软骨母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等) 神经源性肿瘤:钙化有一定像学无特征性表现,既有感染性病变表现也 有肿块病变影像表现为其特征。多篇文献报道 T2WI呈稍低信号为其特征( 可能与病变富含 纤维母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有关)。无包膜, 不均匀强化。可伴有骨质破坏。
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侧颞下区、咬肌 明显肿胀,右颞下颌关节区、颞下区、咬肌 区压痛。 体温36.7 ℃ C反应蛋白67mg/l↑,白细胞:12×10 ↑

颞下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全麻下行右侧右侧颞下窝肿块扩大切除+右侧 腮腺全切+右侧面神经离断术。 术中经过:右侧腮腺切口,向上延长至颞部, 向前翻瓣,面神经解剖,腮腺全切,面神经离 断、颧弓离断,下颌升支及肿块扩大切除,颞 肌瓣+颌下腺瓣填塞死腔。

最常见的症状即颞面部隆起性肿块, 肿块位 置深在、 固定且边界不清。当肿瘤侵犯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升支时, 引起张口困 难, 咀嚼疼痛;肿瘤累及三叉神经第三支 时, 出现面部麻木疼痛感;肿瘤通过眶下 裂侵入眼眶,引起眼球突出; 肿瘤侵犯中耳 、 外耳可引起耳鸣耳聋、 外耳道肿块; 肿 瘤与颅内沟通时可引起颅内占位, 颅内压 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颞下窝解剖及其包含正常组织
颞下窝是上颌骨体和颧骨后方的不规则间隙, 上壁为蝶骨大翼和颞骨鳞部的颞下面, 内壁为 翼突外板的外面, 外壁为下颌骨升支上份和颧 弓, 下壁和后壁空缺。此窝向上通颅中窝, 向前 通眼眶, 向外通面部,借颧弓下空隙与颞窝相连, 借翼上颌裂向内通翼腭窝。 颞下窝内主要有翼内、 外肌、 上颌动脉、 翼 静脉丛、 三叉神经第三支、 结缔组织、 脂肪 组织及骨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